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高二政治必修3教师用书应用创新演练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2013高二政治必修3教师用书:应用创新演练 第三单元 第七
课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Z&X&X&K]
1.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解析:“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自古以来”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A项符合题意,B、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A
2.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时期的仁人志士们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屈斗争,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也铸就了弥足珍贵的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精神()
A.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之中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C.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D.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解析:题干主要表明辛亥革命铸就了辛亥革命精神,因此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央一套正在播出电视文献片《辛亥革命》,该片再现了孙中山先生“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的革命历程,孙中山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的民族精神是()
A.善良朴实
C.自强不息B.爱好和平D.艰苦朴素 [来源:学_科_网]
解析:本题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表现了孙中山先生矢志不渝、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C应选。
答案:C
4.香港大学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每年国庆前,各个民间社团热心策划,缜密安排,自行组织庆祝活动;日常生活中,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仪式成为不少机关学校的重要仪式。上述事例表明()[来源:Z#xx#k.Com]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③
C.②③④B.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④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①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答案:A
5.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对祖国最深厚、最高尚的感情,它培育了无数的爱国志士。从屈原的“虽九死亦犹未悔”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孙中山的救国图存,振兴中华;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们的伟大思想和光辉实践都说明()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 ③民族精神产生于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中 ④这些名人的文化修养程度高[来源:学科网][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B.①③④ D.③④ A.①②C.②③④
解析:从古至今,爱国主义世代相传,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但是,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故①②是正确的,③④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本题应选A项。
答案:A
6.《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
①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A.②③
B.①④ D.①③④ [来源:Zxxk.Com] C.①②④
解析: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因而②的说法是错误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③说法不对。故答案选B。
答案:B
7.(2012·洛阳统考)《论语》、《孟子》、《韩非子》、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阅读,就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表明()
A.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解析:许多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表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深厚的渊源,A说法错误,应该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在中华民族精神上,B、C说法绝对化,只有D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请写出下列精神是如何体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解析: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然后将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阅兵精神的主要内容按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进行归类即可。
答案:(1)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团结统一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2)奥运精神:“为国争光”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体现了勤劳勇敢精神;“精益求精”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团结协作”体现了团结统一精神。
(3)载人航天精神: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来源:学|科|网]
(4)阅兵精神:“同心同德”体现了团结统一精神;“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争创一流”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篇:【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三单元第七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大力繁荣文化、发展文化、丰富文化,提升文化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A.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 B.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力量 C.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选C。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上,A、B、D项只是中华文化在某一方面的表现,C项最全面,故应选C项。
2.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这句话强调()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
B.国家要发展,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D.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选C。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意在强调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应选C。A是民族精神的含义。B是爱国主义对国家的重要性。D仅强调发扬民族精神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外延缩小,不合题意。
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上述精神的共同内涵是()①爱国主义 ②团结统一 ③勤劳勇敢 ④自强不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材料中列举的几种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突出表现。①②③④都是其共同内涵,故选D。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这句诗主要体现出()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C.中华民族爱好和平D.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解析:选B。“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感,故选B。
5.2012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3周年。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是抽象的,是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感觉 ②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④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所以①表述错误,②③④是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识,故选A项。
6.一段时间以来,南海、钓鱼岛局势紧张。对此中国爱国学生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主要说明()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解析:选A。我们不能仅仅把爱国主义放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7.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当代青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主要()A.汲取和借鉴西方的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
B.安心在国内生活和工作,不为海外条件所诱惑 C.积极走出国门,减轻国内就业的压力
D.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解析:选D。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D项正确。
8.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格言:“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若一家”。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
解析:选D。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题中的格言,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故选D。
9.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们向世界展现了中华健儿们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是()①“夸父逐日” ②“大禹治水” ③“愚公移山” ④“精卫填海” ⑤土尔扈特东归 ⑥天道酬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解析:选A。①②③④符合题意。⑤土尔扈特东归体现了团结统一,⑥天道酬勤体现了勤劳勇敢,应排除。
10.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中华民族精神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①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中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 ③中国革命和建设中 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近百年来”、“主要体现”,故排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11.近一个时期,罗阳这个与航母紧密联系着的名字,触动了亿万人民的心灵。他忠于祖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用生命擎起舰载机起飞。罗阳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的升华。这说明()A.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B.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C.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D.必须发挥民族精神的支柱作用
解析:选B。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应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12.胡锦涛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尤其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之所以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因为()A.民族精神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B.民族精神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C.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选D。民族精神属于文化的范畴,它的力量表现为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A夸大了民族精神的作用,排除;B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思想道德
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C观点错误。
13.有人认为:“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那么,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这种观点()①正确揭示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②割裂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③否认了弘扬民族精神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④肯定了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这是一道辨析性质的选择题,解答时注意思维的全面性和辩证性,①不是题目所表明的观点,②③看到了命题中观点的错误方面,④肯定了命题中观点的正确方面。
14.握住你的手/握住岁月的光荣/平凡的故事珍藏所有的感动/不屈的脊梁扛起大地天空„„伸出我的手/传递时代的光荣/崭新的世界相约收获的笑容/挺直的脊梁/扛起强国的梦„„歌曲《新的光荣》反映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③以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富强 ④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歌曲《新的光荣》强调要挺直脊梁,扛起强国的梦。为此,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筑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以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富强。故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
15.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④全面拒绝外来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A。对外来文化要坚持辩证、全面的观点,③④观点错误,故不选。
二、非选择题
16.2012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日。勿忘国耻,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
(1)有人认为: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你赞同这种说法吗?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当今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何在?
解析:本题第(1)问具有思辨性,对于设问要坚持两种态度,并分别说明原因,在组织答案时,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选取最适合自己回答的角度。第(2)问主要紧扣教材知识作答。
答案:(1)答案一:赞同。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二:不赞同。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观点只强调了文化的反作用,忽视了经济、政治的作用。(上述两种答案均可)(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17.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抓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挖掘和整合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纯朴、崇尚礼仪、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着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
(1)新山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新山东精神?
(3)结合材料回答,如何弘扬和培育新山东精神? 解析:本题以山东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回答第(1)问,要指出山东精神的实质,然后回答二者之间的关系。第(2)问,可从文化的作用和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义等方面来回答。第(3)问,可依据教材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结合山东精神的内涵来回答。
答案:(1)新山东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新山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2)①新山东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②弘扬新山东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④弘扬新山东精神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3)①必须立足于山东省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践。青年学生应该成为新山东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②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③必须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纯朴、崇尚礼仪、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④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⑤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三篇: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2.能力目标::能运用本框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具体事例,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能理解生活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表现及其有关活动的意义,能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学习流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A、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是。
B、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与本质上是一致的。,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二、合作探究
思考
1、围绕“中华民族之魂”一目,认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
(1)简述民族精神的含义、表现、特点及其作用。
(见教材P72页专家点评)
(2)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哪里?
(见教材P71页第一段)
思考
2、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一目,并通过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在奥运会上, 当看到中国选手获胜,听到国歌奏响,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你会感觉到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的哪些基本特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
团结统一: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自强不息: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可以就教材中的材料举例说明。
思考
3、围绕“永远高擎爱国主义的旗帜”一目,探究以下问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见教材P74页第二段文字)
(2)爱国主义在实际行动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见教材P75页上名言警句部分)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呢?
(见教材P75页中间文字)
(4)结合P75-76页镜头一和镜头二,你认为不同时期归来的海外学子身上折射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精神。
误区警示:
1、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矛盾。
二者并不矛盾。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上述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3、爱国不能等同于民族主义
要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
【学习总结】(用思维导图归纳本课时的知识点)
【学习巩固】
(一)单选题(1---5题为A级,6---10题为B级)
结合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回答1---3题。
1、要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因为(A)
A、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B、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国战争时代、困难环境的特别要求
C、有了长征精神,革命和建设就能成功
D、精神文明比物质文明更重要
2、《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红旗渠精神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这一时代意义(B)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C、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证D、为实施“三步走”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3、“人工天河”红旗渠,是六七十年代林州人民发扬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在今天,我们之所以倡导红旗渠精神,是因为红旗渠精神(D)
A、是中国的传统文化B、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C、是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D、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4、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说法正确的是(C)
①它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它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它是中华民族之魂、④它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A、① ②B、③ ④C、① ② ③D、① ② ④
5、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C)
A、集体主义B、共产主义C、爱国主义D、民族主义
6、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这些精神是(D)
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源所在③进行文化创新的力量源泉④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A、①B、① ②C、① ② ③D、① ② ③ ④
7、英国现代哲学家罗素说过:“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
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这主要表明(A)
①中华民族以热爱和平、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世
②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思想,崇尚团结、热爱和平、宽容豁达的精神受到世界的崇尚
③中国的强大有利于世界和平,而不是威胁世界和平
④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A① ② ③B、② ③ ④C、① ② ④D、① ② ③ ④
8、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在组织纪念活动中,要广泛进行近现代中共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斗史的宣传教育,歌颂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这主要是为了(C)
A、教育人民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B、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9、长期以来,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下,中华民族形成了积极的开拓精神、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显示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的坚强意志。在抗日抗争中,中华民族正是凭
着不可摧的民族意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争,洗雪了百年国耻,振奋了民族精神。八年艰苦抗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C)
A、团结统一的精神B、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坚强意志
C、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D、敢闯新路、敢于胜利的精神
(二)材料题
10、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品格和力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是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成就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
材料二:江泽民说:“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强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1)根据材料一,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认识。
A、回答内涵的内容
B、回答内容各自的作用
C、我们的态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落实到日常实际行动中。
(2)谈谈你对材料二所强调问题的认识。
(1)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中最极端的一种,为表示对自身民族的忠心与认同,不惜以各种手段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会严重影响世界和平和社会稳定。
(2)爱国主义不是盲目排外、闭关自守,坚持对外开放、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3)我们就必须提倡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民族主义,要把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负责任的通道,以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把我们的国家发展好、建设好,作为表达爱国热情的最好方式。
第四篇: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与社会》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意义。
3、引导学生总结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已经成为当前国国际竞争的重要砝码,从而提高参与文化活动的自觉性和能力。
【重点难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2、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教学方法】
采用知识结构分析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文化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____________的产物。是___________ 特有的现象
文化的产生(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的内容: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性质部分
文化的载体:物质载体
文化概述文化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的力量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力量。
①普遍性: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②多样性:(含义、表现、态度NO3)
③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
④继承性或传承性
⑤民族性(传统文化)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相互影响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与政相互交融治经济的关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知识复习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古代四大发明
④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⑤千年古树⑥园林雕塑
A.①②③⑥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⑥
2、(07广东)2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第三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在北京和青岛举行。文化节期间,陆续举办了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奥运节拍”公园音乐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和书画展览、奥运论坛、残疾人艺术表演及奥运项目体验活动等。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4、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体育是一种文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将推动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我国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
C.文化活动就是经济活动D.没有文化活动就没有经济活动
四、学后反思:
课堂练习:1-5DCCAA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对人的影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迁移默化、深远持久。
3、能够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的意义
【重点难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2、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
3、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
采用知识结构分析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来自于
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来自于
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知识复习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塑造人生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 温馨提示
文化对人的深远持久的影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人们的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得到改造。
2.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 温馨提示
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作用都是就优秀文化而言的,颓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可能把人生引向歧途。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化对人的影响。
三、典型例题
【例1】 尽管已经在国外定居了几十年,闽籍华裔陈先生一家人还是喜欢喝乌龙茶,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能讲地道的家乡话。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永恒不变的 ④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解析:错选③是没有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尽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但是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错选④是没有认识到材料并没有体现价值观的问题。
答案:C
【例2】 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该校“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学生情操的陶冶”源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故选A项;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B项不选;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项错误;D项阐述的是文化的含义,与题意不符。
答案:A
【例3】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答案:B
解析:“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意在说明文化能够塑造人,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四、学后反思:
第五篇: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步检测训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步检测训练习题(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
1.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
①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
②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 ③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
④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虽然其血脉世代相承,但在不同历史年代,其具体主旨各不相同:五四时期,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救亡图存;新中国建立后,表现为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拨乱反正时期,表现为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这表明
①爱国主义无确定的标准和科学的内涵
②在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④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7年,我国在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这可以让广大青少年更加准确地了解、正视抗战历史,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这样做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举措 ②是基于尊重历史的正确选择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是由中日国际关系决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
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 B.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5.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而成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从**亭的点点残阳,到伶仃洋的瑟瑟秋风,从革命时期的舍身赴难,到建设年代的筚路蓝缕,英雄都承载着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期待,他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这告诉我们,英雄的价值在于他们
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最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为民族的文化道德建设镂刻了正确坐标 ④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谱写了不朽篇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江南忆,最忆是杭州。9月4日晚,西湖之上,月光之下,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祝》《高山流水》《天鹅湖》《月光》《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欢乐颂》向世人讲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故事。“最忆是杭州”的震撼,诠释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③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接续守候;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是因为民族英雄们用血肉之躯不断加固其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人民事业之所以锐不可挡,是因为人民英雄不朽精神的始终引领。由材料可见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②自强不息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杭州钟流毓秀,远古即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不少中原地区缙绅仕宦移民杭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材料表明
①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不同区域文化渐趋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围棋是整个中华民族血脉交织、沁骨入髓的情愫。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游戏到思想,围棋的思维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藏了东方文化最原始的能量。材科说明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中华文化求同存异、歉收并蓄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但是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傲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牛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传统的梅花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 ③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 ④“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成为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药学的研究运用与发展说明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基石 ③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④
②人们在实践与生活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享用文化 ④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C.②③
D.③④
1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 3 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以下古语蕴含的思想依次是
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摘自张载《西铭》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 ③“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摘自《左传》 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A.民本、仁爱、诚信、正义 B.仁爱、民本、诚信、正义 C.诚信、民本、正义、仁爱 D.正义、仁爱、诚信、民本
17.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成功,这是广大参研单位和人员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结果。航空报国精神 ①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8.抗战期间,多少热血青年抛妻弃子,为家国决意赴死!今天,战争早己远去,但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今天,再次打开这些尘封的家书,依然能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牵挂,更能读到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重读这些“抗战家书”,可以更好地 ①缅怀抗战英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②学习抗战英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坚守 ③展现传统家书文化,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④弘扬以勤劳勇敢为基础的伟大的民族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 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这一浩然正气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 ②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③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题
21.暑假期间,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先观看了八达岭长城纪录片,后准备开展“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老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班会做准备工作。
第一小组在图书室查阅到如下信息:在联合国大厦内,悬挂着中国政府赠送的巨幅长城挂毯。他们了解到之所以将巨幅长城挂毯送给联合国,是因为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长城坚固雄伟、蜿蜒数千里,正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奋斗、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第二小组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中国长城是世界著名建筑,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周围的景观正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影响了长城建筑的完整和完美。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请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的理解。
(2)加强长城保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你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2.材料一 自先秦至当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中和之道”的协调智慧一路走来,款款而行。“礼之用,和为贵”,和平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第一印象,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法则。“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本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精神追求,困扰西方世界上百年的一个个命题,被中国智慧一举廓清。中华文明古国,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卓越的东方智慧,重返世界舞台中央。材料二 “合则强,孤则弱。”2013年,中国以贯通古今的战略眼光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当下,“一带一路”又将沿线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互连接在一起。这条从历史深处里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并参与。2016年1月,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正式开业,57国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元素。(2)运用联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我国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3)请以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写两句宣传口号,要求围绕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举措及其作用来表述。
23.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
英雄在词典中解释为本领高强、英勇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作为中华民族英雄文化史的一部分,他们在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展现不同的英雄特质:忠于诚信、舍生取义、公而忘私、艰苦奋斗„„
不管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黄继光、董存瑞,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国家情怀和民族气节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英雄精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它构成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正义、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它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我们以引领和激励。一个没有英雄精神的人,是心灵患有软骨病的人;一个不能崇尚英雄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对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认知甚至质疑。有人觉得,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也有人对英雄的事迹和壮举提出质疑甚至抹杀。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对英雄质疑甚至抹杀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评析“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观点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3)假如你所在班级举行以“弘扬英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班会现场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限20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必须体现英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答案解析
1.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塞罕坝精神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不选;“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这说明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②正确;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塞罕坝精神不是,③不选;塞罕坝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的表现,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2.B
3.C 我国在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是基于尊重历史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创新,排除;选项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4.C 题目中,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缺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故C选项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作用。B选项表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D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5.A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不同地域文化的载体。我国不同区域的建筑有不同的特点,这说明我国各地文化存在差异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说法错误,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排除;④说法错误,建筑不等于文化遗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6.A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也是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表现,①③适合题意;增强文化竞争力,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排除②;题中未体现综合国力的提升,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7.D 【解答】①表述错误,“最重要”显然夸大了英雄们的地位作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表述错误,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不仅仅是英雄的价值;
③符合题意,“英雄都承载这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期待,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这强调的是英雄们对民族的道德建设、历史文化成就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这体现了英雄的价值在于他们为民族的文化道德建设镂刻了正确坐标;
④符合题意,英雄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这体现了英雄们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所做的贡献,即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谱写了不朽篇章. 故本题选D 8.A 本题考查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④说法错误;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向世人讲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故事,既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又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9.A 【解答】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不可摧的民族脊梁、不朽精神的始终引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②表述错误,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④表述错误,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故选A 10.B 中原文化在杭州积淀并与杭州原有文化交融,说明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故题肢①正确;特色江南文化的形成体现了文化的区域特征,故题肢③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非手段,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错在了“融合统一”,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11.B ②选项表述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题目无关。④选项表述的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与题意无关。题目中,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等表述表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③正确。围棋的思维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藏了东方文化最原始的能量的表述表明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故①入选。选B。12.A 根据题目的表述,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的梅花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故①②选项表述正确入选。③选项错误,精神追求的目标不是“梅”,而是其展现出来的气质。④选项错误,夸大了“梅”文化的作用。选A。13.C
14.A 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①当选;②当选,材料表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不选,不同文化的融合,不会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④不选,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而非根本途径。15.D 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立足于社会实践;上述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故题肢②与材料无关。材料中文化自觉强调的是自知后自主适应,取长补短,故题肢③④正确,本题答案选D。16.B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体现的是仁爱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体现的是诚信思想,“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体现的是正义的思想;故本题答案选B。17.C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体现了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不合题意,航空报国精神并不是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③说法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故本题选C. 18.A 【解答】①②符合题意,再次打开这些尘封的家书,依然能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牵挂,更能读到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说明这些家书包含着缅怀抗战英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有助于我们学习抗战英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坚守;
③不合题意,这些“抗战家书”不同于传统家书文化,更不是还原历史的面貌; ④说法错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故本题选A. 19.C 【解答】
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但不同文化又保持自身特色,存在差异,②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④说法错误;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①正确;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坚持中国儒家文化为中心,③正确. 因此该题选C. 20.C 【解答】①不符合题意,观点正确但材料求提及中华文化的特性;
②符合题意,英雄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其中体现的就是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③符合题意,这种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与时代精神无关. 故本题选C
21.(1)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②长城的修建过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团结勤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长城的作用则体现了劳动人民爱好和平、刚毅勇敢、维护国家统一等精神,这些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统一的,因此我们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2)措施: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心骨” 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图谋。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本题以开展“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谈谈你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的理解,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然后分析长城的修建过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团结勤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最后得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的结论。(2)本题设问指向加强长城保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你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22.(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类情怀,又秉承了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智慧。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引领中华儿女和国际社会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2)①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这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合则强,孤则弱”,世界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人类才有机会一起迈向未来。②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和现代一带一路的建设,体现了事物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的动议,是把握创造条件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的生动体现。④要有全局观念,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寻求最优目标。“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作为新路径、新平台,必将在更高的水平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3)示例:①一带一路穿越古今引领辉煌未来,亚投行携手欧亚共谋盛世华章。②中国梦亚太梦世界梦同频共振,古丝路今联通明相融齐迎大同。
23.(1)
①必须充分认识到英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②学习英雄精神的实质,用英雄精神引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践行英雄精神,发挥英雄精神的激励引导作用.
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把弘扬英雄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赋予英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英雄精神在引领民族前行中永葆生机与活力.(2)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在一定实践基础上形成,因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英雄的具体的标准和内涵会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英雄具有时代性.
②不同时代英雄的表现各有差异,但英雄的特质具有共性.英雄们秉持并为之奋斗的爱国、奉献、忘我、艰苦奋斗等价值观念,是人类正确的价值选择,可以跨越时空,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该观点缺乏严谨性.(3)
答案示例:①英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