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10.1学案

时间:2019-05-13 16:5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生活 10.1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生活 10.1学案》。

第一篇:文化生活 10.1学案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学案

时间主备人:宫兰根教务处审核教研室分管校长签字

一、[学习目标]1.知道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3.知道提高公民道德素养的内容。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导学提纲】

(一).我心目中的思想道德模范

1.地位:__________,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___________。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抓住这个中心环节。

2道德建设的时代性。人们心目中的,总是带有不同时代的印记。人们对思想道德的评判,总会因为不同的生活体验而有所差异。

3.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推动、常态化。

(二)、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决定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以,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的本质体现。(三)、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1、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的基本任务,要坚持,加强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2、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根本要求,的基础。

四、【导思】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核心、原则各是什么?

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采取那些措施?

3.为什么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建设?

4.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5.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地位?树立的必要性?

五、【自主探究】 探究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合作探究】创办于2002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节目,是一个彰显国家荣誉的人文活动。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以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重塑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为目标,该节目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2002年到2011年,10场精神盛宴让人们为之悲喜动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节目向观众推出的100多位人物,有来自民间的人士,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睿智学者,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都以不平凡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敬佩。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节目活动让我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他们崇高思想道德情操的影响,那请问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思想道德的建设?

第二篇:文化生活第九课复习学案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轮复习学案班级

一、考情分析

本课内容变化较大,多是十八大精神的贯彻,2014年高考复习中,从知识方面讲,要特别关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时政热点角度讲,要关注中外文化交流、继承传统文化、结合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以近几年来我国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护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如何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二、考点梳理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含义: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这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强基固本之路;这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这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3)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

(1)两者是途径和目标的关系。(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1)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2)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3)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3.如何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体来说就要有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责任的历史担当。要有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1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必要性: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重要性: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目标: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三、考点训练

(一)选择题

1、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需要()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 ③不搞文化复古,需要全盘西化④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但在当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深刻纠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背景下,各种形态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远远超过以往,这就要求我们()

①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②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③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 ④积极借鉴和认同各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华文化向何处去,是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

①形成能够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 ②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③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兼顾文化事业 ④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学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部署,最重要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据此做4-5题。

4、90多年来,我们党继承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未竟的事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成功地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这就是()

A、“中体西用””“复兴儒家文化” B、“西体中用”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全盘西化”、5、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的关系是()

①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 ②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文化复兴决定民族复兴 ④民族复兴就是文化复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

①集中体现了党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文化自觉 ②要求我们必须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③要求我们必须借鉴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 ④要求我们必须牢记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力量在政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为()

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③对世界文化繁荣昌盛充满信心 ④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

①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意识到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意识到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这就要求我们

①自觉意识到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②自觉意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④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建设多种价值体系,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报告中提到“教育”共计35次。之所以要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②教育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选择题答题区:

(二)非选择题

1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部要求: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

结合材料,简要回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别说明理由。

坚”,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牲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山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材料二:山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山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山东特色、齐鲁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轮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1-5 BAACA6-10 BDDDB11、(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过程中,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国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4)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逐步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2、(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4)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轮复习学案

参考答案

1-5 BAACA6-10 BDDDB11、(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过程中,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国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4)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逐步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2、(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4)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

第三篇: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 综合应用知识点

【理论知识】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力量)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因为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例题1】:2004年6月底到七月初,在中宣部的指导下,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了《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两个大型展览。在全国掀起弘扬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努力实现共同理想的高潮。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例题2】: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 简单应用知识点:

1.文化的涵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我们当前要发展的文化指的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2.文化的三个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一、文化与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关系(或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作用)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4.文化与经济交融的表现。(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经济文化化)

(2)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经济化)

5.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表现:

(1)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意图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6,当前面对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与个人

 综合应用: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启示: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注: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3)特点: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从影响的过程看)。

a: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增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从影响的效果看)

a: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4)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来源:

总结:文化如何影响个人成长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3)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例题3】:材料: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据此有人认为,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例题4】:(辨析题)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例题5】:2004年,山东大学就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问题展开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人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通信和娱乐,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同时认为网络弊端重重的也大有人在,大家对其厌恶程度依次为:网络用语不文明、偷看他人电子邮件、攻击他人电脑、浏览暴力性游戏软件、用假姓名和假身份聊天等。对于网络游戏对校园生活的冲击,虽有不少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影响巨大,很多人因此而分散精力、荒废学业,但多数学生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自制力,便不会深陷其中。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认识。(16分)

例题1参考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2:参考答案:(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

例题3:参考答案:(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

(2)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3)只有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因为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例题4:参考答案:(1)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2)但不能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得到精神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游行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例题5:参考答案:(1)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4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入持久的。因此,接触网络文化,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6分)

(3)把网络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加以学习运用,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6分)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理论依据:

(1)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明显,因此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现实意义:

(3)加快振兴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扩大居民消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推荐)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复习学案 重点: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影响作用

目标:建立知识网络,掌握重点知识,清扫知识死角

一、自主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

三、课堂练习:

1、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其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和精品荟萃的黄山艺术,对各方游客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表明:

A、文化只能存在于自然之中B、自然中不存在文化

C、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D、人们参与文化活动就是为了享用文化

2、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在下列形式中不具有意思形态性质的是:①思想、理论 ②自然科学、技术 ③语言、文字 ④道德、信念 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④⑤

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这表明:

A、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是自然而然产生的D、文化只存在于自然界中

4、(07广东)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2012山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印记,是一种精神价值,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包罗万象,又见微知著,看似无形,又有规可循。这告诉我们:①文化是政治、经济的派生物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文化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6、自当地时间2011年7月11日起,美国著名电视栏目“塔维斯斯迈雷”连续5天播放了纪录片《中国周》,对中国进行专题报道。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是因为: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B、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涵之一

C、文化建设可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7、绝大多数美国电影都在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个人英雄主义。从《外星人》到《指环王》,从《蜘蛛侠》到《黑客帝国》,人们欣赏美国电影,在造就高票房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美国的国民价值观。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

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人们会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2011·皖北联考)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陕西都市青春频道的《都市碎戏》、湖南经视的《故事会》、湖北经视的《经视故事会》等以方言出场的新闻节目和栏目剧贴近民生,走出了一条地方频道在传媒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通过强化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市场号召力的成功之路,日益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说明()

A.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B.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9、(2011·天津文综)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10、(2012·广东高考)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探究升华:

11、以下是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闻:

(1)吉林油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2)国电集团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3)商业银行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4)中国出版集团获国家级奖项总量居全国之首

想一想:企业为何要加强文化建设?

答案提示: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推动企业发展。

(2)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有利

于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3)为推动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4)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的文化含量,刺激消费。

12、【新闻播报】 2012年广东省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把文化强省建设放在与经济强省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来部署、推动和落实。今后10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2%以上,使广东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中心。

【深度思考】 结合材料请你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分析广东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意义。

【参考答案】

(1)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升广东经济的竞争力。

(2)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文化消费,从而拉动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发展,特别是城乡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正促使着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激烈竞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必需”。请从文化与综合国力角度,谈谈你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国家必需”的理解。

提示:(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而国家必须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因而要加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选择题:

14.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2010·广东高考)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体现了: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文化生活是精神家园的耕耘。2005年春节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邰丽华率领20位残疾人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其优美的韵律与造型,征服了海内外观众。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塑造健全的人格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7、材料一: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推进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同心同德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央文明办4月1日发出通知,部署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材料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召开视频会议,研究部署“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会议强调,切实组织好“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是以崭新面貌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形式,是搞好国庆期间各项庆祝活动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载体,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环境面貌和道德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意义。

答(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有助于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有助于培养人们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培养健全的人格。

(3)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能够

为人们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课外拓展练习:

1、材料一:近年来,江苏省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表决;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无锡市民展开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大讨论„„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强做大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主要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2、(2012肇庆市调研卷)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3、“山东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条件突出海洋文化,形成海洋文化产业高地。”加强海洋文明宣传,强化科学用海的文化支撑,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山东发展 “海洋文化”的理论依据。

第五篇: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推荐]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出题人:王爱利审核人:高二政治组知识

一、文化现象文化内涵 【知识梳理】

1、文化现象:①普遍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②多样性――不同区域、民族的文化生活各有特色;有古今地域之别。

2、“文化”的内涵、特点、形式

(1)文化内涵:①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

①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如树上的花,但人们欣赏花、爱护花则是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②是一种素养。理解: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离不开物质。理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3)文化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等,这些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这些属于人类的精神活动。跟踪练习: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据此回答1~题。1.上述事实说明()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物质世界的一种自然现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③自然科学和技术 ④语言和文字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不出国门,看遍世界”。2010年上海世博会汇聚的是多元文化百花齐放,200多个国家造型各异的展馆展示了不同国家独特的文化景观,弘扬传播自己的民族的个性。上述材料体现了()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不同区域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D.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4、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5、、(2010年高考广东卷)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2007年广东高考政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2008·广东单科,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C.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知识

二、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影响

(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注意点: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的作用;教育事业、人才、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的作用。(经济的文化传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国内)政治参与能力,政治文明建设;(国际)反文化霸权主义。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判断对错:文化是一种直接的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跟踪练习:

1、(2011天津卷)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这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2、(2011江苏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0年广东卷)《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09年江苏卷)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2008年广东卷)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6、(2009年福建卷)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

(3)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途径(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潜移默化:A、特点,是从文化影响的过程看,强调每时每刻,不知不觉,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B、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深远持久:A、特点,是从文化影响的效果看,强调“经年累月,难以抹去”。B、其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④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

食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只停留在主观领域,侧重于广度。“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往往体现在具体行动中,化为人们行动动力,侧重于力度。]

判断对错:

1、文化对人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因此人们对文化的接受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2、文化促进个人的成长,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跟踪练习: 1.(2008年山东卷)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及其活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各地志愿者纷纷前往灾区,参加救援行动。他们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有的只是与灾区共患难的心。正是这颗心,促使他们义无反顾,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3题。2.上述材料表明()

A.知识素养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B.文化环境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

C.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D.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3.在玉树地震中为救人捐躯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却热心公益,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至今,阿福消瘦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为公益事业奔忙的途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毅然赶往灾区,往返多次为灾区运送赈灾物资,为灾区重建竭尽全力。2010年4月8日,他才刚刚抵达玉树,到当地的孤儿院担任义工工作,正好碰上了地震,为救孩子英勇献身。从他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A.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B.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D.其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A.潜移默化的B.深远持久的C.相对独立性的D.有差异性的5、一位中学生说,学习“八荣八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还要不断深化对正确价值观和是非观的理解,更需要从学习、课外活动等各种实际行动中去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这一认识相符合的道理是()A.人的观念有不同的层次

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C.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文化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 6.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种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2010年7月26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的目标任务。《意见》指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逐步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图】:

练习题:

1、以下属于文化现象或文化活动的是()

①泰山石敢当②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③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④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在广州举行 ⑤温家宝总理对朝鲜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⑥2010年举办中国俄语年

A.①②③⑥B.②③④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这段话说明了()A.文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反映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其实经济并不能决定文化

3、电视版《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最高收视率17.3,成为各地电视台的动画片收视之冠。而后,其动画电影票房达到9000万元,估计2009年衍生产品可能达几亿元。这告诉我们()

A.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4、与以前相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了新的表现,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对别国进行文化侵略,企图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B.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5、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

6、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7.(2007年海南卷)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8.(2007·广东)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B.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D.9.(2009·广东17)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10.(2009年天津卷)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1.(08江苏卷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③ 1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燃烧一代人激情与雄心的《黄河大合唱》,2010年9月19日再次在中国黄河流域九省区及其诞生地上海,由数万人同时唱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主要可以()

A.丰富精神世界B.增强精神力量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13、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我们兴奋、激动的心情却还没有降温,“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已深入人心,开幕式上的恢宏让人荡气回肠,赛场上令人激动的场景铭刻于心,外媒称赞:这是一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盛会。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也必将会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

请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奥运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14、(2011上海卷)3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目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5个项目,省政府公布的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0个项目。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凋研考察团团长孙家正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一定要对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1)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意义。(8分)

15、(2011全国课标版)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出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

下载文化生活 10.1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生活 10.1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XX年高中政治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使用教材] 人......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导学案答案

    【典例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学案答案2

    主观题(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答案 (3)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的原因。(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 【答......

    2012届高考文化生活第十课导学案

    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邹城二中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导学案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一、【关注考点】①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2013年文化生活专题四第二轮复习学案

    必修三 文化生活 专题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考点再现】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推动社会......

    文化生活淄博六中学案 必修3.9.15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 第一框题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自主学习篇 1.......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导学案(范文模版)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学习目标】1、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2、如何在文化生活中选择。【重点难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表现及其存在的原因。【知......

    文化生活学案能力提升答案1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学案能力提升答案 (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