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耕地撂荒的成因及对策
我市耕地撂荒的成因及对
近年来,我市各县(市、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承包耕地撂荒现象,这些农民经营多年的耕地虽没有被非农占用,却也没有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农产品,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直接影响到我市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发展。据初步调查汇总,全市目前约有撂荒耕地12万亩,占现有耕地总面积290.50万亩的4.2。其中泽州、沁水、阳城三县耕地撂荒面积相对较多,分别为4万亩、3万亩和2.6亩,分别占县域耕地总面积的5.4、6.7和4.8;其次为陵川县,撂荒面积约为1.5万亩,城区较少,面积为2700亩。
一、耕地撂荒所带来的问题
耕地大量撂荒,带来的问题十分严重,直接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我市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根据《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到2010年我市耕地保有量应为317.68万亩。截止2004年10月,我市耕地实际保有量为290.50万亩,尽管耕地减少的去向大多为退耕还林,但大面积的耕地撂荒,使本来就紧张的人地矛盾进一步突显,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任务更加艰巨,道路更加艰难。
2、危及我市粮食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粮食生产安全、供给安全和消费安全,即确保生产足够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给,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三个安全中,生产安全是最基本的,只有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才能保障供给安全和消费安全。实现粮食生产安全,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耕地面积作保障。今后几年,我市人口将不断增加且生活消费水平也要逐步提高,对未来粮食生产、供给的压力正在加大,所以,任何忽视粮食问题的倾向都是有害的。我市出现的承包地大面积撂荒,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这将严重危及我市粮食安全,危及国民经济全局。按我市现有耕地条件,如种植粮食作物,亩均年产量在400公斤左右,人均年消费量也在400公斤左右,12万亩耕地撂荒,将意味着我市有12万人失去口粮田,问题十分严重。
3、影响我市农业在全省的竞争能力。耕地大面积撂荒现象,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即我市农业在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农产品产供销、价格、农民负担问题等,加上耕地撂荒,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市农产品在全省的竞争能力。加之外省一些质优价低的农产品将不断拥入我市,挤占农产品市场,使我市在农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二、形成耕地撂荒的原因
当前出现耕地大面积撂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耕地利用比较效益低下造成耕地撂荒。在我市耕地利用中,粮食作物种植占相当大的比重,但由于粮食价格低,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价格偏高,使得农民种田纯收益低下,据对我市部分县(市、区)调查,种植粮食作物平均每亩产值不到400元,成本就要300元左右,纯收入不足100元。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倒贴现象。农民外出打工,一个劳力每月少则收入500多元,则一年可收入6000多元,相当于种近20亩田的收入,相比之下,“弃耕务工”就成为农民的理性选择。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就业门路逐渐增多,加之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外出打工、向城镇迁移的人数不断增多,种田已不是农民的唯一选择。
2、人口搬迁造成耕地撂荒。随着我市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移民并庄工作的逐步深入,由于地理位置差,交通不便利,信息又闭塞,相当部分偏远山区的山庄窝铺逐步向中心村庄迁移,“人走茶凉”,人搬走了,地被撂荒亦是必然现象。
3、自然条件差造成耕地撂荒。一部分耕地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往往要走半天才能到达,加之耕种条件不好,产量又太低,从而导致撂荒。
4、一些乡村干部和群众,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耕地的关系,私采滥挖,乱占滥用,致使大量耕地被占被毁,耕作条件被破坏而逐渐撂荒。
5、因旱涝等自然灾害而造成耕地撂荒。
三、解决当前耕地撂荒问题的对策
制止耕地撂荒行为,恢复撂荒地生产,要在查清情况和原因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决策和措施。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教育广大农民惜土爱地,严禁现有耕地出现撂荒;同时,对过去撂荒耕地的复垦工作,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落实,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恢复耕种计划,协调解决恢复撂荒地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调整耕地保护策略,完善耕地保护措施。针对当前耕地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建议将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占用的策略,调整为控制耕地非农占用与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效益并重策略,并出台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可操作性措施,确保撂荒耕地尽快恢复耕种。
3、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经济效益。解决耕地撂荒的根本问题是要
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经济效益,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然而,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是很难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推行“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公司的“订单”和“农技服务”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推向市场获取利润。途径之二:在取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将撂荒耕地集中有偿转包给种田大户,形成规模经营,从而提高经济
效益。
4.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引导撂荒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对于农户来讲,承包地具有就业、生活保障、福利等功能,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因此,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包括撂荒耕地使用权流转,应具有自愿、有偿的特点,即土地使用权流转应是承包户自愿的,而且应获得相应的报酬(转包费或地租)。转包时应签订合约,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转包或出租期限,并在当地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5、对于因自然灾害和耕作条件差而造成的撂荒地,各级人民政府要从有关资金中拿出适当部分予以资助,鼓励广大农村和农民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持他们改土改水,培肥地力,修缮交通,使撂荒的耕地尽快恢复耕种。
第二篇:耕地撂荒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耕地撂荒治理工作情况汇报3篇
耕地撂荒治理工作情况汇报1
5月5日,xx县委书记xx调研城川镇撂荒地整治工作。县委副书记xx,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xx一同调研。
xx一行先后来到城川镇红旗村和咀头村,现场踏勘滨河路沿线耕地内苗木清理和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城关镇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关于撂荒耕地治理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撂荒地面积、撂荒原因和治理方案,并就工作推进研究对策措施。
xx强调,各单位、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当前撂荒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坚决扛起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底线标准。要强化责任担当,对照国土部门“三调”耕地未耕种图斑,全覆盖、地毯式排摸,健全各类台账,摸清各辖区撂荒地底数,为xx县全面完成撂荒地整治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要坚持分类施策,充分运用产业化思维盘活撂荒土地,统筹制定撂荒地连片开发方案,因地制宜推广优良品种,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要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组织的主导作用,加大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和落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健全土地承包长效管理机制,优先动员农户自行盘活撂荒地,依法依规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农户流转撂荒地,坚决防止撂荒耕地问题反弹,保障粮食安全。
自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xx县通过“全方位排查摸底,多形式宣传发动、分类别推进整治、严督导力促实效”四举措落实和推行“合作社流转、大户承包、致富能人带种、村集体耕种、亲友代种托管、农户自耕自种”等六种模式,坚持“全覆盖无死角,不落一户、不漏一块的”原则,对长年撂荒的耕地全面复耕复种,坚决纠正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确保全县基本农田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减少。目前,全县7万亩撂荒地已基本整治结束。
耕地撂荒治理工作情况汇报2
一、基本情况
xx镇现有耕地面积16550亩,经过摸底排查,全镇撂荒地约1752亩(永益村566亩、马岩村412亩、顺江村616亩、xx社区74亩、xx村84亩),撂荒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0.59%。坝区几个村由于土地肥沃,耕作条件较好无撂荒地,撂荒地主要分布在xx社区、顺江村、永益村、马岩村。其中县道、村道旁及一台土、正沟田撂荒地共计347.58亩(其中顺江村115亩、永益村56.35亩、马岩村92.23亩、xx村84亩,撂荒田总计70.15亩,其余为撂荒地)。二台土、三台土撂荒1404.42亩。已整治出撂荒地172亩,整治并种上作物125亩。
二、工作进展情况
1.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张贴标语、广播宣传、干部入户动员、村组群里发送国家关于撂荒地治理的相关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对支农惠农政策和撂荒地治理的知晓度,增强农民爱惜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形成“抛荒耕地就是浪费”的共识,切实做到“一分耕地不闲,一分闲田必种”,为根治撂荒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撂荒地治理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将治理撂荒地块责任落实到挂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田间地块,建立健全了镇统筹、村主体、户参与的工作机制。并根据各村(社区)实际,分别研究对策,确保取得实效。
3.加强摸底排查,建立信息台账。严格要求各村到组到户到地块进行摸排登记,作好撂荒地地块名称、户主去向、具体面积、整治措施建议等信息的收集,并建好镇、村两级台账,做到排查一块、研究一块、治理一块、销号一块。
4.细化工作措施,严控过程管理。一是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农户自愿复耕复种的,政府给予补贴;不愿复垦的,由村集体帮助复垦,交由农户耕种;农户无条件耕种的,引进业主耕种;无业主耕种的,由村集体组织代为耕种。目前已完成撂荒地整治160余亩,140亩已经种植了作物,其中种植黄精40亩、净作大豆5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0亩。二是组织机械进行开荒。今年以来,全镇组织各种机械100余台次,同时动员远波农机专业合作社耗资10.8万元购买旋耕机一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一台,服务于撂荒地治理工作。三是整合资源,提高治理成效。全镇将撂荒地治理和大豆复合种植有机结合起来,投资1.6万元购买春大豆800公斤,业主、农户自备1600公斤,种植春大豆600余亩,目前长势良好。后期复耕土地也尽量种植大豆和晚秋玉米,做到两件事一线牵,齐头推进两不误。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短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部分劳动力非农转移,大多年轻劳动力外出,在家基本上是老弱病残人员,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部分撂荒地耕作条件较差。二台土、三台土占比高,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开垦成本高,种粮效益差。三是资金严重不足。大部分撂荒地多年未耕种,各种灌木乔木丛生,开垦一亩地约需1000元左右的机械费用,和目前的预算相去甚远,影响了根治撂荒地进度。四、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宣传引导。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体,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农民群众珍惜土地、用好耕地,提高遏制耕地撂荒的自觉性。
2.强化服务保障。对已有业主承包的撂荒地,镇村两级同时做好后续服务工作,调解好土地纠纷,处理好与农户的关系。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兑现撂荒地相关补贴以及惠民政策,结合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采取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等措施,尽快恢复撂荒地肥力,提升产出水平,有效减少撂荒地根治后再度撂荒的情况发生。
3.建立长效机制。对撂荒地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逐村逐户摸清底数,建立信息台账,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通过农户自种、引进业主、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是村干部主导管理等方式来加强根治撂荒地的后续工作,确保撂荒地开垦出来有人种,建立健全撂荒地治理长效机制。渐进式彻底根治撂荒地,首先治理镇村道路两侧、一台土的撂荒地,再逐步扩大到二三台土,治理一块,适时按季节种植一块,最终达到彻底根治的目标。
耕地撂荒治理工作情况汇报3
今年以来,xx县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来抓,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确保现有耕地应种尽种,为农民致富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撂荒地里孕育新希望
初夏时节,xx县草窝滩镇北面的兰飞农场里,绿油油的玉米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姿。另一边,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深翻后的土地开出一垄一垄的“黄土花”。经验丰富的老农说,再经过浇水、覆土,土壤变得疏松后就能种油葵了。
xx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干旱山区土地撂荒严重。部分偏远山区的村庄移民搬迁至灌区,原居住区域耕地多年无人耕种,也成了撂荒地。
记者从xx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xx县承包地确权面积104.74万亩。根据核查统计,实际撂荒地14.81万亩(包括盐碱地1.2万亩、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的旱地2.58万亩、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0.2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撂荒8.75万亩。
撂荒地整治刻不容缓。xx县出台《xx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xx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督导专班,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盯住抓、部门乡镇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一地一策”推进撂荒地整治
在掌握撂荒地底子的基础上,xx县认真分析撂荒原因,紧盯整片撂荒等重点区域,精准“把脉”,提出“复耕复种一批、集中流转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兜底托管一批、改善提升一批”,“一地一策”激活土地要素。
一条山镇现有耕地64566亩,其中撂荒地2689亩,主要分布在兰化农场、兰炼农场、兰石农场、长风农场等33个驻景农场,土地盐碱化严重。
针对驻景农场管理现状和农业发展实际,一条山镇建立了撂荒土地电子台账,绘制了耕地撂荒地分布图,通过多重手段“盘活”土地资源,让闲置多年的土地重焕“新生”。
一条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光英说:“我们对农场没发包出去的地,集中划片,流转给合作社或者是种植大户进行集中整治。对盐碱比较严重、排水还不够畅的地,由镇政府牵头,对土地进行深翻、晾晒,打磨之后种植石叶草等比较耐碱的作物,逐年逐步进行改善,有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长风农场负责人郝龙告诉记者,长风农场前几年因土地盐碱化严重,弃耕600余亩土地。排碱渠现在已修好,土地碱化有所好转,他们响应政府撂荒地整治政策,对内号召职工进行弃耕地复耕,已经种植了300余亩,剩余弃耕地对外流转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
据了解,截至目前,一条山镇已整治撂荒地1628.21亩,占撂荒地总数的61%。在主体复耕方面,已对接农场总公司三联xx农牧公司,5月份开始试种石叶草。
复耕复种正当时
田家勤力作,蓑笠事春耕。xx县各乡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整治撂荒地政策,利用春耕时机,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和微信群,多层次全覆盖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农民既明确土地经营权利,又明白保护耕地义务。
同时,xx县大力推行耕地保护补贴、产业扶贫、农业产业扶持等国家涉农惠农政策与耕地种植直接挂钩,做到“谁种补谁、多种多补、不种不补”,激发农户种地热情;对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动员农户“谁的孩子谁抱”,将耕地交由亲友代耕代种,避免耕地撂荒;对无人耕种的撂荒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整治托管,整治后返还给农户或流转给经营主体。
此外,xx县把土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作为撂荒土地复垦的有效手段,大力发展“旱变水”工程,兴建各类调蓄水库,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结合,对积极参与撂荒地复垦、流转面积大的经营主体,在流转费用优惠、奖补资金申报、项目争取上给予支持。
截至目前,xx县通过整治改造、土地流转、村集体收回等措施,已整治撂荒地11.43万亩,整治率达到77.18%,复耕复种4.62万亩。
第三篇:关于天水市耕地撂荒情况的分析
关于天水市耕地撂荒情况的分析
一、耕地面积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底,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结果,我市现有耕地面积7995.6万亩,其中:水浇地28.59万亩,占4%,旱地770.97万亩,占96%。
二、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一)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近年来,种子、化肥等农贸价格不断上涨,种粮成本增幅较大,种粮收益低下,而农民外出打工日工资100元左右,收益差距明显,出现了大量“弃耕务工”现象。
(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由于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甚至举家外出,常年不归,留下来的多为老人妇女,无法完全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缺乏,种地不求致富,只求自给自足。
(三)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尽管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努力推进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但大部分偏远山区农业生产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农民只种植一些离家较近,肥力较好的地块耕种,相对较远,耕作不便的就弃耕。
(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趋势在不断加快。由于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城市优越的公共资源,使得他们不愿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基本农动技能缺失,随着现有农村劳动力因年龄、健康等原因从土地上大量退出,农业人口将会持续减少,耕地因劳动短缺无人耕地的境况将进一步恶化。
三、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投入,对因道路不畅、地块分散、立地条件差的地区,统筹规划,综合整治,改善耕作条件,引导农民恢复耕种。二是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共资源建设投入、提升城镇化程度,让农村劳动力回流到土地上。
第四篇:汕尾市耕地撂荒复耕实施方案
汕尾市耕地撂荒复耕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市耕地撂荒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影响了粮食生产、制约了农民增收,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为进一步解决全市农村耕地撂荒问题,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提高耕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认识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稳步推进。各级政府要积极作为,层层压实责任,把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
务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耕地撂荒复耕问题。
坚持因地施策。对撂荒耕地实行建档落图管理,明晰撂荒耕地的具体地块、方位、类别、面积等。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耕地撂荒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撂荒耕地恢复耕种计划措施,分类指导,逐地解决。
坚持常抓不懈。解决耕地撂荒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要常态巡察,及时掌握了解耕地撂荒动态情况,完善监管考核制度,建立常抓常管、严抓严管的长效机制,加强预防,杜绝出现耕地撂荒苗头和倾向。
(三)工作目标
通过落实遏制耕地撂荒的系列措施,在全市形成珍惜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的浓厚氛围,建立解决耕地撂荒的长效机制,力争到 2020 年基本消灭耕地撂荒现象。
二、时间要求
耕地撂荒复耕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即调查摸底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和考核验收阶段。
(一)调 查摸底阶段
2019 年 10 月。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对本地区耕地撂荒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各地耕地撂荒底数,并建立工作台账,各地应于 10 月底前将本地区耕地撂荒情况连同耕地撂
荒统计表(详见附表 1)以书面形式(加盖印章)报市政府,并抄送市农业农村局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0 月。各级政府要把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有针对性的制定撂荒耕地复耕工作措施,分类指导,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解决耕地撂荒问题。2019年 12 月底前,各地要选择 50%的乡镇作为试点,开展撂荒耕地复耕试点工作。2020 年 9 月底前,各地在总结撂荒耕地复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工作,并于2020 年 10 月底前完成自验工作,将本地区耕地撂荒复耕情况连同耕地撂荒复耕统计表以书面形式(加盖印章)报市政府,并抄送市农业农村局备案。
(三)考核验收阶段
2020 年 11 月至 12 月。市政府决定把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考核内容,组织对各地耕地撂荒复耕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对耕地撂荒复耕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地方,给予资金奖励;对工作不力,导致耕地撂荒问题严重的,按干部管理权限予以严肃问责。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撂荒耕地,优先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地力,减少撂荒。对因灾损坏的耕地,要及时组织修复,为农民复耕提供便利。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强化江河治理,兴修农田水利,集中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病险水库和山塘除险加固、水源工程建设、农田防护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加强基本农田的水坝、水陂、水沟等排灌设施建设,完善排灌配套设施。
3.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针对撂荒面积较为集中的偏远山区,加大资金投入,修建农村公路,改善交通条件。强化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农业效益。
(二)推进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1.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在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各项工作,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确权登记成果有效应用。探索耕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对长期无劳力耕种的农户,在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基础上,鼓励其自愿退出承包经营权,由集体收回并重新发包。
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完善“县级指导、乡镇主导、村级组织”的土地流转工作推进机制。按照“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行租赁制、股份制、托管制、代耕制等多种模式,对流转撂荒耕地的优先予以支持,加快土地集中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出台激励措施,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能人能手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创优创业投资环境,筑好返乡创业平台,盘活撂荒土地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
(三)落实法规政策,严格依法依规管地
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坚守耕地红线,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撂荒耕地 2 年及以上的,可由原发包单位终止其承包经营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农业经营主体承包土地撂荒的,由发包方收回承包地重新发包。推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
不得改变基本农田用途或者占用基本农田。对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建设项目,要及时供地,加快建设进度,防止土地闲置。控制项目建设占用耕地的速度,对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周期 3 年以上的地区,暂停新增建设用地审核审批。
2.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加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宣传力度,重点向农民讲清补贴目的,说明补贴范围。按程序逐户登记、核实面积,对长年撂荒的耕地在登记时要进行核减,不予补贴,增强农民爱惜耕地自觉性,确保做到享受补贴耕地不撂荒。
3.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执行“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政策,落实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生态措施,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新增耕地验收后的管护责任,督促耕地主体耕种,防止新增耕地撂荒。
4.依法全面推进复耕。各地要依法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 2 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四)加强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1.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保障,完善农技推广考核和评价体系,保证乡镇农技人员农技指导时间和精力,促进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有效开展,指导遏制撂荒。
2.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青年人才孵化培育工程、“一人学一技”工程,通过办班讲学、基地领学、参观见学等多种培训形式,扶持培养一批乡土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等,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3.强化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积极推广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推进科学施肥用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耕地轮作、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等措施,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和质量。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合理利用各地自然、社会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五)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调优产业结构。结合当地优势、土地资源等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高品质、高标准蔬菜以及优质稻米、茶叶、中药材、草地畜牧业、水产业等“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2.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利用我市生态环境较好、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挖掘撂荒地区绿色生态资源,结合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开辟特色果园、菜园、庄园,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培育打造休闲农庄、星级农家乐、美丽休闲乡村和精品线路。
3.推进质量兴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发展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延长产业链条。认真谋划、包装、推介、引进一批农业产业招商项目,积极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超(社)对接、连锁直销、展示展销等新型业态,引导涉农企业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发展“订单农业”。
四、落实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林军副市长为组长,钟东鸿(市政府)、高火君(市农业农村局)、范振学(市自然资源局)、黄宝俊(水务局)为副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社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林业局、广东省汕尾农垦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汕尾市耕地撂荒复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耕地撂荒复耕指导督导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全市耕地撂荒复耕日常工作。由高火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剑雄同志任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有关单位抽调组成。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解决耕地撂荒主体责任,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解决撂荒地这一重大问题的组织领导。各
镇村要组织力量,逐户调查,摸清情况,认真做好复耕工作。各县(市、区)要落实耕地管理的有关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耕地的管理力度,努力做好全市撂荒耕地的监控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主动参与遏制耕地撂荒,提高珍惜土地、用好耕地、保护耕地自觉性。要积极宣传解决耕地撂荒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耕地撂荒典型地区和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丢荒弃耕的危害性和耕地复耕的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农户防止耕地撂荒的法律责任感和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意识,切实推动耕地撂荒复耕工作有序开展,确保耕地撂荒复耕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强化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市政府将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耕地撂荒问题明查暗访,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对经核实提供线索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解决耕地撂荒工作不力,耕地撂荒隐瞒不报,出现大面积撂荒的地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和通报,并视情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四)建立考核评比制度。市政府建立撂荒耕地复耕考核评比制度,对各县(市、区)撂荒耕地复耕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各县(市、区)也要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撂荒耕地复耕评比工作,规划好辖区内耕地生产,确保本辖内耕地撂荒率低于耕地总面积的 2%以下。
1、评比内容要求。一是辖区内耕地生产及撂荒情况全部编制入册,做好辖区内耕作物种植总体规划。以保护基本农田耕地复绿种植农作物为核心原则,统筹规划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布局,稳定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基础上,积极发展多品种多样化经济作物,确保不丢荒、不弃耕,有效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县自然资源局应及时提供乡镇农用地图斑或相关资料;二是合理规划作物种植布局轮耕轮作,发挥作物轮作培肥耕地地力的作用,积极开展春耕冬种生产现场示范。主动组织种植大户或企业开展规模农业生产;三是规划作物健康生产布局,能控制生产过程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残留物质的投放,辖区内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上市要求;四是区域内基本农田全部能实现生产安排,建立撂荒丢耕农田回收制度,凡撂荒 2 年以上的承包耕地,统一由村集体(或镇)回收,并流转给大耕户、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生产;五是积极抓好本辖区内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加强辖区内农田水利排灌工程管理,各乡镇(街道)每年组织一次冬修水利,各县(市、区)财政保障一定经费,市、县水
务部门要合理分配农业用水;六是积极组织辖区内作物种植生产,确保作物种植覆盖率达到 98%以上,合理进行休耕培肥,杜绝一年以上耕地弃耕丢荒现象,弃耕丢荒率降低到 2%以下;七是确保辖区内全年粮食、蔬菜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增产,合理进行作物轮作,改善品种种植结构。
2、建立考核评比专家组。市政府成立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业人员(专家由各单位定)为专家的耕地撂荒复耕评比专家组,对各乡镇工作情况进行评分,按得分多少进行排名。县(市、区)的排名以本县(市、区)各乡镇平均分数为本县(市、区)分数(详见附表 2)。
3、考核与奖惩。各县(市、区)要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安排资金支持耕地撂荒复耕工作。从 2019 年起连续 2 年,市政府将对各地耕地撂荒复耕工作进行考核评比,考核得分前 3 名,且考评优秀的乡镇(街道)各奖励 10 万元,得分后 3 名的乡镇(街道)将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对各县(市、区)进行综合考评,各县(市、区)的考评分数以辖区内各乡镇(街道)的平均分数为标准,平均分数第 1 名,且考评优秀县(市、区)奖励 30 万元,最后一名给予通报批评(五)
建立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撂荒地有效复耕的措施和办法,总结推广合同管理制、委托代耕制、土地流转制等新机制。要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分级制定实施流转扶持政策,促进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能手流转集中,形成规模效应,切实解决耕地长期撂荒问题。
附表 1:
汕尾市撂荒复耕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单位:亩
序号 乡镇(街道)
基本农田面积 2019 年耕作面积 撂荒面积 撂荒耕地农户数 备注 1
合计
附表 2:
汕尾市耕地生产情况考核评分标准(草稿)
被考核单位: 序号 考核内容 评分要求 自查得分 专家考核 备注 优秀90-100
良好80-90
一般70-80
差70以下
加强领导(20分 分)
成立领导小组,有文件(15 分)
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文件(5分)
小计分数(20 分)
布局作物种植(30分 分)
全面掌握区域内耕地基本情况,编制造册,并规划区域内基本农田生产,有规划图及方案(8 分)
对区域内耕地撂荒农户、耕地面积和复种或流转意向了解清楚,并编制造册(8 分)
建立撂荒丢耕耕地回收机制,保证无撂荒丢耕,有方案(6 分)
抓好本地春耕、冬种生产示范现场会和大耕户或企业规模耕作典型(5 分)
规划农作物健康生产,有方案(3分)
小计分数(30 分)
积极实施耕地撂荒复耕(40分 分)
落实区域内作物种植全覆盖,确保作物覆盖率 98%以上,撂荒耕地控制在 2%以内,有记录和现场(10 分)
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灌溉条件较为便利,有现场(8 分)
辖区内耕地撂荒情况准确,能组织大耕户(或企业)对撂荒耕地流
转,并全面落实作物种植,有实绩、有现场、有相片或录像(8 分)13
不存在一年(或以上)撂荒耕地,丢荒率控制在 2%以下,有实行合理轮作休耕,有实绩,有相片或录像(8 分)
抓好辖区内农产品健康生产,无出现农产品安全质量事故,产品生产有记录(6 分)
小计分数(40 分)
抓好生态经济建设(10分 分)
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区域内突出特色生产,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利用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有实绩(5 分)
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乡村工业污水废物排放不影响农业生产,推行绿色健康生产,有现场(5 分)
小计分数(10 分)
合计分数
注:1、考核内容分类小项与评分要求得分相乘得出自查或专家评分分数; 2、从 2019 年开始每年考核一次,1-11 月为各乡镇实施撂荒复垦建设时间,12 月份为市组织考核时间; 3、各县(市、区)的考核分数以各乡镇的平均分数为考核得分。
第五篇: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撂荒工作方案
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撂荒工作方案
为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撂荒,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撂荒的通知》(梅政综〔2020〕47 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中央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坚决制止和妥善解决农村出现的耕地抛荒撂荒等现象,切实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二、整治范围与目标
全镇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范围内的耕地,涉及 21 个村。按照“宜农则农、宜经则经”的原则,通过落实整治措施,在 2020 年底前实现水稻生产功能区全面复耕复种的目标。
三、时间安排
1、调查摸底阶段(4 月 20 日至 5 月 13 日)。各村组织开展摸底工作,摸清本村抛荒撂荒耕地具体位置、面积、承包人和适宜种植类别,建立管理台账,制定整治方案。于 5 月 13 日前将摸底调查结果以及整治方案经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签字并盖章后书面上报镇政府。
2、集中整治阶段(5 月 14 日至 12 月 31 日)。6 月 30 日前完成50%整治任务,12 月 31 日前完成全部整治任务。
3、检查验收阶段(9 月 25 日至 12 月 31 日)。9 月 25 日开始市县
等各级开展实地抽查;12 月上旬开始对整治工作进行验收。
四、奖惩机制
1、2020 年 10 月 1 日后,村抛荒撂荒累计面积 5 亩以上的,市级给予村集体黄牌警告;县级对包村干部问责;镇对村主干给予问责。全镇抛荒撂荒累计面积 30 亩以上的,市级给予镇政府红牌警告;县级对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给予问责。
2、市、县两级开展实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工作落实不到位、隐瞒不报、弄虚作假、整治措施不力的,进行效能问责。
3、年底前,完成任务前三名的乡镇,在市财政分别给予 10 万元工作经费奖励基础上,县财政也分别再给予 10 万元工作经费奖励。
4、对按期完成任务的村集体,镇政府将收缴的违约金全额划拔村集体作为工作经费。
五、督导落实
1、镇政府对整治工作负总责,实行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耕地抛荒撂荒整治责任制。镇政府承担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镇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整治工作组织落实,做好进度安排、任务落地、资源调配、整治整改等工作。村级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落实具体整治工作。
2、镇政府将成立耕地抛荒撂荒整治工作督导组,不定时开展督导工作。
3、各村每周四下午将《村级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情况汇总表》(附件 2)以及工作进展情况经村主干签字后上报镇政府。
4、将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成效纳入各村主干绩效考核体系,对未完成任务的村,扣除当年绩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