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阳市环境现状的查报告及评价(★)

时间:2019-05-13 19:0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贵阳市环境现状的查报告及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贵阳市环境现状的查报告及评价》。

第一篇:关于贵阳市环境现状的查报告及评价

《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我看了很受触动,女主人公利兹经历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成长道路,最终实现了梦想,走进了哈弗大学的殿堂。

她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经常争吵,后来母亲又染上了毒瘾,生活几经崩溃。有一次她和她母亲一起去餐馆,那种久违了的感觉,曾经的温馨仿佛又围绕在她身边,“这一刻,我感觉母亲又回到了身边”是对她当时心里感受的最好描述,可见她内心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她只是个孩子,可是为什么要让她承受那么多?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她母亲毒瘾又发,跑去酒吧喝酒抽烟,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在呐喊,在深深的呼唤,可;一切都是徒劳。

母亲因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病,不久去世了,她久久地躺在母亲的棺材上,试图寻找到那迷失的母爱,儿时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在脑海。凄凉的家庭,颓废的生活,无法捡拾的亲情,同学的歧视和欺负,可是明天还是要继续。拾起那残碎的记忆,路还是要走,而此时,她是一个人,没有任何的依靠,连感情歇息的地方都没有,人海茫茫,而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踽踽独行。可是她还有梦,她要改变生活的现状,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我会成功,我仅仅只需要一个机会”,这可以看出她的决心和意志。一个柔弱之躯,却用努力争取了机会,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她的付出超出我们所能想象的程度。“我爱我的妈妈,不管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感动了所有人,父母之爱比山高比海深,无论他们怎么样,我们依然要爱他们,他们一样爱着我们。最后当她站在哈弗大学的演讲台时,我们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动,她的成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有梦,有行动,乐观的面对现实,最终我们一定可以实现梦想。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自强爱人,方可被人所爱所尊重,不要抱怨现在的不幸,要勇于面对,要勇于去改变,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未流过血的手指怎能弹出世间之绝唱。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现在的不幸将是对我们最大的历练,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会更好。

风雨哈佛梦,坎坷人生路,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不懈的意志诠释生命,绝不放弃,我们的梦就在前方,美好的明天等着我们去创造。无论现在怎样,请一定要相信通过努力,明天定会很好。

莉斯真的是个令人敬佩的女孩,母亲是个酒鬼,而且患有艾滋病死了。父亲吸毒,同时也患上了艾滋病,住在疯人院里。

这就是她的生活,她感言:有谁能和生活讨价还价,我觉得,既然我们活着,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

莉斯没有家,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到底什么是家,一片屋顶,一张床,还是无论何时都会接纳你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地铁站,是楼梯口,是无人问津的街道;吃的是别人丢下的馒头。

有时候,我觉得世界就像被一层膜包裹着,在里面的人可以看透它,但却无法冲破它。

在这个世界,我可以让自己适应它,却没有能力改变它。人会死,花会谢,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影像,一个模糊的影像,默默的回忆。

世界不是真实的,我们活在彼此的心中。

她总是这样分析这个世界,反思自己。

所以她说道:我尽力拼搏,不想让自己沦落到社会底层,如果我更加努力呢?现在,我离这层膜很近,触手可及,这需要努力,但不是不可能。我希望和别人平起平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低怜怜的。我想接受良好的教育,读遍所有的好书。

于是,我情不自禁的想,我是不是该发挥自己的每一份潜能呢?我必须成功,别无选择。——最终她成功了。

经历了这么多,反思在继续:

世界在转动,你只是一粒尘埃,没有你,世界照样会转动。现实是不会随着你的意愿去改变的,因为别人的意志比你更强些。

生活的残酷会让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终日沉浸在彷徨,迷茫中,不愿意睁大双眼看清形势,不愿去想,是那些细小的因素累积在一起,而造成的这种局面。

未来的道路是宽阔的!

第二篇:医院环境评价报告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

小组成员

尹智能(200911013108)

赫英良(200911013105)

杨凡(200911013107)

王子杰(200911013132)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1 1.1项目由来...1 1.2污染物排放标准...1 1.3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2 1.4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 1.5主要产污环节分析...4 第二 章

环境质量现状...7 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7 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 2.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 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8 3.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 3.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10 3.3 声环境影响分析...11 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2 3.5 生态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分析...13 3.6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分析...14 3.7 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和排污口设置分析...15 第四章

建设期间环境影响评价...18 4.1 建设施工期污染因素...18 4.2建设施工期污染防范措施建议...18 第五章

环境保护对策...20 5.1 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20 5.2 营运期环境保护对策...21 第六章 射线装置辐射评价专章...24 6.1 控制指标...24 6.2 项目简介...24 6.3 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24 6.4 项目环境放射性本底现状调查与评价...25 6.5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25 6.6 射线装置使用时辐射防护措施...26 6.7 射线装置报废后处置措施...28 6.8医院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28 6.9 结论和建议...29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30 7.1 主要结论...30 7.2 主要建议...33 7.3 综合结论...34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项目由来

为了完善昆明市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城市整体救治能力, 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在河源昆明市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拟建设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新院)项目。根据河源昆明市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新院)将建成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具有南方城市建筑风格的现代式医疗建筑设施,符合现代化医院的基本要求,成为河源昆明市基础建设的形象和标志建筑之一。

该项目选址于河源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金碧路157号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项目用地已取得河源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人民医院建设用地的复函》(河府办函)218号文同意,并取得河源昆明市人规划建设局《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用地规划设计要点》批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2006年4月,河源市人民医院委托广州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承担“河源市人民医院(新院)”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同时委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进行该项目辐射专章评价。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收集了有关资料,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写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1.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本项目污水经过预消毒+生化处理+消毒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后外排。

(2)大气污染物: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餐厅厨房排放的油烟和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限值。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3)噪声:相应功能区边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规定限值。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1.3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周围目前均为空地和幼龄果园,随着城市建设的进展,周围将在短时间内成为城市居住、商业区域。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7-1。表1-3-1 环境敏感点用其空间位置表 序号 名称 方位 距离(m)保护目标 1 项目西面小溪 西 600 地表水III类水质 2 东江干流 东南 3000 地表水II类水质 1.4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河源市人民昆华医院(新院)建设项目,为一新建项目。建设项目位于河源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金碧路157号

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属于河源市东城西片区规划范围。项目用地目前为低山丘陵地,用地范围和周围1-2km范围地区基本为果园、荒地。根据河源市东城西片区规划,其西北面隔规划的文昌路(40m)为人民公园用地,东北面隔规划的纬十四路(40m)为居住用地,东南面隔规划道路(24m)为商业中心用地,西南面隔规划路(20m)为居住用地、用地内规划配套小学和中学。

该项目根据卫生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按1000张住院病床(其中一期按照综合病床500床、肿瘤病床60床、传染病床60床规模),平均日门诊量1200、高峰期门诊量1800人次要求规划,配套员工1600人(其中一期960人)计划总建设面积12938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1.97亿元人民币。

整个工程分两期、8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新院的建设。

第一期(从2006年2月到2007年12月):主要的任务是征地、总体规划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建设门诊综合楼、急诊部(包括紧急救援中心)、医技综合楼、500床的住院综合大楼、传染楼、肿瘤中心、ICU、手术室消毒中心等;同时完成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污物处理系统、室外环境工程和绿化工程等。一期建筑面积约79600平方米。

第二期 建设380床的专科住院楼、培训教学楼、康复疗养中心楼。建筑面积约为49780平方米左右。

医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1)征地面积:130000m275.52亩;(2)总建筑面积:129380m275.52亩;(3)容积率:0.995;(4)绿地率:55%;(5)建筑密度:17%;(6)机动车位:550;

(7)人员配置:16002000余人(首期960人); 医院主要功能功能设置见下表: 表1-4-1 建设项目主要功能设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m2)楼层功能 一期 门诊医技综合楼

(4层)36058 负1层 车库、设备房、库房、水池

1层 门诊大厅,急诊,放射科、高压氧、供应中心、食堂、洗衣房

2层 外科,内儿科,妇产科,美容、皮肤性病科,检验房、手术房

3层 五官科、内科、中医理疗康复、功能检查、ICU、4层 体检中心、办公科教中心、预防保健中心、病案阅览室、多功能会议厅、产科

一期住院楼

(15层)30696 1层 中心药房、一次性用品库、无菌存放房、大厅、超市、咖啡厅、商务中心

2层 手术室、办公室、休息室、护理用房

3-15层 住院病房、办公室、休息室、护理用房

肿瘤中心

(4层)3273 1层 诊室、放射治疗中心

2层 住院病床、护理用房、屋顶花园、架空

3-4层 住院病床、护理用房、办公室、会议室

传染楼(4层)5744 1层 诊室、药房、化验、办公、消毒

2-4层 住院病房、办公室、护理用房

后勤综合楼(4层)4455 1 餐厅、仓库、办公、洗衣房职工餐厅、办公、活动室

3-4 宿舍

附属设施 1038

高压氧楼、污水处理站 二期 住院楼(15层)14280 1-15 400床位综合住院楼

培训教学楼 10000 1-10 培训、教学、办公

康复疗养中心 25500 — 康复疗养中心 1.5主要产污环节分析 1.5.1 水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餐厅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根据本项目规模、参照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现有污水排放情况以及同类型医院的情况,可估算出本项目污水产生量为772.0 m3/d、其中首期项目污水产生量为456.5 m3/d。

上述污水近期通过二级生化+消毒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后外排。待项目附近区市政管网建设完善后,污水经过消毒等预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预处理要求后外排进入市政管道,送河源昆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1.5.2 大气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餐饮设施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属于清洁燃料,其污染物排放很少;同时本项目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热、不设置锅炉,因此其项目废气主要为油烟废气、备用发电机尾气以及汽车尾气。

1、油烟废气

餐饮设施外排废气主要为油烟。上述油烟经烟罩收集净化,再经静电净化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其排放浓度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限值,油烟浓度不大于2mg/m3。其油烟产生量见下表: 表1-5-1 拟建项目炊事烟气产生量 污染源位置 炊事烟气 油烟

万Nm3/d 万Nm3/ a 浓度mg/m3 kg/a 各餐厅 3.0 6570 2.0 131.4

2、发电机尾气

该项目在地下一层的发电机房内设置一台备用发电机,备用发电机的功率为1000KW。该发电机采用含硫率不大于0.2%的优质轻柴油为燃料,类比同类型发电机,可计算出该项目柴油发电机组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见表1-5-2。

表1-5-2

该建设项目发电机尾气污染物排放一览表 污染物项目 SO2 废气(m3)系数(Kg /吨油)3.5 12000 排放浓度(mg/m3)290 ——

年污染物排放量(t)0.0866 2.17×105

3、汽车尾气

本项目设置550个机动车停车位,停车场紧临环城东路纬十四路和项目东南面规划路设置,共两个。由于紧临道路建设,车辆在本项目内行驶距离很小,故汽车尾气排放量很小,在此不做定量分析。

1.5.3 噪声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是备用发电机和各类风机、水泵噪声以及汽车噪声。主要噪声源强及其声源位置见表1-5-3。表1-5-3 主要噪声源 序号 噪声源 噪声级 放置位置 1 柴油发电机组 100~104 综合楼地下室 2 空调机组 75~80 综合楼地下室 3 冷却塔 60~65 综合楼4层天面 机动车 70~75 露天停车场、地下停车场 5 水泵 76~81 水泵房内 6 风机 75~85 相关楼层风机房

1.5.4 固废污染源分析

大型综合医院产生的固体包括医疗废物和一般生活垃圾。一般生活垃圾来自办公室、公共区,食堂等处,另外还包括部分无毒无害的医药包装材料等。类比同类型综合医院,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0吨/日。医疗废物种类繁多,具体分类如下:

1、传染性固废

带有传染性和潜在传染性的废物(不包括锐器)主要有:受到污染的外科手术废物;病理性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

2、锐器

主要是用过废弃的或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玻璃、锯片、解剖刀和手术刀片及其他可有引起切伤剌伤的器物。

3、废药物

主要是过期的、废弃的药品、废弃的药品、疫苗、血清,从病房退回的药品和淘汰的药物等。

4、废试剂瓶

医院日常工作中需使用一定量化学品试剂,产生废试剂瓶。部分瓶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5、污水处理污泥

在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量悬浮在水中的有机、无机污染物和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沉淀分离出来形成污泥若不妥善消毒处理,任意排放或弃置,同样会污染环境,造成疾病传播和流行。

6、有毒有害废液

医院营运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有毒有害废液,包括:酸性废液、化验室含氰废液、牙科学含汞废液、化验室含铬废液、洗相废液。

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医疗废物产生量大致为2.7-3.0kg/d.床,则本项目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约为3.0 t/d(其中首期工程约1.8t/d)。1.5.5 放射性污染源分析

放射性污染源以及治理措施见辐射专章。

第二 章

环境质量现状 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SO2 各测点SO2最大小时值在0.017-0.025mg/m3、污染指数0.03-0.05,日均值在0.015-0.023mg/m3、污染指数0.10-0.15,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2)NO2 各测点NO2最大小时值在0.022-0.028mg/m3,污染指数0.09-0.11,日均值在0.020-0.027mg/m3、污染指数0.17-0.23,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

6(3)PM10 各测点的PM10日均值浓度范围是0.031mg/m3~0.048mg/m3,污染指数0.21-0.32,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相对SO2、NO2而言,PM10浓度略高。综上所述,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整体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由水质监测结果和水质监测项目标准指数值可知,1-3号断面的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的要求、4号断面的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的要求;依污染指数排序前三的项目为: CODcr >BOD5 > DO。就各监测断面综合污染指数来看,1至3号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3,4号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2,整体而言,评价区域地表水水质良好。2.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各监测点昼间及夜间的噪声监测值均可达到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说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良好。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 3.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1.1污水量及水质

根据第2章工程分析,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餐厅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根据本项目规模、参照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现有污水排放情况以及同类型医院的情况,可估算出本项目污水产生量为772.0 m3/d、其中首期项目污水产生量为456.5 m3/d。上述污水中传染楼产生的各种污水需经过预消毒、饭堂含油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化粪便池处理、口腔科少量含汞废水采用Na2S沉淀法预处理、放射性废水设置衰变池进行预处理,然后各种污水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消毒处理达标后,排入项目西面小溪。污水系统

3.1.2水环境影响预测

1、预测因子筛选

根据拟建项目的排水水质,预测因子选择CODcr、BOD5和氨氮。

2、评价标准

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3、预测结果

预测计算结果见表3-1-

2、表3-1-3。

表3-1-2 首期污水处理后外排染物预测浓度

单位:mg/L 预测断面 预测浓度 现状监测浓度 增加值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排水口下游100m 13.0 1.8 0.41 12 1.5 0.15 1.02 0.34 0.26 排水口下游3200m 14.0 1.3 0.42 13 2.0 0.16 1.00 0.33 0.26 表3-1-3 全部污水处理后外排染物预测浓度

单位:mg/L 预测断面 预测浓度 现状监测浓度 增加值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排水口下游100m 13.7 2.1 0.58 12 1.5 0.15 1.73 0.58 0.43 排水口下游3200m 14.7 2.6 0.59 13 2.0 0.16 1.69 0.57 0.43

3.1.3事故性排放分析

1、事故原因分析

经分析,本项目发生事故性排放主要因素为:

1)污水处理站维护不当,出现污泥膨胀; 2)接触氧化系统被破坏,降低污水处理效果; 3)其他故障,使污水处理效率降低。

2、事故排放影响预测 从事故原因上看,出现事故排放时主要的后果是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率降低,从而超标排放。由于事故主要出现在生化处理段,其预处理、前处理以及消毒等工序并未受到影响,因此整个处理系统仍可保持一定的处理效果,出现超标的项目也主要是有机污染物。本评价在对事故排放的预测,采取保守的方法,假设污水处理系统对主要有机污染物完全没有处理效果。

3、预测结果

预测结果见表3-1-

5、3-1-6。

表3-1-5 事故性排放首期污水处理后外排染物预测浓度

单位:mg/L 预测断面 预测浓度 现状监测浓度 增加值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排水口下游100m 16.3 3.5 0.67 12 1.5 0.15 4.25 2.02 0.52 排水口下游3200m 17.2 4.0 0.67 13 2.0 0.16 4.17 1.98 0.51

表3-1-6 事故性排放全部污水处理后外排染物预测浓度

单位:mg/L 预测断面 预测浓度 现状监测浓度 增加值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排水口下游100m 19.2 5.0 1.01 12 1.5 0.15 7.20 3.46 0.86 排水口下游3200m 20.0 5.4 1.01 13 2.0 0.16 7.04 3.36 0.85 3.1.4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该项目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项目西面小溪,不会对其周围水质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也不会对下游东江干流造成明显影响;在事故性排放的情况下,保守预测会对项目西面小溪周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对东江水质产生明显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污水处理站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规范污水处理站营运管理,同时控制各种消毒剂和有毒物质的管理和使用,避免消毒剂和有毒物质大量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有效控制事故性排放的发生。3.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餐饮设施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属于清洁燃料,其污染物排放很少;同时本项目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热、不设置锅炉,因此其废气主要来自于餐厅产生的炊事烟气、汽车尾气以及备用发电机的尾气等。其污染源强见第二章工程分析。拟建项目的油烟经烟罩收集净化,再经静电净化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放烟气中油浓度小于2mg/m3。本项目餐厅均设置在后勤楼,处理后的油烟经过内置烟井引至后勤4楼天面排放。建议将排放口设置在西南面,这样排放口与周围其他建筑距离可达到50米以上,有足够的扩散空间。经过上述处理,本项目产生的油烟不会对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建设单位在建设中应注意对排气口进行适当美化,使其不影响周围建筑景观。备用发电机使用含硫率不大于0.2%的轻质柴油作为燃料,燃烧尾气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均很低。建设单位对发电机燃油尾气采取如下治理措施:燃油尾气经过水喷淋(喷淋水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其排放废气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发电机尾气需经内置烟井引至建筑物天面排放,排放口应高于自身建筑并高于周围30米内其他建筑物,远离周围敏感点以及项目自身敏感区域,同时内置烟井内需设置隔热措施。

通过上述处理措施,各种大气污染物在高空风的作用下,迅速扩散稀释,不会给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带来明显影响。作为备用电源使用机率很低,外排废气量及污染物较少,因此经过处 8 理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另外,建设项目项目内的停车场主要为露天停车场,其规模不大、汽车行驶距离很小,且停车场分散为两处,产生的汽车尾气量较小,气可迅速扩散,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构成威胁。

3.3 声环境影响分析 3.3.1主要噪声源

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源如表 5?3-1。

表 5-3-1

各种噪声源的噪声情况分析表

[单位:dB(A)] 序号 噪声源 噪 声 级 放 置 位 置 序号 噪声源 噪声级 放置位置 1 柴油发电机组 100~104 综合楼地下室 2 空调机组 75~80 综合楼地下室 3 冷却塔 60~65 综合楼4层天面 4 机动车 70~75 露天、地下停车场 5 水泵 76~81 水泵房内

该建设项目除柴油发电机的工作噪声为100~105dB(A)外,其余设备的噪声级均在85dB(A)以下。

3.3.2 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内的区域属2类区,声环境质量应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所规定的2类区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

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备用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噪声在距声源200米处才可以衰减达到60 dB(A)的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昼间),若采取隔声、吸声及消声措施,则在距声源10米处就可以衰减达到55 dB(A)。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水泵、风机、空调等噪声在距声源30-50米以上才可以衰减达到50 dB(A)以下;通过墙隔声、吸声等措施,则在距声源10米处就可以衰减达到50 dB(A)。

声环境影响评价表明,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设备声源若采取隔声、消声、吸声等措施,则其噪声可得到有效控制,加上建筑物阻隔和空间衰减等因素,设备噪声在本项目边界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的要求。针对各噪声源采取的治理措施和环境影响分析如下:

1、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在综合楼地下室专用发电机房内,柴油发电机组的设备基础进行隔振设计;柴油发电机房的间墙均砌实心体砖墙,四壁顶棚挂贴吸声维护结构,护面为镀锌穿孔板,中间填岩棉;柴油发电机房的门采用GM标准隔声门;发电机配两级消声器;对发电机房进、排风风机进行减振,并采用消声弯头进行消声处理;对进排风通道采取消声处理。发电机放置在综合楼地下室内,通过上述处理措施以及建筑物隔声和距离衰减,发电机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2、水泵、风机、中央空调

水泵、中央空调放置在设备间内,并进行减振、隔声处理。各类进、排风机进行隔声处理,另外其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除机械噪声外,主要还来源于气动性噪声,应对进排风系统进行消声、减振处理。通过上述处理措施以及距离衰减,水泵、中央空调、风机等设备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3、冷却塔

冷却塔选用低噪类型,放置在综合楼建4层天面并进行隔声、基础减振处理。放置冷却塔的位置位置目前尚未确定,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其放置位置应与周围敏感建筑保持20米左右的距离。通过上述处理措施,发电机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4、机动车

建设单位应通过划定机动车行驶范围、限速、禁鸣等措施控制车辆噪声。同时注意派专人组织好车流。如此,机动车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大型综合医院产生的固体包括医疗废物和一般生活垃圾。一般生活垃圾来自办公室、公共区,食堂等处,另外还包括部分无毒无害的医药包装材料等。类比同类型综合医院,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0吨/日。医疗废弃物来源广泛、成份复杂,如化学试剂、过期药品、一次性医疗器具、手术产生的病理废弃物有毒有害废液等;废弃物成份包括金属、玻璃、塑料、纸类、纱布、废液等,往往还带有大量病毒、细菌,具有较高的感染性。其中医院临床废物和各种废液已列入我国危险废物名录,必须安全处置。本项目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约为3.0 t/d(其中首期工程约1.8t/d)。

对于上述固体废物,一般生活垃圾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需分类妥善收集后交河源昆明市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本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会产生一定的污泥、传染病楼化粪池会产生一定的沉积物,均属于危险废物,需定期清理,并作为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过上述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5 生态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上述范围内的植被将被清除,被城市建筑和人工绿化所代替。原有稀疏幼林成为高低有致的乔、灌、草结合的人工群落代替,植被多样性有所增加。本项目建成后绿化率约45%,对比目前稀疏的植被覆盖状况,绿地率和生物量将有所提高。项目建成后以稀疏幼龄果树为主的农业生态景观为人工绿化和建筑结合的城市生态景观所代替。

本项目建设后,地表除45%的绿地外,其他基本为硬化地面层,其透水性差,会对雨水下渗、地表径流条件等产生一系列影响。就本项目而言,由于其占地面积不大,尚不能对当地水文条件构成明显影响。但从整片城市区域开发的角度上看,这样的影响将会比较明显,在此方面,这只能在城市区域开发中整体考虑。就本项目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设法增大下渗面积,减轻这方面的影响。具体做法包括建设绿化停车场、停车场建成有孔地面,利于雨水下渗;同时医院内的部分步道也可做成有孔地面或不连续硬地,利于雨水下渗。评价区内目前由于由于当地植被不合理的砍伐,改种果树后整体覆盖率较低,表层土壤在雨滴击溅和冲刷下随径流沿坡面向下移动,造成一定的土壤侵蚀。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工地将首先被推平压实,由于在大范围看本项目用地地势平缓,坡度不大,消除局部起伏后工地内水土流失基本消失,但在工地边缘填土面或开挖面则有可能产生局部的土壤侵蚀。建设单位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预防,包括:

1)开挖面和填土面做一定保护,包括及时压实开挖面或填土面、倾斜度较大的作业面在雨天设置一定覆盖措施等;

2)余泥及时回填或运走,余泥和散体材料临时堆放场地设置边坡防护措施; 3)工地污水循环使用、有序排放,避免污水横流,造成水土流失;

4)工地内和工地周遍考虑设置排雨水结构,使暴雨时雨水能及时排走,避免雨积聚,浸泡土层而产生土层松动进而造成水土流失。

总体而言,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本项目施工期间水土流失现象可得到有效控制。3.6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一综合医院,本身为环境敏感目标,对外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因素比较敏感,因此有必要就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5.6.1 现状外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所在地区为规划中城市开发地区,项目周围目前均为空地、荒地、幼龄果园,周围无 10 明显的污染源。本次评价的环境现状监测也显示,该地区水、气、声环境良好。因此就目前而言,本项目周围无明显的污染因素,外环境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5.6.2未来外环境影响分析

从本项目所在地区的规划看,项目用地周围以住宅、商业区为主,其西北面隔规划的文昌路(40m)为人民公园用地,东北面隔规划的纬十四路(40m)为居住用地,东南面隔规划道路(24m)为商业中心用地,西南面隔规划路(20m)为居住用地、用地内规划配套小学和中学。从上述规划功能上看,项目周围无工业污染源,外环境中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污染因素为未来文昌路和纬十四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

1、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交通噪声与车流量和车速关系密切。文昌路和纬十四路环城东路和穿金路目前处于规划阶段,其车流量较难预测,类比河源昆明目前交通情况,选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 005-96)中推荐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系列模式对机动车产生噪声进行模拟预测。本项目各建筑中,距离文昌路最近的建筑为康复疗养中心,距离纬十四路最近的建为传染楼。上述建筑物距离道路边界均为40米。预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道路噪声传至建筑物边界,昼夜均略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超标范围1.8-3.0 dB(A);但本项目在上述道路边界均退缩10米设置了绿化隔离带,同时按照规划上述道路中线均设置了6米的绿化隔离带,对照同类情况,通过上述措施,道路噪声可削减3-5 dB(A),即在设置绿化隔离带后,道路车辆噪声传播至上述建筑边界时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的要求。

2、道路汽车尾气影响分析

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包括HC、CO、NOx等,参考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当车流量3000辆/h以下的时候,汽车尾气的影响范围一般在0-25米之间。本项目各建筑距离环城东路和穿金路文昌路和纬十四路均在40米以上、上述道路车流量小于3000辆/h,同时在上述道路边界均退缩10米设置了绿化隔离带,可有效削减汽车尾气的影响。按此分析,环城东路和穿金路汽车文昌路和纬十四路汽车尾气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3.6.3外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就目前而言,本项目周围无明显的污染因素,外环境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按照规划,未来外环境中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污染因素为未来环城东路和穿金路文昌路和纬十四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经过预测,在设置绿化隔离带后,道路车辆噪声传播至医院建筑边界时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的要求。由于有较大的退缩距离,未来上述道路的汽车尾气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认真落实规划平面布置,保证建筑物的退缩距离,落实绿化隔离措施,如此外环境中各种污染因素不会对本项目造成明显影响。3.7 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和排污口设置分析 5.7.1 项目选址合法合理性分析

该项目选址于河源昆明市环城东路和穿金路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项目用地已取得河源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人民医院建设用地的复函》(河府办函)218号文同意,该项目选地是合法的。

本项目目前已经纳入《河源市东城西片区规划》当中,作为新开发城市区域的医疗卫生配套机构,是必要和合理的。

根据本次评价结论,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因素经过治理后不至对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产生明显影响,同时经过退缩和绿化防护,外环境的各种污染因素也不会对本项目产生明显影响。因此,项目选址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是合法合理的。3.7.2 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项目平面布局中,将东南、东北、西北边临近道路一侧均向后退缩10米并设置绿化隔离带,可有效削减周边道路对医院自身的影响,同时使医院与外界相对隔离,也可避免车流、人流、物流的无序流动,导致医院和外界相互影响。

医院各主要建筑边界均设置绿化带,并以道路、绿地进行分割,使用医院门诊区、住院区、后勤区和办公教学区相对独立。同时设置了两个次入口和一个污物出口,使用医院内部各功能区相对分隔,可有效避免不同病区病员的交叉感染。由于项目西南面规划有小学和中学,因此传染楼向北面设置,远离敏感人群。

传染楼收治传染病患者,按规定设置了独立进出口。同时向内退缩40米,一方面使传染病就诊者与医院内其他人群分割开来,另一方面以退缩的40米加上西北面纬十四路40的路宽,使传染楼与项目西北面规划的住宅区域距离达到80米以上,形成了有效的防护距离。在医院内部设置上,传染楼附近设置高压氧、集中绿地、道路、绿化停车场等,使用传染楼在医院内部也相对独立,大大减少了传染病病人与医院内其他人群接触的机会。医院污水处理站在处理污水过程中,污水本身携带各种病菌,同时排放出的气体也可能携带病菌,因此需要独立设置,避免无关人员接近。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置在地块东角集中绿化带内部,从地形上看处于地势低位,有利于污水的收集;污水处理站周围以集中绿地作为隔离,使其距离医院内通道以及周边道路达到25米以上,形成有效的防护。该污水处理站需密闭设置,建议采取地埋式结构使其不影响周围景观。同时密闭的污水站排出气体须消毒后方可外排。

从项目整体布局上看,各功能区清晰明确、相对独立,医院整体以及局部的传染楼、污水处理站等均考虑了有效的防护隔离空间、传染楼设置了专用入口,可有效避免医院内外车流、人流、物流的无序流动,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其布局整体上是合理的。建设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应主题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种环保治理要求,强化各功能区的防护效果。3.7.4 项目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主要排污口包括污水排放口、油烟和发电机尾气排放口。

本项目污水排放口设置在项目西面小溪,该地表水属于工农业用水和景观水体,水质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执行;根据规定,本项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排入该水体,经过预测,达标污水外排进入该水体后,其水质仍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因此,本项目排水口的设置是合理的。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环境空气2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按规定本项目的油烟和发电机尾气经过治理达标后可排放,经分析不会对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本项目废气排放口的设置是合理的。

第四章

建设期间环境影响评价 4.1 建设施工期污染因素

本建设施工过程将产生下列大气污染源:扬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废气污染物,施工人员就餐临时食堂炉具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建筑材料运输、开挖土方运输和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场地地表开挖后风吹起的扬尘等。施工机械及施工运输车辆在作业过程中,燃油会产生一定量的大气污染物。另外施工期公里的临时饭堂会产生的油烟废气等污染物。若在施工时采取控制措施,包括工地洒水和降低风速(通过挡风栅栏),则可明显减少扬尘量。据估算,采用以上两种措施并规定在积尘路面减速行驶,清洗车轮和车体,用帆布覆盖 12 易起扬尘的物料等,则工地扬尘量可减少70%以上,可大大减少工地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施工机械一般燃用柴油作动力,开动时会产生一些燃油废气;施工运输车辆一般是大型柴油车,产生机动车尾气。施工机械和运输车产生的废气污染物CO、NOX、PM10,因此,施工机械操作时应尽量远离居民区,物料运输路线也应该尽量绕开居民区,最大程度降低运输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机械包括挖掘机、电锯、风动机等,其他噪声约80-100 dB(A)。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拆迁废物、施工及挖掘土方产生的废物以及生活垃圾。4.2建设施工期污染防范措施建议

为防止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发生上述污染环境的现象,借鉴其他工地的经验,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使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限度,为此,建议采纳如下污染防范措施:

①合理安排好分期施工,做好时间上、空间上的衔接,减少影响范围与时间。必须将各施工期的时间、施工范围安排协调好,防止施工与社会正常生活运转发生冲突,对影响交通的路段设绕行道路。

②文明施工,利用合适的材料,将工地与外界隔绝起来,减轻对周围的影响。对施工工地的边界,尤其是已入住的住宅楼与交通道路的,应该用挡网、围幕将工地与外界隔绝开来,既可减轻对外界的污染,又可防止坠物伤人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避免外界对工地的影响,利于管理。施工期间,建筑主体外应用坚固的材料和棚架密封,以防止扬尘、噪声影响环境。③严格遵守施工管理有关规定,在居民休息时间(尤其是在午休、夜间睡眠时间)不得进行产生噪声的施工。

④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锤击打桩的影响一方面是噪声,一方面是振动,应尽量减少使用,且不得在休息时间内使用。合理安排好设备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数量,缩短其使用时间。⑤基础桩孔开挖的基岩爆破时,要用有隔声作用的软性材料覆盖桩孔口,以减少爆破噪声(同时也可避免爆破扬起的尘土),同时要做好预先警报。

⑥对施工产生的余泥、废弃材料等,应尽可能利用或就地回填,或及时找到其他需回填的工地,互通有无,一方面可解决某些工地的填土,另一方面可解决本工地的余泥堆放出路。对一时不能迅速找到回填工地的余泥,要申报有关管理部门,及时运走,堆放到合适的地方。⑦施工场地适当洒水防尘,注意清洁运输,防止建筑工地余泥、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撒漏、装卸过程中的扬尘与噪声。工地内工人若设置临时厨房,必须采用石油液化气作燃料,不得采用柴油或木材等作燃料;施工过程用电须办理临时用电手续接市电,原则上不采用发电机供电,以减少污染排放,以免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

⑧对施工污水要注意搞好导流、排放,清洗材料、设备的水经沉淀后可循环利用,一方面可减少对清水的用量,另一方面可减少外排污水。对需外排的污水应进行隔渣沉淀,去掉其中的漂浮物,减少泥沙含量,选好排放去向,防止无组织自由泛滥。⑨施工期间饭堂含油污水经过隔油隔渣处理,生活污水经过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三级厌氧化粪池及隔渣处理后方可外排放。建设单位可考虑与周围农村联系,将生活污水作为有机肥使用,最大限度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第五章

环境保护对策

5.1 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 5.1.1 水污染防治对策

施工期间污水经处理后方可外排放。建设单位可考虑与周围农村联系,将生活污水作为有机肥使用,最大限度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施工机械和车辆进行检修和清洗必须定时定点进行。清洗污水尽量循环利用,需外排时应进行隔油隔渣、沉淀处理。

二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纳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5.1.2 环境空气保护对策

对粉状物料,设临时仓库贮存或者建设防雨棚,严禁露天堆放;运输过程应采用罐车或其他有密闭设施的运输车。

在施工场地应经常洒水以抑制扬尘。

严禁在施工现场露天焚烧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工地厨房采用清洁燃料。5.1.3 声环境保护对策

采用低噪声系列施工机械,降低施工噪声对评价区的噪声污染。文明施工,文明装卸,避免不必要的噪声产生。

控制施工时间,搞好进度安排,避免在夜间和中午休息时间进行噪声施工。5.1.4 固体废物处置对策

施工过程的土石方设贮存点贮存,并建设防雨棚和导流沟。开挖的石方应及时回填,严禁随意倾倒和堆置。建筑垃圾应集中暂存,若不能用于填方则应及时清运出评价区,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合理处置,不准随意倾倒。5.2 营运期环境保护对策 5.2.1 水污染防治对策

1、污水处理方案

根据第2章工程分析,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餐厅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根据本项目规模、参照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现有污水排放情况以及同类型医院的情况,可估算出本项目污水产生量为772.0 m3/d、其中首期项目污水产生量为456.5 m3/d。上述污水中传染楼产生的各种污水需经过预消毒、饭堂含油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化粪便池处理,然后各种污水经过二级生化设施+消毒处理达标后,排入项目西面小溪。

2、污水处理工艺

医院污水的水质特点是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病毒、病菌和寄生虫卵。医院污水的水量与医院的性质、规模及所在地区气候等因素有关。

医院污水处理方法可分为一级处理和二级生化处理,一级处理废水经过化粪池、沉淀池处理后,再经消毒处理排放;二级处理废水在消毒处理之前还需经过生物处理。通常通过二级处理,污水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要求,本项目废水需处理至一级排放标准。根据环发[2003]197号《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二级处理工艺流程一般为:预处理―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

根据本项目污水特点和排放要求,本评价提出以下几点污染防治措施: 1)采用预处――理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的方法处理污水。

2)预处理包括:传染楼产生的各种污水需经过预消毒;饭堂含油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化粪便池处理;口腔科少量含汞废水预处理选用Na2S沉淀法、汞的去除率可达99.9%,出水含汞浓度可达0.02mg/l以下;放射性废水设置衰变池,衰变池的容积按最长 14 半衰期同位素的10个半衰期计算,或按同位素的衰变公式计算。

3)生物氧化段建议采用接触氧化工艺,消毒推荐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4)考虑到项目分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也可分两期施工。待附近市政集污管道已经建设完成,污水经过预处理和消毒后可排入市政集污管道,交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5)污水处理系统应设置在密闭的空间中,通过统一的通风系统进行换气,废气应通过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系统。为不破坏景观,处理设施建议采用地埋式设计。5.2.2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1、厨房采用石油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备用发电机使用含硫率不大于0.2%的轻质柴油作为燃料。

2、厨房油烟经烟罩收集净化,再经静电净化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内置烟井引至后勤4楼天面排放。建议将排放口设置在西南面,这样排放口与周围其他建筑距离可达到50米以上,有足够的扩散空间。

3、发电机燃油尾气经过水喷淋(喷淋水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经内置烟井引至建筑物天面排放,排放口应高于自身建筑并高于周围30米内其他建筑物,远离周围敏感点以及项目自身敏感区域,同时内置烟井内需设置隔热措施。

4、上述排气口进行适当美化,使其不影响周围景观。

5、靠近周围道路设置两处露天停车场,使用车辆在医院范围行驶距离件小并有利于汽车尾气扩散。

5.2.3 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拟建项目噪声源主要噪声污染来自发电机、高压抽水泵、风机、中央空调以及配套冷却塔、机动车辆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在专用发电机房内,进行隔声、消声、吸声、减振动综合治理;

2、水泵、中央空调放置在设备间内,并进行减振、隔声处理。进排风系统进行消声、减振处理。

3、冷却塔选用低噪类型,放置在综合楼4层建筑物天面并进行隔声、基础减振处理。放置冷却塔的位置应与周围敏感建筑保持20米左右的距离。

4、机动车通过限速、禁鸣等措施控制车辆噪声。5.2.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

大型综合医院产生的固体包括医疗废物和一般生活垃圾。一般生活垃圾来自办公室、公共区,食堂等处,另外还包括部分无毒无害的医药包装材料等。医疗废物种类繁多,本评价在参考国务院[2003]第380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卫生部[2003]第36号令《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提出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1、分类收集

2、分类处置,医疗废物须交当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理

3、采用专用分类收集容器

5、本环评建议本项目医疗废物每日集中收集至医院综合楼地下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6、采用规范的医疗废物交接、运输管理办法

9、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5.2.5 放射性污染防治对策

放射性污染防治对策见辐射评价专章。

第六章 射线装置辐射评价专章

6.1 控制指标

患者或过往公众执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关键人群组所受的年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

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所受的职业照射遵从下述剂量限值: a)连续5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20mSv;b)任何一年中有效剂量50mSv;c)眼晶体的当量剂量每年150mSv;d)手、脚及皮肤的当量剂量每年500mSv。6.2 项目简介

河源昆华医院市人民医院新院(放射科)拟添置以下射线装置:

1)DR(数字化X线机)两台,功率:约50KW,工作电流:600mA,管电压:125KVp。2)数字化肠胃机一台,功率: 50-80KW,工作电流:500-800mA,管电压:125KVp。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一台,功率: 50-80KW,工作电流: 800mA,管电压:125KVp。4)多功能螺旋CT机,功率: 50-80KW,管电压:150KVp。6.3 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

按《辐射防护规定》GB 8703-88 :密封型放射源、X射线机、加速器等辐照装置可以设于市区。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规划在市区位置,射线装置场所采取有效屏蔽措施。选址符合规定。

按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新院建筑设计方案,预添置射线装置场所设在首层靠北一端,且与非放射工作环境隔开。有单独的治疗室、控制室,并且两者相互分开。设治疗室、控制室和候诊室,安全区与照射室之间的过度区。针对医院辐射防护布局合理。6.4 项目环境放射性本底现状调查与评价

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对项目的监测结果表明建设项目用地环境空气x-γ剂量率在河源昆明市γ辐射剂量率范围(含宇宙射线)范围内。地表土壤中铀、钍、钾含量在正常范围值。地表土壤总α、总β在正常范围内。放射性环境属正常水平。6.5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 8.5.1 污染源项分析

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所购买的DR数字化X线机、数字化肠胃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多功能螺旋CT均属X射线医疗设备。属Ⅲ类射线装置。据中国辐射安全所的研究,在一般医用诊断x射线仪器中,辐射剂量较大的计算机体层扫描(CT)骨盆检查,平均值为25mGy, 最大为79mGy。其剂量远小于0.25Gy,对人的影响有限。但超剂量、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可能出现照射部位远久性损伤,漏射、散射对公众有辐射影响,但这些情况出理机率很小。6.5.2 辐射防护量值计算 剂量当量(H):组织中某点处的剂量当量H是D、Q和N的乘积,H=DQN

式中,D是吸收剂量,Q是品质因数,N是其它修正因数的乘积。目前指定N值为1。剂量当量H只限于放射防护中应用。有效剂量当量(HE):当所考虑的效应是随机效应时,在全身受到非均匀照射的情况下,受到危险的各组织或器官的剂量当量与相应的权重因子乘积的总和,即:

HE=∑WT HT 式中,WT 是权重因子,目前的WT值是由ICRP所建议的,见表1。

表1 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效应的危险度和权重因子

----------------------------------

组织和器官 |

危险度因数Sv-1

|权重因子WT 生殖腺

|遗传效应(最初二代)|0.4×10-

2|0.25 乳腺

乳腺癌

|0.25×10-2

|0.15 红骨髓

白血病

|0.2×10-2

|0.12 肺

肺癌

|0.2×10-2

|0.12 甲状腺

甲状腺癌

|0.05×10-2

|0.03 骨

骨肉瘤

|0.05×10-2

|0.03 其余组织

其它癌

|0.5×10-2

|0.30 ----------------------------------

*其余组织(不包括眼晶体和皮肤)取其余5个接受最高剂量当量的器官或组织,每一个的危险度因数取作0.1×10-2 Sv-1,WT取作0.06 6.6 射线装置使用时辐射防护措施 6.6.1辐射防护措施

针对河源昆明人民医院预购买、安装的医疗设备,按《医用诊断X线防护设施标准》(GB8279-87)应作好以下辐射防护措施

1、X线机房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医院新建X线机房,工作电流均200毫安以上,不小于36平方米;多管头X线机房面积可酌情扩大。

2、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毫米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壁和天棚(多层建筑)应有1毫米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透视机房的墙壁均应有1毫米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机房的门、窗必须合理设置,同样要有合适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3、机房内布局要合理,不得堆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受检者的候诊位置要选择适当,并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机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机房门外要安设工作指示灯。

4、使用单位要因地制宜采用防护厚度为0.5毫米铅当量的各种摄影防护设施。

5、使用单位应对每台X线机配备适量的符合防护要求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如0.25毫米铅当量的铅橡胶手套、铅橡胶围裙、铅坐椅等。供胃肠及其他特殊检查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应有较大铅当里。

6、使用单位应注意配备可供受检者使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和固定特殊受检者的设备。6.6.2 放射治疗室的防护设计要点

1、放射治疗室的位置、空间与结构

放射治疗室的建筑位置:远距离放射治疗室须建筑在保证周围安全的地方。所谓周围环境,既指相邻非放射工作环境,也指公众生活环境。为此,放射放治疗室一般都设计在首层建筑物的一端,且与非放射工作环境隔开。治疗室本身须有单独的治疗室、控制室,并且两者相互分开。

放射治疗室配套房间设置:医院的放射治疗科应设有模拟定位室、治疗室、控制室和候诊室。设安全区与照射室之间的过度区,以降低控制室及候诊室的辐射水平。放射治疗室面积:治疗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一般均不小于30m2。

2、放射治疗室墙壁的防护设计 治疗室的四周墙壁(多层建筑应包括天棚和地板等)都须有足够的屏蔽厚度。设计原则是:有用线束投射方向的墙壁按主射线屏蔽要求设计,其余方向按漏、散射线屏蔽设计。对通过治疗室墙壁的导管、导线也要采取防护措施,使之不影响墙壁的防护效果。

3、放射治疗室的安全连锁设施

由于放射治疗用辐射源是较大型的辐射装置,主设束的剂量较大,即使是很短时间的意外照射,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而在设计上采取多重安全连锁措施。

4、辐射产生的有害物质的防护与处理 当辐射能量较低时,治疗室空气被电离,产生臭氧,使室内气氛减少,为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治疗室须设强制通风设备。防护规定要求治疗室换气量每小时3-4次。6.7 射线装置报废后处置措施

射线装置到废年限或经修理达不到要求需要报废时,建设单位应向原发辐射安全许可证机关提出部分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申请,由原发证机关核查合格后,予以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废旧设备可退回原生产厂家或交由有相关资质单位处理,并在发证机关备案,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处理或出售,射线装置台帐、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长期保存,不得随设备报废而销毁。射线装置不通电时不会产生辐射,因此,在不通电的条件下,报废射线装置不会外界产生辐射影响,建设单位不能随意对报废射线装置通电使用。6.8医院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6.8.1河源昆华人民医院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

1、不得使用、转让和出租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

2、设放射卫生防护组织,该组织可定期对放射科的放射防护情况进行督察。

2、放射装置工作人员要树立严密的科学作风。育龄妇女要注意查询是否怀孕,以采取合适的剂量和必要的防护;儿童要严格采取合适的剂量和必要的防护。

3、健全防护设备:铅玻璃、铅衣、铅围脖、铅眼镜、个人计量笔等。

4、工作时佩带个人计量笔及铅衣和铅眼镜等

5、发生辐射事故时,要按规定处理,并且登记,及时上报当地卫生主管部门。6.8.2 河源昆华人民医院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1、医院内备有一定辐射损伤治的药物和设备。成立辐射事故应急小组,医院负责人任组长。应急小组主要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组织进行必要的演练。

2、一旦发生辐射事故,立即强制切断仪器电源,尽快将受辐射人员带离现场进行检查、实施必要的救治,不得以任可理由拖延受辐射人员诊治的时间。及时向医院负责人、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3、放射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检查原因,追查责任人,是人为原因要给予严厉处罚。总结事故原因与教训。

4、出现故障仪器,经专业技术人员维修,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不能达到要求绝不能投入使用。6.9 结论和建议 6..9.1 结论

1)、该项目目的明确,理由正当,项目选址适宜,布局合理,按辐射防护措施屏蔽设计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同时具备了技术、人员等条件,管理措施完善。

2)、现场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拟选址周围土壤中U、Th、K及总α、总β,环境空气x-γ剂量率水平在河源昆明市放射性本底范围,属正常水平。

3)、射线装置只在使用时产生射线,在医护人员正确操作,选择合适剂量下,按专章落实各项辐射防护措施,射线装置机房的防护设施(包括墙、顶篷和防护门),能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防护安全。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不会超过辐射剂量限值,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是 18 可以接受的。

4)、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应用医用射线装置多年以来,并未发现辐射事故,可见项目的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可行的。

5)、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本专章采取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认为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新院射线装置应用项目是可行的。6.9.2 建议

随着医院的发展,放射性设备室开展的治疗和诊断项目将会增加,接待病人数也将有所提高,为了保护环境和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提出如下建议:

1)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超剂量、长时间、近距离接触。防止误入X射线机房和漏射、散射对公众有辐射影响的事故发生。

2)加强对工作人员放射性防护专业知识的培训,完善规章制度。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与核素的接触时间。

3)充实放射性设备室工作人员的数量,建立工作人员的轮换制度,尤其是从事分装、注射和扫描摆位的工作人员,从而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4)每台设备配备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以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辐射泄漏情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项目概述

为了完善河源昆明市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城市整体救治能力, 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在河源昆明市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拟建设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新院)项目。该项目选址于河源昆明市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环城东路和穿金路交叉处,项目选址于河源市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项目用地已取得河源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人民医院建设用地的复函》(河府办函)218号文同意,并取得河源昆明市人规划建设局《河源昆明市昆华人民医院新院区用地规划设计要点》批复。

该项目征地面积130000m275.64亩;总建筑面积:129380m275.64亩;容积率:0.995;绿地率:55%。医院根据卫生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全院设置10001500张住院病床、平均日门诊量1200、高峰期门诊量1800人次要求规划,全院员工16002000余人,计划总投资约1.97亿元人民币。

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建设门诊综合楼、急诊部(包括紧急救援中心)、医技综合楼、500床的住院综合大楼、60床传染楼、60床肿瘤中心、ICU、手术室消毒中心等;同时完成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污物处理系统、室外环境工程和绿化工程等。一期建筑面积约79600平方米。第二期 建设380床的专科住院楼、培训教学楼、康复疗养中心楼。建筑面积约为49780平方米75.64亩左右。7.1.2评价区环境质量

1、地表水环境质量

评价区内项目用地西侧小溪自本项目排污口上游300米至本项目排污口下游3200米河段汇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的要求,小溪汇入东江处东江河段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的要求。评价区域地表水质良好。

12、环境空气

评价区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等常规指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环 19 境空气质量良好。

32、声环境质量质量

评价区内声环境质量现状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

7.1.3 环境治理措施和影响评价结论

1、施工建设期环境影响 施工期通过洒水降尘、隔绝工地和外界、限制噪声施工、及时处理余泥、工地用水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外排等措施,可使施工期产生的各种污染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削减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活动结束,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也将结束。

2、污水治理措施和水环境影响

各种污水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消毒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后排入项目西面小溪污水系统,不会对该消溪以及东江干流的周围水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待周围市政管道建设完毕,污水将经过预处理和消毒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污水预处理限值的要求后外排后进入市政管道、交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上述影响将消失。

3、废气治理措施和环境空气质量影响 油烟经烟罩收集净化,再经静电净化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限值,油烟浓度不大于2mg/m3,再经过内置烟井引至后勤4楼天面排放;发电机燃油尾气经过水喷淋(喷淋水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即: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00mg/m3,烟色小于林格曼黑度1级,再经内置烟井引至建筑物天面排放,排放口应高于自身建筑并高于周围30米内其他建筑物,远离周围敏感点以及项目自身敏感区域,同时内置烟井内设置隔热措施。通过上述措施,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可得到有效处理,不会对项目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产生明显影响。

4、噪声治理措施和声环境影响

对备用发电机进行隔声、减振、吸声、消声综合治理;水泵、中央空调放置在设备间内,并进行减振、隔声处理;各类进、排风机进行隔声处理,进排风系统进行消声、减振处理;冷却塔选用低噪类型,放置在综合楼建筑物天面并进行隔声、基础减振处理。通过上述处理,设备噪声在本项目边界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的要求,即:昼间≤60dB,夜间≤50dB,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5、固废治理措施和环境影响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包括医疗废物和一般生活垃圾。一般生活垃圾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需分类妥善收集后交河源昆明市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本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会产生一定的污泥、传染病楼化粪池会产生一定的沉积物,均属于危险废物,需定期清理,并作为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上述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6、平面布局分析

从项目整体布局上看,各功能区清晰明确、相对独立,医院整体以及局部的传染楼、污水处理站等均考虑了有效的防护隔离空间、传染楼设置了专用入口,可有效避免医院内外车流、人流、物流的无序流动,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其布局整体上是合理的。建设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应主题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种环保治理要求,强化各功能区的防护效果。

7、外环境影响 就目前而言,本项目周围无明显的污染因素,外环境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按照规划,未来外环境中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污染因素为未来文昌路和纬十四路环城东路和穿金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在设置绿化隔离带后,道路车辆噪声传播至医院建筑边界时可符合 2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的要求。由于有较大的退缩距离,未来上述道路的汽车尾气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7.1.4辐射评价专章结论

1、该项目目的明确,理由正当,项目选址适宜,布局合理,按辐射防护措施屏蔽设计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同时具备了技术、人员等条件,管理措施完善。

2、现场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拟选址周围土壤中U、Th、K及总α、总β,环境空气x-γ剂量率水平在河源昆明市放射性本底范围,属正常水平。

3、射线装置只在使用时产生射线,在医护人员正确操作,选择合适剂量下,按专章落实各项辐射防护措施,射线装置机房的防护设施(包括墙、顶篷和防护门),能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防护安全。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不会超过辐射剂量限值,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4、河源昆明市人民昆华医院应用医用射线装置多年以来,并未发现辐射事故,可见项目的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可行的。

5、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本专章采取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认为河源昆明市人民昆华医院新院射线装置应用项目是可行的。7.1.4 清洁生产

本项目属社会服务项目,其清洁生产主要是实施清洁能源、节水、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措施。本项目采用建筑材料、所采取的节水、节能措施与方案,以及清洁能源方案来看,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是较高的,节水、节能和清洁能源措施及方案是经济、技术可行,而且实用性强。7.2 主要建议

(1)污水处理采用预处理――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预处理包括:传染楼产生的各种污水需经过预消毒、饭堂含油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化粪便池处理、口腔科少量含汞废水采用Na2S沉淀法预处理、放射性废水设置衰变池进行预处理;生物氧化段采用接触氧化工艺,消毒采用二氧化氯工艺;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地埋结构。

(2)污水处理设施分期施工,建议首期间设计处理能力500吨/日,二期设计处理能力300吨/日。若项目二期工程实施时附近市政集污管道已经建设完成,则无须在进行二期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可将首期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后成为预处理和消毒设施,污水经过预处理和消毒后可排入市政集污管道,交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3)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气通过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系统。

(4)厨房油烟经二级净化后,通过内置烟井引至后勤4楼天面排放。发电机燃油尾气经过水喷淋(喷淋水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经内置烟井引至综合楼建筑物天面排放,排放口应高于自身建筑并高于周围30米内其他建筑物,远离周围敏感点以及项目自身敏感区域,同时内置烟井内需设置隔热措施;上述排气口进行适当美化。

(5)厨房采用石油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备用发电机使用含硫率不大于0.2%的轻质柴油作为燃料。

(6)噪声设备进行隔声、减振、吸声、消声等治理,冷却塔选用低噪类型,放置在综合楼建筑物天面并进行适当隔声、基础减振处理;放置冷却塔的位置应与周围敏感建筑保持20米左右的距离。医院内通过限速、禁鸣等措施控制车辆噪声。

(7)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并制定好事故应急措施对应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8)、放射诊疗应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做好防护、屏蔽设计,规范放射诊疗的操作 21 要求,根据本评价和相关要求制定并严格执行《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事故应急预案》。报废后的废旧设备可退回原生产厂家或交由有相关资质单位处理,并在发证机关备案,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处理或出售,射线装置台帐、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长期保存,不得随设备报废而销毁。

(9)其他建议见本报告书相关章节。7.3 综合结论

河源昆明市人民昆华医院(新院院)项目选址合法、平面布局较合理,产生的各种污染因素经过治理后可达到相关环境标准和环保法规的要求,对周围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的影响较小。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相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杜绝事故发生。在此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河源昆明市人民昆华医院(新院)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第三篇:贵阳市交通现状调查分析

贵阳市交通现状调查分析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ITY OF GUIYANG

1.综述

贵阳市地处贵州省中部,贵州省会,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城市范围较小,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与其他城市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贵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环线的建设、中心区与外围组团联系道路的修建、中心区道路的不断改造、公共交通发展等,极大地改善了贵阳市的交通环境。

但是,近年来,随着贵阳市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市区房建速度加快、人口和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贵阳市区交通不堪重负,目前,贵阳市机动车总量已突破25万辆,年增长率超过17%,随着汽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市区交通成为突出问题,由于“停车难”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造成市区交通管理上及不规范,占道停车现象日益突出,城市交通秩序、交通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云岩、南明两城区内长期存在交通堵塞难题。对此,贵阳市**采取了道路拓宽、封闭部分路口和拆除部分路口“转盘”等措施,虽有一定成效,但还是标本难治。同时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和匹配,因此存在着很多问题。

同时指出,先进的交通设施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必不可少的“硬件”,而高效的交通管理就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不可或缺的“软件”。城市道路建设是有限的,而管理却是无限的。要缓解城市行路难,在不断改善交通设施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向管理挖潜力。

2.贵阳市区交通问题

2.1

中心城区的交通现状

贵阳市中心城区的交通堵塞由来已久,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均无建树,收效甚微。由于行驶车辆与日巨增,现今交通状况很不乐观!车辆行驶,“三步一停、五步一止”,“大街小巷、乱停乱放”,“中心城区、喇叭声声”,使人烦闷不已!相关部门随有规定市区禁止鸣喇叭,又于去年予以重申,但收效甚微。现如今又加上危险的“黑摩的”,“黑的士”威胁,这些黑车已经不是过去只在郊区一带跑了,市中心随处可见,特别是“黑摩的”,各十字路口均藏有几辆拉客的,他们更不把红绿灯放在眼里。交警整日为交通堵塞已不堪重负,其它都是鞭长莫及。

总的来看,因为贵阳市的东西走向的重要公路有6条,而南北走向的重要公路只有4条,所以南北走向的公路堵塞比较严重,最严重的部位是在一些公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比如横穿市区中部的延安路从西到东的各个十字路口,包括市中心的紫林庵和喷水池,以及市区南部和西部的一些路口。目前堵塞最严重的区域是在城市中东部,它由延安路,宝山路,都司路,中华路这些重要公路包围,由于该区东南角的蟠桃宫十字路口在进行拆除中心环岛的工程,因此要经过那里的车辆只能绕行附近的十字路口或该区内的两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在加上区内交通建设不合理,于是造成了较大的交通压力。

2.2

一环建高架

一环路路线走向为:蟠桃宫——宝山北路——北京路——枣山路——浣纱路——解放路——宝山南路——蟠桃宫,全长约13km。一环路作为中心城区的交通主动脉,承担着贵阳CBD地区的主要交通流量,大部分路段、交叉口的实际交通量已超过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不堪重负,急需对一环路实施道路交通工程改善措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为此有关部门应针对一环路加紧改造,一环路快速化改造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沿线各交叉口节点,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利用地道、跨线桥、立交等道路形式,实现直行交通流无信号灯控制的通行条件;同时,在路段上增设人行天桥或地道,配套无障碍设施建设,创造便捷、安全、公平、高效和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环境。

2.3 公交优先

规划部门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历来是非常重视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贵阳市城市交通规划》确定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即为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总体上来说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贵阳市**和市民的共识。在**、公交总公司等各方努力下,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交服务水平也明显提高。

然而,建立一个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需要各方面的因素促成,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公交设施的不断完善(公交部门为此专门编制了《贵阳市城区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建设部门近期编制的《贵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以及**对公交优先的相关政策的倾斜,对公交优先理念的大力推广都是任重而道远的。**及各级部门对公交各部门应将口头支持公交发展的“感情投资”进一步落实为在资金、技术投入、道路使用、场站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政策投入和引导。这样只有真正的公交出行便利了,才会有更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以此减少大量机动车出行对城市的交通压力,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

2.4

部门协调不当

城市交通是集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正确的**决策、合理的交通规划、科学的道路设计、高效的施工、严格的执法等诸多方面。但是,据了解,在现行体制下,道路设计、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协调,交通管理部门很少参与道路设计,道路设计者对交通管理也缺乏了解,结果道路建成不好用,瓶颈多;部分交通建设项目缺乏长远规划,降低了现有交通设施的利用率,影响了交通投资的综合效益。

此外,各相关部门之间也缺乏配合和沟通。比如交通管理部门反映路面广告灯箱太多,影响了司机的视线,但这是工商部门管的;地下停车库设计不合理,停车不方便,但这是规划和建设部门的事等等,这些需要多部门协调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3.硬件改善措施

3.1

改善环线

贵阳规划的三条“环线”很好。一环已经形成;二环正在建设中,而且还要修成快车道。如果一环也能修成上下两层的高架路那就更好了,在市城区外围解放路一一宝山路一一北京路一一枣山路之间,尽快修建环城高架公路,并与原建的部分高架公路进行整合联通。同时在头桥客车站、宝山南路口、延安东路口几处新建立交公路桥,使市区长线车流和过市车流得以有效分流运行。将来行车速度可以大大加快,充分发挥它们疏导交通的作用。

3.2

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优势,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公交优先”。

贵阳市的公交搞的是比较好的,线路基本合理,车容还算整洁,让座率也比较高,包括郊区车在内的所有公交车全部无人售票,全国少有。但是根本还谈不上真正的公交优先。去年“公交日”在电视上看到市长乘公交车的镜头,很令人鼓舞,可惜只是作作样子而已!据我观察,其实也就是上下班高峰期最容易堵车。如果市长和有车族们能够乘公交车上下班,那将减少多少堵车现象啊!

要真正体现公交优先,一是增加公交线路,希望新增的三十几条公交线路尽早实现;二是增加公交车辆,提高高峰期公交车密度;三是认识公交的公益性质,财政上给与适当补贴,鼓励市民乘坐公交车,可以借鉴北京的经验。北京实行刷卡乘车,每人仅0.4元,学生0.2元,无卡投币每位仍为1元。去年我在北京一个多月,天天乘车,发现90%以上乘车者刷卡。这样的优惠,足以吸引更多有车族乘坐公交车,一些有条件想买车的也放弃了购车的念头。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上路车辆,既可以避免堵车,又可以节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何乐而不为!东京那样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基本没有塞车现象,为什么?在日本周一到周五,一般人甚至是老板,都不开私家车上班,在街上跑的基本都是营运车辆。日本的公共交通极其发达,上班时间绝对有保证,我们何不可以借鉴一下呢?

3.3

尽快修建市中心轻轨环线

在两城区中心区域的延安路一一瑞金路一一遵义路一一富水路之间,在贵阳市轻轨交通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修建市中心轻轨环线,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城区交通堵塞状况,与此同时,对富水路实施道路拓展改造工程。

3.4

关键点的改善

拆除一些十字路口的中心环岛:这是最近在市民和媒体中间反响最大的措施。目前贵阳原有的11个环岛已被拆除了6个,正在拆的有1个,仅剩的4个当中有的处于交通压力较小的路口,有的则是有标志性建筑,是否要被拆除还在考虑。环岛被拆除后,密集的车流就少了一些阻碍,交通设施能得到一定缓解。

这一措施与建高架桥,立交桥,地下车道和人行天桥相比,施工范围小,工期短,施工难度小,因此成本较低,但实行后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导致了车流量大增,反而会造成交通压力扩大以及下一个路口堵塞,进而加大交通设施的磨损和维护难度。因此,这一措施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对多个环岛同时进行,但每在拆一个环岛之前都应认真考虑会带来的后果,包括对文化的影响——少数环岛有着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大南门路口,在拆除原来的“大转盘”时,仅保留不大于原来的蓝花雕塑的环形地域,修建新的两层交通民族文化设施,下层为基座及交通指挥信号设施,修建新的两层交通民族文化设施,上层为环形的贵州的汉、苗、布依、水、彝、仡佬等多民族环形团结群雕;原来的蓝花金属雕塑可同时移到人民广场安置。在东门文昌阁路口地段,修建十字立交公路设施,缓解这个“卡脖子”路口的堵车状况,也不影响文昌阁的历史风姿。

3.5

解决停车问题

造成目前我市停车问题的原因,绝不能简单归结为停车泊位供应不足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停车规划、建设、管理和收费等多个方面。如何使我市能够逐步走上私家车时代停车发展的良性轨道,必须加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机制,形成城市良性统一的停车场市场,同时还必须加强路面管理,确保正常的停车秩序。

4.软件改善措施

4.1

智能化管理,科学引导交通流

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通过智能化管理,在掌握城市各条道路车流量及流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交通监视、控制和诱导系统,建立网络化交通勤务管理模式,提高道路交通管控水平,科学引导交通流,缓解城市行路难。近几年来我市交通管理部门通过推行智能化管理举措,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市中心城区主干道路口信号灯已安装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交通台广播路况信息,司机可以及时应对。

4.2限制汽车的数量和消费

贵阳市的发展空间是受到了山区地形的一定限制的,因此行驶的汽车过多就会导致城市空间的拥挤。贵阳市交警支队交通秩序管理科的李昂主任告诉我,贵阳的机动车数量每年在按11%高速度增长,现在市内机动车已有30多万辆。车辆过多是造成交通堵塞的根本原因,如果不限制车辆增加,光靠修建高架桥,立交桥,地下车道,人行天桥和拆除中心环岛,是解决不了交通堵塞问题的。

11%的汽车增长量,意味着买车的人会更多,汽车,石油等行业的收益会增加,**税收也会因汽车消费而增加,如果限制汽车消费,无疑会影响这些单位与个人的利益。为了粗略了解人们对限制汽车消费的态度,我作了一次网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回答者中相当一部分人想买私车,且大部分人不希望**限制汽车消费。贵阳市一家

人不希望**限制汽车消费。贵阳市一家投资公司的高级职工许祥福接受我的电话采访时说,他和他的朋友们都有买私车的想法,汽车对他的商业活动来说很重要,它可以提高他的办事效率,**如果想解决交通堵塞,最好是通过改善交通设施,而不应限制汽车消费。

4.3

分配行驶权,让公交车跑得更快

贵阳市道路建设和国内所有大中城市一样,犹如一个底气不足的“运动员”,虽然大汗淋漓地拼命追赶,可总是赶不上它的对手———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因此,单靠修建城市道路来解决交通拥堵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把有限的道路资源合理利用起来。

我们知道,4辆小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与1辆公共汽车所占面积是一样的,而后者的载客量远远高于小汽车。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节省道路资源四分之三,交通事故是小汽车的百分之一。可以说城市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由此可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目前就应该通过加强管理,调节各种车辆的行驶权分配:市交通科研所有关人士认为,合理控制出租车总量,适度控制公务车总量,引导有节制使用私家车,对摩托车实行区域控制,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战略,解决公交站场问题,在通行上优先,给公交车专用信号、专用道,将城市居民的出行更多地吸引到公共交通方式上来。

4.4

交警上路,分段负责疏导交通

分管的路段堵车扣分,赏罚分明。我国的一个怪现象是警察里面没有兵,似乎所有警察都是干部,都是警官。我以为只有管警察的干部才是警官,一般交警都应上路,不坐办公室。别只让那些交通协管在路上吹哨子,他们只能管行人,管不着汽车。

4.5

适当控制进入市中心区的车辆。

市中心区是东至文昌路、西至瑞金路,即贵阳老城的范围。中华路只准公交车、出租车和特许车辆行驶,恢复原来的斑马线,在公交站处增设人行横道,充分发挥中华路繁华商业街的第一功能。此外,可实行实行错时上、下班、外来市区非紧急公务车辆实施特时间入城、公务车以外小客车、小轿车车牌单、双号隔日行驶等实质性措

施。

4.6 增强市民交通意识

增强交通意识,人车都要守规矩交通管理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要切实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要强化“路权”观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严罚严管,增强全民的交通意识。无论是对车辆还是对行人来说,都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很多人不把违章当回事,就是这些违章,使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大大下降。减少非机动车、行

人的违章现象,增强市民交通意识,保证城市道路畅通。

4.7 打破体制障碍,探索管理新模式

在贵阳市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同方向的几条道路同时“开膛破肚”,常常造成这一区域内的车流停滞,交警部门纵然投入大量警力,也无济于事。不妨将城市的各个交通管理职能部门“统”到一起集中管理,可以避免目前普遍存在的多头管理、缺乏协调等弊病。当然,如何打破各部门在管理权限上的分割,还有待于大胆探索。

第四篇:2010年 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模版)

2010年 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综 述

2010年,在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将环境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通过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我市圆满实现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列全省前列,生态环境呈良好状态。

2010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97%,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5.83%;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5.6分贝、67.8分贝,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 气 环 境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贵阳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57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27毫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以内;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7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整体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09年与2010年贵阳市空气质量变化见下图。

2010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3天,优良率为93.97%,其中,空气质量一级(优)的天数为105天,二级(良)的天数为238天,三级(轻微污染)的天数为22天。空气质量API指数平均值为63,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2010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等级比例见下图。

2010年我市中心城区降尘年平均值为9.14吨/km2·月,比去年有所上升。降水pH年平均值为7.01,酸雨未检出。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0年贵阳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13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45万吨,占排放总量的49.3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68万吨,占排放总量的50.67%;烟尘排放量为2.9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1.26万吨,占排放总量的43.40%,生活烟尘排放量为1.6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56.60%;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49万吨。

措施与行动

2010年,我市以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实施能源改造和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率和城镇燃气普及率;加大城镇人口稠密区域工业企业关停并转迁力度,淘汰、关停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企业;大力推进电力、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对污染严重和超标排放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和限期治理;同时,积极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和城市饮食油烟、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全市人居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

■ 大力发展城市清洁能源

2010年,我市城市燃气用户达66.3万户,用气总人口225.4万人,实现用气人口与城镇人口同步增长。全市城市燃气气化率达95%,中心城区气化率达98.5%。

■ 积极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作

按照环保部环发[2010]54号文《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要求,我市制定印发了《贵阳市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了贵阳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培训会,对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确定了2010年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2010年,我市对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贵州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贵阳华能焦化制气有限公司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通过了省环保厅验收。

■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大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按照省政府下达的计划要求,我市淘汰落后产能涉及电解铝、炼铁、水泥、黄磷等4个行业。2010年我市淘汰了贵州水泥厂等6个企业的落后产能,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万吨、水泥产能76万吨、电解铝产能3万吨、黄磷产能0.25万吨。

■ 对污染严重和超标排放单位进行限期治理和技术改造

2010年,我市对贵州三山研磨有限公司、清镇市中八耐火材料厂、清镇市兴旺耐火材料厂等8家废气超标排放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要求对污染物治理后达标排放,8家企业基本按要求完成治理,达标排放。

白云区对辖区内部分工业烟(粉)尘排放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完成了中铝贵州分公司碳素厂成型车间重油改天然气、贵铝华阳碳素厂重油改天然气、贵阳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锅炉烟气治理、贵阳银星化工有限公司燃煤改电工程,通过技术改造,上述四家企业每年减少SO2排放300余吨,减少烟尘排放200余吨;同时,中铝贵州分公司氧化铝挖潜扩建及环境治理工程已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550吨。

■ 强力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

2010年,为深入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市成立了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建立了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检测仲裁线;为规范全市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工 作,我市颁布实施了《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成立了贵阳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督查组,加大了对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工作的监管力度,2010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8万辆,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93.22%;同时我市还开展了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分标管理工作,加大了“黄标车”的更新、报废力度,全年共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三十多万套、“黄标车”以旧换新1518辆,按照国家政策发放补贴资金1968万元。

■ 深入开展城市饮食油烟、扬尘污染防治

2010年,我市加大了对城市饮食油烟、扬尘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城区油烟污染扰民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白云区制定了《白云区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专项整治方案》,对全区建成区域进行了责任区划分,与各相关部门联合行动,重点对60家饮食经营户进行了整治,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要求饮食经营户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设施,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清镇市对红枫街8家餐饮店、云岭街25家餐饮店的饮食油烟进行了整治,饮食经营户治理后排放的油烟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010年,我市加强了扬尘污染的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和渣土运输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采取设卡守点,在建筑工地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加强源头管控等措施,严查 渣土车辆不密闭运输、渣土撒漏等行为;对堆放煤炭、水泥等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的,易产生扬尘污染的露天堆场进行了检查,对不符合要求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贵阳发 电厂等7家工业企业下发了整改通知,小河区建设完成了蔡冲煤矿西站铁路转运货场整体喷淋除尘设施,使长期影响该区域的粉煤灰扬尘污染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水 环 境

水环境质量状况

饮用水源地

贵阳市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有:阿哈水库(向南郊水厂供水)、南明河麦达河段(向中曹水厂供水)、南门河汪家大井段(向东郊水厂供水)、红枫湖(向西郊水厂供水)、沙老河水库(向北郊水厂供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主要河流

2010年,贵阳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5.83%,城市主要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污染特征主要以生化需氧量为主的有机污染。

六广河:六广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标准。

南明河:南明河花溪断面和普渡桥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功能区要求;新庄断面生化需氧量超标率为16.67%,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功能区要求。

主要湖泊与水库

红枫湖:红枫湖水体水质总体良好,与去年相比,有机污染、总磷总体有所减缓。西郊水厂水源地取水口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源地水质考核要求。

百花湖:百花湖水体水质总体良好,与去年相比,有机污染、总磷总体上有所减轻。

阿哈水库:阿哈水库作为南郊水厂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符合国家饮用水源地水质考核要求。

乌江水库:乌江水库除总磷外,水质可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与去年相比,总磷浓度有所下降。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0年,贵阳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4.96万吨,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0.17万吨,占排放总量的3.44%,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79万吨,占排放总量的96.56%;氨氮排放总量为0.35万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为0.01万吨,占排放总量的2.38%,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0.3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97.62%。

措施与行动

2010年,我市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扎实推进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煤炭、化工、冶金、食品等行业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 扎实推进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2010年,我市开展了地表水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全市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基础环境调查、农村饮用水源调查评估工作,同时按照《贵州省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开展了全市饮用水源环境安全隐患大检查;对北郊水库等9个饮用水源地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并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排污口进行详细调查,实施取缔关闭工作。

乌当区对汪家大井饮用水源地2个工业企业及45家农家乐,实施责令停止生产、拆牌停止经营等措施,实现了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没有排污口。

云岩区加强了对辖区内金钟河、黔灵湖、小关水库等地表水环境的整治,修建了雅关、偏坡、黔灵公园截污工程及水东线截污工程。

小河区安排专项资金120万元,在阿哈水库1110米水位线沿岸(小河区范围内)设置5.6公里围栏,在村寨集中及交通要道附近设置相应的界碑、界牌和警示标志。

■ 大力开展“两湖一库”污染治理

加强湖、库周边工业污染源治理

按照《贵阳市两湖一库周边重点工业污染源超低排放工作实施方案》,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废水超低排放项目于2010年12月20日通过省环保厅验收,该公司生产废水排放量由项目实施前的1406 m3/h,降至400 m3/h左右,外排废水中COD浓度降至50mg/l以下。2010年5月10日,投资2.1亿元的贵州美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废水超低排放治理项目,通过省环保厅验收,废水排量从每小时1600吨大幅下降到每小时95吨。

实施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2010年,清镇市完成了朱家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东门河河道综合治理,朱家河污水处理厂一期进出水在线监控系统及中控系统建设项目,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二期建设项目以及站街、百花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项目。

2010年底,云岩区建设完成了三桥、马王庙污染治理、金钟河河道治理和蔡家关越域排污工程。

推进废弃煤矿治理

2010年,我市完成了栗木寨废弃煤矿综合治理实验项目,制定了百花湖石垌煤矿治理项目治理方案,启动了花溪区废弃煤矿治理工程。

多渠道、多形式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2010年,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清洁示范工程、人工湿地建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湖滨生态修复工程;全面禁止“两湖一库”周边规模化畜禽养殖;着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实施有机生态茶叶、有机蔬菜、蚕桑、农机节能减排等一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坚决禁止在“两湖一库”周边范围内使用磷化物、农药、化肥,禁止钓鱼、炸鱼、毁灭性捕鱼等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

■ 加强南明河沿岸的污染防治

2010年,我市继续加大对南明河沿岸污染源的执法监管力度,督促检查各污染源单位完善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记录及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查处南明河城区段沿岸违法排污90余起,拆除沿河违章建筑;对南明河、市西河全段排查出的近60个污水入河点进行封堵;同时,定期清运打捞河道垃圾。制定河道清淤方案,全面启动南明河城区段清淤工程。

■ 加大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推进中心城区雨污分流

2010年,我市继续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督查力度,加快在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提升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全市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提升至65.6万吨/日。同时,对全市所有污水处理厂和其他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控。

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清污分流和雨污分流工作,提高污水收集量和处理率。2010年我市完成了贯城河截污管、麻堤河截污沟、春蕾大沟、麻冲大沟、杨柳冲东支、盐务大沟等6条雨污分流干线的建设。

声 环 境

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贵阳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5.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为67.8分贝,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措施与行动

■ 区域噪声污染综合治理

加强噪声污染日常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对工业企业、建筑施工、文化娱乐、五金加工等各类噪声源的监管和整治,严格查处噪声扰民的违法行为。2010年,我市查处噪声扰民行为240余起。中、高考期间,我市开展“绿色护考”行动,环境执法人员在各考场定点值守,对考场周围100米范围内的敏感噪声污染源进行巡查,实行强制性监控,给考生营造一个宁静的考试环境。

■ 交通噪声治理

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中心城区主干道“白改黑”、对公交车辆和出租车从业人员进行禁鸣宣传教育,拆除了中心城区大型公交车辆的高音喇叭、查处违法鸣号等措施,有效减少交通噪声污染。

辐 射 环 境 管 理

2010年,我市加大了辐射执法能力建设,配备了辐射执法设备和辐射监管个人防护设备,对监管人员进行了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知识上岗培训、对使用辐射设备的从业人员进行 了上岗证培训,同时,加大了移动源和移动射线装置的监管力度,完善了辐射设备的验收手续,促进了全市辐射安全监管能力的提升。

2010年,全市共计办理辐射项目1335个。其中省级审批移动基站1124个、输变电项目9个、辐射安全许可证27个,市级审批辐射安全许可证153个,放射源强制收储19枚、报废处置射线装置3台。2010年,贵阳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固 体 废 物

工业固体废物

201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67.72万吨,综合利用量为658.52万吨,处置量为488.98万吨,贮存量为25.14万吨,排放量为0.07万吨,处置利用率为97.88%。

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2010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75.75万吨,无害化处理总量为 70.99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93.71%。

措施与行动

■ 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监督管理

2010年,我市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经营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开展了全市非电力行业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及其废物调查、感光材料 废物调查、涉汞行业调查、废铅酸电池调查、重金属污染调查、皮革碎料制品清理整顿调查、尾矿库污染防治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依法处置危险废物。2010年,我市建成投运比例坝和高雁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项目,36户企事业单位的危险废物得到安全转移处置,收储废弃放射源19枚,危险废物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导则》,我市在《贵阳日报》和贵阳环境保护网等公共媒体发布了《2009年贵阳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信息公告》,提高社会公众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扩大公众参与的途径,增强公众参与的能力。

■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

2010年,我市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市级财政补贴资金10万元,专款用于云岩、南明两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同时,在市行政中心和实验小学统一配备了420个分类收集塑料垃圾桶、12000个分类垃圾袋、5000个套桶垃圾袋,并在具备设置条件的试点社区和学校建立了17个绿色回收站(亭),对不具备设置条件的试点社区采取委托社区附近的绿色回收站回购的方式,收购可回收垃圾;为确保生活垃圾密闭运输,我市投资600万元购买了拉臂式小型清运车30辆、清运车配套车厢300个、分类收集塑料垃圾桶2900个、可降解分类垃圾袋1436000个,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自然生态环境

2010年,贵阳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3%,新增城区绿地4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6平方米,较上一年提高0.11平方米。

自然保护区 花溪区青岩油杉自然保护区,面积3733公顷。

风景名胜区 贵阳市现有风景名胜区1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8个,市级1个: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百花湖风景名胜区(省级)、花溪风景名胜区(省级)、开阳风景名胜区(省级)、息烽风景名胜区(省级)、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省级)、清镇暗流风景名胜区(省级)、香纸沟风景名胜区(省级)、贵阳相思河风景名胜区(省级)、鱼洞峡风景名胜区(市级)。

森林公园 贵阳市现有森林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长坡岭森林公园(国家级)、息烽温泉森林公园(省级)、景阳森林公园(省级)、贵阳鹿冲关森林体育公园(省级)、贵阳云关山森林公园(省级)。

措施与行动

■ 生态恢复与建设

2010年,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年共完成营造林16.41万亩,新增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3%;建成了2个山体公园和10公里步道,新建了乌当区凤凰山8.67公里登山步道和市森林公园5公里登山步道;新建的3个山体公园(云贵山山体公园、双龙峰山体公园、湘雅山山体公园)接近完工。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2010年,我市完成了阿哈水库、红枫湖白岩小流域、百花湖三岔河支流小流域等15个饮用水源地,共15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了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建成了占地4000亩的观山湖公园。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以及对违法行为的严肃查处,有效地遏制了我市水土流失状况。

■ 农村环境保护

2010年,环保部将我市列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工作”的 试点城市之一,我市以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试点工作为依托,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 前,南明区永乐乡柏杨村、花溪区麦坪乡康寨村、小河区金山村长滩寨、修文县大石乡大石村、乌当区偏坡乡偏坡村、清镇市百花湖乡三堡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 目正在实施中。

大力实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区、乡(镇)试点创建工作。2010年,清镇市百花湖乡、乌当区百宜乡获得了省环保厅第一批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南明区永乐乡永乐村、清镇市百花湖乡萝卜哨村、修文县六广镇六广村获得了省环保厅的第一批省级生态村命名。通过生态乡镇(村)的创建,带动和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积极推行生态农业循环模式。2010年,我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0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农产品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8%以上;新建无公害果树基地1.002万亩、无性系茶园5741亩,中药材种植基地5500亩;有机肥使用面积达50%以上;通过建设乌当、花溪国家科技示范园区和开阳、息烽农产品发展优势区,成功打造了20个500亩以上特色蔬菜、果树精品生产示范基地。

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防治农村面源污染。2010年我市建成80个大型沼气池、20个乡村清洁工程;全市农村沼气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5亿元,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224252口,配套改厕221860座,改厨179060个,改圈219560间,进户路改造1585公里;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后续服务网点444个,覆盖了全市总农户数的42%。同时,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20528个,沼气饭煲58699个,沼气热水器911个,省柴节煤灶2837个。每年处理污染物270余万吨,可产沼气9000余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4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900吨,节约标准煤13.6万吨,保护林木78万余亩,直接为农民增收约2.68亿元。实现了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北京大学和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生态文明贵阳会议7月30日在贵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出重要批示,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环境保护部副 部长李干杰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发表书面演讲。

这次会议举行了主旨演讲和生态城市论坛、科学与技术论坛、教育论坛、企业家绿色行动论坛、国际传播论坛、生态文明与传媒行动论坛等6个专题论坛;学习交流了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举办了NGO与 政府、企业家圆桌会,生态城市规划案例讨论会,生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挂牌成立了贵阳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了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授牌、中意合作国家级贵 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示范项目及花溪国际生态示范小区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发布了《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2010——2020年)》。来自多界别、多学科的嘉宾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互动性讨论,并最终形成了会议成果——《2010贵阳共识》。

污 染 减 排

2010年是“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的考核年。201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抢抓新机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的工作部署,我市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多部门齐抓共管,攻坚克难,强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狠抓新庄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清镇市朱家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工程、贵州詹阳重工动力有限公司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项目等重点污染减排项目的落实,在GDP不断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削减。

经环保部、省环保厅核定,我市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4.9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7.13万吨,圆满完成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我市“十一五”二氧化硫目标值为18.67万吨;化学需氧量目标值为5.17万吨)。

规 划 与 投 资

2010年,我市对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并积极谋划贵阳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框架、目标指标体系,从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建设、环境安全、环境监管等方面着手,开展了贵阳市“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2010年,我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源治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环保投资达到23.8085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12%。

环 境 法 制

2010年,我市大力强化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2010年颁布实施了《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贵阳市生态环境和规划建设监督员管理办法》、《贵阳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制审批管理规定(试行)》,制订了《贵阳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试行)》,同时,严查环境违法行为,2010年共依法做出87起行政处罚,处罚总金额192万元。

环 境 准 入

为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新增污染,我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促进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10年,我市对《南明龙洞堡食品工业园规划》、《修文县医药产业园规划》、《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规划》、《乌当区医药食品工业园规划》、《清镇铝煤化工工业园规划》、《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规划》等规划环评进行了审查;办理了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手续3478个,预计总投资306.627亿元。其中市级审批的建设项目267个,拟投资274.776亿元;区级审批的建设项目3211个,拟投资31.851亿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否决建设项目20个,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三同时”执行率100%。

环 境 科 技 与 对 外 交 流

2010年,我市组织实施了《贵阳市污泥脱水固化/填埋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贵阳市大气环境容量预测模型与污染物控制》等环境科技研发项目。同时,与上海同济大学共同开展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深度处理研究》项目,贵阳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库型饮用水源地保护与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中的子课题“‘两湖一库’饮用水水源水文水质现状调查与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

2010年,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承办的JICA援助项目-第三国研修培训会上,我市向与会的湖南、呼和浩特等受援省市,印尼、泰国、越南等东南亚7国及蒙古国介绍了贵阳市日元贷款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情况,提高了贵阳市的知名度。

环 境 监 察 与 应 急处 理

环境日常巡查

2010年,我市环境监察部门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节能减排等环保重点工作和群众投诉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环境监察工作,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三同时”、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的检查,对重点污染源、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实行日查夜检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确保各污染源单位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严厉打击偷排、漏排等各种违法行为。

加大环保专项整治力度

在2010年环保专项行动中,我市开展了 “绿色护考”、“除扬尘,降噪声”、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取缔、南明河沿岸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521人次,现场检查污染源单位3183家次,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1起,查处结案率100%。

对污染源单位实施在线监控

2010年,我市对70多家污染源单位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111套(含30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单位),并对国控污染源单位开展了在线监控系统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通过率94.44%。

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为确保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我市环境监察部门对全市270家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情况进行了专项大检查,派驻19名环保监督员对我市发电厂及污水处理厂实施24小时现场监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绿色护考”营造宁静的中高考环境

2010年中、高考来临之前,我市环境监察支队会同市城市综合执法支队,在《贵阳晚报》上刊登了《关于在中、高考期间加强噪声污染监督管理的通告》,实行了“禁噪”措施,停止办理建筑工地夜间施工证明手续,严格禁止噪声超标违法行为,实施了2010年“绿色护考”行动。

高考期间,我市环保执法人员会同城市综合执法人员分成6个检查组共80余人,对居民集中地附近产生或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33家建筑工地、22家车辆修理厂、30家五金加工点、11家酒吧等娱乐场所进行了突击夜查,对小河区省建六公司、省建七公司、南明区贵州刘凌房开有限公司、亨特国际、云岩区马王庙道路改造工程等5家超时施工建筑工地和知醉酒吧噪声污染进行了查处。同时,在各考场定点值守,对考场周围100米范围内的敏感噪声污染源进行巡查,实行强制性监控保护,消除噪声污染隐患,确保了考试期间安静的环境。

积极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及人大、政协建议、提案

2010年共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1125件,其中有效投诉847件,均已办结回复,办结率100%,回复率100%。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33件,办结率100%,回复率100%。

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

2010年,我市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狠抓污染源现场监控,加大排污费稽查力度、规范排污费征收工作程序,做到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2010年我市对1366户污染源单位征收排污费4692.4万元。同时,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关于加强和规范贵阳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做好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2010年,安排市级环保专项资金污染治理项目12个,安排环保专项资金1496万元。

加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010年,为全面提高我市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我市成立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贵阳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开展全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贵阳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严格按照五个“第一时间”和“一案三制”的要求,建立健全了重点区域(流域)、行业、企业污染物档案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 制,加强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环境风险源的隐患排查,举办了贵阳市环境应急管理人员培训班,要求全市所有重点污染源单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应急预 案,基本形成了全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体系。

2010年,贵阳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联合花溪区政府等多家单位在花溪区9844分公司及杨梅水库举行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合演习,参与的部门有20多家,出动人员达300余次,极大地提高了各单位环境应急处理能力。

环 境 监 测

环境质量监测

2010年,我市对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实时报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9678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日报、预报365期,月报52期;降水监测数据744个,降尘监测数据44个; 完成了国控(重点流域)普渡桥断面、省控六广(乌江)、新庄(南明河)、花溪(南明河)、普渡桥(清水河)、息烽河入湖口(息烽河)、青岩(涟江)断面、阿哈水库、两湖(红枫湖、百花湖)及其周边污染源和支流的监测任务;完成了贵阳市地表水(包括市辖河流、重点湖库、南明河三年变清干支流、水功能区达标河 流、排污沟等)等近100余个断面(垂线)的常规水质监测任务;同时,还完成了我市四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阿哈水库、南明河、南门河、红枫湖)、各区县主要城镇饮用水源地、备用饮用水源地(沙老河水库、三江水库)的监测任务、水环境例行监测任务共计128次,累计报出数据28000余组;完成了我市四个功能区噪声点位、220个区域噪声点位和108个交通噪声点位的例行监测,区域噪声点位覆盖云岩、南明、白云、乌当、花溪6个区,交通噪声涵盖我市50条主干道,路段总长56.8公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2010年我市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包括对其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监督)、地方监管污染源、污染源执法检查、排污收费、建设项目执法检查以及污染事故纠纷处理和信访等进行了监督性监测,对建设项目“三同时”进行了验收监测;完成了重点污染源154家(次)的监测任务和数据上报工作;同时完成了小河、金阳、白云、花溪、二桥、清镇、新庄等污水处理厂每季度一次的监督性监测任务;监测了各区(县)所辖企、事业单位污染源废水、废气、噪声、油烟、烟(粉)尘662家(次)。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2010年按照《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响应程序》,完成了清镇、小河、花溪、乌当等地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任务。

其他监测

完成了南明河“三年变清”水质监测任务,向“天极网”和“贵阳新闻网”发布水质报告12期;完成南明河、黔灵湖、小关湖等“十件实事”及息烽河流域监测任务,各报送监测简报12期;完成“两湖一库”水质预警及“两湖一库”支流监测任务,报送监测简报12期。

环 境 宣 传 与 教 育

2010年,我市环保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开展,通过网络平台、媒体、户外广告、12369环保热线电话等立体式宣传,以及发放公开信、明信片、《创模市民手册》、《创模知识问答》、等各类宣传资料,广泛发动全市人民参与创模,极大地促进了市民对创模工作的知晓率,实现了“层层发动,广泛宣传,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利用媒体刊物宣传报道

2010年,各级各类媒体报道我市创模新闻3300余条,其中《人民日报》和环保部网站等中央级媒体90条。我市向环保部和省环保厅报送创模工作简报和动态156期,并在贵阳晚报上开设了宣传创建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的专栏《创模新视线》。

利用政府网络平台宣传创模

2010年,在市人民政府“中国·贵阳”网站,刊登创模宣传相关信息740余条,在市环境保护网站刊登创模新闻764条,同时,及时在线与市民交流,听取市民建议和要求。每月编撰《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新闻报道汇编》,报送有关领导及各级政府、各责任单位。

环境质量状况宣传

在贵阳市喷水池、南国花锦、邮电大楼、人民广场等市区内主要路口户外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不少于2次的播放频率,播放环境公益短片、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显示屏所在地实时环境噪声指数等内容,向广大市民进行环保宣传。

利用城市交通工具、城市出入港口开展创模宣传

在市区50辆公交车及10个公交车站上张贴了宣传标语,设置了公益广告,在火车站、机场候机厅、到达厅设置了创模宣传展板。同时协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其业务广告牌上增加创模宣传内容。

组织环保标志“黄绿标”宣传

组织贵阳日报、贵阳晚报、贵阳电视台、贵阳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单位,在机动车尾气检测点“黄绿标”核发现场,集中采访报道推行“黄绿标”的目的意义、申领和发放程序等,同时,印刷了30万份《贵阳市机动车环保合格标志发放便民手册》,拍摄了“黄绿标”发放专题片。

开展绿色创建系列活动

2010年,我市开展了“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截至2010年,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2家,省级“绿色社区” 19家,市级“绿色社区”96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 3所,省级“绿色学校”31所,市级“绿色学校”128所。

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模宣传活动

2010年,我市组织开展了“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招贴画设计比赛”、“2010·贵阳‘地球一小时’”、“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饮水思源——贵阳水环境调查市民行动”图片展、“环境公开日”、“绿色出行——公益健步走”、“资源再利用美家DIY”——废物制作小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展、创模绿色书屋、创模心愿墙、“环保婚礼”旧物制作服装展等一系列宣传活动。

2010年我市对“贵阳市环境保护网”进行了大规模改版,大幅度增强了网站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内容,通过加强网站界面的友好性和互动性,为市民了解全市环境状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窗口。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专栏

201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将创模攻坚工作纳入全市“三创一办” 的 中心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亲赴环保部汇报创模工作情况,多次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介绍我市开展创模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文 章,争取到环保部对我市创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现场调研、指导创模重点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创模攻坚工作的开展。一年 来,我市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创模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加快创模工程建设步伐

2010年,我市采取“分类管理、计时排查、挂号督办”等有效办法扎实推进创模100余项工程建设和整改任务,相继完成新庄污水处理厂等11座污水处理厂近百项整改任务,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09年的每日38.1万吨提高至目前的每日65.6万吨;完成了贯城河流域清污分流、蔡家关片区越域排污及麻堤河排污等工程主体建设以及市西河流域清污分流工程,日新增污水收集能力9万余吨,同时,还建成比例坝和高雁两个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项目,完成危废处置中心总工程量的65%。

强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010年,我市相继实施了城区地表水环境整治、“除扬尘,降噪音”、垃圾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城区绿化美化整治 “五大”整治行动。查处南明河城区段沿岸违法排污90余起,修复封堵沿河污水“跑冒滴漏”点60个,清运打捞河面垃圾4200余吨;查处违规运输渣土车辆1900余辆,取缔违法经营用煤火炉灶500余个;查处违法鸣号等各类噪声扰民行为4万余起;建成17个绿色回收站,分类回收资源5560余吨;完成36户企事业单位的危险废物安全转移处置,收储废弃放射源19枚;新增绿地49万平方米。

全方位打造创模亮点

2010年,我市突出抓好“两湖一库”饮用水源保护、黄绿标分标管理、排污权市场交易、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四项”创模特色工作,取缔“两湖一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290余个,新增和维修保护区围栏1.6万余米;完成花溪国家湿地公园各项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河道清淤及河岸整治、园区绿化美化及路网建设、沿河村寨环境整治等工作;建成排污权交易市场;制定了《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贵州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贵阳市(试点)试行办法》等制度。

抓好督查宣传协调工作

2010年,我市制定并印发各项制度20余项,累计出动350余人次完成50家目标责任单位9轮次督查,下达督办函30余份。累计印发各类创模宣传资料100万余份,发放 “12369”环保投诉热线手机公益短信80万条,向环保部和省环保厅报送创模工作简报和动态156期,各级各类媒体共报道我市创模新闻3300余条。完成小河、金阳等环保局独立建制工作,落实市、县两级环保机构及编制,新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4个,实现109项水质指标全项分析。争取了环保部两次派创模专家调研指导我市创模工作。

第五篇:2006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6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发布2006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希望通过《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的发布,使全市各界更加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了解、支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努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贵阳市环境保护局

2007年6月

概述

2006年,全市人民在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市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0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人均生产总值达17025元。

市委、市政府在高度重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市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狠抓省市长环境目标责任书的落实,全面推进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工作,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大气环境

简况

本市环境空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常年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持续降低,接近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浓度继续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水平,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状况

2006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与2005年相比整体进一步好转。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64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0.006毫克/立方米,接近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1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0.001毫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以内;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85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了0.00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环境质量日报、预报工作正常进行。2006年空气环境年平均污染指数为70,空气质量为一级(优)的天数为60天,二级(良)的天数为279天,一、二级出现的频率为92.9%,三级(轻微污染)的天数为26天。

2006年我市城区全年降水pH年平均值为5.94。

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672.89亿标立方米。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19.80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10.73万吨,占排放总量的54.19%,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9.07万吨;烟尘4.36万吨,其中工业烟尘2.91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6.74%,生活及其他烟尘1.45万吨;工

业粉尘2.22万吨。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大幅下降。

措施与行动

进一步加大废气污染治理力度,2006年,全市共下达废气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8个,工业污染源废气治理投资17655.9万元,完成工业废气治理项目21项,新增工业废气设计处理能力32万标立方米/时。清镇发电厂两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已建设完成,投入运行。截止2006年底,全市在用的工业废气治理设施共计271套,其中脱硫设施222套。

制定《贵阳市违法使用燃煤供热装置举报投诉奖励方案》,并在媒体发布《关于对贵阳市违法使用燃煤供热装置行为实施举报投诉奖励的公告》,号召广大市民共同监督违法使用燃煤供热装置行为,坚决巩固清洁能源建设成果。继续加强推广使用煤气、液化气和电热等清洁能源工作,城市气化率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市新增燃气用户2.5万户,城市气化率达98%,全市已建成烟尘控制区129平方公里。

继续实施高等级公路和东出口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促沿线各区、市、县现有未达标污染源单位进行污染治理。

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对不达标车辆的环境监督管理。我市环保、公安、交通、技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动车尾气冒黑烟专项整治工作。将贵阳市公交总公司公交车(含所属出租车)(燃)油改(燃)气项目列入2006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争取到省环保局的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油烟污染整治工作,将乌当区和白云区纳入整治范围,对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全年共完成油烟重点整治项目334个。

进一步加强建筑、道路施工的管理。

水环境

简况

本市地表水污染仍属综合型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磷、粪大肠菌群、氨氮等。地表水水质总体趋于好转。

状况

饮用水水源地 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为:阿哈水库(南郊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南明河麦达段(中曹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南门河汪家大井段(东郊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和红枫湖(西郊水厂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保持良好状况。

主要河流与水库 城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5.83%,城市主要河流和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类型属于有机污染。

六广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南明河城区河段水质总体状况较好,其中:花溪河段和普渡桥河段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功能区要求;水口寺河段水质稍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超标率均为16.67%,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功能区要求。

阿哈水库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以内,水质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全市废水排放总量15601.21万吨,其中工业废水4456.9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28.57%,城镇生活污水11144.27万吨。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4.9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0.4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8.82%,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4.55万吨;氨氮0.4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0.059万吨,占排放总量的14.05%,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0.36万吨。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大幅下降。

措施与行动

进一步加大废水污染治理力度,2006年,全市共下达废水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6个,工业污染源废水治理投资3515.5万元,完成工业废水治理项目7项,新增工业废水设计处理能力8130吨/日。截止2006年底,全市在用的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共计468套。

继续抓好“南明河三年变清”工作长效管理,巩固“南明河三年变清”工作成果。与南明、云岩、小河、花溪区环保局以及南明河沿岸82家污染源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结合日常巡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已无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单位现场检查工作,确保其不再产生生产废水。坚持对沿岸82家污染源加大日常监督管理执法力度,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不反弹或闭路循环。同时坚持南明河巡查制度,对沿岸的大气、固体废弃物等其它污染源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黄金大道口污水入河、小河区龙王村南明河段出现油污等问题。加强对小河、花溪、二桥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2006年共开展南明河徒步巡查896次,出动检查人员2400余人次。

进一步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新庄污水处理厂、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白云区污水处理厂和朱昌污水处理厂正按计划开展建设,金阳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进行配套管网建设。

切实加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护工作。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检查工作,将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花溪水库、汪家大井、北效水厂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周边的污染源纳入日常巡查重点检查范围,加强监管和查处力度,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沿岸污水排放情况、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入湖(库)河流水质及污染源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监测,全年共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50余次,提出了我市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建议。对饮用水源地周边的工业、农村面源、旅游服务业、养殖业和煤矿废水等污染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对饮用水源地周边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二级保护区内污染源排污情况进行了清理排查,共取缔了一级保护区内的餐饮业单位86家、二级保护区内的餐饮业单位44家的排污口。开展红枫湖、百花湖“禁磷”工作,督促清镇市、乌当区政府组织实施辖区内“禁磷”工作,对红枫湖、百花湖饮用水源保护区“禁磷”工作进行检查。

声环境

简况

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噪声污染源的防治、监管,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声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状况

城市声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6分贝,与上年持平;社会生活噪声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中占主导地位,占声源构成比的67.7%。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9分贝,较上年降低

1.4分贝。

措施与行动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噪声污染整治工作,将乌当区和白云区纳入整治范围,对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噪声污染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全年共完成噪声重点整治项目60个。

坚持中、高考期间“绿色护考”。全市环保部门共出动200余人,开展了4次夜间突击检查,处罚了1家超时作业的建筑施工单位,对6家存在噪声隐患的建筑施工和五金加工作坊进行了口头警告和限期整改。安排了180余执法人员在考场定点值守,对考场周边进行巡视,及时对可能影响考生考试环境的14个噪声污染问题进行了查处。通过全市环境保护部门的共同努力,2006年“绿色护考”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确保了考生们安静的休息学习和考试环境,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固体废物

简况

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工作,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置利用得到加强。

状况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90.67万吨,排放量0.78万吨。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以粉煤灰、冶炼废渣、尾矿、炉渣和脱硫石膏为主。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54.57万吨,清运率100%,其中无害化处理量45.30万吨,无害化处理率83.01%。

措施与行动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治理投资3579.6万元,完成工业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42.7万吨,处置量284.79万吨。

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充分发挥高雁、比例坝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作用,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处置监督管理,2006年,全市共计安全处置氰化钾4.095公斤,氰化钠12.42公斤,铁氰化钾1公斤,铁氰化钠0.3公斤,亚铁氰化钠0.5公斤。

全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按计划进行中。

生态环境

简况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状况

自然保护区:我市现有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3733公顷。

风景名胜区:我市现有风景名胜区1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8个,市级1个。

森林公园:我市现有森林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

措施与行动

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切实保护我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以创建生态示范区、乡、镇为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市七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创建试点总体规划已有六个通过专家评审。花溪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正按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实施万户小水池工程,建设小水池1万余口,解决了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年共安排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资金200万元。

新建沼气池70096口,截止2006年底,我市已建成沼气池158692口。将循环经济建设和养殖小区建设相结合,大力推广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村能源模式。2006年建成市级生态示范点6个,区、县(市)级示范点16个。

加强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2006年,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万平方公里,退耕还林30.8万亩,天保公益林4万亩,森林植被恢复造林0.32万亩,长江流域封山育林0.57万亩,清黄高等级公路通道绿化1247.85亩。

2006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5163.3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304.4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896.9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9.9%,绿化覆盖率4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45平方米。

环 境 管 理

环 境 法 制

进一步开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对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依据进行了认真梳理。完成了《贵阳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的草案编写和报送审查。参与进行了《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贵阳市饮水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讨论、修改及意见反馈工作。完成了对各区、市、县建设项目及“三同时”工作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全年共依法做出18起行政处罚,处罚总金额40万元。

建 设 项 目 管 理

全市办理各类项目的环保审批手续1421个,预计总投资2527372万元,其中经市环保局初审后上报省环保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项目197个,拟投资2098914万元;市级审批的建设项目317个,拟投资360211万元;区级审批的建设项目907个,拟投资68247万元。项目“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

环 境 监 察

环境监察队伍加强自身建设,南明、花溪环境监察大队完成了达标建设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环保局验收,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白云、息烽、开阳、修文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继续坚持日常巡查工作和双休日上班制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特别是处于敏感地区污染源的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在做到一般污染源每季巡查一次,重点污染源每月巡查一次的基础上,增加巡查频次。全年对市管污染源单位进行日常巡查1211家次,出动检查人员2745人次,依法对30家污染源单位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

深入开展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按照国家、省的要求和布署,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联合执法力量,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饮用水源地、化工等重点行业专项检查工作,对工业园区环境违法行为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了清查整治,结合实际对制砖、水泥、小塑料等行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完成了10家省、市级挂牌督办项目的污染整治工作,各区、市、县的60家区(县)级挂牌督办项目已按期按要求完成整治或关停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工作。加大对高等级公路沿线污染源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沿线不出现冒黑烟现象。因我市环境监察队伍 2006年工作突出,省政府授予贵阳市环境监察支队“全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结合实际制定或完善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及时查处解决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开展了处置突发污染事故演习,锻炼了环保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

全市环境监察部门将“整脏治乱”工作纳入2006年中心工作,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工作目标责任,认真按照“整脏治乱”重点整治区域、实施步骤和时限要求,全面开展了“整脏治乱”饮用水源地、旅游景区、文明大道和铁路沿线、屠宰场、油烟噪声污染、建筑工地等环境监管工作。

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2006年,全市共计征收排污费4116.21万元。

环 境 监 测

2006年,对贵阳市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进行了常规监测。共报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日报、预报365期,获得大气监测数据8467个。获得降水监测数据206个,降尘监测数据69个。获得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8283个,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1494个。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1536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数据1540个,交通噪声监测数据756个。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路(抽)检,共监测各类机动车4801辆。

对 外 合 作 与 交 流

继续推进中日环境合作示范城市项目建设,贵阳煤气输配扩建工程、贵州水泥厂粉尘综合治理工程、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汞污染治理工程、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质量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林东洁净煤工程、贵阳钢厂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等6个子项目正按计划进度进行中,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部分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已发挥项目预计的环保效益。

完成了联合国开发署(UNDP)项目《贵阳市环境保护规划》、《贵阳市建筑扬尘源排放、环境影响及其控制对策》、《贵阳市绿色城市建设—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报告撰写,项目4年来的工作执行情况及成果受到UNDP项目官员、专家的一致好评。

开展全球环境基金《贵阳市生态系统可持续经济发展示范项目》项目准备金PDFA阶段工作。完成了立项基础调查、资料收集整理、项目示范基地的选点以及项目建议书的编写等工作。目前,该项目已顺利通过国家财政部全球基金认可,报全球环境基金总部审批。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建立水污染综合防治、湖泊水库综合治理、工矿企业废水治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生态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保护科技项目库。

环 保 宣 传 和 教 育

成功组织了“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系列活动,于2006年5月31日在贵阳市新东门小学开展了“捐闲置物品,过绿色生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主题活动;6月2日举办了“第四批市级绿色学校暨首批市级

绿色社区颁牌仪式”;对2005年创建成功的17所市级绿色学校和14家市级绿色社区进行了授牌;6月5日,在人民广场开展了以“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2006年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学校17所,截至2006年底,我市共创建国家级先进绿色学校3所,省级绿色学校14所,市级绿色学校47所。

完成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经评估,2006年有万东花园等22家社区达到绿色社区的创建要求。截至2006年底,我市共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1家,省级“绿色社区”6家,市级“绿色社区”39家。由于积极开展和组织绿色系列创建工作,贵阳市环保局被授予“2005年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公 众 参 与

来 信 来 访

2006年,全市共收到人民群众来信、市长专线电话、12369有效投诉电话2277件,来访209批共479人次,办理回复率均为100%。群众来信来访反映较多的问题仍主要是噪声污染和油烟污染。

人 大、政 协 的 建 议、提 案

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006年,共办理回复各级人大对环境保护提出的建议28件,各级政协对环境保护提出的提案36件,办理回复率均为100%。

下载关于贵阳市环境现状的查报告及评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贵阳市环境现状的查报告及评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及对策[推荐五篇]

    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及对策摘要:21世纪的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随着融入以南京为核心都市圈,南京一些能源型产业向转移,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污染带来......

    陕西省洛南县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报告

    陕西省洛南县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报告 1 调查目的 我县的饮用水源地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工程包括进水口工程、洛惠渠以及李村水库,成为我县唯一的饮用水源地,为......

    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 定义 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

    环境评价报告(小编整理)

    咨询范围 代办环保审批,编制撰写,环境评价报告书,环境评价报告表,代办环保试生产及验收湖南沃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本市的各个区县分别完成了多个编写、出具环境影响评价书(......

    矿山环境评价读书报告

    测试与分析矿物岩石学 2012年1月6日 东秦岭钼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分布规律及成矿区带划分及斑岩型钼矿研究的几点新进展 前言 东秦岭至大别山钼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著名的秦岭......

    环境、职业健康评价报告

    2017年运河东大街1#标段项目部绿色施工、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 一、管理措施: 1、组织各部室开展绿色施工文明安全工地及环境保护工作。 为落实项目部开展绿色施工文明安全......

    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环境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环境保护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今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

    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环境现状及对策 王德美 2120141293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把环境问题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