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骨干校建设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的意见
关于加强骨干校建设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的意见
标志性成果是提升我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是骨干校建设验收的关键,更是我校参与竞争、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骨干校建设水平,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骨干校建设任务目标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特色项目建设为载体,从培育学院特色与创新项目入手,力争从标志性成果中求突破,凝练专业特色、打造职教品牌,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目标要求
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办学思想,坚持特色办学理念,认真审视学校发展定位,从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与实践中,找出我校的“亮点”和“看点”,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逐步总结出一套特色办学经验和一批特色办学项目,并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强力支撑骨干校建设检查验收。
三、组织实施
1.申报立项。骨干校建设各项目组、职能组以及学校各部门、单位要积极申报骨干校建设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项目。坚持“大项不怕大、小项不怕小”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典型实例开发为基础,注重经验特色的逐步积累和凝练。其中,大项目由学校成立评审组、1
小项目由各二级学院成立评审组进行评审论证和立项。
2.批复实施。对评审论证通过的项目,经各二级学院或学校批复后实施。各承办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广泛学习、大胆创新,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把项目建设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3.督促检查。为督促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项目的实施,建设办每月将对申报立项的项目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各项目组进一步改进策略和方法,提高创建实效。同时,搭建观摩研讨平台,组织观摩、研讨等交流活动,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4.评估验收。根据各项目组的申请,学校将对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完成项目进行评估验收。
四、保障措施
1.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各项目组、职能组以及学校各部门、单位要把骨干校建设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对标志性成果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教职工、学生充分了解标志性成果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公布具体实施方案和项目建设进度,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和参与标志性成果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共铸辉煌的良好工作局面。
2.顶层设计,重点突破。各部门、单位要组织骨干力量进行专题研究,找准外部需求与自身条件的结合点,在对高职教育组成诸要素进行科学分析、通盘筹划的基础上,选择切合自身实际、能深层次拓展和有利于整体带动学校发展的优势项目作为标志性成果建设的切入点,进行重点研究。结合骨干校建设,可以从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志愿者服务、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以及高职大学生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科技教育、技能竞赛、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3.注重成果,权威评价。骨干校建设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注重的是“成果”,是一个项目成果,而不是一个单项成绩。项目成果的评定,原则上应通过权威评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一是新闻报道,包括报纸、电视、网站点击率等;二是同行关注,包括大会交流、慕名参观等;三是权威评价,包括企业专家、教育人士、政府官员、同行权威等。
4.经费支持,制度保障。对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立项的项目,学校将给于一定的经费资助建设,主要用于:①调研差旅费;②购置必要的参考书及小型仪器;③外出考察及短期培训;④宣传费用;⑤与项目建设密切相关的专家讲学支出等。对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评估验收且评为优秀的的项目,学校将给于表彰奖励。要把对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纳入到对各项目组、职能组以及学校各部门、单位骨干校建设考核中,并成为对各部门、单位进行年终业绩考核、领导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把典型研究成果在全校进行推广,并对其他相关职业院校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切实做好成果转化和落实工作。
五、其他
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国家骨干校建设办公室负责解释。
东营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二O一二年九月十七日
第二篇:骨干校建设
我为骨干校建设出把力
以骨干校建设任务目标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特色项目建设为载体,从培育学院特色与创新项目入手,力争从标志性成果中求突破,凝练专业特色、打造职教品牌,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办学思想,坚持特色办学理念,认真审视学校发展定位,从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与实践中,找出我校的“亮点”和“看点”,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逐步总结出一套特色办学经验和一批特色办学项目,并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强力支撑骨干校建设检查验收。
申报立项。骨干校建设各项目组、职能组以及学校各部门、单位要积极申报骨干校建设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项目。坚持“大项不怕大、小项不怕小”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典型实例开发为基础,注重经验特色的逐步积累和凝练。其中,大项目由学校成立评审组、小项目由各二级学院成立评审组进行评审论证和立项。
批复实施。对评审论证通过的项目,经各二级学院或学校批复后实施。各承办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广泛学习、大胆创新,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把项目建设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督促检查。为督促标志性成果专题研究项目的实施,建设办每月将对申报立项的项目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各项目组进一步改进策略和方法,提高创建实效。
第三篇:关于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支持材料体系的补充规定
关于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支持材料体系的补充规定
为进一步增强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的规范性、有效性,为各项目建设成果和效益提供丰富的支撑素材和严谨的证据链,现就项目建设支持材料体系在《武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佐证材料及建档工作标准要求》及其附件《武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档案管理分类一览表》的基础上做如下补充规定,根据建设任务和验收要求再做后续补充。
一、总体要求
各级项目建设部门和负责人及时固化建设成果,定期做好项目档案归集工作。
1.各级项目实施前有调研、有论证、有方案(计划)。
2.项目实施中有过程记录、有监控或检查记录,项目完成有验收、有评价、有总结。
3.项目的整套技术资料完备。4.有专门的形成性的项目档案。
二、具体要求
各一级项目在对照任务书中规定验收要点准备支持材料的同时,应将以下统一性规定要求纳入支持材料体系:
(一)重点专业建设类项目统一性规定材料
1.实训室建设项目:(1)项目建设论证报告(含兄弟院校同类实训室的技术水平、实训室的需求分析、功能定位、设备配置方案、学生收益范围及效益等等);(2)项目建设方案(含设备技术性能、功能布局、建设进度、项目预算、预期效益等);(3)调研报告;(4)实训项目操作流程;(5)实训室规章;(6)项目指导书;(7)学生作品或产品;(8)实施记录(含设备使用记录、教学记录等);(9)合同及验收报告;(10)对外服务的协议文本、技术文件及相关记录等。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1)商谈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2)合作协议书;(3)主要合作项目的实施记录(含照片和图片);(4)合作项目资源(项目合作的资料及其它文本);(5)实习(训)的计划、动员、实施和学生完成实习的报告等。
3.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项目:(1)经过批准的培养计划;(2)培养培训过程的协议书、各项目培训工作总结、职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书和现场照片、图片等;(3)课题及研究项目材料(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立项文件、网站抓图等质量工程项目、发表的论文、编写的教材、科研课题立项书和结题报告、主持与实施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实施成果材料,如主持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等);(4)培养情况总结(含新增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览表)。
4.“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项目:(1)经过批准的总体实施方案;(2)培养培训计划;(3)相关的协议书、各项目的培训工作总结、相关证书和现场照片、图片等;(4)课题及研究项目材料;(5)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情况总结(含新增双师素质教师一览表);(6)下企业顶岗实践材料(含审批表、考核表、实践总结)。
5.兼职教师聘用项目:(1)聘约、聘书;(2)兼职教师授课的记录(含教案、授课计划、学生评价等);(3)兼职教师的个人信息和资质证书等;(4)薪金或报酬发放记录;(5)兼职教师上课任务书;(6)其他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佐证材料(例如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
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1)企业调研报告及调研过程形成性材料;(2)校企合作商谈的有关记录;(3)有关协议;(4)典型校企合作项目的协议文本和技术文件等;(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材料;(6)经固化的阶段性成果;(7)改革效果的证明材料;(8)其它证明改革成效的重大成果。
7.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1)岗位(群)调查报告;(2)人
才培养方案;(3)相关专题会议记录或纪要;(4)外出培训和交流的记录;(5)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分析;(6)课程体系修订记录;(7)课程体系的外部评价材料;(8)反映学生质量的材料。
8.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项目:(1)课程标准;(2)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课程实施记录(含音像资料);(3)课程评价材料;(4)课程研讨会议记录;(5)调研记录及报告;(6)课程载体(教材或项目);(7)学生作业或作品;(8)以课程为单位的总结报告;(9)以项目为单位的总结报告;(10)被评为精品课程(院级及以上)的批文、申报材料等。
9.教材建设项目:(1)研讨会议记录;(2)调研报告及原始素材;(3)课程编写大纲;(4)教材实体;(5)教材使用情况;(6)师生对教材的评价材料。
10.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建设方案;(2)结构框架图;(3)相关源程序(指平台)或程序开发的原始记录;(4)资源使用的数据及效果描述;(5)资源库网络实体。
11.师资培训项目:(1)师资培训项目的计划;(2)有关会议记录;(3)有关协议;(4)培训过程记载(含照片图片等);(5)培训项目的实施计划;(6)有关培训效果的反馈;(7)送培院校及培训对象的信息;(8)各项目的培训标准。
12.对口支援项目:(1)协议书;(2)对口支援的实施记录;(3)相关图片或照片;(4)受援对象的反馈意见;(5)支援项目的使用情况。
13.校企合作项目:(1)校企合作协议;(2)集团化办学资料;(3)顶岗实习协议(学生)、责任保险与实习报酬;(4)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花名册;(5)实习制度与管理机制:实习管理机构及实习管理人员名单;实习记录、日记、教学计划;(6)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书;学校与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项目
1.体制机制创新:(1)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和校企合作工作方案。(2)机构设立及调整的相关文件;(3)机构运行记录、重要活动纪要;(4)体制机制建设相关协议书及支持材料;(5)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政府主导型”、“利益驱动型”、“自主经营型”合作发展模式建设方案、运行及成效情况;订单培养;集团化办学);(6)顶岗实习制度与管理机制;责任保险与实习报酬;社会参与;社会组织评价;服务企业、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7)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总结材料;(8)经固化的阶段性成果;(9)其它证明体制机制创新和校企合作的重大成果。
2.政策支持与投资环境建设。(1)争取政策支持的会议记录;(2)政府出台的支持学院发展和骨干校建设的文件;(3)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办法;(4)骨干校建设制(修)订的管理制度;(5)证明政策支持与投资环境建设的重大成果。
3.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项目:(1)改革方案和制度性文件;(2)调研原始材料及调研报告;(3)专题会议记录;(4)典型案例;(5)总结报告;(6)职工满意度调查原始材料;(7)重大项目听证记录;(8)员工考核记录;(9)全面校务公开原始材料;(10)管理决策能力研修班记录;(11)文化管理系列实践成果。
4.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项目:(1)教育培训服务的计划与总结;(2)教育培训项目的合同和协议文本;(3)对外技术服务管理办法;(4)组建技术服务团队的文件;(5)职业教育集团相关筹建文件及活动记录;(6)教学成果推广的原始材料;(7)专项调研材料;(8)专题会议材料;(9)兄弟院校参观考察接待的原始材料;(10)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设计、运行、调试成套材料。
(三)公共平台项目
1.学生素质拓展与学校文化建设平台:(1)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材料;(2)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原始材料;(3)相关协议或备忘录等;(4)就
业指导教师培训记录;(5)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6)学校就业材料、毕业生评价; 媒体报道资料;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部分就业学生的工资表。(7)德育工作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校园安全预案;(8)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及反映活动成效和校风校纪等有关资料、文明单位或相应表彰证明材料等;(9)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方案(10)心理指导教师培训记录;(11)心理素质拓展基地活动记录;(12)心理素质教育计划、总结。
2.基础建设平台。(1)占地面积与使用:土地使用证明材料、主要建筑物权属证、建筑物平面图、建筑物面积统计表;(2)新征地批文、校园平面图等;(3)校园建设规划。
3.数字化校园平台(1)校园网:有关账册、设备统计表、相关制度和条例;(2)网站功能及域名、网络管理记录相关资料;(3)学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记录和作用发挥、取得效果的有关说明和材料。(4)计算机与多媒体设备:有关账册,多媒体教学设备名称、型号、配置、分布情况统计表,使用记录等。(5)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设计、运行、调试成套材料;(6)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规定;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说明;(7)相关成果、成效的有关资料。
(四)其它项目统一性规定材料
1.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项目:(1)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执行情况的说明材料;(2)相关制度(标准)文本;(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期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及运行实施记录;(3)会议记录;(4)软件开发的原始程序;(5)教学督导监控记录及分的总结报告;(6)教学质量的调查材料。(7)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统计表;(8)教学进程表,课程表、教师日志、教学管理资料及各种用表、教学质量检查、分析的有关资料。(教务处)
2.学校管理(办学方向、办学行为、领导班子)相关资料:(1)学校
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情况的有关资料;(2)教育方针与办学方向:反映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办学方向及发展战略等有关资料;(3)学校2012-2014工作计划、工作总结;(4)办学行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保障措施、实施效果等资料。(5)纪律与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学生资助和校企合作等有关的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相关资料及上级考核、奖励、检查、审计和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6)领导班子:学校人事档案或经学校主管部门盖章的学校领导综合情况介绍(包括自然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务实绩和奖惩情况等),学校中层干部测评及考核材料;有关业绩的说明、证明材料等。(7)战略思维与管理体系:院长近三年述职报告、学校改革创新的有关方案、计划和典型案例、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治校方略等方面反映突出成效的相关资料;(8)规范管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应对风险的各种预案、预警、办法和管理制度及规定;教学管理、预算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及反映成效的相关材料。(党政办)
3.办学规模:(1)新生录取审批表;(2)在校生花名册;(3)学校近5年获得的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文件、奖牌、统计表 ;(4)教师个人获得的省级以上表彰奖励证书、统计表。(招就处、党政办)
4.社会贡献与骨干示范作用:(1)反映骨干示范作用的有关证明材料或资料;(2)提供成功办学经验的案例或相关资料;(3)反映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相关资料和说明材料;(4)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上的获奖证书、奖章、奖牌、统计表。(党政办、学生处/团委)
三、其它事项
1.项目档案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项目团队应在《武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档案管理分类一览表》和本“补充规定”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开展项目建设和资料整理工作,为项目验收准备可信
度高的原始素材。
2.各项目根据项目自身的属性和特点理出清晰的支持材料目录并及时归档,随时准备接受学院项目办和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检查。
2013年6月21日
第四篇:大骨班意见汇总
关于第二期大骨班的意见征集
一、课程问题:
1、丰富室内外活动课程,这一期的大骨班,室外活动还是很少,只有充分的室内外课程,这样才能很大程度的让大家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好一个过渡的桥梁。
2、通知上课的时间太急,导致时间上的安排冲突,影响课程的考勤,最好上课的时间可以固定,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时间的冲突,适当可以减少每堂课的时间,以减少大家的抵触心理。
3、适当增加一起出去实践考察的次数,这样有益于开拓见识。
4、课程或活动结束,可以写下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交流。一方面互相学习,一方面增进交流。
5、每次讲座课,希望可以多进行学员与教授之间的沟通。
6、减少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讲座,可以提升大家的兴趣。
7、多一点与社会实践及党史,党情教育的讲座。
8、多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课,容易形成竞争模式,便于实现课程效果,增加彼此的了解和班级凝聚力。
9、可以开设由同学们做主讲,老师作补充的课程,给大家提升自己的平台。
10、课外实践的机会少,应该多增加像领导力提升、素质拓展、“三下乡”、志愿者交通服务的课程与机会,这样更能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11、课程里面可以给学员一些热点话题让他们分组去讨论,然后找个时间所有学员一起讨论总结。
12、应该多加些实践课程,主要是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因为学员都是学生干部,他们需要这些.13、建议尽量把一些活动或讲座之类的安排在前半个学期,后半个学期大家都忙着复习,压力很大。
14、讲座的课题应该更广泛些,不应该仅局限于党的历史,更多的可以是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探讨生命的意义等讲座,相信会对我们的启发更大。
二、交流问题:
1、每次分组的活动都是固定的几个人在一起,很多人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交流。
2、各小组之间的联系较少,没有过多的交流,导致班级内部没有凝聚力,大家互不相识。
3、在进行学员之间沟通的时候希望方式多一些,并不一定就是一群人傻傻坐在田径场上聊天,可以像是来点球类比赛,在一起唱唱歌等。
4、组员之间可以多相互邀着一起聊天,一起玩之类的,加强彼此的熟悉。
5、学员之间的交流机会少,整个班级体让人没有归属感,没有凝聚力。应该多安排一些时间让大家交流,比如是利用某个特定节日的假期把大家聚集到一起学习,最好是连续几天。
三、班务问题:
1、班委要发挥作用,要发挥职能。比如:学习委员,要为大家整理好一些讲座或者课堂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宣传委员做好活动的拍照工作,而不要到快结业了来忙着东凑西凑找照片。
2、因为考勤,使得去参加活动或上课的目的变质了,变成专门为了应付考勤而去,而且没有请假制度。考勤需要集合个人实际制定。
3、考勤与考评希望从严管理,不要让考评制度成为一纸空谈,应该有一套固定的考勤与考评制度,以提高学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4、对于一些出色的同学多作表扬,鼓励积极性高的同学。提升其积极性,同时可以有效的激励他人。
5、选举班委最好不要刚开班时就开始,可以跟班级一样等大家互相有些了解后再选,有利于人才的发挥。
6、班级不够凝聚,团结,大家没有很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
7、班导选择可以以演讲的形式,投票的形式,或者自荐等等。但是标准的话至少要有责任心,擅长与人交际,这很重要。
8、班级与班级之间应该多加些互相的评比。
9、应该多注重整体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只偏重于几个人。希望以后的大骨班能多安排一些让大家上台表现的机会,多给他们机会锻炼。
10、大骨班要多多了解学员的心里想法,在每次活动前有必要开一下全体大会,征集大家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一个活动下来只是简单的按程序办完就是成功了的。
11、这一届的大骨班人数太多了,建议下一届人数适当减少并进行时合理地分组。
12、希望班导能够多投入心思在大骨班上。
13、培养模式方面能够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比如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什么的。
14、希望能尽量增加结业比例,给每一个积极表现的学员一个很好的肯定。
四、活动问题:
1、多聚办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大家的组织能力,也可以增进交流。
2、适当多举办户外拓展的活动,有益于大家相互认识,有更多接触的机会。
3、可以多组织户外能活跃气氛的小活动,加强交流,可以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有利于提高大家的团体意识,口才能力。
4、关于晚会举办:将具体分工落实到个人,使问题易于解决。让大家都参与到其中使得晚会更加有意义,刻骨铭心。
5、可以多点互动的活动(篮球赛就局限男生,次数少),最好是男女都感兴趣的有利于增进团队合作精神的活动,还可以多举办些公益活动。
6、有必要组织大骨班成员去参观鄱阳湖,让我们深刻认识鄱阳湖,了解鄱阳湖。
7、各班成员可以由班委组织进行聚餐之类的,有利于成员之间关系的深厚。
8、多组织开展些实例讨论会的活动,例如班导讲解经验、模拟学生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具有针对性的辅导;
9、可在以某个节假日组织所有学员进行一次强度较大的训练,包括运动、学习等各方面的集中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相信会更给各学员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
10、班导和班委、班委之间、学员之间活动太少,交流太少。
五、后勤问题:
1、消息的传播的途径,需要多面化,保证到学员正常接收通知。
2、各个活动、课程的通知安排不到位。可以以学院为单位分成小组,每个学院安排负责人,每次把事情通过负责人传达下去,这样可以减少遗漏。
3、新老校区一起上的课程,能否安排校车,这样更方便一些。
第五篇:烟台职业院校骨干校大学生社团活动项目实施方案
烟台职业学院
骨干校大学生社团活动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团中央、省教育厅、团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精神和我院骨干校建设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学生社团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学生社团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积极扶持、规范运作,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推动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大力促进精品学生社团建设,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二、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建设,大力促进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的开展
(一)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活动
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活动。通过举办优秀社团评比展示、社团
文化节、社团活动展演等方式,进一步活跃社团活动,扩大学生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活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各学生社团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在提高活动质量和增加学术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增强活动的思想性和引导性,力求上档次、出精品,实现社团可持续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拓展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指导
实行学生社团挂靠制,每个社团必须有明确的挂靠单位,挂靠单位可以是学校党政部门和直属单位,也可以是学院(部)。实行学生社团导师制,每个社团至少配备1名指导教师,理论学习型社团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共党员。通过邀请校内专业教师、知名教授和校外知名人士来进一步充实和壮大社团指导力量,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并进一步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通过举办社团负责人论坛、社团发展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同类型社团之间的交流。
(三)加大对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
学校按照3元/生·年的标准设立专项学生社团活动经费,大力支持学生社团活动;按照2元/生·年的标准设立学生社团发展基金,用于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表彰、业绩奖励和培育精品社团;重视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给予学生社团以优惠和支持,建设好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学生社团各挂靠单位在保障学生
社团活动经费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引导监督学生社团通过吸纳社会赞助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募集活动资金,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加快建设一批精品学生社团
推行学生社团星级管理办法,实施精品社团建设工程,广泛培育三星级社团,积极引导四星级社团、重点建设五星级社团,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在校园内有广泛和积极影响的精品社团,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开展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促进学生社团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为主线,注重学生社团核心价值观建设,着力提高学生社团核心竞争力。通过立项资助的形式对四星级以上学生社团的优秀社团活动予以经费支持,在活动场地、资源条件等方面予以倾斜,发挥星级社团评估“指挥棒”作用,促进社团健康持续发展。
(五)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
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有计划地对各级学生社联骨干、学生社团负责人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高度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培养选拔,让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面、有社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把各级社团联合会骨干和学生社团负责人纳入到团学干部体系,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纳入到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在推优评奖和综合测评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从事社团工
作及其业绩,通过他们凝聚更多的学生,使学生社团聚集在党团组织周围。
三、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
建立院、系两级分级管理模式。学院团委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宏观指导;系党总支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作为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系整个工作计划之中;系团总支在系党总支领导下,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社团的具体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学院组织人事处、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总务处、基础部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必要指导和场地支持等,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团组织具体管理、各部门共同关心的工作格局。
(二)切实加强政治领导
学院团委要在党委领导下把握好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学生社团的发展应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前提,避免社会不安定因素对学生心理及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社团组织大规模社会调查、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要严格把关,并加强监督,不使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通过学生社团或社团活动散布、传播。要探索和推进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党团组织,加强政治指导,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社团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规范完善管理办法
出台《烟台职业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建立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系学生社团联合会两级分层管理模式,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加强学生社团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切实承担起引导、管理和服务学生社团的工作职责;系学生社团联合会在系党总支的领导下,系团总支的指导下,依据《烟台职业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对挂靠本系的学生社团,在成立、审批、活动开展、工作考核、评奖评优、财务管理和监督、队伍建设等重点环节加强管理和指导,督促学生社团制定、执行《社团章程》和内部工作制度,对学生社团及其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保证学生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四)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通过优秀学生社团联合分会评比,对各系的社团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并将其纳入到红旗团委评比和学院党建工作考核体系。通过社团评比、优秀学生社团干部评比等活动对优秀的学生社团、社团负责人、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对考核合格的指导教师须给予一定工作量的补贴,对考核优秀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业绩奖励,充分提高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水平。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在评优、晋级、职称评定时,要充分考虑其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经历和业绩。
(五)不断推动工作创新
建立一支以专家学者、干部教师和学生骨干为主体的研究队伍,关注和研究学生社团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学生社团工
作的动态信息,总结和把握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为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鼓励、支持学生社团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联系,拓展服务功能。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适应学生需求,增强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新形势下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