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工程建设领域犯罪对策
2011年继续学习论文浅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浅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黑龙江省 2011 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浅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 浅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前言: 前言:近十年来,从黑龙江省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贿赂等职务犯 罪案件,始终是党和政府坚决打击和遏制的重点对象。但是,涉及建筑领域内的 职务犯罪案件却占总案件的比例有所上升。是职务犯罪案件相对集中的行业。本 文通过自己在工作中能涉及的工作内容,对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 行了剖析,掌握了建筑产品从立项到交付使用过程中职务犯罪易发生的犯罪手 段、特点及规律,并提出了一点预防对策建议,从而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认识,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从自己的工作范畴和性质,本人对以下建筑施工项目存在的犯罪现象进行剖 析如下:
一、土建施工环节 工程土建施工环节是指从工程地基基础开始到项目基本建成的施工过程。即 土建、装潢、安装设备前的建筑量大、施工周期长,决定质量和造价的重要阶段。该环节是主体工程的建设的重点,不但牵涉的资金量相对较大,而且管理上一不 到位,质量隐患将潜伏于此。该环节职务犯罪案件既有贪污贿赂犯罪,也有发生 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涉案主体多见管理部门人员、负责项目的管理人员等等。
(一)、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故意将土方和工程交由个体户承包,从中收受贿赂;
2、土方工程中,故意加大放坡系数,虚计土方量,从中收受贿赂;
3、桩基施工中,利用钢管桩、混凝土预制桩等采购权,钻孔灌桩和打桩业 务的发包权,从中收受贿赂;
4、基础浇灌混凝土中,有意放纵承建单位偷工减料,或使用不合格建材,降低材料规格等,从中收受贿赂;
5、主体工程施工中,将本单位设备“无偿”提供给承建单位使用,或对承建 单位使用设备的“要求”有求必应,从中收受贿赂;
6、装饰工程施工中不采用工程量清单方法,故意虚报工程量,相互勾结侵 吞差价或收受贿赂;
7、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建筑工程计价活动中有意抬高、压低价格或者提供 虚假报告,从中收受贿赂;
8、机关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计价监督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
(二)、预防对策
1、严格执行城乡建设土方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土方工程管理,按照 规范的招标程序公平、公正发包土方工程。
2、在隐蔽工程施工中,必须选择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两人以 上共同担任现场施工员,指导施工和检查工程质量。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要
进行定 期或不定期检查、复检。
3、健全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监督、验收制度,并督促 执行。
4、聘请具有实践经验和良好素质的技术专家担任施工现场总监督。
5、加强现场机械设备、工具、模板的管理,制定机械设备外借和有偿使用 的管理制度。
6、工程施工中采用工程量清单方法,应当由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造价 1 黑龙江省 2011 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工程师印章。
7、造价工程师采用工程量清单应当依据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现 场条件和国家制定的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划分、计量单位等 进行编制。
8、可不进行招投标的工程,在承包方编制的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由发包 承包双方订立合同,交造价工程师鉴定按实结算。
9、土建工程预付款支付应尽量采用“银行保函制”的做法。
二、装潢及安装工程环节 工程装潢工期相对较短,能充分展现施工效果,往往给人以直观的、耳目一 新的感觉。但由于装潢材料在档次、价格上差距很大,装潢工程所产生的利润则 十分可观,因此丰厚的利润决定了装潢工程成为市场上追捧的热点,同时它也是 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环节。涉案人员主要是有决定权的管理人员,犯罪性质主要 是行贿受贿。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发包方负责人未按规定公开招投标,擅自决定将装潢工程发包给关系单 位,从中收受贿赂;
2、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管理人员相勾结,抬高预算,侵吞差价,共同贪污 或收受贿赂;
3、发包单位管理人员故意放任承包单位工程装潢质量低劣,使用降级材料 或用国产材料冒充进口材料等问题,从中收受贿赂;
4、在采购电梯、空调、办公用品或其他设备时抬高价格,收受贿赂;
5、在配套的绿化工程、采购苗木中,虚报规格数量,侵吞公款或收受贿赂。
(二)、预防对策
1、加强对重点岗位尤其是有决定权的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完善集体讨论、决定的制度,避免重大事项一人决定的现象。
2、装潢工程应本着核资质、审质量、查能力、封样查验的原则,择优选择 工程队,尽量避免使用关系工程队。
3、建立材料设备验收、出库制度,防止混淆档次、以国产充进口、冒领侵 占的情况发生。
4、建设单位要加强对装潢环节的用料、采购价格的监督、审核,避免本单 位利益受损。
三、建筑材料采购环节 建筑工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涉及材料采购。由于建材市场竞争激烈,同
一 种商品在市场上价格差异悬殊,材料采购环节成为易发职务犯罪环节,采购人员 成为易产生职务犯罪的高危人群。本环节主要就政府采购之外的一些单位自行采 购行为而言。采购环节犯罪主要的犯罪特征是贿赂、贪污。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采购人员与供货商勾结损害公共利益,采用混淆建材档次、品牌或抬高 价格等手法,共同贪污或行贿受贿;
2、采购人员在采购建材中舍近求远、舍优求劣、价格舍低求高,损害单位 利益,从中收受贿赂;
3、采购被代理方人员放任采购代理机构谋取非法利益,从中收受贿赂;
4、伪造发票、入库单等,抬高材料价格,虚报入库材料,进行贪污;
5、验收人员明知供应商短吨缺方、档次有误而隐瞒不报,从中收受贿赂; 2 黑龙江省 2011 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6、采购人员以化整为零或其他方法规避公开招标采购,索贿受贿;
7、采购人员以支付工程材料费等虚假名义,贪污、受贿。
(二)、预防对策
1、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按照质优价廉的优先采购原则,货比三家,集体核 价决定供应商。
2、回扣放在明处,制定廉政守则禁止收受供应商的礼品、礼金。
3、制定材料付款的财务审核制度,对不符合采购规范的采购行为拒绝付款。
4、单位自行采购的,可根据所用材料的多寡、物品的大小、设备的档次等 不同情况,决定实行招标采购、定点采购、核价采购或询价采购等不同采购形式。
5、加强对具体采购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忠实于单位与岗位的教育,适时安排 岗位交流。建筑项目预、四、建筑项目预、决算环节 预、决算环节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两个阶段,它将决定工 程资金的比例分配,各个项目涉及资金的多少,承建单位赢利与否和利润大小。若承建方要从工程中获取高额利润,必须在预、决算环节中巧立名目、作好铺垫; 且这两阶段资金流动数量非常大,稍有疏忽就将产生职务犯罪。主要案件类型为 贿赂和贪污犯罪,涉案人员有与预、决算有关的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负责预算的管理人员故意为承建方高估冒算工程造价开绿灯,从中收受 贿赂;
2、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与财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采取拖延付款等手法,向 承建单位索取或收受贿赂;
3、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管理人员互相串通,以虚报材料使用量,提高材 料单价、等级,多造工资、虚列成本等手法,共同贪污;
4、承建单位采用重复计算工程量、虚设项目、高套定额、多计各类费用等 手法,高估冒算骗取建设单位的工程款,为蒙混过关行贿有关管理人员; 指使承建方或与承建方勾结,巧立名目,把工程款挪作他用或予以侵吞;
5、6、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主动为承包单位出主意,采用价差调整等办法获取最 大利润,损害本单位利益,从中收受贿赂。
(二)、预防对策
1、进一步完善建筑管理工作中的施工预算、竣工决算的工作,使其更加客 观公正。
2、注意审查施工预算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计算方式,各种费用的编制、概算定额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严格按照合同的付款规定,全部项目决算完毕及时付清全部工程款项。
4、建立预、决算复核制度,复核预、决算工作由两个以上人员承担,并把 复核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可由审计、纪监部门备案。
5、建设单位工程人员不准私自为承包单位制作预决算书。
6、工程量结算应当按照量清价定的方法结算。
五、建筑项目验收环节 工程
竣工的验收环节,是全面考核该建筑产品是否具备当初的设计功能,工 程质量是否达标,能否交付使用的关键所在。一些建筑质量不十分过硬的施工单 位,为了达到验收目的,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贿赂验收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的管理 人员。因此竣工验收环节仍可能发生职务犯罪。发生在这个环节的职务犯罪主要 3 黑龙江省 2011 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是贿赂罪、渎职罪。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质监机构管理人员故意对工程不认真查验而使不合格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从中收受贿赂;
2、验收人员明知工程质量有不合格之处,按规定应返工后再次验收,故意 不指出,从中收受贿赂;
3、验收人员明知设备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故意不指出,从 中收受贿赂;
4、对施工单位不按规定追加的材料和项目予以认可,从中收受贿赂;
5、故意提高工程验收等级,从中收受贿赂。
(二)、预防对策
1、选派懂技术、责任心强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参与验收工作,分别对每个 应验收项目逐一查验,并作好查验记录。
2、明确岗位职责,验收人员必须二人以上负责并签名,对本人所查验的工 程质量承担责任。
3、质监机构监督人员,对所验收建设工程的质量予以认可的,如发现质量 问题负相应责任。
4、主管领导可参加重点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纪监、审计、财务、法 律顾问等认为有必要可参予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5、严格执行有关廉政规定,在工程竣工验收不得大肆宴请、赠送礼品礼金。加强道德教育、加强道德教育、根除犯罪内因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是我国目前发案率相当高的一类职务犯罪,具有权钱 交易普遍化、犯罪金额趋大化、犯罪主体多元化、作案手段多样化,共生性等较 鲜明的特点,对其需采取提到薪酬福利水平,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规范市场运行 机制,严格执法,加强教育等相应预防措施。预防犯罪的最可靠,但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完善教育。对人类真正有益的 教育的基本准则:教育不在于课目繁多而无成果,而在于选择上的准确。工程建 设领域职务犯罪,无一不是违背职业道德的问题,无一不是丧失道德操守的恶果。要想预防此类职务犯罪,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道德观念,自觉遵守职业 道德。同时,应当将个人教育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工资,职务升 降及其它奖惩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总之,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必须是多层面的,复杂的和不断变 化的,必须是立法者和公民进行长期不懈的系统工作的成果。抓好工程建设领域 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作为一个建设工程管理者,一定要身先士卒,从我做起,做一个严格 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建设工程建设者。
第二篇:预防工程建设领域犯罪对策
2011年继续学习论文浅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浅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黑龙江省 2011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浅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 浅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前言: 前言:近十年来,从黑龙江省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贿赂等职务犯 罪案件,始终是党和政府坚决打击和遏制的重点对象。但是,涉及建筑领域内的 职务犯罪案件却占总案件的比例有所上升。是职务犯罪案件相对集中的行业。本 文通过自己在工作中能涉及的工作内容,对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 行了剖析,掌握了建筑产品从立项到交付使用过程中职务犯罪易发生的犯罪手 段、特点及规律,并提出了一点预防对策建议,从而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认识,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从自己的工作范畴和性质,本人对以下建筑施工项目存在的犯罪现象进行剖 析如下:
一、土建施工环节 工程土建施工环节是指从工程地基基础开始到项目基本建成的施工过程。即 土建、装潢、安装设备前的建筑量大、施工周期长,决定质量和造价的重要阶段。该环节是主体工程的建设的重点,不但牵涉的资金量相对较大,而且管理上一不 到位,质量隐患将潜伏于此。该环节职务犯罪案件既有贪污贿赂犯罪,也有发生 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涉案主体多见管理部门人员、负责项目的管理人员等等。
(一)、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故意将土方和工程交由个体户承包,从中收受贿赂;
2、土方工程中,故意加大放坡系数,虚计土方量,从中收受贿赂;
3、桩基施工中,利用钢管桩、混凝土预制桩等采购权,钻孔灌桩和打桩业 务的发包权,从中收受贿赂;
4、基础浇灌混凝土中,有意放纵承建单位偷工减料,或使用不合格建材,降低材料规格等,从中收受贿赂;
5、主体工程施工中,将本单位设备“无偿”提供给承建单位使用,或对承建 单位使用设备的“要求”有求必应,从中收受贿赂;
6、装饰工程施工中不采用工程量清单方法,故意虚报工程量,相互勾结侵 吞差价或收受贿赂;
7、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建筑工程计价活动中有意抬高、压低价格或者提供 虚假报告,从中收受贿赂;
8、机关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计价监督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
(二)、预防对策
1、严格执行城乡建设土方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土方工程管理,按照 规范的招标程序公平、公正发包土方工程。
2、在隐蔽工程施工中,必须选择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两人以 上共同担任现场施工员,指导施工和检查工程质量。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要进行定 期或不定期检查、复检。
3、健全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监督、验收制度,并督促 执行。
4、聘请具有实践经验和良好素质的技术专家担任施工现场总监督。
5、加强现场机械设备、工具、模板的管理,制定机械设备外借和有偿使用 的管理制度。
6、工程施工中采用工程量清单方法,应当由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造价 1 黑龙江省 2011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工程师印章。
7、造价工程师采用工程量清单应当依据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现 场条件和国家制定的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划分、计量单位等 进行编制。
8、可不进行招投标的工程,在承包方编制的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由发包 承包双方订立合同,交造价工程师鉴定按实结算。
9、土建工程预付款支付应尽量采用“银行保函制”的做法。
二、装潢及安装工程环节 工程装潢工期相对较短,能充分展现施工效果,往往给人以直观的、耳目一 新的感觉。但由于装潢材料在档次、价格上差距很大,装潢工程所产生的利润则 十分可观,因此丰厚的利润决定了装潢工程成为市场上追捧的热点,同时它也是 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环节。涉案人员主要是有决定权的管理人员,犯罪性质主要 是行贿受贿。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发包方负责人未按规定公开招投标,擅自决定将装潢工程发包给关系单 位,从中收受贿赂;
2、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管理人员相勾结,抬高预算,侵吞差价,共同贪污 或收受贿赂;
3、发包单位管理人员故意放任承包单位工程装潢质量低劣,使用降级材料 或用国产材料冒充进口材料等问题,从中收受贿赂;
4、在采购电梯、空调、办公用品或其他设备时抬高价格,收受贿赂;
5、在配套的绿化工程、采购苗木中,虚报规格数量,侵吞公款或收受贿赂。
(二)、预防对策
1、加强对重点岗位尤其是有决定权的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完善集体讨论、决定的制度,避免重大事项一人决定的现象。
2、装潢工程应本着核资质、审质量、查能力、封样查验的原则,择优选择 工程队,尽量避免使用关系工程队。
3、建立材料设备验收、出库制度,防止混淆档次、以国产充进口、冒领侵 占的情况发生。
4、建设单位要加强对装潢环节的用料、采购价格的监督、审核,避免本单 位利益受损。
三、建筑材料采购环节 建筑工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涉及材料采购。由于建材市场竞争激烈,同一 种商品在市场上价格差异悬殊,材料采购环节成为易发职务犯罪环节,采购人员 成为易产生职务犯罪的高危人群。本环节主要就政府采购之外的一些单位自行采 购行为而言。采购环节犯罪主要的犯罪特征是贿赂、贪污。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采购人员与供货商勾结损害公共利益,采用混淆建材档次、品牌或抬高 价格等手法,共同贪污或行贿受贿;
2、采购人员在采购建材中舍近求远、舍优求劣、价格舍低求高,损害单位 利益,从中收受贿赂;
3、采购被代理方人员放任采购代理机构谋取非法利益,从中收受贿赂;
4、伪造发票、入库单等,抬高材料价格,虚报入库材料,进行贪污;
5、验收人员明知供应商短吨缺方、档次有误而隐瞒不报,从中收受贿赂; 2 黑龙江省 2011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6、采购人员以化整为零或其他方法规避公开招标采购,索贿受贿;
7、采购人员以支付工程材料费等虚假名义,贪污、受贿。
(二)、预防对策
1、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按照质优价廉的优先采购原则,货比三家,集体核 价决定供应商。
2、回扣放在明处,制定廉政守则禁止收受供应商的礼品、礼金。
3、制定材料付款的财务审核制度,对不符合采购规范的采购行为拒绝付款。
4、单位自行采购的,可根据所用材料的多寡、物品的大小、设备的档次等 不同情况,决定实行招标采购、定点采购、核价采购或询价采购等不同采购形式。
5、加强对具体采购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忠实于单位与岗位的教育,适时安排 岗位交流。建筑项目预、四、建筑项目预、决算环节 预、决算环节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两个阶段,它将决定工 程资金的比例分配,各个项目涉及资金的多少,承建单位赢利与否和利润大小。若承建方要从工程中获取高额利润,必须在预、决算环节中巧立名目、作好铺垫; 且这两阶段资金流动数量非常大,稍有疏忽就将产生职务犯罪。主要案件类型为 贿赂和贪污犯罪,涉案人员有与预、决算有关的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负责预算的管理人员故意为承建方高估冒算工程造价开绿灯,从中收受 贿赂;
2、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与财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采取拖延付款等手法,向 承建单位索取或收受贿赂;
3、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管理人员互相串通,以虚报材料使用量,提高材 料单价、等级,多造工资、虚列成本等手法,共同贪污;
4、承建单位采用重复计算工程量、虚设项目、高套定额、多计各类费用等 手法,高估冒算骗取建设单位的工程款,为蒙混过关行贿有关管理人员; 指使承建方或与承建方勾结,巧立名目,把工程款挪作他用或予以侵吞;
5、6、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主动为承包单位出主意,采用价差调整等办法获取最 大利润,损害本单位利益,从中收受贿赂。
(二)、预防对策
1、进一步完善建筑管理工作中的施工预算、竣工决算的工作,使其更加客 观公正。
2、注意审查施工预算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计算方式,各种费用的编制、概算定额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严格按照合同的付款规定,全部项目决算完毕及时付清全部工程款项。
4、建立预、决算复核制度,复核预、决算工作由两个以上人员承担,并把 复核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可由审计、纪监部门备案。
5、建设单位工程人员不准私自为承包单位制作预决算书。
6、工程量结算应当按照量清价定的方法结算。
五、建筑项目验收环节 工程竣工的验收环节,是全面考核该建筑产品是否具备当初的设计功能,工 程质量是否达标,能否交付使用的关键所在。一些建筑质量不十分过硬的施工单 位,为了达到验收目的,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贿赂验收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的管理 人员。因此竣工验收环节仍可能发生职务犯罪。发生在这个环节的职务犯罪主要 3 黑龙江省 2011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是贿赂罪、渎职罪。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其特征
1、质监机构管理人员故意对工程不认真查验而使不合格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从中收受贿赂;
2、验收人员明知工程质量有不合格之处,按规定应返工后再次验收,故意 不指出,从中收受贿赂;
3、验收人员明知设备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故意不指出,从 中收受贿赂;
4、对施工单位不按规定追加的材料和项目予以认可,从中收受贿赂;
5、故意提高工程验收等级,从中收受贿赂。
(二)、预防对策
1、选派懂技术、责任心强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参与验收工作,分别对每个 应验收项目逐一查验,并作好查验记录。
2、明确岗位职责,验收人员必须二人以上负责并签名,对本人所查验的工 程质量承担责任。
3、质监机构监督人员,对所验收建设工程的质量予以认可的,如发现质量 问题负相应责任。
4、主管领导可参加重点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纪监、审计、财务、法 律顾问等认为有必要可参予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5、严格执行有关廉政规定,在工程竣工验收不得大肆宴请、赠送礼品礼金。加强道德教育、加强道德教育、根除犯罪内因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是我国目前发案率相当高的一类职务犯罪,具有权钱 交易普遍化、犯罪金额趋大化、犯罪主体多元化、作案手段多样化,共生性等较 鲜明的特点,对其需采取提到薪酬福利水平,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规范市场运行 机制,严格执法,加强教育等相应预防措施。预防犯罪的最可靠,但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完善教育。对人类真正有益的 教育的基本准则:教育不在于课目繁多而无成果,而在于选择上的准确。工程建 设领域职务犯罪,无一不是违背职业道德的问题,无一不是丧失道德操守的恶果。要想预防此类职务犯罪,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道德观念,自觉遵守职业 道德。同时,应当将个人教育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工资,职务升 降及其它奖惩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总之,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必须是多层面的,复杂的和不断变 化的,必须是立法者和公民进行长期不懈的系统工作的成果。抓好工程建设领域 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作为一个建设工程管理者,一定要身先士卒,从我做起,做一个严格 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建设工程建设者。
第三篇: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座谈会
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关于我县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我代表县发改委做以下发言。
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现状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强工兴城”战略的初步实施,基础实施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也呈突发态势,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政风党风和社会风气,并滋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呈现出大案要案突出,主要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时有发生,贿赂案件呈上升趋势,涉案金额巨大、串案、窝案有所增加等特点。我县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索贿受贿; 二是一些部门违法违规决策上马项目和出让土地;
三是一些招标人和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 四是一些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操作,有的专家评标不公正;
五是一些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违规征地拆迁、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和安全责任不落实;
六是存在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现象,“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豆腐渣”工程时有发生。
上述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破坏我县市场经济秩序,妨碍科学发展和我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二、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我县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权钱交易现象突出,以权谋私、以权谋利时有发生;
二是涉案人员分布广,层次多,呈现窝案、串案的趋势;
三是涉案环节多,设计规划、评估审批、招标投标、建设施工、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结算审计等各个环节都是犯罪分子的目标,其中招投标环节更是职务
犯罪的重灾区;
四是犯罪手段多样化、隐蔽化、间接化。
三、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我县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缺失。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理想信念动摇,法制观念淡漠,特权思想严重,容易受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放松了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价值观扭曲,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一己之私,不惜以身试法,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是管理监督手段缺少。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大多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老百姓形象的描述为:“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软,同级监督太少。”指出了目前在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缺少有效管理监督手段的现实。
三是体制机制约束缺位。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弊端开始显现。在工程建设领域集中表现为对于一些行政执法部门硬性的法制约束缺失。例如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存在有些部门即是投资者,又是建设者,还是验收者的现象。这为职务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
四是舆论导向宣传缺乏。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社会利益日趋多元化,同时,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文化的腐蚀,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产生异化。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工程建设领域形成了种种“潜规则”,人们把收受回扣、吃卡拿要、返还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当做商业惯例。一切向钱看,在巨大利润的诱惑面前,行贿者络绎不绝,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拉拢腐蚀国家干部;受贿者心安理得,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弄钱。
四、县发改委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具体做法
县发改委充分认识到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保证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县发改委以强化教育为切入点,筑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思想防线,努力做到“三个强化”,强化廉政主题教育,强化案例教育,强化领导干部教育。在全委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教育氛围,提高了全委领导干部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意识。
二是以重点环节为突破口,深化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专项治理。随着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县发改委及时调整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重点,找准工作的突破点,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针对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项目(资金)的争取、投资计划下达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工作,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入手,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规范审批行为,使全委各项行
政审批业务法定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有效克服办事随意性和有效扼制“自由裁量权”。近几年来,县发改委没有发生职务犯罪的案件或职务犯罪举报。
三是预防关口前移。县发改委为了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积极主动的把关口从事后惩处、事中监管,前移到事前预防。通过紧密查找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点,联系岗位实际,认真查看流程是否规范、防范制度是否健全、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积极整改流程不规范、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县发改委领导班子通过对各股室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定期督查通报、限时整改等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化、日常化。
五、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有效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的趋势,县发改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增强做好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预防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既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也是发改、审计、财政、监察等各有关部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经济增长,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和配合,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清理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推动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高效、安全、廉洁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进一步改进措施,扎实做好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突出特色,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三是严把“廉政准入”的关口。在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职业人员等部门(机构)或人员中,实行并推广“廉政准入”的资格审查制度。建议由县发改委牵头,会同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纪检等部门成立廉政资格审查联合小组,编制企业、机构、人员廉政记录档案,对于行贿的建筑企业和项目经理,可降低其企业廉政信用资质,视情节严重程度采取暂停其在本县一定年限的投标权、承建工程权,情节严重的企业或个人驱逐出我县建筑市场。对于那些技术水平低、管理差、质量次、有违法违规记录的建筑企业和个人实行淘汰制度。
四是建立建筑工程交易中心,规范投标行为。建筑工程交易中心是从事建设工程交易的固定场所。预防职务犯罪要充分利用交易中心的信息公开、集中服务、程序透明功能,掌握进场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情况,促进有关部门加强对招投标的全程监督与管理,建立响应的配套制度,对招标、编标、审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督。积极推进在建筑工程招标工程中实行透明标底方式。尽可能缩短审标、评标等中间环节。
五是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领域各项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规范有序。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要注重对工程建设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制度预防,进一步加强完善行之有效的档案查询制度和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坚持“关口前移”的预防对策。
六是进一步加大查办和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力度。打击职务犯罪本身也是一种预防,是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一种特殊预防措施。同时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不断完善建立“教育、监督、管理、打击”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作线路,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发改、审计、财政、监察、建设部门的职能作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综合采取政治、经济、教育、纪律、法律等手段,遏制和减少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结合办案,深入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和预防对策,针对管理上、制度上、机制上存在的漏洞和缺陷,通过检察建议,推动、完善、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
虽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但是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齐抓共管、积极配合下,这项工作必将取得辉煌的胜利。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调研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基础建设项目不断上马,但因工程建设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工程建设领域已逐渐成为腐败的“重实质”,“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现象时有发生,发案率和受处理人数远超出其他领域,工程质量下降,“豆腐渣工程”增多,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工程建设领域中的职务犯罪是一种最具危险性的权力腐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本文着重就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作些探讨。
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1、贿赂行为具有团体性和半公开性。工程项目进入有形建设市场,实行招投标后,工程项目不是建设单位个别领导说了算,建设单位发包方的大部分权力转移到组织招投标的管理部门的手中,贿赂腐败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从集中个人变为多人。由于工程建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僧多粥少”,加上施工企业不同于工业型企业,不仅客户少,而且施工周期长,只要能承接一两项大型施工项目,就能满足企业全年甚至几年的生产任务,就能救活一个企业,所以,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部分施工企业的领导使出浑身的解数,采取各种或公开或隐蔽的手段进行项目攻关。因此出现了“工程一立项,攻关紧跟上,确保君满意,成功才有望,一旦争到手,垫资也要上”的不正当现象。如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发生的窝串案件中,涉及包工头张文艺行贿的就超过100万元,他从事工程包工头不到十年,成了千万富翁,正是靠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种带有贿赂性质的“攻关”行为,已具有半公开性,成为人人皆知的“秘密”。
2、行贿和受贿数额较大。由于一般建设工程造价少则几百万,多则数千万甚至数十亿元,企业为了拿到项目,不惜下大“赌注”。在相互竞争中,水涨船高数额惊人,否则,怕出手太小气,起不了作用、还白白耗费了钱财和精力。如广东省交通系统特大受贿窝案,涉嫌受贿人民币1282.69万元,港币149.6万元、美元2.1万元。其中原交通厅副厅长李向雷个人收受贿赂62万元人民币和1万美元。
3、职务犯罪具有隐蔽性。工程建设领域的贿赂、回扣等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名目繁多,如劳务费、信息咨询费、茶水费等。而且权钱交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主要发生在建设单位发包、材料设备采购等几个重要环节,表现为送、收好处费、回扣等,实行招投标后则表现为滥用职权,违规操作、弄虚作假、接受贿赂等。上述现象大多数都是“一对一”的私下交易行为,有的还披着合法的外衣,隐蔽性较强。受贿者也精明地采取有第三者在场不收、不是熟人不收、物品无发票不收。有的还以请对方考察为名,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实行一条龙服务等等。
4、职务犯罪具有共生性。以被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看,开始从个体隐蔽作案,逐步向合伙作案转化,互相勾结,团伙作案的现象增多。在查处案件中,往往会出现查处一案带出多案、查处一人带出多人、查处一般干部带出领导干部,查处违纪的带出犯罪的,拔出萝卜带出泥,窝串案也时有发生。如代号为“5·28”的广东省交通系统特大受贿窝案,涉及公职人员89人,其中厅级干部4人、处级干部20人,牵涉30多个公路建设管理单位。
二、工程建筑领域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1、经济制度和体制不完善,存在一定弊端。当前,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同时发挥作用,难免存在诸多缺陷,既存在计划体制的较大弊端,也存在新体制的不成熟,客观上为少数腐败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使得经济活动中渗透了权力的“魔力”,在这种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并存的情况下,企业走向市场步履艰难。有权的部门和人员能够凭借手中的权力左右市场行为的取向,无权单位和个人想办事,办成事,只有靠钱来进行“感情投资”、“买通关节”。这种私下的“权”和“钱”的交易行为,是发生职务犯罪的主要根源。
2、市场行为不规范导致无序竞争。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刚建立,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就使少数人有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正常经济活动中行贿受贿、收受回扣、请客送礼、高消费之风有增无减,有的企业靠歪门邪道取得了经济效益,扰乱了建设市场,腐蚀了党员干部,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
3、缺乏有效监督,处罚力度不够。现有的监督执法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制约职能和手段不够强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尽管我们现在有上级监督、同级监督和群众监督,但上级组织和基层群众都不可能及时了解具体情况,等到问题发生,情况搞清楚,已变成了事后监督,错失了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的时机。作为同级了解较清楚,但现在这种同级监督机构的双重领导体制,使得这种监督变得软弱无力,形同虚设。另外,惩治腐败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形形色色贿赂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群体制约还不够,因而,许多
第五篇: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普遍性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从14岁至25岁以下的青少年所实施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反社会行为。青少年犯罪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它将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3.67亿据统计,在全国3.67 亿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 70%;同时,青少年犯罪年龄正不断下降,现在青少年犯罪的平均年 龄只有 15.7 岁。因此,加强青少年预防犯罪工作,有利于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也给青少年自身以及家庭带来巨 大的痛苦。因此,我们要结合地方实际,加强新时期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必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日,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因为一起轻微的交通事故,而将一名撞伤的妇女残忍杀死。时隔不久,同样的案件就在萍乡发生了,3月16日,湘东区发生一起因为轻微的交通事故而致人死亡的案件,其中两人为20岁以下青年,3月24日凌晨,湘东又发一起故意杀人案件,其中4犯罪嫌疑人为未成年人。是什么让这些处在花样年华中的青少年走上歧途?以下我就谈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和探讨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一)从犯罪性质看,犯罪呈现多样化,以暴力犯罪与侵犯财产犯罪为主。第一,根据青少年暴力犯罪与侵犯财产犯罪有关数据,暴力犯罪与侵犯财产犯罪从2001年到2003年期间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41.67%。第二网络犯罪迅速兴起,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信息化 进程的加快,针对和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逐渐兴起,成为新的犯罪形式。
(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
出现团伙犯罪增多的原因主要是青少年犯罪行为受从众心里的支配较大,很多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讲“江湖侠义”、“哥们义气”,只要有人提议就附和,盲目跟从,蹈入犯罪。青少年犯罪团伙具有鲜明的特征:形成容易,形式松散,随意性强,传染性强。
(三).从犯罪主体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且年龄逐渐趋向低龄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样,青少年的发育年龄提前,因此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 导致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六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 14 岁不满 16 岁的人数逐渐增多,占 57%左右。这类人群,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有的小学期间就辍学,甚至就没上过学。
(四)从犯罪后果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
某市一名少年犯杀人案,该少年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杀完以后还准备杀第二个人。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形成既有主观方面的诸多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许多方面,集中起来说,主要是社会、家庭、学校、法制道德教育、个人: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不良文化的影响。
社会产业结构与社会财富分配正在不断变化,贫富差距逐渐扩 大,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重大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犯罪是社会不协调的产物,而非仅仅教育导致的结果。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会使所有正面的教育功亏一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2=0现象(五天学校教育后,学生在社会上受两天的影响,学校正面教育就等于零)。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来因特网的应用和普及也给不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对判断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而言,有的经不住诱惑而误 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尤其是近年来许多不法青少年通过网 络实施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三是就业竞争的加剧使社会闲散 青少年不断增多,农村进城务工青少年缺乏管理等等,成为诱 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综观犯罪的青少年,其家庭环境大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父母离异而缺乏父爱或母爱;有的父母虽未离异但感情不和,经常的吵架打骂给青少年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易形成孤僻古怪的性格,极易走向人生的“极端”;有的家庭则属教育方法不当,过分的溺爱和极度的管制都属于教育方法的误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村留下了一大批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青少年,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支“生力军”。
(四)学校教育不当。
许多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单纯追求升学率,只注意智的传授,忽视德育教育,缺乏法制教育、缺乏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了青少
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此外,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自暴自弃,产生悲观,形成畸形心理,这部分学生极易被坏人所勾引,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后备军”。
(五)法制道德教育滞后。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一是道德和法制教育滞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和法制教育明显欠缺。许多青少年犯罪后还不知道自己犯了青少年自身又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罪,更不知道犯的是什么罪。二是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护教育。青少年处事的盲目性和无知性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从而导致行为失范,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六)青少年自身特有的原因: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心理发育不够完善,世界观人生观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弱,加之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容易走向歧途。这些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内在原因。
纵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不能忽视外部原因,也不能忽视内部原因,要结合内因和外因开展有针对性的犯罪预防,这是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道。为此提出如下对策:
(一)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一是,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坚决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制品的传播。加大惩腐力度,清除腐败现象,优化社会风气,为减少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创造条件。二是,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建设,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环境设计上堵塞犯罪的可能,或者创造一种不能实施犯罪的环境,从而消除或限制企图犯罪作案的条件以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二)家庭预防
家庭教育是家庭预防机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青少年犯罪的产生与家庭教育不当密切相关,进行家庭教育是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一是要全面教育孩子。二是要有适当的教育方法。三是家庭教育要从青少年具有特殊心理这一点出发,要采取平等沟通的方式,以良师益友的身份进行青少年的思想 行为教育。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预防犯罪的决
定性环节。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青少年预防犯罪教育.第一,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把德育(包括预防犯罪教育)放在与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第二,应切实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第三,大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推动青少年预防犯罪教育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法制宣传
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黑板报、展板、橱窗、阅报栏、校报、校园广播、法制讲座、校园网等加强法制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教育氛围。
综合所述:青少年犯罪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共同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这才能预防、减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