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四单元第九课针对训练[5篇]

时间:2019-05-13 18:0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四单元第九课针对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四单元第九课针对训练》。

第一篇:【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四单元第九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号角——“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据此回答1~2题。

1.发展先进文化,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关键是()A.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解析:选B。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才能弘扬主旋律,使文化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所以B项正确。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 ③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在指导思想上多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在指导思想上多元化,因此④表述错误,其他三项均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容。

3.社会文化多样性不排斥正确的思想导向,而且更加要求正确的思想导向。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A.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C.以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代替文化多样性 D.坚持“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解析:选A。B项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C项表述错误,D项是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的方针,只有A项符合题意。

4.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要实现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推进文化创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③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①②③④都是实现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体要求,全选。

5.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奋进、在拼搏中崛起的伟大历程,深深打动了广大观众,成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体现民族特色、富有中国气派、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这说明()A.我国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B.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C.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D.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解析:选D。题干说明发展先进文化的必要性,D符合题意。

6.“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对我国来说,要避免不打自败,首先要()A.壮大传媒实力,推进有效传播 B.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C.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明对话

D.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对我国来说,要避免不打自败就必须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故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③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的有力武器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④与题干规定不符,应排除。①②③符合题意,选A。

8.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9.“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启动以来,在群众中掀起了“爱国歌曲大家唱”的热潮。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形式 ②有利于人民群众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③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唱爱国歌曲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其意义应为②③。①是对该活动的性质定位,是正确的。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专门的活动来完成,故④与题意无关。

1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首创精神。这是因为()①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④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不是先进文化的作用和特点,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干无关。

11.临沂市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宗旨,扎实有效、持续不断地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得到千万临沂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提升了临沂的城市形象。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把城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全国人民中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④排除,①②③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12.漫画《又赌输了》中的“赌”者行为()①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毒化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思想 ③破坏家庭幸福,引发其他违法犯罪 ④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赌”的理解和认识。“赌”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我们必须从不同的方面把握,比如:从国家、社会、家庭等不同的角度认识即可,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1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①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②有利于为人民大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 ④是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社会效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国家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4.(2013·西安五校模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国家重视教育主要是基于教育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则是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①表述不科学。④说法错误。

15.南京市博物馆免费开放8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请你为南京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活动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C.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南京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极大提高市民文化素养

解析:选B。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侧重经济效益,与材料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免费开放的目的不是为了变革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与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无关,排除C、D两项。

二、非选择题

16.建国60多年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

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回答时需要联系材料以及学生实际并依据教材理论知识归纳总结。可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等方面分析。

答案:(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积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不断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4)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7.现在走向富裕的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但目前农村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等和城市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民对更快更好地实施“文化富民工程”有了更强烈的渴望。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推进“文化富民工程”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本题设问知识范围限定为《文化生活》,需从整体上多角度思考;问题指向是“合理化建议”,即“怎么办”。要注意把握材料信息对答题的暗示作用,如材料中提到“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等和城市有较大反差,这就提示我们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

答案:(1)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推进文化的传播、共享。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2)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

(3)积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二篇:【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三单元第七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大力繁荣文化、发展文化、丰富文化,提升文化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A.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 B.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力量 C.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选C。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上,A、B、D项只是中华文化在某一方面的表现,C项最全面,故应选C项。

2.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这句话强调()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

B.国家要发展,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D.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选C。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意在强调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应选C。A是民族精神的含义。B是爱国主义对国家的重要性。D仅强调发扬民族精神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外延缩小,不合题意。

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上述精神的共同内涵是()①爱国主义 ②团结统一 ③勤劳勇敢 ④自强不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材料中列举的几种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突出表现。①②③④都是其共同内涵,故选D。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这句诗主要体现出()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C.中华民族爱好和平D.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解析:选B。“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感,故选B。

5.2012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3周年。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是抽象的,是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感觉 ②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④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所以①表述错误,②③④是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识,故选A项。

6.一段时间以来,南海、钓鱼岛局势紧张。对此中国爱国学生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主要说明()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解析:选A。我们不能仅仅把爱国主义放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7.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当代青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主要()A.汲取和借鉴西方的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

B.安心在国内生活和工作,不为海外条件所诱惑 C.积极走出国门,减轻国内就业的压力

D.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解析:选D。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D项正确。

8.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格言:“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若一家”。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

解析:选D。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题中的格言,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故选D。

9.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们向世界展现了中华健儿们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是()①“夸父逐日” ②“大禹治水” ③“愚公移山” ④“精卫填海” ⑤土尔扈特东归 ⑥天道酬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解析:选A。①②③④符合题意。⑤土尔扈特东归体现了团结统一,⑥天道酬勤体现了勤劳勇敢,应排除。

10.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中华民族精神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①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中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 ③中国革命和建设中 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近百年来”、“主要体现”,故排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11.近一个时期,罗阳这个与航母紧密联系着的名字,触动了亿万人民的心灵。他忠于祖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用生命擎起舰载机起飞。罗阳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的升华。这说明()A.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B.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C.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D.必须发挥民族精神的支柱作用

解析:选B。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应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12.胡锦涛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尤其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之所以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因为()A.民族精神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B.民族精神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C.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选D。民族精神属于文化的范畴,它的力量表现为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A夸大了民族精神的作用,排除;B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思想道德

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C观点错误。

13.有人认为:“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那么,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这种观点()①正确揭示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②割裂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③否认了弘扬民族精神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④肯定了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这是一道辨析性质的选择题,解答时注意思维的全面性和辩证性,①不是题目所表明的观点,②③看到了命题中观点的错误方面,④肯定了命题中观点的正确方面。

14.握住你的手/握住岁月的光荣/平凡的故事珍藏所有的感动/不屈的脊梁扛起大地天空„„伸出我的手/传递时代的光荣/崭新的世界相约收获的笑容/挺直的脊梁/扛起强国的梦„„歌曲《新的光荣》反映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③以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富强 ④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歌曲《新的光荣》强调要挺直脊梁,扛起强国的梦。为此,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筑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以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富强。故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

15.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④全面拒绝外来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A。对外来文化要坚持辩证、全面的观点,③④观点错误,故不选。

二、非选择题

16.2012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日。勿忘国耻,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

(1)有人认为: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你赞同这种说法吗?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当今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何在?

解析:本题第(1)问具有思辨性,对于设问要坚持两种态度,并分别说明原因,在组织答案时,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选取最适合自己回答的角度。第(2)问主要紧扣教材知识作答。

答案:(1)答案一:赞同。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二:不赞同。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观点只强调了文化的反作用,忽视了经济、政治的作用。(上述两种答案均可)(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17.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抓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挖掘和整合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纯朴、崇尚礼仪、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着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

(1)新山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新山东精神?

(3)结合材料回答,如何弘扬和培育新山东精神? 解析:本题以山东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回答第(1)问,要指出山东精神的实质,然后回答二者之间的关系。第(2)问,可从文化的作用和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义等方面来回答。第(3)问,可依据教材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结合山东精神的内涵来回答。

答案:(1)新山东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新山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2)①新山东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②弘扬新山东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④弘扬新山东精神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3)①必须立足于山东省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践。青年学生应该成为新山东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②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③必须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纯朴、崇尚礼仪、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④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⑤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三篇:【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年11月,为欢庆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选A。③说法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④说的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2.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荀子强调的是文化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①②④符合题意,应选。③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3.礼仪是交往的产物。“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他们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Up to you!(随您的便吧)”。这主要说明了()A.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D.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解析:选C。中外对“客随主便”的理解、做法不同体现出不同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不同。A、B、D不符合题意。

4.漫画《效仿》说明()A.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素质在于模仿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解析:选B。从漫画可以看出言传身教对小孩教育的重要性,说明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故选B。A、D两项与题意无关。C项说法错误。

5.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 C.自身传承

D.有形强制

解析:选B。“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体现的是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选B。

6.“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

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解析:选B。材料的主旨体现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故选B;A、C不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故D观点错误。

7.多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这说明()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解析:选D。“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属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见D项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片面,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项与题意无关。

8.2012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6周年。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这是因为()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解析:选D。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体现了D项。A项表述错误。B、C两项与材料无关。

9.笛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之所以应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 D.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重点是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A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C项也没有完全表达题干的观点;D项是错项。

10.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冰心的一本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鲁迅的一本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让自己平静或坚定,强调文化塑造人,①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法明显错误。

1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对文化独特功能作出的形象概括。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①文化具有塑造人的作用 ②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塑造人生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④发展文化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②观点片面,应排除。④观点错误,排除。

1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由于()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解析:选B。“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说明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对人具有重大影响。A、C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

13.2012年6月29日上午,在太空完成与“天宫一号”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携带3名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进行的第4次成功的载人航天活动,某校为庆祝这一活动,开展了“弘扬航天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主题的征文大赛,下列观点在征文中可能用到的是()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依据征文主题,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是物质基础。

14.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材料中的校训属于优秀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中的“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符合题目要求。

15.“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完成,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为各族人民的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等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而人民素质的提高又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进一步腾飞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主要说明()A.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B.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C.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题干强调的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正确。B、C都只强调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排除。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6.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迎接2012年12月“全民读书月”,山东省图书馆以“喜庆十八大,相约十艺节”为主题,开展系列读书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广大市民的读书热情,提升了市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文明风尚。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展“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的意义。

解析:本题以“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和文化塑造人等方面,说明“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的意义。

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展“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对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开展“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文化产业是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和光明的产业,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激励斗志,战胜困境。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反经济周期”运行。1929年经济危机造就了好莱坞和迪斯尼,美国一跃成为文化产业强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剧、韩国音乐等“韩流”风行亚洲。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产业的“反经济周期”现象进行阐释。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原因。通过材料分析,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现象的现实原因与人们希望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等有关,抓住“文化消费”这一关键词,可以调动、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深入分析。

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3)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需要文化的抚慰,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优秀文化产品,能够满足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篇:【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最贴切的是()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解析:选A。解答本题要求抓住关键词“最贴切”,属于最佳选择题。文艺工作者深入实践采风,体现了A项。B、C、D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

2.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的震撼。这表明()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基层是最好的课堂”,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当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当选。②④不符合题意。

3.漫画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但漫画之意不在于画本身,而是运用夸张的手法、简略的笔触对社会上某些行为或人进行或批评、或讽刺,以警示世人。由此可见()A.漫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

B.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C.文化创新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解析:选B。题干主要强调漫画这种艺术形式对社会上的人或事的揭露,以警示世人,体现了其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故选B。其它选项不符合题意。

4.动漫不仅使电视荧屏更精彩,而且形成了动漫游戏出版物、音像制品、动漫游戏产品的动漫产业。这说明()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C.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D.文化创新的途径就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动漫促进相关动漫产业发展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故选C。

5.2012年12月19日,以“文化融合科技,创新引领转型”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体育馆开幕。本届文博会的主题蕴含的文化道理有()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并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A。本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主题,体现了“文化”、“科技”、“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不是唯一因素,排除③;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6.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大批“微电影”正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公众视野。“微电影”大潜能,意味着()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微电影”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发挥出大潜能,体现了科技进步在文化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错误,网络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7.“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2012年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了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这说明()A.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B.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文化创新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解析:选A。材料强调的是用“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8.漫画《老树发新芽》体现了()A.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B.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解析:选D。“老树”指漫画中的《红楼梦》等传统文化,“新芽”指漫画中的《公关学》等新文化,故“老树发新芽”寓意是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D项正确。A项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C两项观点偏离漫画的主旨。

9.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革与创新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的积淀,又蕴涵着时代的理想;既延续着传统的特点,又创新着新颖的内容和形式。材料表明()①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以继承为基础的 ②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历久弥新充满活力 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 ④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材料表明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干主旨。10.《梁祝》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用西方的音乐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是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说明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的原则是()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交流、借鉴、融合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解析:选C。本题以《梁祝》的创作为背景,强调在学习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利用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服务,即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故选C。

11.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A.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

B.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共性,无法融合 C.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先进

D.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提升竞争力

解析:选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强调的是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故选D项。外来文化也有它产生的社会基础,A错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虽有差异,但也有共性,B错误;不同的文化各有特色,不能简单地以先进与落后来判断,C错误。

12.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对外来文化加以借鉴并不断创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虽然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

13.2012年5月24日,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首都文艺界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文艺界代表指出,要坚持“以生活为源泉,为人民而创造”。为此,文艺工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要()①把生活实践作为艺术创作的唯一途径 ②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③把人民群众培养成为新闻创作的重要主体 ④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以生活为源泉,为人民而创造”要求艺术创作立足于人民的生活实践,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表述错误,应排除。

14.近年来,创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动机。有人说,“创意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题中观点认识到文化创作者在创意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创意尽管要依靠灵感,但最终还是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才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故①不选。

15.主张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民族自信心,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心甘情愿地接受异族文化的“同化”。这种观点属于()①“守旧主义” ②“民族虚无主义” ③“封闭主义” 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观点属于“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莫言获奖感言:“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紧密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

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莫言在小说创作中显示出了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他运用大量充满了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语言的层面上形成了一种瑰丽神奇的特点。

《红高粱》为夺诺奖埋下26年伏笔,有关《红高粱》,值得述及的还有这部小说在写作上的新颖之处。莫言曾较深地受到美国作家福克纳和拉美作家马尔克斯的影响,从他们那里大胆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他在《红高粱》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得非常自由散漫。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莫言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说明题。回答时,可依据教材关于文化创新的措施和要求,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说明,注意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答案:(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莫言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充分发挥高密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的文化特色。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本民族文化要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所以,莫言的创作是对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运用大量充满了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与时代发展相符合。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莫言大胆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在《红高粱》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进行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4)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莫言的创作过程及作品被搬上银幕,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17.近年来,浙江省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坚持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逐步形成了依托深厚的水乡文化积淀、毗邻上海文化创新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艺术创作等为主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以及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发展影视制作、文化产品流通、影视服务等为主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沿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大气的底蕴,发展海洋旅游、演艺娱乐等为主的浙东海洋文化产业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艺术创作等为主的山水文化气息的浙西生态文化产业带。

据此有人认为,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就能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本题为观点评析类题目。回答时,要围绕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这一主题,既要肯定其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其观点的片面性。

答案:(1)只有使文化事业根植于地域文化特色中,才能展示文化产品的魅力和影响力,发掘地域文化特色资源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此,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

(2)要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和要求。

(3)要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高文化国际竞争力。

(4)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要立足于群众的实践进行创新,不断推动文化的内容、形式和体制创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5)要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还要重视科技、教育事业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关键体现在科技竞争力上,劳动者素质在文化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二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年11月2日,在浙江卫视2013年的广告招标会上,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广告招标成为各方“你争我夺”的焦点,其节目独家冠名权最终被加多宝以2亿元的高价拍得。从哲学上看,“好声音”独家冠名权被拍出2亿元天价,是因为()①它对商家推销产品具有积极意义 ②它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③它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④它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好声音”独家冠名权被拍出2亿元天价,是因为《中国好声音》收视率高,对企业广告宣传具有较大价值,①②说法正确,故答案选A。③④否定了物质的客观性,应排除。

2.“作为一名工人,我只是完成了本职工作;作为一个公民,我只是践行了道德规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履行了在党旗下的誓言。是雷锋这一光荣而伟大的名字,赋予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因奉献而快乐的“幸福观”表明()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们社会实践水平的广度和深度是人们价值选择的基础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④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郭明义因奉献而快乐,体现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也说明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①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②③观点错误,应排除。

3.10月31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揭晓2012年10月“中国好人榜”名单,106名身边好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他们中有义务助学20载的“爱心奶奶”胡年祥;有13年义务献血60 000多毫升的普通教师冯振首;有舍己救人的“美丽女生”郭肖岐等。这表明()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全部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因对社会无私奉献而入选“中国好人榜”被社会广为赞誉,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也说明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①③正确。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②错误。实现人生价值受主客观条件制约,④错误。

4.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是: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为社会公平、人类生活环境做出突出贡献;个人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这一评选标准体现出()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生价值的实现是自我奋斗的结果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物质贡献

解析:选C。由材料看出,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强调的是参评人员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项符合题意。

5.“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这是美国大作家马克·吐

温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告诉我们()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我们知道榔头的作用就是钉钉子,因此题中观点告诉我们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正确。榔头与钉子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题中观点体现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正确。“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也可以看出他认识问题的方法受其价值观影响,④正确。③不符合题意。

6.漫画《抢钱解压》表明的哲学道理是()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具有同步性

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解析:选D。《抢钱解压》反映了某些人价值观扭曲,做出荒唐的举动,故答案选D。A、B、C三项干肢不符,应舍去。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孝亲意识衍生出忠诚精神,把对家庭的爱上升为对民族、对国家的爱。“孝”的变迁说明()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特征 ③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④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新旧时期“孝”的不同内涵,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也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特征,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①颠倒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④把人生价值与个人正当利益对立起来,观点均错误。

8.当被问及中国是否援助欧洲,温家宝总理表态中国愿意扩大对欧洲的投资,但希望欧洲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对此,西方媒体有的认为中国是在“友善勒索”,也有认为“寻求回报天经地义”,还有认为中国只是一个“投资者”。这体现了()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B.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解析:选C。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故答案选C。

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其实,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这表明()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③价值判断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客观依据 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也说明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价值判断应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最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客观依据,③错误。

10.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受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的影响而不同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解析:选C。市民、职业经理、学者的需要和利益不同,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这说明价值判断受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的影响而不同,故答案选C。

11.时下,不少惠民工程屡成“毁民工程”甚至“伤民工程”,究其原因,都存在决策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是制度与程序出了问题。为此,媒体呼吁: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这启示我们()A.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

C.要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的统一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

解析:选C。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这里的“规矩”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客观规律,故答案选C。

12.今年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种观点体现了()①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

②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农民的收入、市民的支出都是民生问题,“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体现了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②④正确。①③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知识限定,应舍去。

13.当前社会上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令人担忧,但真情、真爱却无时不在我们身边,有用生命提携孤儿成长的教师夫妇,有扎根边疆的最美女医生,有为国家人民奉献的科学家,有对贫穷人施以援手的热心人„„这表明()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劳动和奉献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客观条件 ③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④人生价值通过人的智力、品德表现出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选D。“用生命提携孤儿的成长”、“扎根边疆”、“为国家人民奉献”、“对贫穷人施以援手”,都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劳动和奉献,①正确。“当前社会上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令人担忧,但真情、真爱却无时不在我们身边”,说明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③正确。②④材料体现不出,应舍去。

14.2012年4月央视《朝闻天下》走基层栏目报道了,唐山滦南县洼里村农家妇高淑珍14年来,在自家“爱心小院”和9名志愿者先后照顾100多名残疾儿童免费吃住、上学的感人事迹。他们的“善举”得到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百姓的普遍赞誉。这说明()①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与个人文化素质无关

③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拥有高尚思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高淑珍在自家“爱心小院”和志愿者照顾残疾儿童免费吃住、上学,体现了他们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自己的真正价值,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②观点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均应舍去。

15.2012年9月7日,胡锦涛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贺信中,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各项工作,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再立新功。为此,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②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放弃个人利益,铸就永恒的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个人利益有正当与非正当之分,个人正当利益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④观点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故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

16.2012年10月12日、13日和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先后召开行业协会负责人、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三场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温家宝表示,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第一,要坚定信心。我们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二,每一个地方、部门、领导干部、企业家都要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狠抓落实。2012年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有的已经落实了,有的还没有落实,有的落实得不够好。应该认真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第四,要推进改革。把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与改革结合起来。第五,要重视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温家宝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所体现的哲学道理。(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央对下一阶段经济工作部署的哲学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中“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回扣题目限定知识,可以对接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知识。第(2)问,首先要仔细审读材料,弄清五条措施各自体现的方法论要求,然后不难得出其对应的方法论依据。

答案:(1)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坚定信心,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推动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④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推进改革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⑤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重视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17.针对“你将以什么标准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这个问题,某校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的价值标准:

“重院校”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更看重学校的声望和实力。“重专业”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喜欢当前的热门专业。

“重特长重兴趣”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以“稳”为主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不喜欢冒风险,以免落榜。

(1)结合所学价值标准的知识及学校对高考填报志愿的情况调查,就高考填报志愿应坚

持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2)当前,人们对学历越来越重视。高中生努力考大学,在校大学生积极报考研究生,而一些社会青年则通过函授、继续教育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以求最高层次的深造。

辨析:一个人学历越高,越有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建议要注意两点,一是符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二是要注意立足个人实际和社会需要。第(2)问,本题是一个条件不全式辨析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思考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是什么,然后据此审读辨题,先指出辨题的合理之处,然后再指出辨题的缺陷,并补全实现人生价值的因素即可。

答案:(1)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这一前提下,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不同的志愿选择各有利弊,只要符合自己的情况,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是可取的。应注意不能离开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学校声望和实力以及所谓“热门”,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2)①人生价值的实现,既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②从主观条件来说,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素质。一个人学历高并不等于他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缺乏创新能力的人,很难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③实现人生价值除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外,还应在劳动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需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下载【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四单元第九课针对训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四单元第九课针对训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