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生命让条道不能靠自觉
给生命让条道不能靠自觉
-------------------------
编辑整理: http:///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 罗瑞明
第二篇:为救护车让道就是为生命让道
为救护车让道就是为生命让道
近日,我网站报道了《救护车被堵应急车道 医生呐喊“突围”》的新闻:2月23日,雅西高速冕宁段发生车祸,堵车数十公里。由于不少车辆占用应急车道,运送伤员的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救护车被堵在路上。为了在冕宁段这20多公里“突围”,救护车上的医生伍江上百次喊话,恳请让出应急通道。那么,救护车经过,其他国家的司机会怎样处理呢?
德国:全球首个立法“给救护车让道”的国家
早在1982年,德国就成为全球首个立法“给救护车让道”的国家。如果哪位司机不让道,即使对急救车影响较轻,最少也要罚款20欧元;影响严重的,将由检察机关调查,甚至坐牢。
德国司机考驾照前,第一关是学会通过鸣笛声音传来的方向避让救护车。德国急救车在鸣响警笛后,在道路上几乎可以“横冲直撞”:如果其他车辆在可以让路的情况下没有让行,造成交通事故后急救车不负任何责任。
德国媒体也有报道一些司机在开车过程中音响开得过大,因而没有听到警笛声而被急救车撞到受伤,但这个时候,违反规定的被撞司机只能自认倒霉。
比利时:其他车辆必须为救护车让道
根据比利时交规,救护车、警车和救火车等特殊车辆配备蓝色警告灯和警报器。如果这类车辆闪烁警告灯同时拉响警报器,路上其他车辆须马上为其让道。交规同时明确表示,所谓为其让道就是所有的车辆要尽量靠到路边,给出足够的通道让这些车辆能够尽快通过,而在高速公路上,这些特种车辆可以在最右侧的急救道上行驶。
美国:不停车避让将吊销驾照
美国对在道路行驶中为包括救护车在内的紧急车辆让路有明确法规。遇到急救车,司机会立即将车辆减速并停至道路右侧,直至紧急车辆通过后,再依次重新回到主路上来;在一条没有明确画线的道路上,无论行驶方向如何,必须为紧急车辆让路;当你接近一辆停住的紧急车辆时,你必须根据路况变线行驶,如果无法变线或不安全,你必须小心通过停住的紧急车辆。所有违反上述法规者都可能在法庭遭吊销驾照和扣除分数的惩罚。
新加坡:不给救护车让道处罚严重 新加坡装摄像头抓拍违章。新加坡政府的救护车全部装有摄像头,以抓拍那些不让路的司机,一些私营救护车也安装了摄像头,这些录像将提交给警方调查。如果违规事实被确认,不给救护车让道的车辆司机将面临160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的罚款以及记过4点。如果被告上法庭,初犯将被罚款最高达1000新元或监禁3个月,屡犯者将被罚款最高达2000新元或监禁6个月。他们也将被吊销驾驶执照。
为急救车让道是法律强制不是道德提倡
“为急救车让道”是法律强制规范要求,不是道德提倡。早在198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警车及其护卫的车队、消防车、工程救险车、救护车执行任务时,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灯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必须让行,不准穿插或超越。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通过施行后,前述条例废止,原条例中相应内容修改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乍看起来,“必须让行”似乎比“应当让行”更具有强制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法律上使用的“应当”是一种规范命令,命令包括“必须”,它通常表示一种法定的责任,即使不使用“必须”一词,这一法律条文照常表达了这种对当事人的明确要求,是强制性规定,违反这一规定则会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如果法律条文以“应当”的方式要求当事人作为某种义务,当事人违反义务时则可能受到权利人或公权力的追诉。法律条文上的“应当”还意味着对公民的授权,公民由此获得了法律支持的正当权利。从这两点来看,“应当让行”是法律强制要求。相反,法律条文上的“可以”则是选择性的权利,可以为可以不为。
与“应当让行”相匹配的罚则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它是强制要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现行《机动车驾驶证使用和申领规定》和2013年元旦将开始实施的新规定中,都对“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的违法行为作出了相应规定。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思想家史怀哲说:“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他无限的生机。”敬畏生命,不应只限于生死关头,而要让每一个生命过程有安全感、幸福感和尊严感,只有当对生命的敬畏变成一种常识时,规则才不至于形同虚设。
处罚仅是一种惩戒手段,关键还是市民要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为急救车让道,就是为生命让道!——这应当成为常识,内化为自觉行动。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第三篇:班级卫生靠自觉
班级卫生靠自觉
益都街道刘店小学葛雪梅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宝贝,小皇帝,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太差,不会与人合作,没有班级主人公意识等一些坏的习惯。最让我头疼的是在班级生活中,学生对班集体不关心,班级卫生脏、乱、差。在学校卫生评比中,经常作为反面典型被批评。面对这一现象,在我苦口婆心地大费口舌仍不见效果之后,只好亲自动手,每天帮学生收拾卫生,扫地拖地。一段时时间后,学生对老师帮做值日形成了依赖,每天的值日生只是象征性的扫几下,其他同学更是变本加厉的乱扔垃圾,班级卫生情况更加糟糕。
在我思考该要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想起了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正好与我们提倡的养成教育相契合。
我将值日工作分成两方面。
首先是每天的值日生,由小组长负责协调分工,这些同学负责每天放学后的值日,具体有扫地、拖地、整理课桌。全班其余同学负责验收,在第二天上课前通报结果,如果值日完成的好,该组就会得到一枚奖章,如果完成的不好,那么第二天的值日将
由这一组继续来做,并扣除一枚奖章。在每月结束的前一天汇总,为得奖章做多的小组发奖,得奖章最少的小组会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每个小组都会尽力做好每天的值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觉、主动值日的好习惯。
另一方面是学生个人卫生。每位学生负责自己桌凳底下及附近的日常卫生。负责监督的是每天的值日生,如果该同学边上卫生情况不好每天达到三次,那他的名字将会出现在黑板上,并帮助当天的同学做值日。如果该生被罚做值日一周超过两次,那么他所在的小组也会得到惩罚,扣除一枚奖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危机意识,慢慢的,也就形成了随手捡垃圾的好习惯。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个垃圾袋,把躺在地上的垃圾转移到了垃圾袋里。
经过半年的时间,学生们能主动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班级主人公的意识也逐渐增强,不仅班级卫生状况大有好转,我的工作也省心了不少,几乎不用自己动手,也很少再一遍一遍地强调班级卫生。
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大量的时间,不仅是卫生方面,其他各个方面的好转也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质量管理不能靠口号
质量管理不能靠口号
更新日期:2004-12-2 11:35:46
在现今许多企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产品的灵魂”、“质量第一”、“严把质量关”……类似的标语口号叫得很亮,喊得很响,但给大家的感觉是这种所谓的“全员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只是停留在“口号”上,一些企业未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其中也包括为数不少的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下面就产品质量管理方面,谈几点看法。
质量管理不是心血来潮,情绪激动时的“三天严,十天紧”,也不是唱高调来愚弄舆论,欺骗用户,而是要靠建立科学的体系和制度。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是必经之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总结了当代世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以标准的形式向各企业推荐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在各国企业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体系。
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企业的体系认证不是用来“装饰”门面的,更不是用来作秀的,而是真正要推动和规范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从而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所以,一方面要认认真真地从上到下组织学习,领会其管理体系精神;另一方面,要在实际生产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同时,对于认证及符合性审核中暴露出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为什么有的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但产品质量仍无法保证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未按体系要求认真执行;另一方面,质量体系认证并没有解决企业内部质量责任的落实问题。概括地讲,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只是提出了一个质量标准或原则。因此,关键是设计一个及时发现纠正质量问题并能落实质量责任的管理制度。
全过程倒推质量管理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质量管理体制。它是按照用户和市场的特点结合行业标准来确定产品的最终质量标准,再以成品的质量标准为起点,按生产过程向在半成品、原材料制造过程中逐级倒推,制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标准,上道工序必须达到下到工序的要求,下道工序具有检验上道工序质量的责任和权利,从而构成了全过程逆向的质量监督链和全员的质量责任体系,只要各企业,根据企业实际,将其分解、细化,并与其经济收入等考核挂钩,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
摘自《中国质量报》
第五篇:竞争不能靠运气
竞争不能靠运气
在竞技场上如何取胜?小保罗父子看法不一。作为一名正在考场上竞争的学生,我同意小保罗的看法——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竞争不能靠运气。
《龟兔赛跑》这个古老的寓言,从古至今就一直赞扬了乌龟的坚持不懈、踏踏实实的精神,批评了兔子的骄傲。但是,换一个角度看看,如果兔子不睡觉呢?那乌龟就算再怎么坚持,再怎么踏实,也绝对没有赢的把握。它的实力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它也只是赢在了兔子的骄傲和自己的运气上。
当今世界,处处存在着竞争,并且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就像在不停地赛跑一样。在学习上赛,在就业时赛,在科技研究上赛,在市场上更要赛。竞争时,先天条件非常重要。你总不能让手指短的偏去弹钢琴,腿短的偏去跳高,五音不全的偏去当歌星吧!有人会说“勤能补拙”,不错,勤是能补拙,可是再勤也不能让手指变长,身子长高呀!竞争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力。比方一个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他在填志愿时把目标定得很高很高,凭他的实力是达不到的。可他却想:万一,我这次考试超常发挥;万一,别的好学生发挥失常,我不就能考上了吗?可这只是“万一”呀,他并没有把握呀!幸运之神是不会光顾每个人的。他这样自不量力,无疑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同样,在就业时,只有小学水平的人无法和研究生竞争;科技研究无法让一个文盲去进行;市场经济,让非洲难民和比尔?盖茨竞争看看,简直是天方夜谭嘛!大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力去竞争,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当然,我不否定乌龟的坚持不懈和踏踏实实,但是,只有拥有实力,才会使自己在竞争中取胜的把握更大。所以,我要说:侥幸心理不可有,拥有实力才能赢!
要写好一篇读后感,必须达到下列三个要求:一是认真理解原文,把握要领;二是抓住重点,说自己最深的感受;三是联系实际,努力开掘。本文符合上述条件,是一篇很好的短论。文章开篇就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同意小保罗的看法;既而提出论点:竞争不能靠运气。作者一开始就抓住了要领。《龟兔赛跑》的故事几乎无人不晓,人们常常褒龟贬兔。可作者却另辟蹊径,提出有别于传统习惯说法的见解。竞争要靠自己的实力,而不能靠运气。这也是作者最深的感受,颇具新意,且有强烈的时代感,文章联系学习、就业、科技、市场等方面的实际,努力开掘,发人深思。文章结尾,以退为进,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既照应了开头,又有利于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