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

时间:2019-05-13 02:5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

第一篇: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

【法规标题】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

【类别】房地产/搬迁拆迁安置

【发文字号】建房[1993]682号

【批准日期】

【发布部门】国务院各机构/各部/建设部

【发布日期】1993.09.15

【实施日期】1993.09.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唯一标志】9656

【全文】

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

(建房[1993]682号 1993年9月15日)

近两年来,由于房地产“热”,旧城改建、开发拆迁规模大,过渡周转和拆迁安置用房严重不足,加上一些开发企业资金缺口大,改建项目不能按期竣工交付使用,致使按协议规定期限安置无保证,大量被拆迁居民延期投亲靠友或租赁高价房屋自行过渡。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城市(含县镇)在外自行过渡的被拆迁居民100多万户。其中,需要今年安置的约为40多万户。尤其是冬季到来,如不采取措施,妥善安置,将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被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的安定,现就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的安置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被拆迁居民的安置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经济宏观调控重大决策的具体行动,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果断措施,切实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的临时过渡和今年的拆迁安置工作。

二、各城市政府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部门,对今年的拆迁安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落实拆迁安置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并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拆迁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各城市建设、开发、拆迁主管部门,要抽调专门力量,对有开发(建设)项目拆迁安置任务的所有企业(单位)逐个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按协议规定期限,今冬和明春所需拆迁安置用房的落实情况,并签定确保按期安置的责任书。

四、开发项目资金有缺口的,首先要保证拆迁安置用房的建设,以便被拆迁居民能按协议规定的期限按时得到安置。对已超过过渡期限,而近期又无法解决安置用房的,应加倍付给临时安置补助费,或购买商品房进行安置。

五、城市拆迁主管部门,对申请新开工项目的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要进行认真核查。对过渡、安置方案不落实的,不得发给拆迁许可证。无证拆迁的要取消其营业资格,并处以罚款。

各地要按照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被拆迁居民的安置工作。

第二篇: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城[2003]140号 【发布日期】2003-07-14 【生效日期】2003-07-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

(建城[2003]140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计划单列市建委、深圳市水务局: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几次较强的降雨过程,部分江河水位上涨。淮河发生了相当于1991年的大洪水,西江、湘江、赣江及新疆部分河流发生了超警戒水位的洪水。目前,淮河流域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黄河、海河、松花江、辽河流域已进入主汛期,一些地区随时可能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为确保城市安全渡汛,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城市防汛工作的领导

城市防汛工作是建设系统的重要职责。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城市防汛的组织领导,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要认真落实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城市防汛责任制,建立各厅、委、局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单位分工负责的组织领导责任制。对重点防洪排涝地区和建、构筑物实行分段包干,一旦出现汛情和险情,及时做到上传下达,并要迅速动员和组织力量进行抢护,保证城市安全渡汛。

二、开展城市防汛安全大检查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管理职责,立即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的汛前安全大检查。检查内容:一是全面检查城市排涝设施,及时疏通排水管渠,保证排涝泵站各类机电设备能够随时投入使用;是检查危旧房屋、棚户区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状况、加固措施和紧急疏散预案落实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要提出具体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三是将汛期在建筑工地的防汛作为建筑安全专项治理的重点,加强对在建工地防汛工作的监督,重点检查基坑、边坡以及塔吊和脚手架等重点部位和设施的防汛措施落实情况;四是检查城市供水、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防汛抢险措施,落实供水、公共交通、供气安全渡汛生产调度预案,确保汛期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三、抓好城市防汛抢险准备工作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和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要积极参与制定城市渡汛预案,切实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落实必要的防汛器材和物资。各地要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功能,建立健全设施日常养护管理责任,使现有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要建立和完善城市防汛的应急反应预案,强化汛期值班和信息处理制度,保证汛情、险情信息渠道的通畅并提高信息传递时效;组织落实城市防洪排涝抢险队伍,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和隐患。

四、做好城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整理上报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掌握城市防汛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上报城市受灾和基础设施损坏情况。同时要针对城市排涝系统的问题,于8月20日前,将今年及明后两年的城市排涝系统建设计划上报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关于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思考

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征收农村土地其实是一个使农村村民减少、失去土地的过程。征地拆迁工作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事关被征地群众根本利益,被喻为新的天下第一难事。要平稳做好征地拆迁工作,达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土地资源保护和谐统一,关键是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特别是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满足发展用地的需求。结合征地拆迁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问题。在征地工作中,被征地农民往往以发达地区的征地补偿标准和政府招拍挂出让土地的价格来衡量当地征地补偿标准的高低,期望高,愿望强,普遍认为现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偏低,不认可,要求提高征地补偿费用。在青苗、地上附着物、建(构)筑物等补偿上,村民想方设法、瞒天要价,造成征地协议签订难。

2、被征地块抢种、抢栽、抢建等问题。部分被征地村民大局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对政府已经公告告知需要征收的土地范围,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 抢种抢栽,或不同程度的增加地面上的附着物、附属物、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以套取国家补偿资金,人为制造征地补偿工作难题。

3、征地补偿款项分配问题。现在支付征地补偿款项一般是先从县市财政统一拨付到乡镇财政所,然后再由村、组进行统一收益、统一分配。在具体发放中,村或组集体在分配时不根据补偿款性质和法律规定加以区分,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合法、发放不规范、标准不统一,人为侵犯村民的权益。被征地农民往往把自己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在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上产生的矛盾以及与村组干部的矛盾转移到征地工作上来,借机阻拦,给征地工作设置重重障碍。

4、被征地块内有关租地企业的补偿问题。被征地区域一般距城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土地区位优势较好,经济较为活跃,因此,部分村民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出租场地或闲杂房屋给个人兴办企业,有的企业还是招商引资的项目,其用地行为是“以租代征”,是一种国家明文禁止的行为。对该部分土地的附着物、附属物、建筑物、构筑物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拆迁补偿政策,但企业主认为,我的项目是合法的,应该予以补偿;而且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损失又没有标准补偿,故企业业主瞒天要价。

5、项目建设问题。一是项目建设带来的一些遗留问题。落户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给农民和周边带来一些不便和影响,当地村民往往要求“遗留问题不解决就不征地”,成为新项目征地工作中的“拦路虎”。对此,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征地工作的被动。二是被征地村组承揽工程的问题。在项目建设中,当地村组对项目建设附属工程承揽要求强烈,把工程承揽当作征地的一个前置条件,而这些又不是具体操作征地拆迁工作的国土资源部门能够答复的问题。

6、失地农民的建房安置、后续发展、建房用地和生活出路问题。被征地区域农民大多身处市郊,谋生手段较多,但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务工技能较差。面对既得利益的丧失,很担心失地后的生活。每次开展征地工作,相当部分群众提出失地农民今后的生存、发展、建房问题,其妥善解决是征收土地的先决条件,这是我们征地工作中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一大实际问题。

7、坟墓搬迁问题。由于不少工业园区内没有规划殡葬地块,村民对坟墓搬迁往往是就近搬移,这样很容易造成重复搬迁、重复补偿;个别完全失地的村组,已经没有殡葬用地。如何规划被征地块上的坟墓搬迁用地,是园区征地面临的又一问题。

二、对策建议

要破解征地工作难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实现征地拆迁和社会稳定两大目标,以强化群众思想教育为主导,协调理顺部门联合执法为支撑,坚持分工与协作、责任与任务相统一的原则,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逐级逐部门逐层次的落实工作责任,整合工作力量,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题,全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为此,提出对策和建议如下:

1、加强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征地拆迁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实现征地拆迁工作常态化上下功夫,稳定队伍,保障经费,加强管理,提高整体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准;规范征地行为,严格依法依规按程序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全面提高征地拆迁工作水平。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有关部门、乡镇围绕确保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基础工作,加强协调配合,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二是严格征地政策标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度提高补偿标准,维护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并坚持征收拆迁工作合法化、程序化、公开化、公平化。三是建立征地拆迁工作奖励机制。将征地拆迁工作实施情况作为有关乡镇、部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一项内容,或对有关乡镇、部门进行专项考核,奖优罚劣。

2、加强执法监管。在被征地块内抢建房屋、抢栽苗木、滥打机井、土坑等违法违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少数群众受利益驱使,另一方面就是监管缺位。对这类违法违规现象,不补偿群众阻挠工作,甚至上访;补偿了违反政策和法律法规,而且负面连锁反应大。为此,一要调整征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按照总体规划,超前谋划,科学制定工业园区征地拆迁的整体方案和分步实施计划,提高工作预见性,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在每次具体征地过程中,对被征地块的青苗、附着物、附属物、建筑物、构筑物等先行清点、登记和核实,并现场摄像,然后再及时发布征地公告。二是加大拟征地块内的执法巡查力度。由国土、规划、城管、乡镇等多方联动,强化执法,集中清理整治,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先清理,后征收。三是各乡镇加强对集体土地的使用监管。对各村组未利用土地、荒山、林地等承包、开发行为应建立审批机制,组、村、乡镇层层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和报告,决不能任其发展。四是各项目指挥部要高度统一思想,坚持标准和原则。凡属抢种抢栽抢搭建的行为,一律不予补偿,不得乱开口子,不得妥协了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有效控制抢搭建、抢种植行为,保证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增强征地工作的执行力。

3、规范补偿资金发放。资金实行按项目列支,并严格监督、规范村组对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和分配。在操作中,制定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的具体办法, 实行乡、村资金统管,乡镇负责资金发放,财政、民政、农业、经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强化审计监督,资金使用和分配情况定期张榜公布,确保村组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和分配始终严格在乡镇、各有关部门有力监管下进行,保证补偿费依法、合理、有效地进行分配和使用,给群众一个明白。

4、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征地拆迁安置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宣传征地拆迁安置中的正面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为征地拆迁安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规划殡葬地块,积极落实殡葬政策。三是由乡镇将项目建设的遗留问题摸底,并拿出解决方案,逐步加以解决。四是对被征地块内的拆迁、搬迁项目(企业)进行科学评估,合理补偿。

5、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后续发展建设。一是要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分类分层次地落实保障培训责任,最好能够与落户企业实行对口培训,让失地农民感受和体会到政策的优越性。二是结合城郊征地拆迁的实际,对城郊农业户房屋拆迁安置,采取城郊农民乐意接受的土地安置方式,尽快抓好规划设计、选址安置等工作的落实,打消群众顾虑,争取“拆、建”同时进行。三是对园区内的项目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应优先当地村民承揽、承包,但不得“强包、强揽”。四是要针对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多渠道增加失地农民收入,以确保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篇: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做好拆迁安置工作

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做好拆迁安置工作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2011年06月13日作 者: 孙金龙

任何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都需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问题。对一个城市的破旧立新,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不仅要有一个好的规划,更要严格执行好规划。为此,2005年7月,我们开展了历时一年多的“大拆违”,拆除违法建设1380多万平方米,拆出了城市的新面貌,拆出了规划建设的新理念,拆出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向心力。在此基础上,“十一五”的五年,在推进“大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累计拆迁44286户、935万平方米,不仅保证了城市规划的执行和落实,而且进一步对违法建设进行了拆除。从城乡面貌的深刻变化中,我们看到,由于规划建设的历史局限性,必然会遇到拆迁问题;我们之所以能够平稳、顺利地推进这样大规模的拆迁,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干部在怀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的同时,解决了理念问题、方法问题、作风问题,更重要的还有制度设计问题。在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中,我们通过顶层设计、创新思路、推动落实,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理念和做法。对此,一定要总结好、运用好。

第一,要贯穿一个基本理念――民生为本

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一定要顺应人民群众改造家园、改善环境的强烈意愿,始终坚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从践行党的宗旨的高度,来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一是要坚持以统筹的规划来实施整体拆迁、成片开发、连片建设。这是我们“十一五”时期推进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的一个重要经验。对此,规划局要认真总结。包括三个县在内,推进这项工作时,都要坚持整体拆迁、成片改造,不能避难就易。过去,有的同志习惯于怎么容易就怎么做,总是就单个产权单位实施改造,对边上的少数危旧房丢下不管。现在,各区在做群众工作、发挥主体作用方面做得很好,但在整体拆迁、成片改造方面还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同志们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理念,发挥好规划的统筹作用。对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来说,不是一般的统筹,而是有力度、有决心的统筹。在改造中,对周边的危旧房,一定要一并带上、同步改造。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再来改造遗留下来的旧房子,就不太现实;即使再来一次改造,付出的代价肯定要更高一些,工作压力也会更大一些。我们的干部要有“家园”意识,要为群众谋利益,同时也要让群众知道,可能过了这个村就难有这个店。

二是要坚持以统筹的方法来保证群众利益优先。在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上,过去往往习惯于就某一个改造项目来找资金平衡。如此,区里往往就会在土地出让金返还、安置房建设等方面和市里“博弈”。2006年,我们对全市的危旧房、城中村情况进行了摸底,然后把全市的危旧房、城中村统筹起来推进。因为,有的项目能够资金平衡,但大量的项目是平衡不了的,市里是要“贴钱”的。像安纺一、三村改造,市里就净贴了2个亿;这次瑶海区的双窑洞改造,也要往里“贴钱”。市委市政府认为,所有居住在危旧房、城中村的群众,都平等地享有居住环境被改造的权利,不能因为不“贴钱”就改造,“贴钱”就不改造;如果群众愿意改造,却不能平等地享有被改造的权利,群众就不会答应。而且,这么多的改造任务,如果都让市“贴钱”,是不能持续的,只有全市“一盘棋”,用统筹的办法,才能确保人民群

众合法利益的实现、确保群众利益优先。对此,要厘清几个问题:其一,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在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中,不能指望国家和省里给我们财政转移支付,合肥去年的财政收入是476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是259亿,我们还要向上贡献财力。改造的钱从哪里来?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要靠我们当好自己的家、算好自己的账。这一点要向群众讲清楚,即使合肥的财力到了今天的水平,我们的财力仍然是有限的,要办的事情很多,科教文卫体、各种民生工程、以及社会保障都需要钱。我们之所以要求干部要做“数字型”干部,就是要把危旧房和城中村这些“资源”增值最大化,从而可以把钱用到更多的民生工程中去。这一点要向群众讲清楚,政府只能是适当地拿出一些钱,每个人都要有“当家”的意识,保证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其二,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旧城改造中,包括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都要实行“净地竞价拍卖、政府拆迁安置”,开发企业不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如果再搞“毛地出让”,后续工作很难开展,很容易激化矛盾,土地增值也难以实现最大化,人民的利益就会受损。而且,土地出让金有规定用途,只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拆迁安置、失地农民保险等,最近中央又要求提取10%用于水利建设。这是人民群众的钱,一定要管好用好。其三,鉴于以上两点,必须改变过去就单个项目搞改造的做法,实行全市统筹,从大局出发,打破“收储成本”的概念,要用“实有安置成本”的办法来运作,只有这样,在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上才能不厚此薄彼,才能保证可持续。这些都是从根本的、全局的、大民生的角度,来思考和推进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工作。

三是要坚持在安置中让人民群众实现合法利益最大化。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事关被拆迁的老百姓的利益,很关键的在于人民群众是不是愿意拆迁、能不能主动拆迁。政府和人民群众就像两个巴掌,一个巴掌拍不响,要一起拍才行。这方面,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安置补偿政策制定上既要最大限度地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要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其一,从源头上,也就是从政策制定上就向老百姓利益倾斜。这些政策都比较明确了。比如,危旧房属于城市建设用地,按照房产证认定,实行“拆一还一”;城中村属于集体建设用地,实行“一户一宅”,每人补偿面积45平方米。其二,坚持以实物安置为主,拆多少还多少。对老百姓来说,旧房换新房,本身就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同时为了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居民还可依据家庭实际情况,按照建筑成本价适当增购10—15平方米。对异地安置的,安置点也尽可能选择区位、交通和综合配套条件较好的地块,还根据不同类型的区域,按一定系数给予增加面积的补偿。这几年,合肥在拆迁安置工作中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从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制定之初就向人民群众倾斜,从源头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最大化;在安置中,随着合肥经济实力的增强,对于异地安置,我们坚持教育、医疗卫生、综合配套等基础设施先行,使安置小区成为一个独立的、功能相对齐备的生活区。此外,从节约集约用地的角度,从环境和配套的角度,安置小区按中档社区来设计,尽量建高层。这也是为了适应整个城市建设的要求,我们要引导群众逐步转变观念。这些,是我们近几年的主要做法,也是成功的做法,一定要坚持。我们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获得合法利益。

第二,要坚守一个基本准则――法治至上

现在的城市拆迁工作不外乎这么几类:一是违法建设必须拆除,二是关乎社会公共利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拆迁,三是城市正常建设中的拆迁,四是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中的拆迁。对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中的拆迁,也要具体分析。在危旧房和城中村中,既有合法建设,也有违法建设。我们特别强调对合法建设、合法利益,再小也要维护和保障;但对违法建设,决不能容忍和迁就,决不能因少数人的非法利益阻挡大多数人合法利益的实现。这几年来,在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的拆迁工作中,我们的做法很明确,在摸清底数、界定类别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充分考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用“公平”这把尺子一量到底。这些都从法律层面上为拆迁工作提供了基本准则,也最大限度地压缩了自由裁量权空间。

从实际推进情况来看,人民群众改造危旧房和城中村的愿望非常迫切,这是主流。如果说有阻力,可以说,相当大的阻力主要来自于那些突击挂户的、来自于那些盖违章建筑的;还有一类是来自于那些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和用地性质的,这也是一种违法建设。所以说,阻力的根源,还是拆违不彻底!需要指出的是,对一些违法建设,2005年,合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拆违,主要是拆除挤占道路、阻碍消防通道等违法建设,尚未对危旧房和城中村中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主要考虑到两个情况:一方面,考虑危旧房和城中村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但有个明确底线告诉他们,一旦有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必须先拆违、后拆迁;另一方面,有的一层是合法建设,上面几层是违法建设,如果要拆,就要把整个楼都拆了,但这绝不是认可违法建设。在这些违法建设的背后,有的可能是有特殊“背景”的,有的是手上有钱为所欲为的。大家知道,城中村的土地是集体性质,就应该是“一户一宅”,使用宅基地面积也是平等的,这其中隐含着的就是公平。如果承认这些违法建设,就是对绝大多数群众的不公平,就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亵渎。对这些违法建设问题,要从失职渎职和反腐败的高度,进行认真查处,坚决不能因少数人的违法建设而阻挡绝大多数老百姓要求改造家园的美好愿望的实现。面对我们在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中遇到的一些阻碍,怎么办?就是要始终把握两条:一是,坚持先拆违、后拆迁,严格区分合法建设与违法建设,对违法建设,要从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抱着“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依法拆除;二是,严格执行城市拆迁安置和农村拆迁安置规定,决不允许超出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范围,无原则地开口子,更不允许搞特殊、有例外。对那些突击挂户的、超标建设的、违法建设的,要认认真真地、一个不漏地进行清理和纠正。我们必须“一碗水端平”,倾听人们心中对公平的呼唤,这是工作底线,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

第三,要把握一个基本途径――群众路线

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的拆迁,不同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属于公众利益下的拆迁。对这两者,当然都需要做好群众工作,但对于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中的拆迁安置,一定要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发挥群众自治作用,让人民群众成为主体。这不是要求我们各级干部“无为”,而是因为这项工作不能由行政“包打天下”,不能像封建社会家长那样大包大揽。走群众路线,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我们各级干部都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一是在政策宣传到位的前提下,改还是不改最终由群众来决定。拆迁改造的第一环节,就是进老百姓的家庭去认真宣传拆迁安置政策,去调查老百姓的真实意愿。如果我们只是泛泛地去调查,绝大多数都会同意;但一涉及实质性利益,一些人就可能“变卦”,因为每个人的期望值不一样。所以,最基础的工作是,一定要把政策宣传透,不是泛泛的去宣传,每一个细节都要让老百姓明白,让群众自己算好“明白账”。这一点非常重要。从现实来看,我们讲拆迁难,不是难在“多数”,而是难在“少数”,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如包河区杨小郢城中村拆迁,700多户,就是因为5户不拆,致使整个改造项目建设一时被搁置。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其一,要让群众知道,改造是好事,把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如果大部分都不愿意改造,就不能改,不能揣着好心却办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当然,我们作为党的干部,还是要牢记宗旨,继续积极地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动员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其二,要让群众明白,为了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党委政府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在这里面没有任何利益,反而是出钱出人出力,基层干部也没有任何个人私利,反而不辞辛苦做工作,很不容易。对于少数不同意拆的或提出超出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要求的,群众不能做“沉默者”,要站出来说话,要由群众来做这些人的工作,动员这些人拆迁。我们这次到瑶海区开观摩会,这几个改造项目,既有老企业改制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有人员结构比较复杂的情况,还有各种家庭内部纠纷裹在一起。如果用传统的办法搞拆迁,搞行政推动,可能有少数群众因为各种原因而拆不了。通过观摩,我们得到的最大启发就是,各级干部都必须从骨子里树立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的意识,坚持群众利益优先;真正地从骨子里相信群众,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现在,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客观地看,也会有少数人借机打“小算盘”。我们的各级干部一定要学会怎么应对。一方面,老百姓都有改造家园的热情,要相信群众,不要认为老百姓没觉悟,关键是要及时澄清事实,要敢于把所有真相告诉老百姓;另一方面,“三步之内必有芳草”,群众中大有人才,要善于调动社会的力量来应对,加强网络引导。

二是要严格坚持 “三榜公示”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开对干部是最好的“防腐剂”,对群众是最好的“安心剂”。“十一五”这几年,我们的拆迁安置工作进行得比较平稳,最重要的除了政策向老百姓倾斜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建立了“三榜公示”制度功不可没,一榜在所在街道和社居委公示,二榜在所在区公示,三榜在市委机关报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补偿对象的姓名、人口多少、面积多少等等,全部予以公示;不管是居民住房,还是商业用房,都要公示。“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拆迁安置中,为了防止有人“搭便车”,就要严格执行“三榜公示”制度。有些问题只有当地老百姓才能发现,像挂户的、违章建设的、私下买卖的这些情况,只要一公示就清楚了。通过“三榜公示”,有些情况即使第一榜没被发现,下一榜还会被发现;即使这一次没有发现,过段时间还会被发现。这样,就能真正让老百姓感到我们的党员干部是真心为人民群众办事的,我们的党员干部办事是公正公平的。在群众工作中,增强群众信任很重要。可以说,“三榜公示”就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工作方法。由人民群众的眼睛来“把关”,群众就会放心、干部就能轻松、工作就会更加顺利。对于少数被公示出来的超出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之外的利益,经过查实,态度一定要鲜明,一定要理直气壮地拒绝。

三是要进一步总结运用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好方法,使工作更加有效。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觉最突出的有这么几点:其一,拆迁改造之难,就是难在少数人不同意。根据瑶海区还有其他几个区的经验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动员群众成立自拆小组,让拆迁户动员拆迁户,这不仅在行动上最有说服力,更有一股“公道”之力。让群众组织群众、让群众说服群众、让群众教育群众,就是解决拆迁“难在少数”的一把金钥匙。其二,基层干部的“坚持”精神很可贵,既表现在工作持之以恒,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委屈时,不气馁、不放弃;又表现在排除其他干扰尤其是人情因素干扰时,有一种不为所动的“定力”,尤其是对原则性的事不搞“例外”。其三,工作“细致入微”。在征求拆迁改造意见时,不是简单地问“同意”或“不同意”,而是让群众搞明白了再表态。在表态同意的群众中,对涉及到增购的群众,注意分析好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确实有困难的,在不突破安置补偿政策的前提下,以人为本,有情操作,帮助他们想办法克服。其四,在推进拆迁的过程中,用群众的“公论”形成了一种导向、一种“强制力”;善于利用互联网,通过写博客、开微博等方式,让拆迁改造工作全程公开;通

过设定奖励政策,鼓励提前搬迁;通过民间喜庆方式,营造搬迁氛围;等等。这些都表明,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有不少独特的理念,有不少好方法。希望同志们认真总结好,有效的就要坚持、管用的就要推广。(本文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2月28日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的讲话摘要,题目为编者所加)

第五篇: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通知》

文章来源:http://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通知》

(建房[1995]3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

近年来,各地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和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加快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拆除了大量的棚户危房。各地政府和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对被拆迁房屋使用人的安置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些地方在房屋拆迁中问题较为突出,被拆迁户集体到首都和各地政府上访、联名写信告状及抢占商品房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从当前一些地方拆迁工作中暴露的问题看,其主要原因是拆迁量过大超过了城市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建设资金和安置用房不落实,被拆迁户不能如期回迁与安置;不依不安置,自行过渡户过多,甚至让被拆迁户自行安置;拆迁补偿价格太低,没有认真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为了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被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特作如下通知:

一、城市房屋拆迁建设要量力而行。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城市拆迁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量力而行”的指示,各地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要切实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领导,本着既要搞好城市建设,又要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原则,对房屋拆迁实行总量控制,按计划进行。拆迁主管部门对拆迁实施项目要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拆迁建设项目要严格实行房屋拆迁许可证。实行房屋拆迁许可证审批制度是加强房屋拆迁行政管理的重要措施,因此,各地拆迁主管部门要按照《条例》第八条的规定严格把关,严格审查,对没有拆迁计划和拆迁安置方案,拆迁建设资金不落实,以及不能按照规定落实一定比例的拆迁安置用房和周转房的拆迁建设项目,不得发给房屋拆迁许可证,对拆迁单位未合法取得拆迁许可证,擅自拆迁或者在拆迁安置过程中不按拆迁许可证审批要求执行,侵犯了被拆迁人利 文章来源:http://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益的,拆迁管理机关要依法处罚,由此造成被拆迁人经济损失和严重后果的,由拆迁单位给予赔偿并承担全部责任。

三、要认真执行国务院颁布《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在房屋拆迁前,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一定要先签协议后拆迁,不能先拆后签或者不签就拆。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补偿安置等问题达不成协议的,要按照《条例》第十四条处理。要允许被拆迁人采取“产权调换”形式进行补偿。拆迁人在房屋拆除后必须履行协议。用于被拆迁人回迁用房或异地安置用房要符合设计标准的要求和建设质量。对其配套设施,必须同步建设,以保证被拆迁人基本生活需求。对遇特殊情况造成安置用房不能按期交付使用的,拆迁单位应向拆迁管理机关和被拆迁人说明原因,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逾期期间应按规定增加自行过渡补助费。

四、要合理确定房屋拆迁的补偿价格。对于被拆迁房屋进行作价补偿的,一定要按照《条例》第二十一条执行。对所拆房屋按“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结算”。进行产权调换的,是非住宅的要按《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是住宅的,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执行,拆迁建设单位不得自行压低标准。

五、要妥善处理好拆迁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要按照《条例》规定公正执法。因此,既要保护拆迁人的利益,又要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出现了问题一定要本着依法办事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解决矛盾,以避免扩大矛盾,引起社会不安定。要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对有关拆迁纠纷,拆迁管理机关要及时依法协调处理,对少数无理取闹者,要给予严重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以保证社会安定和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六、要加强拆迁管理工作的执法力度,搞好拆迁队伍的自身建设。各级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要在认真贯彻执行《条例》的同时,不断提高拆迁管理干部和拆迁人员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以保障执法的公正性。

七、各地接此通知后,要对近两年的拆迁管理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逐个进行研究,限期提出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尤其是对那些长期拆而不建的项目,或迟迟不能落实被拆迁人安置用房的项目,要作为重点进行处理。

文章来源:http://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一九九五年七月五日

欢迎到云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法律助手,法律文书,律师

下载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被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