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尊敬的党支部: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经过中国社会发展的检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是一个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第一,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揭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向前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历史条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革命需要理论的指导,先后出现过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洪秀全的农民小资产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康梁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及五四时期形形色色的“主义”,但是,这些“主义”都不能揭示中国革命的特点、规律,形成不了完整的体系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不能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需要继续寻找新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来解决在中国这种特殊国情里发生的特殊革命所遇到的特殊困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正确判断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各阶级状况,科学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路线、方针,解决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给予现成答案的特殊问题。毛泽东思想也就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应运而生。
第二,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体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世纪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它诞生的那时起,就以其严整的科学性和震撼人心的逻辑力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当然,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力量是它征服人心的内在力量。但是,人们不会因此而自然而然的接受它。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能够得到广泛传播,首先在于这个国家具备了接受它的政治经济条件。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因而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又有相互勾结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这是马克思主义被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任务,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农民阶级借用了西方的宗教思想,资产阶级也先后使用了改良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思想。但这些思想武器并不能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与民族危亡的日益深重,呼唤着先进的新的思想武器的诞生,以完成民族独立解放的重大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中国。
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这一胜利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的革命也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土壤和源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诞生的。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但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为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这一革命既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却又不同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因为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这就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必须以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因为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适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一革命的具体要求下应运而生的。
毛泽东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又不完全等同于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特点、适应中国革命需要、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一句话,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中国工人阶级这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俄、德、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在欧洲战场上厮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族工业在此期间有了较快的发展;加上美、日等国加紧在中国开办企业,因而这期间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有200万人,并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从此,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领导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到1921年有261万人,另有各种手工业工人1000万人,一方面迫切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科学思想做指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伟大的中国革命斗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依据。
中国革命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沃土。革命实践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而革命理论又必须经受革命实践的检验。
(1)革命实践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形式、道路等基本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正是革命实践的迫切需要,推动和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革命理论必须经受革命实践的检验
革命的理论只有经过革命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和科学性,才能真正用来指导中国革命。毛泽东思想正是经过中国革命的反复检验,才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如:经历了反对党内三“左”、三右斗争考验,与蒋介石国民党疯狂屠杀围剿考验,反对美日等帝国主义考验、中国革命胜利与挫折考验等!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的源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正确的革命理论,同样也是从实践中来的,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来的,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他们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才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离开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毛泽东思想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五,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文化条件
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文化。
1、毛泽东等人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基本的文化条件。仅《毛选》1—4卷中使用中国成语典故应有上百条。
2、毛泽东等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使毛泽东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
⑴引用成语、典故或历史事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如“实事求是”“愚公移山”、“曹刿论战”等。
⑵借用中国古代的多种文体,赋予其全新的内容。如诗词格式、曲牌、四言文、三言文、对联等。
⑶对古代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哲学等继承和发展。继承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传统,将其发展成为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国历史文化中“民本”思想,发展为无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的群众路线;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人定胜天、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英勇抗争传统,提出独立自主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总结了中国古代战争的规律,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原则。将“实事求是”由古代的治史方法发展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3、批判地吸收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的精华及其反帝爱国民主主义思想、建立统一战线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思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政治主张。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反复引用介绍孙中山的上述主张。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率先将 “三七五减租”付诸实施。建国前后,毛泽东等人依据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提出对官僚资本主义实行没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最后胜利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六,十月革命后世界局势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许多国家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由于俄国与中国为邻,且中、俄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更为巨大和深刻。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中认识到世界历史潮流的变化,得出了“走俄国人的路”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努力运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因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于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
汇报人:xiexiebang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三日
第二篇: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摘要: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各种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令中国社会迫切的需求一条适合自己走的道路。于是,在毛泽东和党集体的努力下,毛泽东思想渐渐形成与发展。
关键字: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革命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我们党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一次飞跃就是毛泽东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思想,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开辟了将马列主义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道路,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0世纪上半叶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产生毛泽东思想?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毛泽东思想?原因就在于,毛泽东思想体现和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但近代中国8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孙中山领导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辛亥革命也“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历史证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无一不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就不会有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必须由新兴的阶级及其政党提出新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就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产物。[1](成文,田绢,对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再认识,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第二,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条件。近代中国新的生产力主要是指近代工业和工人阶级。20世纪后,中华民族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中国工人阶级是一个比资产阶级资格更老、社会基础更广的革命阶级。除具有世界无产阶级一般的优点以外,还有自身特殊的优点。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领导力量。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思想来指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三,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最显著的变化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它在整个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却犹如一夜小舟,势单力孤十分微弱。总之,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生产方式并存,封建剥削仍然保持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软弱,这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它表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障碍在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我们需要一场革命、一个指导思想来改变它。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使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的开始。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许多国家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运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一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认识到必须“走俄国人的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因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文化来源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它又是在中国的土壤中产生的,离不开本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传统,必然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宗儒家文化对毛泽东有着难以磨灭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湖南有其强烈的地域色彩,即强调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实事求是。这个命题出自班固的《汉书· 河间献王传》,本意是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1916年,在岳麓书院办学的一位校长,把这四个字写成硕大的横匾挂在讲堂正门。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利用假期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自然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十多年后,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出新的解释,并把这四个字写下来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
第二,毛泽东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典籍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第三,中国民间文化中蕴含的反抗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毛泽东,他受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熏陶,反抗旧制度的观念从小就在他的心中扎了根。
[2](张杰,陈露,试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被剥削民族与人民革命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南。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当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渊源的,但它又是在中国的土壤中产生的,离不开本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传统。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实际不能离开这一国情。毛泽东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和语言方式阐述理论问题,其许多理论和观点、纲领和政策、战略和策略都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历史遗产的改造和吸收。
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其个人和党集体主观努力的科学结果
长期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中国革命也曾因此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郭德宏, 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不同观点评析,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04期)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通过调查研究,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大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深刻的教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大小近百次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期间,毛泽东对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对土地革命路线,对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与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对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成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此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党和毛泽东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毛泽东撰写了大量重要理论著作,深刻总结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吸收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系统而完整阐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对指导中国革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主要著作中。在长期艰苦斗争中,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主要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正是坚持了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他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战略策略和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与此同时,毛泽东思想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是党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对于近代中国以及到现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系列的革命运动虽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但近代中国8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就无法反抗压迫、与时俱进。要动员广大人名群众进行革命,一套科学理论体系迫在眉睫,毛泽东思想就应运而生了。
第三篇: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最终版)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论述题1.22、历史过程及各阶段的理论表述:
①萌芽阶段: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等基本理论提出;
②初步形成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
③成熟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④继续发展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人民民主专政、十大军事原则、政策和策略等;
⑤曲折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⑥理论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②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1930·5·《反对本本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教条主义文章;
③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1938·10·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①1943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王稼祥
②1945年6月,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作了科学概括和全面阐述。
③1981年6月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中共12大通过的党章,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作了准确和全面的概括和论述。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论述题1.1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论述题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论述题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独创性)内容
①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农联盟;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过渡时期总路线;
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的作风;
-从思想建党: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风模式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论述题1.
5、1. 6
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点:科学性、独创性、完整性
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论述题1.33、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论述题1.4
【第一章简答题】
1.1.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
答: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等基本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第二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第四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
第五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第六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主要是: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曾经说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同样正确的革命理论只有同亿万群众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和形成。作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不是个别天才人物主观意志的东西,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科学体系。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革命精神,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特殊困难的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最早,做得最好,贡献最大。他不仅在实践中正确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成就,而且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率领全党为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这种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完全是中国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1.2.简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答: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即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指出前者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动力。其中,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的要求又有动摇性;买办资产阶级的各个集团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抗战时期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员。据此确立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资产阶级的政策和策略。第二,科学分析了中国农民阶级及其各个阶层,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确立了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思想。
第三,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第四,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装”,加上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三个主要的法宝”。上述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以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一系列著作中。
1.3.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这一理论的要点是:
第一,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
第二,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制定了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第三,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第四,创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第五,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着重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第六,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私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任务,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同时并举和“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
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
第四篇:第一讲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历史地位
第一讲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历史地位
第一讲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历史地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
1、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当时时代的主题是 战争与革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加剧,造成革命形势。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从此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欧洲许多国家接连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东方各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世界历史潮流的变化,顺应时代的潮流,得出“走俄国人的路”的历史结论。
2、历史经验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反动思潮及其反对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总结经验教训
中发展起来的。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在同社会上反动思潮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遭到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阻挠。以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反动势力,更是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洪水猛兽”,千方百计要实行思想上、政治上的“围剿”。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反动势力的“围剿”并没有能够阻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却从萌芽、形成达到了成熟;
其次: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反对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总结经验教训中发展
起来的。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前期起,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经陷于绝境。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瞿秋白、李立
三、王明——“左倾”机会主义
在中共党内,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最早,贡献也最大。不仅在实践中正
确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成就,而且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并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率领全党为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3、实践基础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间(范文)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间
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遭受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在反革命的白色恐怖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党的八七会议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严厉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随后在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100多次武装起义。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失败了。
面对新的失败,共产党人仍然没有气馁,他们开始了新的思索:怎样进行土地革命,怎样进行武装斗争,怎样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就是怎样革命,怎样取得胜利。
在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并集合了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的中国共产党内,始终存在着一股不屈不挠为真理而奋斗的健康力量。他们善于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来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善于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走上了一条寻找革命新道路的征程。毛泽东同志就是这批人中最杰出的代表。
1927年之后的几年间,毛泽东不仅率先在实践中通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走出了一条先在农村中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然后再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而且在理论上也初步论证了中国革命走这条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对和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的革命的基本问题,如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方向和前途等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论证。这期间,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重要文章,对下列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
──关于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以及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原则与方法;
──关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关于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关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
──关于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总之,在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应当怎样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1929年的古田会议在他的主持下确立了农村与战争环境下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思路。1930年初,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确立了“以农村为中心”的观念,并且把小块红色政权的发展同全国政权的取得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切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理论。更为重要的是,1930年5月,他撰写了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深刻阐明了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的事业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需要学习别国的经验,但是,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某个结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这些论述,已经包括了后来中国共产党称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基本因子,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