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no.1)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论数学学法指导 新人教版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论数学学法指导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想就此问题从四个方面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用心 爱心 专心-1-
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
(1)指导学生形成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3)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4)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5)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
3.学习能力的指导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4.应考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要把题目先看一遍,然后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
5.良好学习心理的指导
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
就目前数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我以为有以下几条原则.
1.系统化原则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以及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揭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大结构,达到系统化的要求.
2.针对性原则
就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一般来说,初中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学习技能不很熟练,因此,对初中生的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侧重于具体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生则不同,知识面较广,理解力较强,因此,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开设学法课.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类型差异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第二篇:(no.1)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论数学学法指导 新人教版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论数学学法指导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想就此问题从四个方面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就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一般来说,初中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学习技能不很熟练,因此,对初中生的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侧重于具体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生则不同,知识面较广,理解力较强,因此,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开设学法课.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类型差异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篇:(no.1)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浅议高中新生数学学法指导 新人教版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浅议高中新生数学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过于强调教师要领悟大纲和驾驭教材,所以数学教师钻研教材比较深入,相对研究学生思维不多,所以选择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法也较少。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学成效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密切关联。对于高一年级的新生,由于在初中学习的知识较浅,在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学习方法也不复杂。到高中后,学习内容增多、内容加深,特别是数学学科,知识要求从初中的“比较形象”变为高中的“相对抽象”,从大多的文字叙述变为符号表达,学生的知识结构会发生许多变化。如果再加上一些学生缺乏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会导致部分学生因学不得法降低成绩,甚至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在高一第二学期时会出现明显的分化。所以,教师在高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环节分步骤开展指导。
1.预习指导。有一部分高一新生不会预习,开展预习停留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老师要求预习就马虎看一遍,找不到什么问题与疑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时要告诉他们首先粗读,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大概浏览,初步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接着要细读,对课本中主要概念、重要公式、重点法则以及定理认真阅读、感悟、思索,对一时把握不准的内容作出记号,养成做摘记的习惯,在课堂上带着疑问听讲。在预习方法上要随课预习,教师在预习前提出预习要点,帮助学生在预习时加强针对性。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2.听课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科学的方法听课,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在“听”“思”“记”三方面下功夫。在“听”的方面指导学生认真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一是认真听好知识讲解的过程;二是认真听取教师重点、难点分析,尤其是自己在预习中摘记下来的难点问题;三是认真听取书本例题讲解思路以及思想方法等;四是听好课堂总结。在“思”的方面主要对学生开展思维方法指导,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勤思考,在听讲时开动脑筋;在课堂上深入思考,要勇于对知识点追本溯源,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在课堂学习中要善于思考,结合学习内容开展联想、猜想与归纳;要树立批判意识,开展反思。在“记”的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些高一新生对
用心 爱心 专心
于记笔记不太熟悉,往往是教师写什么自己就记什么,用“记”来取代“听”与“思”的作用。学生笔记哪怕记得很全面,但实际效果有限。所以要指导学生科学记笔记,一是记笔记服从认真听讲,在合适的时间记录;二是要把握重点记笔记,着重记知识要点、记疑难问题、记解题途径等;三是记总结、记课后拓展题等。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记”是为了“听”和“思”开展服务的,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3.复习指导。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后,一般急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会忽略必要的知识内化与巩固过程,甚至会出现照搬例题、生搬硬套公式解题等不正常现象,为交作业而去完成作业,完全背离了作业本身的巩固新知、深化掌握的作用。所以在此环节的学法指导上,教师要安排学生每天选取一些时间阅读教材,对课堂笔记摘记的一些重难点进行回顾,加深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的回忆,同时对公式、定理进行温习,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课后作业,解题的同时开展反思。
4.总结指导。在进行数学单元总结或学期总结时,很多高一学生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习惯于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复习总结,其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尽早注重学生总结能力的训练。教师在开展学法指导时可以点拨复习总结的主要途径,要求学生要做到一看(看教材、看摘记、看题目),通过看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与巩固;二列(列出有关的知识要点,标出重难点,列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类似于撰写总结要点;三做(有目标、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题型开展训练),通过联系题目进行反馈,发现学习中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归纳。
二、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的主要形式
开展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三种。
1.讲授式。主要有课程式和讲座式两种,课程式是在新生刚进入高中学习开始阶段采取的方式,安排一些课时向学生讲解如何正确学习高中数学,教给他们一些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等。讲座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实际开展,每个月可以开展1~2次,如向学生介绍“如何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方法浅议”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体会,可请一些较为成功的学生向大家介绍数学学习方法。采用这种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交流气氛和谐,针对某一方面开展探讨,使交流发挥促进作用。
3.辅导式。这种方式主要针对个别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要多加关注。一些后进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对他们要采取辅导知识与辅导学法同步进行的方法,开展因材施教,帮助全体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法指导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的有力措施与重要途径,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工作,从高一抓起,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渗透,必将有力促进教学效率的快速提高。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论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新人教
论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邓朝霞 沅江四中
摘要:本文简介了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几点原则,并从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改革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论述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 思维品质; 创造性; 探索的能力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所以当今时代需要一大批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创造型人才。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段讲话特别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学生改组自己所学知识,产生新颖成果的思维。创造性思维表现为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综合抽象的能力和敏锐的理解力,它能充分发挥人们从纷乱的事物中分析、研究、发现规律和寻求解决方法的潜能[1]。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抓住了整个世界,激励着产生进化的进步。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设计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并以相应的创造性思维熏陶,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几点原则
主动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引导和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活泼的状态,从而引起学习的要求,激发学习的动机。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其直线传播特性难于直观发现,可引导学生由看电影的情景,想到在水中加红墨水或牛奶,用激光器照射来观察。
首创性原则: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具有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之外,还有最突出的两点: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
求异性原则: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聚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寻找出尽可能新的具有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般方法是:瓶吞蛋。可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用吸管吸完饮料瓶中的饮料后,看到的现象。
多样性原则:例如,在证明大气压强时,可用吸管吸饮料观察,还可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吸盘的特点,打开桔片爽盖子时的响声。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这就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2]。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要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首先要注重创设思维发展的有利条件。引入新课时,尽可能设计一个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前沿科学情景,吸引同学们的视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例如,在讲“电阻定律”
时设置一个火力发电站的输电线路情景,同时对比家庭进线电路,这样激发学生求知欲,想很快的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其次,要注重创设思维发展的有利氛围。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消除抑制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使学生不把自己摆在被支配的地位,而是以共同讨论的姿态进行学习,积极鼓励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始终处在和谐、轻松、友好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探究绕柱绳的作用力”的课堂教学中,先让两个学生对拉一根绳,其效果不相上下,然后把这根绳在窗户的护栏上绕两圈,一端一个同学,另一个三个同学对拉,比较其效果。为什么绳的两端存在着差异,差异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自己体验用绳绕在手指上,感觉影响绳的拉力变化的因素,然后让学生充分讨论,提出导致绳两端存在差异的原因,这样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再次,可以巧设疑难,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养成勤于思索、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例如,在讲授“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时,自制半径较大的螺线管且与演示电流计相连,接着左臂伸入螺线管中,电流计不动,然后右臂伸入,电流计却动了,学生产生一片惊奇,激发他们心理上的冲动,让他们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然后教师挽起衬衣袖子,原来右臂上绑了几条长形磁铁。
这样,把学生带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3]。
三、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当前,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创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呢?
第一培养观察能力。物理知识往往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所以要想使学生学会、学活物理知识,必须培养观察能力。无论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操作实验,都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同时还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例如,筷子插入水中,为什么看起来筷子发生了弯折,下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样,使学生养成“见物思理”和“以物讲理”的习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培养注意能力。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弱,因此,在教学中经常利用“环境的创设”、“提问的设计”以及“课外知识的穿插”等手段,指导学生培养并提高注意力,使学生保持较长的兴奋状态,同时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第三培养记忆能力。记忆力的强弱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弱,在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还在记忆方法的指导方面下了功夫。比如,在讲“简谐运动”时,其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变化较复杂,在记忆时,指导学生先抓住最易观察的位移,然后根据回复力、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得到结论。这样一来,学生能较易的理解它们的关系。
第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重视“实验操作”,因此凡是教学内容能用实验操作的都安排学生去做,不仅如此,而且还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让学生实验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五培养积累资料能力。首先教育引导学生做学习上的有心人,只要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材料、信息都注意积累,最终“厚积而薄发”;其次,指导学生利用剪报、摘录等方法,把资料分门别类。这样,各种知识的积累既培养了积累资料的能力,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第六培养发问能力。创造教育的倡导者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而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环。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提问,有时学生提出一个“好问
题”,能够造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确确实实地培养。
第七培养讨论能力。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差异很大。对于物理学科中的问题,我通过讨论课让学生各抒己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4]。在讨论绕柱绳的作用力影响因素时,学生得出很多的因素,如:与绕柱绳的圈数、柱表的粗糙程度,绳的缠绕方式,柱的粗细,绳的粗细,绳的弹性,其中有些因素效果相同,可忽略,但是在讨论时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思维。
改善传统的教学组织过程,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和交互学习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传统教学的出发点是教材,教学的组织过程是由教师在这一出发点上演绎出来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从策略上讲,是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规定,从顺序上讲是先有教材,然后才有学生,教师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被“利用”。因此,学生只是在被动的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要改变这种状态,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做起,将设计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改善后的课堂组织过程能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通过实际操作和交互的学习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5]。以“测定单摆的周期”为例进行比较,传统教法:教师说明影响周期的因素,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讲解例题,课堂训练,巩固练习。学生能利用周期的公式解题,但仍处在被动接受知识和被动发展的位置,不能将知识延伸。改革后的课堂教学:
1、创设情景,讲述伽俐略建立单摆模型过程的小故事,引出问题:单摆周期的大小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根据单摆模型、力和运动的关系等有关知识得出可能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摆球质量、摆长、振幅、重力加速度。
设计实验,讨论方法:师生共同得出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讨论验证单摆周期可能与重力加速度有关的实验方案,提出测单摆周期要注意的问
3、题。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各小组利用实验,收集数据,验证猜想。
5、分析与讨论:各小组讨论得出初步结论,验证同一猜想的各小组再交流得出最后结论。
6、展示结果: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教师引导,最后得出结论:
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摆长和重力加速度;摆长越长,周期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周期越小。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和振幅无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用实验验证。由实验得到的数据得出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此时,由教师说出单摆周期公式。效果表明,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这个公式。我这节课的立足点是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为学生的学来设计并操作的,教师讲得少了,但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单摆的周期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亲身体验了定律获得的过程,始终处在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五.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同时,这种创新设计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示
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其方法都只有一种。从器材到实验步骤及表格设计都由教材按一定的模式制定,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较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先明确实验目的,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经过思考,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在“探究滑动摩擦的因数的测定”中,先复习提问:影响滑动摩擦因数的因素有哪些,接着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测定滑动摩擦因数,学生回答理论基础F=UFN,引导学生分析测量力的思路,要求每小组从原理出发,设计至少两个以上的方案,选择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案进行实验测定,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想到利用物体受力平衡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斜面及打点计时器,求物体的加速度,测合外力;还利用功能关系,求力。由于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从而使学生分析、抽象、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超重和失重”后,让学生想像,如果你是杨利伟,在宇宙中,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日常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这要求学生具有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七.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创设物理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的情景化设置,在物理教学中,单纯的知识讲述与记忆是非常枯燥的。而物理规律与概念的理解更是抽象的。如何把这些枯燥又抽象的知识,变成生动有趣、具体而又好理解,并且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设置适当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去感受,去理解,去联想,去创造。例如在讲“压强”时,可创设利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怎样保证自身及战友的安全呢?有的讲走没有水的地方,马上有人反对,若草地下面是沼泽呢?又有人讲:让马先走,马有四肢脚,且触地面积比人小,体重比人大,马能过去,人一定能过去,又有人讲:问题是解决了,但若马死了,谁来运物呢?由此,想到像盲人一样用树枝来探路,即解决了安全问题,又帮助红军行走。这样,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也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只要给学生一个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他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奇。
八.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它的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学生容易接受,非常乐意参加。开展课外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成立各种物理兴趣小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这些活动的核心,它不仅要求有全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还要有把思路变成现实的本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还提倡一系列精神,如:团体努力、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与众不同、敢于独创的创新精神;培养自信、不甘落后的上进精神等等。
通过各种趣味物理比赛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各种比赛可以促进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视,也可以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进行物理谜语竞赛,使学生对物理方面已有的基本知识能够更深入了解,并且能灵活运用,激发学生把这些知应用到各方面去,扩展自己的思维。如:你声小它装哑,你高声它回答,专要俏学腔调,找遍天涯不见它。(猜一物理学现象)回声;房间只有绿豆大,万千兄弟都住下,电子器件新一代,生来追求小型化。(猜一无线电元件)集成电路;一心只读圣贤书(打一物理名词)光学;杯弓蛇影(打一物理名词)视差;光阴似箭(打一物理名词)时速;退居二线(打一物理名词)位移;等等。
综上所述,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除了主要表现上述五点外,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
察力,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和挫折忍耐力,它们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相关因子。我们只要根据心理学原理,从创造性思维的整体性、相关性及主要特征等方面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得到显著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3] 乔际平.物理学习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第五篇: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法指导 新人教版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
贝尔纳有句名言“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
挥。”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良好方法的重要性了。“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教师的工作不仅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而且更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恰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讲“教是为了不教”。
1.(1)指导学生具备基本的预习、听课、笔记及整理知识的能力。预习、听课、笔记等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基本环节,均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只有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及记笔记等,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讲预习,由于现在的课堂任务比较重,速度相对较快,有时会出现一个概念还不太熟练另一概念接踵而至,学生很难把握节奏,我在组织课堂教学之前,根据需要,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要做到:
1、简要回忆一下上节课内容,尤其是重点知识和知识结构及解题方法;
2、浏览本节课的知识点,预测重点知识点;
3、通过预习,脑海里要产生“有什么概念”“概念在哪用”“怎么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预习中是模糊的,但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清晰起来,这样,就基本达到了预习的目的。通过每周一小练巩固一周的学习,让学生回顾一周的知识点,解题方法。
1.(2)指导学生参与课堂,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也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感情的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有责任介绍这位好老师给学生。根据经验只要有学生自己参与的课堂,大多都印象深刻,相关知识也掌握牢固。
数学学习方法应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要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而有不同。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三大特点,根据数学的自我特点我们的学法指导应该具有自身的不同之处。
2.(1)强调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思维方法的指导。
数学研究的对象本来是现实的,但由于数学仅从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方面来反映客观现实,所以数
学是逐级抽象的产物。比如我们研究的几何体,它本身不仅具备形状大小位置,它还有颜色体重等等,但数学学科中它只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式。再比如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做功,变速运动等最后抽象出来就是一个定积分的问题。在提炼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又离不开比较、概括、分类的方法。特别是高二年级学习的类比推理,有利于我们将一些相通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总结记忆,节约大量的时间。
2.(2)指导学生建立和操作数学模型,进行检验和评价
由于任何客观对象都有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而从理论上说以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可以应用于客观世界的一切领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不但首先要提出问题,并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述,而且要建立数学模型,还要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论证,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也就是说,数学之应用,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工具,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根据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和操作数学模型,以及进行检验和评价【2】。
总之,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2】。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的不同特点,学习的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的心理状态的不同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1】
用心 爱心 专心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