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法院构建四位一体审判机制的调查报告
xx县人民法院认真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高度重视审判质量监督管理,以监督求公正,以监督保质量。按照“从严治院、制度建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制度建院的理念,修改完善了37项管理制度,给干警建立了《案件质量档案》、《机关效能建设档案》、《廉政建设档案》,基本形成了案件流程管理体系、案件质量监督体系、机关效能考核体系、廉政建设管理体系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有效地规范了审判行为。
xx县法院“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它是把对内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职责融为一体,是一个以提高审判质量为目的,以审判工作规律为依据,以指标体系为导向,以考评机制为动力,将案件流程管理、违法审判监督管理,法官岗位目标管理和法官考评管理等加以有机整合的综合性审判监督机制。
一、审判流程管理体系。
xx县法院制定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执行流程管理制度》、《立案规则》、《信息输录管理办法》、《审判公开、执行公开实施意见》等制度,完善审判流程管理体系。
一是发挥立案庭、审监庭的职能作用,做到“卡两头、抓中间、重协调”,确保案件质量和效率。立案庭就案件的审限、程序等进行审核,强化审判人员的审限意识、程序意识。审监庭建立健全法官审判质量档案和书记员技能考核档案,做好案件评查工作和法律文书评比工作,强化审判人员质量意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把“八率”作为考核重点“抓中间”。即将依法公开开庭率、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率、调撤率、结案率、执结率、服判率、上诉率、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率,做为各庭半年、年终考核依据,实行了月统计、月分析、月通报,以促进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重协调”,坚持全院工作一盘棋的原则,建立了各庭之间协调配合机制,充分发挥整体合力。
二是通过将审判流程管理的实施与法院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电脑网络对立案、送达、开庭、结案等审判、执行流程环节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规范了审判、执行程序;庭审记录实行了计算机录入,庭审中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同步阅读书记员的记录,保证了书记员记录的准确性。
三是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判公开、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从立案到执行全面实行阳光审判、阳光执行,给当事人免费发放诉讼指南、风险告知书,公开法院办事程序及本院相关制度,切实做到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增加审判、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
四是强化了审判监督庭的职能作用,完善申诉、申请再审监督机制,实行申诉、申请再审案件登记制,及时调卷复查,对确有错误的裁判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依法纠正,对申诉无理的依法驳回。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听证制度,促使当事人息诉服判。2008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申诉、申请再审案件7件,进入再审程序的有6件,占85.7%,现已审结6件,结案率为100%。
五是建立健全执行工作监督机制。成立执行局,实行监督权、裁决权、执行权相分离的工作机制,针对执行人员执行不力、执行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制定《执行合议制度》、《委托评估拍卖制度》、《构建执行大格局制度》等制度,采取内部交叉执行、提级执行、指定执行、更换承办人、严格执行款物管理等措施,加强对执行人员的监督,规范了执行行为。
二、案件质量监督体系。
1、案件质量评查监督。xx法院制定《案件质量评比办法》,对案件实行“三评查”原则(即审监庭评查、专职审委会委员复查、审判委员会抽查)。设置包括调阅卷宗、填写评查表、责任认定、案件通报以及异议、反馈在内的一系列程序,使案件评查工作由抽象变具体,由概念变数字,保证评查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可操作性。
一是立案庭、审监庭常规评查。各业务庭当月审执结的案件必须于当月的25日前交立案庭报评,由立案庭对案件程序性事项进行审核,无超期报评及超审执限等情况的,转交审监庭参评,审判监督庭每月对全院审结、执结的案件逐案进行评查。经审监庭评查后,对照本院《案件质量评比办法》的评查标准打分确定等级,常规评查材料包括评查标准、案件质量百分考核登记表、补正通知书、案件评查归档表四种。
常规评查的标准是对存在的问题按百分制采用累积扣分制,不计上限,根据问题的程度,分别扣2分至10分,得分为85分以上的为一类案件,70分至84分的为二类案件,70分以下的为三类案件。另外规定了直接确定为三类案件的18种情形。在评查中,如案件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或存在质量问题,由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类别。案件质量百分考核登记表记录的是评查中发现的审判质量及不规范的问题,比照本院制定的评查标准逐项列举并扣分。补正通知书是对列举出的问题以通知的形式下发各业务庭,限期对存在的不规范的问题予以补正,但对于案件存在的质量问题则严格按照评查标准予以扣分确定类别。案件评查归档表是将评查完毕的案件登记并归档,未经审监庭参评的案件不得归档。
2、审判质量跟踪监督。xx县法院以《审判流程管理办法》、《裁判文书评比办法》及《庭审考核实施办法》为标准,在案件流程中设多个监督点进行跟踪,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动态监控机制。
一是定期开展法律文书评比。每月由审委会委员对当月参评案件的法律文书进行评查,评查出合格法律文书、优秀法律文书或最差法律文书,对评选结果进行通报,对优秀法律文书予以展示并奖励,对最差法律文书进行处罚,杜绝裁判文书带“病”出门。
二是开展庭审评议活动。成立由全体审判委员会委员组成的庭审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庭审考核工作,开展形式分为现场观摩、网上查看和对庭审过程全程录像,由审委会委员及中层领导干部定期观看。评议的内容主要是对庭审礼仪、庭审内容、庭审效果等进行考核,看审判人员和书记员是否按照到庭,着装是否规范,语言是否简炼,庭审是否清晰等,对庭审不规范行为提出指正,规范庭审活动,增强司法透明度。
三是开展查案件讲评活动。由审委会委员定期结合本院发回、改判、再审案件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由审判监督庭总结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带着问题组织法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分别学习,从而使暴露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发现的错误随时得以纠正,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四是制定《案件质量责任倒查办法》,认真落实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对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经本院评查发现有瑕疵等十类案件列入倒查范围,实行案件责任终身制,坚持围绕案件查问题,围绕问题找原因,围绕原因追责任。对出现问题的案件追究承办人、庭长、审委会委员、执行人员、主管院长的相应责任,并成立案件质量考评委员会,负责案件责任倒查工作。今年结合队伍警示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历年旧存积案逐庭进行了清理,对查出的14件积案,严格督办,已全部清结,对存在拖案、压案的审判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交相关部门进行责任倒查。
五是注重总结、利用案件监督管理成果,每月编发通报,包括案件审限情况通报、案件质量评查情况通报、裁判文书评查情况通报、庭审考核情况通报、案件质量倒查情况通报等六种。案件审限情况通报是案件报送立案庭后,由立案庭对案件送达、开庭审理、宣判等是否超期或超审限进行审核,对超期限或超审限的予以通报并处罚。案件质量评查情况通报是审监庭每次常规评查后,根据评查情况,将各种审判质量问题向全院予以通报,供全院干警查阅补正,并引起重视。裁判文书评查情况通报和庭审考核情况通报是审判委员会根据对裁判文书的抽查情况和对庭审考核的情况,对法官裁判文书和庭审存在的问题予以通报,提出需规范和整改的意见。案件质量倒查情况通报,对出现问题的裁判文书,追究撰稿人、签发人的责任,并连带处罚;对被上级法院发回改判的案件实行复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兑现奖惩,促进案件质量的提高。实行审判管理通报制度,每月对全院收结案情况,审判人员个人办案数、调撤率、服判率、实际执行率等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审判委员会委员将裁判文书考评情况和不定期抽查庭审情况向全院干警通报,便于领导、庭室和法官了解审判工作动态,加强监督管理。
三、效能考核体系。
制定了《岗位管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优化司法环境实施意见》、《禁酒令及执行办法》、《考勤制度》等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效能考核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三个档案”。建立干警业绩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干警业绩评价办法,建立审判人员案件质量和书记员技能、机关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个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做为对干警考核、晋升的依据。
二是层层签定责任书。将工作要求、目标任务、职责要求和制度要求等内容分解量化到《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层层签定责任书。庭室考核主要内容包括队伍建设、司法为民、内务管理和审判业务四项,其中队伍建设、司法为民、内务管理占30%,审判业务占70%,审判庭和综合部门分别考核。实行季度检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任务的责任网络体系。
三是实行末位整改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法院依据三个档案记载数据,客观公正地评价干警工作业绩,真正把考核结果作为对法官立功受奖、评先选优、提职晋级、经济奖惩的主要依据,激励大家勇于争先。无论是案件审理、执行,还是宣传、调研工作,干警在完成基本任务后,超额完成部分都可以得到奖励。同时结合相关制度,定期考核、定期通报。
四、廉政建设管理体系。
xx县法院把廉政监督机制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贪赃枉法的人和事,维护司法廉洁,逐步健全完善“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必为”的保障机制。
一是年初与干警、干警家属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家庭助廉责任书》,召开家庭助廉会议,加大落实力度,将党风廉政工作的各项要求量化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规范对干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公布举报电话,严厉查处接受当事人邀请出入娱乐场所、接受吃请等不廉洁行为。
二是落实“一岗双责”制。召开庭室负责人会议讨论制定了院长、副院长、专职审委会委员、庭长工作职责,明确了院长、庭长抓工作、管队伍的双重职责,强化了审判管理、行政管理和队伍管理。制定《审委会议事规则》强化了审委会对案件监督,明确了审委会、主管院长、合议庭、独任审判员职责,理顺案件审判监督关系。
三是通过聘请执法监督员、设置监督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实现社会监督,形成了纪检部门、监督员、当事人三位一体的党风廉政监督联动机制。完善对当事人投诉审判人员的处理工作机制。对当事人的投诉要求纪检组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对投诉属实的,坚决追究责任;不属实的,及时向当事人告知结果,并尽快还被投诉人一个清白。
四是率先在全区法院系统建立《勤廉自律保证金制度》,从勤政、廉洁、自律方面进行对干警考核,每月通过干警自己交一部分,院内配一部分,为每位干警建立保证金帐户,加强了对干警的监督。制度实行以来,共对5名干警进行了处罚,扣发保证金2150元。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关于法院构建四位一体审判机制的调查报告
xx县人民法院构建“四位一体”的审判监督机制的调查
xx县人民法院认真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高度重视审判质量监督管理,以监督求公正,以监督保质量。按照“从严治院、制度建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制度建院的理念,修改完善了37项管理制度,给干警建立了《案件质量档案》、《机关
效能建设档案》、《廉政建设档案》,基本形成了案件流程管理体系、案件质量监督体系、机关效能考核体系、廉政建设管理体系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有效地规范了审判行为。
xx县辖区面积1599平方公里,共辖5个乡镇、2个农牧场,1个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xx县人民法院有在编干警62人,平均年龄41岁。2006年,xx县法院确定为“制度建设年”,2007年确定为“案件质量年”,并以此平台,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监督管理机制。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勤廉自律保证金制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施办法》等30余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符合xx县法院审判工作实际、体现审判工作特点的监督管理模式,形成了人人有目标、事事有监督、层层抓落实的制度体系,促进了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政法综治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xx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006年以来,被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二等功、被评为“银川市文明单位”、“银川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银川市法院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银川市总工会职工之家”、“xx县实绩工作突出单位”。
xx县法院“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它是把对内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职责融为一体,是一个以提高审判质量为目的,以审判工作规律为依据,以指标体系为导向,以考评机制为动力,将案件流程管理、违法审判监督管理,法官岗位目标管理和法官考评管理等加以有机整合的综合性审判监督机制。
一、审判流程管理体系。
xx县法院制定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执行流程管理制度》、《立案规则》、《信息输录管理办法》、《审判公开、执行公开实施意见》等制度,完善审判流程管理体系。
一是发挥立案庭、审监庭的职能作用,做到“卡两头、抓中间、重协调”,确保案件质量和效率。立案庭就案件的审限、程序等进行审核,强化审判人员的审限意识、程序意识。审监庭建立健全法官审判质量档案和书记员技能考核档案,做好案件评查工作和法律文书评比工作,强化审判人员质量意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把“八率”作为考核重点“抓中间”。即将依法公开开庭率、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率、调撤率、结案率、执结率、服判率、上诉率、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率,做为各庭半年、年终考核依据,实行了月统计、月分析、月通报,以促进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重协调”,坚持全院工作一盘棋的原则,建立了各庭之间协调配合机制,充分发挥整体合力。
二是通过将审判流程管理的实施与法院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电脑网络对立案、送达、开庭、结案等审判、执行流程环节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规范了审判、执行程序;庭审记录实行了计算机录入,庭审中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同步阅读书记员的记录,保证了书记员记录的准确性。
三是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判公开、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从立案到执行全面实行阳光审判、阳光执行,给当事人免费发放诉讼指南、风险告知书,公开法院办事程序及本院相关制度,切实做到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增加审判、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
四是强化了审判监督庭的职能作用,完善申诉、申请再审监督机制,实行申诉、申请再审案件登记制,及时调卷复查,对确有错误的裁判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依法纠正,对申诉无理的依法驳回。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听证制度,促使当事人息诉服判。2008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申诉、申请再审案件7件,进入再审程序的有6件,占85.7%,现已审结6件,结案率为100%。
五是建立健全执行工作监督机制。成立执行局,实行监督权、裁决权、执行权相分离的工作机制,针对执行人员执行不力、执行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制定《执行合议制度》、《委托评估拍卖制度》、《构建执行大格局制度》等制度,采取内部交叉执行、提级执行、指定执行、更换承办人、严格执行款物管理等措施,加强对执行人员的监督,规范了执行行为。
二、案件质量监督体系。
1、案件质量评查监督。xx法院制定《案件质量评比办法》,对案件实行 “三评查”原则(即审监庭评查、专职审委会委员复查、审判委员会抽查)。设置包括调阅卷宗、填写评查表、责任认定、案件通报以及异议、反馈在内的一系列程序,使案件评查工作由抽象变具体,由概念变数字,保证评查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可操作性。
一是立案庭、审监庭常规评查。各业务庭当月审执结的案件必须于当月的25日前交立案庭报评,由立案庭对案件程序性事项进行审核,无超期报评及超审执限等情况的,转交审监庭参评,审判监督庭每月对全院审结、执结的案件逐案进行评查。经审监庭评
查后,对照本院《案件质量评比办法》的评查标准打分确定等级,常规评查材料包括评查标准、案件质量百分考核登记表、补正通知书、案件评查归档表四种。
常规评查的标准是对存在的问题按百分制采用累积扣分制,不计上限,根据问题的程度,分别扣2分至10分,得分为85分以上的为一类案件,70分至84分的为二类案件,70分以下的为三类案件。另外规定了直接确定为三类案件的18种情形。在评查中,如案件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或存在质量问题,由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类别。
案件质量百分考核登记表记录的是评查中发现的审判质量及不规范的问题,比照本院制定的评查标准逐项列举并扣分。补正通知书是对列举出的问题以通知的形式下发各业务庭,限期对存在的不规范的问题予以补正,但对于案件存在的质量问题则严格按照评查标准予以扣分确定类别。案件评查归档表是将评查完毕的案件登记并归档,未经审监庭参评的案件不得归档。
二是专职审委会委员复查。xx县法院为进一步加强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每月由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对审监庭参评的案件进行复查,发现问题报审判委员会集体讨论,并对承办人处罚,对审监庭双倍处罚的评查方式。2007年以来,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对1672件案件进行复查,切实增强了案件承办人的办案规范,强化了审监庭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三是审判委员会抽查。审判委员会针对审监庭每月评查卷宗,对已参评归档的案件按照10%的比例进行抽查,确保案件质量。对抽查出现问题的卷宗,不仅对案件承办人进行处罚,还要按照规定双倍处罚审监庭,通过严格案件评查制度,杜绝了案件“带病”归档。同时为确保案件质量,对发回、改判、再审案件实行审委会复查制。主要针对发回重审、改判、再审等案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进行的评查。为确保遗漏,各业务庭发回重审、改判、再审案件由立案庭登记。所有发回、改判、再审案件先由庭室、承办人自查,再由审判监督庭核查,最后由案件承办人提交审判委员会复查讨论决定,追究责任。2007年以来共有发回、改判案件 件,经过复查共有 件发回、改判案件被审委会确定为三类案件,并对 名审判人员进行了经济处罚,有效地避免了定类的随意性。
2、审判质量跟踪监督。xx县法院以《审判流程管理办法》、《裁判文书评比办法》及《庭审考核实施办法》为标准,在案件流程中设多个监督点进行跟踪,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动态监控机制。
一是定期开展法律文书评比。每月由审委会委员对当月参评案件的法律文书进行评查,评查出合格法律文书、优秀法律文书或最差法律文书,对评选结果进行通报,对优秀法律文书予以展示并奖励,对最差法律文书进行处罚,杜绝裁判文书带“病”出门。
二是开展庭审评议活动。成立由全体审判委员会委员组成的庭审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庭审考核工作,开展形式分为现场观摩、网上查看和对庭审过程全程录像,由审委会委员及中层领导干部定期观看。评议的内容主要是对庭审礼仪、庭审内容、庭审效果等进行考核,看审判人员和书记员是否按照到庭,着装是否规范,语言是否简炼,庭审是否清晰等,对庭审不规范行为提出指正,规范庭审活动,增强司法透明度。
三是开展查案件讲评活动。由审委会委员定期结合本院发回、改判、再审案件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由审判监督庭总结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带着问题组织法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分别学习,从而使暴露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发现的错误随时得以纠正,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四是制定《案件质量责任倒查办法》,认真落实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对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经本院评查发现有瑕疵等十类案件列入倒查范围,实行案件责任终身制,坚持围绕案件查问题,围绕问题找原因,围绕原因追责任。对出现问题的案件追究承办人、庭长、审委会委员、执行人员、主管院长的相应责任,并成立案件质量考评委员会,负责案件责任倒查工作。今年结合队伍警示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历年旧存积案逐庭进行了清理,对查出的14件积案,严格督办,已全部清结,对存在拖案、压案的审判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交相关部门进行责任倒查。
五是注重总结、利用案件监督管理成果,每月编发通报,包括案件审限情况通报、案件质量评查情况通报、裁判文书评查情况通报、庭审考核情况通报、案件质量倒查情况通报等六种。案件审限情况通报是案件报送立案庭后,由立案庭对案件送达、开庭审理、宣判等是否超期或超审限进行审核,对超期限或超审限的予以通报并处罚。案件质量评查情况通报是审监庭每次常规评查后,根据评查情况,将各种审判质量问题向全院予以通报,供全院干警查阅补正,并引起重视。裁判文书评查情况通报和庭审考核情况通报是审判委员会根据对裁判文书的抽查情况和对庭审考核的情况,对法官裁判文书和庭审存在的问题予以通报,提出需规范和整改的意见。案件质量倒查情况通报,对出现问题的裁判文书,追究撰稿人、签发人的责任,并连带处罚;对被上级法院发回改判的案件实行复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兑现奖惩,促进案件质量的提高。实行审判管理通报制度,每月对全院收结案情况,审判人员个人办案数、调撤率、服判率、实际执行率等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审判委员会委员将裁判文书考评情况和不定期抽查庭审情况向全院干警通报,便于领导、庭室和法官了解审判工作动态,加强监督管理。
三、效能考核体系。
制定了《岗位管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优化司法环境实施意见》、《禁酒令及执行办法》、《考勤制度》等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效能考核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三个档案”。建立干警业绩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干警业绩评价办法,建立审判人员案件质量和书记员技能、机关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个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做为对干警考核、晋升的依据。
二是层层签定责任书。将工作要求、目标任务、职责要求和制度要求等内容分解量化到《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层层签定责任书。庭室考核主要内容包括队伍建设、司法为民、内务管理和审判业务四项,其中队伍建设、司法为民、内务管理占30%,审判业务占70%,审判庭和综合部门分别考核。实行季度检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任务的责任网络体系。
三是实行末位整改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法院依据三个档案记载数据,客观公正地评价干警工作业绩,真正把考核结果作为对法官立功受奖、评先选优、提职晋级、经济奖惩的主要依据,激励大家勇于争先。无论是案件审理、执行,还是宣传、调研工作,干警在完成基本任务后,超额完成部分都可以得到奖励。同时结合相关制度,定期考核、定期通报。
四、廉政建设管理体系。
xx县法院把廉政监督机制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贪赃枉法的人和事,维护司法廉洁,逐步健全完善“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必为”的保障机制。
一是年初与干警、干警家属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家庭助廉责任书》,召开家庭助廉会议,加大落实力度,将党风廉政工作的各项要求量化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规范对干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公布举报电话,严厉查处接受当事人邀请出入娱乐场所、接受吃请等不廉洁行为。
二是落实“一岗双责”制。召开庭室负责人会议讨论制定了院长、副院长、专职审委会委员、庭长工作职责,明确了院长、庭长抓工作、管队伍的双重职责,强化了审判管理、行政管理和队伍管理。制定《审委会议事规则》强化了审委会对案件监督,明确了审委会、主管院长、合议庭、独任审判员职责,理顺案件审判监督关系。
三是通过聘请执法监督员、设置监督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实现社会监督,形成了纪检部门、监督员、当事人三位一体的党风廉政监督联动机制。完善对当事人投诉审判人员的处理工作机制。对当事人的投诉要求纪检组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对投诉属实的,坚决追究责任;不属实的,及时向当事人告知结果,并尽快还被投诉人一个清白。
四是率先在全区法院系统建立《勤廉自律保证金制度》,从勤政、廉洁、自律方面进行对干警考核,每月通过干警自己交一部分,院内配一部分,为每位干警建立保证金帐户,加强了对干警的监督。制度实行以来,共对5名干警进行了处罚,扣发保证金2150元。
xx县法院“四位一体”的审判监督机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监管工作体系,审判质量管理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监督向制度管理的转变,从单一主体管理向复合主体管理的转变,从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的转变,从分散管理向系统管理的转变。“四位一体”的审判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进一步强化了各审判部门和办案法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呈现出审判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2008年1至10月案件服判息诉率为93.65%,调解率为73.1%,同比分别上升了3.5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上诉率为6.35%,发回、改判率为12.87%,同比分别下降了1.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无超审限和超执行期限案件。
第三篇:构建四位一体教育
农村学校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网络”四位一体教育模式
谭青山
摘要: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学校的德育应与家庭、社会配合 关键词:四位一体;学校教育;家长;网络;
一、构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背景: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访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班主任在一个学期中至少对每个学生做一两次家访。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在许多学校,只听说召开家长会,教师的家访逐渐冷落,甚至悄然引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的效果,越来越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谓的 “5+2=0”现象(“5+2=0”,是指中小学生每周5天的校园德育教育,常常会因周末2天时间,被不良环境、不良影响冲刷得干干净净。)日益成为校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向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家校联系不断弱化、家访悄然隐退。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命在教育中如何自由健康的成长,教育又如何精心呵护和培育生命;学校教育如何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如何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构建家校联系平台;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沟通,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首先教育必须还教育以本源,让生命回归教育,让教育关注生命,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其次关注生命的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在教育中,影响教育的诸元,即学校、家庭、社会也应该是和谐协调的,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协调的环境。第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学校、家庭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从而打破“5+2=0”的困惑。
二、指导思想
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家访活动,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掌握学生的校外表现,了解群众和社会对教育最关心的问题,寻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三、构建四位一体教育的内容
(一)校长、教师进社区(村庄)、进家庭
教师在学校校长的带领下走进社区(村庄),走进家庭,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也了解了家长的希望、要求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和存在的误区,为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把脉、指导,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校长、教师走进学校所在社区(村庄)家访的同时,广泛听取社区(村庄)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对教育最关心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学校工作。、(二)建立社区(村庄)学生辅导站
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庄)建立了学生辅导站,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到辅导站“坐堂”助学,对学生、家长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咨询、政策解读、教育咨询等。
(三)结对帮扶“学困生”、“贫困生”、“德困生”“留守儿童”
校长、教师主动与“学困生”、“贫困生”、“德困生”三类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结对帮扶,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帮扶“贫困生”解决就学困难,树立求学信心;关爱“德困生”促其端正态度,增强道德修养。关心“留守儿童”关注其生活和学习,让其健康成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会诊”,针对每一个帮扶对象精心设计个性化的帮扶方案,明确帮扶责任,跟踪落实,做到帮扶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考核、有评比、有效果,并把帮扶效果作为考核教师实绩的重要依据。(四)建立家访长效机制
以经常性、广泛性、针对性为目标,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经验与创新相结合,在巩固已有活动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优活动内容和形式;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有点有面,学校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创新、创出特色;坚持活动推进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既开展有创意的活动,又扎实推进经常性的家访工作,建立家访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的家访工作基本队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教师联系,每学年至少接受一次家访,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家长群体,探索富有成效的家访措施和方法,加强学校、教师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
(五)、网络世界资源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然而,网游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青少年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掌握技能、促进沟通的同时,混杂其中的不良内容又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脑已逐步走入家庭。互联网以强劲的势头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狂潮,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势不可挡的网络热潮同时也涌入校园,引起了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踊跃参与。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友伴,成为孩子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他们在网络上玩游戏、传Email,交友聊天、他们在网络上学习社交、学习“生活”,体验那个虚拟世界里的美好与罪恶。网络世界对孩子们的影响,早已比真实世界更真实。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工具,网络的影响力远大于任何一种传统教育手段。
电脑作为高科技产物,有着其他事物不可比的优势,特别是现在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大量信息、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广交良友。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电脑及其网络的重要性,意识到了他们在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都想让孩子能尽快地掌握电脑和网络知识,以便在将来的工作、学习和就业中能领先一步,但电脑游戏、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等副作用又让人们望之生畏、言之变色。网络游戏的兴起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的60年代末,而中国网络游戏的出现是在90年代末,但仅仅几年,网络、网络游戏就迅速的发展、普及起来,且青少年已成为网游文化创造与消费的主力军。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村庄)、网络四位一体教育网络成效和认识
通过家访教师们获得了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契机,唤醒了沉睡的良心,提高麻木了的责任感,进而内化为一种境界和素质,由此而带来教育工作行为上的变化,对正师观,塑师魂,强师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次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帮助教师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善了师生关系、完善了教师的教育艺术,让教师从职业中得到了更多精神满足。二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建立了一条双向信息沟通的渠道,使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实施高强度的辐射、高密度的渗透。三是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沟通更加深入,感情更加深厚、亲密。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四是重树了教育、教师在社会、群众中的形象。面对新时期教育的挑战和困惑,我们重拾家访这一传统,在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着力打造一个互相沟通的和谐平台,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关心学生自由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让生命回归到教育之中,让教育直面生命,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生存,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生命”这把钥匙去开启“生活世界”的大门,在洋溢着生命气息的生活世界里,去寻找那久已失去的教育本源。
第四篇:“四位一体”防瘫机制
“四位一体”防瘫机制
实现后进转化由治向防的彻底转变
一、起因背景
针对后进村转化容易出现“转了瘫,瘫了再转”的现象,彻底解决后进支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带头分包、县直单位对口帮扶、乡镇干部到村蹲点、组工干部经常联系的“四位一体”防瘫机制,实现由单纯治理到治防并举的转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找症结,查隐患,建立后进转化预防机制。建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台帐,对全县农村的班子建设、党员队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情况登记造册。特别是对存有隐患的村进行重点排查分类,根据具体情况分为经济落后、“两委”班子不协调、党支部软弱、有遗留问题和派性严重、有上访苗头五个类型。全县每年把20个左右的村确定为挂帐帮扶对象,全部纳入“四位一体”立体帮扶行列。
(二)明责任,严考核,完善立体帮扶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书记抓党建的工作机制,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县、乡、村三级书记的一号工程,尤其是把“四位一体”机制实施情况明确写进责任书,列入每年的党建专项述职和党建工作目标考核。1
年初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年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级干部经常性的深入联系点指导工作,帮解难题。
(三)抓班子,强素质,打造充满活力干部队伍。大力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重点培养一批“一好双强”型党员干部,同时大力选拔了64名35岁以下的农村干部进入了支部班子,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活力。不断加大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去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0多期,受训党员干部3000多人次,27名基层干部参加了大专班学历教育。
(四)搞服务,增实力,建设功能齐全基层组织。“四位一体”帮扶机制把帮助农村壮大经济实力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坚持因村制宜、多措并举、多业兴村的方针,县乡帮扶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党支部、村委会为主体,发展“一村一品”产业。
(五)勤回访,常预警,实行长期动态跟踪制度。实行后进村转化预警机制,县委组织部每年将组工干部与包乡县级领导、县直责任部门混合编组,和包村乡镇干部组成帮扶队,共同分包一个后进村,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预警。同时建立长期动态跟踪制度,帮扶队实行“一年包村,三年有责”,后进支部当年完成转化后,帮扶队仍与所包村保持联系,经常性的跟踪回访,巩固转化成果。
三、初步成效
“四位一体”防瘫机制实施3年多来,全县农村后进支部转化工作彻底实现了由被动治理到主动预防的良性转变。
(一)农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明显加强。全部配齐配强了农村“两委”班子,换届后的农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从54岁降到49岁,45岁以下的“两委”班子成员占57.6%,高中以上学历达到72.8%,农村干部的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
(二)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县乡帮扶部门还在农村党员的培养教育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培养了大批“双强双带”型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三)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得到逐步解决,干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有效的促进了社会和谐。
四、几点启示
(一)“四位一体”防瘫机制是预防后进的良好载体。“四位一体”立体式帮扶有效地加强了县、乡、村之间的沟通,搭建起了上下级交流的平台,为整合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提供了良好机会,提高了帮扶效果。
(二)建立预警机制是预防后进的有效手段。预警机制的建立使发生问题的机率降低、发现问题的时间提前,让问题能 3
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从而避免了事态恶化,减少群众损失的同时,也降低了党委政府的行政成本,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树立了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三)选优配强农村“两委”班子是预防后进的关键因素。实行部门帮扶是改进农村工作的外因,然而只有真正为农村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才是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开展的内在动力,特别要有一个能力强、威信高、能领导群众致富的党支部书记。实践证明,农村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领导班子才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群众富裕、社会稳定,也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第五篇: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扎实推进示范村创建活动
在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我市着力健全组织网络、强化制度约束、创新活动载体、推行服务代理,构建起了组织、制度、载体、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健全组织网络,夯实创建基础
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乡镇是基础,村级是主体。为有效解决镇村纪检监察干部力量配备不足、专职不专用的问题,确保创建活动有人管、有人干、能干好,我市重点抓了镇村纪检监察干部的配备和素质提升工作。
一是充实乡镇纪检监察力量,做到有人管事。为了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力量,我市严格考察程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纪检工作、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选配到乡镇纪检干部的岗位上来,全市20个乡镇全部配备了专、兼职纪委副书记和专职纪检干事,共新增配乡镇纪检干部43名。莱城区各乡镇纪委副书记都由乡镇后备干部担任,并经区委直接任命,保证了纪检干部的整体素质,树立了纪检干部的权威。同时,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原则上不再承担与纪检监察无关的工作,确保了纪检干部专职专用、主业主抓。
二是设立村级纪检员和监察员,做到有人干事。我市在各村党支部设立了纪检员,在村委会设立了监察员。纪检员和监察员代表党员和群众行使监督职能,直接对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接受乡镇纪委和村党组织的双重领导。全市共增配专职纪检员和监察员1580名。为使他们说话有底气,我们赋予其6项权力,即对村“两委”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村务公开、工程建设、干部履职等情况的监督权;对村级事务、财务及资金、资产、资源等的审核权;对村务活动和事关群众利益事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有疑义的村务活动要求解释的质询权;对村务活动中违法、违纪、违规和不合理事项的否决权;对违纪违规和不称职的村干部,向村民代表会议或上级组织提出罢免的建议权等。乡镇纪委定期与各村纪检监察员联系,每季度召开一次纪检监察员会议,收集党风廉政信息和热点、难点问题线索,研究解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各区都制定了考核细则。雪野旅游区规定,年终考核合格的纪检监察员可领取600元补贴。村纪检员、监察员有权有责,充分发挥了党务、村务公开的“监督员”,服务农村发展的“护航员”,维护农村稳定的“协调员”和廉情预报“信息员”的作用,有效地杜绝了腐败问题的发生。今年以来,全市反映农村基层干部的信访件比去年同期下降8.5%。
三是着力提高乡镇、村纪检干部履职能力,做到能干成事。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等措施,加强对农村纪检干部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提升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对1623名乡镇(街道)、村级新任纪检监察干部普遍培训一遍。通过多种渠道的培养和锻炼,农村纪检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为做好基层纪检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强化制度约束,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制度的落实,是推动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上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制度约束。
一是健全廉政教育制度,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村干部官虽小,但和农民群众接触最多,他们廉洁与否,直接体现着党在基层的形象。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对镇村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廉政教育纳入基层惩防体系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培训规划,通过在市、区建立教育培训基地,下发廉政教育读本,纪检干部授课辅导,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观看《儿行千里》廉政剧目,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力度,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党员干部的行为。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对镇村干部管理和监督的规定》,建立了农村干部廉政谈话、廉政承诺、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个人相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健全完善了“乡财乡用区管”、“村财村用乡管”的农村财务“双代管”、村级“零招待”、村干部待遇公开等制度,加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规范了农村党员干部的行为。同时,对违反规定的农村党员干部,加大了查处力度,今年以来,重点围绕扩内需保增长工程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土地征用、宅基地审批、房屋拆迁中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方面查办案件45起,仅莱城区就查办了28起,处理农村党员干部32人。
三是实行调度督查制度,全面掌握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年初,以市“两办”文件形式对各成员单位所承担的任务进行了再明确,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该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日常工作中,我们实行“周调度、旬督查、月通报、半年考核、年终奖惩”制度,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指导。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通过《莱芜纪检监察》进行通报,对创建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宣传推广。截止目前,全市各级通过调度、督查,收集整理各类意见、建议136条,向基层反馈指导性意见80余条,促进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创建活力
为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我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市镇村推进“两公开、三监督”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年初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形式进行了印发,把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和村务公开,强化群众监督、党员监督、上级监督(两公开、三监督),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
围绕“两公开”,我们一是对党务和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方法、步骤、群众反馈意见的处理,公开栏的规格标准、记录档案的管理等都作了统一的规定,印制了15万册《服务手册》发放到村民家中。二是确定每月15日为党务公开日,16日为政务、村务公开日。每到党务和政务、村务公开日,各乡镇都抽调人员对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并拍照存档,对不按时公开、公开内容不真实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群众提出的咨询、批评进行打击报复的,进行严肃处理。三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及时调整公开内容。如国家实行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以来,我们及时将国家扩内需项目调整为公开内容,并要求对扩内需项目必须实行六步公开,即:公开项目建设规模、投资额度等情况,公开各项审批手续办理情况,公开工程招投标情况,公开建设进度、施工监理情况,公开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情况,公开举报电话和受理方式。通过公开,确保了我市涉农扩内需项目全部规范高效运行。
围绕“三监督”,我们把管好钱、权和事作为重点,制定完善了财务管理会签制、农村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承发包规定、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相关制度,健全了村民理事会、民主监督听证会等民主管理组织,认真受理党员、群众的意见和信访举报,开展对涉农政策落实情况等的专项监督检查,组织辖区内的“两代表一委员”对村干部进行综合评判,使村干部全方位接受群众、党员和上级监督。
开展“两公开、三监督”活动,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村干部“零距离”接受村民的质询和评议,增强了村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强化了他们依纪履职的意识。颜庄镇南下冶村支部书记闫加群不无感慨地说:“以前想干什么、怎么干,自己说了算。实行„两公开、三监督‟后,想干什么要公开,干得怎么样要接受监督,不提高水平、不洁身自好,真胜任不了现在的工作了。”
四、推行服务代理,深化创建效果
在开展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开展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在强化农村党员干部公正、廉洁意识的基础上,大力倡树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化了创建活动的效果。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就是在市、区、镇、村四级普遍以无偿代理的形式,让群众“只跑一趟路、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把事办成”,由原来的“干部动嘴、群众跑腿”变成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工作中,一是建立代理网络。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各村按“八有”(有办公室、代办人员、标识牌、工作制度、明白纸、工作流程图、咨询电话、办事台帐及档案)标准,建立了村级代办点,在全市形成了以市区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居代办点为基础的横到边、纵到底的为民服务网络。村级代办员全部由村干部兼任,无偿为群众服务。二是完善运行机制。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共计165项全部列入代理范围,按照“一室受理、全程代办、内部运作、限时办结”的运作方式,严格“受理、承办、回复”程序,健全了投诉举报、经费保障等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运行机制。三是加强监督约束。把服务代理纳入各级各部门实绩考核内容,加强了对村级代理员的考核奖励。各区将市区两级发放村级干部工作补贴的30%作为绩效工资,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发放。钢城区艾山街道设立专项基金,每月将各村的代理件数、户均代理率、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进行量化考核,对考核前5名和后3名的村进行重奖重罚。今年以来,全市已为农民群众代办各类事项近5万件,基层群众普遍比较满意。
我市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地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开拓创新,推动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