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2019-05-13 04:1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检测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一篇:初三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三语文

第六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词语中的划线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 一念未大徇情

B 生拖死脸色无精打

C 德高不知所声名

D隐动

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冤niè__②丫huán__③dǐng沸__④褴lǚ__

⑤我家有五口人,只有爸爸有工作,因此生活很jiéjū____。

3、依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认不如人家。()

②放倒旗子,停止敲鼓。通常用来比喻事情中止。()③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4、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悲恸 桅秘 感慨良深 姹紫嫣红B狭隘 矫健 辨伪去妄 改邪归正 C雏形 上溯 来势凶凶 自出心栽D澜言 教梭 才疏学浅 勃然大怒

5、指出划横线词语短语类型。

据说他当初①,②。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 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③,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 子”。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6、对“护官符”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 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A 排比比喻借代B 排比对偶谐音

C 夸张对偶借代D 夸张比喻谐音

7、下列句子中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A小孩子虽然是顺口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着很有意思。

B我们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而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

C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关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十分错误的。

D既然我们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这件事。

8、写出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一损俱损,______。②一言既出,_____。③___

____,日久见人心。

二、基本能力。(共20分)

1、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8分)

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葫芦庙里的小和尚审判葫芦 庙里的案子。()

②《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故乡》、《社戏》都是小说。()

③小说三要素是:故事情节、典型环境、人物形象,其中,人物是最重要的 要素。()

④莫泊桑是德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小说有《漂亮朋友》、《项链》、《羊脂球》等。()

2、认真阅读下面的长句,按要求回答问题。(共6分)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的中国艺术函授大学是一所校部设在北京的具有群众性、社会性特点的以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大专水平的书画人才为宗旨的学校。

(1)以上这个长句的内容包含了主办单位、学校名称等五个要点。请各用一个短语对其他三个要点加以准确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这个长句,可以转换为由四个短句组成的一段话。请你在所给句子的后面写出另外三个句子。要求每句包含一个要点,句与句之间要连贯。(3分)中国艺术函授大学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

3、阅读下面的表扬信,按要求回答问题。(共6分)

表扬信

①××中学校领导:

②贵校初三(1)班高远同学助人为乐,非常值得表扬。

我的孩子方旭就读于贵校初三(1)班,一个月前因患急性肺炎住进了医院。这期间他耽误了不少功课,我们焦急万分。正在这时, ③高远同学主动来到我们家,热心为方旭补课。整整二十天,每天晚上都是如此,直到帮助方旭补上了落下的功课。④在高远同学面临中考的关键时刻,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来帮助同学。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让我们全家非常感动。我们除再次向他表示感谢之外,还要求你们当领导的在全校给予表扬。

⑤此致

敬礼!

方旭的家长

方明杰 李丹 敬上⑥2000年4月29日

(1)这封表扬信在格式上有两处错误,它们是______________。(写出画线

处的序号)(2分)

(2)有语病的是第___ 处。(写出画线处的序号)应改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要求不改变原意,并与上下文语意连贯,衔接自然。)(2分)

(3)正文中语言有一处不得体,请用括号标出。(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62分)

(一)阅读下面五段课文选段,然后答题。(共22分)

【甲】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乙】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丁】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

【戊】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

1、甲段写肖像的文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其中“我很惊异地望着他”这句话中的“惊异”的实际含义是()。(2分)

A、他体谅我这个买不起书的工人,鼓励我多读进步书籍B 这是他售书 的一种习惯C 他愿意同我结识,共同战斗D 他为了多卖进步书籍,扩大宣传

2、乙段在描写肖像后,又写了“我心里默念”的话语,这话语所表达出来 的“我”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丙段肖像描写的文字中,读者可以从中看出作者对自己所描写的这个人物所持的态度是()。(2分)

A、批判这个人物的迂腐B、哀其不幸,怒其不争C、嘲笑和讽刺

D、同情和关怀

4、在丁段描写中,写出“那个同志”在牺牲前的一瞬间,眼睛里忽然“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这反映出“那个同志”当时的精神风貌是()。(2分)

A 这反映出他还充满对生活的希望,还希望能继续战斗B 这反映出他在传递火种后产生的一种宽慰情绪,反映出他不惜为长征献身的一种自豪感情。

C 这反映出他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D 他为重新燃起胜利的火光而陶醉在幸福之中

5、戊段的肖像描写,除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间接描写。这种间接描写的特点和好处是()。(2分)

A 采取拟人手法,使人物的思想更加深沉B采用借代手法,使人物的情绪更加昂扬C 采用比喻手法,把人物外在形象及内在气质都形象地表现出来了D 采用夸张手法,把人物的质朴品质写得格外传神

6、在这五个肖像描写段落中,五位作者都不约而同地写了人物的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人物描写通常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这五段文字,都主要采用了_____的手法,这是共同点。另外,其中甲段结尾处,还兼用了_____的手法,丙段结尾处,还兼用了_____的手法;丁段文字还隐含地采用了_____的手法,戊段的字里行间,还有_____手法的成分,由此可以看出,在人物描写中,作者往往同时采用几种描写手法。(5分)

8、这五段肖像描写,甲段写的是《》中的_____;乙段写的是《》中的_____;丙段写的是《》中的_____;丁段写的是《》中的_____;戊段写的是《》中的_______。(5分)

(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甲】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 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乙】“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的,派 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丙】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便

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

……

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 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

1、甲、乙、丙三段文字都运用___手法表现出三个人物态度的前后变化。

2、甲、乙、丙三段文字,描写人物使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

3、甲、乙、丙三段描写文字,分别表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甲】自私虚伪【乙】媚上欺下【丙】装腔作势、阿谀逢迎

B、【甲】自私冷酷【乙】专横恣肆【丙】装腔作势、阿谀逢迎

C、【甲】自私冷酷【乙】专横恣肆【丙】利欲熏心、老奸巨猾

D、【甲】自私冷酷【乙】媚上欺下【丙】装腔作势、阿谀逢迎

4、甲段文字“母亲突然暴怒起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段文字中“疾忙修书二封”的“疾忙”二字表现了贾雨村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共19分)

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了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a(就、立即、便、马上)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b(只有、只见、看见、看到)案旁站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雨村心下狐疑,c(只好、只得、不由、无奈)停了手。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d(只有、只留、留下、留住)这门子一人伏侍。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我看你十分眼熟,但一时总想不起来。”门子笑道:“老爷怎么把出生之地竟忘了!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

雨村大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里的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耐不得寺院凄凉,遂趁年纪轻,蓄了发,充当门子。雨村那里想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还是故人。”因赏他坐了说话。这门子不敢坐,雨村笑道:“你也算贫贱之交了;此系私事,但坐不妨。”门子才斜签着坐了。

……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案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

1、本段节选自《_____》第四回,这部书与《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4分)

2、文中abcd四处各自选用括号内的哪个词最恰当,分别写在下面:(2分)a处___b处___c处___d处___

3、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3分)

被:系:但:

4、依据本文题目看,文中的主人公应是门子和贾雨村,这样说法对否,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A 对。因为全文都是门子在献计献策。B 两个都是,门子是献策者,贾雨村是决策者。C不对。因为门子只不过是贾雨村利用的一个工具而已,真正的主人公是贾雨村。D 两个都不是。主人公应是薛蟠。

5、门子使眼色不叫雨村发签,接着忙上前请安,又笑着对雨村提起过去的事,其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当门子提到当年葫芦庙之事时,“雨村大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贾雨村为什么还要对门子已分析过的案情“详加审问”?“详加审问”与“胡乱判断”是否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从原任知府和新任知府(贾雨村)对事实清楚的案件的审判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二篇:第六册课外阅读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语言的实际运用、选出能够与下面的问旬连贯衔接的一项。

课外阅读会不会影响课内的学习呢?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到促进作用呢?()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 .这是谁都无法明确回答的问题。D、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研究的问题。

答:.下面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指出并改正。

(l)在古色古香的大厅里,站着一位身着绒线上衣,咖啡色西裤,宛如亭亭玉立的小树。

(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运动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上了顶峰。

(3)搞建设,我们必须本着勤俭节约为原则,反对浪费。

答:(l)(2)(3).请把下面的文字重新排列成连贯的、段意明确的一段话。

①我们不仅要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同样也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的巨人。③我们相信一定会涌现出大批这样的巨人。③恩格斯在谈到 16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曾经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④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革命和建设,更加需要大批的社会主义时代的巨人。⑤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过杰出的贡献。⑤现在,在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民族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复兴。

答:重新排列的顺序是:

二、阅读

(-)

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只见案旁站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雨村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只留这门子一人伏待;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我看你十分眼熟,但一时总想不起来。”门子笑道:“老爷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

雨村大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里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耐不得寺院凄凉,遂趁年纪轻,蓄了发,充当门子。雨村那里想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还是故人。”因赏他坐了说话。这门子不敢坐,雨村笑道:“你也算贫贱之交了;此系私室,但坐无妨。”门子才斜签着坐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答:、文中用“大怒”“狐疑”等写出贾雨村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揭示了贾雨村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第一段文字中两次写门子的“笑”,门子为什么笑?

答:.第二段文字中两次写贾雨村的“笑”,贾雨村为什么笑呢?

答:、文中写道:“雨村大惊。”贾雨村为什么会“大惊”呢?

答:

(二)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广他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 5 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 2 法郎 50 生丁。”

我把 5 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它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 10 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 2 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 3 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 10 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 10 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他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段中写若瑟夫仔细看于勒,原因是什么呢?

答:.分析划线的词语在文段中的表达作用。

(1)母亲突然暴怒起来(2)“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3)“你简直是疯了!那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广一、怎样理解“我”给叔叔小费的细节描写(即文中划线的部分)呢?

答:.文段中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手法,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写“他”(于勒)主要运用了___描写的方法;

写“我”主要运用了___描写的方法;

写“父亲”主要运用了___描写的方法;

写“母亲”主要运用了____描写的方法;、文段最后的景色___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答:

(三)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道: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

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

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

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

啊,透过您那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的“阅”字。第二天,他又出道作文题,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师》。

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业,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内容却没有上篇丰富,通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

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那时,这地方还没通电。

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层都能通车的那种桥,城里人管那叫立体交叉桥。

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处有块厚厚的老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篱刻下的印记。

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选文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主人公是谁?

答:(l)这两件事是:(2)主人公是:.文中说“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的含义是什么?

答:.文段中写道“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这隐含了老师哪些心理活动?

答:.文段中说“老师的老师”是指谁?老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答:

18.18.文章最后一段写“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却执意不用电灯,偏要点上蜡烛,其用意是什么呢?

答:.下面的说法对还是不对?清指出来写在括号内。

(1)这篇文章采用了顺序的记叙方法,文段中“十多年过去了”一句在全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本文在刻画渡工和老师的形象时,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但没有运用语言描写。()

(3)本文借助衬托、对比、照应等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

(4)本文以记叙为主,兼用了抒情、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方式。()

三、作文(40 分)、题目:我的老师要求:是片断作文,可着重写老师的外貌,或者着重写老师的语言,或者着重写老师的动作,或者着重写老师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只写其中的一至两项。目的是要通过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字数在 300 字之内。

答案:

六册五单元

一、1、能够连贯衔接的只有 D 项。问句是“会不会”“能与否”,AB 两项都不能满足问句的要求,所以可以先排除。C 项所说“无法回答的问题”,显然也是错的,不是无法回答,而是如何回答的问题。

所以答案只能是 D。2、(1)站着的后边没有宾语承接,成分残缺。

(2)误用关联词,转折关系设为条件关系,可将“不管”改为“尽管”即可。(3)词语不配格。可用“以…为原则”或用“本着…的原则”。把两者揉合在一起,错了。3、先通读一遍,可知这段文字是讲我们需要巨人:过去需要,现在也需要。据此可以进一步分析其句序。①讲需要那些巨人,②讲巨人会涌现,③引用思格斯的话讲明需要巨人,④讲今天更加需要巨人,⑤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巨人,③讲现在正经历伟大的复兴。据此仔细分析比较,就可以排出文段的顺序:先说过去有过,次说当今的时代要求,引用思格斯的话说明过去需要,再说今天更需要,最后讲我们需要那些巨人,坚信巨人一定能出现。其顺序为:⑤ 6 ③④① 2

二、(一)4 写贾两村开始审理人命官司时的态度变化,交待门子的来历。5、从“大怒”到“狐疑”足见贾雨村精于吏道,惯于见风驶舵。6、这是谄媚的笑,目的是奉承讨好,拉旧关系。7、这是假惺惺的笑,目的是要笼络感情。8、因为万没料到在此地竟会有知道自己身世底细的人。

(二)9、外貌描写更突出了于勒又老又穷、贫困潦倒的形象,更引起“我”的同情。10、(l)新仇旧恨并涌上心头,希望完全变成了绝望,因而“暴怒”。(2)“挨近”突出了菲利普太太害怕于勒重新用她的钱的恐惧心理。(3)突出了菲利普太太衡量一个人道德标准的尺度是金钱。11、表现了“我”对叔叔于勒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感、苦恼及不满。12、依次为:肖像;心理;神化;语言、神态。13、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14.(1)学生已经把老师的形象寄寓在渡式的形象之中了 , 他们敬业献身精神是一致的.16.因为自己的工作被学生理解而感到欣慰 , 受到鼓舞 , 决心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17.指渡工.老师自觉地以富于献身精神的渡工为榜样 , 勉励自己为教育工作而献身18.感谢老师 , 尊敬老师 19.(1)对的 ,(2)不对 , 有语言描写(3)对的(4)不对 , 没有抒情议论

第三篇:第六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检测题

语言的实际运用

1、说出下列貌用语运用得不正确的原因。

(l)他来拜访,我感到有点受宠若惊。

(2)请您在家里恭候,我一定如约赴会。

(3)(3)这样好的服务态度,下次我们一定再来惠顾。

答:(l)(2)(2)(3).下列句子空格内应镇哪一个词语呢?先要仔细辨析同义词,然后请选出来。

(l)他()不决地位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犹疑迟疑)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逐步逐渐)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化装化妆)答:(1)(2)(3)、下面一段话中有罗索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有三处必须删的地方,把这三处的序号写出来。

二、阅读

(-)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 ni()。在这个粗心与细心之间,差距天上地下。

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一种铝矿石,()不经心,失掉了发现“钒”的机会;瑞典化学家肖夫特姆抓住苗头木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与新元素“溴”失之交臂;法国化学家波拉德破除常规,细致钻研,成了“溴”的发现者。1872 年,英国人欣克把。推算到 77 位,可是后人发现,他算到 528 位就算错了,以后接着计算的 20 年完全是白费功夫。真是一时疏忽,后功尽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有条理。”这句话当成为科技人员的座右铭。、根据文意和注音,文段中的两个括号内分别应填哪个汉字?

答:依次为:()和().文中三个划线词语能不能调换?它们细微区别在哪里?清简要回答。

答:.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答:.围绕论点,作者选用了几个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呢?

答:(1)(2)(3)(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请分别举例说明之。

答:采用了 ________ 如 ____ ____采用了 _______ 如 _______

采用了 ______ 如 _______.简要分析这三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答:

(二)①过分地娇养子女,会获得怎样的苦果,做父母的往往不愿多想。一位同志在幼儿园的调查结果表明,偏食、嘴馋、任性、自立能力差等弱点,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明显。那缘故是不言而喻的。凡被父母捧若掌上明珠的孩子,多是食不厌精,衣不厌丽,任着性子来。走出家庭一比较,缺点就显得鲜明。

(2)如今,我也领了独生子女证,做了父亲。读过报刊上的调查,自有所警觉。不过真正触动我的,还是邻家的虎皮鹦鹉之死。娇养竟至于毙命,实在令人震惊。

③那只鹦鹉,我是知道的。隔着窗子,我常常醉心它的歌唱。约摸半个月前,它逃出笼子,主人痛心,我也惋惜。但又想,鸟归林,鱼入水,用于产的话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谁知十来天后,在山坡的树林里,找到的却是它的僵硬尸体。看林老人说:“家养的鸟儿,用不着找吃找喝,慢慢地会失去寻食的本事。一旦飞出笼子,难免饿死。”主人半信半疑,拿回来一解剖,可不是,肠胃空空,没有食物渣子。可悲啊,天底下竟有这种鸟,飞到广阔的世界,饿死在秋实累累的林子里。

④我佩服过杜甫的高见:“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现在仔细一想,对他又有点疑惑。像鲁迅所说的,“政治家认定文学家是社会扰乱的煽动者,心想杀掉他,社会就可平安。”那毕竟是封建专制者统治下的事。今后,不敢说误身之儒不会再有,但大概会少得多。“纨绔不饿死”向来就不见得,纨绔子弟要真不饿死,就得有一个过硬条件,那就是他的老子没有罢官,或没有入阴曹。若失去这个条件,娇养的虎皮鹦鹉们。一不能自治,坐吃山空;二不能自防,挖墙脚的纷纭而至,很快被囊括一空。

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落得个蓬隔茅椽,绳床瓦灶,贫困潦倒,不足为奇。老子“威赫赫爵禄高登”,儿女“昏惨惨黄泉路尽”,也是寻常事。中国人向来只咒骂败家子,其实冤了一半,败家子的习性,十之八九,应该归过于兴家老子的娇养。

⑤如今不少做父母的,很有那么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也颇有一些封建意识会夹杂期间。有些领导干部搞不正之风,已经不是为了本人或老伴,而是为了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大至升学、就业、入党、提升,不至吃饭、住房、穿衣、坐车、看戏,成了每事问。有位年近七旬的领导干部,写了分退休申请,儿女们群起而攻之,逼着他把申请要回来。因为儿女们的希望和需求,就寄托在他的特权上,岂可轻易放弃!有些老干部连上班都困难,却不愿退休,也许就有这种难言的苦衷吧。极个别人连开除党籍、坐班房的事他都敢干,恨不得在自己见上帝之前,把子孙都先送到天堂里去。如此娇养的后代,一旦失去父母特权的笼子,飞到社会上全靠自己生活时,命运比起那只虎皮鹦鹉又将会如何呢?.本文段共 5 段文字,作者要说明的观点(即论点)是什么呢?

答:、为了证明论点的正确,作者在③④⑤段分别以什么为论据?

答:第③段以、为论据;第④段以为论据;第⑤段以为论据。.从论证方法来讲,③④⑤段分别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呢?

答:第③段运用法;第④段运用法;第⑤段运用法。.从第④段的内容来看,“纨绔子弟”在文段中是指哪一种人呢?

A、好逸恶劳,不学无术,只知享乐的剥削阶级家庭的子弟。

B .穿着绢绸裤子、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富贵人家子弟。

C .依赖父母,娇生惯养,不能自治自立的官家子弟。

D、依仗父母的权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官吏子弟。

答:

(三)那天,我刚刚走进滨河公园,便听到从小树林中传出了画眉的叫声。循声走去,我看见一只画眉正在花坛里跳来跳去。我仔细观察,寻找他腿上应该有的细索,结果没有看到。啊,这只是一只跳出樊笼的自由鸟儿。它自由自在地,一会儿()月季花技,扬起头来歌唱一阵;一会儿()又草丛里,尾巴一翘一翘,向我张望。它那得意的神态,确实招人喜爱。

在离它不远的草地上,有一个鸟笼。涂了漆的竹蔑儿,根据洁净整齐。笼顶上的那个大钩儿,程明瓦亮。宠门上还挂着一个大红绒稳子,好看极了。若与住房比拟,这句算是一幢相当豪华的住宅了。

在附近的马缨花树下,一位老人正坐着打瞌睡。看来,他就是鸟笼的主人。他听到我的脚步声,睁开了睡眼。我主动向他打招呼:“老师傅,你的画眉跳出了笼子广“是的,让它散散步。”

“不怕它飞走了么?”我说。

老人望了望我,又冷冷一笑:“飞走,往哪儿飞!它会不得那个食罐儿!”

我望望食罐儿,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细瓷印有一枝梅花罢了。罐中的鸟食是些黄澄澄的颗粒,有一缕野草的清香散发出来。这不外乎把泡软了的小米拌上煮熟了的蛋黄,也许又加了一点什么香料之类,没有什么稀奇。

我把我的看法向老人说了。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只冲着我微笑。我不好再追问它,也许在养鸟这门学间里面,各有各的绝招儿,其中奥秘不愿示人。

这时,我瞧见那只自由的鸟儿,从从容容的走进了笼门儿。啪地一声,老人随后把笼门关上。画眉得意洋洋,立在食罐上啄食那黄澄澄的颗粒。我走出公园想着,那食罐里放了什么样的“迷魂药”,竟使一只美丽的画眉,只会唱歌而忘却了自己的一双翅膀?.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什么词语?选出正确的一项?

A、跳下跳上B.跳下跳进C .跳上跳进 D、跳上跳下.“我”根据什么判断画眉当时是自由的?根据文中的话简要作答。

答:.画眉为什么会回到鸟笼里?清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联系全文内容,指出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得意洋洋”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态度?选出确切的一项。

A、赞美B.鄙视 C.同情 D、憎恨.选出对“忘却了自己的一双翅膀”的内涵分析确切的一项。

A、翅膀退化了,不会飞翔了。

B、画眉记忆能力差,连自己的翅膀都忘却了。

C .画眉不原自由地飞翔。

D、画眉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本文通过画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答:

三、片断作文(40 分)、说说困难时应该怎么办要有你的观点:要讲究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要有论据。

答案:

六册三单元

一、1、(1)句“受宠若惊”是说,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人家来拜访,理应高兴,用“受宠若惊”,显然用错了。可改为“感到意外”之类的词语。(2)句“恭候”是敬辞,等候的意思,叫人“恭候”显然不妥。(3)句“惠顾”是惠临的意思,是请人(顾客)来的意思.顾客自己说“再来惠顾”,显然也错了。2 .(1)用“犹豫”。迟疑有迟缓的意思,当然两个词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但从文句来看,用犹豫较为贴切。(2)用“逐步”。因为逐步是指一步一步地,而逐渐是指慢地渐渐地的意思。(3)用“化装”。因为化装是指假扮;化妆则是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据此,应该用“化装”。3、文段中共有 12 处画线的地方。其中①或②; 6 ; 9 或 10 三处为必须删改的地方。

二、(一))、依次为(倪)(漫). 5、不能。精密,精确细密;精细,精密细致;精确,非常准确、正确。推理论证,应该用“精密”恰当;测量计算,当然应该用“精细”;搞试验,用“精确”才准确。6、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7、(1)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铝矿石失掉发现“钒’的机会,而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机会取得成绩。(2)德国化学家辛比希与溴失之交臂,而法国化学家波拉德发现了溴。(3)英国人欣克推圆周率的事实。(4)科学家钱学森的名言。8、例证法,如:三个事例。对比论证法,如维勒肖夫斯特姆等。引证法,如引钱学森的名言。9、例证法,具体形象地说明道理;;对比论证法,是特点突出;引证法,增加权威性,增加说服力。

(二)10、过分娇养子女会获苦果。11、笼养鹦鹉之死;杜甫的诗;老干部不愿病休的事实。12、例证法;引证法;例证法。13、C(三))、C C、我观寨到,画眉腿上没有细索。16 .“他舍不得那个食罐儿。”17、B。18、C。19.批评有的人贪图安逸而放弃自由。

第四篇:第六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语言的实际运用、下面一段的文字共 6 句话,不连贯,清理顺它。

①一切科学的研究,就其来源来说是实践,就其功用来说是指导实践。②但是总的说来,还是要对指导实践起作用。③如果科学研究离开了指导实践,它还有什么用呢?④语言科学的研究最终也要归结到指导运用语言的实践上来。⑤当然,对于指导实践不能理解得太狭窄。③有的研究课题在指导实践上不是那么直接,不是那么立竿见影。

答:理顺后的次序是:2 .下列各句填入括号内的成语应该是哪一个?

(1)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匠心独运不落寞臼)

(2)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值得一看。

(匠心独运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别具一格)

(3)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之处。

(匠心独运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别具一格)

(4)苏武也擅长书法,她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诺并称宋代四大家。

(不落窠臼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匠心独运)

答:()是;(2)是;(3)是;(4)是。、下列各句均有歧义,清说出它们有几种理解。

(1)她有两本鲁迅先生的书。

答:

(2)她终于想起来了。

答:

(3)王老师这个学期要去语言学院上课。

答:

一、阅读

(-)

① a 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它是净化城市的功臣。b 据测算,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消除掉,一公顷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C 城市工厂多,车辆挤,噪音大,森林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d 许多树木还能放出杀菌素,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能放出五十公斤杀菌素,杀死许许多多的细菌和害虫。e 有人测验森林内一立方空气的细菌含量只有三四百个,而没有树木的地方每立方米有细三四万个。f 森林还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作用可真大呢!

②绿地在城市中起着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为此,被称作城市的绿肺。上海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不仅需要满足上千万人群的呼吸需要,工业、生活、交通用燃料等都是要有氧的供给。上海市氧的来源,40 %从海上吹来,60 %要依靠陆地上的植物释放。然而,上海市区面积 379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只有 877 . 7 公顷,制氧能力至多只能提供所需量的 1 / 2 弱,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

③据航空遥感的资料提供的数据: 1964 年至 1988 年的 24 年中,在上海市中心区开发绿地 320 公顷,但被侵占的却达 580 公顷,呈现负增长。上海市的绿化覆盖率及人均绿地在全国的 48 个城市中名列倒数第三。

④绿地还有许多独特功能。可以减尘,树木下面的含尘要比露天广场低犯. 2 %;树木能分泌杀菌物质,一亩松柏约可分泌 2 公斤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在绿色环境中,能产生一种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的负离子,对增进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益处。.第①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为什么说“森林是净化城市的功臣”?

答:因为:

(1)(2)(3)(4).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答:.第①段共 6 句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用 || 线划出来。

答: a a b c d e、选段②③④段说明的对象又是什么呢?

答:.绿地对城市有什么作用呢,答:(1)(2)(3)(4).选段②③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呢?

答:、城市绿地为什么对上海特别重要呢?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二)(甲文)①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②我们看了都非常佩服。③后来知道这两句话是有来历的,只是字句有些出入。④又过了若干年,才知道这两句话都有问题。⑤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只是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⑤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出发,情况一变,话也跟着变。(7)至于猩猩,根据西方学者拿黑猩猩做试验的结果,他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8)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9)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一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10)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究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究的意义。(11)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

(乙文)人类的语言中任何一个词都是概括了的。看看鹦鹉吧,她并不是懂得“欢迎”这个词的意义才使用的。它看到了游客,发出“欢迎”这一组声音,只不过是机械的模仿,是对环境中的某种刺激的反映。这一组声音对它来说,正好像张张翅膀,睁睁眼睛那样,是一种动作,不过发出这组声音的动作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罢了。“欢迎”这一组声音对鹦鹉来说,丝毫也没有概括了的意义。

可是,我们在客人到来的时候,说出“欢迎”这个词,我们是懂得这个词的含义的。我们懂得这个词的意义,因此可以把它用于许多不同的场合,而鹦鹉却不能。中国有句古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语言(词、句子)是抽象思维的负担者,而抽象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甲文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呢?

答:.甲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甲文段共门句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呢?各曾分别讲什么的?

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在序号上划出其层次)

层意是:.乙文段说明人类语言有什么特点呢?与甲文段所说明的是不是一样?

答:.甲乙两文段在说明方法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答:

(三)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在我国海滩下,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螫,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螫,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螫,直至雌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来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拾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食物(蜜源)的方向和距离。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有人因此提出了~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真是一举两得。.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

答:

18.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中的“有些”能不能删掉?

答:.联系课本学的(人类的语言),说说这个文段说的“动物语言的特点”与“人类语言的特点”有什么区别?

答:、文段划线部分有几种理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具体说明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

B、说明了蜜蜂的运动语言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C、说明了蜜蜂的运动语言的特点及其造福人类的美好前景。

D、描绘了利用蜜蜂的运动语言造福人类的美好前景。、给该文段加一个标题。

答:

二、作文、说说我的学习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可以谈成功的经验,也可说失败的教训。介绍的时候 l、要注意顺序,2 .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答案: 六册二单元

第六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1、可先粗略地读一读这几句话,了解其主要内容。读了之后,可以知道,文段讲的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关系。科研指导实践,实践离不开科研的指导。语言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关系也是这样的。

据此通过分析比较,就可以逐步理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新的排列顺序为: 362145 362145、(1)是说梅园的风格特点:“以梅饰山,以山饰海”。用“别具一格”较好;(2)讲小说的构思,用“不落窠臼”较好;(3)讲电影的表现手法,前面有“看来是闲笔”,后边用“匠心独运”是很恰当的。(4)讲苏轼的书法成就。成为宋代四大家之一,显然他有独到之处,用“独树一帜”是恰当的。所以依次可选: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3 .(l)可理解为①她有两本鲁迅先生写的书;②她有两本关于鲁迅先生的书。(2)可理解为①她忘记了,现在终于想起来了;②她躺得太久了,终于想起身了.(3)“上课”可理解为:去当老师、去讲课。也可理解为:去当学生、去听人家讲课。

二(一)4、森林是净化城市的功臣。5.吸收CO 2,制造O 2 ;‘吸收噪音,消除污染;放出杀菌素;调节气候,美化环境、陶冶情操。6、列数字,准确具体说明制造氧气的数量、杀菌的数量;分类别,条理清楚,不易混淆;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森林的净化作用。7、分二层第一句话为一层,后边五句话为第二层。8、说明城市绿地的作用。9、(1)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2)减尘;(3)分泌杀菌物质;(4)产生负离子,促进健康。10、打比方,形象地写出绿地的清洁作用;列数字,准确说明绿地的作

用和上海绿地负增 K 的情况;作比较,突出上海绿化落后的情况。11、因为上海人口密集工业城市从海上来的氧气只占 40%

(二)12、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举例子,作比较或作对比等。14、①②③④ || ⑤ 6 6 7||8 9 10(可分三层。第一层写作者对两句引言的认识过程。第二层从禽兽与人的对比中,说明禽兽没有真正的语言,指明了引言“问题”的所在。第三层说明人类语言能够“随机应变”的原因,归纳出人类语言的特点。15、任何一个词都是概括了的,是抽象思维的负担者。

课文是: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述变化无穷的意义。16.二者都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乙文用鹦鹉和人类作比较,虽然都能发出“欢迎”的声音。但鹦鹉只是模仿,是对外界刺激反映的动作,而人类却不同。17 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8、“有些”不能删去。因为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有些”起限制作用,如果删掉表达就不准确。19、人类的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来这变化无穷的意义;而这些动物只能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 , , 20.D 2 动物运动语言三作文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第五篇: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1厘米,高是12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8分米和65厘米,它的面积是()。(3)一条水渠的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1.8米,渠底宽1.2米,深0.8米,横截面积是()

(4)一个三角形面积是4.5平方分米,如果高和底都扩大2倍,它的面积是()(5)5.03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4500平方米=()公顷6.5公顷=()公顷()平方米25200平方米=()公顷()平方米

(6)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12.8平方厘米,高3.2厘米,底是()厘米(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底是1.2分米,高是()分米(8)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如果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那么梯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

二、判断

(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他们的面积也相等。(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也相等。

(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如果上、下底之和是6厘米,那么高也是6厘米。

(4)一个长方形可以划分成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

(5)两个面积相等、形状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梯形的2倍。

三、选择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2厘米,高是4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A.40.8B.20.4C.408D.204

(2)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不可能是()

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梯形

(3)右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阴影面积是()平方厘米

A.8B.24C.16D.42(4)如右图,直线AB与DC平行,比较△ADC和△DBC面积的大小,结果是()

A.△ADC大B.△DBC大C.它的面积相等D.无法确定

(5)用四根木条作一个长方形木框,用力拉其中的一组对角线,就变成一个平行四

边形。下面第()句话的话说法是正确的。

A.因为周长没有变,所以面积也没变

B.长方形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大 C.无法判定

D.长方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求下列各图形的面积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计算

16.8÷(0.16×80-5.8)[(6.1-4.0)×0.8-1]×0.4

七、解决问题

(1)一块三角形地,底是150米,高是80米,在这块地里种小麦,平均每公顷收小麦560千克。这块地共收小麦多少千克?

(2)一块梯形铁板广告牌,上底是12.6米,下底是25.4米,高是8米,共用油漆114千克。平均每平方米用油漆多少千克?

下载初三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检测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检测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污涩(sè) 一缕(lǚ) 嗔怪(chēng) 妄下断语(wànɡ) ....B.叮嘱(zh......

    第六册课外阅读第六单元检测题

    第六单元检测题1 、给下列三段文言文加标点符号(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陈胜者阳......

    第六册课外阅读第七单元检测题大全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m 7第七单元检测题一、默写,把下列空缺的诗句补充填写上。l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树,/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_____ / ___________......

    第六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推荐五篇)

    第六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一、语言的实际运用l 、下面的句子有歧义,有几种理解?清说出消除歧义的方法。( l )母亲的回忆。答:( 2 )我们是怎样发挥顾问的作用的。答:2 .下面的文字不简明,请......

    第六册课外阅读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四单元检测题一、语言的实际运用1 、选出下列句子括号内衔接连贯、贴切的一组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木。①这儿的景色真......

    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一、语言的实际运用1 、“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边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A. 请做好准备 B. 请把电视机关上C .小说不要带来。 D 、请你告......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第五单元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17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3、 背诵课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答案

    2012——2013学年度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答案 9、A10、A11、C12、A13、B14、D 15、(1)答案示例:①成长的驿站,心灵的乐园②家是心灵的港湾 (2)答案示例:课文:《风筝》、《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