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金融学论文
与中国梦有关的财政支出浅议
关键词:中国梦;财政支出;民生工程
摘要:十八大后,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梦大热。实现中国梦,民生工程建设至关重要,这也使得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财政支出中占据突出地位。中国梦中的中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民生工程助力每个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通过对中国近几年的财政支出分析,我们能清晰的看出党和政府对于五位一体建设,对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持续投入和孜孜努力。也能从中看出中国梦必将实现的现实依据。Keyword: Chinese dream;fiscal expenditure;livelihood projects
Abstract:After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hina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stage, the Chinese dream became very popular.To realize the dream, people'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t also makes the ensurance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occupy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fiscal spending.China in the Chinese dream, people is happy, society is harmony,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s help each person realize his own Chinese dream.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ina's fiscal expenditure in recent years, we can clearly see that the party and the effort of government for “five in one” construction, for the most general in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Also we can see the Chinese dream is bound to achieve realistic basis.一、引言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很快,这一伟大梦想被冠以“中国梦”迅速在神州大地蔓延开来。中共官方解读,中国梦的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2013年作为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控制一般,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
二、中国梦是民生工程之梦
中国梦不是空中楼阁,促成这一梦想成真,民生工程是最好诠释。将国家的发展落脚在所有人的共同发展上,将梦想的力量凝聚在共同富裕的旗帜下,未来中国定能以稳健有力的步伐,在民族复兴梦想的道路上踏实前行。衣食住行,民生所倚,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财政支出正在逐年给予更多关注。
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在改善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上所做的努力。
2013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指出,中央财政支出预算金额为69560亿元,其中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5712.5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3.5%,比上年执行数增长9.6%;用在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支出安排合计17150.03亿元。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据此估算,2013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民生方面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占财政支出方面的比重近于七成。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建设倾斜,是实现公共财政转型的重要标志。而十八大后,国家财政支出将继续以民生建设支出为重点。按照财政部的统计口径,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以下领域: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
障、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等方面。在过去的2012年里,全国
各地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过半,多数省份更是近于八成。
从2008年至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在教育、社会保障、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民生支出,5年累计16.89万亿元,年均增长21.1%,占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3以上。尤
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了近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4%;中央财政住房保障支出比2011年增长44.6%,有力支持了城镇保障性安
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建设。
三、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根据安徽财政厅规划,2013年,安徽财政工作将重点抓好保障改善民生、服务科学发
展、支持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绩效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今年将在2012年顺利开展“营改增”
试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进一步扩大试点领域,使其延伸到邮电、铁路等行业。此外,还要
支持收入分配改革,促进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建设,让居民收入科学合理、又好又快地增
长,让百姓富裕起来,拉动消费,促进增长。
2012年,安徽省将80%的财政支出都投入到民生工程。从2008年开始,全省各级财
政累计投入1809亿元,累计实施了40项民生工程,惠及全省6000多万群众,人均受益近
3000元。
在教育方面,累计投入424.2亿元,涉及6个项目。全省800多万城乡学生,基本实
现免费义务教育;700多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建成乡镇公办幼儿园461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9万个;完成2760万平方校舍安全工程和200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
级危房改造任务。
在社保和就业方面,累计投入16亿元,涉及2个项目。对157.4万农民、进城务工人
员、未就业毕业生等进行培训;培训新型农民人数206.3万人。
在医疗方面,累计投入494.1亿元,涉及7个项目。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全覆
盖,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支付比例提高到70%;完成1.8万个城乡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城乡医疗救助累计救助1358.8万人次;白内障免费复明5.1万人,贫困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
6470人。
在住房保障方面,累计投入253.4亿元,涉及2个项目。建成廉租房、公租房31.5万
套;完成2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在农林水事务方面,累计投入363.2亿元,涉及13个项目。从交通、水利、环保、供
水,农业保险、文化、消费、村级公益事业八个方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完成农村公路村村
通6万公里,、农村危桥改造2128个,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881座,在734乡镇实施清洁工
程,完成5260处饮水安全工程,建成50万户沼气政策性农业保险使3060.7万次农户受益,建成45976个广播电村村通工程、15847个农家书屋以及1305个乡镇文化站,家电下乡和
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1855.7万台,完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9441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254个。
安徽省采取社情民意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改进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民生工程实施水平,使得民生工程更加深入人心、温暖民心。安徽省将80%的财政支出都投入到民生工程,2008-2012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809亿元,累计实施了40项民生工程,惠及全省6000
多万群众,人均受益近3000元。安徽省将采取社情民意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改进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民生工程实施水平,使得民生工程更加深入人心、温暖民心。
四、结语财政支出作为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的不仅是完善的预算,更是完美的执
行。通过对于财政支出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政府的不断努力,同时也该意识到,民生工程
就像一座高楼,还需要进一步添砖加瓦,需要不断努力。民生工程的完善也必将使中国梦中的中国富强和谐,给未来一个美丽中国。
[1] 朱青 庄毓敏.财政金融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 佚名.2012年安徽省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EB/OL].,2013-03-12
第二篇:金融学论文
金融学心得体会
姓名:彭岑
学号:
学院: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0086820
1金融学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通过对《金融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是我对金融的概念、范畴以及金融机构等平常比较生疏的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对国内外的金融现状有了更透彻、明了的认知。
对于金融,每个人的认识是不大相同的,近年来有一种理解,即认为“金融”仅指资本市场,仅指资本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
其实,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处于不可分割状态。因此金融学的基本内容是: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它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
信用活动与货币流通紧密联系构成金融活动,是近代资本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的事情。在自然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信用形式是高利贷,与之同时存在的主要是金属货币的流通。金属货币的铸造权通常是由政府所垄断,这时信用与货币流通之间的联系只分别涉及信用活动与货币流通的一部分;就整体来说,它们则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现代银行产生了,银行成为国民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中心,并在信用活动的基础上发行银行券和组织转帐结算。银行券的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开展,逐步代替并最终完全排除了金属铸币的流通。这样,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变化则由银行信用的扩张或紧缩来调节,货币的运动则与信用关系中债权、债务的转移和消长结合在一起,并终于形成了现代的金融活动。
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货币信用学”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这时,开始注意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金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加以探讨,如:人民币的性质问题,货币流通规律问题,社会主义银行的作用问题,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资供求平衡问题,等等。不过,总的说,在这期间,金融学没有受到重视。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金融学说,另一方面则扭转了完全排斥西方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并展开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评介;同时,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就为以中国实际为背景的金融学创造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经济学、投资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等等。
数学、物理和工程学方法在金融学中被广泛应用,阐述金融思想的工具从日常语言发展到数理语言,具有了理论的精神与抽象将物理和应用数学应用于金融模型的高峰期,比如使用差分、偏微分方程和随机积分等数学工具描述股票走势、收益率曲线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入股市,开始自己的投资生涯。熟悉股市的朋友一定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
每年的3月,很多人都在期盼的沃伦·巴菲特《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信》。2009也是如此,如期而至。这类信一直都以平和亲切的行文和智慧幽默著称。在2009的巴菲特式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坦承:2008年,收入净下滑115亿美元。是44年来表现最糟糕的一年。他说:到(2008年)年底,各类投资者均遭惨重损失,经济前景困惑,犹如被丢进一场羽毛球比赛的小鸟。他一度认为,未来油价远高于当前40至50美元水平的可能性很大;但到目前为止,他完全错了。他用了一个网球术语:“非受迫性失误”来形容自己的错误。这老头亏了那么多,还跟没事的一样,幽默了自己一把。接着老头继续发挥自己说话的风格,他表示:信贷的崩溃,让政府把“所有的都押上了”。他担心:在不远的未来,大量的资金注入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冲击。他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呢?不过,老头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乐观。一个在投资行业做了50年的人,他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个本钱。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不得不感慨股市的变幻莫测.即使像巴菲特这样有丰富经验的人仍然会犯下重大投资错误,让自己损失惨重。说到本质,毕竟我们是人,而且永远也不会修炼成神,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资本市场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此乃世间之常态,本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必需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当人们犯错误以后不同人的反应。在巴菲特的信中,我们很明显的可以感到他发自内心的谦逊,他的反思,以及他对市场的尊重。在这个全世界最有资本为自己的投资业绩而骄傲的人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然而,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很多人,牛市中赚了钱就把功劳归于自身,兴奋不已;而熊市中赔了钱又会把责任推卸给政府或市场本身,牢骚满腹;总而言之,就是自己是最棒的,完全不尊重市场。这种投资者,确切的说应该是投机者的最终结局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一路赔钱最后伤心离场。我希望大家后要持有一种好的心态,有专业的知识,而不是盲目信从,培养对身边信息高度敏感的习惯,并且最重要的是对股票有真正的兴趣,这样你才能够在股市游刃有余。
对金融的学习带给我的影响是深可切久远的,也是我更清楚的认识到金融在社会中的前景,便于我更扎实的在金融这条路上走下去。
第三篇:金融学论文
姓名:XXX
学好:XXXXXX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论人民币汇率升值
我们都知道,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持续时间达半年之久,然而,除了人民币以外,其他国家的货币都对美元贬值。现在回过头来看,人民币的汇率不但不降,反而升了上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先来讨论它的原因。
首先,从国内来讲: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经济增长状况始终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其次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从理论上来看,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反映的是市场的供求关系。但从现在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来看,由于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特点,即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导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从而使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体现的是政府意志,而非市场供求关系,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汇率。这其中实施的人民币强制性结售汇制度限制了出口企业和居民个人外汇留存,抑制了外汇需求,造成虚假的“供”大于“求”,使人民币汇率难以反映市场实际供求状况。强制性结售汇制度是在担心人民币贬值时出台的,在有升值预期时,这种制度会导致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强化升值的压力。进而造成了一种不对称的外汇管理体制,从而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上升。
然后,国际这一方面,总所周知,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分不开的,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地里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有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货币供应量大体上成正相关。我国一直推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发展,大大促进了经常项目顺差的产生。同时我国实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我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大举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形成了较大的资本净流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投资者不但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更看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外商投资大幅增加。由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造成人民币升值趋势。除了这些因素以外,也有其他的。如:人民币尚未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这种状况,必然抑制外汇需求的增长,加剧外汇市场的供大于求,拉动人民币汇率走高。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它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是政策方面,它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它还会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因此必然产生连带的利益格局变动和利益格局的协调,面对这种情况,只能用政策来进行调整。因此,一旦人民币汇率升值或体制变革,则相应的政策调整是非常可能出现的。而政策调整所涉及的范围,不但有金融政策,还会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其它的政策领域。对此,企业必须有所了解,因为今天所享受的政策,明天未必会持续。
其次是产业方面,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则进口环节比较舒服,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可以用同样的价钱买到更多的产品;相较之下,出口环节则相对受限,以出口产品为主的企业要注意,自身产品的价格可能会相对上升,产品竞争力方面必须要有其它的应对作法。不过,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那些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的企业,人民币汇率升值,其影响就不会很大,因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已经降低了进口商品价格,也降低了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部分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惠及国内消费者。而且很多出口企业实际是“两头在外”企业。需要指出的是,从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前景来看,未来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坚持“走出去”的方向,人民币升值已经为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了货币基础,充分利用这样的货币基础,有助于企业未来经营成功,在这方面,日本企业已经提供了相当多的经验。
第三是资本市场,这个方面会涉及到很多问题,如果单以股票市场来看,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以人民币定价的股票相对于投资而言,价格会相形提高,因此并不有利。但与此同时,以外汇定价的股票,如B股等,因美元或港币的价格相对于人民币贬值,股价会有所便宜,投资价值就会相对上升。不过,从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很大可能将表现为一种趋势性的状态来看,外资也很可能因看好升值导致的边际利润,而加大投资筹码,这样一来,对股票市场就将表现为是一种利好。
第四是居民消费,由于中国城乡居民的大部分境内消费都是用人民币购买的中国制造产品,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并不大,或是说基本不受影响。但中国居民的境外消费,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会相对扩大,有利于中国居民的出境购物。很显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港澳地区。而对于那些持有外汇资产的人士而言,一种以往表现并不强烈的问题将会出现,那就是汇率风险。而为了规避风险,预计各种货币交易的民间需求将会上升。
第五是银行业,这个行业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一方面是银行内部的治理结构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市场风险加大。有博取人民币升值套利的资金流入,就有在人民币升值之后的资金流出,只是规模还不好估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经济依然可以保持强劲增长的状态,则人民币升值前景将会持续,这种情况下,资金流出的规模将不会很大。此外,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导致的震动,银行货币交易的风险敞口可能导致各种问题发生,这种问题,考验的就是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及其能力了。
面对这把双刃剑,我国应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一、坚定不移地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重要影响日益显著,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所在,因此,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且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例如,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就是需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以稳定为基础,人民币汇率调控目标可由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篮子货币。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方式,有助于淡化市场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关注程度,稳定我国对美元区、欧元区和日元区的贸易条件。当市场供求关系与篮子货币计算出的目标汇率有差异时,甚至方向不一致时,必须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进行调整。
二、在当前形势下,我国不但要控制外汇储备规模,使其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之外,而且要管理好外汇储备,利用好外汇储备,提高外汇储备运营效率,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注重对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进而创造最佳的外汇储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
三、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最终将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而且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这与人民币非自由兑换货币的现状极不相称。因此,我国应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四、实事求是地来看,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着许多缺陷:汇率的形成机制缺失、汇率缺乏灵活性或弹性、汇率的调整缺乏准确依据、维持现行汇率制度的成本较大、加入WTO后汇率市场化的压力增大。这就需要我们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而人民币汇
率制度改革应当把握以下基本原则:真正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适当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
五、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出口退税政策是与外贸出口关联度比较大的税收政策,与其它财政政策相比,退税的政策效应发挥较为迅速和明显。退税的增加实际上相当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退税减少则相当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我国可采取调整出口退税的措施来抵消人民币汇率升值造成的负面影响。
六、培育企业的风险意识。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已习惯于固定汇率,习惯于汇率稳定的经营环境。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于依靠本币贬值刺激出口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而不是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来提高效益提高了出口竞争力。从目前形势看,这种认识和心理准备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现实,根本不可能应对金融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针对目前国内相当多的公司企业对汇率制度与汇率风险的影响认识不足或了解甚少的状况,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帮助公司企业培训人员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使企业能够适应新的形势。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人民币汇率怎样变化,只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国际资本的动向,就可以安然地度过这一时期。
第四篇:财政与金融学体会
《财政与金融学》学习的感受与建议
会计XXX班
首先,我想先说一下对这门课的总体感观。个人认为《财政与金融》这门课是一门比较宏观,比较抽象的一门课,这使得它没有办法像学习会计学那样,是一些具体的规则和数据,或者说是实际的可操作的东西。但是它有不同于宏观经济学那样,是基础与工具计算的科目。这门课已经尽可能的结合我国包括当前世界的财政与金融发展的实践,使得学起来不会很枯燥。
财政与金融学其实是财政学和金融学的结合。通过这本书的前言,我了解到,财政学研究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分的资金融通,它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金融学研究的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私人部分的资金通融,包括银行借贷、资本市场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财政金融改革补发的加快,我国财政与金融领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税收中税种的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结构变化、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及其运行机制的创新等。”正如这段话所描述,市场大环境在变,国家的政策也在变化,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给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去投资决策。
本来我以为这门课与我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但是后来发现,它所涉及的内容几乎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比如老师上课讲的“财政收入”这一章,我国财政收入就有我的贡献的一小份在内。
老师后来布置了课后作业,搜集我国的财政收入的统计数据,利用课堂上学习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从2006到2010年的财政收入进行分析。我们带领小组选择了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这个资料在网上查阅起来实在有些不方便,它的数据很少,包括在国研网和学校的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等在内的网站都很难查询。
希望老师在今后上课的时候,能够多启发我们对身边的涉及财政与金融学知识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更希望学校提供供给我们一个更加便捷的平台,接触到一些有用的,实用的,与时俱进的数据与信息。
关于学习的兴趣,我觉得第二、三、四、九章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其实我对货币很感兴趣,比如美国期望人民币升值很久了;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什么后果;为什么美国会希望人民币升值等等。老师上课也结合这个问题为我们进行了讲解与分析,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也非常有趣。
关于建议,其实我觉得,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一些互动,避免完全的灌输授课,这样可以让我们动脑思考,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本学期的财政与金融课程都是第一二节课,难所避免很多同学会有困意,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同学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或者平时多留一些课后小作业,下节课对问题进行反馈的询问等。
第五篇:金融学小论文
浅谈“限购令”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
随着近年来楼市的越来越热,房价越来越高,普通工薪阶层的人民大众只能望房兴叹的情况,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对高房价的越来越多的不满,国家运用其行政力量发出一道“限购令”。此举一出引起社会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强烈反响,对于限购令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各种看法褒贬不一。我个人还是认为,限购政策对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还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简单的说一下我的观点。
一、限购政策能冻结之前投资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流动性资金,减弱货币供给的流通速
度。限购政策使那些原来有能力,有资金,有意愿炒房的人都没有条件去购置更多的房产,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下降,总交易量下降,投资者投资在其中的资金收不回来,冻结在那些还没有卖出的房产中,使整个市场中的流通中的货币减少。从货币供给的流动性来分析就是M1/M2是趋于变小,表明广义货币供给量中的准货币比重上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减弱,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进而可以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也可以防止进入方式的资金的迅速大规模的撤离,加剧由楼市的泡沫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限购政策可以减弱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利润带来的杠杆作用,从而减少货
币乘数。房地产行业设计各行各业,而且存在较大的利润,投资者把通过炒房所获得的利润再投资到另外的行业,放大了货币乘数。所以说房地产市场就好比一个杠杆,使市场中流通着的总货币量增加,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限购政策使这种交易强制减少,同样也减少了其对货币乘数的效应,所以,实际货币的流动性减弱,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综上,我国的限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