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陕西武功安钢:继续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2007年,我院民事行政检察、渎职侵权检察、监所检察、检察宣传及纪检监察工作分别获得全市单项检察工作第一名,预防职务犯罪、司法警察和检察调研工作分别获得单项检察工作第二名。先后两年获得咸阳市先进检察院、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前不久,我院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在新形势下,如何再创佳绩?我认为,要不断增强“三种意识”,坚定方向,找准目标,凝聚人心,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一、增强创优意识,再创辉煌业绩
两年前,刚来武功时,我的思想压力非常大。接受的外界信息大多是负面性的东西。面对组织上的选择,我只能坚定信念,没有别的选择。武功县院党组一班人有团结共事的良好素质,干警的思想、作风、工作能力都是很好的,大家在各方面支持我,使我有了无尽的动力,要干就要干好,是我的秉性。不干好,既对不住党组织,也对不住同志们。担任检察长的职务,我边干边学边提高。在纷繁复杂的实践中,提高自己驾驭复杂事物的水平;在纵横交织的关系中,增强管理、服务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矛盾中,我坚定扭转被动、追求卓越的决心。大家经过两年不懈努力,我院已跻身先进检察院的行列。
成绩的取得,使我们着实感觉到武功检察院所处的位置。过去工作被动,经常受到上级检察院批评。现在,从处长到一般工作人员,对我们都是刮目相看。2007年,我院以考评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全市先进检察院、最佳检察院。刘世民检察长在讲话中,称“武功县院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这样的评论,出现在市检察院文件中,是绝无仅有的。2月底,在市检察院举行的先进人物报告会上,我院张洪明同志成功的演讲,给全体武检人争了光。市院领导在第一时间告诉了张洪明同志成功的喜讯。形象来自于业绩,业绩塑造形象,就是这个道理。党组班子和全体干警,一定要珍惜目前良好的工作机遇,加倍努力,勤奋工作,创造更好成绩。常言说的好:有为才能有位。大家都要有争先创优的工作意识,部门与部门竞赛,干警与干警之间竞赛,以今天签订的任务书、责任书为目标,树立“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创优意识,整合力量,一鼓作气,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展示自己非凡的才能,为武功检察事业创新发展,贡献每位干警的聪明才智。
二、增强忧患意识,认识严峻形势
争取好位次,不容易。保住好位次,更不容易。我们面临诸多压力:一是兄弟院争先创优势头强劲,我们的先进位次能够保持多久;二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更加严峻的考验;三是我院2008年要完成综合大楼搬迁等多项任务,工作头绪非常多。因此,要干好今年各项工作,非常不容易。要夺取检察工作的全面胜利,我们党组和全体干警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尽可能把问题想得复杂些,把困难想得更充分些,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想得具体些,调动多方面因素,加压紧逼,夯实责任,扎扎实实地搞工
作。行动比语言更响。现在有少数同志,嘴上说的厉害,干起工作来,平铺直叙,没有起色。这样的精神状态,是不提倡的。
目前,我们要干的事情很多。反贪局这阶段给大家带了好头,他们已查办4件,完成全年任务50%。其中1案1人已得到有罪判决。以后要在突破大案上下功夫,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只有办大案,才能扬检威、树立检察机关惩腐治恶的执法形象。任务指标要完成,更要办一些有震动、有影响的大案。今年,要在这方面多做工作。市院下达自侦案件办案指导数,是依据前三年办案数据的平均值。我院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前三年做的比较好。今年要完成立案4件任务。事实上,也有非常大的工作压力。要提前动手,摸排案件线索,要变被动为主动,找案办案,不要等案办案。侦监、公诉部门要走出去,请进来,请优秀工作者把脉“支招”,在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方面多下工夫,建立职能部门协调机制,努力促进工作上台阶。
三、增强团队意识,唱响武检精神
检察工作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了。武功县检察院是一个密切协作的团队。成绩的取得,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奖牌,是集体力量与智慧的结晶。足球场上,全体队员勇猛顽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吹、拉、弹、唱,相互支持,汇成一支交响乐,应该是最动人的旋律。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以“忠诚团结、理智谦逊、厚道忍让、勤奋进取”为主要内容的“武检精神”。它是我们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以后的检察工作中,大家要继续弘扬这种好的精神,为“武检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涵义,凝聚人心,提升人气,促进我们各项检察工作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我院成功的经验就是大家团结意识强。党组一班人团结共事,团结协作,全体干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现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良好局面。平常我们大家经常说“工作是缘份”。正是由于工作把我们缔结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单位。大家在一起工作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如果因为小事情,闹了别扭、出现四分五裂的情况,就没有必要了。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要团结,就应该有宽阔的思想境界,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有心底无私的精神境界。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猜疑;多一份容忍,少一份计较;多一些良好心态,少一些狭隘思维。还是我过去经常强调的话,团结出人气,团结出业绩,团结出效率,团结出好心态,团结出好身体。希望大家都要加强团结,努力营造武功县院团结、高效、敢打、会打硬仗的良好氛围。
目标有了,任务明确了,保障的措施出台了。努力工作的时间来到了。院党组希望各内设机构负责人要认真组织本部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细化目标任务,抓好落实。
2008年,是我院实现检察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随着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机关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我院各项工作将会翻开崭新的一页。从现在起,院党组已经全面谋划今年争创全省
先进检察院的各项工作。希望全院各内设机构要唱响主旋律,加压紧逼,夯实责任,努力弘扬“武检”精神,再鼓干劲,再谋发展。
明媚春光无限好,风清气正好扬帆。让我们乘着一条充满希望的航船,乘风破浪,勇敢拼搏,驶向理解的彼岸。
第二篇:民族地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
多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坚持在党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下,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严格依法办案,努力使自身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形势任务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对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给民族地区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只有充分认清形势,正确审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面对新形势,努力寻求突破与提高,彰显地方特色,才能给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使少数民族地区检察事业跟上时代的步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此,笔者结合本地检察工作实际,就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作浅显的探究。
一、民族地区检察机关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党和人民对检察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检察机关只有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检验和衡量检察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理念,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贯穿到全部检察执法活动中,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办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努力让党和人民满意。
(二)经济的发展对检察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贸易方面的问题,它对我国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检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首先要在执法理念上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公正与效率为核心的公开公平、高效透明的现代司法理念,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人权保障优先;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程序优先;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并重,法律真实优先;效率与公正并重,公正优先。树立平等保护的观念,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司法保护和法律服务。要进一步深化以引导侦查取证、人民监督员为主的检察体制改革。抓住“两房”建设等有利时机,加快科技强检步伐。继续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教育,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地方治安形势对检察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严打”整治斗争,刑事案件发案虽然总量有所减少,但当前影响民族地区稳定的因素依然很多,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境外一些组织借宗教之名进行渗透颠覆活动加剧,“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地下活动频繁,杀人、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入室盗窃、盗抢牲畜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在一些地方还有较大幅度反弹,因人民内部利益调整而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增多,维护稳定的形势更加严峻。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作为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在党委和上级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全面正确地履行好职责,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发展的瓶颈与制约因素
(一)检察基础业务薄弱。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检察机关有相当数量的干警监督意识不强,监督水平不高,监督手段不多,监督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诉讼监督工作的开展;职务犯罪查处力度不够,侦查水平低,科技含量少,惩治腐败工作徘徊不前。
(二)人才短缺、检察官断层现象突出。普遍缺乏侦查、公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受地方条件限制,引进高学历的法律专业人才十分困难;司法考试的“高门槛”使新进人员很难解决法律职称,目前大多数基层院出现新老检察官接替不上,具有办案资格人员逐年减少,部分县院甚至无法达到“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须为检察员”的规定。
(三)队伍整体素能不高。干警的文化专业结构不合理,大多干警原有文化基础较差,没有系统受过法律教育,学历教育旨在拿文凭,文凭与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长期缺乏“领军”人物的有效正规带领,导致执法手段单一,执法方法比较简单,经验化现象突出;个别干警思想空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四)管理机制不规范。在队伍管理、机关建设等方面仍然沿用行政管理模式,缺乏与检察官法相配套的改革措施;在办案、监督制约方面的运行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较重,随意性较大,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五)基层检察机关保障不够有力。目前检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的领导体制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检察机关来讲,一方面严格要求不能吃“杂粮”,而另一方面又不能保证吃饱“皇粮”。办公条件差,装
第三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发展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发展
天祝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姜立新
效能建设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效能建设的着力点是要强化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约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机关效能是机关在依法行政和履职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强化检察机关效能建设,既是贯彻从严治检、加强队伍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履行检察职能的必要措施。因此,我们要借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之机,从能力、机制、作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能,努力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
一、全面加强干警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检察机关执法效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察干警的执法能力,因此,加强干警执法能力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势在必行。
(一)加强学习教育,改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功底。要全面提高干警素质,加强学习教育是有效可行的途径。一是继续抓好学历教育。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干警参加学历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考、函授、离职进修等方式参加学历教育,进一步改善干警的知识结构,提升学历层次
和知识水平。二是要制定相关司法考试培训、奖励方案,支持和鼓励干警参加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务任职资格。三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理论学习,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重点,加强干警政治理论、法治理论教育,促进干警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党对政法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原则、法治观点,增强政治敏锐性,善于把握新动向、发现新问题,提高准确运用理论和法律的能力。
(二)抓好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工作能力。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着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岗位素质练兵,增强干警工作能力。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和选派干警参加省、市院和院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切实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公诉人法庭练兵、模拟审讯练兵、书记员技能练兵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大练兵活动,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干警的实战能力。三是组织干警列席检委会、案件质量评析会、案例剖析会,让其在研讨和争辩的过程中增强把握案件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能。四是大力开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重点的现代科技专业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办公、办案现代化建设,提高干警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办事、办案效率。
(三)加强对外交流,打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检察
队伍。
检察干警放眼世界,与时俱进,尚学求新,既是完成新时期新任务的前提,也是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检察机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未来,打造一支与时俱进的检察队伍。通过采取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学习交流和在互联网、检察网学习等方式,让干警充分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现状,认清检察工作的新形势,了解检察工作中的新情况,把握检察工作的新规律。通过与外界的交流,使干警开阔视野,不断树立新理念,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全面加强机制创新,切实规范机关运行程序
机制建设是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把机制建设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一环抓紧抓实。
(一)进一步健全规范办案的运行机制。为提高办案效率和案件质量,确保公正执法,要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提高办案质量的长效机制。一是对各业务科室的办案流程进一步予以修订和完善,积极探索有益于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的工作机制,提高执法透明度和规范执法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案件质量评查评析体系,制定案件跟踪监督制度,落实错案追究责任制,要始终把办案质量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干警执法档案管理制度,将执法档案管理成果与
干警个人绩效挂钩,把执法档案作为年底评优选先和干警提职升级的重要依据,从而使执法档案能够真正发挥提升执法水平和案件质量的作用,使干警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二)继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健全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轮岗交流机制,把那些政治上忠诚可靠、专业上出类拔萃、人品上赢得公信的人,特别是德才兼备的年轻干警放在重要部门和重点岗位,放心、放手、放权让他们挑大梁、担重任,增强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检察工作效能。
(三)逐步完善机关日常管理工作制度。立足本院实际,科学制定和完善《干警请销假备案制度》、《干警八小时以外管理规定》、《干警职级晋升实施办法》,《督查督办制度》等,力争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定职定责,从而提高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强化机关的日常管理。
(四)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奖惩体系。实行绩效考核管理,把绩效与工作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实施对干警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同干警个人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挂钩,实现奖优罚劣,提高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检察工作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办公办案实效。
作风是干部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的表现。加强检察机
关作风建设是实现公正、廉明、高效司法的重要手段。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我们要结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使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努力在实现公正、高效、廉洁的战略目标上迈出新的步伐。
(二)着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我们要坚持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重实效、求实绩,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要大力倡导和推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制,要把领导干部推到一线,压到一线,与干警打成一片,认真研究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正确处理检察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公正执法、依法办案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关系,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检察工作结合起来,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检察改革和检察事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总结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新经验,要不断强化干警的责任感,增强干警的进取意识和争优创先意识,使其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培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催生优质的效能。
第四篇:民族地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
多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坚持在党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下,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严格依法办案,努力使自身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形势任务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对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给民族地区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只有充分认清形势,正确审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面对新形势,努力寻求突破与提高,彰显地方特色,才能给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使少数民族地区检察事业跟上时代的步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此,笔者结合本地检察工作实际,就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作浅显的探究。
一、民族地区检察机关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党和人民对检察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检察机关只有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检验和衡量检察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理念,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贯穿到全部检察执法活动中,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办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努力让党和人民满意。
(二)经济的发展对检察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贸易方面的问题,它对我国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检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首先要在执法理念上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公正与效率为核心的公开公平、高效透明的现代司法理念,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人权保障优先;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程序优先;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并重,法律真实优先;效率与公正并重,公正优先。树立平等保护的观念,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司法保护和法律服务。要进一步深化以引导侦查取证、人民监督员为主的检察体制改革。抓住“两房”建设等有利时机,加快科技强检步伐。继续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教育,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地方治安形势对检察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严打”整治斗争,刑事案件发案虽然总量有所减少,但当前影响民族地区稳定的因素依然很多,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境外一些组织借宗教之名进行渗透颠覆活动加剧,“FLG”、“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地下活动频繁,杀人、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入室盗窃、盗抢牲畜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在一些地方还有较大幅度反弹,因人民内部利益调整而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增多,维护稳定的形势更加严峻。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作为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在党委和上级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全面正确地履行好职责,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发展的瓶颈与制约因素
(一)检察基础业务薄弱。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检察机关有相当数量的干警监督意识不强,监督水平不高,监督手段不多,监督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诉讼监督工作的开展;职务犯罪查处力度不够,侦查水平低,科技含量少,惩治腐败工作徘徊不前。
(二)人才短缺、检察官断层现象突出。普遍缺乏侦查、公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受地方条件限制,引进高学历的法律专业人才十分困难;司法考试的“高门槛”使新进人员很难解决法律职称,目前大多数基层院出现新老检察官接替不上,具有办案资格人员逐年减少,部分县院甚至无法达到“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须为检察员”的规定。
(三)队伍整体素能不高。干警的文化专业结构不合理,大多干警原有文化基础较差,没有系统受过法律教育,学历教育旨在拿文凭,文凭与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长期缺乏“领军”人物的有效正规带领,导致执法手段单一,执法方法比较简单,经验化现象突出;个别干警思想空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四)管理机制不规范。在队伍管理、机关建设等方面仍然沿用行政管理模式,缺乏与检察官法相配套的改革措施;在办案、监督制约方面的运行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较重,随意性较大,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五)基层检察机关保障不够有力。目前检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的领导体制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检察机关来讲,一方面严格要求不能吃“杂粮”,而另一方面又不能保证吃饱“皇粮”。办公条件差,装备落后,办案经费困难的现象十分突出。干警政治生活待遇落实差,不少中层干部因为受职数限制,无法解决职级待遇,与经历相似的其他行政干部相比工资收入差了一截,住房条件面积小、质量差、不成套,有的干警长期住在危房里。
三、民族地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路
按照“工作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举措、队伍要有新气象、管理要有
新手段”的目标,立足于本地工作实际,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非常措施,克服各种制约因素,着力实现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找准工作重心。院党组特别是检察长要带好头,增强履职能力、服务全党大局的政治责任感,以“不须扬鞭自奋蹄”的姿态,把心思放到干实事,抓落实,解决实际问题上,要针对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从中理出既符合检察工作发展规律又适合本院工作实际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工作思路,从而在全院构筑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崭新平台。
(二)创出工作特色和品牌。将上级院的精神同本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工作现状,在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节上做文章,寻求工作的突破与提高,才能创特色、做亮点,做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使强项更优、弱项变强,以点带面,以难带易,推动业务亮点的树立,带动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三)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机制。规范化管理对于确保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有力维护社会稳定,树立严肃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民族地区的检察机关一定要审时度势,在管理方法上创新,以管理促队伍,以管理促办案,以管理促效率。通过认真总结近几年检察改革的基本经验,吸取先进地区好的做法,对现有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全面认真加以审视,从办案工作、队伍管理、机关建设、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六个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从而全面增强检察工作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各项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能和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建院先育人”的思想,切实把创建“学习型”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活动,通过强化岗位培训、岗位轮换等方式培养专业骨干和一专多能的人才。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盘活人力资源,使不同的人才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合理流动,最终与最适合的岗位相匹配。提高“人才资源”的管理水平,认真总结和完善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机制,选好用好人才,增强干部队伍管理的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整体效能。
(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对检察实践中遇到的共性、疑难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和科学总结,把感性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的科学思维。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切实把思想工作寓教于平时,寓教于经常,在全院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同时,一方面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干警把艰苦奋斗等革命传统渗透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在对干警进行思想教育,提倡奉献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工作条件的改善,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六)改革经费管理体制。积极建议在现有管理体制上建立最低检察经费保障机制,即采取“条块结合”的办法:地方保一块,上级检察机关补一点。具体讲人头经费、办公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但要保证检察经费预算在上年实际支出数的基础上,其增涨幅度高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涨幅度。省级院要提高对少数民族地区检察机关的办案补助和装备补助经费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申请专款,由中央财政统一拨付,逐级下达。
(七)积极争取关心与支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人大的监督,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支持,是检察工作排除干扰,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要认真听取党委、人大的指示和要求,广泛征求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诚恳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意见落实到执法活动中,正视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一切问题,以闻过则喜、闻过改之的态度,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
第五篇:转变理念创新模式推进民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民事行政检察理论专题研究5 转变理念创新模式推进民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邓川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在新的起点上要实现健康良性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好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问题。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只有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民行检察工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检验民行检察工作,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新进展。
■坚持促进发展的理念,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健康发展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内在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强化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规律的认识,正确处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与服务发展的关系,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的同时实现自身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从大局出发谋划和推进民行检察工作。民行检察涉及的主要是与民商事、行政法律关系及其诉讼法律关系相关的权益纠纷,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关系到行政管理秩序和诉讼秩序,这一特点决定了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坚持执法要想到稳定,办案要考虑发展,监督要促进和谐的观念,有效发挥民行检察在维护公平正义、调节民行法律关系、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定分止争、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
必须坚持把人民性作为民行检察工作的核心价值,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维护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民行检察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关系民生、民利、民权。要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关注群众诉求,切实把加强法律监督与维护人民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民行检察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从思想上感情上贴近群众,研究制定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热情接待来信来访,认真听取诉求,改进办案方式方法,耐心为群众明法析理、释疑解惑,切实把执法为民体现到执法态度、执法行为、执法作风等各个方面。
■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持续发展
创新发展必须遵循民事行政诉讼规律,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一是要树立全面监督与依法监督相统一的理念。民行检察监督覆盖了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从立案到执行全过程,但民事行政检察权决不是一种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权力。因此必须要牢牢树立依法监督的理念,准确把握监督的重点,把有限的监督资源用到严重妨碍司法公正、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等关键点上。二是要树立监督的能动性与谦抑性相结合的理念。能动性主要体现为一种意识,也就是说检察机关要意识到我们是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对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职责。另一方面,司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民事诉讼主要涉及的是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问题,应当尊重当事人在法律范围内的意思自治。从这点上讲,民行检察监督又应当体现出一定的谦抑性。三是要树立实体监督与程序监督并重的理念。要把程序公正放在与实体公正同等重要的位置,发掘和实现民行检察监督的纠错、保障、参与诉讼和司法政策表述等多种功能。四是要树立公正与效率相统一的理念。公正与效率是现代司法制度价值追求的两个方面,也是我们在制度构建和工作运行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应当将两者置于一种平衡状态。五是要树立办案数量、质量和效果相统一的理念。只有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民行检察工作的成效和价值。
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并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监督的发展模式。今后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丰富和完善:一是监督范围上的多元化。以对诉讼裁判结果的监督、诉讼过程的程序监督、诉后的执行监督三个方面构成现行民行检察诉讼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同时,还应包括对调解结果的监督以及办理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这些具有公益性质的监督,进一步丰富多元化的监督内容。二是监督手段方法上的多元化。民事行政检察采取何种监督手段,如何运用这些监督手段实施监督直接关系到民行检察监督效能的发挥。在监督手段上,应当坚持以抗诉为中心,综合运用检察监督意见、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等其他监督手段,实现监督手段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在监督方法上,要注意把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纠正错误裁判与纠正违法行为、办理申诉案件与发现移送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扩大监督的整体效能。
■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协调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合理规范各级院民行检察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工配合、共同促进”的局面。面对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的新形势,必须积极建立以省级院为龙头,分州市院为主体,基层院为基础的民行检察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级院在带头办理案件、领导和指导下级院开展工作、协调下级检察院交叉办案和异地办案等方面的龙头作用;分州市院要在提出抗诉、提请抗诉、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执行监督及工作指导等方面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基层院要发挥在办案和工作探索方面的生力军作用,以及服务大局的基础作用、执法为民的一线平台作用、维护稳定的第一防线作用。
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建立上下一体化联动办案机制,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为破解“倒三角”难题,要有计划地在民行检察部门建立上下联动办案机制,逐步推行网上办案,上下级院之间通过交办、提办、转办、督办、上级院牵头联办等方式实现检察资源的整合。
全面协调发展要求着眼于工作任务和工作重心的下沉,夯实基层民行检察工作。为了强化基层民行检察工作,必须有计划地推行新的工作方式,要求基层检察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一是在一体化办案机制中发挥基础作用;二是全面开展再审检察建议工作;三是探索开展民事调解监督和督促支持起诉工作;四是积极开展释法说理,促使当事人罢访或达成和解;五是结合审查民行申诉案件,努力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六是配合公诉部门开展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
(作者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