第一篇: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在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白云、白云飞满天,满天飘荡青春的誓言„„理想职业从白云开始!”的歌声每天都在校园激 情回荡。
每当开学毕业典礼、各类会议、集体活动,全体师生都会自觉肃立聆听这首校歌,并地在心中吟唱。这就是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产生是与学校的产生同步的,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包含着校园文化发展的过程。校园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其内涵上分析,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不同的结构层次,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最浅层的是物质文化,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校园物质产品。
一、创建特色校园文化,要充分发挥宣传标语等物质文化的导向作用,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这种直观的物质文化包含了设计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相当的持久性。良好的、富有特色的校园建设,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我校具体做法为:
二、创建校园文化,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制度文化,体现管理育人的功能。
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境,一经学校成员的高度认同,不仅能促进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更能凝结为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代代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一所学校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有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才能培养和锻炼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三、创建特色校园文化,要开展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活动育人的功能。
和谐宽松的文化精神环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为了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精神,我校开展各项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活动,具体做法:
1、精心策划组织主题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扶持特色学生社团协会活动,为学生搭建培养兴趣、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校组建了学生艺术团(管乐团、舞蹈队、弹唱队)、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文学社、小记者协会等特色学生社团和科技兴趣小组。
3、举办全校人文讲座报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主要有传染性疾病预防讲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法制教育讲座、防火防灾教育讲座、安全与自救教育讲座、读书指导讲座、职业指导讲座、成功教育讲座。
4、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班级、文明星级宿舍”创建活动,召开双文明表彰大会,并颁发流动红旗,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此外,创建特色校园文化,要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学院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为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篇:如何创建校园文化特色
如 何 创 建 校 园 文 化 特 色
— 记楚雄州双柏县妥甸小学大课间改革一瞥
摘要: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平台的亮丽风景线。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质量,对于课间操形式的改革和内容的创新,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的兴趣,通过不同特色和不同德育主题的课间操,使学生在锻炼中学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锻炼中体验快乐,真正体现“我健康!我快乐!”新理念。
关键词:大课间兴趣快乐参与
前言
云南楚雄州双柏县民族众多,民风淳朴,特别彝族文化丰富多彩。为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开阔学生视野,挖掘乡土文化,整合地方资源,创新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因此,整合我州彝族的音乐、动作,生活习俗等特点编排具有彝族特色的大课间,让彝乡的歌舞走向更广阔的领域。让彝家的酒歌甜醉远方的客人!
1、课间操现状
双柏县妥甸小学是一所边远的县级学校,学校有31个教学班,1442人。学校专业教师的年龄偏大。由于我县是楚雄州的一个贫困县,地方经济落后,思想观念守旧。学生有来自贫困山区的子女,也有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比较多。学生素质差异很大,由于近几年我国已经推行了八套广播体操;小学韵律体操两套;中小学集体舞四套;各套操在各地方也从轰轰烈烈的启动到悄然落幕。各地方存在推行中不同的困难与问题,我们认为体现在广播操内容简单,节奏缓慢慢,不适宜儿童的特点。集体舞在不发展的山区学生连拉拉手也那么不愿意,家长又担心高年级学生的早恋等等。在加上大部分学校从学生进校到六年级毕业都沿袭一套操的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村级完小问题更严重,学生全面发展成为落在课表上的表面工作,其次,课间内容形式单一,音乐也难于使学生产生热情积极向上的劲头,不能更好、更全面的满足的特点和需求,故学生在做操时兴趣不浓,动作懒散、无力、不到位,马虎了事,缺乏活力。课间操的质量一直困扰着学校,教师组织工作也很吃力。针对上述情况,所以,我校体育教研组萌发改变目前现状,开始进行课间操的从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学校体艺特色,创建现代示范学校。
2、创编目的和指导思想
在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以邓小平的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重要思想。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学校要以育人为本,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纲要指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出名师,育英才。
本次创编也正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指导下促使创编获得成功的。整个创编过程,实践过程,我们认真结合彝族地区学校的实际,开发、利用和整合资源,因此,大课间的推广,带动我州民族健身运动的发展,校内校外活动有了较大的影响,使健身爱好者在锻炼中达到健体、健美、健心、娱乐的目的。我们深信,快乐大课间系列将具有长远的生命力,邓小平说过“民族的是先进!也是是世界的!”
3、快乐大课间系列创编的原则
依据本次系列大课间的指导思想,《快乐大课间》的创编原则确定为:教育性、健身性、针对性、创新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3.1教育性
教育性是本次系列《快乐大课间》创编的首要原则。听着富有儿童特点和时代气息的音乐,踩着欢快的动人节拍,在美的熏陶中做动作。使思想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民族教育、主动教育、赏识教育溶为其中,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等全方面素质。《快乐大课间》中的每一套操都具有一个教育主题,如第一套轻器械体操《彩虹飞舞》,让学生在锻炼中磨炼意志和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不怕挫折,超越自我,明白彩虹总在风雨后,在加油!加油的呐喊声锻炼孩子们的意志。第二套集体舞《祖国!您好!》,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祖国!您好!》的音乐和歌词来激励感染人,激发爱国情感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第三套《哀牢虎娃》民族操,从音乐和动作上引领健身爱好者进入民族文化的氛围,从而领略自然、生活、民风民情、乡土气息,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激发对民族文化执着的追求。
3.2健身性
健身性是本次快乐大课间系列创编中的一项根本原则。贯彻健身性原则就是要以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使快乐大课间各套动作健美大方,朝气蓬勃、舒展自如,运动量适中,富有感染力,动作和队形富于变化,使学生身体得到全方位的活动,不仅起到健身的作用,它还使人体协调,动作和谐,达到健美目的,塑造健美体型。与此同时,各套不同风格的音乐的伴奏下,使学生的心情沉浸在愉悦之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3.3针对性
针对性是本次快乐大课间系列的关键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就是在创编中要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还考虑城乡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场地、空间各方面的条件,小学生在动作数量上不宜过多,难度适中,结构简单,动作强度适中,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因素。遵循身体生长和发育的规律,突出青少年儿童的特征,精心设计这四套操的音乐、风格、动作、难度和运动量。在每一天的快乐大课间实际锻炼中体现各套操的灵活性、多样性、新颖性。
3.4创新性
创新性是本次快乐大课间系列创编的重要原则。这几套操的动作和音乐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每天一套课间操,每一套动作都有一个 教育的主题,即在形式上有创新,又在质上有所突破,快乐大课间既可以作为满足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又可以作为大型团体操在运动会上表演,千人团体操的表演具有实效性、教育性、表演性、观赏性。
3.5民族性和时代性
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是快乐大课间的核心原则。它是以音乐、动作和主题来展示各套操的特色,特别是民族操它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民族土壤之中,具有鲜活生命力。通过科学合理搭配使各套操的动作多样、新颖、独特,既有民族代表性又有现代风格,突出“操”的特点,又表现了“民族”韵味。音乐展示了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风民情。动作也在“操”中突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特征,增强快乐大课间的活力,使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观赏价值。民族文化永远都是主流文化,深信这几套快乐大课间将踏着时代的节拍走进社会。
4、编创和实施快乐大课间步骤与方法
4.1确定《快乐大课间》四套动作的主题思想;
4.2选择《快乐大课间》的题材;
4.3选择《快乐大课间》的练习形式和结构,并编写各套操的文字方案和简图。
4.4创编全套动作和简单队形;
4.5进行快乐大课间的教师和学生骨干培训;
4.6利用课间操和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进行全校教授,体艺教师进行检查、纠正、指导。
4.7定期对各套操进行比赛
4.8进一步修改完善《快乐大课间》各套动作资料;
4.9制定详细规范动作要领和正规图解
5.0制作各套动作的录像资料;
5、取得的效果
5.1快乐大课间在我校推行两年后,学生对课间操的锻炼有了新的认识,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的课间形式,随着时代发展更新创编课间内容来激发学生做操的兴趣,使做操的情趣从被动变主动,体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锻炼的氛围。
5.2千人大课间每套不仅都具有一个教育主题,同时学生从中也了解家乡的民族文化,培养从小热爱自己美丽家乡,在欢快悦耳的民族和现代相融的音乐下完成动作,不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体现团结友爱与互相协作的集体精神。由于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常抓不懈,因此,我校体艺文化特色丰富多彩,日益出新。
5.3学校校本教研硕果累累,校本教材推陈出新。
2004年我编导的民族操《壮乡欢歌》获全国自编操一等奖,动作和录像资料由人民出版社买断版权并向全国出版;2008年编导的5套民族操系列《五彩旋律》录像及资料获全国魅力校园基本体操比赛二等奖;2009年第五届朝霞杯集体舞《祖国!您好》录像比赛获二等奖;在全国示范教育杂志连载5期大课间《快乐十分钟》动作图解;98年由曲靖教育局组织在曲靖地区中学小学培训教师大课间一套和健美操一套;在文山州教育局的组织下,2007年在文山州师范学校举行了各大中专和中小学培训任务,推广了6套大课间动作;州体育局举办了全州的比赛活动,各套动作也相继在各学校普及开。在2008至2009年在楚雄双柏县推广快乐大课间4套。本人也由于教学成绩显著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云南首届教育功勋奖”的几项殊荣。
教学中我们让赏识教育和主动教育理念灌输于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全体教师都学会翘起大拇指对待每一个学生,孩子们会在自信中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们的祖国正朝着体育强国迈进。做为一名最基层的体育教师,我倍感自豪,彝家儿女会敬上醉人的酒歌,激情的舞蹈,因为我创作的灵感烈火在跳跃!在舞动!在燃烧!呈现的是彝家的太阳,充满希望!
2010年8月18日
第三篇:打造校园文化创建特色校园
马石立学校校园文化特色
学生寝室是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重要阵地、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构筑寝室特色文化,对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石门中学以“树人先树德,立身先立行”为德育理念,把寝室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坚持“以人为本、温馨和谐”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观性、创造性,以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教育为根本,以寝室文化建设为核心,倾力打造了一个活泼、愉快、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了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住校生行为习惯的各种潜在因素,然后以明确的教育目标为导向确定寝室文化的具体内容,并通过系列措施使之落到实处。
1、为了保障寝室管理有章可循,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先后制订和修正完善了《马石立学校文明寝室公约》等一系列寝室管理相关制度,并采用自制标语警示牌等有趣形式将枯燥的规章深入人心,促使学生对这些制度由服从到内化。
2、构建寝室管理网络,建立健全了由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负总责,政教处、班主任、年级组长、寝室室长、团支部、学生会干部为成员的学生寝室管理网络,形成管理合力,保证管理渠道畅通,避免了寝室管理纽带的断裂。
3、定期组织班主任老师集中学习,提高其管理水平,学校还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带生活管理老师到兄弟学校取经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收获,形成马石立学校寝室管理自有特色。
4、建立寝室管理考评机制,组织“示范寝室”、“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等考核、评优,通过奖励先进,达到激励全校学生的目的。
5、狠抓常规教育,加强对学生生活,特别是内务的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对此班主任老师变过去的“管”为“导”,从指导学生折叠被子、摆放鞋子、物品、洗漱、拖地等小事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被子折叠得有棱有角,鞋子、漱口盅、盆的摆放规范有序,整个寝室显得整洁、规范。
6、开展寝室美化活动,增加人文底蕴,彰显育人理念。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手工制作、书法、绘画作品,装扮生活空间。现在,每间寝室漂亮整洁,文明高雅,兼具“书房”和“家”的特点,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些活动的开展,使该校寝室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并已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学生寝室环境发生了改变,达到了净化、美化、个性化和人性化,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寝室生活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寝室作为思想教育载体的作用,拓宽了育人渠道;实现了思想工作和寝室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第四篇:特色校园文化
传承文化精髓,打造唐兴校园文化 几年来,唐兴小学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笃学厚德人才,打造特色文化校园”为目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在大厅、走廊张贴牌匾等活动,着力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校园文化。
在教学楼门厅上方树立标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赤诚爱国,奋发成才”,两侧分别张贴了两块标牌:“育以尚德学为创新毓秀钟灵博才笃行”。教学楼每层走廊横梁全部张贴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宣传标语;在每间教室及功能室门口分别悬挂 “办学宗旨、品味古诗文、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安全教育”等牌匾,通过这次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内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了。借助这次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等文学经典活动;继续开展师生齐动员,共建班级文化工作,注重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我校文化环境富于教育性、科学性、特设性,规划合理、整洁美观。
第五篇:中小学校园文化特色校创建方案
淇滨六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先进文化,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推进淇滨六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建绿化、平安、文化、和谐的六中新校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淇滨六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党和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大力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为依据,以校本管理为基础,发展特色文化,实施”一校一策”战略,以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和教育质量为宗旨,以中学教师、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构建”四个校园”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构建文明、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更加优美、舒适的育人环境,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再上新的台阶。
二、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具有淇滨六中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化校园。在原有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促使全县中学校建成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行为举止文明,管理科学的校园。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全县中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教师的乐园和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特色校园。
三、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效,我校决定成立淇滨六中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年级长、各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组成。下设淇滨六中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领导淇滨六中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审定发展规划确定目标任务,重点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的调配和使用,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办公室主要职责:指导淇滨六中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及评估办法,审定学校文化绿化建设规划,实施过程检查与督导,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交流与研讨,组织校园文化建设考核评估及验收命名、表彰等活动。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校园文化主要指以校园为主阵地,以师生为主体,由师生参与的教育、娱乐、文艺、科学等精神活动和由此产生的精神产品。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按区域可分为班级文化、食堂文化、宿舍文化、场地文化,按人员组成分为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铸造学校品牌的支柱,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价值取向和核心理念,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其他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
(1)校风、教风和学风。
大力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校风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校风表现出来,如通过创作校歌,编辑校报校刊和制作校风宣传牌等形式,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同时,还可通过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努力营造优良的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各学校要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教师要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校一方面要使教师投身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中,促进教师之间更多更好的合作;另一方面,要把教师列入学习者的行列,使教师认识到既有教的义务,又有自我学习发展的责任,把学校当作是自已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征订教育刊物,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定期编发教育信息,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形成认真、严谨、规范、科学的教风。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学好本领。严格要求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乐学善思的优良学风。
(2)校园文化活动。我校经常要开展各种健康有趣的文化活动,这对形成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学术型,如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文学书社、英语俱乐部等组织的论文比赛、演讲会、报告会、交流会等:文体娱乐型,如开展学校艺术节、体育节、重大节日庆祝、文艺演唱会等活动;社会实践型,积极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学军、学农、学工、勤工俭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县服务工作及各种社会公益性活动。学校要认真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各种授奖仪式、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等。
(3)学校人际关系。学校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救职工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形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者是校园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推动者、调节者、控制者和创造者。公正、公平、尊重、礼仪、团结、协调、互助、友爱是构建校园人际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努力营造认识统—、感情融洽、步调一致、相互尊重的学校人际关系氛围。
2、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校园的统一规划是创建良好自然环境的重要步骤和措施。必须遵循一定规律,融入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在总体构想上要有超前意识,力求目前称一流,长期不落后,使校园各单项建设保持气脉畅通,韵味连绵,功能相配。教学区、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是学校的主建设区域,这此区域的文化建设,也是校园的显性文化。
(1)校园建筑。我校的学校校园现状基本上是传统的”火柴盒”式的模式结构,达不到典雅别致的校园风格,但我们应在此基础上努力创造特色。应在走廊、墙壁、楼梯、围墙、运动场等场所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小装饰,给人一种和谐悦目文明典雅的感觉,更好发挥其育人功能,充分体现校园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和人的思想理念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2)学校标识。为营造鲜明的校园文化,每所学校应有自己独特的标识,如校牌、校旗、校徽等。这些标识既可以展示学校的整体形象,又能激发师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有条件的学校应有不锈钢旗杆。
(3)校容校貌。对校容校貌的第一要求就是学校的洁净,其次是各部室的装饰和布置。校舍的装饰布置应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还要考虑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做到”校园处处能说话,时时在育人”。要按照部室及部位的不同,布置应突出主题,形式主要采用张贴、悬挂名人画像和格言、语录牌、地图、教育方针、学生守则及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和“语录”等。也可张贴一些美丽壮观的大自然风景图片,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鉴赏能力和环保意识。
(4)校园绿化。校园绿化要做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品种优良,搭配适当,力求乔、灌、花、草、藤错落有致,实现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创建花园式、园林式校园,为师生创造优雅、美丽、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没有专门运动场的学校、绿化应注意留足活动场地)。
(5)场地与道路的硬化。硬化活动场地,砖铺路面是净化校园的基础工程,学校要对校园场地做好科学合理的划分。提倡场地硬化用水泥,道路铺设用地砖(车行道用水泥、人行道用地砖),运动场应按实际处理,如篮球场可用水泥硬化,跑道及其它运动场地则用三合土或柏油处理,休闲区可综合考虑,坚持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城区学校和有条件的学校可铺设塑胶或人造草坪运动场。
(6)校园净化。校园环境应做到无纸屑、树叶、杂物、污痕等,特别要做好厕所与食堂的净化工作。厕所;争化主要应做到,有条件的应改旱厕为水厕,不具备水厕条件的应做好厕所地面硬化,墙壁粉刷,蹲池加盖,及时清扫,并书写规范性的提示语,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摆放花草装点厕所环境。灶房要求设备齐全、红白案分离、生熟食品分离存放、防鼠设备齐全,炊事员有上岗证和检疫证,且
有工作服,工作帽,有炊事员简历牌,职责和相关管理制度。制度牌应装框上墙,餐厅应有标准化桌凳,有制度、有语录和装饰画,地面要求硬化。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涵盖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的保障
(1)机构设置。学校机构设置不仅仅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也是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要求中学一般都要设立党团组织、学生会、少先队、教代会、运动队以及各类文艺团体和教师学生社团组织,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2)规章制度。中学各项管理制度,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教育行政规章的各种规定与要求确定。最基本的制度有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教师职务评审与晋级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等。
中学一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行政会议、党支部会议、年级组长会议、全校教职工会议、学校周会、团队会议等会议制度;学校环境管理条例,各类档案管理制度,校办产业管理制度,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导处工作职责,总务处工作职责,年级组工作职责,教研组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条例以及生活作息时间表、值日、值周、值宿制度等工作管理制度;由职能部门制定的制度有:校长办公室工作制度、文件收发处理及结果登记制度、安全保卫制度、门卫收发制度等;由教务处制定的教师教学常规、教研活动制度、听课备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实验室工作规则、课堂规则、作业规则、考试规则、教学效果评估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等;由总务处制定的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保管、使用和赔偿制度,食堂、宿舍管理制度等。政教处制定的学生一日常规,纪律卫生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学生违纪处罚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4、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在师生行为上的体型。行为包括领导行为文化、教职工行为文化、学生行为文化。
(1)领导行为
学校领导要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举止文明高雅,尊敬教师和学生,心中有教师、有学生、有学校,言必行,行必果,坚持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善于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向每一个教师和学生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钻研精神度,能知人善认、任人唯贤,不谋私,不谋利,廉洁自律,有亲和力,群众威信高,班子成员和谐相处,时时处处以学校利益和师生利益为最高利益。努力做专家型领导。师生满意率应达90%以上。
(2)教师行为
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为人师表的楷模,举止文明高雅,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尊敬他人、尊敬学生,能与人和睦相处,有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做讲诚信的榜样,在任何情况下,不损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名誉和利益,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努力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学生满意率应达90%以上。
(3)学生行为
学生要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按照学生一日常规和行为准则做文明学生。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保持积极的学习和人生态度,培养广泛的兴趣,不断提高问题意识、科学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处处按学生的标准和公民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培养热爱家人、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的高尚情操,做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会生存的现代化建设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