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信社应如何构建案件防范长效机制
农信社应如何构建案件防范长效机制
【2007.03.08 09:17】
作者:张新芳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新芳
来源:金融时报
特邀嘉宾:
山东省张店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 钟金铭
河南省郑州市农信办主任 姬瑞朝
编者按
长期以来,农信社是各类金融机构中案发率较高的。而内控制度不健全和有章不循,是造成案发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构建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本报邀请了基层农信社的领导,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建立案件防范长效机制发表意见,以飨读者。
主持人:当前农信社案件多发、案件防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钟金铭:内部控制缺位,是导致农信社违规操作、经济案件多发的根本原因。据分析,金融机构发生案件的80%是有章不循造成的,20%是制度缺陷造成的。近年来,通过改革发展,农信社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执行力低下的问题使大量的制度形同虚设,导致案件频发。在改革的大环境下,部分农信社注重了改革工作和业务发展,却忽视了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少数员工职业素质较差,道德观念丧失,铤而走险,违规违法。部分农信社对审计监督重视不够,审计覆盖面过窄,频率不够,加之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尚未建立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监事会监督有名无实,致使内审流于形式,检查走过场,使一些违规问题和案件长期得不到解决。虽然近几年通过招收大学生,使农信社年龄结构优化,学历层次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农信社员工队伍,特别是部分农信社监察保卫部门成为企业“养老”部门,强制休假、岗位轮换制度得不到落实,难以保障业务稳健开展。
姬瑞朝:农信社案件防范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引发农村信用社案件的隐患仍然存在。主要表 现在以下方面:内控制度不够健全,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制度建设和执行的问题;有章不循、违章未究或追究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制度和上级精神执行力差,敷衍了事,检查走形式,甚至渎职导致案件屡屡发生;管理上粗放,存在忽视操作性风险防范和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部分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事后监督和纪检监察部门未得到足够重视或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有些信用社对员工思想政治、法制和制度教育不够或缺失等。
主持人:近几年来,你们在案件防范方面是怎么做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钟金铭:我们围绕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防范案件,从法人治理、内控制度制定、修改和完善到执行、监督落实,做了大量的工作。
完善三个体系。一是法人治理运行体系。通过制定和执行《法人治理运行规则》等29项法人治理规章,充分发挥股东代表、外部董事、监事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工作,提高透明度,有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运行
体系。二是建立了授权管理体系。授权体系采取“分级授权、下授一级”的模式,由各单位、各部门在各自的受权范围内
开展工作,明确了各项经营管理行为及业务操作的权利、责任承担者。三是内控制度体系。开展了“整章建制年”活动,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票据兑付工作需求,对全行各岗位、各环节、各部门内控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完善规范,整编成册。
共制定、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61项,涵盖了各个部门和专业,形成了与农村合作银行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抓好三大环节。思想到位、执行到位和监督到位是内控建设的三个环节,只有抓好了这三大环节,才能切实有效的防范案件发生。一是思想到位。建立了内控知识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内控学习培训,增强员工内控意识和业务素质,有效防止了各类案件的发生。二是执行到位。通过整章建制,制定了各项业务操作规程,规范了日常业务操作程序,要
求员工严格执行落实。推行了客户经理风险抵押金制和稽核人员问责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执行落实到位。三是
监督到位。为保障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督促员工依规经营,我行完善检查监督机制,通过会计辅导、事后监督和稽核
审计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对各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的检查监督力度。
开展三项治理。我行积极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治理商业贿赂和员工经商办企业三项治理活动,通过两年的案件专项
治理,及时地纠正了分支机构存在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规范了业务操作程序,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开展了纪检专项监
察活动,对员工经商办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商业贿赂、顶(冒)名违规贷款等突出问题及时清理和整顿,对化解各
方面的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姬瑞朝:一年来,河南省联社郑州市农信办坚持“勤教育、严内控、重防范、强监督”的治社理念,扎 扎实实地开展
案件防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把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作为立社之本,在全市农信系统集中开展“制度学习教育月”活动,全面学习银行业法律法规和农信社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制度学习全员测试,并把农信社各项制度细化
到各个经营环节、各个岗位及工作流程中,真正使制度入脑入心,贯穿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进一步增强
了员工遵章守纪观念。严格执行强制休假、岗位轮换和定期交流制度。郑州农信系统全年共交流联社机关中层干部25
人、信用社主任57人、副主任119人、高风险岗位轮岗1671人,对13名信用社主任、11名副主任实施了强制休假,对在岗位交流和强制休假稽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稽核和严肃处理,使全辖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有了
进一步提高。充分暴露陈案,严格控制新案。对过去发生案件而没有查出的,现在查出了,对责任的追究可以放宽,鼓
励暴露陈案。严格控制新发案件,如果出了新发案件,必须严格追究责任。对现在陈案没有暴露,甚至又有新案发生的,将严格上追两级责任。郑州市农信办成立稽核监督中心,建立“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稽核管理体系,提高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大内审频率,对授权卡(柜员卡)、印鉴密押、空白凭证、金库尾箱、查询对账、轮岗休假、录像检查和枪支弹药等八大高风险领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内部审计。
主持人:如何理解案件防范长效机制,你们认为怎么才能构建起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
钟金铭:我认为,构建案件防治的长效机制,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农信社要从省级联社开始,自上而下成立案件防治的常设机构,专门负责内部控制和案件防治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
落实的案件防治工作格局。
强化内部控制。农信社要继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全力提升执行力,构建防范各类风险,尤其是防范案件风险的内
部防线。一是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抓好案件防治工作的前提,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要将现有制度全面梳理、整合,及时
完善、健全,弥补制度漏洞,为案件防范构建完善的制度堡垒;二是制定出来的制度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坚决杜绝任何有章不循,违法操作的行为。
加强思想教育。对员工加强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引导增强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案防意识,自觉
遵守和执行各项规定,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案防打好人本基础。
加大责任追究。农信社要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的方式,加大对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的检查监督力度,督促制度坚
决落实,对案件隐患全面排查,坚决遏制各类风险。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类隐患彻底整改,对案件
责任按规定严肃追究。
姬瑞朝:针对当前诱发农村信用社案件的诸多隐患,预防之策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切实建立起不
愿违的自律机制、不能违的防范机制、不敢违的惩戒机制,形成教育、制度、管理、监督“四位一体“的案件防范体系。
要建立对员工进行依法合规经营文化、职业道德操守、风险管理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
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和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
观,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增强遵纪守法和风险防范意识。督促辖内农信机构加强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和流程规范,逐步形成部门设置有制约、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过程有监控、风险有检测、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的全面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确实做到权力有限、责任有度、风险有数、内控有效。当前,农信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进一
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要在组织架构上完善法人治理,不仅是要做到理事长和
主任分设,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而且要合理界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权责,特别是对理事长的职责定位和履
职监督要到位,防止“一长独大”。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稽核审计制度,着力加强农信机构内部稽核审计组织建设和人才队
伍建设。配备高素质的专业稽核审计人员,增强内部稽核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有效性和权威性;要改进稽核审计方式,提高稽核审计工作的效率,对案件高发机构、高风险业务、易发案件部位,要增加稽核审计的深度、广度和频率;要建
立内部稽核审计的问责制度,提高自我纠错能力,有效防范案件风险。
主持人:为构建案件防治长效机制,下一步有哪些具体计划?
钟金铭:为构建长效机制,将具体采取三大措施:一是成立案件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担任组长,行长担任
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案件防范与治理的日常工作。董事长、行长及有关人员分别签订《案件防范责任书》、《连锁包保责任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自上而下逐步建立覆盖全
行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案件防范网络体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案件防范工作格局。
二是为进一步普及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全员的法制观念和合规意识,创建良好合规文化,更加有效的加强内
部控制建设,防范案件风险,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合规教育活动。三是要继续加强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成立检查组,对全行信贷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管理、监察保卫、人力资源等内控管理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积极整改落实,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保障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继续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和员工经商办企
业工作力度,坚持防范与治理并重,标本兼治,防治相结合。
建行张家口分行多措并举建立案件防控长效机制
2009年06月09日 14:25:52来源:河北金融网
(本网讯)据有关资料分析,金融机构所发生的案件只有20%是由于制度缺陷造成的,另外80%都是有章不循造
成的,由此可见,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弱的问题不解决,建立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就无从谈起。
为此建行张家口分行从规章制度的执行力着手:
一是狠抓规章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教育。要做到对学习制度、遵守制度和执行制度常抓不懈,真正使制度入脑入心。通过全面学习银行业法律法规和建设银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制度学习全员测试,并把各项制度细化到各个经营环节、各个岗位及工作流程中,贯穿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进一步增强员工遵章守纪观念和自律意识;
二是突出领导人员的率先垂范。各级机构负责人在落实规章制度方面要给下属带一个好头,这也是带好队伍的基础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说一个领导干部在执行制度方面马马虎虎,其下属也就会上行下效,管理上也就会漏洞百出,重大违规和案件就难以避免;
三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标志就是全员对规章制度执行得到普遍提高,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大气候、大环境。通过经验介绍、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对那些长期以来严守纪律、合规操作典型单位和个人广泛宣扬和奖励,特别是对于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有效控制风险,并避免建行资金和财产损失的员工,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重奖。
第二篇:农信社怎样构建案件防范长效机制
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机制研究
长期以来,农信社是各类金融机构中案发率较高的。而内控制度不健全和有章不循,是造成案发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构建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本报邀请了基层农信社的领导,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建立案件防范长效机制发表意见。
农村信用社案防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农信社案件多发、案件防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内部控制缺位,是导致农信社违规操作、经济案件多发的根本原因。据分析,金融机构发生案件的80%是有章不循造成的,20%是制度缺陷造成的。近年来,通过改革发展,农信社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执行力低下的问题使大量的制度形同虚设,导致案件频发。在改革的大环境下,部分农信社注重了改革工作和业务发展,却忽视了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少数员工职业素质较差,道德观念丧失,铤而走险,违规违法。部分农信社对审计监督重视不够,审计覆盖面过窄,频率不够,加之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尚未建立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监事会监督有名无实,致使内审流于形式,检查走过场,使一些违规问题和案件长期得不到解决。虽然近几年通过招收大学生,使农信社年龄结构优化,学历层次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农信社员工队伍,特别是部分农信社监察保卫部门成为企业“养老”部门,强制休假、岗位轮换制度
得不到落实,难以保障业务稳健开展。
姬瑞朝:农信社案件防范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引发农村信用社案件的隐患仍然存在。主要表 现在以下方面:内控制度不够健全,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制度建设和执行的问题;有章不循、违章未究或追究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制度和上级精神执行力差,敷衍了事,检查走形式,甚至渎职导致案件屡屡发生;管理上粗放,存在忽视操作性风险防范和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部分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事后监督和纪检监察部门未得到足够重视或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有些信用社对员工思想政治、法制和制度教育不够或缺失等。
主持人:近几年来,你们在案件防范方面是怎么做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钟金铭:我们围绕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防范案件,从法人治理、内控制度
制定、修改和完善到执行、监督落实,做了大量的工作。
完善三个体系。一是法人治理运行体系。通过制定和执行《法人治理运行规则》等29项法人治理规章,充分发挥股东代表、外部董事、监事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工作,提高透明度,有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运行体系。二是建立了授权管理体系。授权体系采取“分级授权、下授一级”的模式,由各单位、各部门在各自的受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明确了各项经营管理行为及业务操作的权利、责任承担者。三是内控制度体系。开展了“整章建制年”活动,根据
自身业务发展和票据兑付工作需求,对全行各岗位、各环节、各部门内控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完善规范,整编成册。共制定、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61项,涵盖了各个部门和专业,形成了与农村合作银行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抓好三大环节。思想到位、执行到位和监督到位是内控建设的三个环节,只有抓好了这三大环节,才能切实有效的防范案件发生。一是思想到位。建立了内控知识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内控学习培训,增强员工内控意识和业务素质,有效防止了各类案件的发生。二是执行到位。通过整章建制,制定了各项业务操作规程,规范了日常业务操作程序,要求员工严格执行落实。推行了客户经理风险抵押金制和稽核人员问责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执行落实到位。三是监督到位。为保障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督促员工依规经营,我行完善检查监督机制,通过会计辅导、事后监督和稽核审计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对各业务部门和分
支机构的检查监督力度。
开展三项治理。我行积极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治理商业贿赂和员工经商办企业三项治理活动,通过两年的案件专项治理,及时地纠正了分支机构存在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规范了业务操作程序,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开展了纪检专项监察活动,对员工经商办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商业贿赂、顶(冒)名违规贷款
等突出问题及时清理和整顿,对化解各方面的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姬瑞朝:一年来,河南省联社郑州市农信办坚持“勤教育、严内控、重防范、强监督”的治社理念,扎 扎实实地开展案件防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把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作为立社之本,在全市农信系统集中开展“制度学习教育月”活动,全面学习银行业法律法规和农信社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制度学习全员测试,并把农信社各项制度细化到各个经营环节、各个岗位及工作流程中,真正使制度入脑入心,贯穿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进一步增强了员工遵章守纪观念。严格执行强制休假、岗位轮换和定期交流制度。郑州农信系统全年共交流联社机关中层干部25人、信用社主任57人、副主任119人、高风险岗位轮岗1671人,对13名信用社主任、11名副主任实施了强制休假,对在岗位交流和强制休假稽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稽核和严肃处理,使全辖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充分暴露陈案,严格控制新案。对过去发生案件而没有查出的,现在查出了,对责任的追究可以放宽,鼓励暴露陈案。严格控制新发案件,如果出了新发案件,必须严格追究责任。对现在陈案没有暴露,甚至又有新案发生的,将严格上追两级责任。郑州市农信办成立稽核监督中心,建立“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稽核管理体系,提高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大内审频率,对授权卡(柜员卡)、印鉴密押、空白凭证、金库尾箱、查询对账、轮岗休假、录像检查和枪支弹药等八大高风险领域进行了一
次全面的内部审计。
主持人:如何理解案件防范长效机制,你们认为怎么才能构建起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
钟金铭:我认为,构建案件防治的长效机制,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农信社要从省级联社开始,自上而下成立案件防治的常设机构,专门负责内部控制和案件防治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案件防治工作格局。强化内部控制。农信社要继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全力提升执行力,构建防范各类风险,尤其是防范案件风险的内部防线。一是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抓好案件防治工作的前提,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要将现有制度全面梳理、整合,及时完善、健全,弥补制度漏洞,为案件防范构建完善的制度堡垒;二是制定出来的制度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坚决杜绝任何有章不循,违法操作的行为。
3加强思想教育。对员工加强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引导增强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案防意识,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规定,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案防打好人本基础。
4加大责任追究。农信社要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的方式,加大对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的检查监督力度,督促制度坚决落实,对案件隐患全面排查,坚决遏制各类风险。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类隐患彻底整改,对案件责任按规定严肃追究。
姬瑞朝:针对当前诱发农村信用社案件的诸多隐患,预防之策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切实建立起不愿违的自律机制、不能违的防范机制、不敢违的惩戒机制,形成教育、制度、管理、监督“四位一体“的案件防范体系。要建立对员工进行依法合规经营文化、职业道德操守、风险管理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和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增强遵纪守法和风险防范意识。督促辖内农信机构加强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和流程规范,逐步形成部门设置有制约、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过程有监控、风险有检测、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的全面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确实做到权力有限、责任有度、风险有数、内控有效。当前,农信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要在组织架构上完善法人治理,不仅是要做到理事长和主任分设,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而且要合理界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权责,特别是对理事长的职责定位和履职监督要到位,防止“一长独大”。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稽核审计制度,着力加强农信机构内部稽核审计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配备高素质的专业稽核审计人员,增强内部稽核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有效性和权威性;要改进稽核审计方式,提高稽核审计工作的效率,对案件高发机构、高风险业务、易发案件部位,要增加稽核审计的深度、广度和频率;要建立内部稽核审计的问责制度,提高自我纠错能力,有效防范案件风险。
主持人:为构建案件防治长效机制,下一步有哪些具体计划?
钟金铭:为构建长效机制,将具体采取三大措施:一是成立案件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担任组长,行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各
部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案件防范与治理的日常工作。董事长、行长及有关人员分别签订《案件防范责任书》、《连锁包保责任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自上而下逐步建立覆盖全行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案件防范网络体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案件防范工作格局。二是为进一步普及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全员的法制观念和合规意识,创建良好合规文化,更加有效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防范案件风险,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合规教育活动。三是要继续加强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成立检查组,对全行信贷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管理、监察保卫、人力资源等内控管理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积极整改落实,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保障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继续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和员工经商办企业工作力度,坚持防范与治理并重,标本兼治,防治相结合。
第三篇:浅析农信社构建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自身实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各类业务得到了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不断发展壮大,除狠抓业务经营外,重视廉政建设也是成功原因之一。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在重视业务发展的同时,努力打造廉政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两手都要硬”。而如何建立以廉政为思想
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构建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成为了廉政建设的新课题。笔者就构建农村信用社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谈几点想法:
一、廉政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对廉政建设也越来越重视,逐渐形成了农村信用社独特的廉政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
一是紧密结合三农。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通过50年多年的发展,信用社与三农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作为廉政文化建设,也将与三农的这种鱼水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广大农村信用社党员大部分时间在与农户打交道,因此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强烈的农村乡土和淳朴气息。
二是紧密结合业务经营。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机构,廉政建设与其他企业和单位有着根本区别。金融机构的诱惑力和风险度比其他任何单位和企业都要高得多。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抵御了高度的诱惑,党性得到了不断提升,更能坚持原则和廉洁自律。
三是紧密结合案件防范。案防工作是作为金融部门的农村信用社的重中之重,做好案防工作就等于为资金安全装上了防火墙。从近年来银行发生过的案件来看,内部犯罪占据九成以上。因此,农村信用社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内部员工思想防线,从而保证了案件防范的成果。
二、构建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途径。
(一)必须建立服务基层、深入农村的长效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信合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查的工作机制。随着信用社业务的展以及通讯的普及,信用社员工联系工作都采用电话方式,下基层与农民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减弱了与农民朋友的血肉联系,影响了一些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建议通过定期下基层调研、下派到基层任职、参加基层工作队、担任基层工作指导员等方法,为领导干部创造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组织群众能力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干部员工“送金融到企业”、“送金融下农村”活动,鼓励干部员工到农村和其他基层单位体验生活、开展工作的制度,构建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建立信用社分社主任以上干部、信贷员“联乡包村”制度等;其次,要建立畅通群众信息渠道的各项制度。如各级领导班子和信贷人员、客户经理要定期征求农民群众意见的制度,定点接待群众和“下访”的制度。设立信访接待部门,负责接待来访群众,接收群众来信,沟通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联系。设立联系群众的热线电话、“接待日制度”、“网上信箱”,疏通、拓宽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同时还应创新工作方法,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建立畅通的工作、信息联系机制。
二、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和领导干部管理机制。要健全民主决策,用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馈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和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各项事务。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使党章对领导干部的各种要求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通过制度的约束,使广大领导干部经常处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管理机制等。
三、建立长效的教育和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要健全领导干部和员工的培训、教育机制。在做好日常业务的同时,要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员工的理论和业务培训和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和廉政文化等的建设,带动全体党员形成终身学习的风尚,积极了干部员工教育提供各项服务。
四、是要建立健全干部、员工廉政建设激励机制。
除了对日常业务的考核外,定期对干部员工学习、作风、服务方面的考核,提倡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特别是结合农村信用社实际,要加强对广大信贷人员的作风建设,改正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廉洁自律做得好的领导员工应给予物资上的鼓励或回报。为此,从长远考虑应当建立“廉政公积金”制度,或者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以
此提高廉洁自律者对未来依法取得丰厚回报的心理预期,激发并巩固其廉洁自律的内在动机,达到抑制腐败动机的目的。
五、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自律长效机制。
一是要构建完善的“教育养廉”机制。通过实施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廉政教育,持之以恒地培养人的内在思想道德品质,坚持不懈地强化人的道德自律意识,使人毕生崇尚
真、善、美。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既要有人生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有心理人格教育;既要有勤廉典型教育,又要有腐败警示教育;既要有党纪政策教育,又要有法律规章教育等。同时要注意教育形式要多种多样,既要有理论灌输教育,又要有现身说法教育;既要有电化式教育,又要有谈话式教育等。另外,教育时机要把住几个重要契机 “进社、入党、提职”必须接受专门教育的制度。二是构建长效的岗位责任制建设,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的廉政教育,努力营造“家庭清廉是福”的氛围,构筑“把前门、堵后门”的家庭拒腐防线。通过完善岗位责任制,全员签订《合规承诺书》、《家庭助廉责任书》等,构建长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三是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从政治待遇着入,对廉洁自律做得好的干部员工给予政治上的褒奖。主要在评优表彰、提升职务时必须把是否做到了廉洁自律作为一条硬指标,对于在廉洁自律方面做得不好的领导干部一律不得评优或提拔,形成用人导向。四是必须构建严格的“监惩促廉”机制。通过加强监督和惩处,减少腐败机率,遏制腐败动机,从而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重点是加大对“人权、财权、物权以及自由裁量权”的使用、运行的监督,卡住权力滥用。同时严格执行党纪国法,使不廉洁自律者受到应有的惩处,从而促使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廉洁从政,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健康发展。
第四篇:构建农信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问题
构建农信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问题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信贷管理只有在风险管理上革命,才能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目前,农信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产生危机根源的两个最大的因素,就是资本严重不足与风险管理能力低。各农村信用社,在当地政府与银行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置换不良资产,增资扩股来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工作正进展较快,预计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最后年内都能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现在最关键是如何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在短期内靠外力因素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靠内部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才能逐步提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与国内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农信社的自身发展实际,建立起农信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是每个农信社高级管理人员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菏泽市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对此进行一些探讨,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信社在风险管理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经营理念上的存在偏差。导致没有把风险管理提升到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经营指导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外延扩张恶性竞争粗放经营指标考核的 初级 阶段。经营管理上的主要目标,仍是机构网点存款数量,资产规模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不能在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和不断优化资产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做大做强,在规模快速扩张中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农信社虽然初步完成了组织体系的变革和资产规模的扩张,但还没有完成管理体制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还没有实现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观。
二是风险管理组织构架上的虚设。在决策层,理事会没有真正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联社整体经营风险进行总体控制。对执行层经营班子风险管理进行有效评估与监督。在经营层中,内控委员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信贷管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之间缺乏平衡制约,特别是信贷管理委员会基本上集裁判员与运动员职责于一身,缺乏有效的制约。信贷风险是经营中存在的最大风险。
三是风险控制文化的缺失。全员风险意识不强,在风险控制与管理上,主要局限于几个部门与少数管理人员职责上。虽然表面上员工都知道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但没有将风险职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中去。虽然制订了许多规章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实与执行到位,违规操作显现的风险仍然较为突出。
第五篇:农信社案件防控需构建五项机制
农信社案件防控需构建五项机制
作者:秦汉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46 更新时间:2009-12-17
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银行业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案件防控也凸显出许多的新问题,手法翻新,形式多样,防不胜防。针对这些状况,监管部门和农信社行业管理部门应始终保持案防高压态势,真正建立并落实案防的长效机制,将案防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第一,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保障机制。
对案件重视与否是案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凡是发案率低﹑案防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往往都是对防案控案工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地区。一是应当建立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架构,专司案件的治理,通过这个组织,统筹各方,协调内外,集中精力,精确打击。二是建立有效的制度及其后评价评估系统,通过对制度的完备性﹑操作性及时跟进,根据业务发展持续健全制度,这是案防的主要制度屏障。三是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统筹协调、联系紧密、分工负责、属地落实”的案件治理工作层次,为贯彻落实案件防控各项措施奠定组织基础。
第二,建立完善的内控和风险排查机制。加强内控的实质就是要保证内控制度既要覆盖所有风险点,又能得到彻底执行。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维护。农信社要以银监会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意见”为基础,定期组织梳理修订各项业务制度和操作流程,堵塞漏洞。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力。认真执行轮岗轮调、强制休假等制度,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力的定期检查督导,一旦发现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问题,无论是否造成损失,都要对直接经办人及相关负责人进行严厉查处。三是重视科技风险。应建立完善重要网络设备的高可用性方案,强化网络监控和预警机制,经常对重要网络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及早发现、排除隐患。四是加强内控文化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把案件防范纳入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以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提高员工拒腐防变的能力。
定期排查就是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强化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业务、重点人员的风险排查,并对排查暴露的违法违规问题,逐项落实整改。当前要突出对大额存款的进出情况和票据承兑业务的风险排查。特别要重视基层网点的风险排查工作,每月要进行一次案件防范形势的分析和风险排查,并进行详尽的书面记录。同时,各级监管部门要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对农信社的自查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工作作为常规监管的工作内容之一,确保风险排查工作取得实效。
第三,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和全员约束机制。“正向激励”的核心就是将案件治理工作与市场准入、现场检查、监管评级、良好农信社评比、监管措施的宽严、内部绩效考核等挂钩,通过差别监管、分类监管等监管措施,起到“树立标杆、奖优罚劣”的积极效果,在农信社系统形成合规经营的企业文化。一是抓好内控监管评级。加强对农信社的内控评级管理,对于发案率高、涉案金额大、案控薄弱的机构,除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外,在监管评级要予以扣分甚至降级,实施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直至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对于评级结果较好、低案件率、高堵截率、内控管理严格,特别是连续三年未发生案件的机构,在市场准入和监管强度等方面应予以倾斜。二是开展“良好农信社”的评比工作。对被评为“良好农信社”的机构,以承诺式监管为主,按照有关规定继续执行激励性监管措施。三是做好内部绩效评估工作。督促农信社加紧研究和完善案件治理成效与内部绩效奖励挂钩的有关办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案件治理工作成效。
“全员约束”即要强化农信社内部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防控案件风险的责任,实现员工间的相互监督和约束。一是将案件防控与全体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且高管人员的挂钩比例要高于一般员工。对于发生重大案件的农信社,当年不得调增基础工资,并取消全部绩效工资。同时,对于连续三年未发生案件的机构,以及坚持规章制度、勇于制止案件发生的员工,要适当予以奖励。二是将案件防控与监管部门组织的内控考试挂钩。案发机构的所有员工都必须参加考试,对考试不及格的,将督促落实集中学习、调离岗位、解除聘用合同等惩罚措施,进一步完善不合格员工的退出机制。
第四,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和科学处置机制。
按照“对内充分,对外适度,正面披露,重在防范”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案件信息披露范围、内容、口径、频率和方式。一是信息报送及时。辖内发生案件,各农信社需在第一时间迅速核查,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向属地监管部门或公安等相关部门报告。二是信息内容准确。信息内容包括案发时间、参与主体、演进过程、涉及金额、波及范围、案发原因等事项,以此确定案件的性质、级别,应确保数据规范、准确、统一。三是信息披露充分。把握“内外有别”的原则,对外以正面宣传为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内则要定期通报,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及时交流农信社案防工作的动态、经验及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科学处置”是指一旦发生案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有序地予以处置,将案件损失和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具体来说,就要坚持“三控、两查、一监管”的处置模式。“三控”即控制媒体、控制人员、控制损失,尤其是要控制媒体及舆论,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避免“蝴蝶效应”;“两查”即查内控、查责任,重在完善内控,亡羊补牢;“一监管”即对发生大要案的机构实施特别监管,及时采取约见高管人员谈话、增加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频率、责令停办部分业务、上收业务审批权限、暂停办理某项业务、取消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等惩戒性监管措施。
第五,建立严格的跟踪督查和责任追究机制。
按照“属地稽查、序时巡查、点面结合、全程跟进、责任到人”的总体原则,进一步加大案件督查工作力度。“属地稽查”就是各银监分局负有对所在行政区域农信社的案件防控工作督查职责。分局案件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落实不同地域、不同机构的案件督查责任人员,明确案件督查内容和要求;“序时巡查”即督查责任人要按照划定的管辖区域,每月组织巡查,确保一年巡查范围全面覆盖所有地域;“点面结合”则是指在巡查的方法上要突出重点,根据不同阶段的风险特点、关键环节和案件高发领域,及时调整巡查重点,提高督查的针对性;“全程跟进”是指对于新发生的案件,要从案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开始,到信息报送、案件处置和总结的整个过程要全程跟进;“责任到人”,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监管问责,确保跟踪督查责任落到实处。
“责任追究”要求农信社各级管理部门完善案件和违规处罚实施办法,明确作案人、制约人、领导责任人、业务管理和风险部门责任人的处罚标准和程序,从制度上规范案件责任的认定、处分级次的确定和责任追究工作。同时,应按照“自查从宽、他查从严,尽职免责、失职重罚”的原则,执行鼓励自查、尽职免责的责任追究区别对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