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

时间:2019-05-13 20:1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

第一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

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

苏高法发[2010]9号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更好更大发展”的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中小企业条例》、《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我省中小民营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经省法院党组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服务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能动司法意识

1.充分认识保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随着中小民营企业从传统产业向新兴高科技产业的转移,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是审判工作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的关键领域,是审判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崭新舞台,是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2.准确把握保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切入点。当前,虽然我省中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回升步伐加快,总体运行趋势向好,但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等成本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受人民币汇率走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仍将面临资金缺口加大、订单增长趋缓、出口形势严峻、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受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特点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内部治理矛盾易发、外部制约因素过多等仍将成为制约中小民营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省各级法院要高度重视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完善保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规范、引导和服务功能,为中小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二、保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的持续优化

3.妥善审理民间投资纠纷案件,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妥善审理因民间投资引发的各类投资纠纷案件,依法平等保护民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投资安全。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投资行为,应当允许当事人在判决前补办批准、登记手续,促使民间投资行为合法有效。保障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改制形成的产权。维护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融资租赁公司、资金互助社、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正当投资经营利益。妥善审理涉中小民营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和资产证券化等引发的纠纷案件,依法规范并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各类产业基金等方式进入中小民营企业。

4.妥善审理借贷合同纠纷案件,畅通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充分保护金融债权,维护金融监管秩序,是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营造宽松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环境的重要手段。健全金融纠纷案件审判、执行工作机制,加大金融纠纷案件审判和执行力度,防范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降低金融机构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风险,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信心,促进和保障国家信贷政策的顺利实施。妥善审理非金融借贷纠纷案件,正确认定非金融借贷合同效力,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和企业融资行为,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妥善审理中小民营企业因民间融资引发的借贷纠纷案件,严格审查出借人所持借条、借据等借款凭据是否包含高额利息,对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利息不予保护,对已经支付的高额利息冲抵本金,减轻中小民营企业利息负担。及时发现、甄别各种以合法形式掩盖的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金融活动,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5.妥善审理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件,提高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妥善审理涉及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同纠纷案件,依法保护依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的融资性担保业务,在依法认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保护担保合同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加大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追索担保费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力度,降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风险。依法正确认定中小民营企业以仓库提单、大宗原材料、在建船舶和建设工程等设施、商铺使用权、捕捞证、应收账款等进行抵押、质押的担保合同的效力,提高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担保能力,拓展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规范典当行业经营行为,统一担保费、典当业综合费认定标准,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三、保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顺利实现创新发展

6.妥善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促进优势传统中小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升级。依法妥善审理传统中小民营企业在技术改造升级过程中引发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准确界定技术成果的范围和技术合同的效力,在坚持尽量维护合同效力原则,保证交易稳定性的同时,注意防止对知识产权的滥用,制止非法垄断技术,促进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最新技术成果的有序流转,依法保护技术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鼓励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为我省优势传统产业的中小民营企业运用最新技术成果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技术市场环境。

7.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大对我省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突破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力度,促进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物联网等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增强我省中小民营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研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业和设备,支持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在我省中小民营企业的推广应用,促进我省中小民营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我省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8.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中小民营企业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依法积极受理中小民营企业提起的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对于经营者虚假宣传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优于其他同业经营者,但未指明其他同业经营者身份,其他受损的同业经营者单个或集体提起不正当竞争之诉的,应当依法受理。积极受理中小民营企业提起的反垄断民事赔偿案件,依法保护非法垄断行为受害者的民事权益,结合反垄断民事赔偿案件的特点,探索研究反垄断民事赔偿案件的诉讼程序、证据规

则、损失计算等问题,提高反垄断民事赔偿案件审判水平,依法保障中小民营企业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9.依法采取诉讼措施,为中小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按照积极、慎重的原则,根据中小民营企业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及时采取临时禁令措施,及时有效地制止侵权行为。依法加大侵权人的证据披露义务,根据中小民营企业权利人的请求,要求侵权人披露制造和销售侵权产品或提供侵权服务的第三方的身份及销售渠道等信息,对于持有涉案重要证据的被控侵权人,责令提供其控制、掌握下的证据,依法制裁伪造、毁灭证据等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依法审查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权利人提出的证据保全和调查取证申请,符合条件的及时采取措施,固定证据,切实解决权利人举证难问题,减轻权利人的讼累,增强权利人的维权信心。

10.加大对侵权人的制裁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威慑力。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综合运用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审判,加大对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制裁力度,充分发挥司法审判保护中小民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切实贯彻全面赔偿原则,完善侵权损失计算方法,避免简单适用定额赔偿,切实保护中小民营企业权利人的实体权益。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可视具体情况依法给予罚款、没收、销毁侵权工具、侵权复制品等民事制裁。妥善审理知识产权行政诉讼案件,监督和支持知识产权行政主管机关依法履行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责,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依法严惩各类侵犯中小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增强知识产权刑事审判的威慑作用。

11.充分发挥司法导向作用,引导中小民营企业树立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要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的方式和途径,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走访中小民营企业、公布典型案例等形式,教育和引导中小民营企业逐步形成既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又依法及时有效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彻底摆脱简单模仿、复制他人知识产权的不良发展模式。

四、保障中小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12.妥善审理外商投资纠纷案件,扩大中小民营企业利用外资规模。依法审理涉及中小民营企业的外商投资纠纷案件,维护稳定、公平的外商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外资向中小民营企业转移,不断提高中小民营企业利用外资质量,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3.妥善审理涉及境外投资中小民营企业的案件,保障中小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妥善审理我省中小民营企业为境外投资在国内融资引发的借款合同纠纷及其在国内交易中产生的各类债务纠纷案件,对境外有投资的中小民营企业依法慎用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防止因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不当,加重企业经营困难,并进而影响其在境外正常的经营活动。对中小民营企业派驻境外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要慎重适用限制出境措施,境内企业提供担保或相关人员出境后不影响案件审理和执行的,原则上不宜采用限制出境措施。

14.妥善审理国际货物买卖纠纷案件,促进中小民营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和规范引导相结合,在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要注重司法裁判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对于境内中小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出现的以次充好等违约失信行为,要依法认定其违约责任,促进中小民营企业不断提

高产品质量和商业信誉,提高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维护我省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声誉,为我省中小民营企业扩大对外贸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五、保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15.妥善审理涉中小民营企业行政诉讼案件,依法监督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要求,对于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行政许可权力,给中小民营企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确认行政机关的赔偿责任,维护涉诉中小民营企业在涉及行政许可的变更、延续、撤回、注销、撤销等事项中的合法权益。依法审查强制准入的中介服务收费、垄断性经营收费和越权设立的事业性收费的合法性,保障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减、免、缓、停”收费项目的意见得到落实。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权限和执法权限的规定,依法纠正行政机关对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的违法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对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6.妥善审理政府采购类案件,推动落实中小民营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平等待遇。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和《合同法》,依法保护中小民营企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平等民事主体地位,正确认定政府采购合同的效力,除出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外,行政机关不得单方面变更、中止或者解除采购合同,以确保中小民营企业方正常的合同利益得到实现,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中小民营企业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17.妥善审理招商引资合同纠纷案件,推动中小民营企业优化发展布局。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招商引资合同是固定招商引资成果,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形式。正确区分地方政府与投资人签订的招商引资合同的性质,政府对投资者提供物的出让价格优惠、赠与或政府承诺提供担保的,按民事合同纠纷处理;政府在招商引资合同中承诺为投资人提供政策上的优惠或税费上减免等,视为行政合同。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投资方已经履行了合同约定的投资义务,要求地方政府履行在招商引资合同中承诺的优惠条件或优惠政策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地方政府对于其承诺的事项没有权限或超越权限,事后又未能获得上级政府及有权部门追认或批准的,依法认定无效,投资方要求赔偿损失的,应当根据过错责任的大小确定赔偿责任。

18.妥善审理涉及中小民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缓解中小民营企业用工难、成本高的困境。维系和谐的劳资关系,是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树立平等保护劳动者和企业的理念,兼顾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生存发展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和结合点,既要引导、支持企业依法降低用工成本,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保障职工应得补偿等待遇;既要鼓励、规范企业自觉履行合同义务、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尽量“不裁员、少裁员、不减薪、少减薪”,又要倡导职工理解企业确因经济困难所采取的合理应对行为;既要制裁恶意裁员等违法行为,又要积极引导职工与企业化解矛盾,与企业协商通过缩短工时、轮岗培训、暂时放假、协商薪酬等多种措施,有效稳定劳动关系。对不同的企业实行平等待遇,无论国有企业还是中小民营企业,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要依法平等保护。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注重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行业特点、地方经济状况、用工市场情况、历史政策原因、劳动者的岗位特性等诸多因素,把握好司法尺度,妥善审理追索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等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对加班工资纠纷,要结合劳动

者的岗位性质、工作要求、合同约定等情况综合分析案情,合理进行认定。对社会保险费的历史追算纠纷,要尊重历史客观情况,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实事求是进行处理。对劳动者辞职纠纷,在保障劳动者的辞职自由的同时,要依法规范劳动者的辞职行为,对劳动者违法提前解约、违反竞业限制条款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要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诉求。同时,在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对一些确系不宜快审、快结或存在较大社会影响的特殊案件,可依法适当延长审限,加强调解,力促双方和解;对于当事人滥诉或恶意诉讼的则应快审、快结,以减轻企业讼累。

六、保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治理与市场进退机制

19.妥善审理涉中小民营企业资本瑕疵纠纷,规范中小民营企业设立机制。正确处理好维护债权人利益与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健康起步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公司法》关于不同类型公司注册资本限额及出资期限的规定,依法确认公司章程中分期认缴出资条款的效力;坚持公司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三原则,依法审查股东以非现金方式出资的财产所有权变更是否及时到位,确保股东对公司出资真实有效,依法支持公司和其他股东提起的补缴出资等诉讼请求;公司股东为逃避法律义务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滥用法人资格或股东有限责任待遇,致使债权人利益严重受损时,依法否认公司法人资格,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20.妥善审理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纠纷,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中小民营企业粗放式、家族式内部治理和非专业化内部管理,是制约中小民营企业扩大规模、转型升级的瓶颈。加强对民营公司内部治理纠纷案件的调查研究,把握民营公司内部治理纠纷的成因和特点,依法妥善审理民营公司因内部治理引发的各类纠纷案件,引导和促进民营公司提高依法科学管理的水平。通过涉股东权纠纷案件的审理,强化公司股东遵守公司章程的意识,推动公司各有关主体自觉养成按章办事的企业文化。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前提下适度介入公司治理,理顺公司内部法律关系,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确保公司经营活动高效有序运行。在坚持资本多数决原则的前提下保障中小股东利益,促进投资各方团结合作,塑造共生共赢的企业家精神。强化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的责任追究,规范中小民营企业出资者与经营层的法律关系,促进中小民营企业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向更高层次发展。

21.依法受理公司解散、强制清算案件,完善中小民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严格适用公司解散案件受理、判决解散、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适用条件,避免因财产或证据保全措施适用不当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维持公司经营稳定;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推动各方利益主体协商化解公司僵局,通过由公司或者股东收购股份,或者以减资等方式使争议一方退出公司,维持公司存续。对于公司出现解散事由后十五日内清算义务人不组织清算,或者虽然成立清算组但是故意迟延清算,或者违法清算可能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股东利益的,按照权利人的申请及时进入强制清算程序;在强制清算过程中发现公司出现破产事由,清算组与债权人又无法达成债务清偿方案的,要及时实现清算程序向破产程序的转化,确保公司及时、合法退出市场。

22.依法妥善审理中小民营企业破产案件,强化破产制度的挽救与要素配置功能。要充分运用破产制度,依法受理针对中小企业的破产案件,规范完善现代市场秩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中小企业优胜劣汰,使一些经营管理混乱、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小企业及时退出市场。依法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重整、和解申请,运用企业重整、和解制度,帮助那些资金周转遇到暂时困难的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技术产业的中小民营企业,渡过暂时性财务危机,恢复生机重返市场。对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案件,在财产处置过程中,要贯彻淘汰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推动集约发展的政策目标,促进经济资源从落后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

全省各级法院要将保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作为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依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实践载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法院《关于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将保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作为人民法院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和工作重点,认真研究解决保障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巩固和完善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司法服务措施,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把保障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富成效。

2010年10月19日印发

第二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加强工伤职工权益保障—工伤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经验》(2010)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加强工伤职工权益保障—工伤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经验》

(摘自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 2010年第3辑)

一、关于如何界定工伤保障的覆盖范围

1、非法用工单位,如未经依法登记、备案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发生工作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2、居委会、村委会、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非公务员)发生工作伤害时,应认定工伤。

3、是否超过退休年龄不应当影响工伤认定。达到退休年龄是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定事由之一,但具备这个法定事由时,双方也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合意表达选择不终止劳动关系。

二、关于如何确认工伤保障义务主体问题

1、实习生因工受伤,如果其从事的劳动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用工的组成部分,其与其他工人对用人单位的贡献已经基本没有多大的区别时,或实际上已经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实习生,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补偿责任。

2、挂靠司机因工受伤,被挂靠单位承担工伤补偿责任。

3、劳务输出人员因工受伤,应当由劳务输入单位承担工伤补偿责任。如果劳务输出合同约定由输出公司承担,劳务输入单位可以在支付工伤补偿费用后向劳务输出单位追偿。

4、建筑工程层层转包中工人因工受伤,如果经过多次转包,最终承担工程主体具有用工资格,则由其承担责任,转包方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没有资格,则由转包方承担责任。

5、承包经营企业,如果承包人具有合法的用工资格,则由承包人承担工伤补偿责任。如果承包人不具有合法的用工资格,则由发包人承担工伤补偿责任。

三、关于对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的认定问题

1、工作原因是核心要素,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是辅助判断条件。

2、工作间歇的用餐、休息等时间,是否属于工作时间的问题。在约定的工作时间内工作间歇属于劳动时间;在约定的工作时间段之间的间歇不属于工作时间。上下班受机动交通工具伤害的除外。

3、提前到岗、推迟离岗,如果是为了工作原因,为了用人单位利益,则认定为工伤,否则不认定工伤。

4、工作场所。在工作单位内,但并不在自己的岗位上受到伤害的,如果为履行工作职责所经过的场所都属于工作场所。

5、虽然为单位工作,但并非履行约定职责。应当认为,工作原因并不是严格限定在其约定工作范围内。其为该用人单位的利益所付出的劳动都应当认定是工作,由此遭受的伤害都是工伤。

6、单位安排的娱乐、文体活动,是否属于工作原因?如果是用人单位要求参加或鼓励参加的,这些活动可以认为是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工作原因。完全由职工自愿选择参加的活动,不属于工作原因。

7、工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遭受伤害或打瞌睡遭受伤害,双方认定工伤?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受害人是故意,应认定为工伤。

8、出差在外休息时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除能认定为因私受伤害外,应认定为工伤。

9、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的范围应当是工作所需要的准备或收尾工作。如在高温高尘环境内工作的人员下班后的洗漱等。

四、如何理解“因履行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问题

对该问题,需要牢牢抓住工作原因这一核心因素,履行职责必须是伤害发生的原因或前提。如果是因为履行职责所引发的伤害,或者是解决因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生理、生活需要(如简短地休息、喝水、方便或高污染企业职工上下班盥洗)过程中遭受到伤害,应认定为工伤。如因工作原因遭受管理者殴打或外来人员殴打,有权要求工伤补偿。

五、如何理解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问题

1、关于上下班的时间段标准

提前或推迟上下班,只要能够认定系为了工作属于上下班途中,其在前往或离开用人单位途中所发生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应被认定为通勤事故。迟到早退属违反劳动纪律,但不影响工伤待遇。

2、关于上下班的路径标准

上下班途中,原则上是以生活区域为一点,其工作区域为另一点的合理行进路径。但期间为生活必需的接送小孩、买菜等合理路径也应被认为可选择的合理路径。虽然并非上述路径,但确系下班后从工作场所至其到达的第一目的地的,也可以认定为下班途中。

3、机动车的范围

不应当限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覆盖的机动车,应以驱动方式为衡量标准,以机械动力驱动,而非人力、蓄力驱动的交通工具,都应当被认定为通勤事故的条件问题。省高院有判例确认下班途中受到火车撞击事故的,属于工伤。(目前新修改的工伤保险条例已有明确规定,属于工伤,并且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

4、是否应当将事故必须是本人无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作为认定通勤事故的条件问题?与已经被废止的规定相比,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取消了该项限制,就不能擅自将这种限制加进去或变相恢复。但是,如果受伤职工因治安违法而导致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六、关于工伤补偿与多重求偿问题

是否认可工伤补偿与侵权赔偿的双重求偿,关键看工伤补偿与民事赔偿之间的关系。工伤补偿之所以要出现,是为了解决发生工伤事故的职工的康复、医疗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由于工伤补偿采用无过错责任,只要是工作原因所导致的人生伤害,都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不管用人单位是否有责任,都要承担补偿责任。正因为其认定门槛比较低,相应的其补偿标准也有所降低,它只是一种基本救济,用以解决受伤职工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必要的生活费用,不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随着工伤保险制度的出现,通过缴纳工伤保险金,工伤补偿的义务主体形式上从用人单位转化为工伤保险机构。但从本质上看,这些费用在总体上依然是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是用以补偿受伤职工的经济损失的费用。因此,基于劳动保障的工伤保险与基于侵权代偿的商业保险具有本质区别。当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事故时,就同时满足了工伤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从本质上讲,第三人侵权是造成工作伤害的直接原因,应当由第三人给予侵权赔偿。但现实生活中,第三人可能没有赔偿能力,而且通过民事渠道寻求赔偿,程序成本较高,往往耗费时间过长,影响到受伤职工的及时康复。为了保障受伤职工能够得到及时地治疗,促进受伤职工的及时康复,保障受伤职工基本生活需要,鉴于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作事故同时也满足工伤事故的构成要件,受伤职工可以先寻求工伤补偿,一旦获得工伤补偿,工伤补偿部门在其支付的工伤补偿范围内(工伤补偿的项目、金额)是否可以获得代为求偿权并向实际侵权的第三方追偿,应在审判实践中加强探索,继续研究。

第三篇:关于为保增促调推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

关于为保增促调推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

甬中法[2011]9号

为进一步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为我市有效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实现“强信心、增活力、稳运行、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的总体目标,现根据国务院、省委、市委和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精神,结合我市法院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为推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了复杂的变化态势。国际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国内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趋好,但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加快上涨相互交织,宏观调控难度持续加大,阻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市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少数企业出现了停产停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逃匿、资不抵债、申请破产等情况,经济运行下滑压力加大。全市法院应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估计此次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市社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强化能动司法和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切实提高司法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发挥国际金融危机司法应对经验做法,密切关注当前宏观形势下各地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审理执行涉企纠纷,全面认清困难,果断采取措施,为确保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司法保障工作应坚持“依法、积极、妥善”原则,充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和市委“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紧密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自觉转化“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的成果,使全体干警正确认清当前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明确全市法院保障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将司法队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改革创新、增速提效”的实践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将人民法院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司法“为党委分忧、为企业解难、为发展助力”的目标

二、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加大集中管辖的力度。针对行业龙头企业、融资金额特别巨大的企业涉诉,或者政府已成立应急处置机构,负责处理企业债权债务等情况,将相关案件指定由企业所在地基层法院统一管辖,促进矛盾纠纷统筹化解。

(四)突出立案工作的社会管理职能。加强立案阶段的诉讼指导和法律释明,引导争议各方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纠纷,确保纠纷不扩大。一旦接到重大涉企起诉或执行申请,迅速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或通报,协助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

(五)积极构建涉外商事纠纷立案调解机制。积极发挥商事调解工作室功能,将符合条件的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委托商事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努力提升案前调解的效果。

(六)充分运用诉调对接机制解决涉企纠纷。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注重平衡各方利益,特别是对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系列纠纷,既依法坚持快审快结,又充分运用诉讼调

1解、案外协调等手段,将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生产经营正常、有市场、有效益,但出现暂时性资金周转困难或涉及担保的企业,坚持依靠党委政府,联合市困难企业帮扶工作组成员单位,推动开展相关调解合作,注重提升涉企案件调解实效,降低调解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比重

(七)灵活运用诉讼保全措施。对重大商事案件在立案时应予以诉讼保全提示。对情况紧急,被告有恶意逃债或转移财产行为的,原告提出保全申请后,应在第一时间作出裁定,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保全。因原告一时无法提供足额现金保全担保的,应允许其变通采用信用担保、抵押、第三方担保等形式,确保保全措施的及时采取。对被告一时资金困难但运转正常或有发展前景的,则应慎重采用保全措施,或以“活查封”的形式进行保全,尽量不要使其停工停产,维护就业稳定,维持和促进企业生产。

(八)适度放松对企业间借贷行为的控制。坚持“以疏为主,疏禁并用”原则,依法保护企业间为生产经营所需、利率约定合法的借贷法律关系,有力遏制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活动。统一企业借款纠纷的裁判尺度,规范、引导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防止企业内部人员利用企业借贷转移企业财产,侵害他人利益或利用借贷避税

(九)依法运用破产重整程序维护经济稳定。集中优势力量审理、执行好因银根收紧、资金链断裂引发的破产清算、企业重组等案件。引导资不抵债的企业及时申请破产,并根据企业债权债务及发展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启动重整程序,„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及时、全面处理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确保企业有序退出市场。

(十)妥善审理和执行涉中小微企业案件。依法保障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发挥能动性,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优势产业链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导和帮助中小微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站在化解矛盾纠纷、保障企业生存发展、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等高度,审视涉中小微企业案件的裁判和执行效果。避免因司法强制措施不当,引发哄抢企业财产、冲击政府机关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十一)充分运用司法裁判手段,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创新化“危”为“机”。妥善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保护力度,推行和规范商标权、专利权质押,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

(十二)注重对企业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和维权的司法引导。高度关注和重视年底因企业资金困难可能出现的“讨薪潮”,引导劳动者通过司法途径保护自身权益,防止矛盾激化,防止产生“民转刑”案件。对于破产企业的劳动者,采取优先保护政策,并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安置和维稳工作。

(十三)加大涉企案件的执行力度。对涉企执行异议、复议、裁决案件,加快办案进度。加强对基层法院执行工作的督促力度,及时纠正怠于执行的情况。缩短执行款项发放时间,尽力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十四)进一步完善涉企案件执行的方式方法。既用足用好各项刚性措施,又积极运用思想工作、宣传教育、执行和解等柔性手段;既依法加大执行力度,又文明规范执行。对涉企系列案件的执行,必须穷尽一切协调手段,穷尽一切和解方案。慎重实施拘留等强制措施,防止因执行不当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十五)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金融管理和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活动。进一步发挥刑事审判打击惩治职能,及时惩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犯罪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正确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格区分民事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界限。高度关注企业负责人虚假破产、恶意逃避债务、侵吞企业资产等行为,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鉴别和认定。

(十六)依法妥善审理政府在推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过程中引发的行政案件。在诉讼前后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引导争议各方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力促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关系和谐,支持政府推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各项措施发挥实效。

三、充分延伸司法职能,开展好四方面工作

(十七)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动。对于中小微企业大规模债权债务纠纷,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审慎立案、妥善处理,并依托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处理案件的合力,促进困难企业复苏。

(十八)继续深入开展明良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主动向相关企业征集困难问题,征询意见建议,并集中精力、集聚资源,积极参加市困难企业帮扶工作组,配合完善政府、企业、银行结合的工作机制,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解困帮扶工作。深入企业开展政策法律宣传活动,有效利用各类媒体,准确把握舆论导向。

(十九)加大司法建议报送工作。对审理中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方面的问题,通过司法建议积极提供意见和方案,帮助妥善处理解决,全力引导企业准确把握政策和法律规定。密切关注一些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大、资金依赖性强的投资型、加工型的中小微企业,发现大额债务纠纷或者劳动者反映的欠薪纠纷,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

(二十)积极开展调研和指导工作。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善于将政治思维、法律思维与经济思维紧密结合,围绕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开展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摸索解决当前各类纠纷的方法与对策,及时出台指导审判执行的规范性文件。市中院建立两级法院监督指导协调处置机制,设立重大涉企案件诉讼指导小组,全面掌握全市法院在保增促调推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工作中的新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各法院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典型案件的宣传与指导

第四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第五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与执行财产刑若干问题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