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工作支持与保障协调制度

时间:2019-05-13 02:2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床护理工作支持与保障协调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床护理工作支持与保障协调制度》。

第一篇:临床护理工作支持与保障协调制度

汕头市中医院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工作支持与保障协调制度

临床护理工作时医院整体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护理服务质量除与护理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外,相当一部分工作需要与医务科、人事科、院办公室、行政科、设备科、信息科、药剂科的支持与保障。为及时排解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有效理顺护理与相关职能的工作联系,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有序地开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协调制度。

一、成立临床护理工作支持与保障协调领导小组。

由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护理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护理部、院办公室、人事科、医务科、财务科、行政科、设备科、信息科和药剂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协调临床护理工作与相关职能科室之间的关系,及时排解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有序地开展。

二、协调内容:临床护理服务中非护理部所能处理解决的问题。

三、协调方式方法:

1、日常协调:由临床科室护士长就临床护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直接与有关的职能部门沟通解决;涉及面大的问题由护理部与相关职能科室进行协调解决。

2、集中协调:每半年召开1次临床护理工作支持与保障协调会,由护理部总结报告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日常协调解决不了的或需要交叉协调的问题,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就护理部陈述的问题作出解释或回应,主持会议的领导做总结部署,做到统一认识,统一目的,统一行动。

四、协调会的纪律要求:

各职能部门应按首办首接负责制自觉落实护理线条日常提出的协调事项,解决不了的事项应及时与分管领导汇报,寻求妥善解决;协调会布置的任务应按时落实解决,不得推诿,不得拒办,切实履行支持与保障职能;护理部应及时追踪相关工作的落实动态,发现拖而不办或落实不力的现象及时上报院领导处理解决,以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1年4月25日制订

第二篇:临床输血与护理

临床输血与护理

一、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3.《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4.《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7.《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二、申请输血的流程:

输血流程:

1.输血申请的一般要求

输血申请审批要求:输血申请单应有主治(以上)医师审核、签字。

输血知情同意要求:必须进行知情谈话并由患者或其亲属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输血申请单填写要求:专用申请单;不得缺项(除急诊抢救外,应填写所有输血前检查项目的结果)。2.输血流程:输血申请De特殊要求

输血前检查:“输血前四项”、肝功、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检验。血型鉴定:只要有输血可能(择期手术、创伤急诊抢救等),应尽早做血型鉴定以确定患者血型是否属稀有血型——医生调整治疗策略,血库提前联系血站备血。

血型复核:交叉配血前用重新采集的血样复核血型,是减少血型报告错误、预防输血差错的重要措施。3.输血流程:提前申请

稀有血型:AB血型和Rh阴性血型的全血和血液成分,应提前申请、预订。

血液成分:洗涤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辐照血等应提前申请、预订。

重大手术:预计输血量超过 1000 ml 提前申请;建议所有重大手术提前通知血库备血。4.输血流程:紧急申请 情况——

术中输血:(麻醉)医师电话申请,立即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送往血库,术后补记账。

抢救输血:医师电话申请,抢救告一段落后补写输血申请单、补记账。要求——

如果血库没有受血者血样,应立即抽血、和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往血库。

护士不能申请输血;如属转述医嘱,应准确陈述医嘱、告知医师和本人身份。

三、输血护理的基本要求

1.临床输血的护理工作

输血前查对:确认受血者,查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相关信息,检查血液品种、质量。

输血操作:严格执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

输血监护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受血者体征、异常症状,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输血后巡查:继续监测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用品处理:按医疗废物处理。2.输血前的血样采集 目 的:输血前检验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要 求:按照一般静脉抽血操作要求

认真查对,防止抽血和标识错误 不合格:严重溶血、乳糜

放置时间太久

标签缺少或与输血申请单不符 3.输血过程的血样采集

目 的:输血1000 ml 以上,重新采血样交叉配血 要 求:在输血、输液的对侧肢体抽血

多为大出血抢救,立即送往血库

申请单、标签正确无误 4.冷链管理—取血

1、由医务人员持“取血单”“取血箱”到血库取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实无误后登记签名。(非临床医务人员取血应拒绝发血);

2、血液制品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3、供、受血者标本应4℃保存至少7天;

4、信息登记、内容符合规范要求,可追溯性,所有相关资料保存十年。

5.冷链管理—取血流程 临床取血工作流程图 6.输血前查对

输血前应当由二名护士或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进

行认真查对;查对无误,两人签名;

查对后立即执行输注操作;若放置或暂停输注,输注前应重新查对; 7.输血前查对要点

床边当面确认受血者;

查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是否正确;

查对《输血报告单》上血型、血液编码、数量是否与血袋标识一致;

检查血袋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 检查血液外观、有效期是否符合质量要求。8.静脉输血基本操作步骤

准备输血用品(输血器、输液器、注射用生理盐水、消毒用品等)

输血前查对。确定无误后,将血袋中血液轻轻摇匀并挂在输液架上,检查、记录病人基础生命体征

按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待滴注顺畅后再开始输血

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输血完成后,应该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9.临床输血护理:一般要求 注意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血液出库后应尽快输注,在临床放置≤30min,以免变质、污染

开始输血15 min、输血结束后应记录病人基础生命体征

病人体温≥38.5℃时,应暂缓输血

开始输血时应密切观察体征和异常症状,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应注意巡查 10.禁止向血液中添加药物

要求:除注射用生理盐水外,禁止向血液中添加任何药物。原因:有些药物可能改变血液pH、离子浓度、渗透压,导致血液细胞发生凝集、溶血和血液成分凝聚、失活(如葡萄糖液可引起红细胞凝集)。11.掌握输血速度

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 ml/min。

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以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 ml/min。

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 ml/min。输血速度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的前15 min控制在2 ml/min,并严密观察,无不良反应再调整输血速度。血小板等成分输注速度有特殊要求。

四、血液成分输血与护理

红细胞悬液的输注:

1.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

2.用输血器输注,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3.如果血袋内有凝块,阻塞输血器,将血袋颠倒数次,用止血钳夹住凝块,可以继续输注。洗涤红细胞的输注

1.如果采用的是开放性制备,故应尽快输注;2.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 条件下保存24小时; 3.红细胞制品内不能加任何药物,特别是乳酸格林氏液、以防发生凝集或溶血反应(原因:生理盐水悬浮,而不是

CPDA)

目前,国内规定在2-6℃保存,自制备时起,24h内输用,运输时温度应在2-10℃。但是,国内也有人推荐洗涤后6h内输用,在2-6℃保存不超过12h。总之,从安全和疗效的角度,洗涤红细胞在洗涤后应尽快输注。

特殊红细胞的输入

1.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过滤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 2.冰冻红细胞: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3.年轻红细胞: 携氧能力比一般红细胞强 4.辐照红细胞: 灭活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核的DNA

4℃ 条件下保存,原则是尽快输注 血小板的输注

1.治疗性血小板输注:通过输注血小板,替代补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止血作用;

2.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通过输注血小板,替代补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预防出血作用; 3.相对禁忌证: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由于体内存在血小板自身抗体,输注疗效差。盲目和多次输注,则可导致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相对禁忌证:

(2)脾功能亢进和菌血症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输注血小板指征从严,不主张预防性输注。原因是输注的血小板大量滞留在脾内或很快被破坏。可能起不到提高血小板计数,而且增加发生同种免疫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禁忌证: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尽管TTP患者血小板计数很底并伴有严重出血,但不能输血小板,因为是输注后可促进微血栓形成,加重微血管血栓塞和出血。血小板的输注要求

1、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不可逆的聚集或破坏。

2、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如有细小的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

3、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

4、输注速率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一般输注速率越快越好,以达到止血高峰(80~100滴/min,一次输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5、在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切忌4℃保存。新鲜冰冻血浆 适应证:

(1)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

(2)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3)大量输血并发的凝血功能障碍;

(4)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

(5)抗凝血酶Ⅲ缺乏;

(6)免疫缺陷综合征;

(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早已明确规定了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临床适应证,把FFP当成凝血因子制剂使用才是合理的。

不主张用血浆补充血容量和营养,原因:

 血浆未常规灭活病毒;

 血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 晶体液、血浆代用品和白蛋白“扩容”更安全;

 血浆当营养品使用要冒不必要的风险;

 肠胃外营养疗法既科学又安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1、ABO同型输注或相容输注,一般速度5~10ml /min;

2、需在35℃~37℃水浴中融化,不能在室温下自然融化或用来水融化,以免有大量纤维蛋白析出;

3、融化后的FFP应尽快输用;在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不可重复冰冻,如在4℃暂时存放,应于24小时内输注

4、不宜用于补充血容量和营养;

5、输注前肉眼检查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

色异常或有凝块,不可输注;

6、血浆冰冻后塑料袋脆性大,易破裂,应轻拿轻放; 冷沉淀 主要成分:

1、丰富的因子Ⅷ(约100IU);

2、丰富的纤维蛋白原(200-300mg);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4、纤维结合蛋白;

5、因子XⅢ。冷沉淀的输注

1、与受血者ABO血型同型输注;

2、融化后的冷沉淀应在2小时内输完,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因故不能及时输注,不应再次冻存;

3、冷沉淀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也可使因子Ⅷ活性丧失,故融化后必须尽快输注;

4、冷沉淀容量仅有20ml~25ml,成人一般多袋联用,输注时护士应注意随时更换血袋; 输血护理原则 安全输血护理的必然性

输血是由血液中心、血库、临床科室共同完成的治疗任务,而护士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如果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严密,操作程序规范化,可以起到为患者安全输血的最后把关作用。安全输血护理的必然性

对于负责执行输血的护士。除要求有熟练的业务技术(掌握血液成分的性质、特点、输用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各种输血反应及抢救措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应自觉地,一丝不苟执行输血护理的常规工作。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常见的输血反应

即 发 反 应

迟 发 反 应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 疫

过敏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性

溶血反应

输血后紫癜 反

输血相关的 血细胞或血浆蛋白 应

急性肺损伤

同种异体免疫

细菌污染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免

循环超负荷

血栓性静脉炎 疫

空气栓塞

出血倾向

输血相关性疾病 反

枸橼酸中毒 应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电解质紊乱

肺微血管栓塞 输血反应的观察

输血前患者的体温、脉率、血压及呼吸频率,输血

后5~15min,护士应留在床边,观察患者情况; 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经常监视患者的情况并记 录观察结果;

输血后24h内所排尿液进行测量,要求患者观察尿有无变色现象;

输血反应的处理程序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特别是溶血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应立即对症治疗和调查分析原因,二者同时进行。按下列步骤进行:

1、立即停止输血,同时观察剩余血外观;

2、采病人血及血袋中剩余血(最好和血袋一起)送血库检测;

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属血管内溶血,尿中有血红蛋白);

4、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做以下检查: 检查:

1.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配血试验记录及输血报告单;2.复查患者ABO血型(输血前的标本及反应后采集的标本);3.复查献血者血标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 4.患者输血前、后血标本与血袋中剩余血作交叉配血试验,采用盐水法与凝聚胺法,最好采用抗球蛋白法配血; 5.输血前患者的血标本作Rh血型(尤其是D、E)检定; 6.反应后要及时采血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选试验; 7.怀疑是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取血袋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细菌,取血袋血和反应后病人血液,分别在4℃、22℃和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

六、输血差错预防和处理 血型的复核--安全输血De要求

血型鉴定的误差:国际上ABO血型鉴定试验最低误差发生率为2 ‰(技术方法学原因);

技术原因:红细胞抗原太弱,高效价冷凝集素,前带现象,获得性免疫性疾病,试剂与操作等;

其他原因:抽错标本,贴错标识,报告错误等;

防止血型不合输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与查对制度;医护人员不能仅凭自己印象或患者主诉记录、填写血型,要求所有输血的患者都要进行血型初检与复核;输血错误的后果严重 据统计

在美国,输血时受血者确认错误的发生率约为1/12万~1/19万,因受血者确认错误导致死亡的约为1/60万~ 1/80万(发生次数/输血次数); 在英国,每输注1次/16400 U RBC,发生上述错误;

1999~2000年,英国报告了57例误输ABO血型不相容红细胞的事例,4个受血者死亡; 发生输血错误的可能原因 输血申请单错误 受血者血液样本错误 血型报告错误 血库发血错误 受血者确认错误 血液标识错误(血站)

七、输血不良反应防范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合理用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严格控制血液质量 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输血过程的监护 发现输血反应,及时、正确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和异常症状 输血开始前,观察并记录基础体征

输血开始15分钟内,密切观察病人基础体征和异常症状 输血过程中,观察并关注病人自述

输血过程病人应注意保暖,以免出现畏寒现象而误认为输血反应

不鼓励在夜间进行选择性输血 控制输血速度

全血、红细胞成分开始输注时,速度宜慢,密切观察;然后根据年龄、病情调整速度 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发现 —— 病人主诉+观察发现 异常 —— 发热、寒颤、心悸、呼吸困难等 果断决定是否立即停止输血

1、如果发生与输血有关的任何反应(局部荨麻疹除外),必须立即停止输血

2、以注射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道 立即呼叫医生,再次确认病人

3、医生应该即刻到达现场

4、护士必须立即再次确认病人,首先确定是否输错了血液——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

(特别是红细胞成分,即使只有少量)可能导致严重损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紧急处置和救护,进一步查对

再次检查血液质量,必要时向血库人员咨询

第三篇:康复医院临床护理制度

康复医院 临床护理制度

2017年9月26日 目录

目录.............................................................................................2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3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制度....................................................3 护理部工作制度........................................................................7 护理人员执业准入制度............................................................8 病区抢救车管理办法..............................................................10 护理查房制度..........................................................................11 病例讨论制度..........................................................................12 护理会诊制度..........................................................................14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5 查对制度..................................................................................16 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与管理办法......................................17 患者坠床/跌倒防范管理制度.................................................19 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21 压疮风险评估、报告与管理制度..........................................22 应用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23 病房管理制度..........................................................................24 探视、陪护制度......................................................................31 分级护理制度..........................................................................32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成立由分管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管理组织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科室三级网络质量管理,科室质检小组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各护理质控小组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季度检查一次,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为加强护理管理的内涵建设,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保障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规范性、安全性和对医疗的直接支持作用,特制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一、护理质量管理

1、目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0%

2、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85分合格)

3、护理基础、专科理论考核合格率≥90%

4、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85分合格)

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90分合格)

6、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60%

7、病区管理合格率≥90%

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9、病区毒、床、精神药品管理合格率≥100%

10、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12、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0.2%

13、年护理一般差错发生率≤0.4%

14、年护理事故发生率0

15、院内压疮发生率0

16、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完善

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办法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引入“追踪方法学”以聚团队共识与默契,改善团队沟通与协作模式,降低护理风险,持续提升护理质量与病人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

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级负责,职责明确。

(1)实施目标管理,将医院护理部的质量管理整体目标转化成各护理单元及护士的工作目标,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高度重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效果评价,重高护理行为的评价,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每季度由护理部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进行护理质量分析、评价、制定整改方案。

(3)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完善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及质量考核标准,建全质量可追机机制。

(4)进一步健全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规范、工作质量标准、考核标准,采取护理质量讲评,护理质量分析会,等方式让全体护士知晓护理服务理念、并定期考核落实情况。

(5)各科室针对专科护理工作潜在不安全因素制定、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护理安全。

2、强化培训、提高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意识。

(1)加强对护理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有关规定。

(2)培养护理人员树立集成意识,自觉维护医院及科室的利益,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服务意识,鼓励护理人员全员护理质量管理,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意识和建设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病人的投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宗旨。

3、充分发挥三级护理管理职责,运用PDCA循环,围绕护理核心制度对各护理单元进行护理质量评价,抓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关键过程,实行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1)护理部每周安排护士长查夜,重点巡查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解决护理工作疑难问题,临时调配护理人员,指导或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并做好值班记录。

(2)护理部每月组织对全院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及时、准确完成信息通报工作。(3)每月组织1~2次“护理行政查房”针对“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管理、护士岗位职责”等各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落实。(4)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护士长对全院各病区进行巡查,检查各科室班人员安排是否合理,护士工作状态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指导危险患者护理,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5)针对护理文书薄弱的科室,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运行护理文书督查指导”,规范护士的书写,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

(6)注重环节质量管理,加强重点时段(午间、晚班、夜班、节假日、节前、工作繁忙时),重点患者(新入院、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危重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有自杀倾向患者)、重点护士(护理骨干、新招聘护士、遭遇生活事件的护士)的护理质量管理,运用科学手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7)坚持每周2—3次下病房参加科室晨交班,指导督促各项制)针对护理文书薄弱的科室,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度、常规的落实,防微杜渐,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医疗护理安全。(8)客观公正地评价各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水平,建立质量的数据反馈统计指标,使质量检查控制做到科学化、数据化,每月检查结果以《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书面形式反馈各个护理单元并由科室制定整改措施。

护理部工作制度

护理部是医院管理职能部门之一,负责护理质量安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信息、护理文化建设、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等工作。

一、护理部在业务副院长的领导下,实行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二级负责制。

二、护理部根据医院工作要点,结合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实际,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规划、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的部署。

三、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质量标准、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范及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督促落实。

四、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工作。

五、督促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

六、与人力资源部协作负责全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的招聘、培训、晋升、调配、奖惩等有关事宜。

七、负责全院各级各类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包括组织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及考核、组织护理查房与会诊,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技术能力评价工作。

八、负责护理临床教学管理,包括教师的培养、整体教学计划的制定、落实及教学质量监控。

九、组织和领导护理科研及护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十、负责护理信息管理,保证护理人员获取及时有效的护理信息,推动护理工作信息化。

十一、负责护理文化建设,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全面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十二、组织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如护理部例会、(总)护士长例会、全院护士大会等。

护理人员执业准入制度

一、新入院护理人员须经严格岗前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护理人员必须持护士执业证书并按规定注册,具备专业护理能力,方可独立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三、参加科室及医院组织的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继续医学教育合格。

四、护理人员的资质(包括技术能力、服务品质、职业道德等)至少每3年重新认定一次。

五、急诊、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等特殊岗位护理人员须符合相关准入条件。

(一)急诊专业护士准入条件

1.急诊专业护士长必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2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2.急诊专业护士必须为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岗位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定期接受急救知识、技能的再培训与考核,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3.急诊专业护士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1)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急诊分诊;(2)急诊科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3)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4)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5)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6)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应用和管理;(7)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8)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配合、协调和管理。

(二)重症医学专业护士准入条件

1.重症医学专业护士长必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2.重症医学专业护士必须为接受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注册护士。定期接受重症医学相关知识、技能的再培训与考核,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3.重症医学专业护士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症医学专业相应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病理生理学知识及多专科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评判性思维能力;(2)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

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3)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

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一)护士根据其条件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提出岗位准入资质申请。

(二)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评价,提出审核意见,报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审批。

(三)护理质量管理委员审批通过后通知病区及本人,方可独立值班。

病区抢救车管理办法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及数量按抢救需要配置,并定位放置。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移动,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 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

三、对抢救车任务重,抢救车使用频次多的病区(如:急诊科、监 护室),采用每班交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四、对于抢救任务相对较轻(普通病房)、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少的 病区,采用封条管理办法:

(一)在不改变抢救车结构、内容的情况下,用封条将抢救车的上盖、抽屉等相关位置进行粘贴、封存、注明封闭时间,并做醒目标识 “非抢救病人勿用”,由当班护士和管药责任护士两名护士签字。

(二)每周由专人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封条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签字。

(三)抢救急、危病人时,撕下封条取用物品。抢救结束后,及时 清理用物,做好补充。抢救车一旦开启使用后,应在抢救药品交接本 上注明开启人及开启时间,如夜间使用,及时记录,当班补充,由两人核对后贴上封条,注明封闭时间并签字,同时做好记录。

(四)在未使用的情况下,由专人负责,每班检查封条,每月月底同护士长(护士长不在班可指定专人贴)共同核对。

护理查房制度

(一)、行政查房

1、护理部主任每日巡视病房,查护士劳动纪律,病房秩序和护士岗位责任执行情况。

2、查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执行情况,以危重护理、服务态度等为主要内容。

3、定期抽查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和各种表格登记情况。

4、每月按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记录查房结果,每月有检查汇总及持续改进反馈。

5、护士长总值班时参加夜查房,工作日晚至少巡视一次,双休日及节假日至少巡视两次,根据护理部要求,检查护士劳动纪律,病房秩序、护士岗位责任执行情况、护理管理制度的知晓度等。每班填写总值班记录,护理部每月将检查结果汇总给科室,科室有反馈及持续改进。

(二)、业务查房

1、各病区每年制定护理查房计划,按计划每月组织护理查房一次,护理查房要体现专科特色。

2、护理部每年制定护理查房计划,各科室根据护理部的护理查房计划,选择本科室的疑难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将准备的护理查房资料送至护理部及各科室护士长,并通知查房时间、地点。

3、查房时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进行护理体检、告知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病例讨论制度

一、危重特殊病例讨论

1、临床科室应当选择适当的在院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护理病历讨论,一般每三个月一次,如有需要随时进行护理病历讨论。

2、特别是对典型或特殊的罕见病例,应组织全体护士并邀请医生参与讨论。

3、每次讨论前,必须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责任护士应将病历及有关材料加以整理,作出书面摘要,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

4、开会时,护士长或高资历专科护士责任解答有关疑难护理问题的提问,并提出分析整改意见。

5、制定好相应的护理计划,并跟踪观察,及时总结护理后的效果。

6、讨论内容应有详细的记录可查,整理后可以将部分重要内容摘要记录护理记录单上。

二、出院病例讨论:

1、临床科室应每季度举行一次出院病例讨论会,作为出院病历归档的最后审查。

2、出院病例讨论会可以由护士长主持或分组由责任组长主持,主管病人的负责护士和实习护士或进修护士参加。

3、应对本月出院的病例依次进行审查,特别是对死亡、病危及特一级护理病例,更应重点进行审查:死亡病历必须进行讨论分析。(1)书写方法是否正确,内容有无错误或遗漏。(2)是否按规定顺序排列。(3)护理措施是否到位及时有效。(4)从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5)今后需努力的方向。(6)新技术、新理论学习讨论会。

三、新技术、新业务的病例要求

1、对科室开展的医疗护理新业务必须事先进行讲课,由护士长,专科医生或专科护士主持,全科护士及相关人员参加,制定好相应护理方案与护理措施,护理要求等,并有记录。

2、及时修订新技术、新业务的病例书写标准,科室内进行学习培训。

3、护士长和护理文件书写质控员做好运行期间的文件书写督查工作,遇到问题及时讨论,修改。

护理会诊制度

(一)、专科护理会诊

1、由护理部组织,各科室护士长为骨干,组成“护理会诊组”,病区遇有本科室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在申请会诊前需要填写“护理会诊单”。

2、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3、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4、参加会诊的人员应根据会诊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进行准备,讨论时由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5、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6、会诊结束后,由参加会诊护士长在“护理会诊单”上填写会诊意见,并签名。

(二)、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1、病区收治疑难病例时,护士长应及时提出申请,由护理部组织护理会诊。内容主要是正确评估病人,正确发现的护理问题和对病情转归的判断,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注意问题,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护理会诊,并在护理会诊单中按要求记录。

2、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诊结束时应提供书面的会诊意见。会诊结束后,由参加会诊护士长在“护理会诊单”上填写会诊意见,并签名。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在实施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住院号、性别、床号其中的两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3、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4、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5、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6、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7、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8、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每月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查对制度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严格进行“三查八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十二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6.使用无菌物品时,要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消毒日期和消毒效果指示标记是否达到要求。

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与管理办法

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不符合常规护理和治疗,预期结果之外所发生的非正常事件,包括护理差错及事故、严重护理并发症(非难免压疮、静脉炎等)、严重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感染、跌倒、坠床、管路滑脱、意外事件(烫伤、自杀、走失等)等情况。

二、不良事件分级

(一)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二)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三)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四)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一)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配合医师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程度,并在护理记录单上真实记录相关病情变化、处理及护理措施。

(二)护士长应及时了解情况,于24小时内电话上报护理部并及时在科室内通报,以引起每位护理人员的重视。护士长一周内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确定不良事件级别,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对立即采取的措施、事件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及时上报。

(三)各护理单元要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定期演练;建立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四)发生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五)护理部每月汇总工作中护士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包括护理风险、医技、信息、药剂、检验、后勤等系统造成的风险事件,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改进,避免和减少其它部门给护理工作增加的风险系数。

(六)护理部对严重不良事件组织各科护士长进行根因分析,寻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修订相关制度、流程,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四、管理

加强对全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提高护理安全意识,营造非处罚性不良事件上报氛围,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

(一)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当事人或病区,应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二)对于主动上报他人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并给予200元/次奖励。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者每次奖励100元。

(三)如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相关人员不按规定及时上报或不釆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后果,医院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对责任人处以扣罚奖金或待岗、免职等处罚,并扣罚护士长当月津贴及奖金。

患者坠床/跌倒防范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业务部、护理部汇报备案。6.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8.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 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9.给幼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10.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11.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12.夜间应开启床头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12.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14.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15.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

1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2.医生赶到现场后,护士应向医生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

3.医生到场后应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伤情实施必要的体格检查,以便对其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

4.如病情许可,护士和医师可将病人移至病床/推车,并进行后续治疗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检验。

5.当班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6.立即报告:

a)口头报告时间节点:发生或发现者立即(1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相关医生、科主任;科护士长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b)书面报告时间节点:发现者8小时内完成并交予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在接单后的24小时内交予护理部。

7.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

8.执业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的情况,结合检验、检查结果,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伤情如实、科学、合理地作出轻、中、重程度的判定;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共同判断患者的伤情。

9.如患方不能认同院方的伤情判定结果,可通过司法鉴定等相关法律程序依法主张其合法权利。

压疮风险评估、报告与管理制度

(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二级监控及管理。

(二)各病房对卧床患者、危重患者、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三)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1、申报范围:对被迫体位、危重、低蛋白水肿及的患者,使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分<12分,患者高度水肿、极度消瘦等,申报难免压疮。

2、申报程序:病房护士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护士长审核并填写意见后上报护理部登记在案。

3、监控处理:病房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必要时可申请院内护理会诊,护士长督查措施的落实并进行效果评价,护理部定期检查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四)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床旁悬挂压疮警示标志,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 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护理质量管理组及压疮监控组不定期到各病房进行检查。

(五)患者发生压疮或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经科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六)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应主动上报,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绩效考核。

(七)各病房设立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本,对压疮、难免压疮进行登记,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应用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一、保护性约束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

二、保护性约束使用指征:

1、对患者实施约束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并在使用其它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2、严重认知障碍或身体功能障碍的患者;

3、认知障碍的患者使用医疗设备如监护仪;

4、精神紊乱,影响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患者。

三、医师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患者行为的情况时,医护之间相互沟通,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要向患者/家属说明约束患者的必要性,并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签署《保护性约束告知书》。

四、由医师下达临时医嘱,医嘱要注明限制患者行为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若限制患者行为的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医师必须对限制患者行为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五、护士遵医嘱采取约束患者行为,至少每小时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一次,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每次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约束的时间等。连续约束患者,每2小时松解一次,时间15-30分钟,被约束肢体必须定时被动活动,至少4小时活动一次。

六、病情稳定,评估可解除约束时,护士要通知医师检查患者,由医师决定是否解除约束。

七、在约束患者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注意对患者个人隐私的保密。

病房管理制度

一、病房环境管理

1、整洁:病区整洁主要指病区的空间环境及各类陈设的规格统一,布局整齐,清洁卫生。保洁的措施:

(1)物有定位,用后归位;(2)病室内墙定期除尘,地面及所有物品用湿式清扫法;(3)及时清除治疗护理后的废弃物及病人的排泄物。

2、安静:安静的环境能减轻病人烦躁不安,使之得到充分休息,同时也是病人康复、医护人员能够专注有序地投入工作的重要保证。具体措施:

(1)控制噪音,医护人员应做到说话、走路、操作、关门轻。(2)椅脚应钉橡胶垫,推车的轮轴、门窗交合链应定期滴注润滑油。(3)积极开展保持环境安静的教育和管理。

3、舒适:舒适的环境主要指病人能置身于恬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用物清洁、生活方便的环境中。病室适宜的温度冬季为18 ~22 ℃,夏季19~24 ℃,相对湿度为50%~60%,应根据季节因地制宜地开窗通风、地面洒水等,调节室内温湿度,使病人感到心境愉

悦。病室空气流通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利于病体康复。合理的做法是: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定时开窗通风,冬季一般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不得在室内吸烟。

4、病区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一切妨碍病人安全的因素。(1)避免各种因素所致的意外损伤。

(2)杜绝医源性损害。避免粗心大意引发的护理差错、事故。(3)提醒病人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严防医媒、医托行骗而影响健康。

二、病房护理业务技术管理

1、临床护理管理核心是指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其生理、心理需要的主动护理。临床护理的管理重点是:

(1)护士应培养主动护理意识。由于病人的需求有潜在性、阶段性、情绪性、压抑性的特点。因此,只有主动关心病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才能满足病人所需。

(2)给予足够的时间保证。通过周密的计划安排,除完成指定的技术工作外,应将主动护理列入自己的工作日程,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主动进行临床护理,才能使病人成为真正的护理受益者。

2、重症、特别护理管理:特护是指病情危重的病人,由专职护士负责全程护理。对特别护理的管理原则是:及时拟定护理计划,全力落实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根据病情变化及治疗需要适时地补充、修改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五知道(即知道诊断、病情、治疗、检查结果及护理要求);做好晨、晚间护理,保证病人舒适,头发、口腔、皮肤应清洁、无破溃、无压伤、指(趾)甲短而洁;各种引流管通畅,呈有效引流状态;抢救技术熟练,急救药品齐备,急救设备、器材完好率达100%;无并发症,无压疮。

三、护理技术管理:临床护理技术有:

1、基本护理技术;

2、专科护理技术,护理技术的管理原则是:学习了解《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对各项技术操作的规范要求,熟知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一般规律;在工作中既要运用常规指导实际工作又要注意发现问题,重视实践资料的积累,以便总结护理经验。

四、病房护理制度管理

1、交接班制度: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床边、口头三交清。交接班的重点是:重症、病情变化者,手术前后和新入院等病人。

2、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杜绝护理差错、事故,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

3、病房安全制度(1)病人安全教育

①评估病人安全危险因素,向病人、家属、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②儿童、老年病人、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应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并向病人做好解释,防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向病人解释呼叫器的使用,保持呼叫器的完好,护士随叫随到。

③落实病人请假外出制度,并做好解释。

④告知病人不要使用热水袋,如确定必须使用,使用时应告知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交代注意事项。对使用热水袋的病人要经常观察、加强巡视,防止烫伤,做好书面记录及床边交班。(2)环境安全制度

①病区物品固定放置,不影响病人行走,保证病人的行动安全;病房走廊要求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拖地时要放防滑标志,防止病人滑倒,跌伤。

②病人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病人拿取。③提供足够的照明措施。

④洗手间、浴室要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器要有操作指引。(3)防火安全制度

①病房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②防火通道保持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③消防设施应完好齐全(如灭火器等)。④有火灾应急预案。

⑤医护人员能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知走火通道。(4)停电安全制度

①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房应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②有停电的应急预案。(5)氧气安全制度 ①防火标志明确。

②氧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③有氧、无氧牌标志清楚。④使用中的氧气筒标有四防标识。⑤对用氧病人宣教应进行注意事项宣教。(6)防盗安全制度 ①做好陪护人员的管理。②晚上9点以后应及时清理病房探视人员,并劝导其按时离开病区。③病人贵重物品劝其不要放在病房,做好个人物品上锁保管及防盗措施。

④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处。⑤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五、病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1、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

2、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3、急救车内的急救物品、器材每日检查一次,并记录签名,做到账物相符。

4、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医生未到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紧急需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6、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

7、抢救完毕除做好抢救记录和物品清理消毒外,并须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8、急救物品、药品的准备要适用于专科急救。

9、所有急救器械专人保管,定期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生部卫医发【2005】438号文件)进行管理,做到专人、专册、专柜、专锁、专处方。

1、各病区存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应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有记录。专柜专锁,班班交接,做到账数相符。

2、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仅供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3、医生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病人使用,必须保留空安瓿,用后及时补充,凭处方、领药单和空安瓿到中心药房领药。

4、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向护理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要定期检查,如出现过期、变质应及时更换。

6、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登记部,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用法、使用日期、时间、执行者和核对者签名,并记录药物用后余量及处理情况。

7、护士长必须加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每周检查并记录。

探视、陪护制度

1、为建立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减轻患者负担,医院要通过落实基础护理工作,尽量减少陪护。患者是否需要留陪护由主管医生根据病 情决定,同时尊重患者及其家人的意愿,一名患者最多只能留一个陪 护。重症监护室(含专科监护病房)不留陪护。

2、在查房及治疗检查时间,督促陪护暂时离开房间,如需了解患者 情况,查房结束后可向医护人员询问。

3、探视和陪护者必须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他 医疗记录;不私自将患者带出院外;不在病室内谈论有碍患者健康和治疗的事宜;不擅自离开患者;不坐卧在患者床上。

4、探视和陪护者只允许到所探视、陪护的病房,不得进入其他病房 或进入办公区域逗留。

5、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探视和陪护者不得在病室内吸烟,不随地 吐痰、丢纸屑和往窗外泼水丢物,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6、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陪护协助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倾听患者的 感受,不得干涉医疗工作,不私自请院外医师会诊。

7、探视者要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探视,学龄前儿童不宜带入病区,每次探视不得超过2人。

8、探视和陪护者发生传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时),不得探视和 陪护。

9、危重患者家属可持病危通知单随时探视。如病情不宜探视,医护 人员应向患者及其亲友做好解释宣传工作。传染病患者一般不予探视和陪伴。

10、陪护违反院规或影响医院治安,经劝说教育无效,取消其陪护资 格,与有关部门联系处理。

11、若探视和陪护者损坏、丢失医院物品,应照价赔偿。

12、重症监护室执行相应的探视管理制度:

a.重症监护室属特殊病室,因此禁止陪护,家属请在医生指定地点休 息,勿随意离开,以便联系,配合医护工作。

b.家属请在规定时间内探视,每次只可一人,患感染性疾病、传染病 者请勿入室探视,以确保病人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c.探视者进入监护室须听从医护人员安排,请穿戴好隔离衣、帽、鞋。d.在规定探视时间内,如正值抢救病人,则暂停探视,请家属谅解并 配合工作。

e.探视者请勿翻阅病历、挪动仪器或管道,并请保持病室内安静、整洁,请勿吸烟。

分级护理制度

为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容,保证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特修订分级护理制度。

1、分级护理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病情和生活 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2、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分别标志,特级护理为绿色三角,一级护理为红色三角,二级护理为黄色三角,三级护理不设标志。

3、分级护理原则及其要点: 特级护理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病人,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②重症监护病人。

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病人。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后的患者

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病人。⑥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病人。(2)对特级护理病人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①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④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一级护理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病人,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病人。

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病人。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病人。

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2)对一级护理病人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①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②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后反应。④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二级护理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病人,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病人。②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2)对二级护理病人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①每2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②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后反应。④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三级护理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病人,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病人。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病人。(2)对三级护理病人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①每3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②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后反应。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4、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四篇:临床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临床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临床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原则

依据《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中医医疗机构按照《广东省中医医疗机构护理文件书写要求》),护理文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规则和要求:

1)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及《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

2)符合《护理工作管理规范》(广东省卫生厅,2006)、《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广东省卫生厅,2007)等。

3)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

4)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简明扼要、清晰动态,不重复记录。

5)重点记录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和医疗护理全过程。

6)体现护理行为的科学性、规范性,体现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专业内涵和发展水平。

7)调整护理文书书写的时间。护理记录不是交接班记录,不应在交接班时间书写。护理文

书书写应当体现“实时性”,即在完成护理观察、评估或措施后立即书写。

8)调整护理文书书写的场所和方式。各类护理文书书写场所应当随着“流动护理工作站(车)”前移到病房或任何护理工作的场所。护士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记录,随时做(观察、评估)随时记。

9)护理文书的书写方式要体现和适应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连续性排班和责任制的全人护理工作模式。

10)明确权限和职责,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11)健全临床护理文书书写和管理制度。

12)在建立前瞻性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护理文书质量评价的作用,促进护理文书质量持续改进。

(2)临床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要求

1)护理文书的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3)护理文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画双线在错字上(并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

4)护理文书应由相应的护士签全名,签名应当清晰且容易辨认。实习期或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由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并注册的护士审阅签名后方可生效。进修护士由护理部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出认定后方可书写护理记录;认定前,进修护士书写的护理

记录必须由本院执业护士修改并签名。

5)护理文书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笔书写,体温单中体温、脉搏曲线的绘画用蓝色和红色。

6)为确保患者安全而设计的各种安全警示,如药物过敏、防跌倒、防坠、防烫伤、防自杀等,提供给患者时要在护理记录中注明起始时间。

7)实施特殊护理技术前,有必要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8)因抢救急危重患者而未及时书写的记录,有关人员应在抢救后6h内及时据实补记。

第五篇:临床护理实习工作

【摘要】临床护理实习工作是实习生走出校门的第一步,是帮助实习生将以往学到的理论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实习生把所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护理理论,并且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使其在处理问题时养成宽容、耐心、冷静、理智的优秀品质,从而完成从课堂到社会的重要转折。临床护理实习工作更是对带教老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表达、演示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99-01

我院每年接收大量实习生,如何做好带教工作,不断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管理思路和做法总结如下:

1建全护理带教管理组织

我院成立了护理带教管理体系: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或护理部带教正、副组长)—科室带教组长—科室带教老师。由护理部制定整个教学计划,每月开展实习生业务学习。由各科室护士长、护理部带教正、副组长、科室带教组长、科室带教老师负责临床带教工作的管理和实施,确保落实入、出科考核。

2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实习效率

2.1护士礼仪规范:(1)语言:见面问候习惯使用“您好”等称呼,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请”字开头,“谢”字结尾,柔和,音量 听清楚为准。禁止在病区内高声喧哗。(2)仪表:不化妆或淡妆,端庄大方,配戴实习生胸牌,着装整洁,燕帽端正,前发不过眉,后发不过肩,穿软底平跟鞋,穿凉鞋要穿肉色袜子,不佩戴手饰,不留长指甲,染指甲。

2.2护理规章制度:组织学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营造一个拥有高度责任心、热爱护理专业、时刻以病人为中,服务周到热情的思想氛围。实习生必须遵守,并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到实处,在今后的实习和工作中思想上打下坚实基础。

2.3强化法律意识:组织实习生学习护士条例,强化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任何护理操作都要在带教老师监督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带给患者安全,留给自己平安。

3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临床带教老师是关键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带教老师是实习生进入角色的启蒙老师,老师的言行举止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应选择热爱护理事业,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热心带教工作的护士为带教老师,她们能够成为实习生的榜样,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抓住实习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

护士长作为临床教学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必须重视临床教学工作,指导带教老师及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实施带教计划,指定专人(即科室带教组长)协助护士长负责实习生在本科实习计划的落实,对新入科的实习生详细介绍本科特点及病区管理制度,也要掌握实习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指引。实习生从学校来到临床,一般具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不敢大胆操作,害怕出错。二是求知心切、跃跃欲试。在这种时候带教老师就应该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消除紧张心理,端正学习态度,使其尽快进入角色。首先要真诚欢迎他们,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拉近距离。二是详细讲解专科护理特点,根据实习大纲要求指出重点,克服实习中的盲目性,帮助实习生认清实习工作学习中的重点。

5实行协议管理,加强约束力

由于临床实习不同于学校的学习,不能很好的约束没有自律性的实习生,而实习单位也缺少有效的约束机制与手段,造成一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实习生在脱离了学校的严格管理后,经常借故请假、工作拖拖拉拉,不重视实习机会,浪费实习时间,这些行为无疑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的效果及质量。因此,我院护理部特制定并施行了实习生守则,这样实习生的自律意识明显有了增强,临床实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6重视信息反馈,总结经验,提高带教质量

护理部采取不定期下科室查看实习生实习动向,通过与部分实习生个别交谈,了解实习生的想法、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带教老师对每位实习生进行专科及基础护理操作考试、专科理论考核,做出的实习鉴定,护士长把考核分数详细记录在护士长手册中,每月上交到护理部查阅登记。这样,护理部就能对整个实习阶段有一个动态的了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出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提出防范措施,以提高带教质量。实习结束后,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同时实习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带教

老师”,从而调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顺利展开和促进临床护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7提高实习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应该提高教学的意识,不能把实习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使用,必须明确实习生的实习任务是学习,所以无论在院内,还是在科内的任何文体活动或培训都要求实习生参加学习,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让实习生感觉自己也是医院的一份子,带教老师既是自己的老师,也是自己的家长,更是自己的朋友,拉近彼此的关系,互尊互爱,提高实习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不断的探索,作为一所实习医院,应该充分认识到临床实习阶段对实习生至关重要,临床护理教学不仅要为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机会,还要为实习生提供对临床的认识,更要使其在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她们顺利走向临床第一线,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洪.加强护理实习生的管理,提高带教质量[J].大家健康,2009,第2期。[2]王淑香.带教护理实习生管理思路与实践[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第3期。

下载临床护理工作支持与保障协调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床护理工作支持与保障协调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与相关部门协调保障机制

    护理部与相关部门 支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协调保障机制 为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工作的扎实开展,提高中医护理服务水平,护理部与医务、药剂、后勤等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

    支持保障工作是开展优质护理的坚强后盾

    完善保障系统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坚强后盾 我院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成立了由院领导为组长,以医教科、人事科、财务科、后勤总务科、设备科、各科护士长等成员为优质护理......

    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制度

    临床护理实习生管理制度 1、 带教老师应向实习护士或进修护士介绍医院环境和科室环境, 介绍医德规范、病房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就条件。 2、 实习生在我......

    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制度

    临床护理实习生管理制度1 1、 带教老师应向实习护士或进修护士介绍医院环境和科室环境,了解医德规范、病房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就条件。 2、 实习生在带......

    2016关于临床护理实习工作自我鉴定

    护理的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制定全院护理工作、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和人员进修等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定期检查、评价和总结。下面是中国人才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临床护理实习......

    特别行政区制度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 特别行政区的概念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经济制度......

    康复理疗科工作协调制度

    康复理疗科工作协调制度 一、首先病人入院先有分管大夫查看后,根据病人的个人情况为病人开好理疗项目,发放给病人,然后利用约十分钟的时间向病人解释每项理疗的治疗作用及整个......

    医院科室工作协调制度

    医院科室工作协调制度门诊部主任职责医院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部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和行政的管理工作,医院科室工作协调制度。2.组织制定门诊部的工作计划。经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