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会计准则下对外币折算的理解[模版]
在会计准则下说明对外币折算的理解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出台38项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执行新准则的的企业不再执行原来的会计准则,作为新增准则之一的《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在企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的信息披露方面,都做了较系统的规定,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外币交易会计确认、计量及外币报表的折算。但是在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上,国际会计界历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直到现在也仍然存在分歧,因此,既是我国在新准则中对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他仍有可能在今后的理论界和实务界继续成为争论的话题,为此笔者在认真研究各种外币折算的理论依据,我国外币的发展及以现阶段各国对折算方法选择的基础上,从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满足报表使用者需要及在生物钟的接受程度等多角度论证新准则采用现行汇率法作为唯一的外币折算方法的合理性。
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历史演进。
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从事国际经营活动的公司,采取他们的报告货币按照一定的汇率、一定的计量方法来从新表述境外经营的分支机构财务报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外币报表折算方面共出现4种方法。(1)区分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法(2)区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法(3)时态法(4)现行汇率法
二、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的发展。
我国对于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不断选择和调整的过程,最早在人民币实行高度集中的外汇管制时期,是按历史汇率折算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随后在1995年要求采用现行汇率法,但在1995年7月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境外营业与报告企业相关的融资和经营方式的不同,将境外实体和报告企业精英组成部分的境外营业两种类型,规定对境外实体采用现行汇率法,对作为报告企业组成部分的境外营业采用时态法。
然而2006年财政部门正式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对于正常经营情况下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告折算方法的选用,明确规定使用现行汇率法。
三、对我国新准则外币折算方法的选择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此次一系列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在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目的之一在于消除和减少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提高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尽管如此,在许多具体规定上,新准则并未完全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在对外币折算方法的选择上可看出这种差异。
(一)两种折算方法并用的弊端。1报表使用者无法有效利用报表数据。2给企业带来
盈余操纵空间。
(二)采用现行法的合理性。1符合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2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3
简化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实务中运用最广
四、结论
综上所诉,尽管在理论界对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一直争论不休,且大多数国家采用了折中的方式,允许两种方法并存并用,但从会计核算发展的趋势和会计信息有用性等方面都说明现行汇率法更能反映资产负债的经济价值,且在实务中已得到充分的认可,因此我国新准则规定采用现行汇率法作为唯一的外币折算方法是务实和合理的。
第二篇:注意各税种对外币汇率折算的不同规定
注意各税种对外币汇率折算的不同规定
朱珉2012-12-25
我国现行的各税种相关法规中,关于外币交易汇率折算的规定不太一致,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时要注意区分。各税种相关法规对外币交易的汇率折算规定,大致可以分成四种:
一、以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采取这种方法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
二、以按照纳税义务发生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采取这种方法的税种有契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
三、上一月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或者上一纳税最后一日,折合成人民币,采取这种方法的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9号)第四十三条规定,依照税法第十条的规定,所得为外国货币的,应当按照填开完税凭证的上一月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税法规定,在终了后汇算清缴的,对已经按月或者按次预缴税款的外国货币所得,不再重新折算;对应当补缴税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纳税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四、上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采取这种方法的税种是房产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房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号)规定,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在缴纳房产税时,均应将其根据记账本位币计算的税款按照缴款上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
第三篇:对会计爱岗敬业的理解
对会计爱岗敬业的理解
作为基层单位的一名财务人员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闲暇之余我经常阅读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书籍,以弘补财务知识的不足。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热爱本职工作,要求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为平凡的事业,为社会和人民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每个岗位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每一们从业人员也正是以其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分工中,在整理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首一个公共角色。任何一个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才会刻苦钻研会计业务技能,才会努力学习会计业务知识,才会发现在会计核算、企业理财领域有许多值得人们去研究探索的东西,才会全身心地投八到会计事中去。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为敬业。因此我们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我们的职业,将身心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对本职工作专心、认真、负责任。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敬业,要求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从事会计工作为荣,敬重会计工作,具有献身于会计工作的决心。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升华。作为财务人员,我们不仅要尽职尽责地履行会计职能,如加强会计核算、向管理决策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且还要对单位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进行监督,保护单位财产安全完整,促进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的发展。
八五零通信中心 二O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浅谈在新形式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
浅谈在新形式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
中山市小榄镇
第二中学
黄 辉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认为物理学科的教学,只要能把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学生会做题能考高分就行,至于如何把握好自己”教”的角色,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己却思考的很少,还停留在”分数第一”的错误观念中.认为教学凭的是经验,只要经验丰富,上课就一定没问题.由于长期都按照这样片面的教学理念施教,自己也经常感觉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明明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备课,学生却反映听不懂;明明这一节的内容是紧贴生活的,学生却提不起兴趣;课堂花了很长时间讲解的实验题,一到实验室学生却不会动手……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困惑不已.自己也从来没有好好的去反思和总结.尤其是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兴趣都是很浓厚的,到后来逐渐变淡,成绩也逐年倒退,尽管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采取了这样那样的措施,但效果甚微,总觉得自己在多方面的能力不足,如课堂的调控能力,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能力等等.为了提高成绩,我也只有采取补救措施:部分学生没有听懂的内容我跟他们再重新讲一遍,做错的题目再重新练习一次,一次不行再练几次,直到会了为此.这样让我疲于奔命,效率低下,而且时间长了,学生又对前面的知识淡忘了,学生并没有因为我的补救措施而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因此而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对学生的教只是机械的采用”灌”,学生并没有理解知识的本质.所以我觉得效果并不好.因此,我觉得自己需要多加强学习,尤其是向”名师”学习,因为教师的主战场在课堂,因此我非常想知道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效率高.总之,希望在学习与借鉴之后自己能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信念;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风格;形成驾驭新课程教学的有效经验、教育智慧;同时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和能力.在经过了几次培训学习后,我收获很多。结合自己1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本人的教学成绩也得到了学校的肯定,我现在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总结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明白只有总结得好,自己才能发展的好。同时,我也在积极尝试教学创新,不断追寻符合个人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通过培训,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能较系统的把握学科内容,能结合本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适当充实教学内容,已能熟练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风格鲜明。我也开始注意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它们并不与日常教学相冲突,教师应该将它们融入到教学中去,我是这样想也开始这样做。创新意识和教研科研能力有所提高,及时掌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我也积极参与自身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所以多学习对一个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定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在新课改实施的情况下,一所学校要有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研究策略。对教师而言,每天都在实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他们教学、生活的主要部分,他们最熟悉、最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简便、捷径的途径。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课后及时反思和总结。具体采取以下策略: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与教学同伴进行结对观察。同时,要根据发现的问题,确定研究问题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转写教育论文或体会。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得到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平台。使每位教师学会研究,积累成果,体验成功。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要讲究策略之外,还要讲究最佳途径,从自己的工作经验中我认为及时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让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长。一个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的专业发展,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跟一个教师是否重视反思和研究有很大的关系。在学习了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后,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考试结束后,要写考后反思,思考这阶段教学的成功与不足……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究,将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事实上,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有着相同的特征,即不断地借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不断地反思自我对学科、学生学习规律、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以发展自我专业水平。
要使自己专业发展更加顺利,我还认为需要遵循一定的模式,当然它不是千篇一律的,我比较认同的发展模式既轨迹为新教师—适应型教师—经验型(技能型)教师—准学者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智慧型教师。绝大多数教师选择的是这条道路。走这条路的教师在分化发展阶段发展比较快,也容易获得外界的认可。但许多教师也会因理论知识的欠缺与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视野不够开阔,视界不高,因而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再加上教师个人的专业理想会因专业发展的挫折产生迷惘,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压力、同伴群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其产生职业倦怠,导致这类教师往往在经验型教师阶段就停滞不前,很难向上有较大的突破。这类教师这时发展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抓住各种有利的时机,加强系统的理论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创建自己的教育行动理论,否则要成为学者型教师和智慧型教师相当困难。当然,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这是教师自身自省和反思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这是学校或其它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期促使教师达到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得到专业成熟。
本人通过几次培训学习认识到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同时作为一名物理老师具有创新意识更加重要.本人有幸代表广东省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由于我对教具进行了创新,同时也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很合理的创新处理,成为课堂的亮点,符合大赛的主题精神,所以取得了一等奖好的成绩.在全镇进办的“非书面作业设计大赛”中,由于我将知识内容紧贴生活实际,学生的可操作性强,能够体现出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知识,最终获得一等奖好。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一位教师只有得到发展了,他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育。
第五篇:对税务会计的认识和理解
对税务会计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一学期对税务会计的学习,我充分的了解到税务会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是会计系统必不可少的东西。下面就来谈谈关于税务会计的认识和看法。
对税务会计的认识
建立税务会计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制定的会计准则强调会计的客观性、公允性,企业在会计处理上也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与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有很大的不同,使会计收益与税收收益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并使这种差异的核算变得相当复杂,建立税务会计也就越来越有必要。
税务会计的目标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专业会计。
税务会计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国家税收管理的需要。国家在制定税法、进行税收征管时,一般是以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为依据的,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会计信息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经营决策的需要。在现代多种税、多次征的复合税制模式下,税收是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经营管理者承担资产受托责任,其基本职责是使投资者权益最大化,而纳税则会影响投资者权益。建立税务会计是更好地满足会计目标的需要在企业,由于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为谁提供信息、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怎样的信息成为首要问题。这里我们把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分为来自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企业要实现其经营目标,就必须对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正确的决策。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而正确的企业决策必须以客观的有用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要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的大量经济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以便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还是企业外部有关决策者所需要的。因为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进行信息交流。
具体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界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人:企业的所有者。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重要的决策。企业的债权人。贷给企业资金者,即成为企业的债权人。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是否能够按期还本付息,即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以便做出有关的决策。
政府部门。有关政府部门(如税务机关),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所承担的义务情况。当然,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企业还有义务向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进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职工与工会。企业的职工与工会需要对自己所工作的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
企业的顾客。企业的顾客虽然不参与企业资源的配置,但在许多方面与企业存在着利益关系,所以他们需要掌握相关会计信息。
由于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明显不同,在2O世纪中期,管理会计从会计中分离出来,和财务会计并列成为会计的两大分支,管理会计主要提供对内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主要提供对外的会计信息。这种分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满足了实现会计目标的需要。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也出现了分化,就目前来看主要是国家税收管理相关部门与其他信息使用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国家税收管理相关部门不仅仅是会计信息的接受者,而且还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形成。同时,由于税收收入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和其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的特点,使得国家税收管理相关部门对企业税务信息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说一般意义上的财务会计信息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将税务会计从企业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则既满足了国家税收管理的需要,又不影响其他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满足。
会计政策与税收政策的大规模分离为税务会计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理由会计政策广义上包括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基本会计政策是指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一般方法。一般原则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规定的客观性、可比性、一致性、相关性、明晰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一般方法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方法。具体政策是指企业在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如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1日方法、投资跌价(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等等。一般所说的会计政策主要指具体会计政策。
税收政策也有总政策和具体政策之分。税收总政策是指根据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税收实践中所必然发生的基本矛盾而制定的用以解决矛盾的指导原则,也称为“税制建立原则”,如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等。税收的具体政策是指在每项税收制度中规定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如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规定,税前扣除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相关性、确定性、合理性等原则,并对成本和费用、工资薪金支出、资产折1日或摊销、借款费用和租金支出、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坏账损失等的扣除标准和方法做了明确规定。这就是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决定着税制结构模式、税收种类以及各种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等税收要素的确定,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的税收负担具有直接的影响。
这就是我这这一学期对税务会计的认识和理解。
班级:11审计0
学号:20113149041
姓名:魏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