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与决策——《选择毛叶山桐子树作为退耕还林树种的建议》文库
调查与决策——《选择毛叶山桐子树作为退耕还林树种的建议》总第343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1期
选择毛叶山桐子树作为退耕还林树种的建议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 胡代全
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四川省已经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如何解决生态效益与当地经济效益以及老百姓致富的统一问题是退耕还林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物种的选择,也即是说,选择的植物品种必须兼有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性能,从而实现国家要生态环境、地方政府要经济发展、老百姓要致富的多赢格局。有关专家通过比较和考察论证,认为毛叶山桐子树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性能。为此建议四川在退耕还林中选择毛叶山桐子作为主要树种。
1.毛叶山桐子的生态性、环境适应性决定其可以作为退耕还林树种。毛叶山桐子树野生于川渝两地的山上,近些年被有关科研机构人工繁育成功。毛叶山桐子树的生态性在于其是落叶乔木,树高8~15m,树型高大美观,冠幅宽大,在自然生态中是中、低层植被的良好屏障。圆锥花序长15~30cm,下垂,花黄绿色,芳香。毛叶山桐子浆果球形、鲜红色;秋日红果累累下垂,观赏价值高。同时,其树型高大、叶片肥厚而油亮,属于难得的观果观叶类乔木树种。
毛叶山桐子具有速生、高效、保土(水)、耐旱、耐贫瘠的特点,海拔300-2500米的山地、丘陵、林绿坡地均适宜其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很少发生一般的虫害,环境适应性强、易于种植;该树种属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但侧根非常发达,成水平分布,根系密集层为20~60cm,根端根须密集成网,这一特点使其对土地表层水土的保持能力极强。适宜四川生态要求。
菊芋(俗名洋姜),耐寒、耐旱和保持水土能力特强,在毛叶山桐子林中套种菊芋弥补毛叶山桐子树林中的裸露土地的水土保持功能。菊芋的根系特别发达,每株菊芋都有上百根长达0.5~2m的根深深地扎在土中,因菊芋可以每年20倍的速度繁殖扩张,故只需2~3年时间就会在地表形成一层由菊芋的茎和根系编织而成的防护网络,从而有效牢固地表层的水土。
2.种植毛叶山桐子和菊芋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预测。毛叶山桐子具有易栽培、抗冻害、耐贫瘠的特点,同时还是一种产量高,出油多的木本油料树种。毛叶山桐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四川自然分布地的山区农民一直用其作为食用植物油。毛叶山桐子油还是保健油和工业用油原料,产业链长,深度开发潜力巨大,可以形成一大新兴产业。毛叶山桐子4~5年挂果,单株产量在5kg以上。盛产期长,15年以后为盛产期,盛产期长达50年以上,可谓“一代种植,泽及子孙”。盛产期亩产果量高达1.5~2吨,出油在0.6吨左右,被林业专家确定为“珍稀优质油料树种”,誉为“树上油库”,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星火计划。毛叶山桐子还可以与生态适应性、水土保持性、经济效益性都极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芋(洋姜)间套载植。
菊芋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态经济型植物。亩产块茎可达1500kg左右,在不影响固沙的前提下,种后第三年即可适当收获。它的块茎可食用,又可通过深加工制成淀粉、菊糖、食品添加剂、酒精、保健品等。菊芋的叶和茎秆还可用做饲料。可见,菊芋在治沙、固沙的同时,还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特别适合开展沙地产业化经营。据了解,采用菊芋治沙,亩投资仅需40~50元人民币,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菊芋可以加工菊粉,菊粉(菊糖)及低聚果糖因其结构明确,生理保健功能确切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国际上以日本研究、开发和应用居领先水平。在欧美及韩国的应用和发展也很快。我国功能性低聚果糖的研究始于90年代,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很快。江南大学承担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酶法生产低聚果糖,即为第三代保健食品功能因子,并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生物制品。经国内外多家著名大学及医学院研究证实,菊粉及低聚果糖具有超强增殖人体双歧杆菌的作用,是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物质,它对于调节机体平衡、恢复胃肠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各种疾病、维护人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21世纪人类健康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产品。菊粉作为一种天然功能性食用多糖,具有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前体的生理功能,因而已被广泛应用于低热量、低糖、低脂食品中。另外,利用菊芋等植物的块茎制备菊粉,再经酶水解直接生产高纯度果糖,具有工艺简单、转化率高、产物纯等优点。菊芋与毛叶山桐子间种形成高大乔木与低短草本植物的高低错落、长短结合,经济与生态效益、环境与旅游效益互促共生、相得益彰的最佳植被配置。毛叶山桐子和菊芋间种,能够让农户有较高的稳定收入(有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初步测定为每亩年产值在4000-6000元人民币)。毛叶山桐子油的使用,还能置换出种油菜的土地去种粮食等其他作物,解决四川耕地矛盾。
3.毛叶山桐子油和菊芋的市场前景广阔。川渝山区老百姓早已有食用毛叶山桐子油的习惯,即使不进行深度加工,作为食用油,其市场潜力也是很大的,更何况它是很好的精细化工原料,可以加工成多种保健品,产业链很长。菊芋的市场不在于传统食品方面,而在于其块茎所含丰富的菊糖。菊粉作为食品配料,比如一些欧洲国家以菊粉代替天然油脂,添加到冰淇淋、巧克力涂酱等产品中,或者作为生产药品、保健品的原料。生理试验证明,菊粉和菊粉低聚果糖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具有增殖双岐杆菌,也作为钙的吸收促进剂及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热量低于1卡/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崇尚天然、绿色、健康的观念日益增强。速溶菊粉是高新技术产品,菊粉除有低聚果糖双岐杆菌及乳酸菌增强因子外,还是目前发现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菊粉及低聚果糖是各国公认的食品配料,而不是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肉制品及医药保健品中,是市场缺口大的新产品。
4.毛叶山桐子已在重庆市云阳县试点种植。云阳县委、县政府引进四川新天科技公司发展毛叶山桐子产业。四川新天科技公司已成功掌握毛叶山桐子种子的育苗技术并获得专利,在长江及金沙江流域独家享有育种方法和推广种植的专利许可。公司拥有年育幼苗30万株的技术实力,并现存数十万株规格为1至1.5米的种苗。四川新天科技有限公司在重庆市云阳县进行试点毛叶山桐子种植,公司首期将建设5000亩示范基地,通过实地考察,示范点选择在高阳镇洞溪河两岸,作为经济林和景观林来打造。据悉,公司还将与县政府签订发展40万亩毛叶山桐子栽植项目,拟建植物油提取工厂。公司对示范基地点土地进行调查摸底,工程建设已启动,2009年2月前5000亩种苗全部定植到地块。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9-07-01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二篇:调查与决策——《巩固眉山市退耕还林成果的研究》
调查与决策——《巩固眉山市退耕还林成果的研究》总第341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9期
巩固眉山市退耕还林成果的研究
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 赵志明
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办公室副主任 李艳
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实施近1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大规模、大范围的退耕还林已告一段落。如何巩固成果,进一步提高退耕还林的“三大效益”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对眉山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情况及如何巩固成果、提高效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退耕还林成效显著
截至2008年底,眉山市共完成退耕还林110.26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造林53.56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4.2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工程涉及105个乡镇、933个村,涉及退耕农户230236户807570人,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眉山市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27.78%上升到38.68%,增长了10.9个百分点。其中,洪雅县森林覆盖率65.76%,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市93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江河泥沙含量大幅度减少。目前,岷江泥沙含量减少38%,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48.89万吨,单位面积土壤侵蚀模数下降30%-60%。洪雅县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县,东坡、彭山两区县为全省生态示范县,丹棱县为全省生态家园示范县。
(二)林业结构有效调整。1999-2008年,眉山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加大林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了以仁寿枇杷、青神柑、东坡脐橙、洪雅茶叶和藤椒为主的经济林基地面积170万亩;“双百万”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迅速推进,目前总面积达178.4万亩,其中竹林面积98万亩、柜桉等面积80.4万亩。林业生产结构的有效调整,为竹木浆造纸、竹编工艺、竹木加工、竹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为重点的多元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化协调发展。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引进了丰华纸业、汉迪林产公司、美联家居、洪雅东力雅等竹木加工龙头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底,全市已建成纸浆年生产能力20万吨,竹产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6.68亿元;木材加工企业564户、竹材(笋)加工企业41户,花卉园林企业近10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52户,这些龙头企业积极推行“公司+农户”合同契约模式、业主经营模式、营林公司模式、企业自建原料林基地模式,培育业主325个,农村专合组织达12个。林业结构的调整,还带动了其他非林产业的发展。洪雅县成功探索出林草、林药等产业并重的退耕还林模式,林下种草15万亩,促进了奶牛产业的发展。彭山县依托退耕还林,探索出林下养鸡的新路子,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局面。
(四)生态旅游迅速发展。依托退耕还林,洪雅县瓦屋山和槽渔滩、丹棱县九龙山、仁寿县黑龙滩、青神县中岩寺、彭山县彭祖山等旅游景区、景点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带动了乡村农家乐旅游的迅速发展,丰富了城镇居民节假日的休闲活动。2008年,全市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收入达3.62亿元,占全市旅游业收入的11.6%。
(五)农民收入增加。一是调整结构增加收入。通过退耕还林,有效地改变了过去薄坡地、疏林地、荒山、荒坡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状况。全市优化培育核桃、板栗等干果类经济林和枇杷、柑橘等水果类经济林,规模发展柜桉、杨树等速丰林基地和杂交竹、麻竹、楠竹等笋材兼用竹基地,为退耕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政策性收入。全市争取退耕还林专项资金达7.35亿元,除去种苗、肥料补助,相当一部分成为退耕农户每年稳定的补助收入。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的劳务收入。退耕还林使一大批农民从单一的农耕劳动中解放出来,逐步转向养殖、加工、劳务输出等行业。据粗略统计,每年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达8亿元以上。
二、退耕还林主要做法
眉山市从1999年10月启动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以来,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协调一致的退耕模式,把绿山与富民、生态与产业融为一体。
(一)建立健全机制。一是领导机制。坚持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制度机制。坚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业设计审批制、种苗采购招投标制、造林技术责任制、成效检查验收制、工程质量监理制、政策兑现公示制、信访查处反馈制等,使工程管理有章可循。三是政策落实机制。监察、财政、林业、粮食、信用联社等部门层层建立政策兑现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确保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工作顺利实施。四是资金监管机制。各区县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五是执法监察机制。严格退耕还林工程的检查验收和核查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加强对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做到了件件有报告、事事有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和各项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工程实施以来,眉山市退耕还林工程被省林业厅5次、国家林业局2次抽中复查、核查,均达到质量要求。
(二)科学统筹规划。眉山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着眼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四个结合”。一是退耕还林与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中加大治水改土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既着力提高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又着力提高基本农田单产水平,解决农民退耕后增收的后顾之忧。二是退耕还林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造林种草,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并积极扶持建立名、特、优林产品基地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兴办林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林业产业链,使农村居民从退耕还林中获得更高的收益。三是退耕还林与促进扶贫开发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旱山村、缺水村等贫困地区建设力度,让当地群众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更多实惠,开辟新的致富门路,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四是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加快国道、省道、高速公路、旅游通道沿线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步伐,加强景区、景点周围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新的旅游休闲亮点,如桃花节、梨花节、枇杷节等,为全市旅游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拓宽了城乡居民的旅游休闲空间。
(三)创新治理模式。眉山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治理模式。一是生态林灌草模式。在江河源头、高山陡坡、土层瘠薄等生态脆弱地段,采取林、灌、草结合的方式,以恢复植被为主要目的,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生态能源和旅游业。二是林草牧模式。采取林下种草、林草结合等措施,帮助农民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三是林竹纸模式。依托造纸、人造板等
龙头企业,植树种竹,大力发展“双百万”工业原料林基地,推进产业互动。四是经济林模式。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发展干果、茶、桑、药材,培育林副产品,努力提高林地单产,大力推广集约化经营,既加快了生态治理,又促进了经济发展。我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科技示范县,其创新的林草牧、林竹纸、林药、林果、林茶等模式在全国推广。2006年9月7日,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中心副主任李春松在眉山检查工作时,对眉山退耕还林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眉山退耕还林模式是全国的典范,对全国的退耕还林有标志性意义。”
(四)保障农民利益。一是从政策上保障,认真兑现“三补两减两稳定”的政策,即向退耕还林农户补助粮食、现金和种苗,减免退耕还林地的农业税和定购粮。坚持“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的程序,做到验收标准、验收结果、补助政策、兑现情况“四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坚决防止暗箱操作,确保政策补助及时足额兑现到户。二是从权益上保障林农的长远利益。2007年下半年即在一个县开展了林权证颁发试点,2008年全市6个区县全面推开。所有退耕还林地都及时依法办理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到2008年底,全市退耕还林地发证面积51.5万亩,占应发退耕还林地的96.15%。配套荒山造林发证面积20万亩。退耕还林地林权的落实,使“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有了法律保障。三是从林地的流转中保障农民的利益,既培育业主开发、大户开发,又防止借林地流转损害林农的利益。
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后续管理问题。退耕还林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后关键在管理。目前眉山的后续管理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个别地方工程质量较差。无论经济林还是生态林都存在林种选择不适宜当地的土质、自然等条件的问题。林木长势不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难以反映,这部分占全市退耕还林面积的8%左右。二是少数地方农户参与后期管理积极性不高。有些地方农户认为“还生态林是给国家种树”,有的地方农户退耕还林是为了好出去打工,因而后续抚育管理较差,甚至基本未管护,任其自然生长。三是技术服务和指导存在一定差距。缺乏对退耕还林地方林木后续管护的实用技术指导和病虫害有效防治。诸如后续抚育以及适地适树的更换措施没有跟上,有的地方竹象虫(笋子虫)危害严重,影响竹产量达三分之一以上,使林农的积极性受挫。四是森林资源大幅增加造成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增大。农村燃料结构的改变大大增加了森林防火的难度,加之认识上存在差距,森林防火组织体系不完善,火源管理存在很多漏洞,投入保障乏力,天气异常,森林防火综合防控水平较低等,使森林防火形势严峻。
(二)林农增收问题。一是国家补助资金减少影响林农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第二轮补助资金有一半用作其他相关建设,使林农的补助大幅减少,部分地方农民增收难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因林种选择不当,影响退耕户增收。这些地方退耕还林五、六年了,还没有见到经济效益,直接影响这部分人的生活。三是高海拔地区退耕还林户增收难。高海拔地区因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生长缓慢,效益滞后,加上基础条件较差,致使林农增收渠道单一,收入增长慢。四是交通条件差的地方退耕还林户增收难。这些地方,砍一片林竹,一吨仅砍工、运工就要200多元,甚至更高,林农得到的很少。五是一些全退户增收难。少数地方,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这部分中有些农户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特别是那些退耕还林后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的地方,因金融危机造成返乡的,收入问题更为突出。六是砍伐计划影响增收。政策上规定,生态林不能砍伐,使退耕还林户的林木不能转变为经济效益,影响农民增收,少数地方退耕农户甚至生活还有所下降。七是组织化程度差影响增收。林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少,林农大多千家万户面对市场,中间经营环节多,影响退耕还林户增收。
(三)林业产业化问题。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从指导思想上看,在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上考虑得较多,而通过退耕还林,培植和发挥特色林业优势,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相对较少。因而从规划到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和探索不够,提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金融、科技支撑不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成功模式不多。通过组织林木专业合作社内联退耕还林户,外联市场、龙头企业的林业产业化机制培育明显滞后。
(四)合理开发问题。一是开发与林木改造更新换代的规划滞后。对于生态林、工业原料林与经济林的划分不尽明确和合理,不仅影响了一些经济林木的开发,而且影响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一些农户甚至提出只要国家没有补助了就要砍树。二是采伐计划受限。鼓励发展工业原料林,但在原料林长成后采伐计划少,甚至无采伐计划,既影响开发,又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三是林权证的使用问题。尽管各方面都积极推进林权证抵押贷款,但由于对林地、林木的评估等问题影响,开发很难。2008年,眉山只有几笔金额较小的林权抵押贷款。四是林权、林地的流转影响开发。眉山林权、林地的流转还不宽,量也不大。有一些成功的业主规模流转开发典型,但大多仍是散户,分户经营和管理。此外少数地方因林权、林地的转让合同不够完善,有的地方甚至有损害退耕户利益的现象,利益关系处理不尽合理,引发一些信访案件,影响社会稳定。
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着力点的思考
(一)高度重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退耕还林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伟大工程,要巩固这项成果,其难度绝不比实施这项工程的难度小。因此,要继续实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各级政府首长行政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对各级政府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调整、完善退耕还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继续加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投入。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政策和各项举措落实、群众(林农)信访稳定、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的督查内容。抓好退耕还林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产业的发展。对规划的实施要加强跟踪监督和跟踪调查,不适宜当地发展的规划要及时调整和完善。要用好用活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认真编制和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全面兑现政策,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和力量。
(二)分类指导和管理。合理划分生态林、经济林、原料林,实施分类指导和管理。对生态林,要切实加强保护工作,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但从政策和资金上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补助资金,对退耕还林的农户,人均土地三分以下的,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对经济林,要对一些同期性强的林果木,及时指导其更新抚育。对原料林,要做好开发抚育的规划,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三)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造林一生,毁林一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的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向上争取、财政预算、业主和林农投入等渠道增加森林防火的投入,加强全市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水平。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切实抓好森林防火“专职巡山员制度”和“村民轮流值班制度”两项基础制度的落实,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四)抓好林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的矛盾,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矛盾。一是科学分类。抓住国家加强工业原
料林建设的政策和机遇,抓住市场对林木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机遇,抓住林权改革激发林农积极性的机遇,牢固树立通过产业建设生态的积极的生态保护观,客观地抓好林业的分类区划工作,同时分别制定和建立健全保护、开发、更新抚育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机制。二是大力发展业主经营、龙头企业联结商品林木基地、龙头企业联结林木专业合作社联林农、林企+林农+基地、林企+专业合作社+林农+专合组织的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林竹商品林建设,推行林木产品合同订购。三是积极推进林权、林地的依法有偿转让,兼顾好业主和林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支持和鼓励林权、林地向龙头企业业主、向大户集中,推进林业产业化深入发展。四是积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认真总结推广眉山市彭山信用社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做法,加大农村金融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支持力度。
(提供单位:
发布时间:2009-07-01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三篇:调查与决策——《关于扩大我省就业的对策建议》
调查与决策——《关于扩大我省就业的对策建议》总第326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16期
关于扩大我省就业的对策建议
由于实体经济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经济增长势头放缓,沿海部分企业出现停产、减员、减薪的现象。四川是个劳动力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目前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对我省就业究竟有多大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严峻的挑战?下面是我们的分析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在遭受“5o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下,我省就业再就业人数仍有所增加,但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5万人)的93.7%,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6.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6万人)的100.8%,比全国高18.8个百分点;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8.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万人)的106.4%,比全国低12.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省组织19.59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参加再就业培训,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8%,比去年同期减少3.6万人,减幅为15.6%,培训后14万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为71.4%。参加创业培训3.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8.8%,比去年同期减少0.23万人,减幅为5.5%,培训后有8547人成功创办小企业,16123人自谋职业,创业培训成功率为62.4%。培训农民劳动力50.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2%,同比增长4.3万人,增长9.3%,培训后38.2万人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7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达到2000万人以上,省外、境外务工人员超过1100万人,大部分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7-9月,全国20个对口支援省市累计帮助地震灾区实现异地转移就业21.9万人,就地就近就业86.5万人。
二、影响分析
1.金融危机影响省外企业效益,我省外出务工失业人数增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省外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外向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其他经济实体效益明显下滑,导致部分企业减产减员。我省务工人员数量庞大、层次较低、相对集中在东南沿海,受减员影响极大。据我省8个城市的数据统计表明,近期我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呈现递增趋势。9月1日以来,因企业倒闭或减员而返乡的农民工占返乡总人数的47.3%。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返乡人数占返乡总人数的53.5%,在深圳务工总人数的20%已经返乡。未还乡者寻找工作十分困难,预计12月以后全省将迎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
2.地震灾害影响省内企业,就业压力增大。我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70%以上。震灾造成了灾区,特别是重灾区部分企业减产、停产,导致用工量大幅减少。虽然对口援助工作在解决灾区群众就业方面富有成效,但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我省的就业压力。我省吸纳劳动力量大的旅游业是遭受地震重创且难以短期恢复的产业。据统计,5-6月,全省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下降64.9%和63.7%,前三季度,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18.0%。旅游业利润的大幅下降,导致了旅游从业人员失业率上升。这些都给我省稳定扩大就业带来了困难。
3.新增待业人数进入峰值期,就业形势严峻。我省已经进入新增就业人员的高速增长期,城镇登记失业率近年来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目前仍有700万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递增,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却已连续三年下滑,毕业即失业的人数正在上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因此逐年增大。再加上外出农民工返乡,以及仍有部分下岗待业和“4050”就业困难人员,我省比全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4.投入、发展不足,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一是受地震影响,5月份全社会投资下降了7.1%,虽然灾后重建等有利因素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回升,但这种回升更多的是靠财政对基础设施投入的拉动,对全社会投资的影响还不明显。企业、个人和外商投资明显萎缩,直接影响了新增就业岗位的增加,导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小于新增待业人数。二是我省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就业比例偏低,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行业企业、民营企业承载就业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三是大部分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不长。重视生产环节过多,发展产品设计、营销策划、广告宣传、批发销售、物流配送、终端销售不足,不能为高技能和高素质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最后,我省人均耕地少,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本身能够产生的效益短期很难提高,很难设想在外打工年挣万余元工资的农民,在用光了积蓄之后能够安心在家种地。对今后几年农业吸纳劳动力的估计不可过高。
三、对策建议
1.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和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过程中,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投资小、提供就业岗位多的作用。重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承接,充分发挥其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作用。
2.抓住灾后重建和对口支援的机遇,促进灾区扩大就业。一是应继续争取国家更多的灾后重建资金和对口支援省市的支持,扩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灾区失业群众参与重建,同时为其他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应对援助灾区的用工企业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按招收灾区失业群众数量,给予相应优惠。三是应继续实施就业对口援助,创新培训方式。对灾区失业群众实行“订单式培训”或“输入地培训”,对接企业用工需求,解决灾区群众技能短缺和结构性“民工荒”的矛盾。
3.把农民工回流的就业压力变为动力,缓解农民工就业供需矛盾。一是要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与加快我省工业化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我省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与灾后重建项目结合起来,为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提供大量的熟练工;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素质更高的农业产业工人。二是要准确掌握农民工回流动态,做好调查统计工作,加强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建立农民工返乡回流基础台帐。三是要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在主要输入地的劳务市场设立四川农民工接待处,加强联系衔接和信息沟通,实现务工和用工信息共享。大力举办各种专项活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四是要加强区域劳动合作,拓展农民工输出新渠道,不断调整改善我省农民工输入地结构。重点争取在环渤海区域建立新的劳务输入地。环渤海地区是受这次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一个地区,也是我省劳务输出相对薄弱的一个地区。应该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用工综合管理部门的沟通,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或联办职业技术培训班,重点输出“川建工”、“川技工”、“川妹子”、“川味餐馆”、“川籍旅游商贸服务人员”、“川籍农业工人”等用工量大的工种。五是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熟练
工仍然缺乏,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六是要鼓励支持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场地、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
4.加强就业帮扶和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一是要加强就业指导,搭建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二是要坚持就业帮扶,引导和鼓励未就业毕业生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为基层建设增添新生力量。三是要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解决本科生就业率持续下降或难以提高的问题。四是要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提供更优惠的信贷、税收和管理服务,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5.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是要落实扶持政策,加速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在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方面加大对我省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国有企业要适当让利,帮他们渡过难关,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二是大力实施增值税改革,加速企业科技进步和转型,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三是要加强就业指导,鼓励自主创业,鼓励发展个体经营,鼓励支持劳动者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四是要加强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落实就业援助制度和措施,切实帮助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五是要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室社会处:吕焱飞(统稿)殷铁松
唐力(执笔)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2-24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四篇:调查与决策——《对做好灾后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调查与决策——《对做好灾后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总第301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91期
对做好灾后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给我省灾区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也使全省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遭受负面影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近日,我们到省招商局、省商务厅、福建商会、浙江商会、广东驻川办事处等部门进行了调研,其有关情况和建议如下,供参考。
一、当前情况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大了推进对外开放合作的力度,特别是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后,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了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热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5月,全省引进国内资金81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0%以上,同比增长42.7%;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8家,审批外商增减投资项目111个,实现合同净增资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7倍。“5·12”地震后,各市州积极行动,进一步强化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一些地方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政策,一些地方细化了引资方案,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势头不减。截至6月中旬,灾害较轻的14个市州共外出招商94次,新签约71个,引进资金353亿元,新开工项目42个。重灾区更是不等不靠,抢抓机遇,如什邡市就引进了浙江利森公司增资的12亿元,扩建水泥生产线,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受此次地震影响,我省招商引资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撤资现象,但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一是由于部分省外企业对四川灾情不够了解,误认为四川都是重灾区,对在我省投资信心不足。二是地震前准备落户重灾区的一些项目,有了改变投资意向的迹象,可能投资到省外其它地区。三是有部分企业厂房受损,担心发生余震给员工生命安全带来隐患,放慢了投资速度,减小了投资规模,使原已开工的企业迟迟不能正常复工。四是部分原计划开工的建设项目,由于顾虑余震会影响建设质量,仍处于等待观望的状态。
二、主要问题
1.宣传的“度”把握得不够好。灾后一段时间客观报道我省重灾区的真实受损情况,让海内外了解此次特大地震给四川带来的巨大灾害,非常必要。但随着救援工作的结束,就应该大量增加恢复重建、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报道。可一个多月过去了,至今还有不少媒体报道的内容,仍给人一种四川损失惨重、余震不断的强烈印象,误导了国内外投资者,使他们对投资四川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2.对外来受灾企业缺乏应有的关爱。据外省商会反映,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一些重灾区的基层政府对本地企业和居民关心救助较多,对外来企业受灾关心救助较少。他们介绍,地震后外省商会积极组织来川企业为灾区捐款捐物,而这些企业在重灾区遭受厂房损毁和人员伤亡的情况,当地政府很少过问,甚至在灾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企业的员工都未能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食品、饮用水和帐篷等救助,让人深感失望。
3.亟待改善投资软环境。地震后,一些重灾区的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抢险救灾和灾后安置、重建上,对软环境的整治客观上有所放松。目前,“三乱”现象又有苗
头出现,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以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名义,向企业重复摊派,加重了地震中本已受到较大损失的企业的负担。
4.引资方式实效较差。目前,我省一些地方仍热衷于依靠行政力量大规模地组织各类招商活动,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表面上签订了很多“意向性”合同,而实际上落实的投资项目和到位的资金却很少。同时,没有很好地发挥外省驻川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招商引资中的特殊作用,这也影响了招商引资的实效。
三、几点建议
1.及时调整宣传角度。借助国内外都在关注四川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5o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正常稳定的社会秩序、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灾后重建中的巨大商机,以及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举措,向国内外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安全四川、机遇四川、希望四川、和谐四川、美好四川”的良好形象,积极主动地吸引更多海内外投资者来川投资和发展。
2.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在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之后,全省上下一定要尽快恢复工作和生活常态,为外来投资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投资环境,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外来企业受损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加大服务力度,同等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加快恢复生产,努力营造一个安商、亲商、帮商的投资环境。
3.完善招商引资方式。灾后招商引资工作更应该注重实效。外省商会和驻川办事处反映,商会是连接外商和本地的桥梁和纽带,“以商带商、以商招商”是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特别重视和发挥各省商会、办事处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鼓励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省级有关部门应定期召开各省商会、行业协会、驻川办事处参加的项目推介会,及时推出建设项目,交流招商经验,征求进一步搞好我省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建议,以推动全省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4.尽快出台灾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加快恢复和推动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我省除应积极向国家争取灾后重建和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支持产业发展特殊政策。广东省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对口支援巫山县的一些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采取中央支持一点、省上支持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的办法成立股份制公司,不严格按股份多少分红,而是让利给企业,这样既把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又规避了政府投资风险,实现了多赢局面。
5.进一步加大灾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继3月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后,各市州相继成立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今年省委6号文件和奇葆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议省上应尽快成立“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力度,充分整合全省招商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本室经济处:任晓波 唐培蓝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1-25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五篇:调查与决策——《统计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
调查与决策——《统计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总第175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64期
统计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
四川省统计局综合处 聂富强 熊建中 倪方平
近年来,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把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反映出统计基础仍然是决定统计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省统计局在对四川部分地区的分层次选点调研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和完善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基层统计与统计基础的关系
加强基层统计和统计基础工作是近来出现比较频繁的用语,就中国统计改革的逻辑要求而言,理清二者关系十分必要。
对“基层统计”的理解,按照《统计法》,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表明县统计局为基层统计机构。根据《宪法》,我国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层次,广义的政府统计系统的基层在乡镇一级,或者说企业、住户、机关团体等机构单位构成了基层含义的最低一级。因此,统计的基层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概念,且理解差异也大。将其理解为县、乡两级(或者乡镇、部门与企业)的流行看法从现实看来也许不无道理,但立足点仅仅是政府综合统计系统,至少没有紧紧抓住基层统计工作中核心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则容易导致形式主义。
对“统计基础”的理解,将其限定在“统计工作的基础”方面,也就是开展工作的条件。所谓“人、财、物”是一般的说法,而有人员、有经费、有台账、有电脑、有机构、有制度等就是基础条件的具体化。
以上分析表明,基层统计和统计基础分别从属于主体和客体概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具体到政府统计工作中,加强基层统计就包含了相应的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要求,而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也必然不能脱离对基层统计的加强。而就政府统计的政策层面要求而言,加强统计基层的基础统计工作应该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困境与挑战
聚集的“脓包”、“崩溃”的边缘以及“下面真数假算、上面假数真算”等说法也许是对一些统计数据质量的片面观点,但也反映出部分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性问题较大,及转轨时期政府统计的微观基础非常薄弱的客观现实。把这些问题放在制度变迁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来看,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难性就更加明显。
首先,基于政府控制能力要求而形成的行政资源的自上而下配置方式是基层统计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具体而论,在多级政府架构中,统计资源的分布从中央到地方其优劣程度是依序递减的。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与政府统计对微观基础的内在依赖要求严重背离,结果必然使宏观数据质量的稳健性缺乏保证。由于统计资源配置的“倒三角”分布与客观统计对象的“正三角”分布之间矛盾的长期性,可以判断:基层统计基础从相对意义上将处于长期薄弱状态。
其次,渐进式改革路径的选择决定了统计资源配置的渐进性质,从总体上看县级
以下统计基础面临着绝对薄弱的状况。通过近30年以“分权”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改革,在取得持续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使得中央、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三级的政府统计工作条件总的说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县级以下的统计基础则普遍较差。概言之,县级统计——任务重、办公条件差、经费缺乏、人员不足;乡镇统计——经费没有保证、兼职人员为主且变动非常频繁、统计台帐不健全、电子化程度极低;基层政府统计基础尚且如此,村级和企业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受地方政府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体制改革、统计体制安排和统计队伍建设等因素影响,基层统计基础状况在各层级各地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从而给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政策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地方政府重视的县(区)禀承“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统计”的理念,能将统计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在经费和人员等方面给予制度保证。这种政府统计地方化的必然结果,就是使数据适合于地方利益的倾向明显,统计基础加强的结果反而可能导致部分数据质量的下降。经济发达的地区,统计基础相对较好,但也普遍面临着市场化、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统计对象的爆炸式增长和多样性演变,基于提高数据免疫力要求的统计工作量巨大而繁重。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的政府体制改革始终在探索中行进,最后总是要落脚到机构与人员上面,几乎每次改革的结果都导致了对基层统计基础的削弱。酝酿中的以精简为核心的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很可能对已经非常脆弱的乡镇统计基础以致命的一击。在以地方政府竞争为主要动力的中国特色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已经演变成了“统一领导为虚,分级负责为实”的实际制度安排,“谁出钱就为谁办事”倒是不二的行为准则。统计基础工作抓得好的县(区)似乎一把手都特别“能干”,普遍受到党政领导的“厚爱”,背后的实质是层层目标考核的要求,一句话是数据。而乡镇和大中型企业的统计队伍则普遍面临着知识老化和流动性极大的困难,“内疚与无奈”表现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心声,统计数据的微观基础已到了十分脆弱的地步。
三、体制改革与政策选择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制与政策均属于制度的范畴。相对而言,政策功能在于短期,体制就明显具有中长期意义。由于体制改革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应对基层统计基础改善的可能选择就只能求助于政策工具了。近年来,应该说国家统计系统自上而下已经意识到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的迫切性,并在强化领导、开展调研、制定规范化标准、纳入统计工作目标考核、加强与部门和政府的协调、加快信息化建设、评选示范单位、加大执法检查以及培训企业和乡镇统计人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客观地说,有效果但力度不够,根本原因之一是缺乏从政府职能视角的深刻反思。作为政府统计人,我们认为当前在加强基层统计基础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必须在以下方面理清思路,切实有所作为。
第一、统计数据的公共品性质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各级政府应该承担基层统计基础建设的相应责任。统计数据是公共品已成共识,而其“准公共”性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具体而言,站在中央政府角度统计要为全社会服务,站在省级政府角度则又要为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此类推。根据事权与责权统一的原则,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当前省级及其以下各级统计经费主要由地方分级承担的制度安排,至少说明了中央政府对责任的“拖欠”,加大中央财政中统计事业经费的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二、加强基层统计基础的关键在于政策的可操作性要强,力度要大。其实核心还是经费如何增加并落实的问题。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统计对象规模等因素核定基本的统计事业经费,把乡镇级统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既是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也受到基层统计人员广
泛认可。
第三、对企业统计基础建设要贯彻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的原则。大致来看,对规模(限额、资质)以上企业要将“几有”标准的要求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贷款审批等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统计工作政府化的本质。对大量的小型企业,重点则在于将多种调查方式有机结合,切实建立起科学推算的方法体系。
第四、树立开放统计思想,坚决推进加强部门统计的新思路。应该说四川省在这方面观念比较先进,思路也很清晰,关键是推进与总结。根据中国渐进性改革的逻辑,县级是最好的试验田。比较成功的县已经把大部分属于政府部门统计的事务交给了有关部门,完成了改革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如何全部交出和如何审核数据质量的问题。应该重点关注这次改革,其意义对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不言而喻。
第五、中央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基层统计基础建设问题,将其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来抓。经济普查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出了中国基层统计基础接近崩溃边缘的现实,我们建议国家统计局加强情况调研和问题反映,力争国务院把加强此项工作作为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要求,同时积极进行“偏软”的《统计法》修订,发动全社会科研力量关注基层统计基础问题等等。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6-08-09录入用户:admin-swz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