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炭企业档案六化管理的实践大全
煤炭企业档案“六化”管理的实践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孙村煤矿刘志君
煤炭一直以来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之一,适应我国煤炭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的依据作用,为企业发展服务,是摆在企业档案工作者面前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多年来,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孙村煤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山东省档案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按照“大档案”管理的思路,健全制度抓落实,提升管理上装备,深化档案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工作逐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管理网络化。为提高全矿档案管理工作,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成立档案领导小组,设立专职档案员1名,构建了上至矿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总经济师,下至各单位兼职档案员、专职档案员的档案管理网络,并在全矿41个单位、部室设臵41名兼职档案员,定期对兼职档案员的业务素质进行培训、考核,提高了档案业务管理水平。强化依附性企业档案管理,将档案网络延伸至所有非煤企业,定期考核、严格监管、深化落实,真正做到档案管理无漏洞、无死角。二是运作流程化。根据矿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作的总体思路,在不断健全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档案流行化管理,对档案的接收、整理、归档、查阅等工作绘制流程图,并标注“5W1H”等要素,实现档案管理的“可视化”,使复杂、难以理解的档案管理简单化。
三是资源集合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照片、声像等各类档案资源也随之丰富起来,为及时有效地做好各类档案资料的存档工作,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对各类档案资料分别存放、管理,并做到定期检查,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尤其是在孙村煤矿建成“数字矿井”后,我们对主运、副提、排水、压风、供电、副提等集成信息数据全部归档,使井下生产信息资源得到妥善保存。
四是存档多向化。为填补我矿电子档案这一空白,从2002年开始,购臵一台刻录机,将我矿具有电子文档的纸质档案资料进行刻录,以光盘的形式与纸质材料一并存档,保证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并拓展存档范围,在上级要求范围之外增设办公室岗位资料及员工个人档案,建立归档目录和查阅目录,为办公室内部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考核依据。同时对全矿的电子办公设备的随机资料进行存档,建立归档目录,充实了档案资料,而且为使用单位和个人对电子办公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及时、迅速地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依据。对荣誉室改造装修,将建矿60周年来珍贵的矿井照片及劳模、先进职工、老矿领导的照片档案收集保管,形象逼真、鲜活生动而且真实再现历史原貌,为服务矿井提供了宝贵资料。
五是开发效益化。档案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档案已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为此,我矿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指导矿井生产经营,为矿井合理布局、开发新采区、矿井延深、技术创新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为企业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真正发挥了档案的宝贵价值。近年来,先后有165项档案信息成果获得山东省档案局奖励,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105项,连续6年获得档案信息利用集体荣誉奖。
六是设备信息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矿井逐步走上信息化、自动化管理道路的同时,致力于建立省特级档案室,孙村煤矿档案室按照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对档案室进行了改造,投用综合档案管理系统(飞扬软件)网络技术,装备了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实现了档案管理由手工记录到信息化管理的转变。
孙村煤矿的档案已经成为客观、真实记录孙煤变化的历史见证,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赢得了省档案局、省煤炭局、集团公司档案馆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获得山东省档案信息利用先进集体,省档案考核一级单位,以及泰安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第二篇:煤炭企业物业化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煤炭企业物业化管理进程的加快,煤矿物业管理工作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受行业性约束,多数煤炭企业的物业管理还存在着种种束缚,煤炭企业物业管理如何才能摆脱束缚,在煤炭企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是目前煤炭企业的物业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以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泰兴物业公司为例,浅谈几点认识。
一、煤炭企业物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物业管理一样,泰兴物业公司在改制之前,也只是新矿集团公司的一个完全依靠拨款来维持运营的后勤服务单位,服务职能单
一、服务设施老化、员工文化水平、自身素质偏低,不能更好为业主服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社区环境较差、业主意见较大、工人工资低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也正是煤炭企业物业管理所普遍存在的,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本人就从物业企业、物业员工和业主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做简要说明。
1、物业管理企业:煤炭企业的物业管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规模小且职能比较单一,工作范围只涉及本企业内部职工宿舍区基本的水电暖维修等工作,因所服务的业主多是本企业内部员工,服务费用基本由单位承担,所以大部分业主对物业服务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导致了物业企业不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服务缺陷,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之企业考虑职工群众承受能力较多,一直对物业管理实行内部补贴,造成了物业管理部门的危机感和压力感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从而影响了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2、物业员工:由于煤炭企业的物业管理部门绝大多数是由原来企业的后勤部门改制后成立的,所以人员组成比较复杂,员工的业务素质及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工作中缺乏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干不干活、多干少干、干快干慢一样拿钱”的思想严重,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缺乏自主创新精神,不能为企业更好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造成了部分业主对物业管理部门意见较大,甚至经常发生一些服务纠纷,严重影响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物业管理部门的自身形象。
3、业主:煤炭企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对象大部分都是企业内部职工,职工和家属思想观念陈旧,仍然沉醉于计划经济时代 “我是企业的人,为企业做了贡献,住房应该、收费不行”的落后思想,不能配合物业管理部门的改革举措。造成物业部门收费难、没有经费投入到服务设施上、服务质量差、业主意见大的恶性循环。
二、泰兴物业公司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针对物业管理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物业企业必须要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并加以解决。泰兴物业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从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入手,短短几年间就从一个亏损的后勤单位发展到目前拥有国家二级资质、业主20000余户,服务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服务领域涉及住宅物业、医院物业、工业物业、办公楼物业等多个领域的物业管理专业公司。该公司的主要做法是:
1、大力实施主辅分离改革,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煤炭企业的物业管理,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使煤炭主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所以必须将物业管理企业从主业中剥离出去。因此,新矿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实施主辅分离,于1999年初步将后勤服务与企业进行剥离,成立了中心区物业管理站,也就是今天的泰兴物业公司,为今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企业改制,注册专业化物业公司。
剥离后的中心区物业管理站,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在新矿集团的支持下,对周边物业资源进行不断整合,企业规模和服务质量迅速得到提高。于2007年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按照公司法要求,注册资金500万元,注册成立了“新汶矿业集团泰兴物业有限责任公司”,真正成为了一个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的法人实体。
3、注册国家物业资质,打造物业品牌。
任何一个成功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品牌建设,着力品牌建设,投资品牌建设,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唯一出路。泰兴物业公司的领导者也深知这个道理,在工作中对员工严加要求,在服务上狠下功夫,逐步把服务推向精细化、专业化,得到了业主的一致认可。进而公司又以长远的目光,先后申请办理了国家物业管理三级资质到二级资质的认定。从此,“泰兴物业”品牌正式打响,公司真正具备了立足矿区、走向社会大市场,承揽外部物业服务项目的能力。
4、提高科技含量,让科技助推发展。
科技化管理服务是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筹码。多年来,泰兴物业公司借助先进科技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先后将各社区的机械式水、电表全部更换为IC卡电子表,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抄表收费率;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对供热系统进行了优化节能改造;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在各社区安装了电子眼和电子起落杆等先进设备,对社区治安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诸多科技项目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公司服务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5、加强职工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整体水平。
职工的文化水平低,业务不熟练、服务能力差等现象,将严重制约着公司的发展步伐。为了增强干部职工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物业管理服务能力,泰兴物业公司在提高人员素质上狠下功夫,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次聘请物业管理等有关部门教授对干部职工进行培训,并选拔部分优秀干部和业务骨干赴外地考察学习物业项目的经营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公司目前具有国家物业管理师资格人员8名,经、会、统、建筑安装等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全公司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物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煤炭企业物业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
1、走煤炭特色发展道路。作为煤炭企业物业管理,要想稳中快速发展,就必须依附于煤炭企业,立足实际,着眼未来,遵循“煤炭企业走到哪里,物业管理跟到哪里”的原则,不断开拓创新,深入研究和系统思考物业管理问题,探索并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要求,又符合煤炭企业实际情况的、科学适用的物业管理体制,沿着煤炭特色发展道路,把物业管理更好更快地推向前进。
2、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物业管理专业化是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化、社会化的基石,是物业管理企业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实施物业服务专业化是物业管理市场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是向知识型管理过渡,走一条人才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竞争市场化的道路。
3、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集团化发展将是今后物业管理企业能否生存并做大做强的关键,小兵团分散作战的物业势必要被淘汰。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发挥团队的整体实力,有利于集中企业和人才优势,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整体水平,实现规模效益。有利于拓展经营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清除一些制约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小、散、滥”物业管理企业,最终实现强强联合,形成物业管理集团。
4、走科技化发展道路。科技化管理服务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筹码,如何借助先进科技技术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物业管理企业将无法回避。科技化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涵盖了物业管理智能化、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等多项功能,可以说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业主的各项生活与工作、娱乐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在为消费者带来最大收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展示了庞大而诱人的利润空间。
5、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对企业而言,品牌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着力品牌建设,投资品牌建设,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唯一出路。作为物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取一席之地,就应该在服务上狠下功夫,把服务做精、做细,才能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只有充分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以服务打造品牌,以品牌拓宽市场,以市场创造效益,才能尽快实现以优质品牌带动优势产业发展的目标。
6、走“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物业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人,物业管理的目标之一是要为业主和使用人营造“整洁、文明、安全、方便”的环境。物业管理企业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与业主的接触和服务中要把人情味体现在每个细节中,注重对业主的感情投资,提高业主满意度。物业管理企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要以使业主称心、满意为前提,提供完善、优质服务,突出物业服务的人性化理念乃是物业做大做强的根本。
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正面临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关键时刻,物业管理行业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如何更好的研究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需要我们作出更进一步的努力。
[1] [2] [3] 下一页
第三篇:六化管理
浅谈安全生产“六化”管理
内容提要:“安全第一”,是我们国家对所有企事业的要求,但在我们的企事业单位实际生产中却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实体效果和管理方式上差异很大,有的事故多发,有的平安无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管理方法或者是管理模式上,科学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对我们煤矿安全由为重要.为此我们在安全管理上实行"六化"管理法,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巩固安全成果.
主题词:安全科学管理
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在我们煤矿安全管理中至少应包括 “人性化”、“制度化”、“标准化”、“体系化”、“多样化”、“安全化”六个方面。人性化是安全管理的中心,制度化是安全管理的依据;标准化是安全管理的要求;体系化是安全管理的保障;多样化是安全管理的原则;安全化是管理的目的。将“六化”管理模式与安全管理相结合,提高安全生产督监察的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从而减少国家财产损失。
一、“六化”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与以往的管理模式相比,“六化”管理模式具有范围更广、内容更细、方式更多、制度更严,人性化更强等特点,表现为: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础,突出安全管理安全性,管理形式多样,制度健全,体系稳健、标准要求高。
二、“六化”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管理制度人性化。企业的管理说道底就是对人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是通过与被管理者思想的对话使企业的各项政策、制度、管理方式等等能为员工所接受,在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使我们的管理方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人性化”管理提倡和谐管理,是一种民主管理,它尊重员工的想法和意见,能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明白自己才是企业的主人,使员工潜在的“要我做”向“我要做”意识转型,使员工主观能动地参与到企业建设上来,管理能大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将“人性化”管理融入企业文化中,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建立“人性化” 1
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对考核制度、标准的制定,采取民主集中方法制定:各单位、部门管理人员预先考虑所有因素暂定标准→将标准草案发给各岗位职工→听取职工意见→加以修改→ 形成考核实施细则→安监部门审阅定稿→工会职代会通过正式实施。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制度的设计乃是基于一种组织管理中的理性主义的考虑,制度激励往往注重形式化,其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组织中形成一系列关于激励的、用规范性语言文字所表述出来的规章、条款,于是关于激励的内容与手段变成了一堆的符号,构成了需要加以解读的文本,对这一文本的正确解读成为将制度化的激励付诸实施的关键。为了能充分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我们煤炭企业至少应制定完善以下制度: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4、安全奖惩制度、5、事故分析调查制度。
(三)安全管理体系化
煤矿应建立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赋予企业科学管理内涵,增添管理新活力,全面提高管理层次,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新管理理念的引进和标准体系的建立,与企业历史沉淀管理经验相接触,需要一个认知、理解、相融的过程,为此,若确保煤矿新管理体系的成功建立和持续有效运行,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应建立:安全检查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质量检查验收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体系、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体系,充分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人本主义思想。
(四)管理形式多样化。
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不可缺少的,安全的实体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出来,煤矿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在煤炭行业由为重要,也更能发挥其优势的一面,所以煤矿应充分利用纵向、横向两个方位的力量,作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主管部门应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多种形式,从事安全安全工作。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作用,提高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安全生产;强化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充
分利用广播、电视、班前班后会传播安全理念;互保联保职工一体化管理;建立不安全举报箱,接纳不安全行为举报;发挥职工家属的作用作好家庭联保工作。
(五)安全管理标准化。
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简单来说就是针对企业的现状(含人员状况、设备设施状况、作业环境状况、生产经营与销售状况),制定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标准或程序,然后组织贯彻实施和检查考核。换句话说,企业要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制订一套系统的安全管理标准;第二,解决标准的执行问题;第三,定期对标准进行评审、修订;第四,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
制定标准就是对各单位、科室、责任部门职责及工作人员的“每一人、每一天、每一事、每一处”所包含的工作任务、工作质量,行为分解成具体的工作,量化到最小的单元进行管理,实现了管理过程更加严格、细致、规范的控制。标准的制定要充分体现各工作岗位的性质、依据国家国家法律、法规和煤矿企业工作本身特征,每项管理标准要尽可能地量化,即使无法量化,也要尽可能表述得具体。在制定标准过程中,上级与下级要保持沟通,保证标准能让职工接受。先由现场工作的职工根据个人工作职责定出自己的工作标准,然后由专业主要领导根据本工种特点,结合行业标准进行调整。这对于激励职工工作热情非常重要。职工认为这是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标准,自己就有责任遵循该标准,当达不到标准而受到惩戒时,不会有太多的怨言。所有标准的制定应该在部门或职工的控制范围之内,而且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六)安全管理安全化。
安全管理要充分体现在在安全的前提下的管理,在制度的指定,体系的建设,标准的确定,管理形式确立等方面要在安全标准的前提下来制定,要充分体现出“安全第一”,“以认为本”的思想。倡导“本质安全”理论,其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
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杜绝管理失误,煤矿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格局,在人们心中打印出煤矿企业就是安全型企业的全社会共识,进而改变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职工家属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焦虑和关注。因此,煤矿实现本质安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途径,安全理念要创新。首先,要确立抓安全重在落实的理念。必须切实转变作风,由嘴上喊变为实际做,由“老大难”变为“老大抓”,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由讲客观变为找主观,使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其次,要确立安全工作关键在防范的理念。事后分析则是亡羊补牢,要打破常规,克服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老一套做法,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积极创新,从源头抓起,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探索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工作新路子,特别在资金安排上,要坚持首保安全生产,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该投入的一着不让。第三,要确立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理念。安全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千家万户,靠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实行齐抓共管,做到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安全问题谁管都不越权,安全管理怎么严都不过分。
我们通过六化体系建设,在企业面临改制、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危险因素日渐增加、职工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逐步完善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制度,创新科学观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安全技术装备,现有的人力资源,运用制度、体系、标准、实现企业实现安全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创建和谐矿山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作者:杜翠娥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煤炭价格完全放开,煤炭将完全推向市场。我国加入WTO,煤炭市场国际化,煤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需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通过剖析煤炭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层成本核算制度,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完善管理方法以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特性
煤炭企业属于地下开采业,成本构成复杂且变化大,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它的特殊性。
(1)煤炭成本的高低,受地质条件影响很大,煤层埋藏的深浅,煤层的厚度,顶底板的好坏,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都对煤炭成本有直接影响。同时,为了避免水、火、断层、瓦斯等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还必须发生一些辅助生产和安全保护费用。(2)煤炭生产是地下作业,生产环节多,工作地点分散并经常移动,形成多工种、多工序的联合作业,劳动强度大,劳动组织复杂,需要劳动力多,工资费用比重大,一般占原煤成本的30%左右。(3)在煤炭成本中固定费用要占到60%以上,产品产量的增减变化对煤炭成本升降有较大的影响。在矿井开发的全过程中,产量存在着低—高—低,而成本存在着高—低—高的变化趋势。(4)对煤炭生产所耗用的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用于煤炭开采的主要是辅助材料消耗,如木材、坑木代用品等都可以回收复用,修旧利废潜力大,对煤炭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企业的决策层和主要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在基层区队、班组,直至岗位上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视生产成本,忽视销售成本的情况,缺乏完全成本观念,使得生产与经营难以统一。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大量资金沉淀在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领域,导致资金成本隐性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延缓,资本增值率和创造的效益模糊不清,经营分析决策功能薄弱。
2.2 成本控制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在成本控制的广度上,目前企业主要是围绕成本构成要素来进行控制,而忽略了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从深度上看,往往只重视生产过程的节约,而没有向成本与技术、成本与安全、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合上寻求控制;从广度上看,成本控制有名无实,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核算多,事中控制协调和事前预测决策少,管理措施多,技术措施少,致使成本控制措施不力,成本与技术脱节,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2.3 成本核算分析两级分化严重
矿级的成本核算分析只是大包大揽式的核算,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分析。只重视材料、电力等成本项目的核算分析,没有重视其他成本构成项目的核算分析;只重视产量成本核算分析,而没有重视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的核算分析;适应外部会计要求核算的多,围绕内部管理需要核算的少,致使成本核算资料有用性很差,不能很好地为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
2.4 成本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煤炭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成本分析所组成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却仍停留在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上,而对其他方法运用较少。成本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对成本管理没有依据市场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决策。充分认识煤矿企业目标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成本和质量竞争。煤矿企业要想在煤炭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强化成本管理,把目标成本过程控制这项工作放到重要地位,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闭合式管理要求,否则就难于解决企业的生存和提高经济效益问题。而强化成本管理工作要突出强调成本过程控制,这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牛鼻子”。切实做好煤矿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防范措施
4.1 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新观念。即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进行的成本管理。经济因素的变化影响煤炭企业经济运作的特征,迫使企业改变传统成本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运用高新技术,通过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实现战略成本管理。
4.2 实行预算控制制度,强化目标成本管理
结合企业的利润目标和控亏目标,制定出所属各单位合理、可行、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计划。为调动各单位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还可根据产量变化规律实行弹性目标控制成本。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预算可以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消耗定额来确定,也可以按照企业目标成本来进行制定,根据企业对各项成本测定的开支严格限制和监督,力求使预算在目标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做到准确无误。
4.3 煤炭成本控制的重点前移
从注重煤炭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转化为事前成本控制。煤炭产品计划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际成本水平的高低。在新经济环境下,煤炭产品个性化和市场化要求在煤炭产品市场定位设计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事前成本控制应是现时成本控制的重点。
为使煤炭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煤炭的生产过程,而应延伸到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发展的趋势、产品的定位、客户的使用等。某一煤炭产品的形成,不仅表现在常规业务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外部智能化信息的综合管理。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实际煤炭成本对产品业务全过程先进行模拟运行,并在测定阶段确定目标成本,再采用倒挤式方法进行成本定位。在模拟运行中,除应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产品信息的来源成本、技术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质量成本、处置成本等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更应重视煤炭产品预测阶段价值和投入产出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因素进入产品价值,与之相适应,成本预测和控制的内涵亦应扩展到非物质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企业管理的重心由内部转向外部,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亦是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4.4 严格考核目标成本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成本控制必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煤炭企业一方面要严格考核,另一方面实行彻底的成本否决权。即目标成本指标一旦确定下达,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为鼓励努力降低成本,在完成目标成本的基础上再有降低再嘉奖,而且到年底再根据成本降低额计提效益奖;完不成成本指标,其他指标完成的再好,停发全部奖金,但只要今后通过努力把成本超支补了回来,即累计完成了成本指标,被停发的奖金还可以补发。真正体现奖罚分明、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原则。
4.5 采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
煤炭企业在事前成本管理中,应吸收和消化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推广ABC物资管理分类法,A类物资多采用定期控制法,C类物资多采用定量控制法,B类物资可视各物资的特点分别采用定期控制法和定量控制法,使成本预测、决策方法科学化、系统化;在事中成本管理方面,要在财务成本核算方法与管理成本核算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和责任成本核算方法;在事后成本管理方面,应加强成本的考核和分析,不应单纯以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成本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而应加强对成本效益的考核,如费用成本利润率等。成本分析中,应加强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的分析,注重产品间的横向比较。
4.6 成本考核更赋予人性化
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以重奖重罚为主,只强调管理的目的,而不注重达到目的的过程,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创造性。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目标成本考核体系仍很重要。成本考核必须明确成本责任,并给予比例奖罚,但奖罚必须联系人的因素。我们必须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调动职工管理成本积极性;提高职工成本管理的能力;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煤炭企业执行“成本否决,工资负亏”就是将成本同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企业效益同职工利益的关系,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4.7 成本管理手段更加先进
在新经济环境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使成本管理的方式更加先进。从20世纪60年代的物料需求计划,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再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企业资源计划,企业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管理环境下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已把市场预测、物资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等各个管理环节一体化。成本管理手段只有不断进步,才能满足成本管理日益提高的要求,才能更利于企业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宏宇,赵焱.新经济因素对煤炭成本管理的影响[J].煤炭经济研究,2007,(2).[2]杨冬华.试论煤矿企业成本控制与职工收入的关系[J].煤矿开采,2008,(9
第五篇: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
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
【摘要】本文以在当前煤炭企业萧条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从实际出发,探讨煤炭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运用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生产、经营及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与策略进行阐述,为煤炭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炭企业 精细化 管理
在现今中国煤炭产业格局和产业政策下,实施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必然选择,精细化管理关系着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有效提高竞争力。生产降耗、经营节支、成本控制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中国煤炭企业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一、煤矿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精细化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现代煤炭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储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以煤矿法规制度为依据,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运用现代新的管理模式,对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和成本管理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
二、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煤炭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煤炭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煤炭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煤炭企业在确立了精细化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煤炭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
“精细”的境界就是以人才、安全、质量、物流、资金、成本等管理要素为主体,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细化管理是现今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
三、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精细化管理办法是是将管理中的问题、盲区加以细化,转换成“特别管理”,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化细检查标准、化严问责力度。
(一)生产精细化
加强员工培训、优化组织设置、优化劳动组合、优化工时利用、优化设计、实施定置管理和班组自主管理,确定采区人员配置,具体确定区管理人员数量,区直人员数量,直接生产人员数量,生产检修人员数量,具体实施如下:
1.加强员工培训,为生产精细化提供素质保障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员工培训。一是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好培训工作,理论方面一般工种通过重点学习各工种的岗位操作规程,特殊工种通过公司培训机构及时培训办证,分工种背诵员工应知应会,“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和事故案例;实践方面主要采取连队开展“一师一徒“的师带徒、现场示范教学、和换岗作业等形式培养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制度设计上进行,在区内部实行合理的结构工资,用经济手段引导员工自主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适合复合岗位工作需要,为采区的生产精细化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2.优化组织设置
矿管理层设13人,矿长1人,党支部书记1人,总工程师1人,安全矿长1人,生产矿长1人,机电矿长1人,经营矿长1人,安全副总1人,抽采副总1人,机电副总1人,通风副总1人,地测副总1人,技术副总1人。明确各矿领导责任,实行矿领导区域覆盖,轮流带班、值班。
矿设置合适数量的采掘生产队、1个机电检修队、1个通风队、1个安瓦队、1个抽放队、1个救护队,每队设队长1人,书记1人,技术员1至2人,酌情设副队长数量,实行副科级以上领导和副队级以上领导现场跟班。
3.优化劳动组合
优化生产班劳动组合,实行1人两岗或多岗,生产班配合检修,压缩检修人员,通过班组职能分析,将职能相近班组进行组合,建立班队长应急补岗机制。
4.优化工时利用
实施合理工作制,增加生产时间。采掘生产班的作业时间为8小时,机电维修班的作业时间为6小时。具体如下:两班半采煤,半班检修。检修时间内,生产班进行协助检修和自身进行生产设备检修。实施“两工一休”,延长休息时间。“两工一休指每个队将全队均匀分成三组,并保证其中任意两组均能配足每班所需工作岗位,每天两组员工工作,一组员工休息。延长休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影响时间。一是搞好生产准备工作,如:巷道清理,转运单体、材料。二是加强检修,减少机电事故影响时间。
优化巷道超前支护设计,优化巷道超前支护参数。实施区域定置,实行班队自主管理与班队长管理办法。
(二)完善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兑现,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不考核的事往往落空,所以把工作质量、技能水平、责任区管理等纳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考核体系,并与结算挂钩,加减工资,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家都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考核出来的结果就要严格兑现,区队不得做任何调整平衡,否则就违反公平、公正的原则,职工就会失去信任,市场化就难以执行。
管理制度是企业的“法”,依靠这些“法”来规范市场运作,保证内部市场的有序运行。
四、建立和推行精细化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加入WTO之后,将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采取措施,逐步推行建立并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