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观提纲[大全]

时间:2019-05-13 20:0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观提纲[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观提纲[大全]》。

第一篇:民族观提纲[大全]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提纲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我们党在民族观上的八个基本观点:

一是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二是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三是民族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四是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五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六是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七是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

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八是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二、党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内容?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墓本政治制度之一。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是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三是重点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一是根据民族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三是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

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第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第二,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

第三,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

第四,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第五,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

第六,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纲)[模版]

陈力丹 2006-01-16 14:43:38.0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与新闻活动

马克思1818.5.5—1883.3.14

恩格斯1820.11.28-1895.8.5

《莱茵报》,马克思参与创办,后期是实际上的主编(1842-1843年),恩格斯是该报通讯员。

《新莱茵报》,马恩创办,马为主编(1848-1849年)

《纽约每日论坛报》马恩为之撰稿(1851-1862年)

他们为200多家报刊撰稿,论著中提到的报刊约1500种,其中《泰晤士报》提到约1000次。创办或主编、编辑的报刊12家。

二、马恩的传播与新闻思想

1,“世界交往”的观念

A.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

社会生产结构将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

劳动力结构将以智力劳动(即白领)为主;

社会资源结构将以信息、知识为主;

居于社会中心位置的将是科学的组织和决策机构(不再是行政权力)。

(参见《全集》46卷下册218-223页)

B.对电子媒体(当时仅有电报)本质的认识:

用时间消灭空间。(参见《全集》46卷下册16-33页)

“电报已经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证券交易所;铁路和轮船已经把交往手段和交换的可能性扩大了100倍。”(马克思,全集10卷653页)

“由于交往手段的持久发展,—— 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恩格斯,全集22卷554页)

C.对民族交往的认识:以全人类的发展为衡量标准。

恩格斯论“精力充沛的美国佬”与“毫无作为的墨西哥人”(参见《全集》4卷513页和6卷326页)

2,对新闻的认识

A.变动产生新闻。

B.新闻的层次变化。

C.新闻时效。

马克思:“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120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D.对新闻真实性特点的认识:“报纸的有机运动”。(同上,第211页)

E.“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马克思1862年提出,《全集》第48卷12页)

3.党报思想

“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恩格斯,《全集》4卷300页)

说明:原文”die Presse einer Partei”应翻译为“一个党的出版物”(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印刷品传单),是在一般意义上谈政党出版物的任务,不是指面向社会发行的有党派倾向的报刊。

当时“党”的组织结构相当松散,与列宁以后共产党的差别很大。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

A.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要遵循“党的精神”。

B.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章)。

恩格斯的概括:党的领导机构对党报实行“道义上的影响”。(全集38卷88、517页)

三、列宁的生平和党报活动

列宁1870.4.22-1924.1.21

列宁创办和主编的党的报刊有40多种,没有给党报党刊以外的报刊撰写过稿件(这也是党的纪律规定的),没有写过新闻。在党的报刊上发表的全部是政论。

列宁参与的代表性报纸:

旧《火星报》(1900-1903年)

与劳动解放社共同创办,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同为主编,实际上列宁全权负责,共主编了52期。

《真理报》(1912年5月5日创刊)

列宁领导创办,1917年起为党中央机关报,5月5日为前苏联出版节。

四、列宁的党报思想

1,党报的党性

列宁提出“党性”概念的背景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898-1903年不存在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自行活动,造成“党”的意识淡漠。

列宁1903年提出:从小组习气转变到党性。

列宁提出的衡量党性的三条标准(1905年):

A 党的纲领 B 党的章程 C 党的策略决议

(参见《列宁全集》2版12卷79、95页)

列宁对党报党性的论述

观念上,党报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齿轮和螺丝钉”的有缺陷的比喻;个人创造性和爱好的广阔天地,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参见《全集》2版12卷93-94页)

组织上,党报和著作家必须加入党的一个组织,并接受相应组织的领导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设想

十月革命前夕(1917年9月28日)提出设想:没收大资产阶级的报纸和印刷所,首先给予国家,其次给予在两个首都获得10-20万选票的大党(复数),第三,给予有一定人数的公民团体(例如1万人以上)。(参见《全集》2版32卷157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天(1917年11月9日)列宁签署公告:

“一旦新秩序得到巩固,所有不利于报刊的行政措施都将废除;根据这方面所规定的最广泛最进步的规定,在对法律负责的范围内,新闻将得到充分的自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4卷117-11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列宁论苏维埃报刊的任务

背景:1918年3月起实行强制性的劳动公社制度,即共产主义试验,取消商品交换、实际上取消货币、逐步消灭家庭劳动,实行公共食堂等等。

两个要点:

A.树立模范的劳动公社的榜样:“我们能够而且一定能够使榜样力量在新的苏维埃俄国成为首先是道义上的,其次是强制推行的劳动组织的范例。”

B.在报刊上设立“黑榜”。

当时列宁认为:取消报纸的订阅制而实行分配制,是向共产主义迈进了一大步。

他说:“让我们的报刊上那些所谓日常新闻的材料减少到十分之一(如能减少到百分之一更好),而让那些向全体公民介绍我国少数先进的劳动公社的模范事迹的报刊广泛销行几十几百万份吧!”(参见《全集》2版34卷137-138页)

1920年底列宁取消共产主义试验,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恢复报刊的订阅制。

1922年3月在党的十一大上,他反对通过禁止《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参见《全集》2版43卷131页)

附:斯大林关于党内交流的基本思想

斯大林1879.12.21-1953.3.5

列宁1922年底和1923年初评价6位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优点和缺点,他们是:

斯大林,党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

托洛茨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40年被刺杀)

加米涅夫,人民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37年被处决)

季诺维也夫,共产国际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37年被处决)

布哈林,真理报主编,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8年被处决)

皮达可夫,苏联银行行长,中央委员(1937年被处决)

1925年斯大林禁止1910年起由列宁倡导出版的党内《争论专刊》,提出:

“我们不是自由主义者,在我们看来,党的利益高于形式上的民主。” “形式上的民主是空洞的,而党的利益才是一切”(《斯大林全集》7卷319、320页)

苏联党1937-1939年“肃反扩大化”错误的恶果:

1934年党的17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139人,98人被逮捕和处决;1961名代表中,1108人遭到同样命运。被处决的苏共党员30万人,而当时的苏共党员总数为187万人。受到各种迫害的人总数800万人。

军队系统,元帅5人中3人被杀,16名最高级和次高级将军中15名被杀,67名军级指挥员中的60名、199名师级指挥员中的136名、397名旅级指挥员中的221人被杀。

1939年18大时,党员人数减少到不到160万人。斯大林在18大上说:“本届第18次代表大会共代表将近160万个党员,就是说,比第17次代表大会时少了27万个党员,但这一点坏处也没有。相反地,这正是好转的现象,因为党由于清除了本身的坏东西而巩固起来了。”(《斯大林文选》第242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五、毛泽东的新闻活动

毛泽东1893.12.26-1976.9.9

1.1918年10月参加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连续听课半年。

2.1919年7-8月主编《湘江评论》周报。

3.1919年11月-1922年12月,任湖南《大公报》馆外特约撰述员,组织了两次有名的时事讨论。提出:“傍着活事件来讨论”。

其他(略)

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新闻活动

刘少奇(1898-1969)1922年主持《安源旬刊》;1940-1941年任《江淮日报》社长。领导人民日报创刊。

周恩来(1898-1976)1919年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100多期,主持《觉悟》杂志。抗战时期党的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董事长;延安广播委员会主任。

邓小平(1904-1997)1933年5月-1935年1月主编中国工农红军机关报《红星报》。

六、毛泽东的党报思想和新闻思想

1.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提出其党报思想

原来: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

毛泽东改为:一边区二国内三国际四副刊

毛泽东党报思想的要点:通过报纸指导工作。

1948年4月毛泽东将他的党报思想概括为以下的名言:

“报纸的力量和作用,就在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2.毛泽东论党报和党的宣传工作的党性

两个要点:

第一,总体的党的意识,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第二,新闻和宣传工作要符合党的政策和策略。

3.党报的基本工作方法:典型报道。

1942年4月30 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 连年开荒收粮特多/影响群众积极春耕》,受到毛泽东的表扬,吴成为边区第一大典型。此后共宣传了600多个典型人物和单位,效果很好。

1966年概括为:典型宜多,综合宜少。

4.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

5.报纸批评:1954年提出“开、好、管”方针。

6.“三闻”观点(1957年提出:新闻,旧闻,无闻)

7.政治家办报(1957-1959年提出,复杂的背景)

8.省级党报的五大作用: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1958年1月)

9.通过党领导的传媒开展大批判(错误,从1950年批判电影《武训传》,直到“文革”时期的报纸、广播电视“夺权”)

10.“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思想

11.新闻业的“反映论”(1957年提出)

12.新闻要真实

13.“免疫论”(50年代关于《参考消息》的论述)

14.“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1955年提出)

七、刘少奇的新闻和宣传思想

刘少奇的思想是对毛泽东个人思想的必要补充和修正。“毛泽东新闻和宣传思想”如同“毛泽东思想”一样,应当是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的思想结晶。

1,党领导的传媒是“桥梁”、“导线”的比喻。

2,提出记者考察党的政策的任务(1948年10月)

3,提出“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同时有立场”的“八字方针”(1956年5月)

刘少奇:“对美联社、路透社等外国通讯社的消息,我们应该有选择地登一些。有些报刊登国际新闻只登说我们好的,骂我们的或者说一句美国好的都被删去,这种做法是不好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下卷,第359-360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我们如果不敢强调客观的、真实的报道,只强调立场,那么,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有片面性。”“为什么资产阶级报纸敢于把骂他们的东西登在报纸上,而我们的报纸却不敢发表人家骂我们的东西呢?这是我们的弱点,不是我们的优点。”谈到国内报道时,他说:“现在的新闻有偏向——只讲好的,有片面性。应该好的要讲,不好的也要讲。”(同上,第359、360、363页)

“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同上,第361页)

4,从党和国家的传媒向社会性传媒转变的思想

“新华社做国家通讯社好,还是当老百姓好。我看,不做国家通讯社,当老百姓好;新华社干部不作为国家干部,不受行政级别限制,记者的薪水也可以比毛主席的薪水高。新华社的评论,不是代表国家发言。新华社也不要学塔斯社那样代表政府辟谣。”(同上,367-368页)

记者“不受行政级别限制,记者的薪水可以比毛主席的薪水高”,“应该让记者出名,要他对报道负责;如果犯了错误,他也要作检讨。”“记者各有个性,各有风格,有些人就喜欢某一记者的报道,只要是他的报道就愿意看。在稿件上署名,这是给与记者荣誉,也是给予压力。”(同上,364、380-381页)

5,领导1956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改版

5月15日人民日报向党中央送交改版报告,两天后邓小平批复:“刘、周已阅。同意,退邓拓同志。”

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说明改版的三个方面: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1.5倍;开展自由讨论,阐明社会言论;改进文风,活泼空气。人民日报是“社会的言论机关”,“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

1956年8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第124号文件,批转人民日报的改版报告。文件指出:

“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见解相反的文章。这样做就会使思想界更加活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愈辩愈明。” “我们党的各种报纸,都是人民群众的报纸,它们应该发表党的指示,同时尽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果片面强调它们是党的机关报,反而容易在宣传上处于被动地位。”(《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中卷第483-484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改版后的情况:

头两个月的头版头条62个,经济新闻31个,会议新闻仅两条。批评性报道从6月的29条上升到7月的150条。设立固定副刊(原来只有专刊、专页)。读者来信7月3.1万封,8月4.07万封,而6月2万封。

8月相对客观地报道了波兰的“波茨南事件”,10月相对客观地报道了震惊东欧的“匈牙利事件”。较为客观地报道这些社会主义阵营的“坏事”,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1957年以后,由于1956年6月反冒进的文章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人民日报的批评报道越来越少,到1957年2月基本绝迹。

人民日报的改版,是试图从战争时期一个党的报纸部分地向社会性报纸转变的尝试,但是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倾错误而夭折。

八、邓小平的新闻和宣传思想

1.报纸、广播、电视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1980年1月)这是邓小平的基本思想

2.党的报刊要无条件的宣传党的主张。

3.对信息社会的认识:中国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

九、江泽民新闻和宣传思想

1994年1月提出舆论导向问题(四句话: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导向的重要性,现被概括为“福祸论”。(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时所说)

要求记者打好“五个根底”: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纪律/群众观点/知识/新闻业务根底。(同上)

建议阅读的专题研究著作: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北京2004年研究生精品教材),陈力丹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0万字,定价30元。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

开明出版社2002年2版,45万字,定价30元。

(2005年4月19日整理)

第三篇:婚恋观访谈提纲

关于婚恋观的访谈提纲

1.您的恋爱状况以及您所持有的恋爱观。(包括与恋人相处的方式,恋人

影响恋爱观形成的因素等方面)

2.您对于恋人的要求是什么以及影响你选择恋人标准的因素是什么?

3.您对于大学生恋爱的看法。(包括大学生恋爱的原因,恋爱的影响等方面,可以适当延伸到询问受访者对于网恋,同性恋,异地恋,姐弟恋等恋爱方式的看法)

4.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需要注意些什么。(比如相互之间的亲密度,对于发生性行为的看法)

5.您对于婚姻的态度是什么以及是什么因素影响你形成这样的婚姻观?

6.你对于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要求是什么以及影响您择偶标准的因素 是什么?

7.您认为夫妻关系应该怎么样维持,夫妻关系维持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包括夫妻间的义务,夫妻间的相处方式<财务,家务等>,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等)

8.您对于当下比较流行的婚姻方式,比如裸婚/闪婚/毕婚/试婚/相亲结婚/丁克家族等(选取一二进行提问)的看法。或者您还对于哪些社会上关于婚姻的现象有些看法?

9.您对于新婚姻法有什么了解和看法。(比如对于婚后房产分配问题的看法)

第四篇: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有感

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有感

2010-10-24号,在南宁金秋时节仍然烈日高挂的星期天,我们在学院秦岭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广西民族博物馆。早晨8:30分集队完毕,登上了开往博物馆的公车。由于前去参观的队伍庞大,一个空空的公车瞬间被我们挤得爆满!好不容易经过协商洽谈,同学们最后都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空间。车上同学们补觉的补觉,吃早餐的吃早餐。总之就是一片和谐氛围!

大概九点钟左后,几辆公车陆续起动了,载着我们激动的心向着我们的目的地前进。一路上同学们看着窗外的风景,我们就谈论路上的建筑物和道路桥梁(三句话不离本行嘛)。没有去过那里的我真的不知道有那么远的路程呀,站了半个多小时的我们一路摇摇晃晃摩肩接踵。忽然间我注意到了南宁大桥,它是那么的雄伟结构独到构思新颖,心里不由得肃然起敬,我便想着:有一天也能建造这么一座桥,我的人生就圆满了!

可惜城市化的现代都市环境被污染的很严重,在公车上远远望去,天空上就像蒙着一层灰雾,让人的心情有那么点低落。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博物馆占地130亩,建设总投资约2.5亿元,主体建筑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鲲鹏,遨游于青山绿水之间。进入博物馆,我们都像兴奋的小鸟一样,迅速鸟兽散了。首先参观的是博物馆的二楼,主要是东盟博览会的简介。在这里我了解到,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博物馆三楼是对广西民族特色的介绍。在这里,我对我们广西有了更多的了解,同学们也是那么的开心,不听的拍照留念。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民族特色的东西,很多民族服饰,还有很多民间特色的用具、建筑、菜肴。在这里,我能深刻的感受到我们广西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在这里,我也深刻的感受到我们有责任把我们广西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五篇:马克思民族理论讲稿提纲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

(二)列宁、斯大林对民族理论的发展

1、列宁主义民族理论思想

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其基本思想是: 第一,历史、具体地分析和认识民族现象,认为“祖国,民族--这是历史的范围”。第二,论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内容。

第三,提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革命的纲领,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的完整体系。

第四,进一步发挥了恩格斯关于建立统一而不可分的民主共和国,各地区有完全的自治权的思想。

第五,提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各民族的特殊性,采取特殊的民族政策,帮助那些后进民族越过资本主义阶级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六,坚决反对民族主义、分离主义倾向,坚决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2、斯大林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贡献

首先,斯大林吸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民族”的科学论述,提出了构成民族的四个基本要素,从而提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民族定义。

其二,指出了东欧民族运动和西欧民族运动的区别,总结了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其三,提出了民族问题是革命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四,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帮助落后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同时,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落后民族发展语言文字,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提出许多政策,丰富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的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有: 第一,阐明了民族的概念和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揭示了民族问题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1)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民族问题,一般指民族间的矛盾问题,主要表现于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贯穿于民族存在发展的全过程。

(2)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性质、内容、表现形式。(3)私有制是造成民族剥削、民族压迫的根源,只有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才能消除民族间的剥削和敌对关系。

(4)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5)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团结起来,进行联合斗争。第三,指明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总方针。

(1)对待国际间的民族问题,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坚持将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结合起来。

(2)在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被压迫民族实现自决,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马克思主义主张民族自决权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民族自决权是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武器,是根据民族解放运动日益兴起的事实,纳入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中的。

第二,坚持民族自决权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向分裂,而是实现新的联合。第三,坚持民族自决权,应根据不同民族、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来决定,它要服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利益。

(3)在多民族国家,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建立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4)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革命中首先提出的,但是资产阶级建立的国家都存在民族压迫,可见他的“民族平等”的虚伪。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赋予民族平等真实的彻底革命内容,并把它作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含义是: 第一,主张和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第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

第四,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使他们充分享受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

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民族团结其含义是 第一,坚持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

第二,坚持各民族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团结。第三,在多民族国家里,要求各民族团结、联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是: 第一,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第二,坚持各民族在各个方面的共同繁荣。

第三,坚持在国家帮助和先进民族支援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共同繁荣。

二、中华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7)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8)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9)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0)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11)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

(12)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这12个方面是我国在现阶段有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也是我党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基本原则,结合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状况,作的系统的概括和阐述。

三、党的民族政策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有: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下载民族观提纲[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观提纲[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建国大业》有感:民族当自强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观《建国大业》有感:民族当自强 观《建国大业》有感 :民族当自强 在慷慨激昂的音乐声里,在解放军整齐的阅兵式里,《建国大业》这部令每个中国人民......

    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教育概论 考点 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教育概论 考点 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五观之民族观教案

    五观之民族观教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通过学习把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民族团结的维护化作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远 大志向,自......

    观《建国大业》有感 :民族当自强

    观《建国大业》有感 :民族当自强 在慷慨激昂的音乐声里,在解放军整齐的阅兵式里,《建国大业》这部令每个中国人民都热血沸腾的电影结束了。但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对中华民族......

    三观三问发言提纲

    “三问三观”专题集中讨论发言 发言提纲: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就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通过学习对照发......

    浅析《费尔巴哈提纲》中的实践观

    浅析《费尔巴哈提纲》中的实践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从历史上看,科学实践观......

    不屈的民族―观《太行山上》有感(最终版)

    不屈的民族―观《太行山上》有感 看完《太行山上》这部电影后,我的心犹如海浪一般起伏不定 《太行山上》讲述的是八路军在太行山上站稳脚跟,建立起巩固的革命基地之前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