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

时间:2019-05-14 11:1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篇:浅谈如何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提高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畜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积极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于2007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这不仅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更是促进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支援工业建设,出口创汇,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再具体说,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五点:一是综合生产能力会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农业总产值,使过去的辅助产业成长为农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二是产业结构会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抓好草食动物、生猪、家禽业三大优势产业发展,形成全新的格局。三是产业扶持收效会更明显。有利于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该项产业快速发展。四是产业发展前景会更广阔。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产业化龙头养殖生产企业,通过发展基地+农户等模式,全面带动了同行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五是服务体系会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加强饲料、良繁、动物防疫、科技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二、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畜牧业这几年有了长足发展,成效也很显著,据行业统计,2010年全国的肉类产量:7850万吨,禽蛋产量:2760万吨,奶类产量:37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1.5%、0.2%。但是与先进国家比还处于不发达阶段,特别是一些区域性畜牧业创新发展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养殖生产方式落后,资源利用不充分,良种繁育浅谈如何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

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仍然滞后等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产业规模不大。有的地区虽然生猪、家禽业、草食动物是优势产业,但养殖业总量还不足,养殖规模还不大,地方品牌特色仍不强,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产业的市场程度不高,对整个农业、农村的辐射作用不强。

2、龙头带动不强。有的地区龙头企业少,对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与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而且发展资金不足、内部管理还不完善、再加上扶持政策有限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影响了其产业壮大和辐射带动效应。

3、科技普及不够。有的地区科技水平依然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养殖业的发展要求,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有限,大多数规模养殖场还缺少科技含量高的“名、特、优、新”产品,市场竞争力也不强,畜禽及产品深加工技术不成熟,整个产业链条短、附加值少等。

4、市场体系不健全。有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极不适应,缺乏大规模、高标准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健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极其缓慢。以上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和制约畜牧业的创新发展。

5、疫病防控不到位。有的地区没有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纳入社会事务和公共安全的范畴,没有把畜牧业当作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认真对待,在防疫工作中组织、宣传、发动、经费保障等方面还有缺陷,责任不落实。

三、推进畜牧业的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

畜牧业是振兴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保持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畜牧业的整体效益,加速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五个关键:

1、抓好优势产业建设,着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区域性畜牧业创新发展,培养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优势产业,势在必行。我国有着丰富的草山、草坡、滩涂资源,发展猪、牛、羊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各地区要推进畜牧业的创新发展,就必需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一是要加大资金扶

持力度,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各地的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各地的财政也要适当支持优势产业建设。同时,对养殖大户要采取贷款贴息的办法进行扶持,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二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在抓规模养殖场、规模养殖大户、标准化生产小区的基础上,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制定和完善畜禽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组织和指导规模养殖户(场、小区)进行科学养殖。三是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饲养管理、防病治病,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加快科学养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优势产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宜春市的自然资源丰富,对畜牧业创新发展就十分重视,大力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加大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实施项目167个,投资总额为7258万,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产业集群,并与正大、正邦、蒙牛、艾格辉、九鼎等十四家大型养殖业项目签约落户,有86站达到省定的乡镇站标准化要求,三个站评为省级“二十佳乡镇站”,形成了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2010年全市生猪出栏599万头,牛出栏26.1万头,羊出栏21万头,家禽出笼3520万羽,肉类总产56万吨, 禽蛋产量6.5万吨,创造出畜牧业生产的辉煌业绩。

2、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发挥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生产企业也是推进我国区域性现代养殖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特别是在畜牧业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一定要抓住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鼓励龙头生产企业突飞猛进。具体做法有三点:一是抓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建设。重点扶持良种繁殖场、生态养殖园等等龙头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树立地方特色品牌。二是从政策、税收、技术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龙头生产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调动和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带动、行业推动、链条延伸、产品增值的重要作用。三是围绕龙头建小区,建设小区抓大户。要把龙头生产企业与农户建为“公司+农户”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并建立双赢机制,确保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宜春市为抓好标准规模养殖,鼓励龙头生产企业发展,2010年以高安、樟树、上高、丰

城、袁州五个县、市、区生猪调出大县为重点,把资金投入到规模化猪场建设、种猪引进及配套种猪站建设、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上,建成小区120个和国家级现代肉牛综合试验站,冷配4.5万头,还形成了年供肉鸭苗1000万羽、饲料30万吨江南最大的肉鸭生产基地。并且对列入省“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平台的十八家单位加大投入,带动农户8647户,出栏销售生猪65.3万头、鸭280万羽,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

3、抓好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增收增效。加快区域性畜牧业创新发展,必须依靠现化科技改造传统养殖业,转变增长方式,这是推进区域化畜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要继续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特别是要大力引进生猪、牛、羊等优良新品种,推广生猪三元杂交、胚胎移植等新技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良种畜禽的繁育速度和优质产品率,同时要巩固冷配站点。二是要加强养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养殖业“千区万户健康养殖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增产增收效益明显的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种草养畜技术、牛羊冷配技术、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畜禽无公害全程健康养殖技术、名特优养殖新技术等,培育一大批养殖科技致富带头人,不断提高养殖科技水平。三是要推广“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 和“发酵床生物零排放”生产模式,发展循环农业,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避免产生新的面源、点源污染。宜春市把生猪、牛、羊等优良新品的引进和搞好养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广“322”农民养殖增收模式,引进生猪、牛、羊等优良新品种,培养1670户以回乡返乡创业青年为主体的新型规模养殖,通过“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科技下乡”等活动和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养殖户的人数的,建立了科技示范养殖户2340户。同时还全力推进减污工程建设,对3215个规模养殖场进行“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和干法清粪工艺等立体生态养殖,粪污状态逐步得到有效改善。

4、抓好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畜牧业快速增长。推行区域性畜牧业创新发展,形成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加快和完善市场服务体

系建设,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为畜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社会保障作用。一是要进一步放开搞好畜禽产品的流通,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禽产品的市场体系,活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畜禽产品交流。二是加强养殖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发布畜牧生产的指导性意见和市场信息,帮助生产企业、农民正确把握市场,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三是加强政策和法律服务。政府和业务部门要从养殖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出发,正确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各项政策措施,并确保落实到位。四是要畅通农产品的“绿色通道”,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养殖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五是巩固和扩大区域品牌生猪等产品的影响力,着力提升区域生猪等品牌的知名度,争创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宜春市全面落实畜牧业发展惠农政策,强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各县区都进行畜禽产品交流,2010年对41.7万头能繁母猪参保,参保率达到99%。同时还建立了信息网络,规范动物防疫检疫收费行为,并确定200家规模养殖户为技术指导服务对象,发放专家联系卡和明白卡,组织1445人次对11490个养殖户通过“一对一”的“零距离”服务,召开座谈会23次,散发宣传资料20750份,培训人数9175人,对5178户进行建档立制工作,规范生产行为,市人大、市政协就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行专题调研,推进综合治理政策及规划的出台,强化源头监管。

5、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构建动物防疫长效机制。要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畜牧兽医工作重心的转移也是推行区域性畜牧业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一是要落实动物防疫专项经费,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动物防疫机构建设。要建立健县、乡、村三级疫情信息网络,坚持采取疫情监测、市场监控、依法监管、签订防疫责任制等综合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取得新成效。二是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全面提高控制动物疫病的能力。重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强化检疫和防疫监督,切实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控制和快速扑灭动物疫病,确保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强兽药和饲料监管。依法依规加强兽药和饲料生产和

经营环节,扩大抽检覆盖率,重点打击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违法行为,规范兽药、饲料销售市场,维护农民利益,确保畜牧业安全健康发展。宜春市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设立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加强了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地方财政配套269.33万元进行工资补助,落实了责任制,对防控工作目标进行刚性管理,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实行验收申请制,市、县两级还成立了72个检查组进行春防和秋防工作检查,去年共免疫畜禽(头.羽.次)猪620万头、牛羊88万头,鸡鸭鹅5385万羽,防控工作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同时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重点加大了“瘦肉精、莱克多巴胺” 违禁使用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出动检查人数1976人次,检查奶牛场14家、饲料企业410个(次)、兽药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1997家、畜禽养殖场2108个,抽样数量6381个,查处问题110起,立案41起,涉及金额241.3万元,查处违法饲料9.2吨。总之,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是一项长久的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还需要不断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只要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就能取得更好的实效。

第二篇:推进畜牧业发展

振奋精神解放思想着力推进畜牧业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事在变化、经济在发展,观念也在转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观念的变化要落后许多,这就要求我们推进观念的转变,解放人们的思想,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尤其是农村工作。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正视农村农民困难和差距,大力破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思想障碍,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必须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结合实际地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再立促,更多地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促农村农民经济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我县属山区半山区,国土面积3208平方千米,95%山区,其中荒山林地279万亩,耕地面积54.08万亩,来木林覆盖率达38.6%,总人口33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多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以当地资源优势为支撑,以科技推广为着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产业化进程,强力培育壮大蔗糖、烤烟、茶叶、林果、畜牧、1

矿电六大支柱产业,尤其是在畜牧产业的发展,始终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来抓,切实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项目。2007年,全县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1.6万头、7.41万只、42.77万头和100.34万只,全县畜牧产业呈现出稳中有增加的良好趋势。肉、蛋产量递增率超过10%,人均占有量逐渐提高,人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全县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约有5万多人,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5%以上,畜牧业已经从农村家庭副业一跃成为农业中最有活力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之

一。据统计,畜牧业产总值2亿元以上,山区农村40-70%的现金收入来自于畜牧业。但目前我县畜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是部份领导干部对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与当前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口头重视多,实际行动少政策不到位,措施不力,养成流于形成,没有真正去很好地落实。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村级兽医室未能健全,工资待遇低,畜牧兽医工作相脱节,开展工作难度大。三是资金缺乏,政府和金融部门不能及时对困难户进行扶持,总爱“结富亲”,出现了“有钱的不愿干,想干的没有钱”的现象。四是治安条件差,牲畜被盗现象有时发生,农民缺乏安全感。

2、产业

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目前全县的畜牧养殖业仍是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偏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制,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疫病时有发生,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隐患。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禽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长,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

3、畜牧品质不过硬。多数养殖户仍重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4、防治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对大的疫病和畜产品质量监测预报还跟不上。一些重大疫病还时有发生。

据粗浅的了解,结合县委、政府的总体工作要求,我认为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的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推动我县畜牧大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加大发展规模力度,强力推动畜牧产业化进程,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全县畜牧产业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为此,我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应注重从舆论、政策、执法、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

和保护,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一是完善品种改良体系。不断增加品种改良网点,加大品种改良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改良覆盖率。二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防疫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三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县畜牧局要建立畜牧服务网络平台,开辟国内外信息网络的通道和窗口,及时反馈县内、外市场信息。四是完善购销体系。积极组建专业养殖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在供种和销售上为养殖户提供便利。五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狠抓畜牧技术培训,采取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和办班培训等形式,加强同农业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促进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3、制订优惠政策,培育龙头企业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带动,滚动发展”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建、扶持养殖专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牧业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实施政策扶持、信贷投入、招商引资等措施,力争3—5年时间内培植1—2个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同时扶持有一定规模,集养殖、贩运为一体的专业大户。在经营机制上,强化龙头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

制,形成“公司(专业大户)+基地+农民”、“市场+饲养+农户”等经营模式,促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4、发展牧草种植,优化产为结构

牧草种植可以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增加土地产出率、利用率;促进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发展,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品质。一是宣传发动。大力推广明朗种草养畜的经验,推进永康、德党、大雪山新植人工牧草面积,广泛宣传草养畜的意义和效益,提高群众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三是搞好服务。举办专题培训班,对乡镇基层干部和种养大户进行集中培训;畜牧部门组织技术人是巡回到乡镇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举办牧草种子购销洽谈会,国内知名草种子公司与种养大户签订合同,确保草种质量和今后服务;乡镇政府和村负责协调种草的土地,帮助群众解决连片种植的问题。三是种植结合。种草一定要与养畜相结合,因地制宜,因畜发展,以养畜带种草,以种草促养畜,走农林牧一体化开发的生态型养殖模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积极实施林权制改革后发挥效益,推广林、果木下种草,拉长畜牧养殖链条。在林木下种草,果树下种草,舍饲圈养,既可以确保良种牛、羊养殖的饲草需要,又可保护林木、果树和荒山,还林苗木不受牛羊损害,同时还可以带动草业发展,是解决林牧矛盾,促进林牧共同发展的有效手段。五是狠抓秸秆开

发利用。围绕养牛和养羊小区、养殖场,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等先进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5、突出规模饲养,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

一是立足实际,建立养殖基地。按照“小群体、大规模、高科技、高效益”的要求,大中小场一齐上,以场户带群体,以群体保规模,不断扩充饲养总量。二是加强规模饲养场建设。坚持发展民营畜牧企业,支持、鼓励农户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建设饲养场。三是加快小区建设,改变过去分散饲养的模式,兴建各类养殖小区,壮大养殖规模,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养殖小区全部达到“四统一、四配套”,即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服务,环保、生态、市场、公益设施四配套。四是十一五期间加大畜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我县畜产品加工升值,从而推动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篇:发展畜牧业必须有创新精神

文章标题:发展畜牧业必须有创新精神

发展畜牧业必须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畜牧业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畜牧业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发展,使畜牧业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代发展相同步。

加快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勇气,研究创新方法。畜牧业创

新包括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思维方式创新等。

1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推动体制创新首先要有敢于天下先的精神,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努力在原来改革没有触及或触及不深的旧体制的核心部分,不断地培育、发展新体制因素,使之逐步完成向新体制的过渡。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潮流中,旧体制很难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因此,畜牧业体制创新是发展畜牧业的基本要求。

要理顺畜牧业各种体制,继续推进农村经济所有制结构的转换与创新,实现政府管理体制向符合当今畜牧业发展要求转变,为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省略和动力,为整个畜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体制条件和宏观环境。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参与宏观调控,从战略高度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抓好畜牧业的薄弱环节,使其发展步入健康的轨道。同时,实行多种形式的体制改革,灵活多变,因势利导,对不同地域不同的畜牧相关企业采取多形式的体制创新。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在现有制度和资源条件下,畜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畜牧技术创新。畜牧业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一方面要围绕生产实际,及时研究开发新的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对现有实用技术的改进、发展和提高,把现代科学技术很好地应用到饲料生产、动物生产及畜产品加工等各方面中,使现代科技的发展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来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

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是科技人员的培育,只有不断培育科技人员,才会有不断的创新。人才培养既要注重研究型人才,又要重视有利创新意识的应用人才,还要培养行业人员,这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畜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所在。

技术创新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实施种苗工程,把科研、引种、繁育、经营等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实行引、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二是高度重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利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效益。三是大力实施牧业标准化生产,这是保护品牌确保产品质量的有力措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畜产品技术含量,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使产品优势变成规模、商品优势,走品牌优质之路。

3发展模式创新

如果说体制创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是依托,那么发展模式的创新则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现代畜牧业正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畜牧业发展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全新的发展模式。

要改革传统畜牧业,改变零星散养模式,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商业化、特色化的畜牲养殖业。可以考虑利用山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优先发展特色畜牧业,解决因畜牧业生产所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要正确处理好当今和长远的关系,摒弃只重当前利益不重后果的发展模式。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畜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先污染后治理,先建设后拆除的模式显然不符合新世纪畜牧业的发展规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长远的眼光发展畜牧业才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正确理清当前形势,不断创新,才是良好健康的发展模式。

4经营机制创新

发展高效益畜牧业必须实现经营机制创新,重点在于:一是鼓励、支持和发展“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培育农民购销队伍,扶植组建畜禽生产专业协会,结成农民利益共同体;三是加强开发畜禽产品精细加工,创名优品牌;四是重视畜禽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载体作用,逐步实现生产与需求的连接;五是建立发展生产与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相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拓宽农民进入市场和畜产品流通的渠道。

5思维方式创新

一切创新说到底首先是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更新。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才能实现现代畜牧业新的突破。转变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传统的以畜牧业为低下行业的观念。应具有新的战略眼光,从传统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拓宽视野,放眼全球,同世界接轨,走勇于创新的发展道路。

畜牧业要在改革和发展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强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生产经营观念的创新,使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畜牧业的发展需要从业者应具有超前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用,生产中要有紧迫感和竞争观念,多思索,多探讨,敢于创新,善于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审时度势,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畜牧业的不断发展。

《发展畜牧业必须有创新精神》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发展畜牧业必须有创新精神。

第四篇:保定市关于2011区域性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通知

关于组织区域性推进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评估检查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文教)局,青年路幼儿园:

按照保教基【2010】5号文件要求,市教育局今年将继续对各县(市、区)区域性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进行评估检查,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评估内容

按照《河北省城乡幼儿园分类评定标准》和《保定市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细则》要求,县(市、区)直属园重点查布点推进及省级示范园建设情况,其中,保定市区督查四所直属国办园的规划、布点及建设情况,各县(市)督查两所以上直属园的规划、布点及建设情况,已是省级示范园的按照标准进行督查;农村幼儿园将重点对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率、规范化幼儿园所占比例、各乡镇幼儿园合理布局情况,以及保教基础设施中的食堂、盥洗室、水冲厕所及室内外基本设备进行检查评估,并对申报的农村示范园进行验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2010年部分县(市、区)所查乡镇没有逐园验收,影响了区域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效果,为了保障区域推进的实效性,今年将对2010年已查乡镇中没有走到的园所进行补充验收(已查幼儿园名单以去年通报中的为准)。

二、评估方法和工作程序

(一)、评估方法:

1、评估四分之一乡镇的幼儿园,2010年已经评估过的乡

镇不重复评估(没有逐园查看的乡镇除外)。所到乡镇逐园查看,要求每个乡镇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颁农村二类园以上标准,其中,90%以上幼儿园设有专门盥洗室,70%以上幼儿园设有食堂,70%以幼儿园改建水冲厕所,并有1所幼儿园达到省级农村示范园标准。

2、县(市、区)直属幼儿园为必查单位,按照《河北省城市幼儿园分类评定标准》进行评估。当年接受省“普三”复检的,需达省级示范园验收标准,其它县(市、区)直属园接受省级(一类)示范园复检。

3、各县(市、区)对申报的农村示范园要进行严格把关,并填写申报表,验收时一并交给检查组。

(二)、检查程序

1、听取受检县(市、区)教育局及受检乡镇关于开展区域性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汇报,全面了解其“普三”巩固提高工作进展及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哪些巩固提高“普三”成果,促进学前三年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等。请各县(市、区)认真填写附件1、2、3、4的内容,并将县(市、区)及被查乡镇的书面汇报材料,一并交检查组。

2、现场检查。评估组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听、看、查、访等方式,实地检查所评估乡镇的各幼儿园及县(市、区)直属公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将重点对保教基础设施(食堂、盥洗室、水冲厕所、室内外基本设备、适宜幼儿发展需要的玩教具、活动材料及图书配备情况)及幼儿园一日常规进行评估;县(市、区)直属园重点推进省级示范园建设;农村示范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

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包括:①幼儿园各项制度;②幼儿入

园体检表;③幼儿晨午检记录;④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书;⑤儿童疾病与事故登记等。

3、各组汇总整理有关资料,并向受检县(市、区)教育局反馈复检情况和意见。

4、综合评定。评估工作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各组组长要撰写对受检县(市、区)的报告,交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检查报告包括各县(市、区)区域性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具体做法、取得效果、检查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内容,并对检查结果按如下规定做出认定结论:①达标。各项指标90%以上达到《标准》要求。②基本达标。各项指标80%以上达到《标准》,但在某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对被认定为基本达标的,检查组要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限期解决和何时进行回访的意见。③不达标。按照《标准》评估,各项指标合格率在80%以下。对被认定为不达标,经回访仍不达标的,第二年由市检查组重新检查。

(三)评估时间和联查方式。

全市共组成六个联合评估指导组,成员从各县(市、区)教育局普教科(股)抽调普教科长、幼教干部和省级示范园园长组成,涞水、满城、望都、蠡县、定州、高阳教育局普教科长担任组长,青年路、菊胡同、市直二幼、新华、秀水、育德、河大、农大、涿州一幼、涿州二幼、安新县直幼儿园园长担任副组长。

第一组:涞源、易县、涞水、新市区 第二组:涿州、高碑店、定兴、徐水、满城 第三组:唐县、顺平、望都、南市区、高开区

第四组:曲阳、安国、博野、蠡县 第五组:阜平定州 清苑 北市区 第六组:雄县、白沟、容城、安新、高阳

各组采取推磨检查的方法进行,即第一组成员检查第二组县(市、区),第二组检查第三组,以此类推,第六组检查第一组,各县(市、区)派普教股长或幼教干部参加,评估检查从10月份开始,12月17日前完成评估指导工作,具体到各县(市、区)时间由组长和被查县自行商定。

评估结束后,评估结果将通报全市,并纳入年终对县(市、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适当时机对先进县(市、区)和乡镇进行表彰。

各县(市、区)要提前做好接受评估的准备工作,实事求是反映情况,不得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接待工作一切从简。

附件

1、县(市、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查表

2、县(市、区)乡(镇)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查表

3、农村幼儿园均衡发展情况调查表

4、农村示范园申报表

5、保定市区域性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细则

6、河北省农村幼儿园分类评定标准

7、河北省城市幼儿园分类评定标准

2011年9月28日

第五篇:发展循环畜牧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循环畜牧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夏清阳

〔内容摘要〕 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草-畜-沼-肥”畜牧业,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积极作用。〔关 键 词〕 新农村建设 畜牧业 研究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畜牧局 高级畜牧师

畜牧业是边远农村的支柱产业,饲养农户建小型户用沼气池、规模养殖场建大中型沼气池,处理粪便,生产能源,既发展畜牧经济,又不污染环境。“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就是种植优质牧草饲养牲畜生产畜产品,养畜过程中排泄的废弃物(粪便)作为再生资源进入沼气池,经厌氧发酵生成再生能源沼气,生产沼气过程中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又是种植农作物和追施牧草的优质肥料。以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畜牧业发展,对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生态链中的牧草

牧草在“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中处于起始位置,选择种植好牧草对整个生态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上种植的牧草有许多,而以豆科作物苜蓿为优。

1、牧草的选择。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利用最广泛的牧草之一,适应性广,耐干旱,抗寒力强,易栽培管理,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产品是养畜的好饲料,富含各种养分,适口性好,所含粗蛋白多为过瘤胃蛋白,可不经瘤胃分解而直接进入皱胃吸收,发挥较高的蛋白效果,可以代替部分精料使用,易消化,各种家畜均喜食。开花初期收割制成的干草粗蛋白含量达17-18%(其中叶片含有23-28%、茎杆10-12%),氨基酸占6%,赖氨酸、色氨酸、胱氨酸等含量比玉米相应高3-5倍,并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饲养方面由于生物学价值高,素有“牧草皇后”之称。适时收割加工的优质苜蓿草粉、草颗粒等产品,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是种植粮食作物收入的2-3倍,故又被人们誉为“金钱作物”。

2、苜蓿品种的选择。苜蓿秋眠性因品种的不同而不一样,秋眠性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选择适宜的秋眠级品种种植,是进一步提高苜蓿碳积累和生物产量的有效方法。在温暖地区引进秋眠品种,会因光能利用不足而减少产量,在寒冷地区引进非秋眠品种,会导致越冬死亡或降低草丛持久力。我们通过基地试验测产表明,六盘水市区域内适宜种植半秋眠和非秋眠苜蓿品种,由于我市地理和气候的复杂性,在引种前还需因地制宜的进行必要的试种筛选。

3、种植苜蓿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林-草”套种。苜蓿是豆科作物,实施林-草套种地中的苜蓿能把游离氮活化成氮肥供给幼树,能显著提高树苗的存活率,同时在幼林地内种植苜蓿,每年每亩可收鲜草6000公斤,从而实现生态协调发展。二是“粮-草”套种。实施玉米、苜蓿套种,能充分利用苜蓿、玉米生长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调节空气,增加二氧化碳流通,增强边际效应,充分合理利用土壤水分和光合作用,用地和养地相结合,达到稳粮增收的目的。

通过“林-草”、“粮-草”结合,种植示范,引导推广,逐渐达到用种粮土地改种苜蓿,生产优质苜蓿饲草饲喂商品牲畜,可实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收,一般情况下,种植苜蓿配达适量其它饲草饲料饲养普通商品牲畜,效益是种粮收入的2-3倍。

4、苜蓿的加工。苜蓿叶片含蛋白质丰富,占全株总重含量的75-80%,通过加工处理,可提高利用率,实现旺季补淡季,丰年补欠年。一般采用塑料袋青贮和加工草粉储存使用。

二、生态链中的牲畜

畜是“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中的转化加工厂,以养猪为例。用优质牧草适当配搭其它饲料养猪,在喂养转化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粪便)作为再生资源,是生产沼气的原料。

优质牧草养畜,可降低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据养殖推算,种植苜蓿喂猪,可减少精料60%,饲养一头肥猪出售,节约精料成本150元、煮熟成本60元,饲养周期缩短30天,效益约是种粮收入的3倍,高的可达5倍,同时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三、生态链中的沼气池

沼气池,是“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生产再生产品中的发酵生产厂。把养畜排泄物(粪便)作为再生资源,进入沼气池生产清洁能源(沼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沼液、沼渣)变成再生产品。

现在利用沼气的方式有农村小型户和养殖场建大型沼气池。小型沼气池是解决农村处理粪便,生产能源,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技术已经成熟,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满足广大农民需求,解决治理畜禽粪便污染和燃料问题。通过沼气池的建设,把厕所、畜圈连接起来,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既治理了环境污染,又生产了能源和肥料,同时也能达到“村容整洁”的目的。大中型沼气池是大型养殖场处理禽畜粪便的有效途径。建议国家把发展大中型沼气列入发展计划,制定扶持规模养殖场建沼气池的优惠政策,调动他们处理粪便、生产能源的积极性,促进污染环境的治理。养殖场生产的沼气可输送供应附近村民,沼液可滴灌追施牧草,沼渣可卖给农民改良土壤。

四、生态链中的肥

肥是“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再生产品,它既是整个生态链的终端,同时也是另一次生态链的开始。

在一次“草-畜-沼-肥”循环中会产生沼液和沼渣。沼液是发酵生产沼气过程中的消化液,富含可溶性N、P、K,是优质肥料。沼渣是发酵生产沼气过程中的消化污泥,主要成份是菌体、难分解的有机残渣和无机物,是一种优良有机肥,有改良土壤功效。

五、“草——畜——沼——肥”生态循环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一是养猪收入,按一户农户种植0.5亩苜蓿,建一口10立方米沼气池,养4头猪计算:农村传统方法养猪,一头可获利100元,种草养猪与传统饲养方法相比,出栏一头可节约精料、煤钱等210元,降支增收计310元。年出栏3批12头,可获纯利3720元。二是能源节支,一口10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年可产沼气400立方米,可解决农村4-5口一家人的生活燃料和照明能源,节煤2000公斤,节电240度,合计节省开支920元。三是节省农药和化肥开支,施用沼液、沼渣可节省购农药、化肥等费用500元。三项共计可降支增收5140元。

2、生态效益。在“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经济运行过程中,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生产的沼气作燃料,年可节柴2000公斤,相当于3.5亩薪炭林或6亩林地的年林木蓄积量,保护了森林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产生的沼液、沼渣是优质肥料,长期使用沼肥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明显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物理性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加强作物对营养的利用和吸收,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另外,人畜粪便是许多疾病的传染源,在“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经济运行过程中,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可杀虫灭菌,减少疾病发生。据贵州省卫生部门调查,由于沼气能集中灭杀蚊蝇和寄生虫卵,凡是集中连片建沼气池的村庄,蚊虫减少了70%,农民消化系统疾病减少了8-10%。

3、社会效益。推广“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可把妇女从繁重的厨房劳作和起早摸黑找猪草、煮猪食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抽出时间从事庭院环境美化,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下载浅谈如何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推进区域性畜牧业的创新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省强势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我省强势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牧业兴则农业兴、牧业强则农民富、牧业安则农村稳。省委、省政府在精心绘就的我省“十一五”时期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要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考措施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县畜牧业面临加快发展、又好又......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考察工作报告

    近日,**畜牧局组织业务骨干赴大英县、广安区、华蓥市学习生猪规模场建设、现代畜牧业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三县(区、......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考察工作报告

    近日,xx畜牧局组织业务骨干赴大英县、广安区、华蓥市学习生猪规模场建设、现代畜牧业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推进xx现代畜牧业发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三县(区、......

    惠民县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惠民县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普及“良舍、良种、良料、良法”四位一体综合配套的健康养殖模式,目......

    畜牧业发展

    中国畜牧业发展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国内市场仍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

    创新畜牧业发展途径分析对策

    畜牧业是**县的主导产业,一直以来**县的畜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2007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84%,是全县农牧民奔小康的重点产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就目前......

    畜牧业推进情况汇报提纲

    畜牧业推进情况汇报提纲大庆市大同区畜牧水产总站 2006年07月 大庆市大同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是大庆市南部的一个农业区,全区现有 8个乡(镇)、58个行政村、318个自然屯,人口2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