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方法 克服抱怨
积极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学医的人伤不起,这句话我已经听了很多遍了。这是我一个在安徽医科大学的同学经常说的一句话,确实,他们学医的课程一个星期五十多节,比我累了很多,而且还有许多的东西要记忆,远远超过英语。但是,每次听到这句话心里都不好受,为什么他的幸福总是那么遥远,为什么喜欢埋怨这个社会?
分析:抱怨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行为,它会严重阻碍我们的未来发展,因此解决抱怨对一个想成功的人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为什么会抱怨呢?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天底下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上帝的事,我们的烦恼常常来自于: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上帝都管不了的事。抱怨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事和上帝的事上说闲话。许多抱怨都是和别人攀比造成的。经常是听别人说某某怎么怎么好,然后马上就开始计较对比自己,把别人的好处跟自己比,当然比不过,就抱怨。
抱怨是最消耗精力的无意举动。人生本就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别人的就是别人的,永远不是自己的。与其抱怨不如试着改变自己,改变让我们抱怨的事情,或者更不不要去管它了。不要去攀比和羡慕,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努力让自己在现有的生活条件下,生活得更好更幸福。这才是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位同学就是对自己没能很好的接受现实,对现实不满,以埋怨来博取他人的同情心,从而来掩盖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会对
他的一生产生影响。所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①知足常乐,一开始可能很难做到,但是你可以自己想像者自己很幸福,不断地想象,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改善,从强迫的知足,到自然的知足。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想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②培养一颗淡定的心,这点很重要,但相对于第一点而言,有点难度。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兵分两路,一从书籍入手,相关的书看多了,对你有一定的影响。二从社会经验入手,经历多了就自然而然的看淡许多微不足道的事,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使你抱怨社会。③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你所经历的事情是否是那么严重?这个很管用,每当你冷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事其实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自己为这些事情去纠结简直是可笑!④给自己一个机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很顺利的克服眼前这些不顺心的事,相信自己是不必别人差。
经过这几点的尝试,相信你能克服抱怨这个绊脚石。
不要轻易埋怨这个社会,做自己该做的事!
第二篇:幸福的方法--积极心理学总结
幸福的方法--积极心理学总结
一、从一滴蜜糖说起
有个旅客在沙漠里走著,忽然後面出现了一群饿狼,追著他来要群起而噬。他大吃一惊,拚命狂奔,为生命而奋斗。就在饿狼快追上他时,他见到前面有口不知有多深的井,不顾一切跳了进去。井底有很多毒蛇,见到有食物送上门来,昂首吐舌,热切引项以待。他大惊失神下,胡乱伸手想去抓到点甚麽可以救命的东西,想不到竟天从人愿,给他抓到了一棵在井中间横伸出来的小树,把他稳在半空处。於是乎上有饿狼,下有毒蛇,不过那人虽陷身在进退两难的绝境,但暂时总仍是安全的。
就在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刻,奇怪的异响传入他的耳内。他骇然循声望去,魂飞魄散地发觉有一群大老鼠正以尖利的牙齿咬著树根,这救命的树已是时日无多了。就在这生死一瞬的时刻,他看到了眼前树叶上有一滴蜜糖,於是他忘记了上面的饿狼,下面的毒蛇,也忘掉了快要给老鼠咬断的小树,闭上眼睛,伸出舌头,全心全意去舐尝那滴蜜糖。那滴蜜糖就是生命的意义!
正是人的写照,试问在生死之间,谁不是进退两难呢?一滴蜜糖就是生命的意义,那一滴蜜糖就是幸福。幸福就是每天多一点蜜糖。
二、什么是幸福?
1.幸福=快乐+意义——人生的至高财富
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幸福=成功+金钱+地位。为什么大众都会怎么认为呢?一是这些标准容易衡量,而人的情感、意义无法用来衡量,很难“数清楚”。二是从大众心理学来讲,个人处于群体当中时,群体的意识会代替个人的意识,再优秀的人也会变成乌合之众(对大众心理学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大众观点,影响个人判断,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我们去看球赛,大家叫好,你也会跟着一起激动,一起起哄,可能你根本就没看见进球。比如股市到了顶端,群众的情绪极度乐观,仅有的谨慎随着不断上涨而忘得一干二净,这时你也会跟着买进。关于幸福的观念也是如此,大众把幸福=成功+金钱+地位,那么外围环境加上成功人士、有钱人、有权人看起来貌似很风光,那么对幸福=成功+金钱+地位仅有的一丝怀疑,也会抛之脑后,于是加入他们的行列。
避免大众心理的影响的唯一途径是跳出群众,至少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冷静思考。那么现在请冷静下来思考:什么是幸福?
成功与幸福:
很多人把成功-目标的实现当成是幸福,无苦无获,努力的工作,然后把成功后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其实这时幸福的假象,它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解除,他无法维持长久。
财富与幸福:
财富与幸福关联度在财富很少的时候有较大的关联,比如没有解决温饱的,那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会觉得很幸福。但对于城市中的白领来说,年薪10万,再加薪,并不会增加更多的幸福,这就要从其他方面去增加自己的幸福感。财富可以带来一定的幸福,但是财富是手段,而幸福是目标,两者不能等同。比如彩票得主,在短短1个月内,就回到他以前的幸福水平。
地位与幸福:
很多人以为有地位就是幸福,请问假如你升职做了经理,难道就是幸福吗?薪水是加了,但是责任也更大了,应付的事情更多了,八面玲珑,忙忙碌碌,这就是我们期待的幸福?
成功、金钱、地位皆是社会的标准,或者他人的期待,而不是真我的呼唤,而幸福的生活,其目标必须是自发的,是为了满足自我存在的意义。生命的喜悦就是那种为了源自真我的目标而奋斗的感觉。
幸福型的人,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快乐),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意义)。把快乐+意义看作幸福,这是人生的至高财富。衡量人的标准既不是金钱,也不是知名度或者权力,唯有幸福才是衡量人生的标准。
2.幸福并非无苦无获,成功并不一定要以牺牲幸福为代价
大多数人都认为:所谓“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说明:要成功和获得幸福就必须以经历痛苦为代价。
但是从来没有规定说成功一定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有很多为了学业和工作而努力的人,他们也过得十分开心。其实,你完全可以去选择做既让自己快乐又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就不一定非要经历痛苦才能成功,也更容易感到幸福。因为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通常是快乐而觉得有意义的。
3.幸福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我们一向认为,只要不断提出新的目标,不断努力和超越自己,心灵就会得到成长;只有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才能使我们感到充实和快乐。
一个增强我们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想要做的事和减少不得不做的事,同时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论是从人生或是日常生活的角度都应该如此。就像梭罗所说:“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如果老是马不停蹄地前进,我们等于只简单地对每日的生活作出反应,没有给自己时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4、幸福不是永恒状态
幸福不是永恒状态,幸福不是无时无刻的快乐,幸福不是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没有痛苦就不会体会到快乐的情绪,生活就是不断出现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祈求永恒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
三、幸福的方法
1、建立幸福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幸福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只要能建立幸福的习惯,余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你想要怎样的幸福呢?比如,每周运动一次,每月跟伴侣看一次电影,隔天看看有趣的读物,偶尔来个冰激淋,每天半小时静静的听听音乐等等。每次建立的习惯不要太多,1、2个足够了,然后开始行动,慢慢固定下来,每个月多增加一点点幸福的习惯,你就会越来越幸福。
2、表达感激
把那些感激的事情每日记录下来,每天至少五件值得感激的事情,有利于提高生理和心里的健康水平。写下来的同时,还要去想每件事但是的体验和感受,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会更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会对现实中的幸福视而不见。
3、幸福的冥想
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积极的情绪灌满全身,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非常开心的状态里,用30秒到5分钟的时间,让这种积极的情绪包围自己,在体内流动。
4、幸福时间图
画一个表格,包括每周的活动、意义(满分5分)、快乐(满分5分)、时间,并在时间旁著名以后是希望这种时间增加(++),减少(--),还是维持不变(==)。增加有意义又有快乐的活动,减少少意义少快乐的不得不做的事情,你就会变得幸福起来。
5、设定一个快乐和意义相结合的目标
设定一个内在的,自我和谐的长期、中期、短期目标。目标(有意义)的作用是为了解救自我,不再迷茫,这样我们才能享受眼前的快乐,才会有一种安宁的感觉。只有设定目标以后,我们才能安心把注意力放在旅途本身,沉浸在体验本身,我们享受快乐,同时展现最好的状态。目标是为了让我们享受眼前,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
6、塑造你的工作
在现有的工作中,增加那些自己觉得喜欢、有意义和自己擅长的事情,或者是在正在从事的事情中,挖掘其中的幸福,赋予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未发现快乐,从而提升了工作幸福感。
第三篇:幸福积极心理学
课程: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希望是一种习惯
系文法系
专业
班级文新101—2班
姓名王若臻
学号201090502228
指导教师滕涛
学年学期2011学年第二学期
2011年11月22日
希望是一种习惯
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中讲述的是一位患有妥瑞斯综合症的孩子,总是难以自制地痉挛和怪叫,但他却凭借着对人生的乐观心态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客服重重困难,最后如愿成一名优秀教师的感人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在一次面试失败以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是一种戒不掉的习惯。无论自己遭遇多少困难,无论受到多少歧视,主人公始终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心存希望,坚持自己的梦想,并最终获得成功。
有个朋友乘船往英国,途中忽然碰到狂风雨的袭击,船上的人都惊慌失措,朋友却看到老太太非常镇静地在祷告,眼神显得十分安详。风浪过往后,朋友十分好奇的问老太太:“你为什么一点都不害怕呢?” 老太太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戴安娜已经往了天堂,小女儿玛利亚就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我就向上帝祷告:“假如接我往天堂,我就往看看戴安娜;假如留我在船上,我就往看玛丽亚。不管往那儿,我都可以和我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故事中的老太太境遇和影片中Brad Cohen的遭遇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积极心态是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的随身携带的法宝,华盛顿说过,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困难而不安,Brad Cohen尚能在先天缺陷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微笑面对生
活,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实现梦想,我一直清楚的记得Brad Cohen在拿到奖成功时说的,千万别让任何事阻止你去追逐梦想,阻止你工作或玩耍或是谈恋爱。谁都会有面对困境的时候但并不是谁都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境,当你拥有了一个积极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有人说过,不管怎么样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来,天空还是蓝色的,云还是白色的,天空不会塌下来,我也不会倒下去,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能正正常常的过日子,正正常常的过日子„„不要去在乎别人对你投来的不相信的眼光,坚定的看着前方充满希望的方向,没有谁会被命运打败,被打败的只有自己,一个被消极不自信的想法淹没的自己。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生,荆棘从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才能寻找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飞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可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你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坚持一下,保持一份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困难。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境遇,换一种想法,换一个角度,世界总会变得不一样。
当希望成为一种习惯,当积极成为心的一部分,所有的不满,所有的困难都将在眼前消逝„„
第四篇:积极心理学——如何幸福
积极心理学——如何幸福
Shahar老师的十条幸福忠告(已改编):
1.遵循内心的热情。选择对自己而言最有意义且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2.尽量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一起。亲密的人际关系才是获得幸福感的不二法门。3.正确的看待失败。成功收获结果,失败收获智慧。
4.接受自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可以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不要只接纳自己认为好的部分而否定自己认为不好的部分。
5.简化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很美妙,但是美妙的事情过多了会带来各种困惑而毫无幸福感。
6.有规律的为自己安排锻炼。适当做些体育运动,大大改善身心健康。7.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每天保持而不要克扣7~9小时的睡眠。
8.慷慨做人。没有钱没有时间一样可以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9.勇气。即便心怀恐惧,依然勇敢向前。
10.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不要把你得到的一切看成理所当然,每天记录5件值得感恩的事。
学习积极心理学:
如果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这个人生事实上是不太幸福的。因为幸福应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
我们幸福的程度不是由掌握多少信息决定的,而是我们对信息的理解、我们关注的重点,以及我们自己的心灵容器的形状来决定我们幸福与否。
学习积极心理学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强调关注自我的改变。永远不要用一种置身事外的角度去看待那些观点和建议,学习和研究的最终归宿应该是自我。
关注生活的积极面:
人们越是关注什么,什么就越有可能变成现实。如果我们总是关注负面的东西,个人的潜能是很难真正被开发出来的。
在教育的路上,只关注弱点不关注长处的最终结果会导致人们只能发现问题,而将原本就在眼前的美好事物忽略掉。正如人们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当成理所当然的,却把得不到的东西当成自己不快乐的原因。许多事例让人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
快乐不等于没有不快乐,所以负面情绪的体验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生命现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带你到达幸福的彼岸,只有自己才能够对自己的幸福、快乐承担责任。
若是身处逆境,遭遇各种困难,却以积极的态度和想法来对待,便可容易的逆转处境,同时收获智慧与结果。若以怨天尤人的态度抱怨,你将丧失接下来更多的逆转机会。
从正确的角度提出问题: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非常成功的时候,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不能做到”,于是我们便关注着我们的弱点,但是若变成问:“为什么他有了今天的成就?他是怎样做到的?为什么有的人尽管处境恶劣却依然能够获得成功和幸福”关注的重点就大不相同。
若是看到孩子的长处和美德,问他们自己有什么样的优点,他们会发现自己也有优点而努力;若是问孩子的缺点,自然也就不会得到正面的答案,“我不行”这个观念便会逐渐渗入孩子的潜意识中,孩子便会真的向这个方向发展。人的多数潜能正遭受这样的命运,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悲剧!
几点说明:
不能把幸福当成“成功人生”的手段,没有其他追求可凌驾于幸福之上。我们只能更快乐、更幸福,而不能把“幸福”当成人生的终点。
积极心理学以“改变”为基础。事实上,幸福的人既关注幸福,更关注从不幸到幸福的转变。
不要一味克服人性的弱点,而要学会适应它们。世界因不完美而完美。
相由心生,所以人对自己的认知、人的价值观等等,决定一个人的幸福程度。所以,我们最需要更新的就是内在对一切的认识。
改变认知是关键:
心理学领域的一项研究成果:如果你是一个太看重结果的人,那么你达到目标后得到的幸福只能维持短暂的一段时间,然后你会回到原有的幸福感水平上;同样,如果你因为一件事情而感到挫败,一段时间后,你也会回到原来的幸福感水平上。
这项结果表明,外在的种种指标并不会影响你的幸福感,而内在的认知则决定你幸福与否。
通常我们只看到一场巨大的改变需要的时间和带来的影响,而不去看让这个巨大的质变产生的一些基础性的量变。而人改变认知的历程是长久的,是需要坚持的,一个人若真的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那么他一定会主动、认真的思考什么样的认知是健康有益的、需要他学习并付诸行动的。
不需把自己变成完人:
这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的世界,万事万物的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因为好坏是人定义的。很多负面情绪也是人性的一部分,需要我们接受。如果我们能够接受不良情绪,我们就可以从那些负面情绪中得到一些东西。现实中很多人为了追求完美,只肯肯定自己正面的部分,否定甚至想遗弃负面的部分,所以才导致了那么多的不如意甚至是杯具的发生。
比如嫉妒这种情绪,人人都会有。因为我们所认识到的观念是:嫉妒他人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我们抑制自己的嫉妒心,它却会越烧越旺,以致产生暴力。其实,嫉妒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这种情绪。
我们的幸福感,很大部分就在这种“比你更好”的比较中流失。
当家长或者老师只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正面的部分,会误导孩子只能有正面的形象,孩子一旦表现出负面的部分,往往会自责内疚,认定自己的不好。如果在人面前打开自己,袒露自己真实的人格,才会唤起他们真实的人性。若所有人都能在别人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而非精心装饰的人,谁都能相互尊敬,且活得舒坦。
对美好东西的向往和对坏东西的厌恶是我们自己的本能,对熟悉的事物产生的厌倦、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是我们人性中的一部分。我们要改变自己,就先要允许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以及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对于负面情绪,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疏导各种情绪,体验它们、接受它们。
相信自己,不要愧疚:
如果你相信自己能更幸福,你就一定能更幸福。你相信、确信的东西会自我实现:你相信某种药对你有效,这种药就会真的发挥效力;你确信某人能帮你做成某件事,这个人就真的能做到。
不要为想要的事物感到焦虑、担忧,不要去想你缺少它。很多人想要某种东西,却总是得不到,他们便抱怨,认为上帝不会赐予自己这样的普通人好运气。这时候,他们的“相信”正好发挥了作用:上帝的确不会让他们与好运相遇,因为他们不相信上帝能够给你这次甚至永远的好运气,自然你也相信他们不会得到想要的东西,结果就是他们的确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就是全宇宙通用的“吸引力法则”。
另外,暗示的力量很重要。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愚弄”自己。别人说你怎样,你就会慢慢地相信自己就是那样的。正如家长说孩子笨、不是学习的料,于是单纯的孩子凭借着对父母的信任,就相信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他们的人生还未曾绽放多少光芒便黯然失色,一生平庸。
若是一个自信力很强的人,按自己的步子坚定地走,不理会别人对自己的片面评价,不按别人的要求和标准活,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他就是那样的人,很容易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他坚信自己能够得到!
所以,你不仅要相信自己,也要设法让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信心。如此,你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因为,来自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暗示能调动人的巨大潜能,使人变得自信、乐观。
还有,很多人也因为自己曾经做过的某些事情而愧疚、责怪自己,使自己沉浸于一种无法重新生活、乐观生活的状态。有一个近乎致命的认知就是:要愧疚、自责才是还孩子,这样子才对得起所有人。实际上,原谅了自己,你才能为自己、为他人带来更多的幸福。
最后一点需要注意的,不能光想不做,只有不断地行动,才能不断地发现自我,对自己做出最有肯定意义的评价。也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你的注意方向决定你幸福与否:
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比客观事物本身更重要。
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身对痛苦的关注,并非痛苦这件事情本身。你关注什么,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和行为。
幸福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出身、人生际遇、社会地位、拥有的财富、别人给你的东西等,而取决于我们对它们的认知。所以,是否幸福,就看我们选择关注什么。
无论怎样的逆境,总有值得你庆幸的地方,但是执着于结果的人,往往看不出逆境中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心智也并没有得到成长。然而,人生的成长和飞跃,常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习一些东西。选择如何面对人生,全看自己。
上帝时刻眷顾所有人,但是却表达得十分委婉。上帝不会让你直接得到好处,而是让你从逆境中领悟智慧,得到生活的馈赠。
人常常为幸福的假象所蒙蔽。他总以为幸福在未来,自己眼前的努力为的是明天的幸福,但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今天就是幸福的。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对我们已经适应的事物视而不见,不知珍惜,认为它们是理所当然的,只有经过困苦之后才知道自己本身就是幸福的。
珍惜当下、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幸福。从现在开始就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吧!珍惜你的亲人、朋友,珍惜你呼吸的空气、盛开的鲜花„„为什么要等待失去才懂得珍惜呢?
懂得真正的感恩: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感恩常常能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是一种良性循环,感恩的人往往心怀一种信念和动力,这种信念和动力既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也能感动和改变周围的人,唤起更多的助人行为。一个人心怀感恩,他眼中的世界往往是明快鲜亮的。
生活对于每个人的真正不同之处,在于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我们可以每天记录5件哪怕很小也值得感恩的事情,做更多感恩的行动。
放弃执着的压力:
很多人之所以体验不到更多的幸福,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将幸福放在了懒散懈怠的对立面。这种认知是基于人们看到的表象:付出与获得的成功往往成正比。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奋斗的艰辛,他就不会取得成功。
还有人认为人生的前半段把重要的事情做完之后,剩余的人生就会变得很幸福了。然而,当一个人真正得到了一切之后,他却未必幸福,这样的例子可在很多成功人士身上看到。
另外,有压力是正常的现象,所以也不要盲目追求零压力。
身心互动原理:
人类的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某种情绪会引发相应的肢体语言,反过来,肢体语言的改变同样可以导致情绪的变化。
当无法调整内心情绪时,你可以调整肢体语言,带动出你需要的情绪。比如强迫自己做微笑的动作,你会发现内心开始涌动欢喜。
外在的行动也可以改变内在的认知。有时候自己强迫自己行动,也能够改变你的情绪状态。有些事情看着很难做,一旦强迫自己开始了,你就更容易进入状态。
改变的程度:
一个人的成长,少不了尝试各种新的挑战,战胜了挑战你就会对一件新的事情感到适应和舒服,不再紧张害怕。
想要舒服,就先要不舒服。如果你每天做一件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一年下来,你就发现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多。
但是,最好不要作出太大的改变,否则身心很难适应,甚至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你要开始锻炼身体,你可以先限定运动量,日后再慢慢增加运动量,否则身心俱损。
简化生活:
吃饭的时候吃饭,喝水的时候喝水,睡觉的时候睡觉,那就是禅。
其实单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令人开心的,但是堆在一起之后就不好了。正如两首美妙的曲子一同播放,你只能听到噪音。很多时候,那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事情堆在一起后,就变成了幸福的杀手。
对于承受巨大压力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学会尽量简化自己的生活,适当休息。吃饭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只是单纯欣赏食物的美味,这就是很好的休息,也符合冥想的原理。
少做一些事情,我们的效率会提高,生活的满意度也会上升,创造力和生产力也能增强。
对于如何选择,就要问你的内心了~选择的标准就是你的内心是否真的想做那件事、喜欢做那件事。若是迫于压力和他人的标准,比较建议你尽量少做。生活就是一种投资,你无需什么都抢着做,少做一些事情你照样不会损失多少,甚至收获更多。提升幸福感:
适量做体育运动。冥想。
每天睡8小时左右。拥抱。
情感关系中的几点提醒:
1.社交并不是越频繁越好
2.爱情不能给你安全感,能给你安全感的人只有你自己 3.新奇的事物总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4.不要执着于完美的爱情,否则爱情必败
5.注意良好沟通,体谅、理解对方的一切,更高的境界是看到并培养对方的优点 6.追求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这就是健康关系的基础 7.允许冲突的存在 8.懂得欣赏,懂得赞美 9.做最真实的自己
10.有时争吵能让彼此更了解对方
语言和材料主要来源: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
《拆掉思维里的墙》小部分(此外,不收钱地为这本书做一下广告,真是让人醍醐灌顶的难得的好书啊!)
学识有限,还有很多相关内容和具体事例没有打上来,不过太长了也难看,写此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家都能了解这些东西,活得开心快乐!
第五篇:积极心理学与幸福课程感悟
为了幸福,我要改变
幸福是我们最求的终极目标,是我们的人生意义所在,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现成的幸福,幸福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最求的,我们不能被动地等着幸福突然降临,而是要主动的争取它,而争取的方式,当然是要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改变自己开始
那么我们要从哪些做出方面改变呢?
首先,我们必须改掉悲观与颓废,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满怀希望的状态 乐观而怀有希望的人具有积极的态度与美好的憧憬,在他们的眼里,世界充满奇妙、人生无限精彩。有这么一个例子: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非常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
可此时的拿破仑浑然不顾。只听他大吼一声,“冲啊!他手下的士兵见到他那副滑稽模样,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但同时也被拿破仑的乐观自信所鼓舞。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激昂,奋勇当先,终于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无论在任何危急的困境中,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充满希望的状态。作为一名学生,自信可以感染到无数接触到的人。有没有乐观自信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的成败与否。乐观不仅给予活下去的勇敢和力量,单从健康角度说,我们也应该乐观地活着。乐观可能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几个好处有减少疼痛,抑郁,心脏病,高血压,感冒及其它感染和癌症的几率,并且能更加长寿 其次,我们要发现并改正消极的人格,拥有正面向上的积极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惯、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 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乐、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宽容、仁慈、慷慨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生活中人们终是会遇到各种选择,总是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总是会参与不同的工作,而在这些事情背后都是需要我们拥有一个积极的人格才能很好的处理,拥有负责任、慷慨的积极人格,我们才不会在选择面前变成小人,拥有谦逊、宽容、仁慈的积极人格,我们在和他人接触的时候才不会被人排斥;拥有希望、负责任、宁静的积极人格,我们才会在工作中变得更加出色。
最后我们还要改变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仔细的安排我们的人生,制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一百个人中有两个人清楚自己的一生要的是什么,并且有可行的计划,有力的实施,他们都是各行业的领导者。世上没有懒惰的人,只有缺乏目标的人,如果缺乏目标就会懒惰。
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年龄,他真正的人生是从设定目标开始的,以前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上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为什么有的人心胸宽广因为他有明确的目标,没有阻碍我的大目标的实现,其他的就是可以理解和宽容的。
“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茫无目标的飘荡终归会迷路,你内心那座无价的金矿,也终因不开采而与平凡的尘土一样”。一个人无论他现在有多大的年龄,真正的人生是从设定目标开始的,以前只不过在绕圈子而已。
再举一个例子: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你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子的人生,世上有 98% 的人对心目中喜欢的世界没有一幅清晰的画面,他们没有改善自己生活的目标,无法用一生的目标去鞭笞自己,结果他们继续生活在一个他们无意改变的世界里。只要做到了以上这些改变,我相信我的人生也一定会有所改变,而这些改变正是我们通向幸福的第一步
所以为了幸福,让我们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