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中要有发散思维
作文中要有发散思维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周隆秀
写作课上,常常有学生为写不出满意的“800字”而发愁。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们不会运用发散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导致思路枯竭,以至于泛泛而谈,只有空洞的议论或轻描淡写的述说,这样的文章读来干瘪无味,在评分场上当然得不了理想的分数。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训练:
1、联想和想象
社会生活本来就是纷繁复杂的,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可以看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面对落花,有人赞美“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感叹“流水落花春去矣,天上人间”,有人在唱“碧云天,黄花地”。所以,我们提倡发散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是让我们想象的翅膀飞到四面八方的各个角落,从多个层面去综合,找出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这样写出的文章就血肉丰满。
同样是一个话题,“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有的考生想到了现代淳朴的农村妇女与古代满腹经文的县官对瘟疫的不同认知,写出了高考满分作文《石碑上的历史》,唤起了情感社会与理性社会的思考,给人以历史使命的凝重感。有的同学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李白的“恰似飞燕倚新妆”写了《李白的眼泪》,进而想到屈原、比干,深刻地反映出李白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一个历史悲剧、社会悲剧。
06年安徽高考的高分作文《读懂母亲》的作者就善于用发散思维,联想到不同时代不同人对母爱的解读:“孟郊读懂了母爱,写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名篇。郭沫若读懂了母爱,认为‘生命中有一种爱是最深的,最浓的,它就是母爱。’肖复兴读懂了母爱,认为‘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作者还想到了安金鹏读懂了母爱,他说‘如果说贫穷是一所大学,那我就说,我的农妇妈妈,她是我人生最好的导师„„’老舍读懂了母爱„„史铁生更是读懂了母亲„„”文章因联想而内容丰富,既有说服力又有文化底蕴,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怎样的题目,只要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就能突破限制,得到新巧而富有创意的立意。请听一个古代的故事。一次,画院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难题:要求画一副花香图,但不许出现花朵。这确实有些困难,试想“花香”既无色又无形,怎么画?但聪明的学生经过思索后便自信的画了出来:一个满面春风的骑者正从春天的原野踏青归来,背景是桃红柳绿,近景是马蹄高抬,两只美丽的蝴蝶正围着那马蹄翩翩起舞!天!连马蹄都成了香的!于是恍然大悟:原来“限制”并不能捆住人的手脚,只要你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就能展翅飞翔!
再如08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作者就展开飞翔的翅膀,想到了诗人霍尔顿的“我愿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想到了明代梅鼎祚的“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想到罗丹·莫提格里昂对着妩媚的美女模特;想到凡高笔下的星空,庄严、深邃„„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作者把对乡村的感受,化为笔端的情感清泉,汩汩地流淌于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到一种夏日的清凉。
2、变换角度
如果观点是他人的,话也是别人说过千百遍的,这样的文章如同嚼蜡,滋味
全无。更何况照搬现有的思路必然是船头之路——越走越窄。倘若变换角度,则一定会海阔天空。比如文章《生活感悟》中的一个片段是这样写的:“一天,一位朋友突然问我:‘夏天是走路凉快还是坐着凉快?’我突口而出:‘当然是走路凉快,因为有风。’朋友又问:‘是单衣挡得住阳光,还是厚棉衣挡得住阳光?’‘当然是棉衣。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值得问?’朋友连声说道:‘别忙!别忙!照你的逻辑,夏天穿棉衣走路的人就应该是世界上顶顶聪明的人了?’我愕然!是啊,人们往往把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看得简单,却不去思考其中的奥妙。” 文章虽不长却含义隽永,这恐怕就是作者深挖一层所致吧!“朋友”提出的问题,看似简单,只要深入地思考下去就会发现并不只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了,简单中蕴含着复杂,小问题中折射出大道理。
又如08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很多考生针对“小龟与老鹰”的材料,都从规律、放弃角度来构思作文,而吉林一考生却变换角度,从善意的反面构思,写出《不要让善意插错了枝头》一文,在开篇极力渲染善意的各种好处后,一个急转,论述“不是所有的善意都有好的结果,善意,有时候也会插错了枝头。”进而告诫我们:做事应该有个“度”,应该“三思而后行”。这样的作文不仅立意新,而且还高人一筹。
有一个事例可以更现实的告诉我们变换角度的好处:有一家人(夫妻俩和一个5岁的孩子)去找出租房。他们看到一则出租广告,就赶紧跑去。房子很好,然而房东却说:“我的公寓不租给有孩子的住户。”夫妻俩听了,大失所望的走开了。5岁的孩子把一切看在眼里,他又返回去敲开房东的门,对房东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之后,哈哈大笑,最后把房子租给了他们。试想,如果孩子的父母依照惯性思维,装出一副可怜相,苦苦地哀求,述说自己多么需要这个房子,甚至出高价,也不能解决房子问题,而5岁的孩子却变个角度,从父母带孩子转向孩子带父母,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发散思维的妙处。
俗语说:“水随器而圆,人随水而变通”。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多观察、勤动脑,用发散思维深入一层去思考,变换角度写出的文章就一定会满意十分。
第二篇:作文中的发散思维
作文中的发散思维:
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立意,发散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因素的过程。采取发散思维获取比较新的立意。例:
以“雪”为话题的作文,发散思维立意如下:
1、赞叹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进而升华到生命的滋养,以美德、美行、慎思为生命的营养,做一个圣洁的人。
2、人往高处走,可是雪却从高空落下,拥抱大地,赞美它的滋润精神。联想„„
3、批评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血压冰封,千山枯寂万物萧条。
4、鞭挞雪的虚伪怯懦。
解说:从雪的色度、运动方向、温度、雪后景象、雪的融化等角度思考。
自我体验:
台阶:
1、垫脚的基石,默默无闻地托举一代又一代人走向未来。(褒)
2、一级台阶就是一层障碍,层层台阶砌就无数障碍,想攀越,付出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人的生命就是无数的台阶组成,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获取真经。(中)
3、灰色的水泥给了一副冰冷的外表,内心却有着不屈的灵魂,一步一步牵引自己走向高处。(见困难不屈服)(中)
4、灰色的面孔给人留下无尽的阴影,何不粲然一笑真风流。(贬)解说:从色彩给人的感受、台阶的硬度、级数、高度发散思维开去。
胡同: 你的解说:
你的立意: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凝聚
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班中就已经热闹了起来。同学们来得都比往日要早一些。尽管大家尽量压低声音,但却仍难以克制各自的兴奋,还是有了很大的动静,大家奇异的举动甚至招徕了临班早到同学诧异的目光。
因为所有的感动都将在这一日里凝聚。(画龙点睛,笔力老到)今天不是什么节日,但我们班的教室在7:00时已被精心布置好节日的场景。两个小“密探”率先发出让大家更加兴奋的声音:“她上教学楼了!”“嘘,安静,马上她就进来了!”
与此同时,教室里的灯被全部关掉,门被轻掩,窗帘拉上的同时幻灯片的轻音乐开始播放,六十根红蜡烛也分别被细心的女生一一点亮,教室里顿时温馨而又甜蜜,有着一种家的温暖气息在轻轻荡漾。
她进来了,同往常一样,门被轻轻地推开。然而,进来后同往常又是多么得不一样。往常,可能我们正各自在默默地狂补着前一天的作业;可能我们在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议论着 1 青春话题;可能我们在愤青似地抱怨着我们的时代;也可能我们在争分夺秒地利用这宝贵时间恶补睡眠……今天的我们,今天的教室会让她吓一跳,今天的我们、今天的教室会让她也不再像往常那样:或是走到我们中间细心倾听,或是看着我们愁眉不展,或是欲止还言语重心长……(师生的往昔,此意在回忆师之勤勉,展今日生之变化,引而不发,为文章蓄势。)
果真,随着我们异口同声地一句:“祝您生日快乐!”她被彻底地感动了!幻灯片里的《祝您生日快乐》的曲子结束了,她好像还没有想好应该说些什么。
就连班长走到她跟前把我们精心挑选的可爱熊猫靠枕双手递给她的时候,她还没有反映,她只是那样微张着嘴、木木地注视着我们、注视着前方,眼神真的很异样,但我们肯定地相信:那是一种异样地感动!
随着幻灯片播放的画面,我们也沉浸在不尽地回忆和感动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没有改变过她课前早早地来到教室的习惯;乖巧温顺、怪戾逆反都没有增加或是减弱她对我们的公正无私地爱;不因权势、不因贫富走遍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家;然而她把几十年的光阴都倾注到了学生的身上、把所有的汗水都倾洒在了这样一片可以开满鲜花的沃土上、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了她所挚爱的事业上!这样的一个她却还从来没有为自己过过生日,还从没有吃过自己的生日蛋糕,甚至在她生日的时候就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过过,作为她的学生,我们不能不感动,作为她退休前的最后一届学生,我们不能再不珍惜她的的这个生日!
幻灯片结束的时候,教室的日光灯全部被同学打开,站在我们面前的她已泪流满面,我们笑了,她也笑了!她虽然几次清嗓子,但她的话语还是有些哽咽、她的声音还是有些拙涩、她的音调还是有些断续:“孩子们,我真的被感动了,我早已忘记了我的生日,是细心的你们让我知道自己六十岁了,六十年,我没有虚长,回首往事,我更加感动,虽然这是我最最感动地一次,但每年都有让我感动的事,正是这种感动让我忘记了自己的家人和生日……孩子们,真的,如果用一首歌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我愿意是《再活六十年》,我想再活六十年……”
掌声中,这个独特的异样的生日过完了,然而我们的心却难以平静,今天凝聚的不止是我们的感动,不止是我们的真情,还将会是我们的更多的思考……(思考什么?言近旨远)
凝聚
风呼啸着,雪花一飘三转地舞着,轻轻地、慢慢地为大地母亲披上雪绒。
箭一般地身影在树丛间飞窜,血液在沸腾,透过呼呼风声,我能听见自己的呼吸,乃至心跳!夜已黑,银色的雪光映亮了大地,莹黄的灯光已渐近。
风更狂了,雪花舞得更欢,在一所透着光的房子前停下,隔着模糊不清的窗玻璃,寻找着熟悉的白。所有的思念与仇恨,所有的痛苦与宽容,所有的幸福与悲伤都在这一时刻凝聚。(题旨)
看见了!灰灰的墙壁上,挂着两张雪白雪白的狐皮,映着暗淡的墙,白得刺眼,白得无暇。一滴泪,无声地滴落,从屋子里传来的欢叫声刺痛我的耳朵,唤醒了记忆……
风吼着,雪花像调皮的精灵,跳上树梢,又飘飘而下。毛发还未长满的我,紧紧地偎在母亲的怀里,尽情地享受着属于我的的温暖,母亲一双碧眸洋溢着慈爱,她把顺柔纯白的毛发盖在我身上,以便让我完完全全地吸取她的体温,外头一片苍寂,母亲不时舔舔我的头,更多地是凝望着风雨中的大地,眸中隐着少许担忧。我知道,她是在寻觅父亲归来的身影。
提起父亲,我顿时充满敬畏,他是那么高大,伟岸。哪怕只是那淡绿深邃的眼睛,也会让人望而却步。他很严厉,总在我窝在母亲怀里撒娇时把我刁开,对我可怜兮兮的样子视而不见;他又是可敬的,总冒着寒风暴雪在雪地上寻找微薄的食物供我们母子填饱肚子,自己则在树洞口为我们挡住那刺骨的寒风。他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是最好的父亲。我不禁在母亲怀里笑开了。母亲对我的神经质习以为常,她溺爱地舔舔我的头:“傻孩子!”
风仍在刮,雪花永不疲倦地飞着,在了无声迹的雪地中,突然传来了一声示警的声音,尖锐地划破雪中的寂肃。那是父亲的声音!有危险!我和母亲立即竖起了耳朵,一同向外望去。透着那雪花,父亲的身影在飞快地奔窜,远方穿来几声犬吠,猎人!父亲有危险,我和母亲的心也开始随着那雪白的身影而紧张不安,飞窜的身影迟迟不进树洞,他是想把猎犬们引开,我们才不会被发现。终于,母亲按捺不住站了起来,眼中早已充满焦虑。顿时失去温暖的我紧抓着她,乞求她不要离开。但,她还是出去了,在她把树洞——我们的家——严严实实地用雪封住之后。
呼啸的北风声盖过了一切声音,只有两声尖锐的枪声令人寒骨悚慄,我颤抖着,恐惧不断聚拢,泪眼模糊地拨开雪堆,心中的唯一一线希望碎了。辽阔的雪地里只有两朵盛开的雪花,鲜红鲜红的,点缀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凄美,艳丽。风在咆哮,雪在狂舞,那舞姿依然轻盈,一切如旧,空荡荡的树洞里尚存着温暖的气息,还有孤零零的我。飞雪渐渐掩盖了雪地上的那片鲜红,谁又知道,一片幸福在刹那间被猎枪的子弹击得粉碎。
凝聚在那一刹那的记忆也被子弹击得粉碎,透着模糊的泪光,我知道那种幸福仍将重新凝聚。
今天,一年后的同一个日子里,我已拥有像父亲那样雪洁的毛发,已成为一只健壮的雪狐,已有自己的一个家,凝望那雪白的狐皮,回忆那曾经温暖的怀抱,发现那白白得圣洁,白得永恒……
当一年的这一时刻的凝聚已成为习惯,我不只是只知道那白——白得圣洁,白得永恒……
凝聚
夜深人不静。
全因为所有的施爱和被爱,所有的付出和回报都在此时凝聚。(题旨)
在我久攻一个数学或是物理“堡垒”而不得克,且正欲缴械投降时,一股热烫的气流从桌子底下冲出来,把我的镜片弄得有些模糊。
“干什么呀,你!”母亲没声响地举动起初总会引起我的小烦,我吵嚷的语气里甚至有些责备。
“这是今天新买的泡脚木桶,试试怎么样!”母亲做事从来不多做解释,我也已经习惯,任凭她一如既往地麻利地脱了我的袜子、挽起我的裤腿,我保持着原来的坐姿,自然地看着蹲在桌子底下的母亲。
然而她并非教科书或是文学作品中所写的母亲那样老:她的头发依然是那么乌黑而且亮泽,她的皮肤仍然是那么青春而且富有弹性,她此时正在试水温的手依然还是那样温润而且细腻!她太年轻了!我对自己有些不满了!不一定头上有一根白发了才是母亲,不一定鱼尾纹爬上眼角了才是母亲,也不一定一天到晚只是唠叨的才是母亲,恰恰相反:此时蹲在桌子底下因为女儿而消耗掉青春的她才更是母亲!
“不能一下子放进去的!”母亲一手拿着我的脚,一手撩着仍有些烫的水朝我脚心里泼!痒痒的、暖暖的,熨帖到了身上所有的部位。热水快乐地在桶中打着旋儿,热气缭绕在桶的周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木头特有的香味儿。
两只脚在母亲的手里被轮换着用水撩着,我很顺从地任由母亲操纵着我的脚,因为这时的木桶属于我们母女,这时的温度是我们母女的温度!
水流如丝缎般包裹着我的双脚,我只觉得一股暖流由脚底直沁心头,一天的酸胀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除了幸福还是幸福。
“舒服吧?”妈妈仰起头,“要中考了,功课紧、作业多,太辛苦了!”妈妈边揉着我的脚边念叨着,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女儿谈心!虽平淡,但每一个字都那么动听,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妈妈,其实您最辛苦!”我情不自禁而且有点儿哽咽。
“嗨,这算啥呀,女儿要比妈累得多!”妈妈眉宇和眼角间突有一瞬的愁云但倏忽间就又消逝了。窗外北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镜片刚刚清晰却又再次被弄得模糊,但不止是热气的缘故!久蹲着的母亲终于把水撤走,她同往常一样嘱咐我早些睡,然而此时脚下有着这样的幸福,身上有着这样燃烧着的温度,我又怎睡得下呢!
所有的力量和激情再次凝聚!(有所升华。)夜深了,我无法静下来!
总结:思念、痛苦、仇恨、宽容、悲伤、幸福在凝聚,爱在凝聚、力量在凝聚,感动、真情、思考在凝聚,总之,凝聚的是一切的感情,事件中散发着情感的迷人气息。一个出发点,多个思维角度。
第三篇:作文中要有细节描写”
作文中要有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是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构成一篇最有生命力的文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分很多种,比如说: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等等。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更加鲜明突出;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就和盘托出。所以说这是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平台。
但细节的描写最容易在小学生作文中被忽略,被掩盖。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把细节描写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它在文中闪耀“裙袂飞扬”的风采呢?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来谈谈。
(一)、开篇欲语“景”有调,情到深入“景”来抒
景色描写不单只是单纯的景色描写,不单只是画面美的呈现。实际上还是情感表达的依赖,是情感的载体,是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的结合物。只要引导学生有效地结合在叙事文章中,这种效应的产生将不言而喻。
首先,开篇欲语“景”有调,就是说在文章事件的维幕未拉开之前,用景色描写点染气氛。
例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16 爱如茉莉》一文的开篇就这样写到: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对在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问道:“妈妈,你爱爸爸吗?”
《17 月光启蒙》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22 大江保卫战》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转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很显然在第一个例子中“橘黄色光影”短短的一句,渗出了一个美妙温馨的境界,这个开篇与下文中叙写的母亲与父亲那种平淡无奇而又深刻的爱情增添了不少神韵。同时,一种幸福之感也油然而升,流溢全篇。同样,例2中所描写的“星星”、“月亮”、“篱笆小院”等景物不仅呈现出了画面美,更重要的是一下子就让人感到童年记忆的美妙、童年往事的深刻,“美好”两字流动心间。这两个例子的开篇点景,渲染了全文的氛围。从一开始就让幸福美好与温馨之感辉映。而例3的写景,更不言而喻,一种紧急、千钧一发的危急境况直面而来,一股“刻不容缓”的局势弥漫全文。
以上的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叙事文章的开篇恰到好处地用景色描写点染全文的气氛,来提高全篇的韵味,是妙不可言的。
其次要说的是:情到深处“景”来抒,情到深处的“深”可以是情感最激动的时候,最喜悦、愉快的时候,也可是最悲伤、最无法抑制的时候等。此时,借助景来抒情,往往比直抒胸臆来得有意境。
例如一个学生在续写凡卡悲惨结局时,是这样写到的: 第二天,凡卡没有醒来。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
“院子里有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上面的金胡桃高兴地翩翩起舞,从不远处传来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声音”
凡卡听着这说笑声。是最后一次了。
凡卡含着泪水,心停止跳动。寒风呼呼地刮,树木哗哗地响,在凡卡的头上不停地嚎叫„„
以上两个写景的句子,实际上已是情感抒发的载体了。在凡卡临死前作者没有直接痛斥给他带来悲剧的环境与人物,而是写到了“院子里有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上面的金胡桃高兴地翩翩起舞,从不远处传来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声音”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衬出了社会的残酷,也流露了主人公内心对幸福依旧不舍的渴望,这些深刻的情感全在这细微描写中表露出来,无形间更增添了人物命运的悲惨。至于,下一句的写景处则更充分向读者展露了主人公的结局无限凄惨悲凉,以及作者本身无法言表的同情之心。
文中景色和画面,真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也正是这样提高了整篇文章的意境,使文章变得含蓄而诗意,这也正是学习写作的一种追求,是学生感受力的体现,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给予人审美的享受。
总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离。情到深处,景来抒“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位推崇真实作文的教师一定影响着他学生在不自觉中努力观察生活,用稚嫩的笔描写身边的人与事,以特有的童心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写实不是一味地玩流水账,不是没有情感渗透地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也不是对经历的直白翻板,而是在生活素描的基础上,“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抓住生活中细小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往往丰富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从而起到烘托,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作用,使文章真实、生动、感人,同时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同样写《我的同桌》,有人这样写:
1、她有一双柳叶眉,柳叶眉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的鼻子扁扁的。
2、也有人这样写:他那双智慧的眼睛从没停止过思考,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小小年纪的他,俊挺的鼻梁上方已有浅浅的几道弯了,那永不变的发型和他倔强的竖着的留海是他独特的象征„
很显然例2的描写比较精彩,抓住了人物的眼睛、鼻梁、皱纹以及发型等外貌,细微而无声地把一个人爱思考、沉静、倔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鲜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可见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是字斟句酌,推敲锤炼。文能达意,文从字顺是真,知多识广,文情并茂是美,学生习作以文真笔实为底线,以言深意远为追求。虽一样的“真实”,却蕴藏着不同的韵味,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韵味难道不是学生习作时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美感,难道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予人审美的享受吗?
(三)、虚实相生,同辉相映。“实”即“实境”,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则是“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一句话,现实描写与想象描写的相结合,是语感实践的重要体现。例一个学生这样写《校园的塔松》:
它们披着庄严的面纱.就像几经沧桑的老人.平时很少有人去探访,只有校长会偶尔给它浇水施肥而已!除了我和朋友有空在那玩耍之外.其实那里还是一个人间天堂.读书时,它像隔音墙,隔去外界吵杂的闲音.玩耍时,它回给你一个开敞的环境.....
当你在那里高声朗读一篇文章时,它们便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的文章,当你读的好时,它们会轻轻点头,那可能是在赞许你吧!或者是在为你高兴!
它们伫立在那里仿佛是为我们而生,为这校园而生,为这片土地而生„„..我爱那美丽而庄严的塔松!
这一部分的描写,乍一看写的是塔松,可描写塔松的实景却又有多少呢?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分明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一位默默奉献的校长,一位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这些由塔松的沧桑萌发的虚景无不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心中的那些人和事。这种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就是一种感悟能力的体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开拓,是虚实相生、同辉相映的体现,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作文缺乏联想就像一塘死水缺少活源,大胆想象、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了,语感的表达就会更美了。
综上所述,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虽然小学生习作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引领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的魅力,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不遗余力和责无旁贷的崇高目的。
第四篇:发散思维学案(本站推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发散思维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思维定势和发散思维有关的基本知识;
2.培养主动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新训练。学习过程:
一、阅读第一个故事,请问
1.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 2.很多同学猜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二、知识小课堂
1.思维定势:就是习惯于用__________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题____________。
鲨鱼和大象的现象告诉我们,思维定势可以_________动物的思维,使他们被一个很小的问题困住了。人也是一样。
2、思维定势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解决______________的题目,但也容易使我们产生思维的___________, 埋没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3、思维定势主要有___________型思维定势、___________型思维定势和___________型思维定势。
三、思维小测试
1.什么照片看不出照的是谁?
_________ 2.为什么有家医院从不给人看病?
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谁走的最快?_________
4.什么地方的路最窄?_________ 5.一横二撇三竖四点,猜一字。_________ 6.你能以最快的方法将水变成冰吗?_________
四、小组活动:现在我们这里有六个任务,每组选取一个,小组讨论来共同完成。(1).成语接龙:请你们小组的几个同学用顶真的方式做词语接龙的游戏,越多越好。注意:1.选择“四字成语”进行,要求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是上一个成语
的最后一个字。2.头两个成语已经给出。3.把你们的答案写在学案纸上。
心平气和------和平相处------
(2).看图起名字: 名字要包含图片所画的所有内容。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
(3).你能做到吗?
A、5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而且要是直线;
B、4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而且要是直线;
C、3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而且要是直线; D、2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 E、1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
(4).回形针的用途:回形针一般用来固定纸张,你还能想到哪些用途?请尽量列出来,越多越好,越新奇越好!
回形针的用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奇怪的等式
给你们小组两个奇怪的等式,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发挥创造想象力找到等式成立的可能和事实OK!
4-3 = 5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1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故事创作幽默的结尾
A、一个人去看牙医,当他看到医生拿来的工具时,被吓坏了。医生为了使他安静下来,给他喝了一点酒,病人感觉好多了,随之又要了一杯酒喝了下去。这时医生问他:“这
次有勇气了吧?”病人在这个时候却大声说:……
病人究竟说了什么?请设计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一个老先生在街上行走,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按门铃,但门铃太高怎么也够不到。心地善良的老先生停下来对小孩说“我帮你按吧!”于是使劲地按门铃,整个房子的人都听到了门铃声,小孩这个时候对老先生说:……
小孩对老先生说了什么?请设计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浅谈幼儿的发散思维
浅谈幼儿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简言之,就是合理的不定思维,即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寻求多样性解决方案的思维。它的特点是思路广阔,寻求变异,就如雷达扫描一样,常常一个小小的亮点就能诱发出奇特的想象和惊人的发现。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相当于他的知识量与发散思维能力的乘积,发散思维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
我们说:未来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未来人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创新,只有大胆想象,独避蹊径,与众不同,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我们教育的对象,他们正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就是未来人。发散思维好的孩子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会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上提出更多的方法和答案,从而使他们出类拔萃。为“创造而教”,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目标和口号。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迅速时期,由于幼儿接触社会不久,知识比较贫乏,思维方式受到局限,故他们的发散思维水平低,但幼儿精力充沛,可塑性大,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这就为他们的发散思维提供了有益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提高幼儿感知和观察力,启发幼儿积极思考
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时间,在积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而成的。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幼儿对自然,对社会环境的感性知识和经验,扩大孩子头脑里的印象,并且善于给孩子提出一些小问题,让他积极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去独立思考,找出答案。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有机会畅所欲言
语言是思考事物的根本手段,也是互相交流的基本手段,要注意在运用语言的同时,着重发展幼儿的思考,让孩子多听,多看,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都予以接纳,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或幼稚可笑的,只要有益与发展发散思维的,就应当受到赏识和鼓励。即使孩子说错了,也应让他讲完,适时恰当地再给予指导,这样才不会出现盲目附和随大流。
启发幼儿异想天开,无中生有
美国心理学家邓克尔曾进行过实验,实验的结论是: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功能固定性,它使人们的思维趋于刻板,固定化,总是沿着习以为常的思路去想,去做。幼儿更是如此,他们多半是围绕一般性,常态性的思路开展。比如碗是用来盛饭的,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你就会发现碗还可以当乐器来敲,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问题,如“假如我会飞…..,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等等,鼓励幼儿从现实的需要出发,从未来的需要出发,来训练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
培养幼儿发散思维常用的策略有:
1.提示法:将一些事物适当改变条件,或增加减少,或颠倒重新组合,都会出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和心得结果。如:看图排序,词汇接龙。
2.发散法:运用已有的经验,对事物的用途,性质,特点,分类,关系进行发散性的练习。如:认识马路上的车辆,就可以想到红绿灯,想到交通警察,想到各种不一样的路和桥。由空气的用途想到人需要空气,气球,充气玩具。
3.迁移法:在已知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引申和推想。如:词汇开花练习,有……有……还有……,续编故事,模仿编诗歌等 4.求异法: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联想性,鼓励幼儿自由地想象和创新。如:绳子的一物多玩,游戏中的替代物
5.讨论法:给予幼儿讨论、分析的机会,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智慧得到激发与共享,使学习方法得到互相借鉴。
总之,我们要重视对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孩子学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