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管办职责
审判管理办公室职责
(1)负责全院审理、执行案件的流程管理、审限跟踪监督工作,对案件的立案、分案、审限、结案、归档、卷宗移送等环节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
(2)负责全院审理、执行案件结案的审核、确认等结案管理工作,对审结生效并归档的案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考评检查。
(3)负责案件质量评查(包括诉讼费用收取和执行款物交接的检查)工作,评定案件质量等次,界定案件差错并认定差错责任;负责优秀案件和优秀法律文书的筛选、初步评定工作。
(4)负责案件质量、效率的统计、分析、评估、上报、通报和决策建议工作,并就有关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和通报。
(5)负责审判部门和法官的审判业绩考评和司法档案管理工作。
(6)负责全院司法统计工作。
(7)对影响审判质量和效率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进行收集、梳理、通报、反馈,提出决策建议。
(8)负责审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和对决定事项落实情况的督查。
(9)负责审判管理会议的组织工作,制作会谈纪要,并督查落实情况。
(10)承办院长交办的其他审判管理工作,确保审判质量效率统一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规范操作和高效运行。
第二篇:区审管办工作总结
20xx年,我办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结合十三五规划的落实精神,主动作为、克难攻坚、稳中求进,力争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审批模式、提高审批效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优化区域投资软环境,助推江北区新型城市化建设发展。同时我办将根据我区实际,精确查找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中的短板,加强落实,大力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制度改革。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行政审批方面
1、充分释放上级下放行政审批事权的权能。主动与市级各部门沟通、衔接,促进各项事关江北经济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亟需的审批事权迅速放权到位;建立审批事权下放动态管理库,明晰区级各部门承接权责、制定承接专项方案、加强专业培训,强化行政审批权限承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事权高效运作的配套监督管理制度;实现优化放权、承接到位、进驻中心、运作高效,努力推动我区政务服务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进一步放大层级一体化改革成效,全面释放上级下放事权给我区运行后的最大能量,为实现政府提效能、经济增效益、社会显和谐三大目标提供保障。
2、全面提升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的服务能力。通过超前介入、系统设计、最简清单、牵头联审、预先招标等举措来周密谋划项目最优审批模式,清除投资者后顾之忧;进一步提升审批代办人员能力水平,逐步实现对重大项目的审批服务从片碎化服务走向整体服务,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从粗犷式服务转为精准式服务,真正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全面保障。
3、认真推行“审批咨询服务专员”工作机制。推出“审批咨询服务专员”工作制度,专职配置审批咨询专员,面对面、心交心地解决群众审批困难和问题。审批咨询服务专员主要基于如下三方面工作目标进行开展:第一,尊享服务。让每一位行政相对人在跨进办事大厅的第一步起就享受到审批咨询专员提供的“店小二式”微笑、细心、专业的服务;第二,提升效能。提前审查申请资料、查漏补缺,节省窗口申报材料实际核查时间;第三,释疑解困。对涉及一般性的个别问题审批咨询专员直接联系相关窗口协调即时办结;涉及重大的问题作一些初步了解后第一时间报告审管科及相关进驻窗口负责人协商协调解决;对涉及行政审批整体性、制度性的问题向区审管办反映,提出建议,通过改革予以解决。通过对审批咨询专员的培养培育,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够向企业和群众提供整体式、集成化、精准性审批服务的专业队伍。
4、努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群众感受度。进一步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拓展政务服务渠道,通过开发微信、优化网站功能等多渠道政务服务应用,协调推进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申办、企业名称预核准、环保标志申领等网上便民服务,实现网上申请、在线审批、快递送达;在审批服务大厅每楼层设置触摸式功能展示机,动态展示审批服务流程图、3D动态群众办事场景导航,公开事项办理过程和结果;提供大厅免费“ININGBO”wifi,配备自助服务设备等,提升大厅智能化服务的群众感受度。
(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方面
1、进一步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范围。对照《宁波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拓展目录》,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的衔接,研究论证各类项目拓展的可操作性,按照“成熟一项、推动一项、落实一项”的工作要求,逐步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2、推进区、街道(镇)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根据国务院“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按照市里平台整合统一部署和要求,谋划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方案,积极推进我区平台整合工作。大力推进交易平台信息化建设,加强与市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对接,建立切合我区实际的电子招投标系统。继续提升涉农街道(镇)小型平台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规范交易行为,着力做好业务培训工作,提升小型平台人员的业务能力。
3、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按照《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及区政府统一部署,依托区、街道(镇)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分别增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牌子,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配合区农办等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运行机制,加强对街道(镇)的业务指导,做好农村产权进场交易相关服务工作。
4、搭建小型项目快速招投标机制。一是完善预选承包商制度。研究解决预选承包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扩大预选承包库范围,协同各行业监督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力争将能纳入预选承包商范畴的所有小型项目全部纳入。二是探索应急小额项目交易管理机制。针对抢险救灾、防讯抗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活动等需要在短时间内紧急实施的特殊应急工程项目,加强研究分析,搭建规范的交易简易操作办法,探索建立应急小额工程项目交易管理运行机制。
(三)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方面
1、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落实《江北区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强化督查,督促区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力度,各建设单位切实发挥建设主体职能,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加强项目管理。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检查力度,牵头组织区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专项检查,查找短板,加强整改,全面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水平。
2、力促政府投资项目建管暨电子监察系统监管作用最大化。落实《江北区政府投资项目建管暨电子监察系统运用管理办法》,依托电子监察系统,切实发挥系统作用,牵头发改、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重点监管环节的研究,加强对录入的主要信息进行采集、流转、审核和监督管理。
(四)党建工作方面
1、全面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办党组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党组书记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办党组要积极配合第二纪检组工作,全面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2、加强党建和文化建设。发挥共产党员先锋示范作用,积极推行“您的需求,我的追求;您的满意,我的标准”服务理念,用智慧与担当改革创新,用青春与奉献创造记录,逐步形成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民本、高效、亲和、透明”的核心文化,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发展动力与发展目标的研究,增强新中心启用后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动能。
3、不断强化工作落实,积极汇聚发展力量。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关心大局、关注发展,增强想干事干成事的思想基础;加强干部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充分运用专题讲座、签订廉政责任书、一封廉情信、廉政谈话等形式,深入开展分类分层分节点廉政教育,用好用活身边的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运用《宁波江北廉情快递》公众微信、智慧党建、单位网站等平台,宣传最新党纪条规,传达上级最新精神,弘扬廉政文化价值观,努力营造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强化典型引导,持续推出工作亮点和正面典型,增强比学赶帮超的进取意识,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三篇:乡镇审管办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乡镇审管办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xx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深化行政审批系统制度重建综合改革为重点,“放、管、服”三管齐下,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力求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努力构建“依法、高效、便民、务实”的行政审批机制。
一、2015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审批改革添动力
1、深化网上审批机制改革。一是加强审批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强化县级部门“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组织开展镇街审批服务职能归并改革,督查推进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办事服务事项集中工作,基本达到上级要求。二是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结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将审批权力事项按省编办公布的标准在网上公开并实现网上运行。三是跨层级联动审批拓面增项。按照“能上则上”的要求,将符合要求的跨层级联动审批事项纳入全市审批服务“一张网”,并在建设好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与社区(村居)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将多级联动审批扩展到瓯北功能区、各中心镇及乌牛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及有条件的社区(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将计生审批事项的打证环节,下移到基层,实现跨层级联动。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今年向全县镇街和3个社区推行15项跨层级联动事项,其中社区-镇(街)二级联动事项7项,镇(街)-县二级联动事项5项,社区-县跨级联动事项3项。与计生、科技、安监等部门采用数据交换实现对接联动,同时积极协同市里开展市县网上联动审批服务。截至12月底,本跨层级联动事项(包括部门对接事项)共受理3918件,办结3958件。四是完善网上申办服务。积极推进五级联网建设,完善门户网站联动办事功能,在县级中心和各中心镇服务中心及联动试点社区建立网上审批自助服务点,并安排专人协助指导,逐步打破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形成覆盖全县的审批服务“一张网”。五是推进审批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推进部门信息并网,各部门(除涉密外)全部实现数据端口联通,达到互通互联,实现审批、服务事项网上代办。对全县800多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并与省电子监察系统的532个事项相匹配,对所有事项进行流程再设置,事项分层次分批次进行测试,完成省电子政务中心布置的各项任务和指标。部门行政审批办理事项办件基本信息、办理过程、结果等电子数据,全部通过数据交换汇总,基本形成了行政审批办件信息库。整合各部门行政审批等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依托数据交换平台,建立涵盖相关领域的电子证照库(批件库),实现信息共享。
2、推进“四单一网”建设。一是协力推进权力清单公开完善。按照省市审批事项标准化要求,认真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权力清单中行政许可等审批相关事项的对接公开和规范完善工作,补充完善办事流程、申办依据、表格下载等事项要素。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开展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试点工作,目前,桥头产业集聚区内的育才控股集团建设项目已顺利完成试点工作,现已开工建设。
3、狠抓简政放权改革。一是推进省、市下放审批事权承接工作。通过与市审管办衔接,做好下放与承接的充分对接,同时督促我县相关部门制作承办事项规范表,并上网运行。今年以来,我县承接的10项省市下放事项顺利开展实施。今年9月市县同权扁平化改革下发各县(市区)的36项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正在对接协调。二是积极探索农村私建审批流程再造工作。将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的私建审批权限分别下放至镇(街)和基层站所,切实提高农民建房审批效率。三是督促落实审批事项取消和调整。根据中央、省市深化改革要求,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督促落实审批事项取消调整、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改后置、中介服务取消调整等工作。
(二)优化服务方式提效率
1、探索推进企业准入“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按照国务院、省、市要求,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改革。8月份开始实行“五证合一”,9月底开始推行“一证一码”。8至9月共办理“五证合一”登记153件,截至12月底,已办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589家,其中新设479家,变更471家,换照639家。
2、探索企业“零地”技改项目政府不再审批和“零地”投资项目政府高效审批。对工业企业不涉及新征建设用地的投资项目进一步优化简化审批程序。10月中旬,xx县印发《关于做好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方式改革实施工作的通知》,并于11月下旬开始实施。
3、启动实施企业简易注销改革。11月开始,在我县行政区域内,未开业或无债务的企业,可以申请简易注销程序。以前办理企业注销手续最少也要两个月,现在最快10天内就能办结。简化企业注销程序,进一步促进商事登记便利化,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
4、推行项目全流程审批管理。通过“整合审批流程、实行协同审批、提供咨询服务、实现信息共享、全面限时办结”等创新方式,将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立项、初步设计、规划用地、供地审批、施工许可、验收发证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由牵头部门负责,每个阶段可穿插进行,打破原有前置设定,提高办事效率。
5、拓展政府服务领域。推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允许有条件的多层住宅小区内加装电梯,促进居住环境改善。
6、完善并联审批和代办服务。规范完善联合会审、联合会商、联合踏勘等并联审批方式,积极探索网上并联审批。2015年共组织开展联合会审232次、联合会商8次、联合踏勘10次,共涉及301项目。认真落实招商选资项目全程无偿代办制度,探索建立网上联动代办服务模式。2015年来,共为73个项目提供服务,办结21个,完成投资额17.36亿。
(三)强化督查考核促落实。
1、健全制度抓监督。全面落实预登记制度,推行审批窗口否决事项双告知制,对不予受理件、补办退回件、不予审批件实行实时监督和跟踪督查。建立行政服务行风监督员制度,邀请15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担任行政服务行风监督员,聘期为两年,并于12月份组织开展2015年行政审批服务民主评议活动。每季开展对无休日工作制度的督查工作。由县审管办领导带队,组织督查科相关人员,针对无休日等问题形成常态化检查。截至12月底,全县12个功能区(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受理办结各类申办事项共计248437件;76个社区共计57954件;公共服务窗口无休日共计5087件。
2、强化考绩促改革。继续将审批服务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加强对部门开展行政审批提升提效工作专项考核和对功能区(镇街)开展条线工作考核。强化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部门办事窗口的综合管理和督查考核。
3、强化督查提效能。开展聚焦“四风”问题抓查纠活动,每周开展审批办件案卷内审工作,抽查1-2个窗口,每窗口2-3件,1-12月档案内审共63件次。对督查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查有关单位抓好整改落实。联合开展重点工作专项督查,6月9日至12日配合县纪委(监察局)进行行政审批服务和执行惠企制度的督查,主要突出公共服务窗口无休日工作制度、否决事项“双告知”等制度落实情况;8月19日至20日,配合县纪委、监察局、县机关党工委做好镇街便民中心和基层站所正风肃纪检查,主要检查针对工作中是否存在推诿扯皮、“踢球”和履行承诺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情况,审批服务收费政策、一次性告知、否决事项双告知、超时默认制等制度执行情况,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公开相关政策法规、办事流程、权力清单、办理时限、服务承诺。
4、畅通渠道征民意。对外公布监督电话,强化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对行政服务工作的监督力度。截至目前,调已处理大厅纠纷4件、投诉件5件。每月对窗口单位审批办件进行抽件回访,截止12月20日,已回访52件,办事群众反馈情况良好。
二、2016年工作思路
1、推进行政审批系统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园区快速审批机制,创新审批方法,实施“捆绑”审批;二是推进基建项目高效审批,进一步推进全流程审批管理,优化基建项目全流程审批程序,实行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实现基建项目审批过程网上运作。三是继续完善网上审批机制改革,完善网上服务标准化,深入推进多级联动网上审批。
2、深化中介机构改革。清理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实行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化管理,完善部门挂靠中介机构脱钩改制,破除中介执业限制性规制,健全中介机构出具服务成果的质量监管和评价机制,强化“三位一体”考评和结果运用监管,加快建立全县统一的网上证照库,加快中介机构诚信体系建设。
3、深化便民服务方式创新。加强政务服务平台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联审联办能力,进一步优化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一站服务”。
第四篇:审管办的工作地位
审管办的工作地位
审管办应是人民法院的一个重要的内设机构,是人民法院专事审判管理的综合审判业务部门。其重要性和工作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判管理职能的专门性。法院内部管理机构过去主要有实施队伍管理的政治部(处)、实施机关事务管理的办公室(司法行政部门)、实施调研统计的研究室等等,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实施审判业务的管理。各审判机构、庭长、法官既是审判职能的履行者又是审判管理职能的实施者。但是在具体地工作中往往是“重审判轻管理”;在相互协调配合中,常常是“重局部轻全局”。因此,在人民法院审判格局中确实需要一个承上启下、连接各方的枢纽,以协调、沟通各方面的工作;审判委员会、院长也的确需要这样一个参谋助手。因此,建立一个独立的、专门的、常设的审判管理机构的新模式势在必行。这种新机构,应不同于临时性的不占编制的议事协调机构。2.审判管理职能的综合性。在过去南充两级法院内部管理模式中,系属审判管理的绩效和统计评估、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审判业绩考评、审判事务、督查、督办等管理职能分属研究室、立案庭、审判监督庭、政治部和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形成多头管理,职权、责任分散,不能形成合力,导致工作缺陷,为改变这种状况,创新管理模式,将审判管理由多头型向归口型、由分散型向整合型、由挂靠型向独立型方向转化。就必须建立具有综合职能的管理机构,即审管办。3.审判管理地位的权威性。人民法院的管理应包括四大模块,即审判管理、干部队伍管理、司法政务管理、后勤保障管理。这四大模块又是通过政治部、审管办、办公室、司法行政处(含机关服务中心)来实施,类似部队的“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四大机构。但是人民法院是以审判工作为核心,干部队伍管理、司法政务管理、后勤保障管理都是为审判工作服务的。这几项管理的目的都是为促进审判工作更好地开展,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以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因此,这几项管理应密切协调配合,并应向审判管理倾斜。4.审判管理主体地位的主导性。人民法院的审判管理具有主体多元性的特点,不仅包括院领导的决策管理和宏观管理,还包括审判业务部门的微观管理和法官的自主管理。审管办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与其他审判管理主体的关系中,审管办作为一个专门机构,既要辅助其他管理主体,又要弥补其他管理主体的不足。要始终围绕审判工作的核心地位和综合性审判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功能,协调各审判职能机构,积极发挥规范、引领、辐射的能动作用,形成保障法院审判工作高效、有序运转系统质的总合效应,在审判管理体系中担负主导的作用。
第五篇:安管办职责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
1、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镇有关部门、村(居、社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2、组织制定和完善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指导手册,及时评估、修订。
3、拟定镇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计划、措施和目标考核办法。
4、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5、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新、改、扩建设项目安全、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执行情况。及时上报、协助查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建设行为。
6、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和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工作。
7、制订安全生产大检查、监督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8、协助上级安监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9、综合管理镇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统计上报工作。
10、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台账。
11、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1、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镇有关部门、村(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2、组织制定和完善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指导手册,每年评估、修订一次。
3、拟定镇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计划、措施和目标考核办法。
4、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5、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新、改、扩建设项目安全、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执行情况。及时上报、协助查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建设行为。
6、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和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工作。
7、制订安全生产大检查、监督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8、协助上级安监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9、综合管理镇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统计上报工作。
10、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台账。
11、市安监部门和镇政府明确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安监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督促检查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
2、协助做好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砖瓦厂)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3、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等违法行为。
4、及时收集、上报辖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情况,掌握工作动态,协助安全助理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5、建立安全监管业务档案和安全监督基础台账,认真做好各类安全生产的信息收集、整理、登记、归档工作。
6、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7、完成安全助理交办的其他工作事宜。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一、镇长对全镇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镇长负具体领导责任,其他副镇长对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
二、各村(居)、镇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负具体领导责任;分管其他工作的副职在自己分管范围内承担领导责任。
三、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各村(居)和镇有关部门要把本辖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时计划、布属、检查、评比、总结,并按有关法律法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五、镇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相应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落实工作经费,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辖区、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其他分管领导的安全管理责任。各村(居)也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并配备专(兼)职安全监管人员,负责本辖区安全生产监管工
作。
六、各村(居)、镇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与所属生产经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要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七、各村(居)、镇有关部门正职领导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履职情况报告,年终向镇政府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书面述职。
安全生产24小时值班制度
一、镇政府实行领导每天带班和干部轮流值班。
二、值班人员要填写值班记录并签名。
三、镇带班领导要进行值班考勤。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四、若发现值班人员擅自离岗以及失职造成重大工作损失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当班人员失职的责任。
五、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实行领导带班和安全管理人员值班制度。
六、各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要重点进行监控,落实专人24小时执勤守卫,以防止事故发生。
七、各单位发现或发生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向镇安监办报告。
八、值班人员在值班过程中,凡接到各单位重大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报告,应立即向镇带班领导和市安监局报告。当班能处理的应立即处理,问题不得往下移交。当班不能处理的问题,由镇领导指定人员负责处理。
九、镇安监办电话 86864806 88038006 辖区安全生产24小时值班电话 ***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
一、实行“一岗双责”。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镇政府全体干部,无论是党政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一般干部,无论是否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都必须在履行好本部门职责的同时,也要履行好与本部门相关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出了事故,不仅要追究企业、单位、安全监管人员的责任,也要追究相关分管、分工、部门干部的失职责任。镇政府全体机关干部和镇安全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都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自觉承担起本部门工作和安全生产监管双重职责,对镇安全生产监管管理办公室提供的事故隐患整改提示单必须按时按要求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到位,否则酿成后果将会受到责任追究。
二、实行“属地管理”。镇、村(社区)有权对本辖区内一切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和隐患整改督查,有权对不按要求进行安全隐患整改的企业提出警告,或向上一级汇报。镇政府分片领导、分工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必须督促村(社区)和部门开展对本辖区内的企业安全检查。原则上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查出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尤其要高度重视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决不允许少数企业无视安全的行为发生。镇将把事故隐患是否及时整改到位作为年终对分片领导、分工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的一项关键性责任指标进行考核。
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行政责任追究问责制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现制定我镇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追究责任制。
一、各口分管领导未能认真贯彻落实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及时督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工作,经镇长批准,镇安委会发出安全生产事项应办而未办结的督查通知书的,有一次的由主要领导进行批评谈话。有两次的个人取消评优资格。
二、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得分不合格的取消评奖资格。
三、发生事故,按照调查处理相关责任人和干部管理权限提请政府取消评奖资格或记过、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的建议,构成玩忽职守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报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死亡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按《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执行。
五、本责任制的追究由镇安委会提出,报请镇党委研究决定实施。
安全生产警示告诫制度
一、为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到位,防范措施落实,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制订本制度。
二、镇政府和镇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本辖区安全生产状况按季度对事故发生的村或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及业主实行安全生产警示告诫。
三、凡发生重伤、中毒、火灾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一律进行书面告诫。
四、对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按规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不按要求及规定标准落实整改措施的,一律进行书面告诫。
五、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而又不按规定整改的,一律进行安全生产告诫。
六、凡被警示和书面告诫的村和企事业单位,其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应及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育,分析原因,研究制定的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切实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七、凡被警示和书面告诫的村和企事业单位要在收到告诫通知书后10日内,书面向镇政府和镇安委会报告警示、告诫整改计划和整改落实情况。
安全生产事故预警通报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根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预警通报是指镇安监办为有效遏制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督促事故发生地的村(居、社区)、有关部门及企业认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吸取事故教训,落实整改措施。
三、下列情形由镇安监办启动通报警示:
(1)发生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含涉险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2)一月内接连发生两起轻伤事故或一年内发生两起重伤事故的企业;
(3)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猖獗、重大隐患突出的;(4)镇安监办认为有必要预警的其他情形。
四、通报警示的主要内容包括被警示地区或单位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及应吸取的教训、下一步拟采取的工作措施等。
五、被通报警示单位应在15日内将整改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镇安监办。对不认真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并反馈整改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扣分。
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
为了增强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参与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及时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整治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制定本制度。
一、接受举报的范围、奖励等级分为5类:
1、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人员死亡、重伤、中毒或较大财产损失应上报而隐匿未报的事故。对举报此类事故经查属实,可视情奖励举报者100元至1000元。
2、生产经营场所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场所中,易造成重大伤亡,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隐患。经核查及专家评估确认的,可视情奖励举报者100元至200元。
3、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是指应取得而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等安全生产许可,擅自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核查属实的,奖励举报者100元至300元。
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规定经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经查属实的,奖励举报者50元。
5、举报其他有关安全生产方面重大问题的,经查属实的,奖励举报者100元至200元。
二、举报受理单位为延陵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举报电话:86864806
三、严格保密制度和工作纪律,不得将举报人及举报情况泄露,违者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有关人员。
四、奖励由延陵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具体实施。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一、为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处置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的应急预案,系指安全生产事故预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有关单位、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协调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资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应急预案必须经制定单位组织论证和审查,并经实施应急预案有关单位认可,由制定单位发布,印送与应急预案实施有关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的使用范围;(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的情况;(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的具体通信联系方式;(8)相关的保障措施;(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10)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四、镇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一级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各单位、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镇人民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
五、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各级单位都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和有关作业岗位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单位和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一级管理单位审查。
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营、储运单位的应急预案,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报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涉及辐射、城市公用事业、道路交通、火灾、水上交通、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以及特种设备、电网安全等事故的应急预案,依据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抄报安全监管部门。
六、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对与实施应急预案有关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使其熟悉相关的职责、程序,对本单位其他人员和相关群众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使其掌握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自救和救援行动;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应急措施的培训;应急预案所涉及的有关单位对应急预案中明确的与其相关的职责应当组织落实。
七、应急预案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适用范围、条件,有关应急资源情况,以及与相关预案的衔接关系等发生变化时,或发现存在问题时,应当及时修订。
八、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实施。镇人民政府应根据辖区内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领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等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应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各自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九、一旦发生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应按照“分级、属地”的原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规范、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