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扎兰屯市林业发展的思考
扎兰屯市林业发展的思考
扎兰屯市林业发展的思考
市林业局马凤先
一、基本情况
扎兰屯市林业局施业区面积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年生产商品材立方米一万立方米,产值万元,榛子、山野菜、野生菌类等山货产品产值万元。非林地中,已开垦耕地公顷公顷,可放牧草场公顷公顷。粮
豆薯总产多吨总收入余万元,种植户获利余万元,牲畜存栏万头只,牧业收入万元。全局下辖个林场(其中一个中心苗圃,一个养鹿场),个林业工作站,全系统有职工名。党委下辖个基层党支部,名党员。(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
二、制约因素
第一,受体制制约:林业系统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的现状,使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受职工队伍专业素质的制约:目前,林业职工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偏低,在专业技术含量和科技支撑方面存在差距。
第三,受支柱产业的制约:造血功能不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第四,受资金制约:非林产业启动资金不足,林业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发展优势
年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之后,内蒙古党委、政府和呼伦贝尔市委、政府相继出台了《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林业工作最新、最重要、最集中的体现,中央的《决定》中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一定位,是党的文件中首次对林业做出的全面的科学定位,从而对全面加强林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强大的动力。
在近几年国家实施的林业六大工程中,我市重点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四大工程,以及在我市实施的薪炭林工程和即将实施的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工程等都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我们要认真把握好这一机遇,使林业建设实现一次大的飞跃。
四、思路及对策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最新的林业实践统一认识,用最新的举措解决林业深层次的矛盾。具体地讲,就是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全面认识市情、掌握局情、了解场情,既要看到我们的财力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的困难,又要看到西部开发、国家重视生态建设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充分利用好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用足政策,做好非林产业这篇文章,改善投资环境,提高造血功能,培育支柱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目标。加快“两转、两非、两调整”步伐。
“两转”即转变思想观念和转变经营机制。随着国家实施林业“六大工程”、推进“五大转变”的战略调整,转变以往林业独木支撑的思想观念和政企不分的经营机制是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对于扎兰屯市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非”即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和非林非木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构建多元化林业生态建设格局,是致富林业职工、拉动林区经济增长、加快我市生态建设步伐的重要手段。发展非林非木的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是我们今后林业的出路。改变独木支撑的经济结构,加快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加工业和森林生态旅游等非林非木产业的发展步伐,使非林非木产业真正成为林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
“两调整”即调整管理体制和调整经济结构。林区目前虽然在观念、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但我们有无污染的绿色资源,有富余的劳动力,有能力用较低的成本提供比别人更好的绿色产品和服务。调整经济结构,依托林区的丰富资源优势和富集的人力资源优势,打绿色牌,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改多部门执法为综合执法,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执法行为,降低执法成本,着力调整管理体制,将资源管理、林政管护与生产经营分开。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继续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建立一套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林业经营体制。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要在确保完成四项政府职能工作的同时,将基层场站的企业经营职能、管理权限彻底下放,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坚持生态优先追求效益的原则,自主经营、兴办第三产业,为企业发展增加后劲,为职工就业增添新岗位,为市场增加新的优势产品。、把经济着力点集中转移到非林非木产业上,充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形成有规模的林下资源开发产业链条。蒙森公司在现有基础上,招商引资扩股,打品牌战略,使之做强做大,真正
成为全市乃至全盟林业产业的龙头。、继续壮大几个产业。一是加大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力度,搞好成吉思汗示范苗圃、哈多河胡枝子采种基地建设,满足全市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种苗需求;二是巩固种植业的基础地位,形成粮、经、饲、药多种经营的种植结构,实行订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三是做大做强系统畜牧业,在规模生产的基础上,搞好育肥
牛基地建设、鹿的品种改良和鹿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畜产品质量,逐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依托资源,培育几个支柱产业。一是在成吉思汗苗圃建立林、药、果业综合开发种植示范区,尊重自然规律,引进、培育优质高效的经济林果苗木和花卉苗木及中药品种,为我市林果业、花卉业和药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种苗、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建立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繁育基地,开辟职工就业、创收和致富的途径,同时为蒙森公司提供充足的原料。三是做到场站有基地,基地带农户,建立胡枝子、榛子林、山杏林三个万亩工程,以此示范带动灌木经济林得发展。四是紧紧抓住我市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的机遇,开发森林旅游资源,争取在庙尔山林场建立森林公园,搞好集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景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资源,盘活固定资产,要通过资源、政策、环境的吸引,尽快使系统外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力要素涌入林业,重点是利用灌木经济林划区轮割抚育后的剩余物带动人造板业的发展。
第二篇: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推荐)
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
一、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背景
扎兰屯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有农户63421户,农业人口23.9万人。农用地总面积476.9万亩,耕地总面积319万亩,其中家庭承包耕地(简称农村土地)249.7万亩。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农民对生产资料、农机新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机化发展机制对农民的农机装备水平、结构以及运用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扩大农机化生产和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户与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对各种组织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推动作用。合作社是新生事物,如何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为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我们在宣传指导、扶持和服务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农民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推进农机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基础。二是在合作社组建上,主管部门搭平台,给政策,用优先享受国补资金等优惠政策来引导和扶持。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宣传和推广。组织农民和乡村干部进行学习和考察,互相交流,增加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和信心。四是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搞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到65个,分布在全市11个乡镇、办事处,入社社员529人,注册资金总计万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815台(套)。年作业面积311400亩,助农增收2757万元。
从组织形式上看,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能人带头型。由农机能人、经纪人牵头,联系种粮大户、农机手、农民等自愿按股份制原则入社。如蘑菇气镇的继洲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农机大户牵头型。由农机大户发挥自身机具多、服务能力强、作业范围广的优势,吸纳农户、机手入股。这种类型是目前的多数。如成吉思汗镇的启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村委会主办型。主要依靠村集体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些村一般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建设资金主要靠村委筹措,由村干部领办,联合本村的农机户成立的农机合作社。这种类型合作社的特点是村干部有带领农民勤劳致富的强烈责任心,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用于扶持合作社为本村开展农田作业,而又不以赢利为目的。如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红炮台新村村长姜树田带领组建的树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扎兰屯市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自从农机合作社的组建以后,对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现代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能够有效地保证土地深松深翻,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有利于精量点播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机农技结合,进而提高粮食产量和土地产出率。例如蘑菇气镇爱国村组建农机合作社后,全村玉米亩产量由2007年的600公斤增长到2011年的900公斤,增幅达50%。2011年,为爱国村生光种植合作社5000亩地膜玉米进行了从春到秋的整地、播种、收割一条龙服务,为农民增收达100多万元,同时为入社农民近5000亩农田提供农机服务,为农民节省农用机械费用达50多万元。由于大型农机具的使用,进行深翻整地,极大地改良了土地营养结构,受到了广大社员和周边农民的欢迎,同时也为合作社创收100多万元,年终社员二次返利中,每户社员家庭分红近1万元。二是推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作为前提和重要保障。农机合作社能够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达到资
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继州农机合作社带动土地规模面积达5万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13.2%。2011年秋季的玉米收割中,农机合作社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发挥了显著作用,为农民收割玉米时,只收成本价,比市场收割价格低,深受农民欢迎。三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合作社的不断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2011年全镇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140人,比上年新增转移人口1100余人,这些人绝大多数是由于农机合作社组建才外出打工的。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使农民通过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机械创收等多种方式增加有效收入。例如继洲农机合作社就是充分发挥大型机械作用组建的,2011年入社成员人均收入达到8650元,高出没有农机合作社的村四分之一。继州农机合作社除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农闲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修造行业。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合作社在当地都是很有影响力的组织,承担着主要的机械化作业任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先导作用。
四、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制约因素
一是土地规模经营相对滞后,影响了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由集体经营转为分散经营,种植品种、种植方式、种植结构各自为政,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日趋突出,大型机械难以发挥作用,致使大型机械作业量下降,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作业标准低下。二是道路、桥梁过窄,林网过密,制约了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从目前看,农田道路过窄,不利于大机械行走;林网太小,致使大机械难以使用,空运转时间太长,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农机合作社经营状况受到严重制约。
三是合作社投资都是机械设备,用资金量大,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障碍。
四是农机合作社规模小,目前虽然实现了跨区作业,但服务品牌品种单一,不能满足群众需要。
五、促进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支持。一是合理布局。主管部门要投放主要精力,抓住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的契机,组建不同形式的现代农机合作社,要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大豆主产区,以配备深松整地和收获机械为主;杂粮生产区,以配备深松整地机械为主,积极探索玉米收获机械化;畜牧业地区,以配备深松整地和青贮收获机械为主,大力推行青贮玉米机械化;水稻主产区,重点推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资金扶持。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投放力度,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现代农机合作社倾斜,实行优先补贴、多购多补,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累加补贴;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资金直接补贴给农机合作社;财政要配套一部分合作社场库棚建设资金和业务部门必要的管理经费;在银行信贷上给予优先扶持。三是政策扶持。支持现代农机合作社承担各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建设项目,将现代农机合作社作为实施各类农机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项目、科技研究推广项目的重要主体。多渠道争取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资金,强化合作社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免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四是合力推进。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示范区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推进。农业开发、优质粮工程、良种补贴、高产玉米生产、水利专项等项目集中向现代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的项目区投放。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机合作社。同时,建立防范风险机制,由政府补贴等形式参加农业保险。
2、积极稳定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主要是通过发挥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作用,抓住全市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利契机,突破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制约,引导农民要尽最大可能实行连片整地。实现土地连片种植,使农业机械从家庭自用型向社会化服务型转化,从而大大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空间。
3、建立以深松为主的土壤耕作模式。秋整地是解决干旱最有效途径之一。应建立以深松为基础,少耕为原则,保护性耕作为方向,蓄水保墒提高地力为核心,实行深松、浅耕、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模式。坚持整地作业标准化,逐步使农民由随意耕作向制度化耕作转变,由连年平翻向以深松为主的松翻耙相结合转变,由单机多次进地向一机多能联合作业转变,由多耕向少耕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模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减低成本,增加效益。同时不断创新完善现代农机合作社的服务方式,使各市场主体间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目标。鼓励现代农机合作社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方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
4、强化服务,拓宽市场。要充分利用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能量集聚优势,面向市场,开拓更为广泛的农机化作业领域,同时,积极推进团队作业能力和专项作业能力建设,通过强化作业服务,延长作业时间,提高经营效益。
5、规范管理,完善功能。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章程、运转规则、作业质量标准、价格承诺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机合作组织机具和场、库、棚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逐步建设一批以农机大院为载体,集机车存放、维修保养、技术培训、作业安排为一体的农机合作组织。
6、搞好社员培训。既要加强对社员的技术培训,又要强化对合作社负责人的经营管理培训。要对合作社的负责人灌输新的理念,逐步转变家庭式、作坊式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使驾驶员懂技术、会保养,提高农机田间操作技术,从而为合作社的发展增添活力。
第三篇:关于吉林市昌邑区林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关于吉林市昌邑区林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吉林市昌邑区林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吉林市昌邑区林业现状、制约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就是要做好规划,积极开展林业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生态文明的目标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林业建设:林业产业;生态文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林业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作出了准确的定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更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林业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林业现状。昌邑区地处吉林市西北部,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4万公顷,占总复原的19.7%,其中有林地面积7.1万公顷,总蓄积94万立方米。现有荒山宜林地49公顷。有林地平均每公顷活立木蓄积只有13.2立方米,基本为残破林。
1.2 主要问题。
1.2.1 历史遗留问题多。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考虑长远生态效益,大搞经济林果园,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大面积天然林被砍伐,造成林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2.2 植被遭破坏严重。由于近年来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利益驱动使农民蚕食林地开荒问题十分严重,“农达”“百草枯”等农药的使用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河道水库淤积,洪灾频发,林区农民平均收入仅为全区农民人均收入的51%左右。
1.2.3 林业管理政策不连续。《森林法》二十几年未修改,而林业相关政策总是在发生变化,特殊情况较多;吉林市多次行政区划,管理部门和机构经常调整,人员变动频繁等也导致了一些政策的执行不够连续,管理工作不到位。
2、解决林业发展的对策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我区林业发展对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1 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积极开展清理林地和停耕还林,加快低质低产林改造步伐,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
2.2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建设,发展林业产业。
2.3 深化林业改革,加快集体林确权发证工作,引导林农科学利用资源,实施集约化经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最大效率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
3、实现林业发展的途径
3.1 加强对林业建设的领导。
各级政府都要树立“尊重、顺应、保护、共享”自然是发展经济和治理误社会的主导理念,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停耕还林加快生态建设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林业建设、发展依林产业,使林地资源得到较好地利用,林农尽快依林致富,实现林区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生态意识和管理水平。
3.2 积极谋划林业发展途径。
3.2.1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做好生态资源调查和林农心态调查,依据资源状况和农民的意志制定即有利于实现生态效益、生产收入和农民生活大突破,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有利于实施规划的相关政策。
3.2.2 确保森林资源稳步增长。
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五新”理念(即“新生态、新认识、新规划、新机遇、新境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并通过组织公、检、法、司、土地、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与林业形成合力,共同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把退耕还林、严谨破坏森林资源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等依法治林工作落到实处。其次是要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开展工程建设加快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进程,最大限度地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3.2.3 坚持科学开发林业产业。
要尽快改变昌邑区林业现状,既要思路创新、方式科学、占位高、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选位准。又要侧重发展林木资源消耗少,林地及其森林资源利用率高的产业项目,以实现在保证林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经笔者调查论证,建议如下。
3.2.3.1 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有六大项。
一是木材深加工及剩余物转化利用。二是绿化苗木及天然林大苗繁育、树林种子采集培育。三是林下中草药、野菜及林下生态养殖。四是野生动物繁育。五是森林生态旅游。六是矿业开发。
3.2.3.2 发展林业产业的基本模式。
一是对于依托农村个人承包的林业资源发展的产业项目,要采取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建立产业基地,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二是对于依托集体和农户个人林业资源发展产业的项目,要采取科技+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先引进项目、技术、资金和人才,扶持龙头企业,然后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三是林业部门要积极扶持地域性较强的骨干项目,建立专业合作社,组织技术能手和科技人员建立专业协会,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破解技术难题,实现品种、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新突破。
3.2.4 积极活化个人承包的林业资源。
尽快建立林权管理服综合服务体系。将林权登记、档案管理、纠纷调解、林权交易服务、合同指导和鉴证、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森林资产评估办理、林农专业合作社建设指导、政策和科技咨询、行政审批、信息发布、交易实施、中介服务、金融支持和有关综合服务于一体,加速林改后农民承包林业资源的流转,将斯资源变成或资本。积极鼓励林农组建林业合作社开展林业建设、发展林业产业。也可以成立股份制林场,对有限的森林资源实行集约化经营。广泛开发林业发展新渠道。
3.2.5 加强林业自身建设。努力探索林业发展的捷径。林业自身建设不但要从领导管理理念着手,更要从一线队伍的整体素质人手,不断强化业务技术水平,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转变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政策法律、营林生产、森林经营、市场调研,林权制度改革等新知识,并通过不断实践努力提高林业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使之在林业建设中严以律已、严格执法、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清政廉洁、不谋私利,令农民信服,受社会尊重,让政府放心,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作者简介:韩彬(1977年3月1日生人一)、男、民族、汉、现任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林业站技术员。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我县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文章标题:我县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一、__县林业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
二、当前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实现__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__县幅员面积267820公顷,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业用地218423.5公顷,占幅员面积的81.56。全县有林地面积11.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1580万m3,森林覆盖率49.48。建立了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_保护处和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80556.9公顷,占幅圆面积的30.06,有大熊猫、小熊猫等珍稀兽类,以及蓝马鸡、红腹角雉、等珍稀鸟类,另有多种蛇类分布,鱼类57种。如此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为__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被推向了生态建设的首要地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林业跨越式发展是加速生态建设、再造秀美山川的重大举措;是增加资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出路;是根本改变林业自身落后面貌的必然选择。
一、__县林业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
建县50多年来,__林业经过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两个阶段。在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发展阶段,林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以木材为原料的国有、集体企业发展到9户,从业人员近千人,带动了运输业等敏感产业的发展,在县级财政收入中占了50以上。这一阶段,虽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但破坏大于治理,森林资源蓄积持续下降,各种山地灾害逐年上升,社会对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从1998年开始,国家在我县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以下简称“三大工程”)以来,对18.17万亩天然林实施了全面管护,森工企业职工从采伐人转变为管护人和造林人。6年来,累计完成公益林人工植苗6.7万亩,封山育林10.38万亩,飞播造林16.69万亩。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配套荒山造林8.3万亩。国家级贡嘎山自然保护区__保护处、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开始筹建,林业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减少山地灾害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改善城乡居民人居环境的作用逐步表现出来。目前,我县林业也同全国一样,一只脚刚刚从木材过度利用阶段拔出,另一只脚才踏入边治理、边破坏阶段的初期,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
二、当前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县林业正处在破坏与治理的相持阶段,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存在着不少限制林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
(一)生态优先的原则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是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宣传不到位,宣传乏力。普通群众认为,搞生态建设是公益事业,花钱多,周期长,短期内无法见效,现在重要的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搞生态建设短期内没有政绩,收入实惠不明显;二是在工程占用林地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上,更多地是以项目为中心,生态保护服务于项目建设,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不到改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二)没有林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思路和目标不明确。一是“三大工程”实施停止后,林业系统职工何去何从不清楚,面临失业的危险。二是目标和思路不精,上面给项目指标就发展,没有任务就无所事事,见子打子,缺乏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项目和措施;三是政府和群众参与度不强,缺乏群众基础。
(三)林业经营体制不灵活、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林业的发展,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滞后已严重不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目前,__森林资源虽有国有林、集体林、自留山、责任山之分,但实际上,都存在着林权(产权)不明晰的情况,管理权和经营权混为一谈,都是国家在管,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收益主体、责任主体。一是不管是国有林地、集体林还是自留山,造林和管护也基本上国家投资组织实施,林权所有者的责任意识不强,有利益时争,需投入进行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森林抚育等时撒手不管;二是林业企业虽然已改制,但大部分从事森林管护的职工认为是铁饭碗,工资不高也要想在一棵树上吊死,重新创业或重组企业积极性不高;三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不起来,一方面政策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不愿投入资金从事林业,三方面是林权所有者林地面积不大。过去国家造林靠育林基金,现在靠的是公益林建设项目投入,市场化的投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四)依法治林不完善。一是公安、林政、野保、森防执法力量不足,执法力度不大;二是执法水平不高,办案质量有限;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仍然
有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发生,办案过程中搜集证据取证难。依法治林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确保森林资源不受破坏,保持林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任务繁重。
(五)林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兴林举步维艰。一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林业是粗放的,栽树子谁都会,科技兴林意识不强,学习林业科技兴趣不高;二是科技人员不愿从事科技服务,一方面讲科技老百姓不愿意听,另一方面搞科技得不到实惠,有时下乡搞技术服务连饭都找不到吃,费力不讨好;三是科技人员更新知识慢,吃老本行,有的怕吃苦,不愿深入现场指导,老百姓也感到栽树利益来得慢,不愿投入资金和精力管理,检查验收合格拿到国家补助后就放任幼林自生自灭,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情况是明显存在的;四是乡镇林业站人员责任心不强,科技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不高,只干一些林业的日常管理,甚至有些乡镇林业员只做乡镇中心,敷衍林业科技服务,不能落到实处,不能落实到山头地块和林农。
三、实现__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要实现__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确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途径,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
(一)继续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高举生态建设大旗。
1、进一步深化对“三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三生态”(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再认识,组织和宣传群众,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实现中国特色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要努力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发展公益林。对在林地内的水电开发、矿产开发等各种建设项目一要符合生态环境建设功能区划的要求,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建设项目;二是依法依规办理手续,保持林业用地基数,三是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杜绝未批先占,不批就占,少批多占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大力发展公益林业,利用天保、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整合林业、水保、扶贫、交通、建设、农业、畜牧项目,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广度。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实现“城镇园林化、城郊森林化、农村庭院化、道路林荫化”的目标,从而改善人居环境,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永续利用。
(二)制定中长期林业发展规划,以林业建设项目为支撑,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林业发展是公益性和基础性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长期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钱从哪里来,靠县财政不现实,靠部门没来源,靠农民没基础,还是要争取和实施国家生态建设项目。
1、继续实施好“三大工程”,努力使我县的几大工程成为优质工程,这样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林业人的作用,在林业主战场上不断成长,林业系统职工有事情做,有岗位不失业。通过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工程资金进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结合,使林区老百姓得到好处,积极支持和参与林业保护和发展。
2、制定__林业的中长期规划,整合生态建设资源。一是组织相关科技人员结合“十一五”林业保护和发展规划制订__林业中长期规划,明确方针、目标和措施。二是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和按规划组织实施,使生态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组织、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把中长期规划项目同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重点从以下项目上狠抓落实:(1)生态保护,全面实施保护区和天然林的常年管护和科学研究;(2)充分利用好用材林,管护现有人工林和规划营造用材林,重点是提高造林成效和人工林的采伐利用,使造林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3)经济林发展,同农民增收调结构和四旁植树结合,发展干果、水果、蚕桑、花卉;(4)提高绿化档次,讲究质量,增加绿地面积;(5)生态旅游。
(三)改革林业经营体制,实现分类经营,搞活林业经济。
1、实现森林分类经营是全面发展林业的一条捷径。按照“三生态”的战略思想,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公益性林业和商品性林业。公益性林业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由政府投资将保护区和天然林部分林地进行管护,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商品性林业主要从事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等项目,以经济效益为主,以非公有制林业公司、私营林场、个体造林等按市场来经营,自我投资,政府在项目上给予扶持。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林权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关键要理顺产权(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管理权、经营权、受益权等,实行以林业业主为主体的自我经营管理。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实行指导和监控,真正实现“务林有其山、山林有其主、林主有其权”,才能实现非公有制林业的持续发展。鼓励和扶持企业、单位、个人承包造林,使投资者得到回报,实现林业投资多元化。运用新的经济思想、经营理念,积极推进林地流转,调动社会各方面的造林积极性,实现林地资源向林地资本转变,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兴办林业企业,实现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充分挖掘林业科技管理人才的潜力,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四)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林。森林资源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依法治林,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林业法律、法规,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1、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公安、林政、森防、野保等执法人员,应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聘,经过培训后上岗,执法人员主体合法化。建立内部执法体系,整合执法人力资源,形成合力,克服各自为阵的趋向。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和林业法规,严格依法办事,高度敏感地重视和打击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活动,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2、严格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认真执行凭证采伐和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3、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林区的巡查力度,不留死角,杜绝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建立林地征占用档案,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五)培育、发展林业产业。
我县日照充足,干湿季节明显,森林资源丰富。根据我县的生态地理条件,林业产业发展继续以板栗、核桃、花椒等名优经济林、工业原料林和森林旅游为重点。
1、工业原料林培育业。按照建设大生态、大基地、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在突出治理重点,确保生态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承包、有偿扶持造林等形式,营造工业原料林基地,培育高产、优质、高效工业原料林基地和大径级优质用材林,重点以发展杉木为主。
2、经济林果业。根据我县的自然经济条件、特色种质资源,抓好板栗、核桃、花椒等中山地区的特色经济林种植,提高科技的贡献率,首先建立高产优质的示范种植基地,改变群众粗放的种植习惯,改变长期低产的局面。同时,鼓励个人、企业参与板栗、核桃、花椒等产品的流通、加工,逐步形成产品营销的市场主体,按照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带动林农增收。
3、森林旅游业。抓住雅攀高速公路即将贯通和瀑电水库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公益海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使其与我县红色旅游相辅相衬,共同发展,成为我县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六)强化政府职能,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加快科技兴林。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制约因素还很多。因此,在成果转化中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外,政府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非常必要的。在“三大工程”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建设中,加大科技支撑的力度,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人才、锻炼人才,不断提高我县的林业科技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努力建设好乡镇林业站,在人员素质和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使乡镇林业站真正成为林业各项的支撑点和保障点,使林业科技服务的端口从县局前移乡镇。
2、建立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服务的奖励机制,使科技人员不但在从事科技服务中提高自己,得到锻炼、有成就感,而且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实惠和享受。
3、林业科技以引进新树种、新品种,推广适用技术、本地乡土树种繁育改良为重点,突出解决干热河谷造林成效,退耕还林特别是中高山林业提高效益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育完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源消耗强度不断加大和环境负荷不断加重的压力,林业必须担负起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任。在__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以山育林,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县(裕农)”的发展思路,__林业应紧紧抓住林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突出重点,依法治林,扎实,全力推动__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县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县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Y7
有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发生,办案过程中搜集证据取证难。依法治林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确保森林资源不受破坏,保持林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任务繁重。
(五)林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兴林举步维艰。一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林业是粗放的,栽树子谁都会,科技兴林意识不强,学习林业科技兴趣不高;二是科技人员不愿从事科技
服务,一方面讲科技老百姓不愿意听,另一方面搞科技得不到实惠,有时下乡搞技术服务连饭都找不到吃,费力不讨好;三是科技人员更新知识慢,吃老本行,有的怕吃苦,不愿深入现场指导,老百姓也感到栽树利益来得慢,不愿投入资金和精力管理,检查验收合格拿到国家补助后就放任幼林自生自灭,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情况是明显存在的;四是乡镇林业站人员责任心不强,科技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不高,只干一些林业的日常管理,甚至有些乡镇林业员只做乡镇中心,敷衍林业科技服务,不能落到实处,不能落实到山头地块和林农。
三、实现__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要实现__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确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途径,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
(一)继续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高举生态建设大旗。
1、进一步深化对“三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三生态”(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再认识,组织和宣传群众,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实现中国特色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要努力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发展公益林。对在林地内的水电开发、矿产开发等各种建设项目一要符合生态环境建设功能区划的要求,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建设项目;二是依法依规办理手续,保持林业用地基数,三是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杜绝未批先占,不批就占,少批多占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大力发展公益林业,利用天保、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整合林业、水保、扶贫、交通、建设、农业、畜牧项目,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广度。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实现“城镇园林化、城郊森林化、农村庭院化、道路林荫化”的目标,从而改善人居环境,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永续利用。
(二)制定中长期林业发展规划,以林业建设项目为支撑,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林业发展是公益性和基础性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长期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钱从哪里来,靠县财政不现实,靠部门没来源,靠农民没基础,还是要争取和实施国家生态建设项目。
1、继续实施好“三大工程”,努力使我县的几大工程成为优质工程,这样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林业人的作用,在林业主战场上不断成长,林业系统职工有事情做,有岗位不失业。通过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工程资金进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结合,使林区老百姓得到好处,积极支持和参与林业保护和发展。
2、制定__林业的中长期规划,整合生态建设资源。一是组织相关科技人员结合“十一五”林业保护和发展规划制订__林业中长期规划,明确方针、目标和措施。二是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和按规划组织实施,使生态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组织、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把中长期规划项目同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重点从以下项目上狠抓落实:(1)生态保护,全面实施保护区和天然林的常年管护和科学研究;(2)充分利用好用材林,管护现有人工林和规划营造用材林,重点是提高造林成效和人工林的采伐利用,使造林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3)经济林发展,同农民增收调结构和四旁植树结合,发展干果、水果、蚕桑、花卉;(4)提高绿化档次,讲究质量,增加绿地面积;(5)生态旅游。
(三)改革林业经营体制,实现分类经营,搞活林业经济。
1、实现森林分类经营是全面发展林业的一条捷径。按照“三生态”的战略思想,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公益性林业和商品性林业。公益性林业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由政府投资将保护区和天然林部分林地进行管护,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商品性林业主要从事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等项目,以经济效益为主,以非公有制林业公司、私营林场、个体造林等按市场来经营,自我投资,政府在项目上给予扶持。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林权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关键要理顺产权(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管理权、经营权、受益权等,实行以林业业主为主体的自我经营管理。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实行指导和监控,真正实现“务林有其山、山林有其主、林主有其权”,才能实现非公有制林业的持续发展。鼓励和扶持企业、单位、个人承包造林,使投资者得到回报,实现林业投资多元化。运用新的经济思想、经营理念,积极推进林地流转,调动社会各方面的造林积极性,实现林地资源向林地资本转变,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兴办林业企业,实现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充分挖掘林业科技管理人才的潜力,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四)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林。森林资源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依法治林,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林业法律、法规,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1、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公安、林政、森防、野保等执法人员,应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聘,经过培训后上岗,执法人员主体合法化。建立内部执法体系,整合执法人力资源,形成合力,克服各自为阵的趋向。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和林业法规,严格依法办事,高度敏感地重视和打击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活动,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2、严格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认真执行凭证采伐和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3、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林区的巡查力度,不留死角,杜绝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建立林地征占用档案,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五)培育、发展林业产业。
我县日照充足,干湿季节明显,森林资源丰富。根据我县的生态地理条件,林业产业发展继续以板栗、核桃、花椒等名优经济林、工业原料林和森林旅游为重点。
1、工业原料林培育业。按照建设大生态、大基地、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在突出治理重点,确保生态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承包、有偿扶持造林等形式,营造工业原料林基地,培育高产、优质、高效工业原料林基地和大径级优质用材林,重点以发展杉木为主。
2、经济林果业。根据我县的自然经济条件、特色种质资源,抓好板栗、核桃、花椒等中山地区的特色经济林种植,提高科技的贡献率,首先建立高产优质的示范种植基地,改变群众粗放的种植习惯,改变长期低产的局面。同时,鼓励个人、企业参与板栗、核桃、花椒等产品的流通、加工,逐步形成产品营销的市场主体,按照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带动林农增收。
3、森林旅游业。抓住雅攀高速公路即将贯通和瀑电水库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公益海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使其与我县红色旅游相辅相衬,共同发展,成为我县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六)强化政府职能,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加快科技兴林。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制约因素还很多。因此,在成果转化中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外,政府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非常必要的。在“三大工程”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建设中,加大科技支撑的力度,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人才、锻炼人才,不断提高我县的林业科技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努力建设好乡镇林业站,在人员素质和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使乡镇林业站真正成为林业各项的支撑点和保障点,使林业科技服务的端口从县局前移乡镇。
2、建立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服务的奖励机制,使科技人员不但在从事科技服务中提高自己,得到锻炼、有成就感,而且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实惠和享受。
3、林业科技以引进新树种、新品种,推广适用技术、本地乡土树种繁育改良为重点,突出解决干热河谷造林成效,退耕还林特别是中高山林业提高效益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育完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源消耗强度不断加大和环境负荷不断加重的压力,林业必须担负起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任。在__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以山育林,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县(裕农)”的发展思路,__林业应紧紧抓住林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突出重点,依法治林,扎实,全力推动__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县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县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第2页)。JY7
第五篇:关于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1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1.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没有形成法制化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集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是补偿基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来源只有中央财政一途,对地方财政和以消耗生态产品为主的企业(如高排放的钢铁、水泥企业)缴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没有约束性要求,致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措难,现有资金杯水车薪;二是补偿范围过窄,目前国家只对列入国家重点防护林范围的森林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这一部分森林只占全国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不足三分之一,且补助标准过低,其他大部分生态公益林没有任何补偿。1.2种植技术差 林业种植建设虽然是种粗放型的工作,但是对其技术与责任要求也是比较高,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这种技术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目前林业种植建设方面表现出的问题:一是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由于土地都承包到户,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农防林规划设计。二是造林质量差,一些地区在具体造林中,造林人员素质差,采取粗植滥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造林成活率低等等问题现象。1.3林业建设滞后,林业工业基础差 林业企业生产方式和设备陈旧落后,木材加工企业多以优质木材为原料,且企业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突出,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低,价值消耗现象严重。2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2.1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特别是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尤为迫切。各级政府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有关规定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水电、旅游、矿山、水利等生态效益的直接受益单位,应当从其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赔偿制度,提高生态补偿能力。2.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