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榆林窟导游词[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8:1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敦煌市榆林窟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敦煌市榆林窟导游词》。

第一篇:敦煌市榆林窟导游词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无几,现存彩塑多为后代重修或重塑。

元代第4窟藏密曼荼罗和多种度母、观音、文殊、普贤均以外来技法绘制、造型严谨,准确,色彩对比强烈、气氛神秘。特别是榆林窟和所属的东千佛明显绘制的6幅玄奘取经图,十分珍贵。除此之外,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也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装饰图案除流行的花草、鸟兽、几何型外,还有以“天”“王”等字变化成的图案,极富创意。

总之,榆林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显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内涵。

1961年,榆林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归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辖。

第二篇:榆林导游词

榆林市副市长

井剑萍

榆林旅游局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努力实现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和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的号召,在振兴旅游事业上,通过行政引导,统筹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发展机制,串联精品旅游线路,塑造榆林旅游总体品牌,从而使榆林旅游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我市知名度,规范旅游景点的导游,市旅游局特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陕西作协会员何志刚,榆林学院教授郭冰庐,市文联青年作家霍文多和榆林日报记者李苗苗编写《榆林市导游词》。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各县区旅游局和文体办等部门及各界人士的大力襄助。从酝酿到付梓,历时一年有余,编写者和原撰稿者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终于打造成这本耐读、实用的好书。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榆林是旅游景点富集市,有一千多处景点。本书是对精选的首批七、八十处景点的解说。编写者用生动流畅的口语,描述了各景点的的悠久历史、优美景观和神奇传说,既给游人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又陶冶了游人亲近自然的情感。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本书有着极强知识性、可读性和资料性,读时心境愉悦,读后获益匪浅,是市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所以,这本书的榆林欢迎您

榆林市旅游局局长

雷亚星

“陕北是个好地方!”毛泽东的名言令陕北声名远扬。陕北之北的榆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一方神秘的圣土。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渊源、众多的著名人物、深厚的人文底蕴、淳朴的风俗民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罕见的能源宝藏,集中凸显了榆林骄人的特点,展现了榆林无限的魅力!

榆林独特的自然环境。榆林市地处陕西北端,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平οο

ο

ο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榆林市

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米脂、绥德、子洲、佳县、吴堡、清涧1区11县,总人口350多万,面积43578平方公里,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长城横跨东西,黄河纵贯南北,地域广阔,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榆溪河、无定河两岸水田连片,堪称“塞上江南”;长城沿线有防护林带,牛羊成群;红碱淖和诸多沙湖鱼肥水美,景色迷人;黄河岸边广植枣树,盛产杂粮。

榆林悠久的历史渊源。著名的“河套人”就是以靖边小桥畔和横山石马土瓜 等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而命名的。旧石器

拓夫等一批重要的职业革命家。

榆林深厚的人文底蕴。从最近榆林毛乌素沙漠腹地和吴堡后寨子峁等处的龙山早期文化遗存、秦直道、秦天象台、长城、汉墓出土的大批画像石和壁画,唐宋以后修凿的寺庙、石窟和摩崖石刻等,都彰显着古代深厚的人文气息。唐杜甫诗《塞芦子》、韦庄诗《绥州》是咏榆林山川抒发情怀的佳作。宋代范仲淹镇守延绥时写下《渔家傲•麟州秋词》。科学家沈括驻守绥德时写就名作《梦溪笔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石油命名的人。康熙帝巡榆林写有《出塞》诗。毛泽东在清涧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发表大量时评。李健侯著作《永昌演义》。柳青创作《种谷记》、《铜墙铁壁》。路遥写作《人生》、《平凡的世界》。还有人民歌手李有源的《东方红》,以及民间的信天游、榆林小曲、清涧道情、白云山道教音乐、秧歌、唢呐、道情、剪纸、石雕、泥塑等,都承载着榆深厚的人文底蕴。

榆林淳朴的风俗民情。榆林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处,千百年来这里是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前沿,从而形成独特的风俗民情,至今古老的习俗还有残存。榆林民勤耕牧,俗尚鬼神,眷恋故土,不肯远徙,安于故习,不善经商。一般都忠厚善良,勤劳俭朴,待人诚恳,好客守信,平素极能吃苦,也极能忍耐,坚韧不拔,敢于斗争,一旦奋起,坚强果敢。北部六县区受草原文明影响畜牧业发达,群众住柳

其旅游资源可分为五大系列。

一是雄浑、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榆林北瞰河套、南蔽三秦,位居要津,是古代九边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以秦、隋、明长城为主线,扼守咽喉要道,依山临河而筑的古城、古堡峻险奇伟、雄浑壮观,至今气势犹存。如万里长城最大的峰火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六楼骑街榆林卫城、爱国名将杨继业几代驻守的杨家城、建于后唐五代十国的府州城、永乐大战见证地永乐城;以及建于晋陕峡谷之畔,依山就势,呈全蝎状的葭芦古城、吴堡石城、银州城、波罗堡、高家堡等几十座个性鲜明、品位极高、价值极大、可观性极强的军事性质的古城古堡,凝固着悲壮的历史,诉说着惨烈的战争,展示着辉煌的成就。

二是充满神秘色彩,各具特色的宗教圣地。佳县白云山、神木二郎山、榆阳青云山、戴兴寺、黑龙潭等宗教圣地,佛儒道三教集聚,圣名远扬,神秘莫测,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善男信女,香火鼎盛。

三是文化旅游资源。榆林石窟、石刻遍布,汉画像石遗存,剪纸、石雕工艺精湛,民歌、酒曲、秧歌久负盛名。如红石峡、悬空寺、佳县云岩寺、米脂万佛洞、绥德扶苏墓、蒙恬墓、榆阳走马梁汉墓群、佳县东方红故里、绥德三十里铺等。

四是地貌形态多样,自然风光独特。黄土高坡沟壑纵横、梁峁起伏,黄河奔腾、穿越晋陕峡谷,草原绿洲、湖泊水库、大漠

榆 林 古 城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又称榆阳,雅称驼城。古城标志建筑,布局独具匠心,在同一中轴线上“南塔北台、六楼骑街”,高低错落,遥相呼应,既显传统建筑讲究的和谐对称;城池依山傍水,城墙宽厚高大,又现一座塞上古城军事上的雄伟。在我国明清古代城市建设中也是独一无二,被誉为全国最具特色的古城之一。

榆城三拓

榆林城的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明洪武初年(1370年前后);另一种说法为明正统2年(1437),相差50余年。其实,在明代以前,这里榆树成林,山腰处有一清泉,人们依树围泉,早已形成自然的村落,称为榆林庄。在明代建朝初,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居民,自然多了个心眼,出于安全防卫,将村庄扩建为稍具防御功能的寨子。此为第一种说法的由来。寨子需要不断加固,人数日多的居民搬土垒石,在明正统2年修筑城墙,成了榆林城始建年代的实证。正统14年(1449),为抵御北方蒙古族骑兵频繁侵扰,筑成榆林城堡。成化7年(1471)设置榆林卫,改堡为卫城。当时卫是镇下所设管理军队和地方设防等事务的一级军事建置。

由村庄、寨子、堡城、卫的变化,榆林在地域军事、政治上

改为南门,增设西门叫宣威门(今大西门),东门叫振武门(今大东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中城。第三次在正德10年(1515),因南关店铺多,人口稠,上奏批准后,将南城扩建至今天的榆阳河沿,新扩建城墙13里。新筑了南门,叫镇远门,并在西城墙设立了两座门,北叫龙德门,南叫新乐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南城。这三次扩建,便是史书上经常提到的“三拓榆阳”,也称“榆城三拓”。

在此较为具体罗列了榆林古城的拓展,却发现奇怪之处,就是没有北门!事实上,在整个明朝二三百年,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榆林城池一直不设北门,只在北城墙上建了一座高大的用于眺望的镇北楼。

城墙

榆林古城城墙,从始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现存古城墙体5500米及南镇远城门与瓮城,东振武城门与瓮城,北广榆城门,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1月27日古建专家李周文在台湾《联合报》上发表《我国九大古城墙》一文,榆林城墙榜上有名。

明代,先经三拓榆城,城池扩大;从嘉靖19年(1540)至万历10年(1582),又相继完成全城墙的砖包砌,并进行了城墙的加高加厚修筑,到万历30年(1602),城区建成镇北楼、角楼、讯敌楼、观远楼等14座,腰铺47座,城门7座。各城门顶上建有堞(或敌)楼,是为士兵提供登高眺望、躲避风雨、贮藏兵器的军事建筑设施。东门和南门各建有瓮城,各城门均设千斤闸。

1踏着青砖,所见的古朴瓦房,僻静的四合院落,让游人在惊讶中足可领略到数百年传承相续的生活情趣了。

民居

榆林古城被誉为“小北京”之称,就源于古城内,长街短巷青砖铺就,纵横连缀一个个院落,这些院落多为四合院。明、清两代,官员、商贾要么是对过去生活环境的留恋,要么出于见闻,修筑衙署、府邸、商铺等纷纷效仿京城建筑,一般居民也自然跟随……时长日久,在这塞外边地,就有了这么座独具特色,让人惊讶的古城。以至于老舍先生,在1939年秋,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代表的身份,走进城垣里,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诧异地写出了《绿树清泉的榆林》。不用全读文章,仅“绿树清泉”四字,就道出了这位都市文化人的诧异;直至离开榆林,这种心情还在索绕,长诗《剑北篇》的《清涧—榆林》,又回味了自己对榆林的留恋之情。

榆林古城,至今尚有明、清特色的长街。街面青砖灰瓦店铺相连,数百条小巷内,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建筑有700余座;房屋保存较完整的200多栋。这些民宅多为砖木结构,在形式上有:独式四合院,独开大门、二门,东西南北房屋布局成单独四方天井院落;两院式四合院,两个院落一线排列,用砖墙分隔,共用一个大门,各院独开二门,形成一进两开的两个四合院;穿院式四合院,两个以上的四合院相互连通,大多数也共用一个大、二门,也有整个院落前后都建筑大、二门的,旧时达官显贵多建筑此种四合院。

3风沐雨,数百年来至今巍然屹立。

塔共13层,总高30米,底层8边各长4.1米,周长33米。一层设拱形门洞,8面均有横额,刻乾清、坤宁、艮止、震发、巽顺、离明、坎日、兑悦,代表了八卦的天、地、山、雷、风、火、水和沼泽。二层以上,每层有4个窗口。层层檐角悬挂风铃,风动铃响。过去,塔下有五龙宫、三义庙、南关阁、延寿寺等众多庙宇,群庙拱立的凌霄塔,更显高耸。可惜,这些寺庙皆在战火中损毁。

塔山脚下是明万历所建的石拱桥,桥历经维修,虽已有新桥替代了交通功能,至今仍为完好。民间相传,凌霄塔是笔,榆阳桥为砚,塔影照桥头,就似以笔蘸墨,寄寓了文教昌盛,人才辈出的美好心愿。

文昌阁

文昌阁矗立在榆林古城步行街最南端,以其楼基平面为正方形,俗称四方台。它建于清代乾隆19年(1754)。全楼为十字歇山顶重檐三滴水纯木结构。该楼总高19米左右。楼基为4座长宽约5米的石质墩台,台高1.1米,全楼底层为十字形通道。楼基共有28根巨柱支撑楼体,其中有4根通天大柱竖于内侧,贯通全楼上下,气势十分宏伟。二层楼上为文昌殿,内祀文昌帝君像;三层楼为魁星楼,内祀魁星神像。民间流传二者均为掌管人间文运之事的神祗,备受文人学士的尊崇。该楼之兴建,也反映了历史文化名城土庶重视文化之风尚。此楼与新明楼的格局外形大同小异,只是

5旧文昌阁于1951年以妨碍交通被为由轻率拆毁,近年来,政府着力构建特色文化大市,恢复古城“六楼骑街”的历史格局,于2005年在原址上重建新楼,巍峨高耸,画栋雕梁,流光溢彩,较之旧楼更加辉煌壮丽,实为古城南大门以内前瞻景观,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万佛楼

榆林万佛楼位于南大街,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楼层台高9米,为青砖所筑,南北长20.5米,东西宽18.1米,四面开有门洞。南洞左右各有天门、地门,拾级可通楼上。台基之上建有砖木结构二层大楼。楼体总高18米,楼顶为歇山四阿式庑殿状,斗拱飞檐,脊兽罗列。一层分南北两院,北是卷棚八臂观音殿,南为孔雀明王及文殊、普贤殿。南北院东西各有配殿三楹,供奉关帝、南斗、北斗、药王、三皇等神祗。二层为通殿,分层置二十公分佛像近万尊,故楼以“万佛”名。佛像皆为铜质,造型精美。楼南院原有高大铁旗杆一对,并置铁狮一对。楼东有砖箍券洞天桥与禅院连通。禅院设有当时管理县内佛寺之“僧会司”。万佛楼以庄严秀丽、气势宏伟称著,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16年古历6月间,绥德定仙土焉

民间反清组织“硬豆”、“软扇”(类似“义和拳”)30多人秘密潜入榆林城,原定袭击道署衙门,但因戒备森严未能得手,为泄愤遂于6月19夜纵火焚烧万佛楼,乘乱逃出南门。熊熊大火燃烧两三天,除北院西殿关圣帝君未毁外,其余铜像悉被熔化。寺僧陶官

7回校解决事态。杜校长到校召开大会,晓之以理,开除井文龙,终于化解了十多天的罢课**。

万佛楼雄踞街南通衢,在节庆之时举办过书展和说书,楼下举办过灯会和闹秧歌等文化娱乐活动。万佛楼逃过劫难未被拆毁,实为幸事。

新明楼

新明楼创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打更之所,故又名“南鼓楼”。此楼为方形纯木结构,楼台分为四墩,为青石砌筑,每个基墩之上竖7根巨柱,四墩28柱支援楼体,中间4根通天柱直达第三层平枋,取意为四大金刚与二十八宿天文星象。三层总高20米,周长18米,每层楼阁斗拱举架,飞檐伸展,十字歇山顶上煞以黄色琉璃瓦。新明楼原为明时南鼓楼,在万历年因年久失修巡抚张珩等相继修建和僧俗募化修正,始获重新,因名新明楼。传说清代后期普同(即慕官府)见该楼倾斜,新自化缘,请木匠李申提正端,人们称赞说:“慕官府不怕,李申提胆大。”新明楼历史悠久,造型精巧,《县志》载:“榆城之楼著名者五,惟新明楼独秀。”新明楼是我市珍贵的古建筑和不可多得的艺术遗产。1991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三层楼内铜铸像系明阉党头目魏忠贤像,为国内仅存。文革初更名为“红旗楼”,文革结束恢复原名。2002年被大货车撞坏,2005年拆除修复。新明楼二层有一尊大型铜造像,像通高205厘米,下宽123厘米,垂足而坐,双手合拱。脸部圆胖,双耳肥大,眉

9珍。天启七年(1627年),其风大盛。从正月到八月在宣化、大同、应天、延绥、河南等地建祠四十余所。每座生祠,规模宏大,耗资不菲。

延绥巡抚朱童蒙,为魏阉门徒,天启六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天启七年(1627)五月至十一月他将榆林南街的新楼改作魏忠贤生祠,并铸造魏忠贤铜像搬运楼上,铺设黄琉璃瓦,将楼改名为“祝恩祠”。八月,天启帝驾崩,崇祯即位。十一月六日,魏忠贤于流放凤阳途中自杀。七日,朱童蒙被免职。崇祯二年(1629)三月十五日,朱童蒙等129人以“交结近侍又次等”定罪,俱坐徒三年,贬为民。

崇祯帝剪灭魏忠贤之后,立即命令全国拆毁魏忠贤生祠。但是由于榆林身处边关,生祠又系南鼓楼改建,似不在“即刻拆毁,不准存留别改”之列。更重要的是明末陕北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使榆林一直处于战乱之中。政权更迭,天灾人祸,当时的统治者已难于追查魏忠贤生祠情况。又由于当地官员摧毁了魏忠贤造像上冕旒、铭文及楼上“祝恩祠”的牌匾。因此,这座魏忠贤铜像,被人们误认为“佛”或“玉皇大帝”,一直存留到今天。

钟楼

钟楼原在北城大街的钟楼山下,明成化8年(1472)建。清康熙11年总兵许占奎、副使高光祉,城堡同知谭吉王总

重修,有记。何时被毁,无记可查。今称城内钟楼山之地,疑即当初山下有钟楼的缘故。现在的钟楼位于榆

1用水磨青砖包砌,设有楼梯通达上下。南北两面各有4根水磨青砖圆柱,中间两根缩回,外侧两根突出,使楼体南北均呈三面段。楼体四面设有欧式门窗,“万流仰镜”、“蜚英腾茂”等,系榆林著名书法家李棠、白介征所书。四层为重檐八角木质亭。钟楼整体造型独特别致,是民国初期建筑的典范之作。

1949年6月1日,榆林和平解放后,钟楼一直成为榆林政治、文化中心。榆林的第一个广播站,电台设在钟楼上。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榆林的许多工商业者上街游行并在钟楼前集会,表示他们对党的公私合营政策的拥护。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以后,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兴起。榆林的红五类们组织了“打砸抢”造反队,把钟楼作为聚、据点,高唱《造反有理歌》,高喊“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在钟楼前静坐,绝食,批斗“走资派”,楼上曾发生大规模武斗。红卫兵们还把钟楼改名为”东方红“楼。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被改名为“东方红楼”的钟楼恢复了自己的真实名称。现在,钟楼成为榆林步行街上六楼骑街中惟一建造于民国初期的独特建筑物。

凯歌楼

位于鼓楼南大街中心,明弘治五年(1492)由

3总兵戴钦之女为妃,每天美女成群、轻歌曼舞、美食佳肴与皇宫里无异,于是高兴地说:“榆林这个地方真是小北京。”从此以后榆林便有了“小北京”的美誉。

正德年间,地处蒙汉交界的九边重镇榆林,由于元蒙残余贵族势力经常南侵,所以战火不断。每一次明朝军队打败蒙古军队,便要在这座楼前举行一次献俘仪式,庆祝胜利。到了正德末年,当时的延绥巡抚姚镆率领大军击败了入侵的蒙古军队奏凯而归,又在怀德门前举行了盛大的祝捷仪式,真是战旗飘飘,凯歌阵阵,姚镆触景生情,便改怀德门为凯歌楼。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榆林,将明抚边将军马应举杀掉后,曾把其首级悬挂在凯歌楼上示众祝捷。

鼓楼

榆林鼓楼位于原城中大街与人民路交汇处,因拆楼时石碑被毁,建筑年代无从考证,据传约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二楼悬有4尺多高大铁点,响声洪亮,平时用来向城区报时,每遇战事,又击之报警。清康熙十年(1671)总镇许占奎、副使高光祉、城堡同知谭吉重修。此楼造型奇特,国内罕见。方形城基座高约8米,南北长29米,东西宽18米。台基东、南、西、北居中有四门洞开,洞顶砖拱平行,弯度一致,不留棱角,中央部位用四块大砖扯连封顶,为国内外古建筑专家所称奇,门洞上方均有匾额镶嵌,东为“驼峰”,南为“谯楼”,西为“芹水”,北为“更声”。台基

5过去每逢年节,在牌楼前及鼓楼西,临时用砖石黄泥垒起体型高大、面目狰狞的火判。到了傍晚,点燃火判肚内的柴炭,火焰从火判的七窍及肚脐窜出,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围观者,孩子们看着叫着,嬉戏追逐打闹着。火判与玻璃灯笼、大红纱灯等构成的五光十色景象,炫目溢彩,这里成了人们的一个庆贺娱乐活动中心。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又把火判当成卖国贼汪精卫,一边看火焰的喷窜,一边向着火判吐口水,以发泄对卖国贼的憎恨愤激之情。

文革初,古楼被更名为“人民楼”,1975年受极左思潮影响,因嫌鼓楼影响交通而被拆除,2004年开始在旧址依原貌修复,2005年竣工。鼓楼又显出重檐舒展、翘首矗立的沉稳雄奇风貌,虽说非昔日古迹,却也为榆林古城增色多多。

镇北台位于城北十里的红山上,建于明万历35年(1607)至次年七月告竣,距今400年。为明代长城遗址中气势最为宏大、雄伟的名台要塞,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镇北台词条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台呈正方梯形,共分四层,总高30来米。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四面围以墙垣,内墙高5.5米,外墙高10米;东墙南侧设置城门,内侧为砖铺马道,南墙与长城相连。二层高16.6米,周长

7博物馆内,展出有“易马城”沙盘模型,并说明所在何地。

镇北台、款贡城、易马城,一台两城,实证了榆林在历史上为蒙汉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往来的重要地位。这些保存至今的遗迹,更是长城线上罕见的人文景观,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城北10里,因山近红石而得名,又因两峡高耸,山势雄伟,也称“雄石峡”。红石峡的开凿早于榆林城,始筑年代不详,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石峡风景独特,可称为雄、奇、秀、美,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峡分为南、北两段。北峡上部为天然湖泊,下部形成飞流直下的瀑布,水石相击,如狮吼虎啸。其间有清同治年修石拱桥一座,名普济桥,桥东原立碑一座,书刻“西夏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文革间被毁)。宋时,榆林一带归西夏。相传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此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墓在水下。此事真伪,尚难定论。

南峡因相连石窟和摩崖石刻而闻名。习惯上所说的红石峡,游览之地也仅是这一段。入峡有一阁楼,门楼上嵌刻“红石峡”3字,为王森然先生(刘志丹的老师)手书。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东壁高12米,西壁高13米。两壁原有大小44窟,现有33窟;且大多分布在东崖上,西崖仅存5窟。东崖南、北

9石刻内容丰富,有题诗,有纪功,有记游,更有蒙文题刻,是红石峡之瑰宝。

缓步倘佯其间,脚下是潺潺流动、清澈见底的榆溪河水,观景赏字,古意浓浓。可以看出,明代嘉靖年间多为题诗、纪功、记游的石刻。有嘉靖15年(1537)延绥镇兵备副使张珩刻纪出击鞑靼获胜“诸将凯旋大会于红峡”的战功;有嘉靖26年(1547)三边总督曾铣题刻《山墩望套》诗。明万历年间多为巨幅大字题刻,有万历9年(1581)巡抚王汝梅题刻的“龙蟠虎踞”,有万历14年(1586)兵备副使李春光题刻“万里长城”,有万历27年(1599)巡抚陈胜学题刻“雄石封关”,有万历44年(1616)巡抚刘敏亮题刻“华夷天堑”等,大多分布在西崖上。

从摩崖石刻的内容看,有感叹历史悠久、红石峡境地优美的石刻,如“禹迹摩崖”、“中华天柱”、“天外奇峰”、“瀚海蓬莱”、“开天图画”、“天成雄秀”等;有形容其军事地位之险要的,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九边锁钥”、“雄镇三秦”、“榆关雄山”、“威震九边”等;也有表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如“中外一统”、“蒙汉一家”。而“三山拱翠”为清代榆林书法家陈璋所书;“榆溪胜地”则是左宗棠所题,字迹苍劲、有力。在抗日战争期间,有榆中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马占山将军手书“还我河山”,抒发了在民族危难之际的爱国热情。不难看出,红石峡摩崖石刻,如同一部史书,刻在石壁上,直观地再现了历史的风云际会。

1时15年;耗去银子十二万多元。这个时期,国内局势动荡,战火不息,却在此耗时耗钱修筑庙宇,很让人奇怪。看来当时的陕北统治者井岳秀这个人一心想乞求神灵庇护。此为闲话。

这次工程分为两期:一期(1936年前)是东部道观,建有祖师、三清、三官、圣母殿和玉皇阁、药王殿、龙王庙等;二期(1936年后)是西部佛寺,建有大雄、菩萨、弥勒、金刚、东西罗汉殿及讲经大堂、禅堂等。这样就把两教合到了一处。

青云寺又有全神庙之称。在诸多佛祖、神灵的殿堂之外,又有一些独特的供奉,诸如在药王殿,正面供奉伏羲、黄帝、神农三大药王,左角竟有五脏六腑殿,是以人体五脏六腑,即心、肝、脾、胃、肠等供奉八位灵神。传说如果患者哪里不舒服,拜祭相应的灵神就可康复!另外,在供奉黄飞虎的东岳大殿,两侧偏殿供奉七十二司,传说拜七十二司以后,各人就能在不同的岗位上有所成就,事业发达,所以有“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

寺观扩建用的都是能工巧匠。各庙殿内神像由榆林著名雕塑家万起运等雕塑、粉饰装点,坐卧立跪,姿态各异,形神兼备。此外各种楼、阁、台、亭由有名木工张福厚、刘鸿谟、杨三虎等完成。寺内精美壁画有千余幅,由著名画工孙寿山完成。青云寺以其精湛的泥塑艺术驰名塞外。“文革”中青云寺遭到破坏,殿内石雕、泥塑、壁画以及堪称工艺佳品的木牌楼、碑刻等荡然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陆续修复重建,香火渐多,游人日盛。近年又修复阁楼两座,新建寺塔一座。《全国风景名胜简介》采

3庙殿东、西有9眼山泉,分别注入9个小石潭,潭间隔30—50米。称为九龙潭。在庙北30米山崖处,有一个卵形泉口,直径约6寸,深不可测,当地人称为“海眼”,终年流出涓涓泉水,如蛟龙吐珠,故有榆林旧八景之一的“龙穴藏珍”。谷底有一块奇石名为“水秀”。来到黑龙潭,总不能忘了饮一口清冽的泉水。当地人说:喝了黑龙王的神水,解愁去病。不管此话是否当真,您如果喝上一口泉水,精神定会为之一振!

1986年在黑龙潭前的210国道边建成四柱三门楼石雕拼嵌牌坊1座,长14.4米,高13.96米,浮雕图案62幅,总重140吨,是当时陕北最大仿古石牌楼。尤其是1988年创办的黑龙潭山地树木园成为全国首家民办植物园,您若登上黑龙潭后山峁上,1200多亩树木长势良好,许多珍稀树木和濒危树种让您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民国初年时,仅榆林城区就有寺观庙宇60多处,位于城内驼峰山东,有戴兴寺、香云寺、洪济寺、大庵和关帝庙,故称“四寺夹一庙”。其中戴兴寺规模最大,建于明正德11年(1516)。相传明武宗巡边来榆,见到延绥镇总兵戴钦女儿美丽动人,纳为妃子,同时赏赐戴钦尚方宝剑,挂征西将军印,从此戴钦声威显赫,便建了这座寺庙。其后人书匾“戴兴寺”三字(被毁),悬挂于寺门之上。现在木匾三字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

5长城,以防御突厥的侵入;到了宋代,党项族占据榆林北部,驻兵号称5万;宋军屯兵在镇川、米脂一带。榆林就是楚河汉界中间的那一块地带,看上去风平浪静,其实战火一触即发。宋元丰4年(1081),乘西夏内乱,宋将种谔率9万大军挺进,同西夏大将梁永能统领的8万兵马,在今日的上盐湾、镇川一带交锋,激战4天,杀得天昏地暗,无定河谷尸横遍地,河水染赤。这一仗宋军获胜,仅战利品就有马千余匹,牛、驼、铠甲等物资数万。仅仅又过了1年,宋朝皇帝采取“筑城迫城移寨攻寨”的战略,用工23万,筑成永乐城及附近12个堡寨。当时上盐湾、米脂、横山一线,旌旗猎猎,寨堡森严,威武壮观。西夏在宋筑城修堡时,就大为不安,这年入秋后,粮草充足,调集30万大军南侵,一举攻克永乐城附近的各个堡寨,占领水寨、粮仓后,把永乐城团团围住,连困7个昼夜,城内断水断粮,兵士只能找点马尿止渴。这一仗,宋军先后战死兵将、逃亡兵役就达20万!宋神宗听到败讯后,临朝痛哭,只好与西夏议和。这一战,史称“永乐之战”!

有战事,就要用兵卒;有兵卒,就会修堡筑寨。秦汉至宋代,榆林境内修筑了许多城池堡寨,现有迹可寻的不下20座。如代来城(巴拉素白城台)、龟兹城(牛家梁古城滩)、罗兀城(镇川石崖地)、永乐堡(上盐湾村东山)、碎金谷寨(上盐湾碎金驿)……

在明朝,榆林成为九边重镇之一,军事地位增强,城外围就有了常乐堡、归德堡、双山堡、保宁堡、建安堡等长城线上的建

7于一体的寺庙,正殿五间,内有老子、释迦牟尼、孔子塑像,是明代权臣张居正提倡道、释、儒三教合一思想的体现。寺院有殿宇33间,南北100米,东西55米,占地5500平方米。院内种植牡丹、芍药、榆梅、丁香等名贵花木。寺静花香,吸引外来僧侣,到此而忘返。名僧西来、善远等曾久留寺内,坐禅讲经,摩顶受戒。寺内现存明代万历48年(1620)铸造的大铁钟一口。

寺西有邓宝珊将军旧居,大门上石刻“桃林山庄”为于右任先生题写。邓宝珊,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在新疆参加了“伊犁起义”。1937年抗战爆发,邓将军任二十一军团军团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等职。进驻榆林后,就在此地居住。1938年、1939年端阳节、中秋节,日军曾出动41架次飞机轰炸榆林城,炸毁许多房屋建筑。邓宝珊在这坐镇指挥,领导部队在包头、伊盟一带多次与日军激战。他思想开明,热忱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先后在这里接待过王震、萧劲光、南汉宸、曹力如、赵寿山、陈奇涵、续范亭、高岗等。1938年12月和1944年12月,在这里两次接阅了毛泽东致他的亲笔信和朱德的函电。他的女儿邓友梅,在1938年,16岁时进入延安,入陕北公学就学。1944年因病到榆林修养,1947年春去世,安葬在金刚寺南山岗。邓宝珊亲笔题写“亡女友梅之墓”,碑刻尚存。

一代代风流人物,较之大好山河,总只是匆匆过客;而山河破碎,谁又能说?仅在抗战这一个时期就令亿万国人疼痛过!

9执宝剑,正襟危坐在高大的神龛内,地上众星拱月似地站立着魁梧的十大帅。祖师殿前殿南北对坐的王灵官和黑虎灵官,两位护法天神高举兵器,十分威武。在四灵殿内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像,脚踏妖物威凤凛凛。高大的东岳殿,神坛两侧侍立的是四尊护法神,南有东岳大帝黄飞虎所骑青牛泥塑,北有泥塑鹰啄苏妲己。如此或威严或端庄,或细致或粗犷的泥塑处处可见,足可以领略榆林的塑像特点。

无量寺的镇寺之宝,为钟楼上悬挂的嘉庆年间所铸铁钟。这样的文物在五佛殿院中,另有一清同治4年所铸铁香炉。钟楼相对鼓楼,下刻有一米高的大字“龙虎蛇龟”4字,且行且草,活灵活现;在观音阁外照壁上为女书法家李昱芳所书的一大“佛”字,字体沉稳,两边对联是:“妙眼观察世事,善心普渡众生”,上下联首字合嵌“妙善 ”——观音的名字,联语且为其丈夫何志刚先生拟就,如此琴瑟相鸣,传为佳话。游览古迹,观古思今,从中所获得的感悟,难以尽言,只能细细去回味了!

红石峡生态公园

各位来宾、各位游客:大家好,热忱欢迎您到红石峡生态公园。经专家考评和国家旅游局批准,红石峡生态公园成为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这是我市目前惟一荣膺此称号的旅游地。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九边重镇榆林城北5公里处,这里自古以来是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必争的1人魅力。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陕北剪纸馆。这里采用的是典型的陕北农家小院建筑。黄河岸边的人家,一般都采用从河里捞取的大小均匀的石头来垒墙。现在陕北的农村也有许多人家采用这种垒墙方式的。院子两侧选用了24幅巨型剪纸做墙,内容有社火、劳动、民风等,它们的原作者是有名的陕北第一剪——郭佩珍,她现在已经是83岁高龄的老人了。门口所列的是陕北农村广泛使用的碾盘和磨,陕北人经常吃的米糕、钱钱饭就是从这里加工出来的。我们面前的影壁可以使诸位在方寸之间游遍榆林古城的八景:“龙穴藏珍、红山夕照、西河漱月、芹涧春香、驼峰拥翠、柳河秋色、寒泉冬蒸、南塔凌霄。”

影壁的这边是陕北著名的本土画家栗子明所绘的《九边重镇老榆林》,这是一幅反映老榆林风貌的画作。下来我们欣赏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态八景,有纸镂乾坤、高原号子、红峡映台、幽冢故里、百石成林、碧湖映柳、沙疑南渡、潭虹霞蔚。“纸缕乾坤”是剪纸世界。这里所选的就是我国各地很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这幅剪纸就是陕北风俗的一个具体表现......这幅大型剪纸是民间剪纸艺术家郭佩珍用四年时间剪成的《佳县县城全景》。郭佩珍是驰名陕北乃至全国海外的民间艺术大师,通过这幅作品大家应该对她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高原号子”,这尊雕塑高15米,是目前表现人物雕塑中最大的一个,也是陕北最大的雕塑。系着白羊肚手巾的老汉是典型

3以能源重化工项目建设为主体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地处榆林市西南郊,东临榆溪河,西至包西铁路,北接榆林城区。辖区南北长8Km,东西宽1—3Km,规划总面积18.4Km2。210国道从开发区中间穿过,西延铁路榆林货站就在开发区内,区内已建成9.87Km长的货运专线。主供水源尤家峁水库(库容量1500万m2,主电源110KV变电站建成投运,邮电通信设施全部配套,开发区建设条件十分优越。

开发区总体规划为两大组团单元,即南部能源化工工业区,占总面积的51%;北部多功能中心区,占总面积的49%。绿地率30.8%,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之比1:6:3,人口规模10万人。

开发区设立以来,经过五年多时间的启动准备和开发建设,已经成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各方面广泛关注的热点地区和榆林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城区。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划。起步区水、电、路、信、气、暖、绿化等已全部完成,达到“七通一平”水准。区内建成市政道路20多Km,整体路网主干线已建成;水厂一期工程(年供水10万吨)、25万KW热电厂开工建设;营造绿地2000多亩。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4亿多元。

招商引资态势良好。截止目前,申请入区项目达200多家,经市政府批准立项95个,总投资规模80多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1个,投资规模达54亿多元)。陕西八大电力公司25 万KW热

5区内主体项目对水、电、气等的总体需求,本着节能降耗、集约利用的原则,统一规划和建设,使园区内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一体化的相对封闭运行的“环岛”,实现能源的统一供应和资源整合;三是物流传输一体化,围绕区内布局的化工装置,建立专用输送管网以及仓库、专线铁路、道路等一体化的物流传输系统,使园区内的原料、能源和中间体安全、快捷地供达目的地;四是环境保护一体化,编制化工园区专项环保规划,大力引进和推广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形成一体化的清洁生产环境,实现园区生产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五是管理服务一体化,通过规范市场化运作,精简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充当企业的“保姆”,使各生产单位集中全部精力于核心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作。

综合服务区建设,大力发展科研、教育、培训、邮电通信、运输仓储、金融、商贸、餐饮、娱乐、房地产、文化、体育、卫生等行业和第三产业及社会中介组织,完善市政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提供服务,使之真正成为吸纳外部产业、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磁铁”和“洼地”,把开发区建成榆林城市现代化建设新的亮点和窗口。目前,综合服务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以桃花园小区为标志的一批房地产项目基本建成或正在建设,引进建设的行政事业办公项目19个,加

7式,管委会以“统一、精简、效高、优质”为宗旨,努力为广大投资客商提供一流的创业和生活环境。

榆林经济开发区将本着“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宗旨,以创建西部一流开发区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求发展,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开发区建成集工业、商贸、科技、信息、教育、金融、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功能布局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一流的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花山谜窟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上午好!我是本此旅行的导游!

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黄山,黄山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倍添光彩!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呢,请允许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本人及司机师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有句俗话说的好:“百年修的同船渡”,同样,今天是百年修的同车行!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单名一个兵字,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也可以叫我王导;正在开车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大家也可以叫他老李。在下面的旅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让我们共同开心愉快地完成这次黄山之旅。今天我们所要参观的是花山谜窟景区,现在到景区还有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把花山谜窟给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

大家知道,徽商的石雕精美绝伦,但却从未引起你有好奇。可就在新安江下游,黄山那绵绵的山脉之中,有个关于石头的千古之谜,仍至今未解。这就是花山谜窟。景区整体规划面积为81平方千米,现已探明的石窟有36处,初步开发的有五个。2000年花山谜窟对外开放。经过专家的初步考证,石窟的年代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2001年5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石窟群视察,对石窟赞叹不已:“真是太绝了!是个谜,真是个千古之谜!这真是个宝啊!要宣传到国外去,真了不得!”并欣然为景区命名为“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也被称为:古徽州石文化历史博物院。值得一提的是花山谜窟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等历史谜团均处在北纬30度这条神线上。这让每个来这里的人似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猜想。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35号石窟。这里原称清凉宫,面积达12000平方米,洞深为170米,上下落差为25米。石窟内结构复杂奇特,蜿蜒曲折,有36间石房环绕大殿,巧夺天工,有地下宫殿的美称。如此大规模的人工开掘石窟,而且又处在新安文化的中心地带,居然在历史上没有任何的信息记录。另外,石窟的开掘年代,用途,石料去向,持续时间以及开掘者的身份等仍是不解之谜。

有认为开掘石窟可能是为了采石。花山谜窟正好处在新安江边上,大量开采出的石料是否通过新安江运输到徽州各地作为建材呢?若说是为了采石,那为什么不采露天的石头,而且这种石质属于中生代的粗砂岩,并非用于建筑的上等石料,时间长了容易风化。用这样的方式开采石料既费工、费力,又无更高的使用价值。所以采石这个说法并不科学。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是2号石窟,这里处处符合建筑力学原理,开凿痕迹美观而工整。大家跟我看这边,这上面呢有个大斜面,惊奇的是这个斜面与外面山坡坡面是一致的、保持平行的,可想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还没有高科技仪器,人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究竟是谁修建的?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从石窟洞口的隐蔽性来看,有人说是为了屯兵。据《新安志》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铲除黟歙等地的山越人,曾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这就是“屯溪”地名的由来,似乎印证了花山谜窟是贺齐屯兵的地方。但是屯兵只是短暂的一个时期,而开凿这么大规模的石窟却需要好几百年的时间。所以屯兵这个说法也是不够科学的。

除了采石说、屯兵说,还有屯盐、储粮、皇陵说,以及功能转换说,功能转换就是,开始人们可能是为了采石,但后来又用作避难、屯兵、储粮的。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要结束这短暂的探谜之旅了。“黄山风光天下奇,花山谜窟千古谜”。石窟所体现的是人类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真可谓:“游黄山,人类之渺小;观石窟,人类之伟大。”如果你想对花山谜窟的种种谜团作进一步的探讨的话,希望我们能在这里再次相会。

谢谢!我的讲解完毕!

第四篇:花山谜窟导游词

花山谜窟

各位游客大家好,中古有句古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够欢迎日本来的游客,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和各位一起踏上我们徽州之旅的第一程,首先,我代表我们安徽旅行社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他已经有二十三年的驾龄,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由他开车,也请大家放心,我们的车牌号是皖j12345。我是各位的导游兼翻译王兵,旅途中将由我们俩来照顾大家,请多多关照。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需要我们效劳,或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请大家尽管提出来,我们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在此我也预祝大家旅行愉快!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一样,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也有着数不尽的谜团,我相信大家也是为这些谜团所吸引来到这里的。那么我们徽州之旅的第一站也是从探访一个谜团开始。我们正在前往的目的地是花山谜窟,距离我们的宾馆大约三十分钟车程,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概况。

百慕大、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龙架野人之谜„„这些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大家知道吗?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北纬30度,这条神秘线的区域有着许许多多谜一般的世界奇观。今天,这条线上又一道世界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的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五公里。其核心景区现已探明的石窟有36处,初步开发的主要有2号、24号、33 号、34号、35号等,被誉为“北纬30度神秘线上的第九大奇观”。同时也是北纬三十度神秘线上唯一一处石窟群奇观

同时花山谜窟也被称为全中国面积最大谜团最多的石窟,说到面积最大,仅 35的石窟的面积就有12000平方米,这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

而说到谜团最多,首先石窟的发现,就很具传奇色彩。2000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踏松脚下的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马上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

而由于花山谜窟一无壁画二无佛像三无文字记载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而且我们说的没有文字记载不仅是说石窟的崖壁上没有文字,在徽州的史书县志等等里面也没有任何有关花山谜窟的记载。所以我们对石窟最本质的问题,它是什么时候开凿的,什么人开凿的,怎样开凿的,以及开凿出的几百万的史料都去了哪里,都无从知晓。人们从石窟中曾发现了恐龙脚印化石、一亿五千万年前的树木化石,晋代,也就是相当于日本古坟时代的陶瓷器等等,但无法从这些东西来确定石窟具体的开凿年代。

关于石窟的也有很多的猜想。首先是采石说,正如大家知道的一样,古徽州是文化经济十分发达的地方,勤劳智慧的先人们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徽州文化,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古民居,古石桥,古牌坊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石料,而且石头也是徽州三雕之一石雕的原料。而且花山谜窟位于新安江畔,所以认为认为当地人在此采石,通过新安江运输,年复一年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巨大的石窟。这种说法为很多人所接受,但是仔细想想的话,这种说法就站不住脚了,首先,如果为了采石大家觉得如果露天开采会不会更好?石窟里采光通风都不好,又不利于运输,而且据说石窟采石的成本是露天开采的十倍。而这里的石头属于砂岩,和大家熟知的花岗岩不同,砂岩是很松脆的,容易风化,不适合作为建筑材料。所以采石说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有人提出了屯兵说,大家记得我们住得宾馆在黄山市的什么区么?对,是屯溪区,那么我们就从这个名字的来历说起。据史书记载,在东汉时期,也就是日本的弥生时代一名叫孙权的政治家为了平定这里的**,屯兵在溪水,也就是新安江之上。所以屯溪的“屯”字来源于屯兵,“溪”字来源于溪水。这也就是屯溪地名的由来。这似乎印证了花山是一个屯兵的地方,可是屯兵的时间毕竟短暂,而开凿这样一个石窟却要几百年的时间,而且在发掘石窟的时候没有发现任何的兵器,所以屯兵说也无法让人们都信服。同时也有人认为花山谜窟实际上是一座雄伟的地下皇陵,因为中国自古就有“生在苏州,死在柳州,葬在徽州”的说法,对于相信风水学说的中国古人来说,徽州山水是很好的长眠之地,所以花山谜窟是否就是古人为某个皇帝修建而未能完工的地下皇陵呢?

除此之外还有屯物说等等。更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的杰作,但这些说法都无法清楚地解释花山谜窟的谜团。

而在花山谜窟里面更有石柱,钟乳石等等奇观等待大家去探奇,相信大家现在已经十分期待了吧。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达了花山谜窟,在这里我想再次提醒大家我们的大巴车牌号是皖j12345,而我们会在十一点在我们下车的地方集合返程,希望大家准确记住时间。现在请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一起去花山谜窟探奇吧!篇二:花山谜窟导游词

花山谜窟导游词

花山谜窟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游览的景点是黄山花山谜窟景区。花山谜窟为远古时期的石窟群遗址,规模宏大,千古之谜,国内罕见,《花山谜窟》这四个字,就是2001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参观时亲笔提名。

花山谜窟地理位置处在北纬29°39′34和29°47′7之间,是北纬三十度神秘线上唯一一处石窟群奇观。同在这条神秘线上的还有: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域、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钱塘江潮、神农架野人之谜、黄山奇观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座不起眼的高不过一、二百米的小山腹内,竟然藏着一个大大的谜团,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洞窟群。洞,静悄悄藏了不知多少岁月。

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五公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三十六座

另外补充说一句,花山东侧歙县烟村也已探明有石窟群的存在,数量也多达三十六座,且形态类似于花山石窟群。两座石窟群的七十二窟与黄山的七十二峰遥相对应,不知是出自天然的巧合还是古人刻意的安排。

说到石窟的发现,很具传奇色彩。2000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踏松脚下的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马上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发掘工作,石窟群已初显规模。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格局怪异,内部空间巨大的洞窟。其中有的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林立,有的空谷幽潭,而且石壁上没有任何壁画和佛像,也没有文字,特别是有两个洞口开在新安江水中,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感。2001年5月20日下午,江泽民主席视察时感叹道:真是太绝了!是个谜,真是个千古之谜!这真是个宝啊!要是宣传到国外去真了不得!并将此地命名为花山谜窟。

目前石窟群中可供参观的只有二号窟和三十五号窟。

游客们:

这里是二号窟。窟内的温度宜人,较之外面十度左右的气温,明显感觉到和暖。二号窟也被称作地下长廊,是一座狭长的洞窟

二号窟中有两个看点,即在石壁上天然形成的秋色图和窟顶的大斜面。秋色图中整个画面布满黄棕色的秋叶,山林、高峰、民居为黑色。其中民居还可明显看出徽派建筑的风格,前面有一条白色的小溪穿过,毫无疑问,这便是山脚下的新安江了。

大斜面是在清淤完毕后被发现的。最先工人们挖到此处时认为已到了石窟的尽头,但随着淤泥的清除,却发现石壁呈斜面状向前延伸,又可看到另一个洞口。斜面的坡度约为45度,宽15米,长30米,与外面的山坡坡度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抑。这个大斜面的出现提出了一个新的谜团: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准确判断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与山体走势吻合呢? 各位游客!我们来到的是三十五号窟,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有地下宫殿、清凉宫之称。石窟深170米,最高处18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内部有26 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起到支撑作用,可见古代的工匠们已深谙三点固定一平面的几何原理。窟

内有许多石房、石床、石桥、石楼、石槽、石塘点缀其间。

提醒大家,这里有几个最令人吃惊之处:

一是有一处碧水潭。这个碧水潭深不可测,抽水机抽了三个月,仍然没能把水抽干;二是那些石柱,合围大约有十几米长,成「品」字形,形成了支撑洞顶的合理力结构,显示出先人理论力学的应用十分精到;三是偌大的洞子,在里面说话却没有回声,十分奇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洞口处的通海桥,桥下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水声哗哗作响,很可能在此存在活的水源。我们朔流而下,就到了洞内最低的地方,其顶上的石壁清晰可见精雕细刻的花纹。虽然这里已经位于新安江水面以下2米,上下落差有25米,但是洞内的通风状况良好,所以人在洞底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另外,洞窟的怪异构造使得声波被石壁吸收,因而无论多么大声地喧哗,在洞内都听不到一丝回音。

石窟的魅力正是应在了一连串的 谜上。它们是如何建成的?为什么要建造这些石窟?挖出的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当年是如何开采和运输的?石窟内有少量开采好的石块,为什么没有被运出去?洞内有多处厚10厘米的石壁为什么不凿开而听任其挡在石厅中间?洞内石柱上的方型和圆型盲孔是做什么用途的?如此庞大规模的石窟群,为什么至今没有见到史籍上的记载?专家们为此做出种种推测和分析,但仍是未能找到统一的确定答案。据考证,石窟群距今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关于它的来历和作用,目前共有十五种说法,分别为:石窟屯兵说;徽商屯盐说;史前文明说;山丘说;采石场说;皇陵说;道家褔地说;功能转化说;花石纲说;方腊洞说;临安造殿说;徽州府、渔梁坝说;杀人坞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

其中占主流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这里曾做屯兵时的驻地和弹药库之用。《新安志》上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削平黟、歙等地,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水域为屯溪。这既解释了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为石窟群提供了一种答案。这种说法可由窟内遗留的矛、斧、大量未使用过的石块,以及某些岩壁上留有烟熏的痕迹等为佐证。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石窟是徽商为储盐而建。古代的徽州地理位置封闭,通往外界的捷径只有新安江。因而这里成为物资集散地,徽州盐商们便在此开凿石窟建成盐库。这种说法可以很好地解释石窟群中的石窟规模不同、样式各异的原因,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盐商所有。

花山谜窟留给后世的是无尽的遐思,它激起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使慕名而来的学者、游人络绎不绝。如果有朝一日这些谜团被一一阐释,那么谜窟还会象现在一样充满诱惑吗? 就就是花山谜窟的魅力所在,它会给您留下悬念,会让你产生无穷的联想,回味无穷呀!花山谜窟的介绍就到此为止吧!大家一定会永远记住谜一样的花山谜窟呀!人生就是谜呀!谢谢!篇三:花山谜窟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上午好!我是本此旅行的导游!

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黄山,黄山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倍添光彩!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呢,请允许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本人及司机师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有句俗话说的好:“百年修的同船渡”,同样,今天是百年修的同车行!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单名一个兵字,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也可以叫我王导;正在开车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大家也可以叫他老李。在下面的旅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让我们共同开心愉快地完成这次黄山之旅。今天我们所要参观的是花山谜窟景区,现在到景区还有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把花山谜窟给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

大家知道,徽商的石雕精美绝伦,但却从未引起你有好奇。可就在新安江下游,黄山那绵绵的山脉之中,有个关于石头的千古之谜,仍至今未解。这就是花山谜窟。景区整体规划面积为81平方千米,现已探明的石窟有36处,初步开发的有五个。2000年花山谜窟对外开放。经过专家的初步考证,石窟的年代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2001年5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石窟群视察,对石窟赞叹不已:“真是太绝了!是个谜,真是个千古之谜!这真是个宝啊!要宣传到国外去,真了不得!”并欣然为景区命名为“花山谜窟”。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35号石窟。这里原称清凉宫,面积达12000平方米,洞深为170米,上下落差为25米。石窟内结构复杂奇特,蜿蜒曲折,有36间石房环绕大殿,巧夺天工,有地下宫殿的美称。如此大规模的人工开掘石窟,而且又处在新安文化的中心地带,居然在历史上没有任何的信息记录。另外,石窟的开掘年代,用途,石料去向,持续时间以及开掘者的身份等仍是不解之谜。

有认为开掘石窟可能是为了采石。花山谜窟正好处在新安江边上,大量开采出的石料是否通过新安江运输到徽州各地作为建材呢?若说是为了采石,那为什么不采露天的石头,而且这种石质属于中生代的粗砂岩,并非用于建筑的上等石料,时间长了容易风化。用这样的方式开采石料既费工、费力,又无更高的使用价值。所以采石这个说法并不科学。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是2号石窟,这里处处符合建筑力学原理,开凿痕迹美观而工整。大家跟我看这边,这上面呢有个大斜面,惊奇的是这个斜面与外面山坡坡面是一致的、保持平行的,可想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还没有高科技仪器,人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究竟是谁修建的?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从石窟洞口的隐蔽性来看,有人说是为了屯兵。据《新安志》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铲除黟歙等地的山越人,曾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这就是“屯溪”地名的由来,似乎印证了花山谜窟是贺齐屯兵的地方。但是屯兵只是短暂的一个时期,而开凿这么大规模的石窟却需要好几百年的时间。所以屯兵这个说法也是不够科学的。

除了采石说、屯兵说,还有屯盐、储粮、皇陵说,以及功能转换说,功能转换就是,开始人们可能是为了采石,但后来又用作避难、屯兵、储粮的。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要结束这短暂的探谜之旅了。“黄山风光天下奇,花山谜窟千古谜”。石窟所体现的是人类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真可谓:“游黄山,人类之渺小;观石窟,人类之伟大。”如果你想对花山谜窟的种种谜团作进一步的探讨的话,希望我们能在这里再次相会。

第五篇:榆林窑导游词

元代第4窟藏密曼荼罗和多种度母、观音、文殊、普贤均以外来技法绘制、造型严谨,准确,色彩对比强烈、气氛神秘。特别是榆林窟和所属的东千佛明显绘制的6幅玄奘取经图,十分珍贵。除此之外,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也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装饰图案除流行的花草、鸟兽、几何型外,还有以“天”“王”等字变化成的图案,极富创意。

(玉门关历史导游词 ·兰州导游词 ·伏羲庙导游词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

总之,榆林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显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内涵。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1961年,榆林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归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辖。

下载敦煌市榆林窟导游词[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敦煌市榆林窟导游词[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山花山谜窟导游词

    黄山花山谜窟导游词 花山谜窟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下面是黄山......

    榆林窑导游词五篇范文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

    高窟教案

    《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背诵二、三段。 2.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

    《江南第一佛窟》万佛石窟合掌岩导游词

    窟合掌岩导游词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前往合掌岩景区游览。该景区距离县城约5公里,主峰拔551.7米。从顺昌城水南桥远眺,两座山峰,形似一个双手相合的手掌,故名为合掌岩。合掌岩是顺昌......

    陕西榆林神木红碱淖导游词

    陕西榆林神木红碱淖导游词 红碱淖1995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年来,它以优美的塞外风光和蒙汉两族文化交融的地域风情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无数游客,凡到此游......

    敦煌市党代会报告

    推进科学跨越 加快富民强市 为建设宜游宜业宜居的魅力敦煌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敦煌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詹顺舟 (2011年10月1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

    榆林2012新政策

    2012年年度计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将是全面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13%,力争达 到14%;全社会......

    榆林奠基仪式

    榆林奠基仪式策划方案 榆横煤化学工业园区(北区)煤洁净转化综合利用项目及金鸡滩煤矿项目拟建设在陕北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内的榆横煤化学工业园区,项目采用兖矿集团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