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2012年的重点任务
教育部2012年的重点任务
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2012年教育工作总的考虑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维护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一是切实加强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落实第20次全国高校党建会精神,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建科学化水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发布实施《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工作。开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制定加强改进青年教师工作指导意见。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保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大力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切实加强改进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体系。认真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工作。制定印发《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推进中小学生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研究出台治理教辅材料散滥意见。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大学精神内涵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宣传教育。组织实施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骨干示范培训。
三是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全面分析把握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逐一落实工作措施、责任分工、进度要求。强化学校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校车安全法规和管理制度,切实采取措施,确保孩子上下学安全。
(二)认真做好教育经费科学使用监管工作
一是推动落实好各项投入政策。配合财政部对投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二是完善经费分配制度。新增教育经费要重点用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三是加强经费监管。修订学校财务制度、会计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内部财务管理。完善高校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制定重大项目资金使用检查监督办法,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学校经费收支安排、重要事项经费都要以多种方式公开,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
(三)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一是推进重大改革项目。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出台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探索完善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有效方式。以制定大学章程为抓手,推进高等学校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推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下放和取消一批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教育立法进程,抓紧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学校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强化监测评估,加强督导问责,推进管办评分离。
二是加强改革试点指导。按照425个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及计划进度,开展跟踪调研,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进行评估。采取部省共建、部部共建、部门联合审批、上下联动审批等形式,建立改革试点重大政策突破工作机制,保护改革积极性。
三是推广试点成功经验。针对改革的重点领域,选择成功的地方和学校,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宣传报道,逐步把改革引向深入。各地各校也要通过推进会、现场会、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交流,推广经验。
四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着力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准入标准,完善审批程序,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创新和发展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模式,扩大政府奖学金名额。鼓励高校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工作。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办好网络孔子学院。推进中美、中俄、中欧、中英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四)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
一是建立跟踪指导和检查机制。对各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向社会发布督导评估报告。二是进一步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推动解决幼儿教师编制和待遇问题。三是提高科学保教水平。
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业务指导。四是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坚决防止举债办园、办高标准公办示范园,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和出现新的“代课教师”。落实《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费用以及其他另行收取费用的行为。
(五)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一是及时进行总结部署。召开全国“两基”工作总结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全面部署。二是继续完善政策措施。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标准化建设、校长教师交流、扶持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等提出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缓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矛盾的政策措施。三是切实推进机制建设。组织力量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指导,召开改革试点推进会,鼓励试点地区通过制度创新,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四是着手评估验收。出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办法,制定评估验收程序,启动国家评估验收工作。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落实。
(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是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召开第三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二是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职教与普教、中职与高职协调发展。制定高职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三是巩固扩大体制机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增强行业指导能力。加快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完善职业教育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实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健全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四是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东西部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扩大中职免费政策覆盖范围。
(七)全面落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
一是系统部署。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二是优化结构。发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引导高校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三是健全保障。推动建立普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行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改进教学评估,强化高校自我评估,实行院校分类评估,开展专业认证试点,探索专业国际评估。建立常态数据库和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推动“211工程”建设高校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四是深化改革。建设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主动与科研部门、企业和国外大学合作,探索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五是促进协调。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力度。加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扶持有特色的地方高校发展。
(八)加快推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一是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二是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积极稳妥、科学有序推进双语教育,重点支持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启动新一轮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工作,召开教育援藏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西藏的意见;继续做好教育对口支援新疆和青海工作。四是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通过生态保护区转移就学、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资助力度、支持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措施,提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九)系统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实施教师资格标准。颁布并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制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和质量评估标准,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及认定办法。启动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工作。三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扩大师范生免费教育。深入实施“国培计划”,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范围。探索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建设一批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培训基地。启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四是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长江学者计划”,积极参与“千人计划”的实施,加大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五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治理。
(十)部署实施教育信息化重大工程
一是加快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金教工程”)。加大投入,统筹安排,加快全国学校、教师、学生信息系统建设,切实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二是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信息差距。精心准备、系统推进、跟踪评估,把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使用,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颁布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制定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
第二篇:教育部重点推荐中学生必读书目
教育部重点推荐中学生必读书目
初中部分:共计10部。
《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中部分:共计20部。
《三国演义》、《论语》、《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谈美书简》、《哈姆雷特》、《堂*吉坷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
第三篇: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
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mmmmmmm研究》开题报告会成功举行
M月m日上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互动机制研究》开题报告会议在柳三楼会议室隆重召开m。校长、m校长、m主任、M出席了会议。Mm等14名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研组长主持。
会议上M校长作了重要讲话。讲话贯彻全国教育科学精神,分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重点讲解了本课题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M校长的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对课题布置、实施、完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徐克峰组长在会议上对课题研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具体周密地部署。会上课题组成员认真讨论,积极发言,优化方案,学术氛围浓厚。本次会议主题明确,求真务实,效果显著,有利于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必将对M高中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更好地完成教育工程的目的。
第四篇:201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始申报
201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始申报
教育部科技司 2011-6-23 17:55:00 关于组织申报201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大学)建设目标和有关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规划要求,为加快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继续推进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方向,我司决定开展201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新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1.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指导,紧密围绕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突出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紧密结合,突出与“985工程”、“211工程”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的有机衔接。
2.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科布局和区域分布,加快高校优势领域的基地建设。对同一高校同一重点学科内已建有国家和教育部基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的不再列入建设范围。
3.突出特色建设,加强在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布局。
4.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和环境建设,创造实验室优秀的文化和氛围。
二、申报方向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在高校择优推荐并充分听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我司拟定了今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方向指南(见附件)。申报实验室必须符合指南方向的总体研究目标和涵盖所有研究方向,突出优势和特色。
三、申报基本条件
1.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所申报实验室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
2.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研究基础。所申报的实验室应处于本领域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或工程研究项目,有较充足的国家纵向科研经费;具备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条件,能开展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3.具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学术氛围。
4.具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科研用房集中,实验室面积应在3000平方米左右;具有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原值原则上不低于2000万元;有稳定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5.具有良好的建设与运行条件支撑。依托高校要保证建设期间匹配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保证实验室建设期间和建成后,每年提供不低于50万元的运行经费,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四、注意事项
1.拟申报高校需按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方向指南和申报基本条件,充分考虑本校相关学科科技资源的整合,使实验室成为集中依托高校相关学科优势力量、代表依托高校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科研基地。
2.实行严格限额申报,每所学校只能申报一个符合申报方向指南的实验室。
3.认真组织填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格式参见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一式5份和电子版光盘须于2011年8月26日前送达我司基础研究处,逾期不予受理。
我司将按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在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聘请专家对高校申报的实验室材料进行评审,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确定今年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南楼413)
联系人:明媚、明炬
电话:010-66096519,66096301
附件:201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方向指南
教育部科技司
2011年6月21日
附件:
201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方向指南
一、前沿基础领域 1.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
围绕逆境条件下细胞生命活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点开展逆境下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逆境适应、逆境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细胞与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2.新型电池物理与技术
围绕新型电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重点开展与二次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相关的物理基础问题、能源材料的理论和结构设计、能源存贮与转换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制、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制备与技术研究。
3.科学工程计算
围绕科学工程中的前沿数学核心问题,重点开展生命科学中的网络动力学问题、科学工程中多尺度输运问题、复杂流畅的数学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4.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
围绕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基于生物评价的活性天然产物发现、天然产物生物学意义的发生本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规律、活性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和基于靶蛋白结构的结构修饰等方面的研究。
5.中医证候学与方剂学
围绕中医现代化中中医证候学与方剂学研究的难点与核心问题,重点开展证候诊断与疗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方剂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研究、方证相关性以及新药创制等方面的研究。
二、重大需求 6.生物化工
围绕生物化工与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生物催化剂技术与理论、生物催化过程工程、生物质功能化、生物质的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7.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
围绕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研究中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开展食品胶体的结构与功能、食品胶体的生物制造、食品胶体的结构改造与功能强化、食品胶体的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8.地下水文与水环境
围绕地下水循环的水文过程及地下水环境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地下水系统、循环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文耦合机制,污染质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迁移转化、监测其及治理修复等方面的研究。
9.交通隧道工程
围绕大型与复杂交通隧道建设与运营的安全、环保、节能 等核心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隧道的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力学、安全控制与结构耐久性理论、高烈度地震区交通隧道抗减震理论与技术、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隧道的灾害防救与运营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10.深部矿产资源开采
围绕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深部资源赋存特征、深部高效开采理论和技术及优化方法,安全开采及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11.能源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
围绕灾害形成及重大能源工程防护中的科学理论和工程问题,重点开展固体强度与灾害力学、地下废物处置与能源储备工程安全、边坡稳定性与高坝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12.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
围绕中低温热能的高效利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中低温热能的高效获取与传递、中低温热能热力转换系统工质与关键部件、中低温热能的高效利用技术与总能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13.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
围绕能源清洁高效热转换过程中的科学问题,重点开展煤、生物质和太阳能热转换新模式的理论和技术,能源热转换过程污染物生成机理和排放控制技术,新型能源热转换过程测量原理、控制理论和优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三、交叉学科领域 14.数理经济学
围绕数理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科学问题,重点开展博弈论与机制设计、数理统计模型与方法、数理金融方法与金融建模、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海量实时数据统计建模、宏观经济模型与预测等方面的研究。
15.现代教学技术
围绕现代科学技术支撑教育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认知神经科学与教学、教学心理与创造性、信息技术与教学、现代科技技术在教学中的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16.环境食品学
围绕环境与食品协同作用于健康的基础科学问题,重点开展环境地理与膳食模式选择、气候因子与食品应季机理、食品协同环境影响健康的微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第五篇: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
(一)深入开展院容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今年是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第二年,清理影响环境卫生的死角,清除各类垃圾杂物,平整路面,搞好室内外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传递健康信息,弘扬健康文化,提高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清整义务劳动。
(二)扎实开展创卫活动
继续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整体卫生水平。
(三)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活动
一是认真搞好春季灭鼠工作。
二是做好灭蚊、蝇工作。
三是继续开展灭蟑螂工作。
(四)切实加强单位内部卫生管理
要积极开展清脏治乱活动,做好本单位内部的卫生大扫除,对室内外、门急诊、病房、办公楼、食堂、配善间、基建工地、宿舍、库房、药房、管道、厕所及垃圾箱桶等重点部位进行彻底清理,要落实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