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提高公安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提高公安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进行了研究,网上也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人群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指数进行了调查,但唯独对人民警察的幸福感与满意度研究报道的不多,对警察群体的研究多涉及在警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工作倦怠等方面,而涉及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较少。幸福感某种程度上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具有主观性、相对性、稳定性、整体性的特点。而民警幸福与否,满意与否,他们的精神状态如何,这些问题既事关他们的生活质量,又事关事业的荣辱成败。笔者结合公安交警工作实际浅谈对提高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几点思考。
一、当前影响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主要表现
公安交通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应当成为衡量公安交警队伍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最大限度地提升民警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公安交警队伍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而当前影响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主要表现:
(一)对工作思想有压力。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私家车的群体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期待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违法行为也随之增多,并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的特点,甚至有的车辆驾驶人以身试法、酒后驾驶、违法出行,致使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无形中增加了交通民警的工作量。据福山大队初步统计,事故值班民警平均每天接处警二十到三十起,有时一天达到五六十起,超出了民警的心理预期,加班加点处理事故不说,有时吃饭时间都错过了,再加上还要承担大量的警卫任务和群体性事件等非警务任务,这些都对传统思维观念和工作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无形中增加了民警的思想压力,普遍感到身心疲惫。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部分民警无法顺利跟上新的执法环境、执法形势的需要,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适应,也给交通民警带来一定压力感。在当前警务活动繁重和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多数交通民警普遍感到工作累、精力透支、身体吃不消。不少民警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了工作效率。
(二)对家庭内心有愧疚。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担负着维护国家稳定的历史使命,这就决定了人民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对工作时间要求的严格性,值班、加班、节假日上班等情况普遍存在,加班加点已成为习惯,延时下班已习以为常。有的交警部门还要求民警的手机一天24小开机,随时保持畅通,当遇到突发事件、紧急情况时更要随叫随到。由于休息时间的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很多交通民警不能陪伴在父母、妻子和孩子身边,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与家人分享天伦之乐,内心深处对家人有一种愧疚感,总感到身为儿女没有尽到孝心、身为丈夫不能为妻子分担忧愁、身为父亲没有尽到一名父亲的责任。这种愧疚感,如不加一疏导和改变,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民警的一种负担。
(三)对执法工作有委屈。交警工作是与群众接触最多的一个警种,不管是路面执勤巡逻,还是车辆查控;不管是窗口服务,还是事故处理,都得与群众打交道,离不开群众这个角色。虽然交警工作十分辛苦、付出很多,但并不是所有执法行为都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群众对交警执法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现象较多,有的交通违法者为了逃避责任胡搅蛮缠不讲理,甚至谩骂、殴打、阻扰交警执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处理不满意,到处打市长公开电话投诉、网上投诉、写信反映;还有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轰动效应热衷于
报道公安的一些负面消息,扭曲事实真象,把事态扩大化,丑化了警察形象。部分民警对这些现象一时难以接受,认为付出很多却没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群众的理解,心理产生不平衡感和委屈感。
(四)对待遇心理有失落。一是对职位升迁有失落。由于公安体制编制的原因,警察队伍人数多、职位少,干部编配呈“金字塔”型,职位越高位置越少,在晋升、提拔、使用等方面相对于其他行政单位竞争更加激烈,甚至一辈子都是一名科员。交警是公安机关的一个部门,干部提拔使用方面也不例外,警察作为高危职业并没有体现出民警在政治待遇上的优越性,致使有的民警升迁无望,就产生了较大的失落感,尤其是看到与自己一起参加工作的同学朋友提升了,这种失落感更强烈,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经济待遇上有失落。警察的经济待遇,与其他行政单位公务员相比,也只能算中等水平,有时加班加点无补贴,有时节假日上班也没有什么补助,绝大多数民警认为,我们无论从工作强度,还是从工作时间上,都比其他行政单位公务员付出的更多,但付出与待遇不成正比,不占什么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民警失落感的一个原因。
二、影响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原因分析
影响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警工作日趋繁重。公安交警工作千头万绪,涉及路面执法、事故处理、车辆管理、窗口服务、社会维稳等多个方面。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和车辆驾驶人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频频发生,酒后及醉酒驾车屡禁不止,各类安保警卫活动持续不断,道路交通管理形势日趋严峻,工作任务也日益繁重。但工作的繁重与警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警力增长速度缓慢,已远远跟不上交通管理形势发展的需要,有限的警力疲于应付,给民警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疲惫,思想上极不适应。
(二)社会期待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期待越来越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在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上,放到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上。现如今,“有困难找警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认为警察是万能,无论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有的交通参与者不管有什么问题,就拨打110或交警部门公开电话;就是交通违法了或者对交通事故处理不满意,也无理找三分,或打电话投诉,或在网上投诉,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愿望,就把怨气撒在民警身上。这些问题长期反复困扰着基层一线交通民警,牵制了大量的警力和精力。
(三)媒体报道有失偏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少数网络及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利益最大化,曲意迎合广大群众的猎奇心理,制造“眼球效应”。前段时间,就江西女警打人事件,有的网络媒体就一味地把负面信息扩大化,反复报道警察不公正执法、缺乏人性化,而对广大民警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奉献、甚至维护正义而献出生命等正面报道则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少数网络及新闻媒体这种报道的不客观性、有失偏颇性,不但误导了公众对警察的印象,也对交警形象和民警情感造成了极大伤害,致使有些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缩手缩脚、顾虑重重,甚至抱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四)待警政策不够完善。近年来,公安机关从上到下大力开展了“规范化、信息化、和谐化”三项建设,虽然在经费保障和警务装备配备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民警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执法权益维护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从优待
警政策还不完善,劳动付出与得到的回报还不成正比,社会尊重与社会发展尚有差距,政治地位与经济待遇较军队相比,已远远落在了军队的后面。再说,公安机关的职务编制呈“金字塔”型,“僧多粥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基层就更加突出了。许多入警十多年的民警到现在还是一个科员,不要说领导职务,就连非领导职务有的也解决不了。分到其他行政部门的同学已是科处级领导了,而自己还是一个普通科员,与之相比,失落感更强,对自己的前途不报有什么希望,自然而然工作热情也会受到影响。
(五)幸福理解有所不同。民警对自己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的理解,因观念不同,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如有的民警从小就想当一名警察,是从小的理想和志向,真心热爱警察这份职业,认为在警察岗位上拼搏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幸福,而有的民警仅仅把警察职业当成一种谋生手段,工作稍微辛苦就觉得不幸福;有的民警把侦破了交通逃逸案件、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后的愉悦当成一种幸福,而有的民警经常加班加点,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就觉得不幸福,等等。另外,民警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跟自己的精神状态、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和睦不和睦也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既要注重改善影响民警幸福感的各种待遇,也不能忽视民警精神世界的改造;既要关心民警的成长进步,也要关心民警的家庭幸福。
三、提高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民警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事关交警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应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位的民警,统筹考虑民警多个层次的需求,抓住并解决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一)加强教育训练,提高民警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认同感。老一辈警察的工作条件比现在更加艰苦,但他们仍然觉得很自豪、很光荣,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一种理想、信念、追求支撑着他们。因此,在工作中要结合上级开展的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职能使命、理想信念、群众观念、我党宗旨、警规警纪等方面的教育,不断增强民警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自豪感。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民警思想、倾听民警心声、解决民警困难,从思想上努力让民警感到从警幸福、为警光荣、有尊严、有价值。通过组织民警参观警察博物馆、请先进典型做报告,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通过开展“警营开放日”、召开“警民恳谈会”、组织下乡服务等活动,不断端正为民服务态度,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把群众的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在为群众服务中增强幸福感。二是加强警务实战训练,提高执法风险防范意识。过硬的警务技能和体能素质,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和保证,是保证民警幸福的基础,自身安全都保护不了,谈何幸福。因此,各级交警部门要从提高民警个人警务技能素质入手,加强民警的警务技能、技战术、心理和体能训练,增强实战意识和自身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规避能力。民警的素质能力强了,工作效率高了,工作压力相对也就减轻了,民警的幸福感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二)维护执法权益,尊重民警执法。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固然需要社会、群众、舆论、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但是交通民警也有人格尊严,同样需要被理解、尊重和保护。交通民警的尊严没有得到保护,幸福将无从谈起;任何一支队伍如果没有尊严,必将失去战斗力和凝聚力。当前,交通民警在执勤执法中正当执法权被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少民警被谩骂、殴打、投诉后无处申诉,苦水只能自己咽,委屈只能自己忍受。各级交警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民警维权问题,畅通维
权渠道,否则会极大伤害整个交警群体的情感。因此,在民警执勤执法过程中,对于合法的监督,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及时整改。对于那些为了自身利益而泄私愤或故意诋毁交警形象、阻挠交警执法甚至报复民警的人和事,纪检监督部门要为民警伸张正义,依法维护民警权益。对那些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歪曲事实、恶意炒作、负面信息扩大化的个别媒体,公安交警部门要充分运用交警宣传手段,在第一时间,及时澄清事实,以正视听,理直气壮为民警正名,为民警撑腰,从根本上保证民警合法权益和执法权威不受侵害。只有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树立起法律和交警的权威,民警才能放心执法,才能有效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道路畅通,保护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化交警宣传,提升民警地位。提升交警的职业认同感和民警的地位,首先要从交警部门自身内部做起,同时还需要从外部提升社会公众对交警的认可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公安交警宣传的力度,使群众了解交警、理解和支持民警执法,这样交警在群众心目中才更有威信、更有地位,民警执法才能更加气顺心畅。一是有作为才更有地位。群众看交警,首先看交通。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事故率下降了,群众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群众对交警的评价才高;道路经常堵塞,交通事故升而不降,群众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得不到有效保障,一切都是空谈。
必须端正执法服务态度,通过努力工作保四面八方畅通,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出行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我们在群众心目中才更有地位。二是从严治警树形象。交警队伍是一支纪律部队,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法规,用铁律治警,靠严明的纪律杜绝各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展现出一支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风范和作为。只有管住自己、廉洁执法,才能震慑住交通违法者,维护群众的出行安全,人民群众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我们。三是加大交警宣传力度。交警队伍从来不缺少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严格执法、舍生忘死的先进典型,交警政治部门要善于发现、挖掘、宣扬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宣传媒体,把公安交警的拼搏奉献、正义忠诚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从多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公安交警良好的形象。
(四)落实待警政策,关心民警家庭。从优待警,是体现民警个人价值、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内容。组织关爱,是激励民警工作干劲、体现交警大家庭温暖的重要方面。一是政治上要关心。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提高交警的政治待遇,加大领导、非领导职务配备比例和职级待遇,搅活干部任用这坛水,努力做到让年龄大的民警有位置,让年轻的民警有盼头。完善竞争上岗机制,建立风清气正、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让有为的人有位置。二是经济上要关爱。完善从优待警政策,健全从优待警机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落实警察工资待遇要略高于地方的标准。争取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落实加班待遇,确保民警加班补贴足额发放到位,做到付出与所得成正比。落实年度体检制度,定期组织民警查体,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全方位关注民警身心健康。严格落实民警休假制度,保证民警身心上得到及时的休息,有效缓解民警的思想和心理压力。对在工作上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民警,适当提高物质奖励的标准。对家庭有困难的民警,在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解决民警后顾之忧,全方位、全过程地体现组织的关爱和大家庭的温暖。三是思想上要帮助。积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单位领导要定期不定期地与民警谈心,通过思想交
流,及时了解民警的思想状况,倾听民警心声,帮助民警解困,经常走访民警家庭,把组织的关心、领导的问候送到位。民警之间结成互助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在互助中增进战友感情,在思想交流中解开思想疙瘩。建立健全民警心理疏导机制,配备专门从事心理疏导工作的民警,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及时进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有效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确保心理健康。
(五)探索减压方式,减轻民警压力。交警执法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比较大,如何有效缓解和减轻民警的工作压力,已显得十分重要。一是活跃警营文化,缓解心理压力。孟建柱部长强调:“文化是中国警察未来的发展方向。”警营文化是交警队伍的血液,能够产生巨大的附加值,必须重视民警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警营文化建设上亮新招、创新路。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歌咏比赛、书法绘画、读书演讲等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积极营造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警营氛围,使民警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缓解压力。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减轻工作压力。要有效利用信息科技手段,由过去的人力资源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改变依赖大量人力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执法效率。三是科学合理用警,优化警力资源。警力的不足是当前公安部门的一个现实,固然有公安体制编制方面的原因,但怎样科学用警、优化警力资源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一外问题。优化警力资源配置,精简机关警力,把警力更多地向一线基层倾斜,最大限度地使警力资源与工作量得到平衡。四是根据警力需求,加大招聘数量。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公安机关在争取逐年增加警力编制的基础上,要面向社会,加大协勤人员的招收数量,以补充警力的不足,改变警力现状,协助民警执法,减轻民警工作压力,使民警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把民警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当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层层负起责任,拿出具有操作性的措施,不断提升民警的幸福指数,从而打造一支忠诚勇敢、精神富足、和谐友爱、充满活力、公正廉洁的幸福警队,最大限度地提升民警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第二篇: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一、背景和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幸福感”渐渐成为了心理学中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人们希望通过对现在社会个人幸福感的研究来分析出现在人类对生活状况的主观认知情况。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带来了物资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从而使得我们对幸福感的探究变的更加的重要。
近年来,在我国“幸福感”也逐渐成了一个关注度极高的热词,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将“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放到了重要位置。“幸福感”的作用已经被社会所肯定,社会普遍认为其就是不依赖于任何外来的客观标准而是来自于人们内在的主观感受,于是也被称为主观幸福感,主要由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构成,与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情感温暖等因素息息相关。目前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和不同职业人群的幸福感指数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有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幸福感调查研究情况却鲜见报端。事实上,公安民警的幸福感不仅影响着民警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安事业的荣辱与成败,其作用不容小觑。公安机关是我国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经济活动和民众生活得以有序展开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的警察群里而已,其面临的压力之大是其他职业所无可比拟的,而伴随着这样的职业性质,广大公安民警的心里健康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多次强调要让公安民警“真切拥有成就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真正做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为新形势下的公安文化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思路、新要求。但是,如何提升民警幸福感却成了各级公安机关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因此,我们对公安民警幸福感开展样本调查研究,既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不同警察群体之间的幸福的差异,也为明确各类警察人群在面对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所会产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展开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从而真正的做到了解公安民警“幸福感”的具体依托和形成。保障人民警察的幸福生活和快乐工作,让我们的警察队伍成长的更加健康与和谐。
二、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民警幸福感调查问卷》对**市**区分局部分民警开展了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在抽样的过程中尽量实现了样本在不同性别、年龄、警种,职级、任职年限之间的平衡,提高调查样本对于公安队伍的代表性。此次问卷调查共设选择题40条,问答题5条,共有120名民警参加问卷调查,主要从职业荣誉感、工作归属感、事业成就感和生活满意感等情况对民警的“幸福感”深入调研,并对分局创建幸福警队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对于职业荣誉感而言,大多数民警对自身荣誉感看待较重,较珍惜自身职业。从对有关警察职业的看法,及对自身职业荣誉感的认知这个几个问题来看,大多数的民警对警察这份职业抱有很强的荣誉感。有78%的人认为,职业荣誉感是警察职业不可或缺的一份动力。所以对于现在的警察而言,职业荣誉感是他们在精神上热爱这份职业的关键点。但是同样的单纯从选择警察这份职业的问题回答中,我们也看到了,现在虽然大多数在职的警察对本职的荣誉感很看重,但是当初报考警察的动机也不仅仅处于对警察职业的喜爱和向往,报考警察职业的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出于职业情感理想、谋求公务员待遇、家人的建议意见成为三大主流,数据显示:喜爱和出于追求荣誉感而报考警察、出于寻求一份稳妥的“铁饭碗”和父母及亲友的要求、建议,分别占35.3%、33.5%和21.6%。另一方面,目前的青年对所报考职业(警察)的前期性认识更充分,其报考决定也更为理性,对岗位也更懂珍惜。74.8%的新警表示体会到择业的不易,对现职业倍加珍惜。79.4%的新警面对其他职业收入待遇高,能理性认识并接受职业间的这种待遇差别。所以从这些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警察荣誉感是一个警察认知自我,加强工作责任心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态度,但是荣誉感并不能完全装换成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还是必须结合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在工作的收入,稳定性等各方面做好保障,这样才能使警察这份职业的“幸福感”得到稳步的提升,才能够让警察会以职业的荣誉感为奋斗的目标。
(二)、对工作归属感的问题进行分析,大多数警员对工作内容还是存在颇多质疑,工作是否和本职相适应成了最主要的问题。对现在警员所处理的日常工作和本身的预期相比较。有45.3%的警察认为其工作和所处职位应负责的内容有出入,有44.2%的警察认为他们的本职工作完全符合预期想法,剩下还有10%的警察认为现在所做的工作完全和预期不符,没有工作的方向和动力。从这一个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作的归属感,警察这份职业因为其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每每都需要负责各种疑难类的案件。所以,对工作的归属感非常强烈,如果一个警察无法爱上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那么对于这份职业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从而降低自己的“幸福感”。同时对于职业的调查中,对于警察的这份职业而言有88%的民警表示仍然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并且有87%的民警表示会努力工作,争取有所成就。假如让民警重新选择职业,61%的人表示会继续当警察,29%的人会选择其他党政机关。这也看出了现在还是有很多的警察对本职工作的“幸福感”感受不深,没能真正的融入这个职业,融入这个集体。
(三)、从职业成就感这方面出发,大多数警察认为成就感的中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本身的职业成就,二就是社会肯定。首先,从我们警察职业本身的升职情况以及各种嘉奖的现状来看,有69%的人满意于现在的升职速度和现状。有23%的人认为警察的升职速度过于慢而且各种的嘉奖较少。剩下8%的人认为警察的各类职务职级安排十分不合理,对基层民警的职业成就感帮助不大。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群众和相关媒体等对警察工作的看法。近些年来有关警察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大家也都十分的关心警察职能的运用和监督。从而导致了对警察的不信任日益加剧。从我们的调查分析中也看出。对于警察在公众中的整体形象一项,65%的民警认为有了很大或一定的改观;同时也有25%的民警认为比以往有所倒退。有10%的民警更是认为现在的形象非常的差,到了历史的低谷。所以,如何保障民警对于工作职业本身的成就感,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对于警察而言,想要在工作成就这些方面获得“幸福感”,就要更好的认识自身工作的性质,更好的和人民群众多沟通,互相了解,互帮互助,形成更好的警民关系。
(四)、关于生活的满意度而言,现在的警察主要从工资待遇福利,以及家庭生活和婚姻等各方面提出了要求。调查结果也显示,对于现有的工资待遇,54%的民警认为工资待遇非常的合理,23%的民警认为工资待遇有待提高,还有23%的民警认为警察的工资待遇过低。所以,从这份调查内容中可以看出,对于现在的大多数警察而已,保障生活的工资待遇还是有的,但是更有进一步的期待和期许,以希望能够有更合理的工资待遇,从而提升整体的生活水平。那么,对于婚姻及家庭问题的调查显示,89%的民警认为自身的婚姻较为和谐,76%的民警表示能兼顾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家人对民警工作的态度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占81%,还有19%是理解但不支持。这样就在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大部分民警能够兼顾好工作与家庭,并且家人对于警察的工作表示理解。
综上所述,分局民警在职业荣誉感、工作归属感方面有相对较高的满意度,而在事业成就感和生活满意度上民警的幸福感相对较低。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主观方面:
1、心理层面
(一)心理压力大。有个国内通行的说法: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没错,警察经常面对暴力行为,不断面临死亡的高危险,使从事警察工作的人精神上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心理学家提供的资料表明:警察在参加工作后的头三年中所接触到的社会丑恶现象,就要比普通人一生接触到的还多。另外,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违法犯罪活动更加多元化、动态化,一些新型犯罪和作案手段超过了民警的心理预期,加上还要承担大量的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处置等维稳处突任务,这些都对传统思维观念和工作模式造成了冲击,无形中增加了民警的思想压力。
(二)组织压力。有研究发现,警察受来自于组织机构的压力甚至比工作压力更大,通常警察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和麻烦更多地来自组织和管理,而不是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比如管理风格不适应,沟通缺乏,社会支持不足等等。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其他工作负荷过大,时间紧张,人员短缺的职业领域,如医生、护士、教师、消防员等。这些似乎都在暗示,职业压力、应激通常来自于工作环境和性质,而非具体的工作内容。
(三)家庭压力。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对工作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值班、加班、节假日上班等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紧急任务时更要随叫随到。这使得民警陪伴家人的时间非常少,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与家人分享天伦之乐。部分家人对于民警工作性质虽表示理解,但也无形之中施加了不少压力。另外,部分民警对于因不能较好的照顾家人,内心深处对家人有一种愧疚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压力源之一。
2、生理层面。在当前警务活动繁重和警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少警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类临时性工作、突击性勤务任务繁多,加之上级公安机关开展的行动一边倒的压至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形成严打活动经常化、专项斗争全年化的态势。多数基层民警为完成工作任务,夜以继日地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经常牺牲正常休息时间,却又没有更多的时间补休、调休。警察普遍感到工作累、精力透支、身体吃不消。例如,**区公安分局康桥派出所民警,在“扫毒害保平安”专项行动中,每人每月平均加班天数13天,每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5.6小时,致使不少警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了工作效率。另外,各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患有与压力有关的躯体疾病,如冠心病,肠胃功能失调,皮肤病,偏头痛和胃溃疡等;由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使警察患有情绪障碍等方面的心理疾病,警察个体经常被发现比其他大部分职业的工作者更为紧张和焦虑,拥有更高的癌症发病率、自杀率、离婚率。据问卷调查统计,53%的警察表示“经常吸烟”,他们当中又有75%以上的警察认为“公安工作加剧了他们吸烟行为的频率”,吸烟的原因多是“工作压力大,遇到困难时,吸烟可以帮助提神与思考”。由于警力不足、工作量大、时间长,如果长期得不到休整,生活无规律,导致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差、个人情绪无处宣泄、家庭关系紧张,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
(二)客观方面
1、社会期待日益增高。随着法治进程加快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机关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在文明规范执法和提供公共安全服务上。再加上“有困难找警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群众有很多非警务问题也拨打110,而且动辄投诉。大部分的民警都是基层一线的工作者,每天接处警的内容都是各类纠纷、打架、盗抢等,这些问题长期反复困扰着基层一线民警,也牵制了大量的警力和精力。
2、社会舆论有失偏颇。“做警察难,做一名好警察更难”。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在工作中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机会多,其中会遇到不少性情火爆、刁钻的办事群众,一旦处理结果不能满足群众的期盼,就有可能引发群众在网上发表帖子进行舆论攻击等此外,因极少数公务员在岗位上抑制不住贪婪的欲望,出现在其位不谋其职、收红包、贪污腐败等现象,加上社会转型期矛盾容易滋生,部分群众的仇富、仇官心理也较为明显,往往将“腐败”、“贪污”等词眼与公务员联系在一起,警察更是被误认为直接将罚款收进自己的腰包,这让部分警察忍受着较大的公众压力。少数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制造“眼球效应”,对涉警负面信息不断放大、反复报道,而对警察的默默奉献和工作成果等正面消息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提。再加上目前舆论媒体等对国家政府机关的监督更为透明化,信息传播平台多元化,很容易将少数民警的不当执法行为推至风口浪尖,以至于影响了整个警队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致使民警的许多合理执法行为被误解,甚至被暴力阻碍。媒体报道的选择性和不客观性,不但误导了公众对警察的印象,也对警队形象和警察情感造成了伤害。
3、结构机制尚不完善。由于公安队伍规模庞大、人员众多,民警职务序列参照公务员的行政级别区分,基层职务层次过少,警衔衔级区别不明显,导致民警压职压级现象严重,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民警处于被管理的状态。当民警发现虽然自己长期牺牲与家人欢聚的时间,带着负疚感兢兢业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无法实现个人目标时,很容易丧失工作动力,变得士气低落、没精打采、萎靡不振。近年来,公安机关大力开展“三基”工程建设和“三项建设”,在公用经费保障、警务装备配备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在民警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执法权益维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队伍保障机制与社会形势发展尚有差距,与公安机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
四、对策与建议
(一)、思想上做好引导,帮助民警调整心态,树立积极价值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幸福的量尺”,其粗细、长度都不会相同。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标准,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在工作、生活中,民警是否感到快乐幸福,属于一种主观上的感受,尽管这种感受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但根本还是取决于每个人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取决于思想境界、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公安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职业,并不是享受型的岗位。“公仆”的职责定位和“奉献”的使命担当,注定了这个职业有苦、有累、有委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义无反顾地坚守和承受。我们要针对民警的幸福诉求,坚持不懈地开展警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广泛深入地进行警察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实事求是地解决损害民警幸福感的思想问题和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只有整个警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了,把警察从职业谋生层面上升为事业追求层面,形成一种导向、一种风尚、一种氛围,民警的幸福感才能得到根本提升。只有树立了正确、积极的幸福观,警察才会有阳光的心态,懂得与群众换位思考,善于从服务群众中享受乐趣、获得幸福,并时常将自己的幸福与群众的幸福“对表”,乃至幸福着群众的幸福,那么警察的幸福观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能为群众实干,干出实绩,警察的幸福感也自然会提高了。
(二)、工作上适度调配,合理安排量度强度,协调工作娱乐时间。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对各单位现有的警力和承担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合理分工,尽量精简机关警力,把警力更多地向基层实战部门倾斜,做到警力资源与工作量的大体平衡,避免工作任务分配不当。此外,民警长期紧张的工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但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娱乐休闲活动,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助于提升民警的幸福感,通过适时举办文学创作、诗歌朗诵、管弦乐队培训班,举办摄影、书法绘画展和文艺晚会,组织游泳、射击训练,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和围棋、象棋等棋牌比赛,培养民警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开设小图书室、小阅览室、网络学习室、书画创作室、乒乓球室、健身房、卡拉OK室、台球室、棋室、咖啡厅、茶室等场所,使民警在读书娱乐中学习提高,放松身心,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防止因精神贫乏而沾染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登山、钓鱼和“每日一操”等活动,增强民警的健康体质;建立全员休养制度,在确保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鼓励并安排民警轮流到发达城市公安机关学习休养,消除工作压力;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使民警做到劳逸结合;每年组织民警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民警的健康状况,适时调整工作安排,保障民警身体健康;分批组织民警外出考察学习,让民警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三)、制度上加强完善,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保障民警合法权益。公安维权机构要注重维权信息评析研判,加强民警的学习宣传教育培训,推动公安机关改善警用装备,进一步制订完善执法规范,注重民警提高自身执法水平、应变处突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依法维权能力和收集固定证据能力,切实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原则执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的发生。一方面,在依法维权的框架下,全省各级公安维权部门继续创新维权机制,推动公安维权工作走制度维权之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要把维护民警执法权益作为关爱民警、从优待警,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警心工程”来抓。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增强一线执法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与舆论媒体的良性沟通,善于挖掘宣传,把公安民警的拼搏奉献、正义忠诚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多视野、全方位展现在群众面前。对那些歪曲事实、恶意炒作的少数媒体,公安宣传部门要充分运用警察公共关系手段,及时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只有民警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树立起法律和警察的权威,民警才能放心执法,才能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篇: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就是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六个注重”新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之本、率先发展之要、和谐发展之基,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鲜明导向,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核心,以完善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江苏。
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必须立足当前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每年都要办成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要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作为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础和核心。突出抓好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尤其要把农民收入增加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必须指出,我省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实际收入的倍增,而非名义收入的倍增;是结构优化、惠及大众的倍增,而非简单的平均数倍增。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同步”要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确保如期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长远和根本性的作用。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必须着眼根本加快构建体系,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规范化建设、长效化推进。要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六大体系”为保障,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构建体系是中央对江苏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的鲜明要求,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在落实好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政策举措,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路子。民生幸福工程是一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强、关联度高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处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更加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我们不仅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要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民生改善上;不仅要讲平均数,而且要重视大多数;不仅要继续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而且要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我们要始终坚持在加强民生保障的同时,重视增进民众幸福感;在实现个人幸福的同时,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整体幸福感。
民生幸福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过程。必须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要求,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加强检查考核,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把增进民生幸福贯穿于“两个率先”全过程。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人民群众是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的主体。我们要坚持群众路线,强化群众观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民生幸福工程,最大程度地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民生幸福工程的实际成效,共创更加美好生活,共享更加幸福江苏!
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陈汝孝
诸城是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家乡。伴随着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诸城各级党组织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努力为人民谋福祉。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赋予尽美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持续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为此,我们把让人民群众满意和幸福作为践行宗旨、做好各项工作的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坚持带着课题下基层、带着任务下基层、带着感情下基层,实行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形成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新格局。广泛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意见建议公开征集活动,深入了解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深入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思考,广泛交流讨论,从根本上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自觉做到一切工作为了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解决“依靠谁”的问题,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力量源泉;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正确定位自己,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争做让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干部。
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指示,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千方百计扩大群众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坚持全域一体、城乡统筹,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有序流动,促进三次产业集约集聚、互动融合发展,为群众创业致富搭建广阔平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提高产业层次和竞争能力。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围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等重点,加大科学投入,加快重点项目和“四新一海”项目建设,形成梯次推进格局,以投资结构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发展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的转变,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深化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大项目建设的突破、产业集群的膨胀、经济运行的持续向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坚持城乡一体,多渠道扩大就业。健全三级就业服务网络,搞好信息采集和发布,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提供“直通车”服务,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统筹城乡就业培训服务资源,广泛开展实用性、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城乡群众就业本领和就业成功率。
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倾力保障和改善民本民生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要以深入推进社区化发展为总抓手,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本民生。完善公共服务载体功能。加快建设市为民服务中心,打造集民生服务、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行政效能监察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市为民服务中心为龙头、镇街为民服务中心为节点、社区服务中心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为民服务体系。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切实搞好弱势群体救助,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围绕落实这一要求,积极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以社区化为核心,以网格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全覆盖、无缝隙社会管理网络新模式,统筹整合社会管理服务资源,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将社区作为基本单元,明确条块管理责任,健全网络运行机制,将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重点工作纳入网格化监管范围,实现社会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新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市、镇街、社区、自然村四级综治维稳网络,强化社会矛盾动态排查调处,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社会每个角落。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保障群众民主权利,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居(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的要求,把城乡文明创建作为一个体系,共同部署和推进。深化城乡文明创建。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统领,以农村社区文明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和“三带联创”活动,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城乡文化。统筹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加快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健全三级公共文化平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县域文化统筹研究,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艺演出、商务会展、创意设计、动漫影视等创意文化产业,搞好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管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篇: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调查问卷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的辛勤劳动致以最真挚的敬意,您辛苦了!
这是一份调查问卷,目的在于了解当前我院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您对该问题的一些宝贵见解。您的意见很重要,非常期待得到您的协助。
本问卷仅供研究之用,不必写姓名,请您不要有所顾虑,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A 】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C 】
A、20~25 B、26~35 C、36~45 D、46~55 E、55以上
3.您的身份是:【 A 】
A、教师 B、工勤人员 C、管理人员
D、中层领导 E、院级领导 F、教辅人员
4.您的职业技术教育教龄:【 C 】
A、1~5年 B、6~10年 C、11~20年
D、20年~30年 E、30年以上
5.您目前的职称是: 【 C 】
A、教授 B、副教授 C、讲师 D、助教
6.您选择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 C 】 A、热爱教师职业 B、工作较稳定
C、有较多假期 D、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E、其它原因 7.您目前的压力状况是:【 B 】
A、没有压力 B、压力一般 C、压力很大 D、压力极大
8.您觉得您的压力主要来自:【 E 】
A、生源质量 B、教学考核 C、领导
D、教学方法改革 E、职称晋升 F、教学工作量
G、科研和教学
9.您对现在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 B 】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10.感觉自己对工作充满活力和激情:【 C 】
A、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不符合
11.能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B 】
A、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不符合
12.您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 C 】
A、倾诉 B、放慢工作速度 C、运动
D、睡眠减压 E、加班 F、其它
13.您是否经常加班:【 B 】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4.寒暑假能否将您心情和体能调整好: 【 C 】
A、能 B、一般 C、较差 D、不能 15.您是否总是在盼望假期的到来:【 B 】 A、经常 B、一般 C、无所谓
16.您认为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F 】 A、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 B、公正的外部评价 C、正确的自我定位 D、较高的收入 E、学生考出好成绩 F、自我能力得到提升 G、其他 17.在工作中获得幸福的原因有:【 C 】
A、工作本身有趣 B、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C、常能获得成就感 D、社会地位较高 E、待遇较好 F、学院管理制度合理 18.在工作中,没有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主要原因是:【 A 】 A、工作烦琐机械 B、很少获得成就感 C、学院管理不当 D、评价机制不合理 E、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F、学生不理解 G、工作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H、待遇较低
19.如果有机会从事其它工作,你愿意放弃教师这份职业吗:【 B 】 A、立即放弃 B、考虑一段时间再说 C、不放弃 D、说不清 20.自己的劳动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 D 】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21.对自己专业素养的评价:【 B 】
A、优秀很自信 B、基本称职 C、缺乏自信 D、较差需要提高 22.对于自己现在从事职业的态度:【 C 】
A、十分热爱 B、喜欢 C、为谋生很无奈 D、很烦想改行
23.对现在所承担的工作量的看法:【 C 】 A、较少,工作时间充裕 B、在正常范围
C、稍大,但可承受 D、很大,勉强承受 E、很大,很难承受 24.学院或系部(部门)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A 】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25.自身能力、水平得到发挥和认可:【 A 】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26.您对学院目前的管理制度满意吗:【 B 】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27.您在学院的人际关系怎么样:【 B 】
A、融洽和谐、非常满意 B、相安无事、较满意 C、有一些小矛盾、小烦恼 D、关系紧张、比较痛苦 28.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B 】 A、优化教师办公环境 B、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高教师工资福利 C、加强尊师重教意识 D、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29.你的家庭在哪些方面让你更喜欢从事职业教育:【 A 】 A、家人对教师职业有更多的了解 B、家人对你的工作比较理解和宽容 C、家人尽可能对你的职业给予更多的帮助 D、家人尽量帮助你缓解工作上的压力
30.满意度与幸福感满分是10分,请您给自己打分:【 7 】
第五篇:关于对基层公安民警身体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范文模版]
民警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的源泉和根本保证。当前,治安形势十分严峻,增强民警身体素质刻不容缓。这也是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保证。下面笔者结合我局实际,就当前基层公安民警身体素质的现状、原因及如何提高作一浅论。
一、当前基层公安民警身体素质的现状
2008年10月份,局党委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
况下,克服一切困难,为全体民警进行了体检。结果显示,在参加体检的366名干部职工中,体检结果基本正常的仅有56人,仅占参检总人数的15.3%,其余310人均不同程度地患有疾病。其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依次是:脂肪肝(29.8%)、结石症(29%)、高血压(25.7%)、高血脂症(24.9%)、高胆固醇(23.7%)、高血糖(10.9%)、心脏病(0.11%)。综合分析,患病群体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疾病呈多发性态势。在患病民警中,既有“三所三队”等基层一线民警,也有装财、法制等部门的机关民警,男民警患病明显高于女民警。在各警种中,交警、刑警、派出所民警的患病率名列前三甲,患病民警占民警总数的73.4%。据了解,基层公安民警中精神类疾病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应当高度关注。
二是疾病呈年轻化趋势。25岁至45岁的民警是队伍的中坚力量,而我局这个年龄段的民警占患病民警总数的73.1%,大大高出了平均比例,有的民警所患疾病还十分少见,诊治难度较大,患病的年轻民警群体在逐年扩大。其中,尤以脂肪肝(31.3%)、高血压(30.4%)、高血脂(28.4%)发病率最高,确实令人担忧。
三是疾病呈职业化特点。经常性的加班加点,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生活没有规律,导致民警中肝病、高血压病患者增多。体检发现,我局患有肝病、高血压的民警分别占患病民警总数的39%和24%。
四是疾病呈严重化状况。由于公安工作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的患病问题日趋严重。本次体检发现,我局在岗民警患有严重高血糖症10人、心脏病4人、肺病3人、肝胆病20人。病情的加剧直接影响了民警的健康和寿命。据不完全统计,公安民警的寿命大大低于其他行业,平均年龄不足65岁。
二、浅析基层公安民警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一)民警锻炼身体意识不强。通过调查了解发现,有的民警缺乏“健康是生命之本”的意识,不能遵循养生之道,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体魄;有的民警忘我工作,使健康受损、身体致残,甚至付出生命;有的民警生活习惯不好、不规律,不爱走路或上下班以车代步,熬夜通宵达旦,长年累月,势必引起疾病的发生;有的民警以为年轻体质好,即使身体不适,也认为“扛得住”而不及时治疗,以至于小病拖大,大病拖难。本来从学校毕业时的体态匀称,体质良好,飒爽英姿,工作三、五年后由于不注意锻炼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体重剧增,体态失衡,身体素质每况愈下。
(二)部分民警超负荷工作。当前,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公安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各种检查越来越多,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但是警力的增加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的需要。自2006年以来,我局新增民警31人,退休24人,实际增加民警仅7人,这与3年来公安机关所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为完成工作任务,民警只能去拼意志、拼身体,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以致于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三)从优待警制度落实不力。近年来,公安机关相继推出了医疗保险、年休假与年体检、“五小工程”建设及民警职级高配等从优待警举措。但实际工作中,由于主客观原因,民警年休假和职级高配很难完全兑现,即使是法定节假日休息也要大打折扣。部分基层实战单位的小食堂、小健身房等“五小工程”建设因经费紧张而停,部分民警因病致贫的问题也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小病无时医,大病医不起”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精神压力过大。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严,民警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也极易引发群众对民警的误解和偏见,稍不留神就会引起投诉、上访,更有别有用心者恶意诽谤、中伤、诬告、陷害,致使民警成为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影响民警的身心健康。此外,在当前民警政治经济待遇偏低的情况下,部分民警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家庭经济压力超限,给民警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给民警身心健康留下了诸多隐患。随着暴力犯罪的日益增多,民警因公负伤甚至以身殉职时有发生,极易给民警造成一定的职业恐惧心理。
三、对提高基层公安民警身体素质的几点意见
(一)提高民警自主锻炼意识。增强民警身体素质,必须把提高民警的思想认识摆在第一位。要树立“呵护健康就是增强队伍战斗力”的理念,切实克服“勇于牺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