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理机关“刁难症”不能靠央视
治理机关的“刁难症”,不是处理几个人就能断根的。在观念上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在制度上形成权力向民众尽职尽责的常态,机关才能有好作风、高效率。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个官僚主义的老毛病,在反“四风”的大背景下,到底改得如何了?日前,通过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镜头,人们遗憾地发现,这一顽瘴痼疾在有些地方依然存在,改作风还存在“化外之地”。
北漂小伙小周,老家在河北武邑县,因为工作原因回乡办理因私护照。按说,现在办个护照也不是什么难事,小周却波折不断。为办这个护照,小周大半年内返乡5次,来回几千公里,每次都像皮球一样被踢回去。在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科,那位专注看报纸的工作人员,面对前来办事的人,似乎有着层出不穷的“没法办”理由。从无犯罪证明到在职证明,从公司营业执照到本地身份证,一次又一次地刁难,一次又一次地折腾,让这个小伙精疲力竭,心生“他们用权力玩弄百姓”的愤懑。
这样的情节与场景,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通过这一个案的曝光与解析,机关“刁难症”的病象与症结也暴露无遗。办护照真需要那么多手续吗?记者在公安部网站了解到,像小周这样办理因私护照的情况,其实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户口本及复印件,然后拍照填表就行了。依照法律规定,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为何弄得如此复杂繁琐?退一步说,即便小周办护照,真需要这么多证明材料,那能不能一次性交待清楚,而不是让人家来来回回折腾?从主观上说,这是一些公职人员官僚主义膨胀、服务意识淡薄使然。一些人机关里坐久了,官气也出来了,弄不清自己的公仆身份和职责,甚至“反仆为主”,手里但凡有点权力,就颐指气使、开关设卡,耍起了官老爷做派,使出了“推脱手”,打出了“太极拳”,让人们无可奈何。
从客观上说,这是违法作为、胡乱裁量的结果。一个证照,怎么办、办多久,需要多少手续,既有法律制度上相对规定清晰的部分,也有操作上比较模糊、自由裁量空间大的部分。比如小周办个因私护照,本来不需要那么多材料和手续,而武邑县却搞起了自己的“土政策”,添枝散叶、增加门槛,布置了一道又一道“弹簧门”“玻璃门”。不知道在武邑公安局,前来办事的群众,像小周这样遭遇刁难、苦于折腾的还有多少,又有多少人被不良规则挡住。与以往不少问题类似,不曝光不解决,一曝光就速决。《焦点访谈》播出后,武邑县公安局有关人员的言行引发舆论关注。当地领导高度重视,连夜赶赴武邑现场办公,研究处置意见。这种果断态度值得肯定,但更应看到,治理机关的“刁难症”,不是处理几个人就能断根的。根据其病理,结合当前深入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观念上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在制度上形成权力向民众尽职尽责的常态,机关才能有好作风、高效率,“办事难”的顽疾才会逐渐治愈。
第二篇:质量管理不能靠口号
质量管理不能靠口号
更新日期:2004-12-2 11:35:46
在现今许多企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产品的灵魂”、“质量第一”、“严把质量关”……类似的标语口号叫得很亮,喊得很响,但给大家的感觉是这种所谓的“全员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只是停留在“口号”上,一些企业未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其中也包括为数不少的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下面就产品质量管理方面,谈几点看法。
质量管理不是心血来潮,情绪激动时的“三天严,十天紧”,也不是唱高调来愚弄舆论,欺骗用户,而是要靠建立科学的体系和制度。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是必经之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总结了当代世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以标准的形式向各企业推荐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在各国企业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体系。
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企业的体系认证不是用来“装饰”门面的,更不是用来作秀的,而是真正要推动和规范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从而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所以,一方面要认认真真地从上到下组织学习,领会其管理体系精神;另一方面,要在实际生产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同时,对于认证及符合性审核中暴露出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为什么有的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但产品质量仍无法保证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未按体系要求认真执行;另一方面,质量体系认证并没有解决企业内部质量责任的落实问题。概括地讲,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只是提出了一个质量标准或原则。因此,关键是设计一个及时发现纠正质量问题并能落实质量责任的管理制度。
全过程倒推质量管理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质量管理体制。它是按照用户和市场的特点结合行业标准来确定产品的最终质量标准,再以成品的质量标准为起点,按生产过程向在半成品、原材料制造过程中逐级倒推,制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标准,上道工序必须达到下到工序的要求,下道工序具有检验上道工序质量的责任和权利,从而构成了全过程逆向的质量监督链和全员的质量责任体系,只要各企业,根据企业实际,将其分解、细化,并与其经济收入等考核挂钩,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
摘自《中国质量报》
第三篇:竞争不能靠运气
竞争不能靠运气
在竞技场上如何取胜?小保罗父子看法不一。作为一名正在考场上竞争的学生,我同意小保罗的看法——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竞争不能靠运气。
《龟兔赛跑》这个古老的寓言,从古至今就一直赞扬了乌龟的坚持不懈、踏踏实实的精神,批评了兔子的骄傲。但是,换一个角度看看,如果兔子不睡觉呢?那乌龟就算再怎么坚持,再怎么踏实,也绝对没有赢的把握。它的实力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它也只是赢在了兔子的骄傲和自己的运气上。
当今世界,处处存在着竞争,并且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就像在不停地赛跑一样。在学习上赛,在就业时赛,在科技研究上赛,在市场上更要赛。竞争时,先天条件非常重要。你总不能让手指短的偏去弹钢琴,腿短的偏去跳高,五音不全的偏去当歌星吧!有人会说“勤能补拙”,不错,勤是能补拙,可是再勤也不能让手指变长,身子长高呀!竞争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力。比方一个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他在填志愿时把目标定得很高很高,凭他的实力是达不到的。可他却想:万一,我这次考试超常发挥;万一,别的好学生发挥失常,我不就能考上了吗?可这只是“万一”呀,他并没有把握呀!幸运之神是不会光顾每个人的。他这样自不量力,无疑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同样,在就业时,只有小学水平的人无法和研究生竞争;科技研究无法让一个文盲去进行;市场经济,让非洲难民和比尔?盖茨竞争看看,简直是天方夜谭嘛!大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力去竞争,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当然,我不否定乌龟的坚持不懈和踏踏实实,但是,只有拥有实力,才会使自己在竞争中取胜的把握更大。所以,我要说:侥幸心理不可有,拥有实力才能赢!
要写好一篇读后感,必须达到下列三个要求:一是认真理解原文,把握要领;二是抓住重点,说自己最深的感受;三是联系实际,努力开掘。本文符合上述条件,是一篇很好的短论。文章开篇就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同意小保罗的看法;既而提出论点:竞争不能靠运气。作者一开始就抓住了要领。《龟兔赛跑》的故事几乎无人不晓,人们常常褒龟贬兔。可作者却另辟蹊径,提出有别于传统习惯说法的见解。竞争要靠自己的实力,而不能靠运气。这也是作者最深的感受,颇具新意,且有强烈的时代感,文章联系学习、就业、科技、市场等方面的实际,努力开掘,发人深思。文章结尾,以退为进,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既照应了开头,又有利于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得出的结论。
第四篇:秘书工作不能“等、靠、要”
秘书工作不能“等、靠、要”
李国样
秘书工作简言之就是办文、办会和办事,说来简单做来难,因为事无巨细都可归到文和事的范畴中来,大到一个单位一个项目的宏观管理,小到日常工作具体事项,莫不是秘书服务的对象。而且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经常会碰到“四多”的事情:需要当机立断处理的事情多;工作的内容变化多;一心几
用的时候多;忙闲不一的情况多。能身处文山会海零碎事物而能处事自如的秘书不是文奴会隶,但还称不上是好秘书。聪明的秘书应该在纷乱中沉着冷静,会思想能行动,敢办大事,能办实事,跨出文山会海,换位思考,用领导的思维统领全局;继而应用高超的工作艺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头万绪之外。而刚进入秘书行业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等、靠、要”思想状态,这与秘书的职责相背离,因此要做一位聪明的秘书,应当摒弃“等、靠、要”的思想。
一是不能“等”,发挥主动性。“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本身办事拖拉,凡事都要等三分,这是不好的习性使然;另一种是水平不够,经验不足,没有能力处理,左右解决不了,所以甘脆一“等”了之。不管是主观认识不足还是客观能力不强,都与秘书的职责要求相背离,更惶论成为一名好秘书了。秘书的首要职责就是遇事果断处置,尤其是碰到紧急事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制定相应办法。这就要求秘书平时必须潜心研究本单位本行业的业务工作,虚心学习,由外行到内行,由内行到专家。只有成为业务上的智者,才能做到俯瞰全貌,了然于胸,遇到紧急情况时方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二是不能“靠”,要挥独立性。靠与等相比,更倾向于依赖性。秘书是领导的智囊,不是拎文件包、开车门的仆从,在大到宏观政策的制定、小到微观事情的办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的秘书就没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善参谋,遇事仅仅简单的向领导汇报一下了事,提不出观点,定不了措施,只能依靠领导做决定,再去执行,成为“传声筒”式的秘书。秘书的职责是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秘书对本职工作要有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事物,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需求,把准工作脉络,掌握工作规律,密切结合部门工作特点,找到落脚点,找出矛盾点,找准切入点,提得出好观点、找得到好办法,取得了好成绩。
三是不能“要”,保持廉洁性。这个“要”体现在任何时候秘书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绝不能向领导伸手要权,更不能向群众开口要利。在实际工作中,秘书是领导决策的贯彻执行者和具体组织者,是协调员和指挥员,那就要求秘书不可以越位,不能拉大旗扯虎皮,靠领导的权威威吓群众,更不能损害群众利益。秘书面对权钱的诱惑时,要坚定党性,牢记宗旨,耐得寂寞,管住私心,淡漠名利,要乐于做群众的干事,善于做领导的参谋,要敢于将自己的思想与领导的主张进行撞击,那种因为撞击而产生的灵光一闪,才是秘书的光芒所在;那种与领导探讨局势,最终决策的过程才是秘书工作的价值所在。
通联:李国样 中共宜春市委政策研究室 邮编:336000
电话:0795-3224431 电子信箱:gyli@163.com
第五篇:绿色,不能只靠植树节
绿色,不能只靠植树节
两会今日正式闭幕,而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据仍颇令人回味。在全球经济发展萎靡不振之时,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56.9万亿元,全年增速为7.7%,可以说是狂追美国,猛甩日本,全国为之欢腾,上下为之鼓舞。
然而,在我们为中国骄人的经济发展速度感到由衷自豪,认为可以“喜大普奔”时,下面的消息,绝对算是一声响雷,振聋发聩。也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振奋人心的数据发布后的3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在梅地亚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等就“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吴晓青透露,在过去的2013年,采用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竟只有海口、舟山和拉萨3个城市达到了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他71个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超过新空气质量标准的情况。
不可否认,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确使中国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一把,但一味追求高速也使诸多城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首当其冲,是空气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特别是PM2.5不定期的频繁造访,使包括江苏在内的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口罩成为了街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要经济的良好发展,也要环境空气质量的清新怡人,鱼和熊掌似乎不可兼得,如何保护环境,治理雾霾,去除人们“会呼吸的痛”成为各政府部门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刻不容缓。
3月12日,是我国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拥抱春天,播种绿色”是今年的主题,树木作为天然的“消毒员”和“除音器”,能为人类生存环境增添绿色、净化空气,植树造林可谓意义重大。但是居住在城市钢筋水泥的人们,为快速的生活节奏而奔波劳碌,鲜有人顾及植树,更何况多地多家单位、学校等在植树节当天组织的植树活动,多是“管栽不管活”,接近于走过场。植树节似乎空有其名,“播种绿色”仅留在口号阶段,通过全民植树改善环境成为一种奢侈,仅靠植树节,哪来绿色,怎见蓝天?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我们不应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为严重的雾霾污染而盲目悲观。增添绿色、清新空气、改善环境需要做加法,需要植树,但也要会做减法,注重日常的节能减排。空气污染问题非一人之力,一时之功就可得到解决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企业的努力和个人意识的提高,齐心合力打一场持久攻坚战。
值得欣慰的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用实际行动参与到保护“碧水蓝天”中来,不随便乱丢垃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选择使用节能的智能家居用品等;大量的良心公司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网络巨头百度在植树节当天,在首页发起“1元植树百度补贴,保护环境乐返宝箱”活动,号召大家为绿化家乡出力,汽车品牌福特设有“福特汽车环保奖”,鼓励各阶层人士积极参与有助于保护本地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活动,智能家居领导者“物联传感”长期致力于“smartroom”技术的研发,大力推广节绿色环保的智能家产品;在国家方面,国务院李克强在回应雾霾问题时更是表示,要用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坚决予以惩处。经过多方主动出击,共同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雾霾不见啦,蓝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