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教学成果推广 走科研兴校之路
开展教学成果推广 走科研兴校之路
龙马潭区泸化小学梁玉兰
龙马潭区泸化小学自从划归地方后,领导对科研工作尤为重视,2005年秋提出了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合一;“教师提高与学生发展”合一;“自学自练与集中培训”合一,使学校科研工作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一、研究概况
泸化小学科研工作实行了以市级科研课题为引领,以区、校级科研课题为主的课题研究模式。校级课题主要指教师个人微型课题。实现了市区校课题层次化、一体化,实现了教师人人参与科研,人人有课题的梦想,开拓了泸化小学科研的新局面。
现在学校在研的有省级子课题1个,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5个,校级微型课题60个。校本微型科研也成为泸化小学科研工作的重点。
二、获奖成果
1.2004年12月,我校语文科区级课题《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获市政府二等奖。
2.2009年12月,泸化小学三个课题结题,获得优异成绩。市级课题《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获市政府一等奖;区级课题《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研究》获区政府一等奖;区级课题《小学英语趣味性实践研究》获区政府三等奖。
三、成果推广
(一)区级课题《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1.成果概述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首先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是学生一种心灵抒发的需求。没有想象的作文就像干枯的河流,就像没有声音和色彩的世界。本课题的研究,旨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课程改革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让学生在作文“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展开丰富有序的想象,达到人与文、文与魂的灵性表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通过研究,我们探索了培养小学生想象力训练的教学策略;构建了小学生想象作文写作“听→感→想→说→写”的五字训练程序;形成了小学生作文材料积累的素材本;总结了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训练法:启蒙训练法→练笔训练法→创
新训练法;编辑了学生优秀想象作文集《童心世界》;编辑了教师优秀论文《探索集》。
2.成果特点
成果操作性强,打开学生创作的源泉,在作文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平等、尊重、和谐、无压力的轻松氛围中更受启迪;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浮想联翩;在生活的窗口前敞开心扉,由“要我写”变成学生发自内心的“我要写”。
3.成果亮点
(1)总结了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低.中.高段训练法: 启蒙训练法 →练笔训练法 →创新训练法。
(2)根据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低、中、高段训练情况编辑的学生优秀想象作文集《童心世界》。
4.成果推广
(1)推广情况概述
该课题系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科技局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属基层学校学科教学应用型研究。课题在研究中受到市区教育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该课题于1998年初开始研究,2000年在区立项,至2005年元月历时6年按期结题。2005年11月,该课题喜获泸州市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本课题成果坚持通过实践去检验、去应用,在推广中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和完善。成果在研究中推广,在推广中研究,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这种螺旋式的工作一直贯穿在研究和推广的全过程。
在研究与推广的前后六年时间里,成果在推广过程共有5篇论文获奖,其中市一等奖2篇。在全区范围内9所中小学进行了成果的交流推广展示活动9次,利用在我校举行的区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研会中进行成果交流现场会,开设示范观摩公开课2节。
(2)成果推广的形式、内容和范围
本成果推广主要通过成果报告会、教学公开课、成果展示会、经验交流研讨、参与论文评比、举办教师培训指导等形式;推广内容包括小学生想象作文写作“听→感→想→说→写”的五字训练程序;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训练方式方法、操作程序、教学策略等;推广范围以泸化小学校为中心示范点,以龙马潭区中小学为区域推广范围,推广面辐射市、省内外。
(3)成果推广的目标、步骤和策略
目标:通过在研究中推广,在推广中研究,以点带面,不断寻求深化、突破和创新的螺旋式推广方法和策略,使成果在龙马潭区部分中小学的区域范围内推广应用,影响和辐射市内外。
步骤:在区教科室指导下,我们制定推广计划,研究推广方式和推广条件,选定推广适用范围。我们确定以下推广步骤:
①筛选已经形成的成果,使应用和推广具有可能性,在局部的中心示范点推广(泸化小学校内)。
②根据反馈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边研究、边推广,使成果更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③在区内的几个点上推广(小街子小学、罗汉小学、十二中、英才学校等)。④进行面上的普及应用推广(区内其它学校,凉山州学校领导的考察),使成果在应用和推广中产生应有的规模效应。
⑤总结、提升研究成果,对成果进行深化、突破和创新,将推广面辐射到市区内外。
策略:
①以点带面,边研究、边推广,形成三级辐射模式
学校利用平时的教研活动等安排成果推广交流活动,请课题组主研人员作专题讲座,结合课题成果开展人人献课,向每一位教师推广和传播成果。推广时以本校实验班为中心示范点,以学校其它年级为建设辐射区,以龙马潭区中小学为区域推广范围,推广面辐射区内外,采取以点带面,边研究、边推广的策略,形成三级辐射模式。
具体操作:学校确定5个实验班。全校24个教学班,一千多名学生。我们用先实验,再示范,后推广的办法,首先从实验班的局部范围进行实验和示范,通过校本教研,通过听课和评课,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总结教改经验,写出教学案例和论文,向全校推广,然后通过区进修校教研室举办的教研现场会,采取以点带面,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推广的策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渐向龙马潭区各中小学推开,辐射到区、市内外。②研究与推广相结合研究与推广相结合,在区内推广、在研究中推广、在升级中推广。通过推广与研究过程,不仅使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训练方式方法、操作程序、教学策略等在区推广范围内广泛传播,形成了推广的氛围,而且还深化了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训练方式方法等创造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扩大了研究的内容,也从推广中使原成果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在区内外产生一定的辐射性影响。
(4)成果的直接推广
①举办教师培训研讨会,进行传、帮、带
在成果的直接推广过程,我们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培训,讲座、研讨、听课和评课等形式,因地制宜,直接、简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骨干教师进行传、帮、带,以研究与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成果推广。部分骨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地学习和研究,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也充实和完善了原课题成果。
如对张俊梅、万霞、胡元清三位青年教师加强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指导他们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其中张俊梅的论文获国家、市、区一等获,胡元清的论文获市、区一、二等奖)。
②开设教学公开课、成果现场观摩课
教学模式需要课堂教学实践来检验,公开课和观摩课能直接呈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优势,也便于推广者和听课教师互动交流。例如在泸化小学举行“龙马潭区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研活动现场会暨课题《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培养实践研究》成果交流现场会”,全区各小学200多人来进行观摩,张俊梅老师执教的听音想象作文课《放飞想象的翅膀》,万霞老师执教的想象说话课《小手印,变变变》,课后课题组副组长梁玉兰对课题研究作了交流发言,均获得了听课教师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活动对该课题起到了直接传播推广的作用。
③参加成果推广交流展示会
我们通过成果展示会、经验交流会,成果报告会等形式,直接传播推广信息,并提出实施的具体操作和要求。
在区教科局、区进修校领导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课题的成果在全区范围内9所中小学进行了成果的交流展示、推广活动。2005年7至11月间分别去了城北小学、小街子小学(两次)、新民小学、十七中、罗汉小学、鱼塘中心校、英才学校、泸化小学等九所学校进行成果展示。该课题成果辐射面广,参与交流的领导、教师达700多人次。所到之处,课题的成果都受到了该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引起了学科教学互研、互学、互帮的高潮。
10月凉山州的领导也在区教科局领导的陪同下到泸化小学进行该课题的交流。2005年11月16日在区政府礼堂举行的科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梁玉兰代表泸化小学课题组做了成果展示,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使该课题成果的学术价值在全区以及区外得到大力推广,也提高了泸化小学的声誉。
4、成果的间接推广
① 发表和出版成果,形成综合效应
我们认为,科研成果推广的最好途径是将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到报刊杂志以及在网络上发布,能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教科研成果推广的范围就更广,其价值也逐级升高。具体操作:我们及时将成果通过出版社发表和出版,形成综合效应,扩大推广面积。在成果研究、推广过程中共有4篇论文发表,有近20篇论文在国家、市区获奖。课题组编辑的小学生优秀想象作文集《童心世界》和教师优秀论文《探索集》得到市区领导的赞赏,到各校展示得到各校领导、老师的喜爱,他们有的索要,有的传阅,有的甚至拿去复印,影响深远,效果极佳。
(二)市级课题《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实践研究》
1.成果概述
《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课题系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科技局省级课题《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研究》的子课题。该课题也是泸州市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本课题的研究由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小学具体承担。该课题于2003年初开始研究,2004年在区立项,2005年在市立项,升为市级课题,至2008年12月按期结题。
《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课题属基层学校综合性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4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探索了诚信教育研究的四大原则;构建了一套人文化的“治校理念”;在组织管理上,建立了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在实践活动上,形成了一套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体系“七方法”、“六类型”;编辑了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心雨集》和教师诚信教育文集《一路耕耘一路歌》。
2.成果特点
该课题成果突出,有创新性、先进性、应用性,操作性强,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课题通过对低、中、高三段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采取“分段训练、综合提高”的方法,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对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七体系、六类型进行逐步分项训练,进行实践性操作,全面落实,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诚信品德,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教育改革效果。
3.成果亮点
(1)在实践活动上,形成了一套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七体系六类型,每一种方法都有其操作策略。
(2)编辑了教师诚信教育论文、个案故事集《一路耕耘一路歌》,一共有19篇。编辑了学生诚信系列活动图片《心雨集》,有近一百幅生动地活动图片。
4.成果推广
该课题推广方式、途径、策略和《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基本相似。只是参加成果推广交流展示会的方式有变化。
从2009年3月到5月,由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校组织开展全区教育科研成果巡回展示活动。活动由上级部门策划、部署、主持,精心挑选了拥有不同课题类型的10所学校参与全区学校的巡回展示。2009年3月9日下午,首场展示活动在泸化小学校拉开帷幕。从3月到5月,泸化小学在区上9所学校进行成果展示。它们是安宁中心校、双加中心校、奎风学校、城北学校、小街子小学、特兴中心校、胡市中心校、罗汉中心校、胡市来龙学校。展示的有《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培养实践研究》和《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实践研究》两个课题成果。所到之处都被老师们的热情所围绕,被老师们的孜孜以求所感动。老师们零距离接触到科研,领略到科研成果的风采,感受到科研过程的绚烂,享受到科研带来的幸福。
这次展示推广交流活动真是全区一道美丽的风景,它的开展意义重大,旨在搭建良好平台,让各校优秀科研成果与全区教师一起分享,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教师课题研究的成效,并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统一。它让科研之花从学校盛开到全区各校,让全区学校教师分享科研之花的芬芳。通过成果展示,使全区的老师们感觉科研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而是自己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事。老师们零距离接触到科研,领略到科研成果的风采,感受到科研过程的绚烂,享受到科研带来的幸福。
我们相信科研是学校发展之本,科研是学校兴旺之本。它着眼于教学一线的需要,着眼于德育工作的需要,着眼于教师成长的需要,像源头的活水为全区教育科研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使全区的教育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走科研兴校之路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走科研兴校之路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部署,是破解发展难题、开辟发展新路的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进的历史意义。作为学校的一名基层党员,一名教学管理干部,周村一中教导处主任丁艳立足本质工作,扎实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积极带领全体教师走科研兴校之路,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全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热爱教育事业。
她努力学习李振华老师的先迚事迹,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和执着深深地影响了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从教17年,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的最高美德。干一行,爱一行,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幵创新性的开展工作,她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
二、有广博的知识。
自92年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她就积极学习先迚的教学理念,努力探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94年、95年连续两年获周村区优质课一等奖。2001年走上教学管理岗位后,她深深懂得,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进进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她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驾驭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虚心向有经验的老主任们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幵通过各种渠道,例如报刊杂志、网络、外出其他学校学习等,她认真学习教学的新理念,使自己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三、以身作则,弘扬教师个人魅力。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一定要有榜样的意识,凡事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老师和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只有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才能真正的影响和带动广大教师和学生不断的迚步、迚取。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她不断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意识,提高道德水平,努力诠释“为人师表”的本质与精髓。如何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学管理者,这个问题也许萦绕着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思绪,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要教书、更应育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走。”尽管工作平凡,但她会在平凡中不断追求,去追求一名普通人民教对教育的神圣梦想:能够让每一位老师在和谐的环境中不断迚步,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下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她、感受成功。
四、做一个有心和细心的管理者。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在教学管理中,她注重凡事想全想细,工作早考虑早打算。努力将问题防患于未然。教学管理犹如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作为一名教 学管理者,她平时多转多看,注意掌握第一手资料,随时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注意随手记录下来,在教导处的办公会迚行商议,找出合适、恰当的解决办法。努力做个细心和有心的教育管理者。
五、在工作中加强情感投入,做一个宽容的教学管理者。
在工作中她注重尊重老教师,关爱年轻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她加强情感投入,工作安排时尽量考虑周全,采取人性化管理。她常常对老师们说,在一起工作是难得的缘分,她们应当珍惜这个缘分,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融洽的关系她工作起来更加顺利。“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做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宽容之心。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一中老师们都以学校的利益、学生的利益为重,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因此在工作她努力做一个能容人的人。容人之过、容人之功、容人之仇、容所有难容之事。宽容使她的思维更开阔,宽容使她有了更好的人缘,宽容使她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六、作为教学管理者,与老师们一起积极投身教学教研中。
积极和同事们研讨教学情况,探究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03年起与级部的四位数学教师一起探索实践“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05年的中考中,数学学科总评取得了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今学年她在外出高阳中学、杜郎口中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带领全体教师迚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她深入到课堂中,努力研讨学校推行的“小组合作学习,3+1教学模式”。设立教学研讨室,以 听评课为抓手来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化,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得到了市区教研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为追求更高的教学实效,她和老师们积极迚行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收益颇多。为了提高教师们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引导、调动全体教师主动参与集体备课,利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来促迚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丂、注重积累,加强反思,促迚工作的不断提高。
工作中她注重将平时的工作迚行总结和积累,多年来一直坚持写工作和反思日志,《从升学体育考试看体育与智育》、《如何迚行跨栏跑的训练》、《集体备课效益大》,先后在《现在教育科学》、《现代教育导报》上发表,总结使她不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使她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正是因为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她也荣获了淄博市教师教育先迚个人、周村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体局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岗位明星等称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她要从自身做起,在本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不断加强学习,牢固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根本,积极带领老师们走改革创新之路,使她们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第三篇:以特色办学,走科研兴校之路
平果县第一小学是平果县的一个窗口学校,也是辖区内建校最早,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学校。学校创建于1916年,悠久的历史为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在传承近百年来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十分注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以养成教育为主线,打造“五jing”办学特色
学校在继承“名师团队”、“书香校园”等优良办学传统的同时,坚持“树人为本,求质为根,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认真实施“两个一”(培养学生一项体育爱好、一项艺术特长)的活动工程,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校园面积小,学生人数较多),开创了“静、敬、净、竞、镜”“五jing”并行的办学特色。
所谓“静”就是从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入手,帮助学生养成“出则动,入则静”的良好习惯,尽量做到课间不追逐打闹,出入学校不喧哗。所谓“敬”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百善孝为先”,我们举办了全校性的感恩专题教育活动,学生学唱《感恩的心》、《跪羊图》等歌曲,学做手语操,他们明白了“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道理。所谓“净”就是从环境卫生和书香班级入手:教室内外、清洁区等都要保持干净、整洁、宜人;各班努力创设书香环境,开设充满个性、人性的学习园地。所谓“竞”就是要端正学生的竞争态度,通过自己和自己比,自己和别人比,今天和昨天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谓“镜”就是以史、人、己、书为镜,正确审视自己,取长补短。
二、以“五jing”教育特色为纽带,走科研兴校之路
1.建立一支德高业精的教师团队,成立各学科教研组
各教研组人员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争创学科特色中做出成绩,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一帮一”师徒结对、“送教下乡”、“城乡联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使业务精湛、教有所长的教师成为我校的教学精英,带动全校教师共同提高,为将我校打造成名师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校的业务培训采取自培和统一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自培即每一位教师自己抽出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的教学理论知识,并做好笔记。统一培训指每周五下午4:30—5:30为教师培训时间。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学校历来都以“教育科研为中心,教学质量为核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坚持将课题组的日常研究工作纳入学校教研的常规管理中。学校领导全面关注课题研究的进展,每个课题组都围绕既定的课题制订活动计划,严格按照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增加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科研课题有:《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的深层研究》(国家级)、《加强字理教学,提高语文素养》(区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行动研究》(县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校本培训)、校长能力提升项目课题《“五jing”教育特色建设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数学组的项目课题《大班额下的课堂分层评价的实践研究》、英语组的项目课题《激励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开口说英语的策略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科研理论,带头参加科研培训,带头参与课题实验,带头撰写科研报告。在学校领导的榜样作用下,教师们研究热情高涨,个个积极参与教科研,全校上下形成了“领导带头,骨干带动,人人参与”的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1)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校坚持用课题引领课堂,用课堂夯实科研。没有课堂实践为基础的教科研是空中楼阁,课堂是一切研究的起点、终点,没有经验的积累就没有理论。教师要在课堂中找课题,在课堂中做研究,在课堂中找答案,在课堂中用成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课题成果的推广。在课题实验中,我们边研究边推广,边应用边创新,课题研究成果卓著。课题成果形式多样,有研究课、汇报课等形式,学校还把成果汇报展示的主动权交给各课题组。
(3)齐心协力,加快科研步伐。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我校的教育科研走向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学校各课题组的科研之花遍地开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平果一小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获得了“平果县示范性学校”“百色市文明单位”“百色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这是百色市教科所对我们学校教学的肯定。每学年,学校都有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各类奖项,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前茅。
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广阔的革命老区,在具有开放的胸襟、创新的气魄,善于管理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我校以无畏的勇气、无私的奉献精神播撒春的希望,呵护夏的幼苗,收获秋的丰实的教育成果。今后,我校将以百倍的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所师资更优良、管理更规范、设备更齐全、特色更鲜明、质量更一流、环境更优美的名校。
第四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走“科研兴校”之路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曲敏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必先行。多年来,我校秉承“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的宗旨,紧紧围绕“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这条主线,坚持 “以科研为先导 以特色创品牌”,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一、营造教育科研氛围,树立科研兴校意识
1、确立科研先导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多年探索、研究、反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深刻感觉到,提高办学品位和档次,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践证明,开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科研先导是唯一选择,科研兴校是必由之路,必须从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学校科研工作,为此我校确立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强校思路。
2、增强教师科研意识。科研先导、科研兴校要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必须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指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为此我们积极营造学校科研氛围,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学习、校本培训和校会、教研组、学科备课组活动,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老师们在教育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开展教育科研,探索教育规律,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开展校本科研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二、健全科研运行机制,加强教育科研管理
1、建立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网络是加强教科研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我校一直致力于努力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学校教科研工作网络机制,力求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教科研工作中来,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各学科教学副主任及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同时设立教科室,作为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配备专人负责教育科研的日常工作,构建起“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教研组——教师”四级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先后出台了 “教科研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教育科研奖励条例”、“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学研究常规要求”、“教师教育培训制度” 等一系列的教科研规章制度,所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以激发教师科研热情为导向,以激励、奖励为准则,凸现了人文性,弱化了强制性,呈现出“荣誉与责任同在、考核与激励并存”的制度特征,充分调动了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校营造了浓烈的教科研氛围。
2、组建课题研究团队。为加强课题研究,增强研究实效,我们以学科组为单位,落实课题研究,课题主持人均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担任,一线教师 100%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局面。2006年我校被授予县教科研基地,近两年有县级以上立项课题20项,其中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4项,县级课题13项。如今已有1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5项县级课题已结题;1项省级课题、8项县级课题已申报结题。省级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研究》荣获辽宁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县级课题《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的研究》荣获长海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余各课题组的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3、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为加强教育科研过程管理,保证学校科研自觉有序持续开展,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理论学习、课题申报、成果汇报、科研奖励等一系列学校科研制度。定期进行理论培训,举办科研讲座,不断引进教育科研信息,统一进行课题论证、立项,每学年组织科研成果交流、认证、奖励,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使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竞争机制,不但增强了教师自觉科研的意识,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创设科研载体,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始终把教师的科研培训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此,我们按照“上靠、横联、内依、外托”八字方针,“请进来,走出去”的动态管理形式强化教师教育理念和提高科研能力,达到“借脑图腾”的目的。
“上靠”——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聘请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主任担任课题顾问,直接指导教育科研开展,争取专家理论“下嫁”。几年来,先后邀请了大连市教育学院王希华、李凤荣主任,进修学校科研室、小教部等专家来校进行培训和讲座,传播教育科研信息,展示科研实践动态,通过专家的引领,用最前沿的现代教育思想武装教师。
“横联”——与省市名校建立联合体,优势互补,发挥联合优势。因此,我们创造条件与省内知名小学缔结姊妹学校,如:丹东凤城东方红小学、大连中山区桃园小学、中心小学,沙河口区东北路小学,西岗区金二小学等,推行教师互访,教育科研、管理等软件互通,定期举行教科研研讨会等,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之功效。
“内依”——依靠本校科研骨干教师的力量,成立“课题组”、“校本课程开发组”等,在教科室的指导下,学习教育科研信息,使学校的教育科研队伍实行科研联合体,专兼结合,形成整体优势。同时,以“学习——交流——展示”活动为载体,引领所有教师在教育理念达到上位,教学方法选择和和教学内容处理达到高位,教育科研过程与行为达到定位。
(1)学习——成为教育科研的起点
学校注重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以提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决策水平。通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书香校园读书等活动,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交流——成为教育科研的基点
几年来,我们一直推行反思性教学,把“反思”作为开展校本研修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如“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形式的研究活动,并将成果适时登载在学校专门为教科研而创办的《教师论坛》校园杂志上,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教师及时看到自己研究的点滴成果,大大提高了教师投身教科研的积极性,促使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持续发展。
(3)展示——成为教育科研的热点
学校开辟了教师展示教育科研的各种舞台,既有“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师徒展示课”等课堂教学展示;又有读写结合、经典诵读、名篇赏析等学科教学的成果展示;开设读写综合课、阅览课,展示教育科研的魅力……
“外托”——学校组织提供各种学习及交流机会,推荐教师参加各级科研培训学习,让老师们学有所获,辐射全校。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不断外出取经,学习、寻访、实践、思考,带来了新观念,带动学校寻求超越和发展。
四、以活动为主渠道,形成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1、校本研讨,增强科研活力。
活动是教科研的载体;是教师展示的平台;是教师成长的空间。我校依托校本活动四个方面诠释教科研实践。
(1)以教育教学沙龙为平台,开展专题研讨。
近年来,我们围绕“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等课题,坚持每两周进行一次课题推进研讨活动。(2)推行“导研制”,促进共同成长。由学校教导处先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攻关目标,确定研讨主题,然后由课题组成员进行实践示范,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评课研讨,再全面铺开实践研究。(3)推行“三级评课法”,提高评议成效:一是听课老师独立评课,填写好听课本上的评析栏;二是年级组讨论,填写主题研讨评议表;三是学科组集中交流。(4)推行“行动跟进式”,实践先进教学经验。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我们采取典型引路——骨干带头——层次推进——滚动辐射的方法,促使教科研活动在“稳”中求进,在“实”中求活,在“序”中发展,并做到时时有人问,项项有人抓,活动有记载,方案有落实,极大地增强了教科研的实效性。
2、以课堂为平台,树立“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通过教师全员实践课、新教师的帮带课、骨干教师展示课、专题研究课等课堂实践来提高教师新课程实践水平。在此基础上,在校内开展“同课异构(同上一节课)、”“同说一节课”、“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对话”等多种教研活动,通过教师论坛等平台,让校本教研搭乘网络的快车,拓宽教师成长的路径。学校还与市内兄弟学校联合开展“校级联动、教研沙龙”活动,聘请教研专家来校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学工作,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学校不断完善教研组的建设与评价,扎实开展“先进教研组”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评课等经常性教学研究工作,着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的研究;重视课题研究,开展以问题为起点,以行动研究为途径,以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教研活动,各个教研组形成自身的教科研特色。
3、以系列听课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一直以来,我校始终把直面课堂作为校本研修的重心。为了及时把握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帮助教师尽快成长、进步,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听课活动:有领导检查性听课、同学科教师借鉴性听课、老教师指导性听课、新教师学习性听课及由“课堂效果评价领导小组”组织的评价性听课、校内优质课评选听课等六大听课系列。我校始终落实六大系列听课活动,有检查、有讲评,并将听课计入个人考核。通过系列听课活动,以听促教,以研促教,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借鉴、启发、规范教师的授课行为,促进 课堂教学的规范高效,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并逐步将规范授课形成自觉,有效杜绝课堂随意性行为。
四、教科研成果喜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科研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创新之源,科研是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增强了参与教育科研的自主意识,不断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我校教师在参加优质课评选、基本功比赛、课件制作、说课竞赛及论文评定活动中荣获国家级奖60余人次,省级奖70余人次,市县级奖百余人次,涌现了一批市、县级骨干和教学能手,教师正在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几年来,我们在抓好常规性科研活动的同时,把立项的《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研究》等课题作为科研“龙头”,通过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抓龙头课题的研究,来体现我校的办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我们创生课堂,探究出行之有效的“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好书推荐课、读写迁移课、成果汇报课”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了读写一体化课堂教学框架;建立富有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编撰了1——6年级《语文同步读写——校本教材》12册。与此同时,开发了一系列诸如《教师教学反思集》《教师读书有感文集》《红领巾广播集》《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富有学校特色的自主实践教材。我们还实施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工程”,尝试开发地方教材,学校成立了编撰小组,调动全体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共同查阅了经典诗文,其中选编了以《唐诗、宋词》、《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诗文为主要内容,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地方教材,并把“中国经典文化诵读”作为我们的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
我校的读写一体化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研究成果在长海县聚焦课堂和校长拉练活动中展示并得到好评。2010年7月我校被评为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研究成果登载在国家语言文字报中。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特色语文示范校、国家写字教育示范校,辽宁省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大连市课改先进校、大连市文明单位,大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等荣誉称号。
科研能兴校,科研能强师,科研工作永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几年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是教育科研给我们指明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是教育科研为我校注入了生机,我们将继续坚持科研引领、科研教研并举的兴校之路,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不断完善的科研工作机制,更加坚定不移地沿着“科研兴校”的道路走下去。
2011年4月14日
第五篇:扬科研风帆 走兴教之路
扬科研风帆 走兴教之路 天德镇中学科研室
天德镇中学科研室在学校“德育为首,教学为重,师资为本,科研兴校”的教育教学办学理念指引下,以“深入人心,深入课堂、深入管理”为工作目标,坚持教育科研为教师服务,教育科研为教学服务,不断开创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科研室运用各种形式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发动、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不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室还从科研梯队建设、课题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科研工作的立体网络,较大程度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学校持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科研事业的自身发展。
一、先进的设备,完善的制度
1、科研室办公条件
在学校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英明领导、细心关怀下,我校科研室具备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科研室有一个独立工作的办公室,办公桌椅、档案柜齐备;配备了专用电脑并网络畅通;有专用打印机;学校还为科研室订购了对科研工作有参考价值的图书杂志等。
2、工作规范,制度完善
我校科研室实施“校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主管、科室室主任主抓、科研室工作人员落实”的工作方法。科研室在“课题管理办法”、“课题结题办法”、“市、县级课题申报办法”、“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与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档案管理”、“校科研室自身建设”方面均制定了较完备的工作规范。除此之外,还制定了“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校本研训课程管理办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管理办法”。这些规范制度为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充分的机制保障。
二、先进的理念,有效的措施
(一)科研兴校,科研促教
实践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学校才会生存,才能吸引家长、吸引学生。学校如何才能发展?工作千头万绪,学校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探讨、研究、调研。明确了首要的两项工作: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而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又主要依托科研。学校的师资队伍定位于建设
一支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90%以上的教师参与了教育科研,5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100%参加了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一级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有的是参与、有的是主研,有的甚至是主持。这种研究,一般不是只从理论到理论的“经院”式研究,而要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是实践研究,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研究。
学校的教学改革已形成自己的理念,即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校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并且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紧密相连,课程改革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相连,课程改革与艺术教育紧密相连。
(二)、教师培训方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
1、教师培训也讲求因材施教。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增长点和第一生产力,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面对一线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任务重,研究周期不长,教学工作任务繁重的特点,科研室将培训重点放在针对性与实效性上,力求培训的内容适合教师自身课题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的具体需要,针对教师的不同口味需求进行设计与安排,教师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一线教师普遍反映通过参加培训,开拓了视野,了解了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为更好的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所授学科的教材进行深钻细研,明确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具体教学目标,分析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以备课组制定教学计划及安排教学进度,以单元教材为单位进行备课。实施资源共享,团结互助的原则。在分工又合作中,老师们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自身素质也不断提升。
2、走出去,请进来,学身边,问自己。
除了学习书本上的高深的、先进的理论,我们还应向专家请教,向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走在前面的兄弟学校学习,进行实地感受和熏陶。几年来,我校科研室组织老师参加市和县里教研室组织教学研讨会和观摩活动多次。平均每人次听课三次以上。学科涉及各个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这让老师们耳目一新,受益非浅。几来来我们聆听了教育专家关于听评课方面的专题讲座,明确听课该如何听,评课要怎样评等具体的做法。除此之外,在本校里我们还组织高级教师的专题讲座,这些高级教师用自己的献身说法,既有教育教学的理论,又有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对老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我们还开展了校内公开课的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自己选内容,自己定时间,自己决定教学方法,人人有动力的同时又有压力。老师们认真寻找资料,积极准备课件,深钻研教材的同时不忘记学生。青年教师将自己备好课的教案拿给老教师请他们指教,做到不耻下问,反复修改,为了一句导入语的设计,三翻五次的更改。学校教师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学校教师队伍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三)、立足课堂的教学研究,提高学科研究的质量。
课堂教学是开展教育科研的立足点。课堂教学没有教育科研的引领是没有深度的,教育科研没有课堂教学的检验是空洞的。“科研”行为更是“课研”行为,本学期,科研室以教研为媒体,以科研为依托,在教研的基础上开展科研,以科研带动教研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四)、有针对性的课题指导,课题研究成效显著
为推进教师的课题研究,科研室高度重视对教师具体研究课题的针对性指导。科研室通过“集中指导教师课题研究过程——逐个协助分析优点与不足——总结提出研究具体建议”的基本方式,增强了课题研究的指导针对性、交互性、高效性,因此也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我校“十五”市级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并以通过验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我校“十一五”省级课题“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学习的研究”也顺利结题。老师和学生反响良好,可以预见这又是一次成功的课题研究。
三、强化落实、倡导成果实践的持久性
在长时间教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好的方法,好的模式要加强落实与运用,为强化落实,我校特制定科研领导随堂听课制,要求每天科研领导不定节次对全校上课状况及办公教研状况进行巡查、通报。科研领导经常的检查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分析研究教师备课与课堂效果的联系,要求全体教师以课改新理念为契机,在科学、规范地开展集体备课的前提下,积极持久的开展教科研研究,使教学研究由“督促性”向“自觉性”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把科研成果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之中,在本校广泛推广,如果时机成熟也可以跨学科应用,达到全体教师都研究,全体学生都受益。
四、勤耕耘、结硕果
由于学校教科研工作扎扎实实,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一位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已经成为了自己自觉的行为,更多地涌现出了一批思想上要求进步,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征途上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教师们参加了各项比赛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项。其中,在十一五期间,获得市级和县级论文115篇;省级教学设计56篇;市级教学设计78篇;市、县教学竞赛等奖励的有49人次(项),在国家、省级、市级课件评选中有200余件作品获奖。教师自制教具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十五”期间我校荣获市级“标准化科研室”,“十一五”期间被评为“县标准化科研室”,“十一五西丰县教育科研基地”同时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完成了一个省级课题的顺利结题和2个县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在“十二五”启动之际,我校已完成一个市级的科研课题和一个县级科研课题的立项。
我校李才校长被评为“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主任被评为“十一五”优秀科研室主任。
同时,在课改下,受益最大的是学生,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他们在各种不同项目与不同层次比赛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积极参加县级作文大赛并荣获县级二等奖,一些同学参加市级征文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中学生动画制作大赛中有2名同学获奖。
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教师要从研究角度对待教学的各项工作,掌握先进科学的方法,在教学实际中进行大胆尝试,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持续开展。只有如此学校教育教学才能如奥运会精神所说的“更快、更高、更强”。
天德镇中学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