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辅导:在记叙文写作中注意“三要”

时间:2019-05-13 19:0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作文辅导:在记叙文写作中注意“三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作文辅导:在记叙文写作中注意“三要”》。

第一篇:高考作文辅导:在记叙文写作中注意“三要”

高考作文辅导:在记叙文写作中注意“三要”

在近年高考作文的影响下,“话题作文”满天飞,似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于是乎,经众多备考专家的探究和倡导,“大散文”(实际上是“大杂文”)的写作形式成了考场上的流行色,议时政、论文化、侃人生、谈生存等,成了文章内容的“座上宾”,其余的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小人物、小事情、小感受很难表达心中的大道理、深思考;自然,“假”、“大”、“空”作为学生作文的典型现象成了中学作文教学中备受抨击的一大“症结”,相应地,传统的文体写作特别是记叙文的写作也就成了作文教学的“真空”。试问,有多少老师在真诚倡导并实践着“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理念?有多少学生真正关注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点滴?有多少师生真正实践着记叙文的写作?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其实,无论考试作文怎么变,记叙文写作是关键;合格的表达首先从记叙开始。既然如此,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成功的记叙文又应具有哪些特质?

一要体现“记叙”性质。所谓记叙文,即记人或叙事的文章。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或想象物等。所以,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例如下文:

长在水底的眷念

那时,她和几个女生坐在草坪上,聊着家乡,眸子里满是眷念的神采。湖区夏日在她的描述下成了最美的风景,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地说,假期要随她去摘莲藕。就连在不远处看书的同班男生磊,也突然插话说他也想去。而她爽快地统统答应。

麻雀女生的承诺,似是刹那花开的美丽。

假期来临,女生们各自飞散,只有磊背着行囊,在她楼下痴痴地等。她下了楼,他鼓起勇气,迎上去道了声“嗨!”她礼貌地回了一声,却在他面前轻快地跳了起来,挥舞着红色旅游帽,眼神闪亮地冲着他身后大喊:“这边!”

磊转过头,看见了她的爱情。同班男生林在他身后。林比他高,比他帅气。磊看着她小鹿一样从他身边跳过去,眼神一点点黯淡。她和林牵了手回她的家乡,去看荷。

翌年仍是。她与林奔向快乐,而另一个男人陷入黑暗。

转眼又是来年。在她楼下的等待竟成空,去找林,却见林正挽着另一个女孩的手。女孩年轻的身体紧挨着林。她嗫嚅着问林去不去看荷?林却冷冷地低声说,那些残荷他已看厌,然后挽着女孩离去。落下她伤心哭泣,仿佛世界变成无底深渊。

“我可以陪你去看荷吗?”一个男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擦了擦眼,看见磊期待的眼神,那样熟悉。

湖还是万顷清波,荷还是连天如碧,只是已错过素手采红莲的季节。她的假期,其实荷花已谢了,莲蓬也难觅。往年还会有快乐,今朝却唯余凄惨。

磊见她神情凄惨,突然跳到没腰的湖水里。她不明白他要做什么,那片残荷里既无芙蓉一瓣,也无莲蓬一朵。磊潜下水底,不久上岸,手里竟有一支白白、嫩嫩、胖胖的莲藕。

磊说,虽然荷花一年年开了又谢,莲藕却一直悄悄地长着。

那一刻,她灿然地笑了。因为她突然明白:属于她的那一份最美的眷恋,原来一直在水底悄悄地生长,并结成果实。

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很美的青春故事,故事情节简单但完整,人物形象叙述简洁但又颇为鲜明,人与事和谐交织,记叙文的特质表现充分。

二要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去,“一气呵成”,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干瘪,行文缺乏波澜。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一“背景”就是呈现人物、事件的舞台。背景,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可以说,好的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人事氛围,增强文字的情感色彩,而且使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同样,人物活动,情节推进,也离不开细节,尤其是人物的性格思想,往往就是靠几个细节来完成的。因此,强化典型的细节也非常必要。例如下文:

答 卷

飞飞扬扬的雪飘了一夜,刺骨的寒风丝毫不给人们驻足的机会,折断的枯枝插进雪中咯吱咯吱作响。山沟里的早晨是如此的冷清、静寂。

村头的路口边开始有人影在晃动了——那是二憨在打扫大路的积雪了。这是全村唯一能够通汽车的路。记得十年前,二憨为了给母亲治病,就是偷了停在这条路上的一辆卡车上的铜线,才被送进那一个人住的阴森森的“大房子”里的;三年前,也正是从“大房子”出来,走在这条路上,二憨听到了母亲过世两年的噩耗,那时,光着头的他跪在了这条路上。

现在,二憨在村中无依无靠,只有每天守着路口,打扫打扫清洁,勉强在村中混得口饭吃,可村里的人总看他不顺眼,见了他或是指指划划,或是“敬”而远之,尤其是村中一有什么不见了,就特别爱怀疑二憨,这让二憨实在是有口难言。

“唰——啪”,二憨把雪堆到路边,雪堆的样子看上去像是一个可爱的小孩,正在注视着这位手脸已冻得通红的小叔。天儿实在太冷了,路上好不容易过来两个人,二憨慢慢地抬起头,朝那边喊了一声:“喂,村里有人进城吗?”那两人却不理会他,反而转身朝山上的小路径直摸去,隐约间,他仿佛看见两人扛了一件什么东西。二憨甚是惊异,这大冷的天,天又蒙蒙亮,谁会朝那雪岭里去?况且山里的野兽饿了一个冬天,正等着美餐送上口来呢!不行,要去帮帮他们,想到这里,二憨向山上追去。不想那二人见有人追来,竟越走越快,二憨感到事情不妙,加快了步伐……

终于追上了。

“你们干什么,走这么快,把这箱子抬到哪儿去?”

那两人没有说什么,却转过身向他扑了过来。二憨拼命反击。衣服撕裂声在雪中格外地清晰,二憨的鲜血在雪地上格外地殷红,他的呼吸在风中越来越微弱……

当二憨用最后一口气将箱子抱到村委会门口时,他看见眼前红色的人们,却没有谁来搀扶他,当他在雪地上已不能动弹的时候,二憨的一生就像这一片小小的雪花,在村里的天空飞了起来,在山沟里的天空飞了起来,飘落在路口的雪堆上,化成一个句号,圈在这一段路的末尾……

一条山路,演绎了主人公二憨的一生。在这条山路上,十年前的情形、今晨的经历都显得很简单,只需几句话就可叙述清楚;但读后并不觉得文章简单,相反倒是曲折有致,而且韵味十足,这与文中的环境和细节描写分不开。如果把这些背景性和细节性语句删去,结果会如何,读者不妨一试。

三要挖掘典型意义。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总得通过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是人事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读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更难说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挖掘出人与事中的典型意义。从这一角度讲,缺乏典型意义的人与事是没有写作价值的,不宜进入行文中。阅读下文,体会其典型意义:

妈妈的等待(曾梦雅)

我回到家,母亲在剥豌豆。“考差了吧!”母亲叫我一起坐。“是啊,又考差了。”“来一起剥豌豆吧,你一碗,我一碗,看谁快!”

剥豆子是我幼时很爱玩的一个游戏,因为每次剥豆子母亲总是让我赢。“妈,算了吧,又不是六七岁的孩子了。”“怎么能说不是孩子呢?”“好,我知道在你眼里我永远是孩子,我玩就是了。”

我不经意地随便剥着,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和我剥豆子的情景。每次我总是用小手努力地剥着,却怎么也追不上母亲,母亲看着我便放慢了速度等我,就像百米赛跑时,母亲总是等候在终点线前等我跑过来然后让我跑过终点线自己再跑过去祝我跑了第一。母亲总是这样,等候着我穿衣,我吃饭,我放学。

而现在,突然发现母亲碗里的豆子还没有我的多。母亲老了,不再拥有令人骄傲的青春,除了这个一直让母亲等候的我,她什么都没剩下。我开始放慢速度,就像母亲等我一样,我决定让母亲赢一次,让母亲接受一次我的等待。

“哈哈!看来你要加油啊!还没有我这个老婆子剥得多。”“好啊,我一定要赶上你!”说这话的同时,我的动作更加迟缓了。可是,母亲也更加慢了,她分明是在刻意地等我!我终于明白,母亲不会赢我的,因为在她的心中,我永远是那个需要她等待去照顾的孩子。

最终,我选择了和母亲同时结束这个游戏。母亲笑了,我也笑了。母亲笑是因为我的胜利,我笑却是因为我完成了今生第一次的我的等候。

今生第一次等候,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于是,在那以后,我总是在出门前等候着母亲与我同行;吃饭时总是等候着母亲就座;等候母亲逛街,扶着母亲搀着母亲。我明白,在我和母亲的人生长跑路上,我永远偿还不完母亲,因为母亲给予我的等候实在太多太多,她用

了她的一生来等候着我。

朋友,等候你的母亲吧!她们已没有太多时候让你来等候了。记住,给即将滑落的叶子以承诺和行动,不要让它们苦等了一个漫长的冬季。

很明显,作者借与母亲剥豆子比赛这一事,表达了母爱和回报母爱的主题。所叙之事来源生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文意突出而且典型,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第二篇:如何在记叙文中进行景物描写

哪些是景物描写的对象呢?概括地说,凡环绕人的但不是对人的描写,都可以说是景物的描写。核心提示:说明文是介绍,让你明明白白知道什么东西是什么样子或是是怎么一回事,主要让你增长见识,了解科学知识;议论文是说理,很明确地提醒你,要对你洗脑,让你懂得某个道理;记叙文(叙事散文以及抒情散文)主要是进行情感教育,让读者跟随你进行一次情感旅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如果说写说明文是一种“推销”,写议论文是一种“注射”,那么写记叙文就是一种“催眠”!所以情境的营造尤为关键,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我们主要当追求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营造氛围上的作用,将景与人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好地让景为人物形象服务,越具备诗意,“催眠”的效果越强。

其实对景物进行描写,你们并不感到陌生,在小学的时侯,你们就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是直到现在,在你们的文章中,我却常能读到这样的话,“这里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了!”到底有多美、多迷人,别人却不知道,是因为你写得很空洞。那么,怎样才能把笔下的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1、天上的云,形态富于变化。

2、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节选自《看云识天气》)

大家请看,同样是写云,第一句就不如第二句的表达效果好,原因就在于,第一句话叙述表达得很直白,上面提到的我们同学文章中存在的情况与此极为相似。但运用描写就把云的不同姿态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两个片段,看看名家是怎样描绘景物的。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节选自《春》)

在这段话里,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春花图”。在描写桃花、杏花、梨花以及遍地野花时,作者是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和其他手法来突出其特点的呢?请你们自己翻开书本,看看课堂笔记,自己复习一下吧。这段文字,作者集中笔墨只描写一种景物--春花。通过动静、色味、虚实、高低多个角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画面。其实这就是景物描写的不二法门--动静、色味、虚实、高低。不信,你再翻开书本看一看《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

我们同学对于景物描写,一直存在一个很模糊的认识,那就是将叙述加上几

个简单的概括性的修辞性的词语就当作是描写了,这是不对的,比方说:

4、天放晴了,阳光从窗帘的缝隙中透进来,照在身上,好像一股暖流渗入心中。„„晴天的颜色也有所不同,乌云似乎在白云的美丽之下,躲到了远处,太阳伸了一个懒腰,总算还是去工作了。(节选自《心声报》第七期第三版七(2)班赵炳君《放晴之后》)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不足之处呢?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描写的对象有哪些。太阳、天空、乌云、白云等。其次,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太阳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做了动态地描写,但天空的颜色并没有具体写出来,乌云、白云亦描写得极为简单。这样一来,我们看不出天空的颜色究竟怎样,也无从形成乌云的形象感。可见对天空的描写,缺少了表颜色的词,对乌云和白云的描写缺少了表形状的词,太阳亦是如此。今天,我告诉大家一种补救的办法:一是景物描写要加修饰语,即在你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一些表性质、颜色、状态的词,把景物写活。二是景物描写要运用修辞手法,它包括比喻、拟人、对比等,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形象。三是景物描写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就是常说的情景交融,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深深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

下面我们具体来讲析景物描写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写景应该抓住描写对象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外,还可以抓住描写对象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举例如下:

5、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

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分析: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6、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分析: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

7、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大榕树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分析: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大榕树枝繁叶茂中所表现出的神韵进行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她充满了生命力。)

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如例

5、例

6、例7就各有不同,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告诉大家一个描写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动态变化等的秘诀,那就是在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的相关联想。比如,云的姿态--浪花、山峦等)。

二、写景还须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景物描写顺序一般是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又分为两种,一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或由远及近,或由内而外,或由上到下,或由整体到局部等等。再有就是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是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也叫游览顺序(或叫移步换景)。时间顺序则是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景,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如春、夏、秋、冬;晨、午、暮、夜。写作中选用哪一种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和描写的实际需要而定。大家请看下面景物描写的节选文段,看一看你是不是有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指出写景顺序上的错误。

8、踩着银杏叶铺成的“地毯”继续向前走,就看见不远处有一团团 “火焰”熊熊燃烧着。在寒意中,在秋风里,枫叶婆娑起舞,那“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报告秋天来临的讯息。又像在演奏优美的秋之乐。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火红的枫树林。我随手捡起一片枫叶,它鲜红的底色映着鹅黄色的纹路,既像小孩拍红的手掌,又像少女羞红的脸颊,还像美丽翩跹的蝴蝶。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银杏树林。它们有的随风在树枝上荡着秋千,有的三五成群、陆陆续续地坠落到草地上,还有的跳着舞,打着旋儿落入水中随波逐流。银杏树的叶子已开始泛黄,在飒飒秋风中摇摇欲坠。仔细一看,银杏树的叶子更是别具一格。它的叶片脉络清晰,既像一把小扇子,又像一只小耳朵,还像小鸭薄薄的鸭蹼,可爱极了!

我们学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经清楚地知道了,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要有条理。那上一个例子应该怎样调整其写景的顺序呢?分析如下:

一、由“踩着银杏叶铺成的'地毯'继续向前走”可知,作者观景顺序应是“银杏”在前,所以应先写“银杏”这一景物。

二、“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火红的枫树林”,应放在第二句的位置。

三、“它们有的随风在树枝上荡着秋千,有的三五成群、陆陆续续地坠落到草地上,还有的跳着舞,打着旋儿落入水中随波逐流。银杏树的叶子已开始泛黄,在飒飒秋风中摇摇欲坠。”前一句描写银杏叶坠落到草地上,后一句描写银杏叶摇摇欲坠,很明显,这两句顺序颠倒了,应交换。

三、写景定要做到 融入感情,即写景要言情。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自然之景,虽千态万状,周而复始,且人类对其的描摹不知多少,但流传之名句却少有雷同。原因就在于作者笔下的景传出了作者个人的情。自然万物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我们写下的景乃人眼中之景。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以上我所讲的景物描写其实只是景物描写中的一类,对了,就是“独立成文”的景物描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诸如游记散文、抒情散文之类的作品。接下来,我们谈一谈一般性的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对于刻画人物:或烘托人物性格,或烘托人物心情;对于情节开展:或交待天气、环境,或揭示活动背景,或为后文情节做铺垫,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借以抒发情感;对于表现主题:或揭示中心,或深化主题、升华情感(往往在文章结尾处)。具体的例子,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以前讲的是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其实质是一样的。)

二、注意景物与上下文的联系,不为写景而写景。先讲一个故事吧。据说,从前有个八股先生为新落成的“二郎神庙”写庙颂。二郎神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建庙,他一概不知晓,可是如果不写又怕人笑话,于是他拿起笔来做开了文字游戏:“夫二郎神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老郎之次子也。庙前有树而树在庙前„„”就这样洋洋洒洒,居然也凑成了一篇庙颂。然而我们试看如此文章又有何价值可言呢?在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上,我们不能闹这样类似的笑话。我们必须明确这一点:景物描写往往不是写作的目的,尤其是记人写事一类的记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用到景物描写,写山啊、水啊、花啊什么的,只是一个次要的内容,往往是为人物形象或为叙述事件服务的。所以在记人写事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都是应该经过慎重考虑的,要有所寓意,要“别有用心”。比如,我们同学很知道“借景抒情”这个词语。游记一类的文章,在此我就不说了,单说记人写事的记叙文写作时,应该怎样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我认为,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情是第一位的。要学会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去选景、写景,而不是根据写景的需要去抒情,这一点大家要明确。面对相同的景物,因为感情不同,描写出来的景物特征就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运用不同情感色彩的字词句去写景,景中含情。比如同样是“雨”的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文章的感情基调、情节发展、人物形象,或喜悦,或忧伤。另外,写人叙事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应该像散落在草原上的小花一样,分布在文章各处,不宜出现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而且也不宜像“独立成文”的景物描写那样地细致,要注意考虑景物与上下文的联系。如《斑羚飞渡》的开头,就用三两句话,点出了戛洛山山高崖险的特点,而不像一般游记里写山的记叙文那样去展开来描写。因为本文的重心不是表现戛洛山的风景如何,而是表现被逼入险境的斑羚群是如何摆脱困境,获得种群的生存的。换一句话来区分二者的话,那就是写人叙事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粗略的,而游记、写景状物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精细的。

游记、写景状物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有人,因为有了人,景物才会有灵性;而要能让读者被你的景物所打动,你必须要用到联想和想象将自己所写之景做到具体而带有你个性体悟。而写人叙事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讲求一个恰到好处,在其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举个例子吧:

9、筐中的苹果已经没有了。这时表哥来了,似乎想看我的笑话。当他看到空空的筐时,不禁惊奇地对我说:“行啊,你这丫头,居然卖出去了。”我骄傲地仰起头--不仅因为卖掉了苹果,也因为自己今天的勇敢。

天边,夕阳正红。(分析:这里的景物描写,尽管只有六个字,但是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玩味的空白。大家不妨自己琢磨一下。)

阅读下面文章,按照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我真想有“七十二变”

晚上,我躺在床上遐想,要是我能像孙悟空一样拥有“七十二般变化之功”的法力,那该有多好啊!

迷迷糊糊,我真的拥有了“七十二般变化之功”。我的身体轻轻一起,就飞出了窗外,我在天上遨游,与白云嬉戏,与小鸟竞技,与风云打滚。

我在天上遨游了一天,却发现河水非常污浊。我想:小河的水为什么这么污浊呢?一看,才知道,小河的旁边全是造纸厂、炼钢厂„„“我得把河水变清澈啊,怎样才能呢?”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忽然,“有了”,我拍了拍大腿,高兴地喊着。我摇身一变,就变出发几台排污机械人。没过几分钟,它们就把污水排得干干净净的,同晨也把河里已经污染了的河水也排放得一干二净。这时的小河,清澈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静得听不到一点声音。

于是,我把沙漠变成了森林。森林里还有一大片果树。这些果树一年四季都开着鲜艳的花,还散发出那诱人的甜香。过路的行人可以随手摘下水果解渴、饱肚。这些水果个个都又大又饱满。

我把沙果变成甜果,让人们可以尝到又香又可口的果子。

我变出了一种自动杀敌的武器,那么警察叔叔再也不会为追捕坏人而受伤甚至于牺牲了。

我会把天空变成各种各样的颜色,我要让春天变得鲜花遍地,让人们享受生活的美好;我要让夏天变成水一样的色彩,让人们不再觉得炎热;我要让秋天变成片片树叶„„

这是某位同学升入初中期中考试的考场作文。评分标准如下:

一类卷(36-40分):紧扣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符合文体要求。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30-35分):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通顺,符合文体要求,以3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24-29分):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以2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类卷(17-23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比较明确,内容比较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言通顺,大体符合文体要求,以2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0-16分):文不对题,立意不当,内容空洞,结构混乱,语病多,不符合文体要求,不足200字。

1、请参照以上评分标准给这篇作文评分并写出评语。(要求:对一篇作文的评议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应该中肯地评价出其成功之处是什么,不足之处是什么。不希望仅仅是在评语栏中堆砌一些空洞的词藻,诸如:评卷标准里的“明确”、“严谨”、“通顺”等。必须独立完成。)

2、如果感兴趣,你可以将此文改写。

第三篇:“赋、比、兴”表现手法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陈凌云

《诗经》的文学成就极高,其“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可以被我们很好地运用到记叙文写作的教学中。

一、赋:敷陈其事,叙述得法

朱熹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是《诗经》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而记叙文以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其主要目的就是完整地叙述事件,使读者明白无误地了解。但许多学生叙述不得法,通常有这样两种情况:1.材料的安排很不集中,不能形成一个整体;2.没有条理,行文异常混乱。如果教师从《诗经》入手,以“赋”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则有可能克服以上两种毛病。

如《豳风·七月》描写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叙述“农夫”在一年中所从事的农业劳动,就巧妙地以月份为经,以农事为纬,组合成篇。虽然它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但由于采用了这样的写法,整首诗显得条理清晰,叙事明了,如同一幅连环画,使人很直观地接受。

到了汉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诗歌开头就写道:“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寥寥数笔,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刘兰芝的经历,也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才多艺、聪慧灵巧的女子形象,为下文的悲剧作了充分的铺垫。

既然如此,我们指导学生写作时,就可以借鉴这样的叙述方式,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如果单独叙述一件事,可采用时间顺序,娓娓道来;倘若涉及到几个方面,则可以采用并列的结构,但不排除和时间顺序同时使用的情况。如一位学生写了《四季的滋味》,在主体部分这样串联: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静静地徘徊在山间,欣赏春天给我们描绘的画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默默地独坐在树下,品味夏天给我们朗诵的诗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轻轻地流连在田野,解读秋天给我们演奏的乐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久久地伫立在窗前,享受冬天给我们演绎的舞蹈„„

以并列的形式把材料合理安排,显得有条不紊,并且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叙述,照应了题目中的“四季”,应该说深得“赋”的真谛。不仅叙事完整,使人一目了然,而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展现了极清晰的思路。

二、比:巧用比喻,文采斐然

朱熹对“比”也有很好的注解:“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实就是比喻。比喻得法,可以为文章大大增色。《卫风·硕人》中有一段极精彩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短短几句,就从手、肤、颈、齿、额、眉等方面把一个皮肤白皙、牙齿洁白、有着纤纤玉手的美丽高贵的女子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这一连串的比喻之后,那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女子就活脱脱出现在读者面前了。

记叙文写作中,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体现作者敏捷的形象思维和丰富的生活积累,从而大大增加文章的文采。尤其是对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运用合理的比喻,就能使其形象可感,容易吸引读者的视线,使他们产生共鸣。比喻在写作中不一定单独存在,通常我们可以将它和排比、对偶等手法一起使用。

如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两句话:“那苍劲的雪松,一年到头地绿着。稠稠的绿,仿佛母亲浅浅的笑;浓浓的绿,宛如父亲沉沉的希望。”对仗工整的句子,又把雪松的绿用比喻从对熟悉的父亲、母亲的感受来写,既亲切温馨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雪松的感情。

再看这段:“它本身就是一幅画。宛如一条舞动的白练悬挂山间,氤氲着若有若无的雾气,激起了不绝如缕的回响。”极有气势的比喻把瀑布写活了,从视觉、听觉给人很直观的印象,仿佛身临其境。应该说,这位学生使用比喻已经非常灵活了。

总之,比喻具有一种极其神奇的力量,能够将平平淡淡的文字演绎得很精彩,给人不一般的感觉,将人带入到优美的意境中去。

三、兴:借助联想,充分铺垫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在《诗经》中的运用也很广泛,通常用于一首或一章的开头,常常蕴涵联想、象征、烘托、渲染等意味,可以形成极好的铺垫。它也常常和“比”连用,起到更好的效果。

《诗经》第一首《关雎》开篇即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鸠雌雄和鸣引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兴。《桃夭》中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以桃花盛开之景引发出姑娘出嫁、和顺美满之情。而光华灼灼、艳丽夺目的满树桃花也烘托、渲染了婚礼的欢乐气氛。

虽说“兴”的表现手法不止用于起头,但我们借鉴到写作中,主要是用于记叙文的开头。在记叙文的开头技巧中,有一条景物描写开头法,还有一条巧用修辞开头法。我们完全可以指导学生把这两者相结合,采用一种“比兴开头法”。下面提供几个例子。

“风云变幻,天高云淡的万里长空是鸟儿放任翱翔的天空;水波澎湃,碧浪万顷的汪洋大海是鱼儿自由嬉戏的天空;草肥水美,一望无垠的千顷草原是马儿纵情驰骋的天空。我同样也有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空。”(选自《我的另一片天空》)

“大地在暴雨的击打中得到了滋润,贮存了喜悦的泪水;树苗在狂风的鞭打下得到了成长,贮存了不屈的精神;顽石在细流的销蚀下得到了磨炼,贮存了坚韧的品质;而我在三年的学习中得到了锻炼,贮存了拼搏的力量。”(选自《贮存拼搏的力量》)

以上两段文字都是文章的开头,分别由景物引出自己要写的内容,运用了“兴”的手法,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点题。整个开头既简洁又明了,给人留下极好的印象。这种形式简单好学,不妨指导给学生。

当然,文无定法。要写好一篇作文,需要运用许多写作技巧,还涉及到选材、立意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仅从最基本的角度,结合《诗经》中闪光的“赋、比、兴”表现手法谈了一些比较容易学习、也容易提高的方法。相信,如果学生能把“赋、比、兴”领悟得较为透彻,并使用得较为娴熟、灵活,那么记叙文的写作是能够向前迈进一大步的。

第四篇:法律文书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三)

【前言】今天我受院里的委托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法律文书写作当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谚语说“兵行诡道是正道,文走曲径是坦途”。那么对于我们的法律文书写作是不是也要走曲径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法律文书的受众也就是读者想要看的重点在于结论以及结论所依据的理据,所以我们的法律文书要求的是严谨、平实和技术。

法院法律文书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009年10日上午9点,大审判庭讲稿)

(三)【要探讨的话题】 精确或模糊

翻开每一本法律文书写作指导书籍,几乎都会告诉你:法律文书需要的是精确再精确,这确实是法律文书写作的重中之重。

法律唯有精确才能区分各自权利义务的界限。体现法律精确性的典型例子莫过于国际贸易当中信用证审查的“镜像标准”。“镜像标准”曾经是英美法院所援用的主要审单标准之一,即要求信用证项下的单据要与信用证条款的描述要像镜像一样完全一致、不差分毫。任何偏差,哪怕是很细微的,都将导致信用状失效。

法律的精确有时候甚至关乎一个人的生命和自由。坊间流传,当年武松杀死西门庆后,被收监候判。由于武松属报复性故意杀人,按宋律应判死刑。后来有个押司(相当现在的律师),出于对英雄好汉的同情,有意为其开脱,在原状词中改将“仇杀”一词改为“斗杀”。一字之差,性质就变 1 了,报复性的故意杀人改成了相互斗殴而致死人命,罪不致死,从而保留了武松的性命。

又如2008年的一个盗窃案,一个保安在柜员机上171次的取款,竟然颠覆了多年以来,法律人一直以为毫无歧义的“秘密窃取”一词的含义。一时之间,何谓“秘密”、何谓“窃取”,竟然连一众法学大腕们都众说纷纭,这让法院左右为难,最后只好对“秘密”一词采取扩张解释,认为只要嫌疑人在犯案时自认为无人知晓,就构成“秘密”。但是,这种依据犯罪嫌疑人主观意志判断其行为特征的解释方法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有更多的例子,似乎都可以说明对精确性的追求可以更加彰显法律的力量。所以,甚至一些“极端的概念法学家认为,法律概念内涵可以做到逻辑计算那样的精确,法律规则可以通过概念化并借助不同层次的抽象达成完整无缺的体系。”

但还有更多的例子证明,对法律精确无比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越精确往往意味着越刻板和僵化。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失去了一定弹性和灵活度的法律,很难适应现实的多样化需要。

因此,法律实务当中运用模糊词语的现象俯拾皆是。有学者介绍,在澳大利亚和英格兰,约40%的法庭活动需要对特定的立法条款的意义做出裁决;在美国各级法院,普遍采用词典作为审理案件,解释法律文本的辅助工具;在我国,有学者统计我国《刑法》法条后发现,从《总则》到《分则》运用模糊词语共一百余条,占全部条文的50%以上。

在法律文书写作当中,恰当地使用模糊性词语有时候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和促进交易的成功。可见,法律语言中模糊性的存在不仅不会损害法律的准确性和力量,相反会有助于消除法律本身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的缺陷。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只有将不确定性这头暴躁的牛圈养在词语和定义筑成的栏圈之内,才能有效地控制不确定的风险。

简洁或啰嗦

中文里面有“惜墨如金”的说法,法律文书将中文的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论点鲜明、论述简练和结构严密,系其典型特征。具体而言,一个句子能够表达的意思,绝不用两个句子;一个较短的句子能够表达的意思,就绝不用较长的句子。

例如有人主张将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等,一股脑地罗列在判决正文当中,以求给当事人“一种合法严谨感觉”,并将之引以为经验之谈。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本末倒臵,不值一提。

但是,法律文书在某些特定情形下,需要很啰嗦。一份好的法律文书,对于重点问题的叙述,应当很啰嗦,反复说,从多个侧面说,正面说,反面说;从实体上剖析,从程序考虑如何保障;从时间、经济成本等不同角度反复论证等。

当然,文书的简洁或啰嗦,其实都是相对的,需要围绕文书的立意和终极目的灵活变化。

【关于创新与保守】

法律文书也存在着一个保守和创新的问题。究竟什么时候保守,什么时候创新,这个尺度需要法律职业人依靠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在实务当中自行控制和把握。但是,保守或创新的基点应该是法律,所有争取权利或者减轻责任的行为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超越法律之外的所谓创新,其实不过是掩耳盗铃。只有保守地遵从法律,创新才有价值。

非常感谢大家,希望同志们多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高考作文八点注意事项议论文写作要会

高考作文八点注意事项 议论文写作

要会

高考作文八点注意事项 议论文写作要会”竖靶子”

■讲解篇

高考作文记住“八项注意”

哪些高考作文题目难下笔

高考作文难在何处?姚老师拎出了许多同学普遍反映的问题:一是,拿到题目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二是,好不容易开了头,写着写着好像就找不到话说。拿到题目下不了手主要是几种类型的题目容易把考生难住:首先是文学色彩浓,寓意性强的作文题学生不容易下手。比如“那是一首歌”、“下雨天”、“怀想天空”这样的题目考生开头比较难;其

次是概念相对抽象,指向有点飘忽的题目。比如“尝试”、“习惯”、“简单”、“他们”这样的题目,看起来只是简单的一个词,但如何写深写长就不简单了;最后是社会思考度深、哲学意味重的题目。比如“鼠首圆明园文物拍卖”、“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对郑板桥书法的评价”等。

弄清了难点在哪里,下一步就是要确定如何下笔写,写什么了。姚老师建议考生可以把握两个方法:一是紧扣题目,找到感点,快速落实下笔角度;化抽象为具象,顺势铺陈主体内容。二是进行文学想象、诗意化表达以及情境再造。

究竟如何在本来的作文基础上拿到“发展分”呢?姚老师总结以下几个方法:

1、同样题材,能否赋予题材意义,可能上下就有10分的空间。比如北京题“合作”:学习到了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懂得了尊重和理解,找到了友谊和快乐;

2、别样的眼光、独到的见解得高分。比如题目“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生活

中多少现象,迷住我们的眼睛,社会里多少诱惑侵蚀着我们的灵魂,透过现象,直击本质,我们就能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3、结构漂亮,逻辑规整,形式美平添10分。

议论文要会“竖靶子”

讲座中,不少考生都反映议论文难写。对此,姚老师传授了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1、建立起明确的论点;

2、论证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

3、制造矛盾,竖立靶子,再掀波澜;

4、反向立意: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常规立意如果转换为“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怎么说都有理,自圆其说就行。

“中学生写作文有三种通病,大家要特别警惕:一是警惕思维泛化。一篇作文中样样都说,每个都泛泛而谈就没有针对、集中的主题;二是警惕构思平淡。比如一写到“合作”的主题,不少学生都还停留在拔河比赛这样的例子上。再比如写“我想握住你的手”,80%的作文

基本都是写的母爱,这样的作文就很”平”;三是警惕作文中情感的消极。不少考生在作文中总是写愁、写哀、写家长老师的不理解。与其消极抱怨,不如写主动适应。”姚老师提醒。高考作文八点注意事项

现在已经到了高考的冲刺阶段,考生很快就要上战场了,那么在高考中写作文时要注意哪些呢?姚老师总结了八个注意:

1、注意分自然段;最少四至六个;

2、注意标点,不能一逗到底;

3、注意书写工整清楚;

4、注意错别字。尽量不写,少写错别字,一连三个错别字印象分降5分;

5、注意内容的连贯性和前后一致性,不要随意转移话题;

6、注意起承转合过渡词的应用。如:记得那一次、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等;

7、注意一般不要写题记。多数老师会认为是画蛇添足;

8、注意下笔前要谋划。实在想不出直接题材,不妨选间接题材,如听说的、媒体上看到的。

■实训篇

20道模拟高考作文题,一起来练练吧

这些题,你可以这样开头——

1、上海高考题: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因为你曾经给了我太多的感动……

2、山西训练题:那是一首歌

那是一首歌,一首难忘的歌。三年的高中生活很快过去了。三年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算漫长,但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对于我是那么美丽而深刻,它恰似一首优美激进的人生奋进曲,常常在我耳边响起,仿佛时时都在催促我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3、安徽训练题:带着微笑出发

老师说我曾经是一个忧郁的女孩。记得刚进高一那年,我因为帮助一位生活贫困的残疾同学而被同学误解,从此我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公平,就在我处在情绪低谷的时候,我的音乐老师告诉我:要带着微笑出发……

4、上海高考题:记住这一天

记住这一天,这一天留给我的是永远的感动。这一天虽然过去了两年多,但这一天我至今能准确地记得是2006年9月10日。难忘的9月10日啊,这是我从未谋面的“爱心妈妈”来看我的一天。

5、某重点中学的训练题:惜

我的同桌王小波,学习成绩好得没话说,只是有人说他的性格有点另类。王小波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惜。吃饭惜、穿衣惜、用钱惜、时间惜,但他最珍惜的还是和我这个同桌的情谊。

6、上海试题:他们

他们是谁?一群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他们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陕西……他们从偏远的乡村来到繁华的都市,他们贫困,他们胆怯,他们害羞。记得那一次手拉手的活动,让我有机会走进那所民工子弟学校,让我有机会走进了他们中间。我清楚地记得他们中的她——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

■专家介绍

姚卫伟教授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编

审、《全国优秀作文选》主编、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考试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园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熟悉多种文体的写作,先后发表散文、艺术评论、电视专题、报告文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等800余篇计200多万字。2008年以来,姚卫伟主讲中高考作文辅导和文学创作与鉴赏辅导报告50余场。姚卫伟的讲座通俗易懂,深受高三师生的好评。

■讲座花絮

71岁奶奶替孙女听讲座

上周三本报该公益讲座预告推出以来,读者电话“抢票”的热度就极高。“现场没有座位票,我们站着听也行。”上周五上午所有座位票都已经预约完后,仍有不少家长打来电话表示站着听讲座也甘愿。

在报告厅现场,一位满头银发的滕奶奶可谓是最年长的“粉丝”。“我孙女今年高三,下午还有课要上,我就?代劳?来听讲座了。姚老师讲的真不错,我还

记了不少关键点回去给孙女看。”今年71岁的滕奶奶告诉记者,在考前能有这样及时的名师点拨讲座很难得。姚老师送书感动家长

而令在场听众感动的是,在讲座最后姚老师还为考生和家长带来了“礼物”——实例作文书。九中的李同学很幸运地拿到了其中一本《美文精粹》。“没想到来现场听公益讲座,还能免费拿到难得的作文资料,真是收获不小。”

由于不少家长都想要姚老师的书,但这些书因为畅销早已经脱销了。“你们记下我的手机号码,再留下你们的号码,等我回去找找,有的话就免费送给你们。”姚老师热情的态度让不少家长激动不已。

这些题,你可以这样议论——

1、江西高考题:拍卖圆明园文物一事,必须写议论文

论点:拍卖行为是对现代文明的践踏

中国圆明园兔首鼠首珍贵文物出

现在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它能说明什么?中华民族的屈辱记忆,帝国主义的可耻行径,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我们无法猜度蔡铭超高价拍得又拒付款项的真实心理,但我们能否对所谓的西方文明以及它们所标榜的价值观做一点客观的陈述与分析呢?侵略者对掠夺来的中国文物不归还给中国,还拿出来拍卖,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都会从心底里涌动愤怒的发问,如果说百年前是野蛮的侵略者的强盗行为,那么,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还能容忍这样的强盗逻辑横行于世界吗?蔡铭超的行为也许不符合商业规则,但拍卖者就遵循商业规则了吗?拍卖者不但违反公平、公正的商业规则,更违反了商业道德,简直是对现代文明的公开蔑视与践踏……

2、某重点中学训练题:说度

度就是分寸与节制,就是平衡与和谐。度是一种进退有余的艺术。度不仅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生活智慧,度更

是中国人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3、某重点中学训练题:露锋与藏锋,露锋与藏锋是一个看似对立,实则一致的统一体。

有人赞成露锋,认为这是率真与自信;有人主张藏锋,认为这是低调与谦逊……这些题,你可以这样审题——

部分省、市重点中学模拟训练题

1、高手

2、感谢遗憾

3、精气神

4、借口

5、学着蹲下

6、标新与立异

7、说舍得

8、我心中的那片绿色

9、底线、防线

10、对话姚明

11、洗礼

下载高考作文辅导:在记叙文写作中注意“三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作文辅导:在记叙文写作中注意“三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材料调动问题

    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材料调动问题 内容空洞、材料雷同是高考作文多年来突出反映出来的问题之一。考生如何调动储备的材料使作文内容扎实而丰富,如何调动“自我”的材料,写出与......

    村支部书记培训应注意三要

    村支部书记培训应注意三要 如何强化村党支部书记培训,通过增强领队人的能力,建设一支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村干部队伍,提高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引领农村经济社......

    高考作文复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技巧

    高考作文复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技巧 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 起到半壁江山的作用,分值也相对较高,而有些作文水平差的同学在这上面往往会丢很多分,从而影响的高考成绩的总体水......

    记叙文写作辅导:写人的作文应注意什么

    作文讲座 [ 写人的作文应注意什么 ]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

    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 我们同学在学书法时,都是从描红模子开始的,学习写新闻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因为,从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分析,对理论性较......

    英语写作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英语写作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 英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汉语写作对文章结构的要求不是很高,如开头段应该包括什么、论题句应该在什么时候出现、文章的结尾是否必须总结全文等......

    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李文彪新闻写作是一手活儿.这手活儿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不是看会的,而是干会的.就是说,新闻写作是人人都能学会的一手活儿,不一定非得科班出......

    科目三考试 这些地方要好好注意

    科目三考试 这些地方要好好注意 很多朋友开始升入科目三的学习了,问科目三的问题也多了起来,科目三主要是流程细节,下面整理了几点对科目三流程进行了详解。 一、上车准备时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