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既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教育系统要积极行动、坚决落实。
第一,从学生抓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一是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教育部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要求中小学校普遍张贴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图或书写上墙,让学生熟练背诵。二是要勤动手、见行动、强化实践体验。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启动中小学生校外活动“蒲公英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第二,从学校抓起,各项工作要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一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开展主题党团队日活动,组织举办名家讲堂、演讲征文、歌曲传唱等活动,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与网络阵地建设紧密结合。教育部将联合开展“形势教育与我们的价值观”网上精彩课堂,建设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三是与学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班级管理等规章制度,都要彰显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把育人要求和岗位职责统一起来。
第三,从教师抓起,全体教师都要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继续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把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在相关培训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以及思想品德课、辅导员和班主任等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部副部长 刘利民)
第二篇: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
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各庆祝妇女节的报道中意求深远的是“和谐家庭”、“好婆媳”受表彰(本报3月10日3版《多姿多彩庆“三八”》)。虽说是民间的评比、表彰,但事关家风、村风、民风,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群体在判断社会事务时所需恪守的道德根基、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3个层面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梦想,看似与我们有些遥远,却昭示着底线,实际与我们息息相关。今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一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就是一种价值选择的迷茫。本报“美在身边”栏目中刊登的人物与故事,看似平凡、琐碎,但真实地发生在你我身边,都传递着真善美。“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正是平淡的琐碎小事,日常的凡人举措,普通的社会生活,折射出国家、民族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追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把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领导干部的言行作为,决定着社会的风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地生根、融入社会生活,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有的领导干部台上说反腐,台下照贪污;表面重申明规则,暗地照行潜规则;人前表拆违,背后又建违„„上行下效,在这样的“引领”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吹了个泡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融不进社会生活。只有领导干部带头照镜正衣、洗澡治病,从自己开始,严纪律、正作风、作表率,才能转变作风、树立新风。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媒体的鼓与呼绝不能缺位。作为党的喉舌,媒体要发挥宣教优势,广泛报道各种崇德向善人和事,传播主流价值,唤呼社会良知,使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同“美在身边”时时刊登各类身边坚守正道、敬业
奉献、虔诚勤勉、孝老爱亲的人和事一样,电视、广播、网络、书报都需深入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相信只要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向上向善向美的良性互动将更多涌现,核心价值观定会成为社会主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还需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形成健全的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暨实施“美丽诸暨”三年行动计划动员会上,市领导提出要研究制约措施,制订村规民约。通过集体研究制订的村规民约,基于传统,活化传统,与时俱进提倡做什么、反对不能做,让传统中的优秀内核通过社会动员、全民推广,融入现代生活才具生命力,才能使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将成为现实。
第三篇: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育人全过程
作为一名高校宣传工作者,非常有幸参加了云南省2014年第二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学习,半月来,在省委宣传部、省高校工委、省委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心组织下,系统地学习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推进理论创新等专题,觉得收获非常大,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红河学院实际,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几点思考。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要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教育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重点加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党的十八大从社会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重点加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党的十八大从国家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用丰富的历史史实从历史的层面讲清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重点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党的十八大从个人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养成作用
要深入挖掘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两种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局面。一是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建立一批“学校+爱国教育基地+教育实习基地”的实践模式,形成学校主动、政府推动、社会互动的社会实践机制;二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校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国防观念、国防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制度,把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把学雷锋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全校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不定期地深入乡村、深入边疆、深入社区、深入企业、深入中小学,使志愿服务在全校蔚然成风。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根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整体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各方面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整体效应,形成我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推进学校的“一训三风”建设,发挥核心价值观在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汇聚力量的强大作用,进一步体现我校的办学精神。二是深入开展“六大文化建设”活动,把“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多元文化”、“红河本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滇越跨境文化”、“大学文化”融为一体,在文化交流与交融中通过校园文化的化人功能展现学校乃至国家形象,打造国门大学特色文化品牌。三是进一步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力度。充分利用BBS论坛、微博、微信、博客、QQ等平台,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网上好声音,确保网络在育人工作中的全覆盖,增强网络文化的导向性和时效性;四是强化校园道路、景观等校园硬环境的设计美化和建设工作,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彰显校园文化底蕴,优化育人环境。
四、发挥师德师风建设的带动作用
学校要进一步探索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和违反师德行为的有效处理办法,引导老师们不但要坚守品德、政治、法律的底线,而且要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表率。要尽快出台我校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明确把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聘用、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建立专项评优机制,每年组织评选“良师益友”“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活动,大力表彰宣传公能兼济、敬业育人的先进教师典型,用鲜活生动的真人真事感召师生员工,在全校形成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的浓厚氛围。
五、发挥精神文明建设促动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学校各项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不断丰富内涵,吸引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深入推进“讲文明树新风”系列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文明宿舍、文明餐桌、文明礼仪培训、文明园区、文明班级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先锋人物的内涵,为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树立新形象、培育新风尚。
第四篇:核心价值观融入
聚焦“五字”发力 提升核心价值观感召力
——上海推动核心价值观更好融入社会生活的调研报告
根据中宣部宣教局关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融入社会生活”调研任务的要求,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通过召开市区两级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研讨会,走访基层单位,考察特色项目和听取一线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开展调研,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上海针对超大城市经济加快转型发展、人口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群众利益诉求复杂多样、传统社会管理面临挑战的特点,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核心价值观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基本形成“四脚落地”的工作格局。
一是市委有要求。2014年4月,市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上海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从宣传阐释、重点项目、实践载体、工作机制、制度保障等方面规划布局。韩正书记多次作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把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结合起来、与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纳入“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016年8月,召开全市培育核心价值工作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推动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行业管理、社会生活,更加注重教化弘德、践行崇德、建制立德、聚力厚德,提升核心价值观感召力。
二是条块有部署。根据市委要求,全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部署工作任务,制定措施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市区联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之中、落实到媒体舆论引导之中、落实到文艺作品创作之中、落实到改革发展成就宣传之中、落实到重大历史纪念活动之中、落实到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中、落实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之中,落实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使用之中、落实创新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之中,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同向同行的正效应。
三是培育有重点。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在贯穿结合融入、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通过示范引领、宣传教育、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和制度保障等,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广泛开展“7+1”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优良家风,积极倡导优良校训,精心培育企业精神,营造社区和谐文化,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倡导社会公益,强化党员志愿服务……推出实施“市民修身行动计划”,把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努力让每个人都能感知、领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四是实践有特色。集成全市新闻、理论、文艺、社会、网宣、对外宣传优势,“六宣联动”,放大“乘数效应”。以微电影为载体,每年举办微电影大赛和市民微电影节,镜头聚焦凡人善举、典型故事,千余部作品,讲述感动、励志、温暖的追梦人故事。持续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各类群众性宣讲,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通俗。依托“上海书展”平台,推出数百种核心价值观优秀图书,策划各项专题活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颂先进、扬正气形成常态,每年举办“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人物评选,先后推出汤庆福、邹碧华等一批重大典型,每逢周一,全市报、台、网合力发布展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形象,成为市民身边鲜活的价值观。挖掘利用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举办“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主题展等,给广大市民以情感滋养、道德教化和价值引领,宣传阐释具象化、典型引领立体化、实践养成分众化、文化滋养生活化,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主要做法
上海各地区、各部门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形成了“五字推动法”:
1.在“宣”字上下功夫,以核心价值观主导社会舆论。一是阐释解读。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依托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东方讲坛”举办点以及“道德讲堂”、“书房讲堂”、“职工书屋”、“浦江学堂”、“宅基课堂”、“茶楼书院”等文化阵地,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形势政策宣传教育,通过大众化、通俗化、多样化的方式,面向干部群众开展宣讲解读,增进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每年组织群众性宣讲5000多场次,参与听众达到80万以上。二是系列点赞。推出“中国梦·申城美”系列宣传活动,包括“中国梦·劳动美”、“中国梦·邻里美”、“中国梦·校园美”、“中国梦·公益美”等,活动涵盖普通劳动者、社区居民、教师、青少年、志愿者等社会人群,通过发动群众寻找和推荐身边的最美人物,运用各种手段方式,为“最美劳动者、最美校园人、最美志愿者、最美社区邻里、最美党员先锋”等点赞,形成鲜明的价值观导向。三是社会传播。营造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精心制作“图说党的诞生地”、“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作品,鼓励各地区创作推出了“诚实守信”、“崇德向善”、“规范言行”、“文明新风”、“美丽家园”等一批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生动感人的公益广告,在公共场所、建筑围档、公共交通等,利用橱窗展板、道旗灯箱、车载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张贴刊播,在地铁换乘站、商业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设施,有机融入核心价值观元素。
2.在“做”字上抓落地,以核心价值观提升幸福指数。一是鼓励善行义举。聚焦凡人选榜样,组织动员广大市民、网民举荐好人好事,评议凡人善举,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常为义善之举、常做有益之事。2014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共报送近千个先进个人(团队),覆盖各类社会人群。全市先后上报“身边好人”近200个,其中,数十人入选中国文明网“好人榜”。社区、企业、学校、村镇和窗口单位设立善行义举榜,定期张榜更新,褒扬凡人善举,弘扬美德善行。二是倡导和谐家风。注重家风建设,推动核心价值观入户润心。2015年5月7日,召开全市“三个注重”建设工作座谈会,市委宣传部等七家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征集好家训、评议好家风、寻找好家庭”系列活动,共收到市民投稿的家风好故事3000余篇、家训3.5万余条,吸引市民网上留言27850条。三是创建文明村居。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小区创建工作,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村居、进楼组,使核心价值观建设惠及民生。各地区把村居和楼组作为落小落细的路径,围绕“忠孝、勤俭、诚信、礼和”,开展“家训、家规、家风”大讨论、大征集活动,深化“美丽楼组”、“漂亮楼道”、“美好家园”创建活动。
3.在“渗”字上求生根,以核心价值观浸润日常生活。一是向基层渗透。市委宣传部等推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公里文化服务圈,以全市119家教育基地为原点、以“三公里”为服务半径,以契约化形式固化服务对象,“三公里文化服务圈”已覆盖16个区,共纳入3166家基层单位,以“展、讲、演、映、访”为载体,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2014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42500余场,受众超过2927万人次。市司法局开展“法治城区”、“基层法治”创建活动,举办群众性法治宣传活动,推动“法治文化”进社区,使“法治”价值观落地生根。二是向生活渗透。依托全市448个志愿者服务基地、180个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重病等特殊社会群体,开展人文关怀、志愿帮扶活动,同时组织党员、公务员和公众人物就近就便参与,开展邻里互助、签约包助、结对帮扶、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三是向百姓渗透。突出市民主体作用,在全市开展“文明居住”大讨论活动,征集文明居住“金点子”,颁布“市民修身行动纲要”,开展“中国梦·申城美·修身行”,根据新的形势,制定“新七不”规范,就是马路不乱穿、车辆不乱停、垃圾不乱扔、宠物不扰邻、餐食不浪费、言语不喧哗、守秩不插队,引导推动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家庭、渗透百姓、浸润人心。
4.在“实”字上做文章,以核心价值观滋养市民心灵。一是引领市民的价值航向。运用互联网数字化手段,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故事化传播,2014年,以“中国梦申城美——追梦人的故事”为主题,举办全市微电影大赛,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2015年,以“行进上海·精彩故事”为引领,开展全市微电影大赛和市民微电影节,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累计征集到1660余部影片,通过文汇新媒体、新浪上海、优酷土豆、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平台等进行展映展播。充满正能量的微电影故事在银幕公映、视频传播、网络点击,潜移默化浸润受众的心灵。二是增强市民的法治意识。把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生活管理,破解城市管理瓶颈,探索“五违四必”治理模式,依法加强对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违法用地进行全面整治,做到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建筑必须拆除、脏乱差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优化依法治市环境,改善城市管理形象。三是夯实市民的道德基础。把目光投向“平凡的大多数”,用真实的呈现反映医学救治,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激发更多的善心、善念、善行。市卫计委、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急诊室的故事》和《人间世》电视广播力作,采用蹲守式采访、沉浸式拍摄、解剖式分析方法,用真实感动市民、感动社会,用真实赢得理解、支持、尊重、认同。《急诊室故事》电视收视率名列全国前三位,腾讯点击量2700万人次。《人间世》被誉为打通两个舆论场的力作。5.在“带”字上化力气,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一是重点人群“树标杆”。结合“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市主要媒体每逢周一,报台网合力发布、集中报道一位先进人物,先后推出了各行各业120余位先进典型,树立了一批敢于担当的优秀基层干部形象,如普陀区桃浦镇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梁慧丽等等作为基层干部代表,走进市委常委的学习会,这些先进典型既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带头人,为全社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树起标杆。二是模范人群“作示范”。充分发挥模范人群的示范作用,以感动中国“双百”人物杨怀远的“扁担精神”作为德育资源,打造学校的德育文化,创设“扁担精神代代传——德育资源室”、“杨怀远志愿者服务社”,编写《启蒙篇》、《学校篇》、《感悟篇》、《实践篇》等德育课本,开展各种形式的传承“扁担精神”实践活动,使“立德树人”价值取向扎根中小学、融于学生心灵。三是公众人群“引品行”。注重发挥文艺界、影视界、学术界等大师、明星、专家学者等社会公众人物的品行引领作用,在上海文学艺术奖评审中,坚持德艺双馨标准,“德”有欠缺的一票否决。同时树立周小燕、秦怡等著名公众人物的先进典型,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大使”。上海大学开放教授鲍鹏山,创办《浦江学堂》,坚持传承文化、培育人格、凝聚民族的办学宗旨,坚守感发志意、化育气质、倡导文明的教学理念,用传统文化经典诠释核心价值观,2010年至今,开设国学系列讲座30多场,受到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普遍欢迎。
三、对策思考
1.聚焦“社会生活”五个领域,注重细分融入。一是关注消费生活,实现“愉悦快乐”的价值需求。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消费生活,当个体或群体成为消费者的时候,会产生许多“价值观需求”或“价值观诉求”,如买房人期盼售房人足够“诚信”、买衣人希望卖衣人态度“友善”、用餐人注重餐馆“文明”等。吃穿住行的本质特征是服务,要在服务行业大力倡导“诚信”、“友善”、“文明”,把核心价值观落细于各个环节。二是聚焦社区生活,实现“平安和睦”的价值需求。社区生活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活动区域,当居民、村民享受平安、和睦生活的时候,内心的幸福感会不断升华。平安和睦的本质特征的幸福,核心价值观应当转化为幸福场景。要深化“幸福社区”创建活动,在每个社区践行“和谐”、“友善”、“法治”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居民村民的幸福指数。三是聚焦邻里生活,实现“近邻胜亲”的价值需求。近邻胜亲是每个家庭、每个人对邻里生活的愿望。要传承“近邻胜远亲”的传统理念,针对超大城市和社区居民构成特点,构建新型邻里关系,改变“同住一栋楼、互不相往来”的“陌生邻里”状况。四是聚焦家庭生活,实现“爱亲孝养”的价值需求。爱亲孝养是每个家庭幸福美满的基础,“家和万事兴”。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和谐和睦,深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打牢社区、社会和谐的基石。五是聚焦职场生活,实现“人际生态”的价值需求。人际生态是每个职场人的内心追求。人际生态的本质特征是文明,要用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场生活,营造职场良好的“人际生态”,消除职场潜规则,传播职场正能量。
2.要推动核心价值观的“五个化”,注重自然融入。一是理论宣传大众化。核心价值观12个词,都有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理论界的诠释与老百姓的说法并不高度契合,如理论界对“法治”的诠释可能侧重于依法治国管好社会,但老百姓的说法可能侧重于政府依法行政、不侵犯人权。对此,应把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的“官话”转化为“民语”,尽可能用百姓话语进行宣传,使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做得了。二是培育方式具体化。培育核心价值观方式方法有很多,但在社会生活中培育的方式方法只能是“具体化”,要把12个词从抽象转化为具体形态,譬如“文明”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培育,可以表现为文明居住、文明出行、文明驾车、文明养犬、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的要求或规范。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要求描划的越具体、越具象,群众就越能够理解和掌握。三是践行引导故事化。在社会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并非易事,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引导工作,而对于群众来说最有效的引导方式是讲故事。如“友善”价值观没有多少深奥的大道理,但怎么样做到“友善”却有许多学问,要善于讲故事、潜移而默化。四是传播渠道网络化。当今社会“触网”已成为基层群众的生活方式,核心价值观应更多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才能实现“融入”目标。如“诚信”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是网络平台,商务合同、单位协议、居民公约等的诚信规范和诚信标准以及诚信信息,都可以通过“诚信网络体系”进行传播、查询、公开,推进“诚信社会”建设。五是氛围营造常态化。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比之融入政治和经济领域更需要营造氛围,这种氛围的营造应当常态化,使群众时时处处事事感受核心价值观。如“敬业”价值观不仅要覆盖各行各业,还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大力营造“工匠精神”的敬业氛围,为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提供价值观支撑。3.要处理好社会生活领域的“五个关系”,实施科学融入。一是处理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社会生活的总和。日常生活中油盐酱醋、吃喝玩乐是群众物质生活形态;同时也少不了阅读鉴赏、歌唱舞蹈等的精神生活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蕴含价值观,如“诚信”价值观较多蕴含于物质生活,“自由”价值观则较多蕴含于精神生活。为此,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必须界定清楚各自所体现的价值观元素,避免价值观的“错位融入”。二是处理好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关系。上海是超大城市,城市居民的价值取向带有“海派文化”烙印;同时,上海还有市郊村镇,乡村生活方式依然存在,村民的价值取向较多保留“农耕文化”痕迹。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要把握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重点,如同样是“和谐”价值观的融入,中心城区则应侧重职场生态建设,市郊乡镇要侧重家训家风建设。这样的有侧重,能够实现价值观的“精准融入”。三是处理好白领生活与蓝领生活的关系。上海正进入“白领时代”,出现了许多金领群体,但也存在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庞大蓝领队伍,而白(金)领和蓝领的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并且制约和影响各自的价值取向。由此,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应当针对白(金)领和蓝领各自的价值取向,采取不同的融入方式。如同样是“敬业”价值观的融入,对白领更多地倡导创新精神,对蓝领更多地倡导弘扬工匠精神。这样的不同要求,能够达到核心价值观的“贴近融入”。四是处理好高层生活与草根生活的关系。客观上,上海社会存在生活于高层和生活于底层的两类群体,形成“高层生活”和“草根生活”两种生活状态,前者指的是中高层政府官员、成功企业家、千万富翁、明星大款等的生活模式,后者指的是普通职员、小微企业员工、退休人员、农民工等的生活模式。不同生活模式制约和影响不同的价值取向,高层生活群体更追求“自由”、“法治”等价值导向,草根生活群体更诉求“民主”、“和谐”等价值期盼。要探索融入高层生活和草根生活的不同路径,前者要在“带头践行”上多提要求,后者要在“注重培育”上多做文章。这样的区分,能够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智慧融入”。五的处理好日常生活与特殊生活的关系。社会生活是多样式的,一般以群众为主体的日常生活,构成社会生态样式,同时也存在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特殊生活,构成政治生态样式。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既要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更要融入党员和干部的特殊生活,两者不能偏废。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基层群众,更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排头兵。这样的处理,能够实现核心价值观的“重点融入”。
第五篇: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管理全过程
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管理全过程带领员工在川东北会战中建功立业
钻井西南分公司50140JH钻井队党支部书记
贾 玉 臣
我是1983年招工参加工作的,在井队从钻工干起,当过司钻、工长、副队长。2005年我开始担任井队党支部书记,先后在50787队和60413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自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我一直在川东北地区打井,针对川东北地区地层压力系数高、天然气压力高、硫化氢含量高的“三高”的特殊情况,我和支部一班人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围绕钻井生产,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管理中,不断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带领职工干一流工作,创钻井品牌,先后成功钻探了双庙1井、双庙101井,瑞参1井,隆盛1井以及元陆10井。50141钻井队被集团公司评为石油工程金牌队和功勋队,队党支部被局党委授予“红旗党支部”,钻井队被局青工部授予“青年文明号”,我本人也连续两年被钻井公司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只有好好拿捏,才能把它转化为钻井队生产的动力线,安全生产的放心线,队伍稳定的保障线
长期在川东北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西南钻井施工条件艰苦、打井难度大、风险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好脉,把准脉,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2007年8月份,60413钻井队发生“7.25顶天车事故”后不久,组织上就把我从50787队调到60413钻井队担任党支部书记。在钻井,已经有20多年没有出现“顶天车”这样的事故了,作为“金牌队”的60413队出现这样的事故,无疑对全队职工是个沉重的打击!队上从队长到副司钻,有多人都受到了公司的处理,一时间,60413队可以说从峰顶跌到了谷底。一到队上,我就明显感受到一片肃杀的气氛:全队职工个个没精打采,士气低落,大班和班组骨干纷纷找我要求调离,牢骚怨言满天飞,员工情绪都很暴燥,在工作时经常发生一些小摩擦,„„坦率地说,这样的情景我也是第一次碰到,的确十分棘手,能不能带好这支队伍我心里没有底。我一方面及时把这些情况向分公司领导汇报,另一方面细心观察员工的思想动态,寻找思想工作的突破口。二班司钻熊启荣多次找到我说:“指导员,我们离乡背井到这山沟沟里打井,图什么?不就图点效益吗。现在出了事故,今后的经济利益肯定会受到影响,我们干的还有什么意思?你就让我走吧。”队上有熊启荣这种想法的员工很多,不解决思想问题,瑞参1井的后续施工还会出现更大的安全隐患。我决定,就从熊启荣入手,打开员工的心结。我特意安排了一个时间,与熊启荣进行了一次很诚挚的长谈。参加工作20多年,我经历的酸甜苦辣也足够多了,我坦率地一股脑地全部倒给了熊启荣,并真诚地希望小熊能从长远着想,越是困境越要挺住,越要磨练。在川东北地区打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对自己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利,虽然的确是人累风险大,但是却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啊!一次,两次,经过多次的谈心,小熊的思想逐步稳定,班组工作开始有很大的起色。我不失时机地在员工大会上对他带领的钻井二班大力表扬,并抓住这个机会向全队员工分析我们队的基本情况,宣讲川东北会战的形势和任务,使大家明白打好瑞参1井的政治意义,员工队伍的信心与责任感开始重新树立。
眼看着员工的信心开始恢复,工作的热情开始高涨,这个时候,我又发现队上机房修理时间比较长,生产时效受到影响。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这件事情跟司机长王传武有关。原来是因为顶天车事故,王传武被取消了标准岗位考试的资格。小王想不通:自己只是在工长回江汉探亲期间,临时顶替了工长的岗位,出了事故,公司就取消他的司机长考试资格,这不合理。小王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挫伤,一向勤于呵护设备的他消极懈怠,机房设备故障频繁。于是,我又找到小王倾心交谈,钻井的动力设备就像是人的心脏一样,一旦“瘫痪”,后果不堪设想,投资几千万元的井可能在瞬间报废,公司损失不起啊。在做他工作的同时,我和队长还积极向分公司领导反映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看到队领导如此真诚地关心他的个人问题,小王反而十分歉疚,向我保证不会再因为这件事影响工作,他说到做到,再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到设备的精心维护之中。后来,王传武管理的设备多次在局、公司设备大检查中获得好评,有力的保证了瑞参1井后期施工安全。
瑞参1井安全优质地完钻,员工们最初的低落情绪已经荡然无存。领导研究决定让我们重接一口新钻机。队上员工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大家纷纷向我表示:一定要把马102井收尾工作尽快做完,早日接到新井架,打一个翻身仗。我带着留下来的十几个钻工小伙子完井搬迁,22天的时间里我们打捆装运了5000多米的钻具、装运了100多吨泥浆药品,将100多车次设备物质安全护送下山,分别发往江汉、分公司和南宁火车站,高速、圆满地完成了瑞参1井的收尾搬迁工作。虽然那段时间工作很累,可是小伙子们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从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我知道,他们此刻已经沉浸在迎接新钻机的喜悦之中了。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关键时刻,要能像一颗启明星,给员工指明方向
2008年8月我们接手新钻机来到四川通江地区,承钻马102井。这一次不同于以往,钻井公司将马102井作为学习中原油田管理经验的一个试点,管理模式由过去分公司统包统揽的保姆式管理向井队充分授权式管理转变,实行的是单井承包的方式。井队就是一个独立的项目方,直接面对南方公司、川前指等甲方单位。可以说马102井新型的管理模式是挑战大于机遇,全队员工感到既兴奋又紧张,个个跃跃欲试又觉得压力重重。我立刻意识到,如何带领员工顶住压力,将员工跃跃欲试又惴惴不安的压力引导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是马102井成功的第一步。
这个时刻,员工的团结意识、主人翁意识、信心与勇气比任何时候都珍贵!我首先与班子成员统一思想,然后立即在员工中宣讲公司领导赋予我们的重任,宣讲单井承包管理的意义,坚定信念:我们一定是那个敢于挑战的,勇于吃螃蟹的集体!我们开始寻找队里的自身优势,讨论分析通过哪些有效措施,可以创造我们应有的效益,并动员职工集思广益,为打好马102井献计献策。每一名员工都积极地写下自己的想法、建议,大家的信心、决心与主人翁的意识迅速地增长,那些过去依靠制度约束的行为,如今成为了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从申领材料到出料用料,每一个员工都自觉做到绝不浪费哪怕一滴油、一寸铁、一颗钉;从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到督促他人履行安全职责,人人都自觉从我做起。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钻机、减少磨合期,我切实履行QHSE监督员职责,抓紧一切时间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我把“学、摆、讲、演、考”综合起来,摆发生在川东北工区的“三违”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利用班前、班后会,对填写“两表一卡”的情况进行讲评。组织职工定期开展四种工况下的防喷、防硫化氢演习,定期进行考核,对学习效果明显的个人进行奖励,这样做工作的效果十分明显。副司钻小刘是从江汉调到我们队上的,以前一直在江汉的3200架子工作,没有川东北工作的经验,也没有操作过大架子,平时对自己的工作标准也不高。这个样子不行。我立即与他结成对子,告诉他川东北施工的工作标准,每次在他操作的时候,我都站在他的旁边,将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传授给他。小刘操作盘刹时每次刹车都很猛,我很耐心地告诉他,盘刹就像是自行车前刹一样,不能刹得过猛,得慢慢操作。通过一段时间传帮带,小刘操作大架子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工作标准也更高了。11月6日,该班起下钻,当他看到大班陶罐人手不够时,主动与司钻商量从班上抽两人去帮助陶罐,他一个人顶两个人干,一会儿顶司钻,一会儿当钳工,一个班12小时,他几乎没休息。
在外部市场打井特别是在远离基地的情况下打井,需要井队有良好的独立作战能力。我队承钻的瑞参1井和马102井都远离分公司,缺乏后勤保障,如何培养井队独立作战能力,造就一支能单兵作战的队伍是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瑞参1井搬迁的时候,队长带领一部分骨干到厂家学习,另外一部分员工在达州参加井控取证培训,井场上就只剩下我带领的一个钻工班十几个人,拆卸4公里的打水管线任务。400多根200斤重的管线,人抬肩扛,我们不分白天黑夜,连续突击2天,全部从山脚运到了山上。搬迁到后期,条件更加艰苦,井场上大多数住房已经运走,唯一的一台应急发电机只能照明看井,根本无法带动空调,夜晚,我们就睡在值班车里和房顶上,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大伙用工衣将头脚包裹得严严实实。只用了22天,我们就独立完成了全部的搬迁任务。来不急喘口气,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赴马102井,开始新一轮的搬迁安装工作。在人手少工作量大,搬迁运输线路长,设备配套技术还没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我们每天早晨从5点开始,一直干到天黑,缺水缺电,员工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汗。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一声苦,没有一个人偷一会懒,重活险活干部带头干,脏活累活员工抢着干,仅用了三天时间,马102井设备安装完成,达到了南方公司要求的开钻时间。
三、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员工思想,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工作。
井队如同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的兴旺,来自家庭成员的向心力,一个井队的兴旺,除了科学决策路子对之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需要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不是来自外界力量,而是发自本队职工的内心。这是井队生存发展的无形资产,是井队的一笔宝贵财富。支部书记是井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因此,我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人心凝聚到本队的改革和发展上来。首先,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尊重职工、关心理解职工、用真情真心对待职工。职工是井队的主人,是搞活井队的内在动力。想问题、办事情要从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注意把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通过谈心等多种形式摸清职工的思想脉搏,理顺大家情绪、化解工作中的矛盾、赢得职工支持、激励职工奋进。其次,协调好党、政、工、团之间的关系,消除内耗、减少摩擦,发挥全队人的整体作用,鼓励班子成员大胆工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形成团结、奋斗、开拓的整体。再次,与其他干部搞好团结。努力做到工作常通气、思想常交心,互相支持不争功、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补台不拆台、互相配合不推诿,以融洽的思想感情促进工作上的默契,把本队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战斗集体。2011年我队开始承钻南方公司元坝区块的元陆10井,该井地层压力系数高,喷漏同层,井控风险极大。我队两个班的经验丰富的老司钻服从公司安排调往他处,现在司钻高中云与李平两人都是原来的副司钻提拔上来,经验尚少,能不能带领好整个班打好这口高风险井,大家心里都存在疑问。我意识到这种思想的苗头,分别单独找这两个司钻长谈,和他们分享管理班级的经验,要他们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带好头做好榜样,同时要求两司钻大胆管理,遇到什么问题什么困难及时向干部大班反映,大家共同协商解决。通过这次谈话,我感觉到大大增强了两名司钻的自信心,大胆细心的管理,过硬的职业技能让整个班级的人员从心眼里佩服,迅速把整个班拧成一股绳。通过谈话同时了解到,这两名司钻都是新疆新业公司的,现在走上司钻岗位,觉得自己的工资待遇低,甚至比不上小班的其他人员,心里有个疙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会极大的打击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于是一方面给他们宣传公司的政策,公司对司钻骨干人员的重视,奖金方面对司钻的补偿,个人以后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积极向公司反映这种情况。过了不长时间,公司大幅提高了新业公司从事骨干岗位人员的工资待遇,他们心里的疙瘩彻底解开。2011年6月18日,我队在须家河组地层施工中,钻进至井深4072m,钻遇须四段高压裂缝气层,由于设计钻井液密度远远低于地层压力系数发生溢流,情况十分危险,高中云带领的一班及时发现溢流,并迅速的采取正确处理方法,通过四次堵漏压井,最终成功压井,受到公司领导和甲方的一致赞扬,这也是对我们新司钻,新班级过硬的职业技能,团结一心的队伍的最好的证明。现在元陆10井已经顺利完井,并获得南方公司的“双优工程”等一系列荣誉,这是对我们整个队伍的肯定!
我们知道,要想成功实现由保姆式管理向充分授权式管理转变,我们仍然在摸索经验,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考验,但我们一定会以高昂的士气、团结拼搏的精神圆满完成公司的各项任务,力争创造新的纪录、创造江汉钻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