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政策心得

时间:2019-05-13 17:1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监管政策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监管政策心得》。

第一篇:银行监管政策心得

监管政策执行专项整治活动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专项整治学习我知道,银行案件将给给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银行机构对政策执行的不到位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突出,为了切实加强对商业银行管理,坚决遏制案件多发势头,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经过这次学习现将本人的心得体会浅淡如下:

案件的发生,无论是对国家和社会,还是对单位和个人都有很大的危害性:

1、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无论哪个案件的发生,最直接收到损害的就是国家和社会,国家蒙受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而案件的发生,引发社会对银行的不信任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给单位业务开展带来严重后果。试想,假如我们自己是客户,而为我们服务的银行经常出现政策执行流于形式,那么我们会放心让这样的一家银行来为我们服务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监管政策执行的不到位,使客户怀疑我们诚信经营和服务水平,3、断送了自己美好前途和职业理想。作为一名金融工作从业者,我们都有着更好的前途和发展前景,一旦我们把握不住自己,成为案件的当事人,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永远离开这个超期蓬勃的行业,甚至是牢狱之苦。那么我们数年数十年的努力,将毁于一旦,而自己的职业理想,也会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4、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带来痛苦。许多案件之中,不光给当事人带来追悔莫及的后果,还给其亲友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亲人们要承受旁人的冷眼,长时间承受亲人不能团聚的痛苦,至少,是失去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懂得了案件的危害性,就要懂得如何去防止案件的发生,我觉得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监管政策执行工作,树立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感,把自己所从事的银行工作,当作世界上最神圣的工作来完成,从内心做到自己绝不涉及案件。其次,在容易引发案件的环节多加注意。在我们平时工作中有些环节很容易引发案件如:在信贷方面,贷款授权授信管理、向关联企业多头放贷。而在会计方面,银行与企业的对账制度;会计业务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业务处理“一手清”现象;印、证、押管理;会计交接;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和保管等等。

最后,同事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在日常工作中,同事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勇于劝阻,必要的时候检举,将案件发生的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样做,不是对同事的背叛,是在令其悬崖勒马,是在救其于威困。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每个员工通过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剖析,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并对照有关金融法规、银行规章制度自我查找履行岗位职责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差距,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必将使我行业务合法合规的开展,促进我行各项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

塔山支行郑家华

第二篇:银行监管心得

监管政策执行专项整治活动学习心得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教育,本人对监管政策执行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将本人对本次活动的开展,谈谈自己的体会及看法。

近年来,金融案件频发,发案率仍然居高不下,防案形势非常严峻。纵观金融案件的发生,尽管形式各异,但追究原因归结为一点,主要是由于各项内控制度未履行好、落实好造成的。通过近段的学习,我们发现这些案件除暴露银行业内部管理松懈,有章不循,处罚不力等问题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政策监管执行的重要性。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是员工法纪意识差,教育乏力。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线长,绝大多数员工身处最基层,长期以来,规范化、制度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不够,监管政策执行往往流于形式,员工重视实际,视思想教育为形式、为空谈,认为在各自网点内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思想教育无意义,久而久之,员工思想道德水准、法律法规观念得不到净化和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能力差,大多凭个人的良知做工作,谈不上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防患意识不强,管理乏力。

近几年来,大部分信用社注重了业务开展,忽视了监管政策执行的重要性,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得不到彻底改观,尤其在基层信用社,任务至上,片面追究几项主要业务指标的考核,不重视内部管理、安全教育和责任意识,有的甚至欺上瞒下或走过场形式学习。

三、是问责制度不到位,监管缺失。

一方面部分员工权责意识还不到位,出现了问题,往往相互推诿,没有相关的问责机制,将问责制度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头上,使他们感受到作为一个银行从业人员所应承担的相关责任;另一方面,稽核检查人员有的责任心差,原则性不强,稽核检查图形式,走过场,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罚,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有些事情虽然发现了,也下达了整改通知,但对落实情况没做进一步的督促检查,使问题越积越大,最后导致发生重大经济案件。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本人认为:

要做好监管政策执行工作,关键是人,农村信用社发展务必牢固树立人本观念。

一是:要经常性抓好员工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常到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做到警钟常敲,预防针常打。二是:抓好员工监督管理,健全要害岗位、重要环节人员轮岗,异地交流制度和相互制衡机制,严防内部工作人员互相勾结,共同作案。强化监管政策的执行力度,有章可循,合法合规的开展我行的各项业务。

三是:抓苗头,抓责任落实,抓薄弱环节,确保政策措施到位。对于地处边缘的网点及员工作为监管政策执行工作的重点,落实相关领导和职工的责任范围。强化稽核人员的岗位责任,采取现场稽核,重点审查和非现场监督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序时检查和岗位离职审计。

四是:建立健全好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员工道德风险防范,严格操作流程,把对员工思想排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同时对员工“班前看神态、班中看情绪、吃饭看胃口、交流看心情、下班看快慢、班后看做啥?”通过这“六看”,基本上能够及时发现员工心态是否失常,做到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将各种诱发案件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篇:2014年银行监管政策解读

第九章 2014年银行监管政策解读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政策解读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发[2014]40号)为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规范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银监会在深入总结近年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发展实践经验,充分征求商业银行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本着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原则,完成了《指引》的修订工作,并于2014年9月12日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发[2014]40号)(以下简称《指引》)。

(一)《指引》修订的背景

《指引》出台实施十余年来(2002年印发,2007年修订),对促进商业银行规范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其他监管法规制度的出台,原《指引》部分规定和要求已难以适应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工作实际,有必要进行调整完善。

一是部分条款在银行业务发展后难以执行。如原《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对大额存单签发、大额存款支取实行分级授权和双签制度,而目前在银行业务中,对于大额存款的存取已基本嵌入系统进行控制。

二是部分条款与新的监管要求不一致。如原《指引》规定的呆账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与《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版)内容不一致。三是部分内部控制要求与银行经营现状不匹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经营复杂程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面临的风险日益多元化,内部控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需要修订《指引》更好地引领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二)修订后《指引》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修订后的《指引》分为七个章节,共五十一条。

第一章总则。明确了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和原则,强调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参与的,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第二章内部控制职责。规范了内部控制的治理和组织架构,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内控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业务部门等各主体关于内部控制的职责分工。

第三章内部控制措施。从制度、流程、系统、职责、岗位、授权等多维度提出控制要求,也涵盖了强制休假、员工行为排查等常用的重要控制手段。

第四章内部控制保障。旨在督促商业银行构建包括信息管理、人员管理、考评管理和内控文化等在内的有效内部控制保障体系,其中也着重强调了与商业银行经营密切相关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等。

第五章内部控制评价。明确了内控评价的工作要求,包括评价组织和实施、范围和频率、评价结果的运用等。第六章内部控制监督。规定了内部监督责任、外部监管措施及处罚规定。

第七章附则。明确了指引解释权、实施时间。

《指引》主要从四个方面引导商业银行强化内控管理: 一是内控评价方面,细化要求持续改进。《指引》补充完善了内控评价的工作要求,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主体、频率、内容、程序、方法和标准,强化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运用,推动内控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不断改进其内控设计与运行。

二是内控监督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指引》单设章节,从内、外部两方面提出内控监督的相关要求。商业银行应构建覆盖各级机构、各个产品、各个业务流程的监督检查体系,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通过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实施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持续监管,强调发挥内外部监督合力。

三是监管约束方面,加大违规处罚力度。《指引》增加了有关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商业银行,责成其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整改的商业银行,根据有关规定采取监管处罚措施。

四是监管引领方面,充分体现原则导向。《指引》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岗位设置、会计核算、员工管理、新机构设立和业务创新等提出了提出内部控制的原则性要求,没有针对具体业务的章节和条款。通过此次修订,《指引》内容更加全面,体现了原则性、导向型的要求,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秉承稳健经营的理念,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科学确定内控管理重点,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内控管理的有效性。

(三)《指引》修订增加的主要内容 《指引》主要修订增加了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内部控制评价。修订后的《指引》补充完善了内控评价的工作要求。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主体、频率、内容、程序、方法和标准,强化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运用,推动内控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不断改进其内控设计与运行。

二是监管约束。修订后的《指引》增加了有关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要求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商业银行,责成其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整改的商业银行,根据有关规定采取监管处罚措施。

此外,《指引》提出了全覆盖原则、制衡性原则、审慎性原则、相匹配原则,去掉了原《指引》中有效、独立两大原则,新增了制衡性原则和相匹配原则。

(四)《指引》不涉及具体业务的原因

原《指引》对银行的一些业务或环节做了详细的操作性规定,修订后《指引》只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岗位设置、会计核算、员工管理、新机构设立和业务创新等提出原则性要求,没有针对具体业务的章节和条款。主要考虑是:

一是从我国银行业务实践看,近年来,我国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涉及金融市场、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电子银行等多个条线,《指引》无法覆盖所有业务,若从具体业务角度进行规范难以跟上业务的发展变化。

二是从我国银行监管制度体系看,自2002年原《指引》发布以来,银监会已对授信、资金业务、理财业务、银行卡业务、信息科技等商业银行各主要业务条线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指引或办法,《指引》再行规定容易引起重复。

三是从立法导向看,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承担着防范风险的首要责任,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开展经营的前提,控制过程应体现商业银行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内部控制的监管文件更应体现导向性、原则性要求。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银监会令2014年第2号)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2014年2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银监会令2014年第2号)(以下简称《办法》),构建了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对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水平,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办法》引入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首次提出的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定量监管标准,也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第三版巴塞尔协议》。

(一)《办法》发布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产流动性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流动性风险隐患增加等问题。2013年6月,我国货币市场出现阶段性流动性紧张、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现象,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还存在不足,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也愈发密切,个别银行或局部的流动性问题更易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紧张,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及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

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许多银行尽管资本充足,但仍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困境,金融市场也出现了从流动性过剩到紧缺的迅速逆转。危机后,国际社会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巴塞尔委员会在2008年对其在2000年发布的《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稳健做法》进行修订,出台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进一步强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定性要求。2010年又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首次提出了流动性风险定量监管的国际统一标准。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风险监测标准》,对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覆盖率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

(二)《办法》起草的主要原则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银行业务结构和市场环境日趋复杂,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但一些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认识仍停留在日常资金头寸调度层面,尚未建立完整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一些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手段较为单一,现金流测算和压力测试实践存在差距,数据基础及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难以全面满足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此外,流动性风险监管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如监管要求分散在多项法规制度、部分指标的风险敏感性和前瞻性不够、对市场流动性变化的分析监测有待加强等。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办法》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中外资银行监管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构建全面、系统、清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以促进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单体银行和整个银行体系应对流动性冲击的能力。

1.定性与定量监管要求相结合原则

《办法》对我国分散在不同法规制度中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定性和定量要求进行了梳理、整合。一方面,充实完善了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定性要求,如充实了现金流测算和分析、多元化和稳定性融资来源、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并表和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管理等多项内容,提高了压力测试、应急计划等监管要求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引导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在引入《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这一新指标的同时,对现行的流动性风险指标进行梳理,将其区分为合规性的监管指标和用于分析、评估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工具。

2.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视角相结合原则

《办法》在继续强调单体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同时,引入宏观审慎视角,要求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密切跟踪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监测分析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并在压力测试中充分考虑市场流动性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因素,以尽早发现市场流动性紧张、融资成本提高等迹象,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此外,按照逆周期监管理念,为了防止在实际出现压力状况时,实施监管标准、采取监管措施可能对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造成更大的流动性压力,甚至对实体经济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办法》参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规定,允许银行在压力情况下,可以动用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满足流动性需求,即允许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暂时降至最低监管标准以下,以便银行有适当的时间采取措施恢复流动性水平。这也体现了要求银行持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的初衷。3.中外资银行监管要求相结合原则

《办法》统一了对中外资银行具有共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建立起覆盖中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完整制度框架,同时也针对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特殊性作出了相关规定。

(三)《办法》提出的相关要求

1.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建立与其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对法人和集团层面、各附属机构、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其流动性需求能够及时以合理成本得到满足。《办法》明确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各项基本要素分别提出了要求。

2.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清晰、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应当明确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监事)、高级管理层以及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报告路线,建立适当的考核及问责机制。银行董事会应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高管层应制定、定期评估并监督执行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银行应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能应与业务经营职能保持相对独立;监事会和内审部门应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在内部定价以及考核激励等相关制度中还应充分考虑流动性风险因素,使流动性风险成本显性化等。

3.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商业银行应根据其经营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场影响力等因素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书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应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其中,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应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模式、主要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主要包括现金流测算和分析、早期预警、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融资管理、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测试、应急计划、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并表及重要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

《办法》要求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应涵盖表内外各项业务以及境内外所有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并包括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在引入新产品、新业务和建立新机构之前,也应充分考虑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4.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运用适当方法和模型,对其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优质流动性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及市场流动性等进行分析和监测。目前,现金流测算和分析、压力测试、应急计划、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并表管理仍是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现金流测算和分析旨在计量、监测和控制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现金流缺口,应涵盖资产和负债的未来现金流以及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潜在现金流,并充分考虑支付结算、代理和托管等业务对现金流的影响。商业银行应适当设置现金流缺口限额、负债集中度限额、集团内部交易和融资限额等表内外限额,加强融资渠道管理和融资抵押品管理,确保能够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不同期限的融资需求。

压力测试和应急计划也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压力测试的范围和频率应与商业银行的规模、风险水平及市场影响力相适应。银行应合理审慎设定压力情景,在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情景下的持续经营最短期限应不少于30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积极参与对压力测试至关重要。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对压力测试的情景设定、程序和结果进行审核,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为充分发挥压力测试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作用,银行在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以及制定业务发展和财务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压力测试结果,并在必要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以上内容进行调整。除了日常的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还应根据其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风险水平、组织架构及市场影响力,充分考虑压力测试结果,制定应对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应急计划,确保其能够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应急计划应设定明确清晰的触发情景,列明可获得的潜在应急资金来源和银行估计的可获资金数量,规定应急程序和措施,明确各参与方实施应急程序和措施的权限和职责,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测试和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操作可行性。

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是商业银行抵御流动性风险的重要防线。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银行持有的没有变现障碍、在压力情景下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获取资金的流动性资产。商业银行应按照审慎原则确定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和构成,确保在压力情景下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优质流动性资产来及时获得资金满足流动性需求。其中,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还须符合流动性覆盖率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条件,银行应定期测试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变现能力。

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并表管理,要考虑银行集团的整体流动性风险水平、附属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及其对银行集团的影响,并防止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过度依赖集团内部融资,降低集团内部的流动性风险传递。同时,由于法律、监管、税收、外汇管制以及货币不可自由兑换等原因,资金或融资抵(质)押品在跨境或跨机构转移时可能受到限制,商业银行应充分考虑这些流动性转移限制因素以及金融市场发展差异程度等对流动性风险并表管理带来的影响。

5.具有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准确、及时、全面计量、监测和报告流动性风险状况所需的基础设施。《办法》要求管理信息系统应至少实现以下七项功能:每日计算各个时间段的现金流入、流出及缺口,及时计算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支持对流动性风险限额的监测和控制,支持对大额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支持对优质流动性资产及其他无变现障碍资产信息的监测,支持对融资抵(质)押品信息的监测,以及支持在不同假设情景下实施压力测试。

6.完善流动性风险监管

《办法》在兼顾合规监管与风险监管的基础上,规定了三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提出了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测分析框架及工具,明确了评估银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方法、手段和程序。

7.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办法》规定了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流动性比例三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并分别设定了商业银行应当遵守的最低标准。其中,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均为《商业银行法》规定的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为参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引入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新指标。作为合规性监管指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在过渡期结束后,应持续达到100%的最低监管标准。

流动性覆盖率为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的比值。其中,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满足相关条件的高流动性资产,能够在压力情景下,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快速变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央行准备金、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评级BBB-及以上的非金融机构债券等。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是指在压力情景下,未来30天的预期现金流出总量与预期现金流入总量的差额,预期现金流出(入)总量为表内外资产(负债)与对应流出(流入)系数的乘积之和。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在压力情景下能够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由于银行在压力情况下可以依靠这些流动性储备存活至少30天,就能给银行和监管机构足够的时间采取行动,解决银行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传统的流动性风险指标(如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相比,流动性覆盖率可以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流动性风险状况;由于对同业负债采用了较高的现金流出系数,也有助于约束商业银行对同业批发资金的过度依赖。同时,流动性覆盖率考虑了压力情形,有助于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前瞻性。

《办法》对流动性覆盖率的规定基本与《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保持一致,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考虑到目前我国法律禁止商业银行在境内投资股票,国内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品种少、规模小、交易不活跃,尚不满足《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存在规模大、具有市场深度、交易活跃且集中度低的市场”条件,我国银行业在境外持有的股票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数量也很有限。因此,《办法》规定只有BBB-及以上的公司债券可作为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将股票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纳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范围。

由于流动性覆盖率对银行管理水平和信息系统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规模较小、复杂程度较低的银行而言,合规成本较高。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规模较小和复杂程度较低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确保审慎、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可简化监管报告和程序,允许其采用简单、有效的风险计量方法,降低合规成本。因此,《办法》规定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外国银行分行以及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不适用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同时,考虑到流动性覆盖率的计量较为复杂,银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完善,《办法》对流动性覆盖率规定了与《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相一致的过渡期,即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于2018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于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及2017年底前分别达到60%、70%、80%、90%。《办法》同时规定,在过渡期内,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提前达标;对于流动性覆盖率已达到100%的银行,鼓励其流动性覆盖率继续保持在100%之上。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多元化的趋势,银监会也不断对存贷比监管加以完善,如将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所对应贷款、支农再贷款从存贷比分子中扣除,推行月度日均存贷比指标等。银监会还将密切关注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听取业界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与时俱进、积极稳妥、逐步完善的原则,不断完善存贷比监管考核办法,并积极推动立法机关修订《商业银行法》。

由于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中的另一项流动性风险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进行修订完善,目前《办法》暂未对净稳定资金比例作出规定,待巴塞尔委员会完成对净稳定资金比例的修订后,《办法》再适时将其纳入。

8.流动性风险监测

任何单一指标在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方面都存在局限性,监管机构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和监测。因此,《办法》参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中的流动性风险监测框架,从资产负债合同期限错配、融资来源多元化和稳定程度、无变现障碍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流动性和银行内部相关指标等方面,构建了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监管机构目前正在使用的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超额备付金率等指标均可以纳入这一框架。虽然《办法》对监测指标(如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比例)不再设定合规性的最低监管标准,但监管者和商业银行均应密切监测其水平和变化趋势,并进行同质同类比较分析,在综合考虑各项监管和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判断。

9.流动性风险监管方法和手段

《办法》要求监管机构采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多种监管手段,对照流动性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监管标准,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及其流动性风险管理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整改、监管强制措施或行政处罚;在发生影响单家机构或市场的流动性事件时,要求监管机构与境内外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适时启动流动性风险监管应急预案。10.结语

2013年我国货币市场出现阶段性流动性紧张、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的现象,既有短期和中长期、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反映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还不能适应业务模式和风险状况的发展变化。《办法》对于当前我国银行业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办法》中的定性要求有助于促进银行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从治理层面看,《办法》要求银行对包括同业和理财在内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在考核收益时纳入流动性风险成本,有助于银行在发展业务时更好地平衡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从方法层面看,《办法》要求银行现金流测算和缺口限额应涵盖各类表内外项目,从而能将同业和理财业务等表内外项目对现金流的影响纳入流动性风险的计量和控制;从宏观审慎层面看,《办法》要求监管机构和银行加强对市场整体流动性的分析监测,有利于尽早采取应对措施,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对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办法》引入更具有风险敏感性和前瞻性的流动性覆盖率指标,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流动性风险状况,也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避免过度依赖同业批发资金。

《办法》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数据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精细化程度以及监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有效实施将面临不少挑战。商业银行需加快基础数据整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和管理流程优化,进一步完善相关治理架构,梳理整合、更新补充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程序、限额,围绕现金流测算与压力测试,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监管机构也应进一步加强对监管和银行管理人员的指导培训,加大流动性风险监督检查力度,将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指标和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估应用于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并加强对市场流动性的分析监测,不断提高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水平,维护我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政策解读

一、《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4年第5号)

为促进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健康规范发展,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4年第5号)(以下简称《办法》)。

(一)制定《办法》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购货商赊销付款逐步成为主导的结算方式。为适应这一市场格局变化,我国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发展迅速,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一般贷款融资相比,保理业务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当小微企业产品购买方为核心大企业时,小微企业可依托核心大企业上下游关系实现信用增级。此外,银行通过保理融资,帮助小微企业将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收入,拓宽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同时,企业通过委托保理银行调查交易对手资信,可有效降低买卖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违约风险,缩短收款时间,提高催收效率。

为促进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健康发展,防控保理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银监会在全面征求相关部门、机构和银行业协会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二)制定《办法》的基本思路

《办法》旨在明确保理业务相关定义和分类,督促银行根据自身特点,健全完善保理业务管理制度,建立与业务规模和复杂度相适应的业务组织架构,细化业务流程及风险点控制,提高对骗保、虚假贸易背景的甄别能力,加强融后资金监测力度,强化内部控制,做好风险隔离。同时,督促银行加强IT系统支持,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操作风险。

考虑到保理业务有较强的行业实践特点,《办法》还特别强调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的专业职能,要求其充分发挥自律、协调、规范职能,建立并持续完善银行保理业务的行业自律机制。

(三)《办法》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办法》共分为六章,三十七条。

第一章总则,明确了《办法》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 第二章定义和业务分类,对保理业务、保理融资、应收账款及转让予以定义并分类;

第三章保理融资业务管理,重点规范保理融资业务流程和重点环节;

第四章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明确保理业务在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及内部控制等方面要求;

第五章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办法》的监管措施和罚则; 第六章附则。

(四)《办法》对应收账款进行了规范

《办法》首先对保理业务的应收账款进行了定义,由于保理业务是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坏账担保及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因此保理业务项下的应收账款范围相对较广。即,保理业务中的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提供商品、服务或者出租资产而形成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保理业务中的应收账款转让是指与应收账款相关全部权利及权益的让渡。同时《办法》还严格规定了保理融资中合格应收账款的标准,对未来应收账款、权属不清的应收账款、有价证券付款请求权等几种不合格应收账款进行了定义,明确不得基于以上应收账款开展保理融资业务。

(五)《办法》对保理融资业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考虑到近年保理业务,特别是单保理融资业务发展迅速,《办法》第三章特别对保理融资业务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对融资产品、客户准入、合作机构准入、业务审查、专户管理、融资比例和期限、信息披露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着重对单保理融资提出审慎管理要求,即在审核基础交易基础上,比照流动资金贷款对卖方或买方进行授信全流程管理。同时要求银行严格审核基础交易的真实性,合理评估借款人或借款人交易对手风险,做实风险评价。

(六)《办法》的适用范围和实施安排 《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保理业务,需参照《办法》执行。《办法》自2014年4月10日印发起正式实施。

二、《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40号)

(一)《通知》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为促进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银监会于近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40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规范性要求,并作为人民银行牵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的配套性政策文件。

《通知》旨在促进银行机构提高同业业务治理水平,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意义:

一是“强管理”。《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具备与所开展的同业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同业业务治理体系,将同业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前中后台分设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确保商业银行依法合规开展同业业务,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银行业监管要求。

二是“控风险”。《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开展同业业务实行专营部门制,由法人总部建立或指定专营部门负责经营,强化法人总部对同业业务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对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统筹管理,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回本质”。《通知》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手段的本质,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

(二)《通知》的主要内容

“通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适用业务范围和机构范围。《通知》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各项同业业务。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二是明确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总体要求和专营部门制的具体要求。《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专营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不得经营同业业务。

三是明确商业银行法人总部的职责。《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的法人总部对同业业务专营部门进行集中统一授权、专营部门不得转授权;法人总部对表内外同业业务进行集中统一授信;法人总部对交易对手进行集中统一的名单制管理。

四是明确商业银行专营部门制改革的工作任务。商业银行应于2014年9月底前实现全部同业业务的专营部门制;监管机构要按照职责分工推动商业银行专营部门制改革。

五是明确违规处罚要求。商业银行违反《通知》规定开展同业业务的,监管机构将按照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进行查处。

(三)“通知”对专营部门制的主要规定

一是要求商业银行法人总部建立或指定专营部门负责经营同业业务,专营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不得经营同业业务,已开展的存量同业业务到期结清;不得在金融交易市场单独立户,已开立账户的不得叙做业务,并在存量业务到期后立即销户。

二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专营部门对不能通过电子化交易的同业业务,可以委托其他部门或分支机构代理部分操作性事项,但是同业业务专营部门需对交易对手、金额、期限、定价、合同进行逐笔审批,并集中进行会计处理,全权承担风险责任。

三是对于商业银行作为管理人的特殊目的载体与该商业银行开展的同业业务,应按照代客与自营业务相分离的原则,在系统、人员、制度等方面严格保持独立性,避免利益输送等违规内部交易。

第四篇:村镇银行监管政策要点及演变

从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末,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涉及村镇银行监管的制度及规范性文件主要有:《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及《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2007年1月22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8年6月27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补充规定》(2011年1月5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2年1月5日);《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2011年7月25日);《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2012年5月26日);《关于做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至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2009年7月23日);《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2010年4月20日);《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2007年5月29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通知》(2011年1月13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2009年12月1日);《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征求意见稿)》(2011年6月22日);《关于做好村镇银行非现场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年6月6日);《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2012年7月24日)。

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一种,其本质是农村社区银行,肩负着一定的政策性使命。准入监管和日常监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主发起银行制度。村镇银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06年12月到2008年末为局部试点阶段,2009年至2011年6月为全面推进阶段(以实施三年规划为标志),2011年7月以后进入调整提升阶段(以81号文为标志)。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呼声很高,但在村镇银行监管政策的趋向上仍处于“调整提升”,其核心点可概括为两点:其一,更加强调对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监管(防止非农化);其二,更加强调主发起银行的责任(把主发起行和村镇银行更加紧密地捆在一起)。需重点关注的监管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主发起行股权比例。2007年1月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2010年4月规定,“允许资产管理公司设立村镇银行”。2012年5月对此规定再次进行了调整,“村镇银行主发起银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村镇银行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后,主发起行可以与其他股东按照有利于拓展特色金融业务、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的原则调整各自的持股比例。”但何谓“可持续发展阶段”,尚待进一步界定。对主发起行最低股权比例问题,容易产生一个误解,即认为单个民营股东持股比例提升了,这是错的,“不得超过10%”并没有变。政策调整只是对民间资本可投的相对的总量从80%提升到85%,单个及其关联民营股东可投的量并没有变。另外,主发起行投多少,其他股东投多少,是一种在此政策框架下的市场行为,是市场主体协商的结果,主发起行要求投90%也无不妥,并不违反规定。

2、关于村镇银行筹建和开业的审批权。2007年1月规定,“村镇银行的筹建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银监局审查并决定”,“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

受理、审查并决定”。这一大框架一直沿用,但一些关键性细节逐步发生了变化。2011年7月规定,核准方式“调整为由银监会确定主发起行及设立数量和地点,由银监局具体实施准入”(过去银监会只负责指标管理,即确定数量)。其本质是将筹建审批权的关键要素进行了上收,剥夺了省一级银监局的部分权力。关于开业审批,部分省银监局也开始下延权力,验收部分内容后,再由银监分局审批开业。

3、关于主发起行资格。最初对主发起行资格并无特别严厉的规定,侧重于鼓励。2011年7月明确规定了门槛:(1)监管评级达二级以上(含),满足持续审慎监管要求。(2)按照集约化发展、地域适当集中的原则,规模化、批量化发起设立。(3)具备七个“软条件”: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专业的农村金融市场调查,详实的拟设村镇银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足够的合格人才储备,充分的并表管理能力及信息科技建设和管理能力,已经探索出可行有效的农村金融商业模式,有到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意愿和具体计划。这些“门槛”如果严格把握,很难找到完全符合条件的主发起行。同时规定,主发起行资格“应向银监会提出申请”,“并附本行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跨区域发展自我评估报告、村镇银行发起设立规划”,“对于实施属地监管的法人机构,应同时抄送属地银监局”。

4、关于设立地点。2007年1月规定“在农村地区设立”(在县(市)设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需要设立机构的地域名单依据省内县域金融服务充分性状况确定,重点解决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问题”。2009年7月提出“准入挂钩措施”,即主发起行在规划内的全国百强县或大中城市市辖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原则上与国定贫困县实行1:1挂钩,或与中西部地区实行1:2挂钩,在东部地区规划地点(全国百强县、国定贫困县、大中城市市辖区除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原则上与国定贫困县实行2:1挂钩,或与中西部地区实行1:1挂钩。这一东部与中西部挂钩、发达与不发达挂钩的措施,极大地激励了中小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热情。2010年4月,对“东西挂钩、城乡挂钩、发达与不发达挂钩”政策进行了完善,提出“中西部省定贫困县可按国定贫困县标准执行,辽宁、河北、海南三省视同中西部省份,新疆所有县(市)按国定贫困县对待”。2011年7月再次对挂钩政策进行规定,主要强调两点:“在地点上,由全国范围内的点对点挂钩,调整为省份与省份挂钩”;“在次序上,按照先西部地区、后东部地区,先欠发达县域、后发达县域的原则组建”。这两点中的前一点至今未见发布操作细则,估计是内部掌握。

5、关于市场定位监管。2007年1月规定,“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2007年5月专门就“支农服务监管”进行了规定,提出“要建立支农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对客户贷款覆盖面、客户贷款满意度、涉农贷款比例等指标进行考核。2011年1月提出,“对偏离支农服务方向、违规购买理财产品、违规受让他行贷款、违规发放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开办贷款转让业务以及存在贷款‘垒大户’、逆程序发放贷款、抵质押担保无效、贷款

风险分类不准确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问责。2012年6月提出“引导村镇银行下沉服务重心”,原则上三至五年内应实现对辖内重要乡镇的网点覆盖。再次强调“三个禁止”:(1)禁止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发放贷款;(2)禁止以票据转贴现等方式接受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非农贷款;(3)禁止通过购买主发起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票据等方式帮助主发起行绕规模。

6、关于主发起行责任。2007年5月规定,“引导村镇银行与持股银行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支持机制,确保持股银行对村镇银行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当村镇银行出现支付风险时,“要求村镇银行启动流动性风险管理支持机制,协助处置支付风险”。同时要督促村镇银行“借鉴持股银行内部控制要求,建立与其业务性质、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2011年1月强调“严禁以各种形式承接主发起银行和其他银行贷款”,同时强调“并表局要协助属地局督促发起行予以流动性支持”,并表局要“督促发起行切实履行大股东职责”,“帮助村镇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在信息科技、支付结算、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2012年6月提出要“强化主发起行的风险处置责任”;“加强对主发起行履行股东职责监管”,同时“确保村镇银行独立性”;“切实加强联动监管”,对村镇银行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处置。村镇银行属地监管机构每年就主发起行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对履职缺位、不到位或越位的主发起行要采取约见主发起行负责人等方式督促整改。主发起行在村镇银行IT建设、人员培训、风险控制、资源支持、沟通协调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要加强对村镇银行的并表管理。2012年7月拟定的《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办法》中,明确提出主发起行全面负责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工作。由此可见,主发起行责任的表述细化并清晰化了,但权利并不清晰,存在严重的权责不匹配。

7、关于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思路。2007年5月提出,按照“三管一透明”的监管理念(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坚持“四个相结合”的原则(属地监管与联动监管相结合、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相结合、法人监管和并表监管相结合、持续监管和分类监管相结合),对村镇银行实施以资本为基础的风险监管,达到两个目的(促进村镇银行合法、稳健运行,把村镇银行真正办成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社区性银行)。这是一个总纲性的表述。2010年4月提出主发起行三种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总部、控股公司和设立总分行制的村镇银行。这一思路主要是解决管理成本过大的问题(后来有所调整)。2011年1月强调“加强合规性监管”,“加强风险监管”,“加强市场定位监管”。2011年6月出台《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对设立二年以上(含)的村镇银行进行评级,分为六级十二档,以此作为分类监管的依据。重点评价六个方面:资本,资产质量,管理,盈利,流动性,农村金融服务。2012年7月提出,以评级为依据,把村镇银行风险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层次,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对轻度风险予以纠正,以主发起行督促村镇银行自我整改为主;对中度风险予以救助,以主发起行和其他股东为主体实施;对重度风险予

以综合性化解,由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协商成立领导小组,争取银监、人行、地方政府等有关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第五篇:银行业监管政策执行专项心得

案件防控心得体会

近几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发生违法违规案件,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金额巨大,情节恶劣,给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突出,为了切实加强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坚决遏制案件多发势头,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总行决定开展监管政策执行专项整治活动。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此次专项治理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在这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人面前都充满着巨大的诱惑。但是,只要学会了在寂寞中坚守住人间最宝贵的真、善、美,坚守住生命的最朴实自然与纯净,学会将诱惑放在适当的距离之外,让它维持一贯的魅力,那么我就征服了自己。监管政策的执行是我们银行从业人员的一道底线。我认为作为一名主办会计,应该尽职尽责、安份守纪、保质保量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但是通过学习,我认为光这样做还不够,还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智慧的头脑,在工作中和一起共事的同事共同坚持制度,监管好内勤柜面各项政策的执行,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才能有效地抑制案件发生。为有效防范案件专项,总行加大了对内控制度执行的管理力度,对手工填制存单、转帐业务、大额现金存取、操

1作员密码设置更换、冲帐抹帐、数据恢复、重空领用、使用、销号、重空交接、日终资料的打印等都作了新的规定。下发了新的一日三碰库的文件规定,这些都是强化监管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新的规章制度涉及了日常业务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支行主办会计的我将会认真执行总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规定程序办理业务每次一笔业务,一方面,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的工资收入颗粒归仓。以前,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粗茶淡饭保平安,良心作枕梦里香。”现在,我最喜欢的话是:“活人要知足,对工作要知不足,对知识要不知足。”我将用这句话指引我一生的道路。

塔山支行 吴德玲

下载银行监管政策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监管政策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政策及其走势分析

    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政策及其走势分析 2012-02-09 13:31:28 来源: 银行家(北京) 有2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0)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非常红火,其中隐含着利率市场化以及银行经营转型、......

    最全解读:银行非标业务及其监管政策

    最全解读:银行非标业务及其监管政策 非标业务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话题:有人将其视为规避监管的“灰色地带”;也有业内人士为其打抱不平。 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投资、资......

    ppp最新监管政策整理

    现将部分最新ppp监管政策整理如下: 《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2017年11月10日。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

    监管政策学习心得.

    监管政策学习心得 根据总行的监管政策执行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我对相关的监管法规、政策如“三个办法一个指引”、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等进行了认真的学习,通过学习,我对此次......

    商业银行监管政策

    1.利率政策 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式是明确的,即渐进、有序,原则上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 农村 、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但是 中国 目前还没有明确全面实......

    银行政策

    有消息称银监会可能于5月出台新规,个人首套房贷可能将首付提高至五成。记者从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CRRC)江苏区了解到,南京部分银行已经提高了首套房首付比例,有银行首套房首付比......

    银行最新政策

    权证培训他向证放款无意外就是2个月左右。光大银行政策;可贷30年,1.首套;90平米以下可贷款8成,利率下浮30%,50平米以下不做。只以家庭为单位(夫妻或未成年子女),90平米以上包括90平米......

    工作总结(银行监管)

    工作总结(银行监管) 20xx年,我办在县委政府和xx银监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年初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服务县域经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