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资审核流程通知
员工工资核算管理流程
为完善公司管理制度,规范员工工资核算程序,确保员工工资与提成核算准确无误,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的考勤、工资、提成的汇总、计算、呈报。特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部门负责人要于当月3日前,将上月考勤汇总和基本工资,呈报人事专员核对;
二、人事专员要于当月5日前,将核对后的考勤汇总和基本工资金额交至总公司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于当月15日发放工资;
三、部门负责人要于当月8日前,将上月业绩明细和提成金额,核对无误后呈报人事专员核对;
四、人事专员要于当月10前,将核对后的业绩明细与提成金额交至总公司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于当月20日发放;
五、人事专员负责全体员工考勤、课时、私教课程的监督审核工作;
1.各部门负责人须按以上规定日期准时呈报工资核算资料(考勤表、工资表、绩效考核、员工奖惩单等)。
2.因部门负责人呈报核算资料不及时,导致工资核算流程受阻,致使员工工资延迟发放,由直接部门负责人承担相关责任。
3.各部门负责人在工资核算流程中,呈报核算资料错误、审核、复核失误,导致员工工资发放错误,由直接部门负责人承担经济损失。
4.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于每月同时跟进当月的工资核算流程,跟踪签呈进度,确保公司发薪日能准时发放薪资。
5.员工工资核算公开、公正、公平,接受员工监督,如有遗漏、错算情况,请当事人及时到行政部说明,经查属实,将在下月工资中予以补算核发。
六、本《员工工资核算管理流程》自董事长签批后,于即日起执行
第二篇:工资审核责任制
工资审核责任制
由于在每月薪资制表及审核的过程中,多次出现错误,导致工资发放出现异常,依据公司工资制作流程,对这一情况做如下规定:
一、制表
1、各部门在上报原始单据前,应仔细审核并确认签字,避免因原始数据错误而造成制表错误;
2、在原始数据(如考勤)统计、上报过程中存在作弊嫌疑,经调查确认后由作弊人承担全部责任,情节严重或者屡教不改者给与辞退处分;
3、人事应根据各部门提供的原始单据进行制表,要求仔细,严谨。对各部门上交提供的原始单据妥善保管,以备后查;
二、部门内审
制表完成后,人力资源部应对工资表进行仔细的审核,确保准确、无误的移交各部门经理复核。
三、其他部门复核
1、各部门负责人在收到人力资源部移交的各自工资表的第一时间根据原始单据对薪资表格进行细致审核,发现错误及时退还到人力资源部进行复查及错误更正;
2、人力资源部将各部门审核通过后的工资表格汇总后交财务复核,复核通过后递交陈董审批。
四、董事长审批
董事长对经过各部门复核的工资表进行审批并移交财务出纳按时发放工资。如有发现错误,对相关责任人予以10元/人次的处罚
五、工资发放后出现错误后的勘误
若在工资发放后出现错误,则对相应责任人予以20元/人次的处罚,工资核算错误责任由人力资源部依据工资制作流程界定,错误部分在下月工资中多退少补(离职员工需当月处理完毕)。
六、分子公司参照执行
人力资源部 2012.08.27
第三篇:工资报表、结算审核工作流程
工资报表、结算、审核工作流程
中昊“程”字第11号
第一步:报表
1.1一车间、二车间次月8号之前报给企管部薪资员。
1.2下料车间、三车间、四车间、工程部14号之前上报。
1.3车间上报前须报生产副总审核。
第二步:结算核实(此工作由企管部薪资员负责)
2.1每月1-7号结算办公楼各科室
2.2每月8-13号结算核对一、二车间
2.3每月14-20号结算核对下料、三车间、四车间、工程部
2.4每月21-22号打印制表,薪资员在制表栏里签字后转给
财务部。
2.5 薪资员负责记录报表的送交时间。
第三步:财务部审核
财务部须在每月24-27号完成审核工作,审核完毕后,在审核栏里签字后,还给薪资员。
第四步:副总审核
28号由薪资员送给行政副总、副总须在29号审核完,并签字认可,当日须归还给薪资员。
第五步:薪资员30号送交总经理审批
第六步:企管办每月的29-30号对流程规定的时间进行检查。对于没按规定时间完成的,每次给予20元的经济处罚。没有按时检查每次给予20元的经济处罚。
第四篇:QS审核流程
QS审核流程
许可证申办程序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下列程序申请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地域管辖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到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2.企业填写申请书,准备相关材料,然后报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3.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通知后,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4.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
5.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即可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副本。
办证工作日须知
一、申请阶段
15个工作日
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含个体经营者),应按规定程序获取生产许可证。新建和新转产的食品企业,应当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省级、市(地)级质量技监部门在接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组成审查组,完成对申请书和资料等文件的审查。企业材料符合要求后,发给《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20个工作日
企业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从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通知起,在20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撤回申请。
二、审查阶段
40个工作日
企业的书面材料合格后,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规则,在40个工作日内,企业要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现场审查合格的企业,由审查组现场抽封样品。
10个工作日(1)
审查组或申请取证企业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将样品送达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10个工作日(2)
经必备条件审查和发证检验合格而符合发证条件的,地方质量技监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对审查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将统一汇总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国家质检总局。10个工作日(3)
国家质检总局收到省级质量技监部门上报的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材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批准。
三、发证阶段
15个工作日
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后,省级质量技监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向符合发证条件的生产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副本。
许可证相关时间
证书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5年。不同食品其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在相应的规范文件中规定。
换证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企业应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换证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规定的申请程序进行审查换证。年审
对食品生产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前的1个月内向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年审申请。年审工作由受理年审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年审合格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在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副本上签署年审意见。
变更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种类食品的,应当在变化发生后的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受理变更申请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审查企业是否仍然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的要求。
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时,应当在变更名称后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更名申请。
第五篇:二方审核流程
第二方审核有哪些内容
一、根据采购方的特殊要求和所参照的体系标准不同,所制定的审核内容也不尽相同。通常意义上,第二方审核应包含以下内容:
1、供应商的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程度,如质量、环境、安全健康、综合管理等;
2、供应商的生产线工序能力,包括关键工艺参数、设备、工装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3、从采购、物流、生产计划、生产实施、检验、包装仓储到出货的全过程或部份过程审核;
4、供应商执行采购方工程技术和管理要求的能力和满足程度;
5、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二、第二方审核的流程
1、准备阶段: 第二方审核除了要有根据采购方特殊要求和产品特点制定的审核标准以外,还必须按照一套明确的评估思路、评估方法和汇报方式来开展供应商第二方审核,因此文件准备、人员安排、审核方案和审核时间的确认都是准备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
2、评审阶段: 第二方审核小组根据确定的评审方案对供应商实施现场审核,审核人员(或会同采购方技术人员)根据标准和采购特定要求对供应商体系和流程展开全方位评估,最终得出评估报告。
3、总结改进阶段: 现场审核完毕后,向供应商提供评审总结报告,采购方可根据评审报告和公司发展规划要求供应商提交整改计划和时间表,后者需制定改进解决方案并按计划推进完成,采购方按期检查改进情况。
4、应用阶段: 根据供应商实际改进状况的检查,采购方可制定调整、筛选供应商等相关决定,密切协助供应商为供应链的持续提高出谋划策。①预选审核:由供应商开发人员发放调查表、报价等资料,必要时,对供方现
场进行初步审核(主要任务就是了解该公司);然后将预选结果报部门,由部门对预选通过的供方进行准入评审(具体称为选点评审),然后按流程审签,评审通过后,给予供方代码,成为合格供方;提交样件,样件确认后由相关部门组织技术、质量、采购等部门对该供方进行审核,进行PPAP 批准,PPAP 件批准后,成为合格供方可以批量供货。②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临时对该供方进行现场过程审核,一般合格供方,根据其产品的重要性和负杂程度,编制日常监督审核计划,对供方过程控制文件、制造过程、采购过程、检验试验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审核,要求供方在审核期间提供连续300 套供货产品生产,确认其过程控制能力和批量生产能力。③针对作坊则没有系统化的操作模式,没有被认可的体系,甚至没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审核这类供应商目的要搞清楚(肯定不是看其体系健全,也不是看其所有过程被识别并受控),不要去审核他系统性的东西,什么管理评审呀,什么合同评审呀,审也没有用。理所当然更不需要做什么体系评审和产品审核。更多的关注采购产品的生产流程和过程控制、产能就可以了,对任何一家供应商只要关注以下四个东西就足够了: a、合作意愿 b、产能 c、技术力量 d、过程控制
5、通过审核、辅导等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其良性发展;就事论事,供方在某一段时间出现严重的质量或交付或被预知潜在的重大事故,第二方审核的目的是帮其分析问题,寻找突破口: ①收集该供应商以往出现的质量问题,并留意供应商对这些问题的改进措施,作为现场审核的重点进行验证; ②在同类供应商中选择供货业绩较好的供应商为参照,特别
是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进行比较审核; ③在审核前尽可能弄清楚要审核的供应商产品的工艺流程,以便自己在审核时做道心中有数; ④对于那种没有任何体系文件的供应商,可以用其它同类供应商的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计划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