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单招预科班期中联合考试试卷答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19:1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单招预科班期中联合考试试卷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单招预科班期中联合考试试卷答案》。

第一篇: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单招预科班期中联合考试试卷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单招预科班期中联考卷答案

三年级·计算机专业·计算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5 BBBDB

6—10 ABCAC

11—15 CCCCD

16—20 CADAD

21—22 B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2分)

23-25 ×××

26—30 √×√√√

31—33 ×√×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44分)

34.三35.运算速度 36.15H37.地址码 38.程序访问局部性

39.DMA40.超标量技术41.中断响应 42.1 43.GMCH 44.21600 45.1600 46.激光打印机47.setup48.通信技术49.误码率

50.虚电路 51.RARP52.表示 53.TELNET54.CHINANET 55.128

四、案例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

56(1)①驱动程序错误,需重新安装(3分)②无线网卡(3分)、该设备禁用(3分)

(2)①创建主分区、创建扩展分区、创建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各1分,共4分)②Format(2分)

57(1)①B(1分)②141.14.64.0(2分)③141.14.127.255(2分)④141.14.64.1(2分)141.14.127.254(2分)

(2)①RJ-45(2分)②T568B(2分)③交叉(2分)

五、程序阅读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

58.n=5min=-12

sum=29num=2(每行5分,格式2分)

59.15153570

14102035

1361015

12345

11111

(每行2分,格式2分)

60.a=21,a=37,a=15(每个答案4分,格式错扣2分)

61.1s[k]s[i+2]=s[i]c或s[k](每空3分)

62.out=fopen(“d:coutf.txt”,”w”)

rec(a[i],a[j])==1

k>1

m%k==0&&n%k==0(每空3分)

第二篇:2011—2012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2011-2012年湛江第一中学金沙湾学校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1.D2.C3.D4.B5、(1)用爱心和善举,能绘就出和谐壮美的爱心画卷!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二、6、(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这一文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先要能准确理解“那颗蛀牙”比喻的内容,之后就可顺理成章地分析这一标题的深刻含义了。

参考答案:“那颗蛀牙”比喻主人公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这一标题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

8、该题是一道情节梳理题,在准确概括基本情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表述时若能与给出的句子结构相似,就更为理想了。

示例:拼命读书(孤独求学),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9、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每道小题的解答,都应联系全文,联系上下文。

参考答案:(1)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2)景物描写;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之意。

10、有些情节,孤立地看,似乎可有可无,但联系全文,它或许会有重要的意义。本题所考查的这一情节是下文故事发展的转机,读懂了全文,便不难作出回答。

参考答案: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11、题干的关键词有二,一是“寓意深刻”,一是“警示意义”。我们的简析,应扣住这两个关键词来展开,否则,就偏离了题意。

示例:该文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12、(1)捧着玫瑰花安静、耐心的等待,不烦躁,与周围的人形成反差,很特别。(2)他用火红的玫瑰花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出人意料,很特别。

13、手机不时的响起,可知他是个大忙人,接人的事可以叫下属去做,但他却安静、耐心的等待晚点的飞机,侧面反衬出他对父母的重视,对父母的爱高出一切。

14、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对父母火热的爱,让母亲感受到或一般的温暖溢满胸膛。

15、他是一名成功人士,是一个注重亲情、孝顺父母,关爱父母的人。

16、例略。能写出具体事例,体现关爱父母的行为即可。

三、17、(1)高大雄伟(遮天蔽日)(2)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8、多;更加;亲近而不庄重;少

19、C20、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涤却不妖媚。

21、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

22、A23、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

24、学习中,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会事倍功半。

四、作文

25、略

第三篇:2012—2013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2012—2013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B项根据文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和“‘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可知是故意曲解原意)

2.【解析】A(A项“后人”范围太广,文中说宋人因为”陷贼“事件指摘王维,而排斥王维于”大家“之外的是主流诗学)

3.C(C项“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有误。)

4.D(A总:统领B假: 临时代理职务C降:下传,下达)

5.A(②是卢承业对娄师德的高度评价。④体现了娄师德的智慧。)

6.C(“怯懦、窝囊”语气过重,“根本原因”在原文中没有依据)(1—6题每题3分,共18分)

7.(10分)(1)为人不浮躁宽宏大量,有人冒犯自己,就逊让来避免自己(与别人的矛盾),不露(不满)神色。(“忤”1分,“逊”1分,“自免”1分,“见”1分,整句1分。)

(2)娄公大德,我被他宽容却不知道,我不及他远了!(“为所”1分,补出“为”的宾语1分,“乃”1分,“逮”1分,整句1分)

8.(5分)“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而更主要的是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2分)既使“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2分)这首诗抒发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1分)

9.①比拟(或拟人)。暑旱难耐,清风也无能为力,落日插上翅膀;②对比(衬托)。“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或者首联东风无力与落日酷热形成对比(或以东风无力衬托落日酷热);③虚实结合,诗人由现实中的“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突出了暑旱之苦。④情景交融(或叙议结合)。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那么,后四句则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6分)

10.(6分)(1)而莫之夭阏者(2)佩缤纷其繁饰兮(3)既窈窕以寻壑,(4)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

11.文学类阅读:

(1)(5分)答案:AD(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解析:B项,主要目的是照应开头,烘托动三悲惨命运,从而突出主题。C项,小说以动三拜访朋友为线索,并以时间为顺序,自始至终抓住人物描写,突............出主题;同时“褒扬”,不准确。E项,还有动三犹豫不决等原因。)

(2)(6分)答案:①总领全篇,点明小说的主要内容——“动三拜访朋友觉得很难告辞”的故事。②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同时为下文展开动三的故事作了必要铺垫。③伏笔手法,开篇的“告辞难”为最后动三死时说出的“再见”埋下伏笔。④开篇以“告辞难”表达作者观点,点明本文主旨。(言之成理即可,一点2分,答三点即可。)

(3)(6分)答案:性格特点:①过于忠厚、规矩、迂腐;②不善辞令;③犹豫不决;④呆板。主要原因:①动三的犹豫、呆板、木讷的性格。②主人的“好客”和虚伪。(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答成其它原因,言之成理也算正确。)

(4).(8分)答案:①巧合。小说在情节的设计上,多处运用了巧合,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分),如:八点三十分,动三想走主人挽留,而就在这时,主人的宝贝儿子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1分)②夸张。小说在谋篇布局、情节的设计、人物的刻画等方面,运用了幽默和夸张的笔法,丰富了小说内涵,表现出了作者的幽默和机智(3分)。如:情节上,动三因为难告辞竟然抑郁成疾直至死亡。(1分)(围绕观点所作阐释准确,3分;举例正确,1分。)

12.实用类阅读

(1)(5分)答案:AD(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E得1分。B项,“也有发现别人书法的错误,说成自己所写的谦虚。”文中没有体现。C项,“正面表现”错,应为“侧面表现”。E项,“自己即将身名俱灭”错。)

(2)(6分)答案:第一段内容似乎游离了题目,实际与题目关系密切。

①第一段主要表现了启功的诙谐幽默,能体现出启功的真率个性,这与启功的“三怕”和“二不怕”所表现的主旨是一致的。

②这一段中关于字画的故事表现出启功关心民生疾苦、富有同情心的一面,突出了启功的宽容与淡泊名利,有丰富启功形象的作用。

(3)(6分)答案:①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由“怕过生日”,怕沾“皇家祖荫”可知。

②情深意切,忠贞不渝。由“怕良朋介绍老伴”可知。

③坦然豁达,幽默随和。由“一不怕病二不怕死”可知。

(4)(8分)答案:人生价值取向:①对他人的理解、同情和宽容以及对妻子的忠贞。如夸赞书法赝品,承认赝品是自己的作品,对妻子自始至终的爱。

②对自己的生老病死坦然。如一不怕病,二不怕死,开心地比喻“牵引”治疗为上吊,抓住赵朴初的话“反驳”护士。

③淡泊名利。如戏解“博导”“部级”。讲学时说自己的讲话是“胡言”,自撰诙谐墓志铭。

启示:启功先生语言幽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宽容、豁达、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启示我们热爱母语,幽默自己的语言,诗意自己的生活。

13.C(A.涮(shuàn)、癞—赖、观—关,B.脊(jǐ)、奇—其,D.笼—龙头—投 泻—泄).D(年富力强:年纪轻,精力旺盛。A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应为“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B双管齐下:本指画画时两管笔同时并用,比喻两方面同时并用。此处应是“使出组合拳”。C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此处应为“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或“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

15.C(A.宾语中心词残缺,改为“围绕„这个主题(主旨)”B.动宾不搭配,改为“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或删去和取得的成绩 D.句式杂糅,应删去“诉讼”;一面和两面不呼应。)

16.【答案】B(③是总起句,⑤→②①是否定物质,①是此段话的主旨句;⑥→④是正面论述①)(13—16题每题3分,共12分)

17.答案:(1)疯狂的早教(点出报道中心事物“早教”,并做出一定的评价即可;合情理者皆能得分。)(2分)

(2)①父母不甘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②全国0至3岁婴幼儿人数多达8000万。(或“全国早教市场空间巨大”)(2分)

18.(4分)答案:理想/幻想

理想是合理的设想,幻想是空洞的梦想。理想像海上的灯塔,让人明方向,幻想

像空中的楼阁,让人沉醉迷失。

光荣/虚荣

光荣是本质上的荣耀,虚荣是表面上的光彩。光荣像五彩的花环,催人上进。虚

荣像自织的绳索,使人止步。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把握两个词语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然后写出这两个词

语的喻体,展开合理想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9.作文(60分):【审题指导】

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运用了比喻,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①钥匙——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②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做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所以,做事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事情办糟。

附参考译文:

娄师德,字宗仁,是郑州原武人。考中进士科,调任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认为他(与众不同)才能出众,说:“你,宰相之器,我应该把子孙托付给你,怎能以下属官吏来对待你呢?”

上元初年,任监察御史。恰逢吐蕃侵略边境,刘审礼战败而死,娄师德接受使命到洮河招收败亡之人,于是出使吐蕃。吐蕃首领论赞婆等人在赤岭准备了牛酒迎接慰劳,娄师德宣论唐朝国威和信义,说明利害关系,敌虏害怕并心悦诚服。后来朝廷招募猛士讨伐吐蕃,他就自告奋勇,戴红抹额前来应招,高宗暂且受任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立功,升任殿中侍御史,兼任河源军司马,并主持营田事物。与敌虏在白水涧交战,八战八胜。

天授初年,担任左金吾将军,捡校丰州都督。他穿着皮裤,带领士兵屯田,积蓄粮谷数百万,军队因此供给充足,没有转运购买的损费。武后颁降诏书慰劳他。长寿元年,诏入朝廷授任夏官侍郎,主管尚书事,进职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曾对娄师德说:“军队在边疆,必须依赖经营屯田,公不可因辛劳而畏缩。”于是又任命他为河源、积石、怀远军及河、兰、鄯、廓州捡校营田大使。召入朝廷升任秋官尚书、丰原武县男,改任左肃正御史大夫,并主持政事。证圣年间,和王孝杰在洮州抵抗吐蕃,战于素罗汗山,大败,贬官任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召入朝廷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来和武懿宗、狄仁杰分道安抚平定河北,晋升纳言,改封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又统领营田。

圣历三年,突厥入侵,朝廷下诏任命娄师德为检校并州长史、天兵军大总管。九月,在会州去世,享年七十岁。朝廷追授他幽州都督,谥号是贞,安葬时朝廷给予往还的仪仗礼遇。

娄师德身高八尺,方口唇厚。为人深沉宽宏大量,有人冒犯自己,就逊让来自免,不露神色。曾和李昭德同行,娄师德素来体胖,行走不快,李昭德怪他走得太慢,生气地说:“我被乡巴佬耽误了。”娄师德笑着说:“我不是乡巴佬,又是何人?”他的弟弟人代州刺史,向他辞行将要赴任,娄师德教他遇事要忍耐。弟弟说:“有人将唾沫吐到脸上,我擦掉就是了。”娄师德说:“不对。擦掉唾沫,是没有顺从他的怒气,应让唾沫自然干掉。”任夏官侍郎注拟选官时,候补官员挤到桌案前查看名单。娄师德说:“让我来选择好吗?”候补官员仍不离开,他于是抡起笔说:“墨水要弄污你们了!”

狄仁杰没有辅政时,娄师德荐举他,等二人同列(平级)后,狄仁杰几次排挤他任外使。武后发觉了,问狄仁杰道:“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回答说:“做将帅谨于职守,是否贤明我却不知道。”武后又问:“他知人吗?”狄仁杰答道:“臣曾和他同僚,没听说他知人。”武后说:“朕任用卿,是由于娄师德的推荐,他确实知人。”拿出娄师德的奏章,狄仁杰感到惭愧,事后感叹道:“娄公大德,我被他宽容却不知道,我不及他远了!”负责边地要塞、担任将相三十年,恭谨勤恳质朴忠诚,不偏不倚,当时酷吏残忍,很多人不能幸免,只有他能以功名善始善终,与郝处俊不相上下,世人谈论忠厚长者,并称娄、郝。

附诗歌鉴赏:

想象奇特 气势恢宏

——谈王令《暑旱苦热》

王美春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王令(1032—1059),字逢原,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是北宋有远大抱负和卓越才华的优秀诗人,在极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480余首有价值的诗作。

王令的诗风,或清新,如《舟次》;或豪放,如《暑旱苦热》、《龙池二绝》等。其古诗,大都格调高古,诗语奇险,深受唐代诗人韩愈、孟郊诗风的影响。《四库总目提要》评王令的诗道:“磅礴奥衍,大率以韩愈为宗,而出入于卢仝、李贺、孟郊之间,虽得年不永,未能锻炼以老其材,或不免纵横太过,而视倨促剽窃者流,则固倜倜乎远矣。”这可谓一语中的。王令的《张巡》酷似韩诗,而《秋居》等则分明是受了孟诗的影响。

这首《暑旱苦热》是王令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想象奇特,气势恢宏,发抒了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胸襟,体现了其雄健瑰奇的诗风,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称之为,骨气苍老,识见高远。

诗的开篇便不同凡响:“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乍看,这似乎不合风能驱暑的常情,其实,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这样写,固然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而更主要的是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这句中的“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既使“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若将“屠”字改为“驱”或“消”,诗句固然也通,而艺术效果则远不及“屠”来得好。诗人的另一首诗《暑中懒出》中的诗句“已嫌风少难平暑”反映的内容与这句诗差不多,但写得不如这句诗形象生动有力。后句写太阳迟迟不肯落下,以落日穿上翅膀飞上山来加以反映,也较为形象生动。

读这两句诗,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时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阳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气蒸腾,热得人们坐立不安。

如此暑旱酷热是怎样造成的呢?诗人认为这是由于老天爷的缘故,于是续写出了:“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应该说,“人固已惧江海竭”这句还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酷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这也就紧扣住了诗题“暑旱苦热”中的“苦”字。“河汉干”诸语,想象瑰奇,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说,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那么,后四句则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昆仑”是我国西部的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蓬莱”是古代传说中渤海三座神山之一。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无暑旱酷热之苦的清凉世界。诗人由“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这是极其自然的。如此清凉世界对饱尝暑旱酷热之苦的诗人产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诗人想到更多的是:“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不能将整个世界拎在手里同去,又怎忍心只身独往那清凉世界昆仑和蓬莱山呢?这里,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手提天下”诸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王令的诗集中,我们还可以找出一些与此相类的诗句来:“长星作慧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二绝》其一)。与王令同时的韩琦的《苦热》一诗中也有与“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内容相似的诗行:“尝闻昆阆间,别有神仙宇„„吾欲飞而往,于义不独处。安得世上人,同日生毛羽?”其想象力也较强,但气魄远不及王诗宏伟,艺术感染力也不如王诗强烈,这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和答案

一、请给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6分)

盛开(shèng chéng)几乎(jǐ jī)

看守(kān kàn)白发(fā fà)

晃眼(huǎng huàng)朝霞(cháo zhāo)

二、读拼音,写词语。(9分)

1.花丛中hú dié()飞舞,露出漂亮的xiōng pǔ()。我拿出相机,装上jiāo juǎn(),想留下这美丽的画卷。可是没等我zhǔn bèi()好,dì zhèn()发生了,我们又积极投身到救灾中去了。

2.在炎热的夏天,我经常带着liáng shi()去村东头的m fáng()加工,回家后,妈妈奖给我了一块bō luo(),吃了感到特别的liáng shuǎng

()。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郊()侧()穷()插()适()

胶()测()究()播()括()

四、我会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头丧气 闻()起()争()斗艳

秋高气()()言()语 千()万()

一()正()()惊()色

五、选词填空。(6分)

连续 陆续 继续

1.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开放。

2.停顿了一会儿,老师()给我们讲课。

3.这场大雨()下了三天三夜。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2.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仿写拟人句)

______

3.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了放大镜。(改为“被”字句)

_______

七、填空。(8分)

1.高尔基说:“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2.在我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爸爸经常这样鼓励我:“

”,往往使我信心倍增。

3.老师常常用“ ”这句话来激励我们勤奋学习。

4.旅居在外的人通常爱用“ ”这句诗表达思念之情。

八、口语交际。(5分)

为大家介绍你的一项课余活动,看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30字左右)

九、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17分)

(一)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秋天的雨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冬天快要来了”,从文中你知道了它的好朋友是、、、、、。(3分)

2.仿“舒舒服服”写两个词语:、(2分)

3.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1分)

(二)冒险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zā zhā)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lù lu)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你那么坚强。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nán nàn)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jiē jié)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

于是,它继续瑟缩在泥土里。几天以后,一只母鸡在院子里东啄西啄,这课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在()里填上合适的词。(3分)

()的泥土()的茎叶

()的春天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脆弱()危险()

4.文中谁去冒险了?它为什么要冒险?(2分)

5.你喜欢哪一颗种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25分)

题目:我的(爸爸、妈妈、邻居、同学、朋友……)

习作要求:

1.生活中你一定有熟悉的人,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人。

2.抓住外貌、语言、神态等,通过一件事写出他(她)的特点,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3.字数:300字以上。

一、请给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6分)每个1分

shènng jī kān fà huǎng zhāo

二、读拼音,写词语。(9分)每个词语1分

1.蝴蝶 胸脯 胶卷 准备 地震

2.粮食 磨坊 菠萝 凉爽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每空1分

答案(略)

四、我会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每个词语1分

垂 鸡 舞 奇 爽 千 万(答案不固定)

军 马(答案不固定)本 经 惊 色

五、选词填空。(6分)每空1分

1.陆续 2.继续 3.连续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每小题2分

1.2答案略

3.厚玻璃的四周被他磨薄,做成了放大镜。

七、填空。(8分)每小题2分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八、口语交际。(5分)

答案略。

九、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17分)

(一)1.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松柏、杨树、柳树

2.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明明白白(同类的词语均可)

3.略。

(二)1.zhā lù nán jiē

2.略。

3.坚强 安全

4.第一颗种子。因为它要努力生长!要向下扎(zā zhā)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lù lu)滴落花瓣的喜悦。

5.略。

十、习作。(25分)

评分参考:

一类文(23—25):切题,中心明确,内容具体,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二类文(20—22):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标点使用大体正确。

三类文(15—19):不太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语句不通,错别字多。

第五篇:2017-2018学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人教版)

1.(1)fēn wéi(2)dǎn qiè(3)cū cāo 2.(1)姿势(2)燥热(3)忙碌

3.①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②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③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④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D 5.示例:(1)河北警方将全面排查并整治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或:将“整治”和“排查”互换位置。)(2)交警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的问题。(或:在“道路”后面加“问题”。)

6.示例:上网弊大于利。网上信息有很多是不良信息,学生容易受到影响;上网不当可能导致上瘾,沉迷于网上聊天或游戏,容易诱发各种疾病;上网时间过长,耽误学习时间,导致成绩下降。

7.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和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8.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意思对即可)

9.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10.(1)高(2)通“返”,返回(3)叫(4)难道

11.(1)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浪好像在奔跑。(2)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12.甲文“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作用:活灵活现的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多。乙文“森壁争霞,③④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之高、树之翠。13.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14.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歧视中国人,错误地认为中国人能力低下,不可能考六十分以上。这句话表达了弱国弱民的心酸及作者的愤慨之情。15.日本人的拍掌欢呼中带有明显的对中国人的鄙视和嘲讽;极大地刺伤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意思对即可)

16.示例: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治他们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改变精神上的麻木,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改变麻木的状态。

17.装订先生的讲义;丢了讲义后,责运送局去寻找;将先生的照片挂在北京寓居的东墙上;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8.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鲁迅先生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19.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的事情。(写出三点即可)20.(1)母亲和儿子分别的不舍;母亲艰难筹款的辛酸(“对儿子选择的支持”也可)(2)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

21.(1)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

(2)运用反复(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22.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感悟: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3.参阅2017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下载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单招预科班期中联合考试试卷答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单招预科班期中联合考试试卷答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5篇模版)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我会拼也会写。(16分)1.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îu huî ài mù gǔ lì wū yán ( ) ( ) ( ) (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对口单招期中调研测试卷(单一语文)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对口单招期中调研测试卷 高一语文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8页,第Ⅱ卷9页至11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2014—2015学年海淀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推荐5篇)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一、逐题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在经济学......

    2013-2014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英语试卷答案

    2013-2014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英语试卷答案(马丽娜) 一.听力(20分) 1---5:CFBAD6---10:CABBA 11---15:AACBC16---20:ACBCB二.单项选择(15分) 1---5:CCBAA6---10:DADCB11---15:DCCDB 三、......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1、拼音写汉字。(10分) 气pò jiān灭 jǐn旗 qián kūn zhān( )仰 zī( )询 liú( )览 fěi cuì 2......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文言文(25分) (一)默写(8分) 1,,。似与游者相乐。 2,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3,,莲动下渔舟。,王孙自可留。......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地理期中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地理期中试卷友情提示: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共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答案写在答卷纸上。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与毛泽东......

    2013学年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期中试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职业生涯规划》期中试卷 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职业生涯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但它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2、职业就是挣钱。3、靠倒卖文物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