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货物生产贸易管理
4.7.2 装运条款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必须对交货时间、装运地、目的地、分批装运、转运、装运通知、滞期、速遣条款等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明确合理的规定装运条款,是保证装运合同顺利履行的重要条件。
(1)装运时间
装运时间,又称装运期,即装运货物的时间。在实践中,习惯上以货物装运的时间,或运输单据的出单日期作为卖方履行交货的时间,于是就出现了把“装运”和“交货”两个概念等同起来的情形。但在采用实际交货贸易术语的合同中,“装运”和“交货”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装运期一般早于交货期,所以不能相互代替使用。
(2)装运港和目的港
装运港是指货物起始装运的港口,目的港是指最终卸货的港口。一笔交易达成必须确定装运港和目的港,主要是为了卖方安排装运,同时也为了买方接货。在进出口交易中,装运港和目的港不仅是价格术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构成商品价格的因素,同时也与买卖双方承担的运输责任有关。因此在买卖合同中合理确定装运港和目的港具有重要意义。
(3)分批装运和转运
1)分批装运。分批装运又称分期装运,指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若干批或若干期装运。
买卖合同中作出这一规定时,称为分批装运条件。但一笔成交的货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分别装在同一航次、同一条船上,即使分别签发若干不同内容的提单,也不能按分批装运论处,因为该笔成交的货物是同时到达目的港的。
2)转运。转运指远洋货运中,货物装运后允许在中途港换装其他船舶转运至目的港。
当在买卖合同中作出规定时,称为允许转运条款。
(4)装运通知
装运通知是在采用租船运输大宗进出口货物的情况下,在合同中加以约定的条款。其目的在于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促使买卖双方的责任促使买卖双方相互配合、相互衔接。
4.7.3运输单据
运输单据是承运人收到承运货物后,签发给出口商的证明文件,他是交接货物、处理索赔与理赔以及银行结算贷款或进行收付的重要单据。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运输单据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运输单据,如海运提单、铁路运单、航空运单、邮包收据和多式联运单据,其中最主要的是海运提单。
(1)海运提单
海运提单,简称提单,是货物的承运人或其代理人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用以证明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并装上船的凭证。他说明了货物运输有关当事人(如承运人、托运人和收货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其性质与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提单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货物收据,证明已按提单所列内容收到货物,并保证按收据上所列内容交付货物;②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提单上的收货人或合法持有人有权凭提单向承运人提取货物,并可在船舶到达目的港交货之前进行转让或凭此向银行办理抵押贷款;③提单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运输契约证明,是处理双方在运输中权利和义务的主要依据。
海运提单的种类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货物是否已装船分为已装船提单和备运提单。
① 已装船提单。指承运人已将货物装上指定船舶后所签发的提单,其特点是提单上必 须以文字表明货物已装某某船上,并载装船日期,同时还应有船长或其代理人签字。
② 备用提单。又称收讫待运提单,是指承运人已收到托运货物等待装运期间所签发的提单。
2)根据提单上有无对货物外表状况的不良批注分为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
① 清洁提单。指货物在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承运人在提单上不带有明确学、宣
称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状况的文字或批注的提单。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规定,除非信用证中明确规定可以接受的条款或批注,银行只接受清洁提单,清洁
提单也是提单转让时的必备条件。
② 不清洁提单。承运人在提单上带有明确宣称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状况的文字或批
注的提单。例如,提单上批注“×件损坏”,“铁条松散”等。
3)根据收获人抬头不同分为记名提单和不记名提单、指示提单。
①记名提单。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内填明特定收货人名称,只能由该特定收货人提货,由于该提单不能背书转让,不能流通,故其在国际贸易中很少使用,又称为“不可转让提单”。记名提单一般只用于运输贵重物品或有特殊用途的货物。
②不记名提单,又称“空白提单”。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内没有指明任何收货人,谁持有提单,谁就可以提货。此种提单无需背书转让,流通性极强、风险大,故其在国际贸易中很少使用。
③ 指示提单。是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内填写“凭制定”或“凭某某人指定”字样。这
种提单可背书转让,又称“可转让提单”,在国际贸易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背书的方式又有“空白背书”和“记名背书”之分。“空白背书”仅由背书人(提单转
让人)在提单的背面签字盖章;记名背书,即转让人除签字盖章外,还必须列明受
让人(被背书人)的名称。目前在实际业务中使用最多的是“凭指定”并经空白背
书的提单,习惯上称其为“空白抬头、空白背书”提单。
4)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分为直达提单、转船提单和联运提单。
① 直达提单。是指货物从装运港装船后,中途不换船而直接运到目的港使用的提单。
直达提单上仅列有装运港和目的港的港口名称。在国际贸易中,如信用证规定货物
不准转船,卖方就必须取得承运人签发的直达提单后才能向银行办理议付货款。
② 转船提单,在这种提单上要注明“转船”或“在……港转船”字样;是指货物须经
中途转船才能到达目的港而由承运人在装运港签发的全程提单。转船提单上注有
“在某港转船”的字样,承运人只对第一承运输负责。
③ 联运提单。是指经过海运和其他运输方式联合运输时,由第一程承运人所签发的包
括全程运输的提单。他虽包括全程运输,但签发联运提单的承运人一般都在提单中
规定,只承担他负责运输的一段航程内货损责任,这种提单与转运提单性质相同。
5)根据提单内容的繁简分为全示提单和略式(或简式提单)。
①全式提单。背面略有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条款。
③ 略式(或简式)提单,此类提单背面无条款的提单。
(2)铁路运输单据
铁路运单是铁路承运人收到货物后所签发的铁路运输单据。他是收,发货人同铁路之间的运输契约。其正本在签发后与货物同行,副本签发给托运人用于贸易双方结算货款。在货物发生损失时,还可以用于铁路进行索赔。铁路运单不是物权凭证。
(3)航空运单
航空运单是航空公司收到货物后出具的货物收据和运输凭证。航空运单与海运提单性质不同,他只能表示承运人已收到货物,起到货物收据的作用,却不是物权凭证。货到目的地后,收货人不是凭航空货运单提货而是凭航空公司发出的“到货通知”提取货物。所以航空运单不能被背书转让,也不能作为有价证劵流通。航空运单不是代表航空公司的提货通知单。在航空运单的收货人栏内,必须详细填写收货人全称和地址,而不能作为指示性抬头。
(4)邮包收据
邮包收据是邮包运输的主要单据,它既是邮局收到寄件人的邮包后所签发凭证,也是收件人评已提取邮件的凭证,当有白发生损坏或丢失时它还可以作为索赔和理赔的依据。但邮包收据不是物权凭证。
(5)多是连用单据
多是连用单据是指多是连用经营人在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单据。按照国际商会《联合运输单证统一规则》的规定,多是联运经营人负责货物的全程运输。
4.8货物运输保险
4.8.1货物运输保险性质与特点
货物运输保险是指与运输过程中的货物作为保险标的,保险人承担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一种保险的一种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是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进入现代社会后,货物运输出现了内河、航空、路上、邮递等多种方式,货物运输保险也因此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一笔贸易成交后,货物在从卖方运抵买方所在地的过程中,在运输、装卸、仓储各个环节中,均面临这由于各种外来原因遭受损失的风险。货物运输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损失补偿机制,有利于货物运势的风险转移和安全防损工作,为贸易交往提供了保障,在贸易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一般的财产保险相比,货物运输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保险标的标准性。一般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是禁止的,而货物运输保险所承保的标的处于流动状态。
2)保险责任范围的广泛性。除了与一般财产保险一样负责表现标的直接损失和为减少
损失所指出的施救费用外按照国际惯例,货物运输保险,对海上发生共同海损牺牲
和分摊费用,也负责赔偿。
3)保险利益的多变性。承保的运输货物在保险期间内可能会经过多次专卖,被保险的货物转移时,保险利益也随之转移,因此最终保险合同保障的受益人不一定是保险
单注明被保险人而是保单持有人。
4)保险合同的自由转让性。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合同通常随着保险标的、保险利益的转移而转移,无需通知保险人,也无须征得保险人的同意,保险单可以用背书或其
他习惯方式加以转让。
5)保险价值的定值性。货运险是定值保险,投保时按照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事先约定的保险价值确定保险金额,发生全部损失时,无论损失时保险货物的市价多少,保险
人按约定的保险价值赔付。
6)保险合同的不可解除性。货物运输保险自保险责任开始后,合同当事人不得接触合同。
根据不同的标准,货物运输保险可以有多种分类。按照运输工具的不同,可以分为海洋、路上、航空运输保险等;按照运输设计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和国内货物运输保险。
4.8.2海洋运输货物保险
海洋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货物运输方式,海洋运输保险是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最基本形式,是货物运输保险乃至保险的起源,承保海洋运输货物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其他外来风险其中,海上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海上意外事故包括船舶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外来风险包括偷窃、淡水雨淋、断量、渗漏等。在我国,国际货物运输最常用的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是中国保险条款(C.I.C.条款),该条款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审批颁布,包括基本险条款和附加险条款。
下面就以中国保险条款为例,介绍海洋货物运输保险。
(1)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基本险
基本险又称主险,可以独立承保,而不必附加与其他险别下。中国保险条款中的基本险条款即《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在该条款中,根据保险责任范围的不同,海洋货物运输分为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其保险责任范围分别介绍如下:
1)保险责任。
①平安险(英文简称F.P.A)。英文字面意思是“不负责单独海损”,但已经不能准确反映此险种的实际责任范围。该险种承保保险货物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全部损失及意外事故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相关费用。平安险责任范围具体如下:
A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自然灾害造成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
B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意外事故造成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C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焚毁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D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整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E被保险人对遭受承保责任内危险的货物采取抢救、防止或减少货损的措施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但以下不超过该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
F运输工具遭遇海难后,在避难港由于卸货所引起的损失以及在中途港、避难港由于卸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H运输契约订有“船舶互撞责任”条款的,根据该条款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得损失。②水渍险(简称W.A):英文字面意思是“不负责单独海损”。除包括上列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赔偿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③一切险(简称A.R)。一切险并不是承保所有的风险。其责任范围除包括上列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还包括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或部分损失。一般认为,一切险的责任范围在水渍险责任范围基础上,增加了11种一般附加险的责任范围。
2)除外责任。除外对于进一步明确保险责任,特别是判定是否属于一切险的保险责任有重要作用。以下除外责任适用于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①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②属于发货人的责任所引起的损失;③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④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造成的损失或费用;⑤海洋运输货物战争险条款和货物运输罢工险条款规定的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
(2)海洋运输货物保险附加险
附加险是指不能单独投保,必须在投保基本险(主险)的基础上才可以加保的险种。我国保险条款中的基本险又分为一般附加险、特别附加险和特殊附加险三类。
1)一般附加险。一般附加险承保可能导致货物损失的海上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外的外来风险,包括11种,即:①锈损险;②偷窃、提货不着险;③受潮受热险;④渗漏险;破损、破碎险;⑥混杂、玷污险;⑦钩损险;⑧短量险;⑨淡水雨淋险;10串味险;11包装破裂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一般附加险的责任范围已经包含在海洋运输货物一切险的责任范围中,也是一切险与水渍险责任范围的主要区别所在,投保一切险时,不必再另行附加,在投保平安险或水渍险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附加。
2)特别附加险。特别附加险承保的风险,与政治、国家政策法令和行政措施、航行习惯等有关,包括拒收险、交货不到险、黄曲霉素险、进口关税险、舱面险以及货物出口到港澳地区的存仓火险责任等6种。
3)特殊附加险。主要包括罢工险、战争险两种。
① 罢工险。承保保险货物由于罢工活动相关人员的行动或恶意行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共同海损、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② 战争险。负责赔偿被保险货物由于战争、类似战争行为和敌对行为、武装冲突或海盗行为,或由各种常规武器所致的损失,以及由此引起的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3)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专门险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专门险,是根据一些货物的特性而专门制定 的险别,适用于特定的货物,可以单独投保。主要包括:
1)海洋运输冷藏货物保险。适用于需要冷藏运输的鲜货。
2)海洋运输散装桐油保险。适用于再运输途中容易受到污染、变质等损失的桐油。
(4)国际通用的其他条款
在国际保险市场上,一般国家的保险组织都制定有自己的保险条款,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伦敦保险业协会和美国海上保险人协会所制定的条款。英国伦敦保险业协会所制定的《协会货物条款》(简称I.C.C)更使长期被世界各国奉为经典,共有6种险别:①协会货物条款(A)【简称I.C.C(A)】;②协会货物条款(B);③协会货物条款(C);④协会战争险条款(货物);⑤协会罢工险条款(货物);⑥恶意损失险。I.C.C条款被国际市场广泛接受。在我国,保险公司也可以应投保人的要求,按照《协会货物条款》签订保险合同。
4.8.3 其他运输方式的保险
除了海洋运输外,铁路、公路、航空也成了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运输方式,以这些运输方式运送的货物,分别适用于陆上运输保险和航空运输保险。此外,对于通过邮政局以邮包方式递送的货物,无论使用何种运输工具(邮包经常会通过两种以上的运输工具运送),均可以投保专门的邮包保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采用国际多式联合运输形式的越来越多,与之相适宜的保险方法应运而生。
4.8.4 货物运输保险的安排
(1)在投保货物运输保险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1)投保人的确定。凡以CIF和CIP条件成交的货物,由卖方办理投保手续,按FOB、CFR、FCA和CPT条件成交的货物,由买方自行办理保险。
2)保险险别的选择。不同的险别,保险责任不同,保险费用也不同。投保人在选择
第二篇: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处置宣传材料
威海海关关于加强加工贸易项下边角料等
保税货物监管的意见
一、概念界定.....................................................2
二、处置方式.....................................................3
(一)企业申请内销上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3
(二)企业申请退运上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4
(三)企业申请放弃上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5
(四)其他处置情形............................................5
三、内控要求.....................................................7 附件1:《海关总署就保税料件处理等问题答问》.......................8 附件2:《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税业务办理须知》..................10 附件3:相关规章规定............................................12
为帮助企业正确理解海关加工贸易政策及监管事宜,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及申报行为,引导企业合理处置加工贸易项下边角料等保税货物,现将海关后续监管的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概念界定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单耗,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加工条件下加工单位成品所耗用的料件量,单耗包括净耗和工艺损耗。
边角料,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海关核定的单位耗料量内(以下简称单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再用于加工该合同项下出口制成品的数量合理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剩余料件,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过程中剩余的、可以继续用于加工制成品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
残次品,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严重缺陷或者达不到出口合同标准,无法复出口的制品(包括完成品和未完成品)。
副产品,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加工生产出口合同规定的制成品(即主产品)过程中同时产生的,且出口合同未规定应当复出口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产品。
受灾保税货物,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出口业务中,因不可抗力原因或者其他经海关审核认可的正当理由造成灭失、短少、损毁等导致无法复出口的保税进口料件和制品。
二、处置方式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加工后产生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及受灾保税货物属海关监管货物,未经海关许可,任何企业、单位、个人不得擅自销售或者移作他用。
企业可申请退运、内销保税料件及边角料,若因故无法退运或内销的,企业可申请放弃。
(一)企业申请内销上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
1.申请内销边角料,外经贸部门免予审批,企业直接报加工贸易核销科核准并办理内销有关手续。
(1)按照边角料的报验状态归类后适用的税率和审定的边角料价格计征税款,免征缓税利息;
(2)按照边角料的报验状态归类后,属于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环保总局及其授权部门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免于提交许可证件。
2.申请内销剩余料件或者内销用剩余料件生产的制成品,按照下列情况办理:
(1)剩余料件金额占该加工贸易合同项下实际进口料件总额3%以内(含3%)、且总值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外经贸部门免予审批,企业直接报加工贸易核销科核准,在对剩余料件按照规定计征税款和税款缓税利息后予以核销。剩余料件属于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环保总局及其授权部门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免于提交许可证件。
(2)剩余料件金额占该加工贸易合同项下实际进口料件总额3%以上或者总值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由外经贸部门按照有关内销审批规定审批,海关凭外经贸部门批件对合同内销的全部剩余料件按照规定计征税款和缓税利息。剩余料件属于进口许可证件管理的,企业还须按照规定提交有关进口许可证件。
(3)使用剩余料件生产的制成品需内销的,海关根据其对应的进口料件价值,按照本条第(1)项或者第(2)项的规定办理。
3.加工贸易企业需内销的副产品,由外经贸部门按照副产品实物状态列明内销商品名称,并按加工贸易有关内销规定审批,海关凭外经贸部门批件办理内销有关手续。
(1)加工贸易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者经回收能够提取的副产品,未复出口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向海关备案或者核销时应当如实申报。
(2)内销副产品,按照副产品的报验状态归类后的适用税率和审定的价格,计征税款和缓税利息。
(3)按照副产品的报验状态归类后,如属进口许可证件管理的,企业还须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许可证件。
4.加工贸易企业内销上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如涉及关税配额管理、特别关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保障措施关税或者报复性关税)管理从其规定。
(二)企业申请退运上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
加工贸易企业因故申请将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或者受灾保税货物退运出境的,海关按照退运的有关规定办理,凭有关退运证明材料办理核销手续。
(三)企业申请放弃上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
加工贸易企业因故无法内销或者退运而申请放弃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或者受灾保税货物的,凭企业放弃该批货物的申请和海关受理企业放弃货物的有关单证经海关核实无误后办理核销手续。放弃的货物按照下列情况办理:
1.经海关核定有使用价值的,由主管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条第四款的规定变卖处理;
2.经主管海关核定无使用价值的,由企业自行处理; 3.对按照规定需进行销毁处理的,由企业负责销毁,海关凭有关销毁的证明材料办理核销手续。
(四)其他处置情形 1.剩余料件结转
加工贸易企业申请将剩余料件结转到另一个加工贸易合同使用,限同一经营单位、同一加工厂、同样进口料件和同一加工贸易方式。凡具备条件的,海关按规定核定单耗后,准予企业办理该合同核销及其剩余料件结转手续。剩余料件转入合同已经商务主管部门审批的,由原审批部门按变更方式办理相关手续,如剩余料件的转入量不增加已批合同的进口总量,则免于办理变更手续;转入合同为新建合同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按现行加工贸易审批管理规定办理。
同一经营单位申请将剩余料件结转到另一加工厂的,应当经主管海关同意并缴纳相当于结转保税料件应缴税款金额的风险担保金;对已实行台账实转的合同,台账实转金额不低于结转保税料件应缴税款金额的,经主管海关同意,可以免予缴纳风险担保金。2.受灾保税货物的处置
加工贸易受灾保税货物(包括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在运输、仓储、加工期间发生灭失、短少、损毁等情事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及时向主管海关报告,海关可以视情派员核查取证。
1.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加工贸易受灾保税货物,经海关核实,对受灾保税货物灭失或者虽未灭失,但完全失去使用价值且无法再利用的,海关予以免税核销;对受灾保税货物虽失去原使用价值,但可以再利用的,海关按照审定的受灾保税货物价格、其对应进口料件适用的税率计征税款和税款缓税利息后核销。受灾保税货物对应的原进口料件,属于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环保总局及其授权部门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免于提交许可证件。企业在规定的核销期内报请核销时,应当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1)商务主管部门的签注意见;
(2)保险公司出具的保险赔款通知书或者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有关检验检疫证明文件;
(3)海关认可的其他有效证明文件。
2.除不可抗力因素外,加工贸易企业因其他经海关审核认可的正当理由导致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在运输、仓储、加工期间发生灭失、短少、损毁等情事的,海关凭商务主管部门的签注意见、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和保险公司出具的保险赔款通知书或者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有关检验检疫证明文件,按照规定予以计征税款和缓税利息后办理核销手续。本款所规定的受灾保税货物对应的原进口料件,如属进口许可证件管理范围的,企业须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有关进口许可证件。本办法第四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免于提交进口许可证件的除外。
三、内控要求
企业应当对保税货物和非保税货物统一记账、分别核算;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置规范的财务账簿、报表,记录保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有关保税货物的进出口、存储、转移、销售、使用和损耗等情况,如实填写有关单证、账册,凭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和核算;应在保税货物海关监管期限以及其后3年内保存上述资料,以备海关核查。
(一)凡在海关备案或注册的来料加工厂有下列账册、凭证和报表所反映的业务活动的,必须按照海关稽查条例、有关会计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和保管下列账册、凭证和报表:
1.进出存账及相关凭证。包括原材料账、产成品账、边角废料账、生产设备账、委托加工和受托加工账,入仓单、送(出)货单、领料单、退货单、边角废料处置单,其他反映来料加工保税货物真实物流情况、来料加工不作价设备的使用和处置真实情况的账簿与单证。保存15年。
2.反映每批量完工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情况的账册或记录。保存15年。
3.银行存款账和现金日记账。保管25年。
4.与加工过程有关的资料,包括订单、生产令(制造令)等。保管15年。
5.反映资金往来等情况的其它有关账册。保管15年。
(二)凡在海关注册的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有下列账册、凭证和报表所反映的业务活动的,必须按照海关稽查条例、有关会计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和保管下列账册、凭证和报表:
1.进出存账及相关凭证。包括原材料账、产成品账、车间领用料件账、边角废料账、生产设备账、委托加工和受托加工账、收/送货与转厂对照账,入仓单、送(出)货单,领料单、退货单、边角废料处置单,其他反映进料加工保税货物真实物流情况、减免税设备的使用和处置真实情况的账簿与单证。保存15年。
2.反映每批量完工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的账册或记录。保管15年。
3.与加工过程有关的资料,包括订单、生产令(制造令)等。保管15年。
4.我国会计法规规定设立和保管的其他会计账册,凭证、报表。
(三)凡在海关注册的从事与进出口活动直接有关的其他保税加工企业有下列账册、凭证和报表所反映的业务活动的,必须按照海关稽查条例、有关会计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和保管下列账册、凭证和报表:
1.进出存账及相关凭证。包括商品进出账、生产设备账,入仓单、送(出)货单、退货单。保存15年。
2.银行存款账和现金日记账。保管25年。
3.反映与资金往来等情况的其他有关账册。保管15年。附件1:《海关总署就保税料件处理等问题答问》
进口保税料件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每天都有大量的边角废料产生,它们不但占用库房场地,有的甚至影响了厂区环境。
问:这些边角废料企业可以自行处理吗? 答:只要是进口保税料件,不管你是所有人还是实际使用人,除了加工成品复出口以外,以其他的任何方式进行任何处置都必须获得海关的批准同意。
问:哪些属于进口保税料件?
答:进口保税货物不但包括保税料件自身,还包括由此产生的所有衍生物,除了上述涉及到的边角废料外,还包括半成品、副产品、残次废品、边角余料、因灾受损货物等等。
问:保税料件的正当出路在哪里?
答:一是复出口。无论是成品还是其他各种形态的副产品,通过正常途径复出口,拉到境外随你怎么处理都是可以的。
二是补税内销。无论是料件本身,还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或者其他衍生物,如果要内销,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事先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经过海关审核并补征关税以后才可以进行。其中料件和成品内销,必须首先取得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属于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还必须先申领到相应的许可证后,再到海关办理补税内销。
三是内部的回收循环再利用(例如塑料制品的下脚料)。需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这样的回收加工也应该事先报告海关,回收加工形成的成品必须全部进入保税料件账册。
四是放弃。根据企业提出的放弃申请,海关可以根据保税料件及其衍生物的实际情况要求企业将放弃货物运送至指定地点;属于需要销毁的,必须按海关要求进行销毁并将销毁过程作出记录,以备海关核查。
问:什么情况下,企业可处理保税料件? 答:就保税料件而言,向海关提出放弃申请后,海关认定无任何商业价值的部分。对于这部分料件,企业才可以处理。
附件2:《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税业务办理须知》
(一)作业流程
1.填写内销征税呈批表、企业内销征税申请、加工贸易货物内销征税预录入清单;
2.交纳50元预录入费;
3.内销征税联系单录入(每周二、四); 4.递交如下单证(1)料件内销:
A.内销征税呈批表 B.企业内销申请 C.内销批准证
D.内销商品相关许可证件及复印件 E.加工贸易货物内销征税预录入清单
F.预录入打印的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税申报单 G.原进口合同、发票、进口报关单、手册复印件 H.《代理报关委托书及委托报关协议》 I.海关需要的其他单证。(2)边角料、副产品内销:
A.内销征税呈批表 B.企业内销申请
C.加工贸易货物内销征税预录入清单 D.预录入打印的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税申报单 E.《代理报关委托书及委托报关协议》
F.企业废料收购合同、销售发票或收据及其他销售记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公章(若无,需提供情况说明)
G.海关需要的其他单证
5.海关审核内销征税联系单及随附单证,企业报关员在打印的联系单上签字确认;
6.办理通关手续,在报关单随附单证栏必须填写c(小写字母)开头的内销征税联系单编号;
7.报关单放行后将报关单及税单复印件10日内交核销科档案管理人员存档;
以上流程适用于料件、边角料、副产品内销征税等贸易方式,适用于纸质手册、电子手册及电子账册。
(二)注意事项
1.电子账册企业办理边角料内销业务时,需在“内销征税预录入清单”备注栏、“内销征税呈批表”、“企业内销申请”中注明核销周期及相应日期。电子账册企业在每次核销周期结束后,要主动递交边角料补税申请,若未在下次核销之前递交申请,暂停电子账册执行。
2.剩余料件金额占实际进口料件总额3%以内(含3%)、且总值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免收内销批文及许可证件。
3.纸制手册与电子化手册办理内销征税业务时,需在手册进出平衡后,手册有效期前办理。各企业在递交补税申请前,应确认手册无未结关报关单。
4.同一企业若有多本手册申请合并补税时,需将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手册分开办理。合并补税的手册,可直接将补税报关单及税单附于手册中进行核销,无需再由内销岗位签批。
5.如实申报损耗率。例如有些料件在手册或账册中没有备出损耗率,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损耗,且产生的边角料有利用价值,企业除应及时变更手册或账册外,在内销补税申请向海关说明,并以实际损耗率来计算边角料,做到如实申报。
附件3:相关规章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 》(海关总署令第16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1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55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50号)
5.《关于调整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收利息适用利息率有关问题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13号)
6.《关于加工贸易内销货物审价问题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5年第33号)
第三篇:危险品货物管理
浅谈如何完善内贸集装箱危险货物港口操作管理
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万荆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扩大的运输需求推动了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的显著增长,今天,沿海南北运输中内贸集装箱发展已是如火如荼,长江、珠江等内河水系的集装箱运输也正方兴未艾,虽然仍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全国内贸集装箱未能与外贸集装箱运量平分秋色,一较高下,但在沿海、内河各大小港口,无不纷纷把“内外贸两手抓,力克长短腿现象”作为近期乃至远期规划来抓,可以预期,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然而,在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中,由于先天条件的缺陷,宏观调控力度的不足,企业竞争的无序性,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隐患,随着运输量的持续高速增长,问题非但未能解决,相反,隐患日益凸现。其中,危险货物集装箱(以下简称“危品箱”)的操作就是一个极其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并已成为足以将有关的港航企业陷入危机四伏的窘境。
二、内贸危品箱在港口操作管理的现状
1、内贸危品箱量统计情况
据对全国各主要沿海集装箱码头的调查信息显示,在各港口内外贸集装箱吞 吐总量中,外贸危品箱约占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3%左右,而内贸危品箱占内贸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平均不到0.3%(比例最高的港口为0.9%,最低的不到0.1%)。如果按此比例推算,在去年全年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的吞吐量中内贸危品箱只有约2万TEU左右,今年也不会超过3万TEU。
2、各港口对内贸危品箱的操作管理之异同
⑴、各港对危品箱的准入条件不一致。基本上,大多数港口对第1、2、7类危品箱在公开不承接装卸、储存业务方面较一致,但对其余的各类就有诸多的不同,有的港无论一级、二级危品箱是来者不拒,有的是对一级危品箱一概不接,有的则是有选择性地对某些高危险性的声明不接,有的是对外贸危品箱准入条件较宽,对内贸危品箱反而较严,当然,也有并不截然区别对待内外贸危品箱的港口。
⑵、多数港口都制定了相应的集装箱危险货物操作规程、危品箱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等。但对内贸危品箱是否可以在港内危险品专用堆场临时堆放,各码头执行标准不一。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危品箱堆场的硬件条件要求相当严格,对在港内临时堆存的危品箱量进行严格控制,而对内贸危品箱能否在港区内堆存并没有具体的规定。部分有危险品作业许可证的码头,有限的堆场容量只能用来存放外贸危品箱,而对内贸危品箱则实行直装直卸的操
作方法。有些码头只对交通部规定的几类危品箱实行直装直卸,而允许其他类别的内贸危品箱在港内临时存放。
⑶、各港口企业对危品箱的日常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如在高温季节对场内的危险品箱的测温、喷淋降温工作,有的当箱体温度达到35摄氏度时进行喷淋,有的是室外温度达到30度就进行喷淋,有的是定时喷淋,还有部分码头规定当气温达到35度时,白天某时段停止易燃、易爆危品箱进场。⑷、收费差异较大。相对于普通货物,各港口对内贸危品箱收费一般高1.2-2倍不等,个别港口危品与普通货收费相同,但比外贸危险品箱收费要略低。⑸、由于地方管理的政策差异,部分港口对集卡拖运危品箱进行严格的资质证审查、把关,而有些港口则没有同类的规定,或即使有也没有严格执行。
三、目前内贸集装箱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货主/货代瞒报危险品现象严重,使港航企业的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潜在威胁。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科技越是发达,各行各业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消费需求就越是与日俱增,无论是工矿企业、化工企业,还是电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甚至农业等大量生产、使用、储存危化品早已不是秘密。在流通环节上,除了外贸进出口,内贸危品箱同样是集装箱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空运、铁路运输的客观条件限制最大,与公路、水路运输方式相比危品箱承运量可说微不足道。公路运输具有单元小、速度快、调度灵活等优点,现在或将来仍会是危品箱运输的主要承担者,但超过一定路程距离后,水路运输单元大、成本低的优点就足以使其比公路运输有着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利用水路运输的内贸危品箱绝不在少数。
那么,按我们调查显示的统计数据上,内贸危品箱仅占内贸集装箱吞吐量的不到0.3%,这说明了什么?
事实上,据行内人士反映,内贸危品箱的量并不比外贸少,只是由于内贸集装箱运输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利益的驱动下,众多货主/货代公司在托运时瞒报才导致内贸危品箱的统计数远比实际数要低,这也许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问题是,危化品作普通货物托运,实际上已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
⑴、案例一
2004年7月,某公司的“南泰27号”货轮中装载有保险粉的集装箱发生自燃,引发特大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一案,就是以“添加剂、滑石粉”的名称托运,“保险粉”不“保险”,这也许是无知的货代刻意瞒报时所意想不到的,事故导致承运人、启运港港口当局、码头、当地海事部门均蒙受了“不白之冤”,在经济上、形象、声誉上均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⑵、案例二
今年7月,在北方运至广州的集装箱船舶上,被发现一个以“纸浆”名义托运的集装箱内流出带有刺鼻异味的不明液体,后经追查,确定为国内危规号为82021的“环己胺”,国际危规号UN2357,属于第八类的腐蚀品,副危险性为易燃性。“环己胺”与“纸浆”两者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⑶、案例三
无独有偶,也是今年的7月,从北方运往广州的一票货中,舱单仅记载货名为三氯乙烯,但舱单、舱图包括电子舱单以及集装箱箱体上均没有将这种本属于第6.1类危险品按规定作好标志、标记、标牌,显示为危险品,后被海事处发现对承运人、货主进行了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除非码头单证处理人员具有很高的危险品专业知识,否则很难发现货主/承运人瞒报了危险品。
以上数例,仅仅是我国内贸海运上曾发生的危品箱瞒报事例中的个案,即使有些尚未酿成事故,但其中的隐患足以令当事单位捏把冷汗。
2、国内水路危规与国际危规对危险品的划分标准不同,也使港口无所适从。如有些货物在国际危规中作为危险品处理,在国内运输段却规定可不作危险品,但实际上在操作管理上还是要按危险品的标准来执行,这就增加了码头的管理成本和风险,而要按危险品收费却又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
3、部分码头危险品箱堆场、设备、设施不足或者不符合要求,发生事故难以实施及时的扑救;港口管理当局对内贸危险品箱在港口的限制要求不一,以至各港管理不统一,客户对管理松、严不同的码头有了更多的选择,码头被推上了不良竞争的地位。
4、港口具备具有危险品专业知识的管理、作业人员不足。目前,各港口虽然都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接受过专业培训、持上岗证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但未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要,而且码头装卸工、主要设备的司机现在基本上都是劳务外包工人,流动性强,培训不及时,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缺少专业知识使危品箱的操作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6、多数港口对进港的集装箱及至危品箱欠缺审核工作意识,货主、船公司或代理提供的单证或电子信息有没有货名,有没有危险货物信息资料,谁去核查?能否从单证中检查出来?查到某些接近危险品品名但无法直接确定的,客户在质疑或狡辩时,谁能做出权威的鉴定呢?这些都涉及到岗位机构的设置、责任、专业水平等,也涉及到港口与社会有关职能部门的合作程度及关联,其实这也是目前我们许多港口危险货物管理上的薄弱之处。
四、造成内贸危品箱瞒报现象层出不穷的原因
1、国内不少货主、货代甚至承运人或代理对危险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或者存在侥幸心理,为了逃避危险品运输的高额费用和繁琐的申报手续,甚至在危
险货物与普通货物不同的运价、使费中赚取差价、非法牟利,在利益的驱动下,置安全、法律于不顾,不惜瞒报集装箱内危险品的真实货名,违法操作。
部分船公司业务员只顾揽业务,对托运业务没有严格地核实、检查把关,没有明确货名申报的法律责任,助长了托运人的这种违法意识。
2、CY/CY条款下的集装箱进出港区,港口仅凭封志状况、封条号、箱体、箱号进行交接,货主瞒报他们也“浑然不知”,更无权破封开箱验货。由于少了海关监管这一层关系,内贸货主明显变得有恃无恐,虽然交通部《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指定各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该港口的危险货物管理工作,但内贸普通货物运输无需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因此,如果货主/货代把危险品货物匿报为普通货物,则港口管理部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监管作用。尽管法律也赋予港口管理部门对内贸集装箱进行抽查的权限,但内贸箱在码头停留的时间相当短,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要想抽中瞒报的集装箱的机会微乎其微!
3、从发货人到收货人,集装箱运输中间经过多种运输方式的转换,监管执法部门也随着集装箱的移动而转移,虽说监管部门的权利也不小,但实际上对集装箱货物的监管能力相当有限。其实能真正对装箱货物起到把关作用的只能是货物装箱地点的质检部门或专门主管部门,但有关法律法规并没有为这些部门明确责任,而目前,内贸装箱没有强制理货或第三方检验证明,源头缺乏把关者,这为托运人隐瞒危险品名提供了机会。
4、一方面,托运人利益当头,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港航企业乃至政府部门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做到依法管理是最主要的原因。.5、尽管我国有《港口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体系,对危险货物运输各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但由于管理主体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职能上存在严重交叉,催生了监管盲区,多头管理变成了管而不力,有法难依。
另外,纵观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大多注重在行为模式上予以规范,但在明确法律后果方面却仍有许多不足,这也就是说,作为港口我们所能依据的法律规范并不完善,只有禁止性规范,只有行为规则,但缺乏法律制裁的权限去规范、防止、制止以上违法操作行为。
五、内贸危品箱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后果
由于危险品具有的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污染等危害性,在运输过程中一旦防护不当或操作不当就会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毁损的事故甚至灾难,装卸、运输危险品风险之高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港航企业操作时无法知悉真正货名,就根本无法预知风险,没有按危险品的强制规范操作,只会人为地加大了危险性,发生事故的几率更是成倍提高。并且在不知真实货名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很难立即采取适当的针对性抢险救援措施,万一用错扑救材料或措施,事态更会被迅速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曾发生的多起集装箱瞒报危险货物事故也证明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在水路运输中,两港(启运港、目的港)一航实际是同样的利益均沾者,有着安全、妥善地交接、搬移、装卸、运输、保管货物的共同责任,也有着共同的风险,如果对危险品把关不严、管理不善,一旦酿成事故,直接影响到海上交通安全、港区安全、社会安全,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港方、航方既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这一切都非企业能承受之重责。
六、关于规范内贸集装箱危险品港口操作管理的建议
1、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我国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规范内贸危品箱操作。对国内水路危规的修订、更新、完善要与国际危规步调一致,以适应国内运输市场的需求。
2、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功能,建立港口信息平台,加强沟通,共同监控,推广危险品管理的先进经验,逐步统一管理标准、费收标准,以及对政策的执行步调一致。对常见内贸危险货物的品名、流向、运输方式、用户、管理特点等实施系统记录,交流管理经验,对一些曾发现有瞒报行为的客户实行内部黑名单制度,对发生的案例作出内部通报,及时示警,重点监控。
3、交通主管部门建立完善对企业危险品申报员的培训考证制度,明确危品申报员的法律责任,落实瞒报追究制,以增强货主、货代、船代有关人员的法制意识,自觉如实申报。
4、各港务必对内贸危品箱的管理重要性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目前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尽快建立健全内贸危品箱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规范安全生产问责制,制定完善危险品作业安全措施、应急措施以及事故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认真演练。加大对危险货物管理的投入,在软硬件设施上加快建设,用严谨的法制理念、科学的发展观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指导和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港口必须不断加强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危险品管理知识培训,要求所有相关的作业人员都要明确其中的法律责任,尤其是在内贸货物没有海关监管的条件下,落在港航方面的担子会更重,管理责任与法律后果同等重要,因此要切实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促使认识到位,责任到位。
各港内设立危品箱进出港原始台帐,执行作业申报制度、催提疏运制度,对危品箱在港动态重点跟踪,重点监管,重点疏运,及时报告危品箱动态。如有条件的最好设立专人审核进出港单证,对有怀疑的货物品名可以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同开箱检查,求证落实,确保安全。
5、积极与船东联系,取得共识,联手打击危险货物瞒报行为,建议或要求承运人在承接托运业务时,用单证形式让托运人明确签订对货名申报保证真实性的责任状,确认在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6、港口可定时召开客户协调会,宣传国家对危险货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港口行业的安全形势及安全工作要求;解释有关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工作政策的必要性;阐明瞒报危险货物的危害性以及法律后果;通报案例,以警醒广大客户遵章守法,共同维护港航货安全,维护港航货共同利益,在不断发展贸易、发展生产的同时,维护社会安全,达到共赢的目的。
7、除港航联手共同打击危险品瞒报行为外,还可以主动与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建议实行鼓励举报制度,对举报瞒报危险品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保护和奖励,对经查核落实瞒报者依法查处,并行通报。
七、结束语
危险品的运输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关系社会方方面面,风险与利益共存,“谈危色变”固不应该,藐视责任,投机取巧更不可取。搞好危险品管理,对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社会安定能起到重要作用,这一切都需要政府有力的宏观调控,依法治理、科学治理,港航企业更要以社会责任为重,规范管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就内贸集装箱危险货物港口管理方面做出探讨,谨供同行参考。
点评:内贸集装箱危险品管理上的漏洞,还是比较大的,潜在的危害性很大。文章对此问题的分析很到位,对策措施也很具体清晰。(本文获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2005高峰论坛“天津港杯”论文竞赛优胜奖)
第四篇:加工贸易货物综合实务题1
加工贸易货物综合实务题
<综合实务题·不定项选择>上海申华进出口公司(加工贸易A类管理企业)从境外购进价值100000美元的棉胚布一批,委托浙江嘉兴嘉顺针织制品公司(加工贸易B类管理企业)加工生产出口袜子。该加工合同履行期间,因境外发货有误,部分原料未能及时到货。为确保履行成品出口合同,申华公司报经主管海关核准,使用本企业其他进口非保税料件进行内部串换。合同执行完毕,尚有剩余料件,拟结转加工。
根据上述案例,解答下列问题:
1、本案例涉及的委托加工在海关管理中称为:
A、跨关区外发加工
B、跨关区异地加工
C、跨关区深加工结转
D、跨关区联合加工
2、本案例涉及的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手续应由:
A、申华公司到嘉顺公司所在地主管海关申请办理
B、申华公司在所在地主管海关申请办理
C、嘉顺公司在所在地主管海关申请办理
D、嘉顺公司到申华公司所在地主管海关申请办理
3、该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时,其银行保证金台帐应按下列规定办理:
A、不设台帐
B、设台帐,但无须缴付保证金
C、设台帐,并按进口料件应征税款的50%缴付保证金
D、设台帐,并按进口料件应征税款缴付保证金
4、该加工贸易合同执行期间所发生的料件串换及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串换的料件必须是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
B、串换的料件关税税率为零
C、串换的料件不涉及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
D、串换下来的同等数量料件,由企业自行处置
5、该项加工合同内剩余料件的结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在同一经营单位、同一加工工厂的情况下结转
B、应在同样的进口料件和同一加工贸易方式的情况下结转
C、应向海关提供申请结转的书面申请、剩余料件清单等单证和材料
D、应办理正式进口报关手续,缴纳进口税和缓税利息
第五篇: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的中后期管理规范
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的中后期管理规范
及企业需注意的问题
所谓加工贸易中后期是指企业申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后至手册向海关申请核销并由海关核销结案后三年这一段时期。
加工贸易货物,是指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口料件、加工成品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
加工贸易货物是海关监管货物,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实施保税监管制度,是保税货物之一。
经营保税货物的储存、加工、装配、展示、运输、寄售业务和经营免税商店统称经营保税业务,海关对经营保税业务的各项监管制度统称保税制度。
建立保税制度有利于简化海关手续,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转口出口,发展对外贸易,被称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海关监管制度。我国现行的保税制度主要分为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制度、保税仓库制度、保税工厂制度和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制度。
因为保税货物进出口时,未办理纳税手续和未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所以办妥通关现场海关放行手续时,其通关手续仍未真正意义的完结。这些货物海关虽然已经放行,货物进入仓储或加工环节,但是,由于进口时未缴纳进口关税和未交验许可证件,所以,该货物仍然属于海关监管货物。企业在货物储存、加工直至核销结案期间,仍然继续承担办结通关手续的义务。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中后期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加工贸易货物的成品出口、余料结转、内销征税、放弃销毁、退运出境等的处置审核,以及手册核销结案的审核。
海关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核查和稽查。
1、相关概念:
(1)、剩余料件,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过程中剩余的可以继续用于加工制成品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
(2)、边角料,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海关核定的单位耗料量内、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再用于加工该合同项下出口制成品的数量合理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3)、残次品,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严重缺陷或者达不到出口合同标准,无法复出口的制成品(包括已完工成品和未完工成品)。
(4)、副产品,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加工生产出口合同规定的制成品(即主产品)过程中同时产生的,且出口合同未规定应当复出口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产品。
2、处理方法及期限:
对于履行加工贸易合同中产生的上述剩余料件、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企业必须在手册有效期内处理完毕。
处理的方式有内销、结转、退运、放弃、销毁等。所有处理方式都必须填制报关单报关。有关报关单是企业手册报核的必要单证。
3、海关对进口料件在加工成品过程中的监管:
海关对进口料件在加工成品过程中的监管,主要包括对加工工艺流程、进口料件的使用
情况、单耗标准、及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等方面进行监管。
(1)保税料件串换、添加非保税料及退运的规定:
①、加工贸易项下进口料件,应当专料专用。
因加工出口产品急需,经海关核准,经营企业保税料件之间、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可以串换,但料件串换仅限于同一企业,并应当遵循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不牟利的原则。
来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不得串换。
②经营企业因加工工艺需要,必须使用非保税料件的,应当事先向海关如实申报使用非保税料件的比例、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海关核销时在出口成品总耗用量中予以核扣。
③经营企业进口料件因质量问题、规格型号与合同不符等原因,需返还原供货商进行退换的,可以直接向口岸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已经加工的保税进口料件不得进行退换。
④加工贸易串料申请。
经营企业因加工出口产品急需,申请本企业内部进行料件串换的,须提交书面申请并符合下列条件:
——保税料件之间以及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的串换限于同一企业,必须符合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的条件;
——保税料件和国产料件(不含深加工结转料件)之间的串换,必须符合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关税税率为零,并且不涉及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的条件;对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发生串换,串换下来同等数量的保税料件,经主管海关批准,由企业自行处理。
(2)、加工产品用途的限制
保税加工产品应当直接或间接地复运(或返销)出境。但是,由于贸易方面的原因,当经营单位无法在将产品复运(或返销)出境时,或者境内单位或者企业有购买需求而转为内销,则必须先经过商务部门批准,并按相应的通关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补交税款及缓税利息后才能解除海关监管。
(3)、保税加工海关监管时限规则(即保税期限)加工返销(或复出)的期限。海关一般是按照商务部门审批的加工贸易合同日期执行相应的保税期限,原则上保税期限不超过1年。即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应自进口之日起1年内加工成品返销出口(或复出口)。如企业因故需申请延长合同期限,海关凭商务部门的批件办理延期手续,延期不超过两次,一次不超过六个月,也就是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在国内的加工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4)、核销期限。
加工贸易保税货物报核期限。纸质手册和电子化手册,在手册到期之日或执行完毕或最后一批加工成品出口后的30天内应向海关申请办理核销手续。如果企业不按规定的期限向海关申请核销,海关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追缴税款、罚款、停止批准保税备案等。
(5)、外发加工
经营企业申请开展外发加工业务,应当如实填写《加工贸易货物外发加工申请审批表》及《加工贸易外发加工货物外发清单》,经海关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外发加工。外发加工完毕,加工贸易货物应当运回经营企业,并如实填写《加工贸易外发加工货物运回清单》。
经营企业不得将加工贸易货物转卖给承揽企业。承揽企业不得将加工贸易货物再次外发至其他企业进行加工。
4、相关业务操作规范:(1)、内销征税报关
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因故需转内销的应当经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加工贸易企业凭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办理内销料件正式进口报关手续,缴纳进口税和缓税利息。
经批准允许内销的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属进口许可证件管理的,企业还应按规定向海关补交进口许可证件;申请内销的剩余料件,如果金额占该加工贸易合同项下实际进口料件总额的3%以下且总值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的(含1万元),免于审批,免交许可证件。
剩余料件和边角料内销,直接按申报状态和数量计征进口税;制成品和残次品根据单耗关系折算出料件耗用数量计征进口税;副产品内销,按报验状态计征进口税。
剩余料件内销,按料件原进口时的价格申报;制成品、残次品内销,根据其对应料件原进口时的价格申报;副产品、边角料内销,根据海关审定的副产品、边角料价格申报。但海关在批准内销时都要对价格和归类进行重新审核。
经批准正常的转内销征税,适用海关接受申报办理纳税手续之日实施的税率。
剩余料件、制成品、残次品、副产品内销均应交付缓税利息,边角料内销免付缓税利息。
(2)、余料结转
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向海关申请将剩余料件结转至另一个加工贸易合同生产出口,但必须在同一经营单位、同一加工厂、同样的进口料件和同一加工贸易方式的情况下结转。
加工贸易企业因合同变更、外商毁约等原因无法履行原出口合同、申请将原保税进口、尚未加工的剩余料件结转到另一个加工贸易合同项下加工复出口,按照剩余料件结转的办法办理报关手续。
海关依法对企业余料结转予以审核,对不符合规定作出不予结转决定的货物,企业可以按照规定将有关剩余料件做退运、征税内销、放弃或者销毁处理;对符合规定的,海关签发加工贸易剩余料件结转联系单,交企业办理通关手续。
(3)、退运报关 加工贸易企业因故申请将剩余料件、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退运出境的,应持登记手册等有关单证向口岸海关报关,办理出口手续,留存有关报关单证以备报核。
已经加工的保税进口料件不得进行退换。
(4)、放弃货物申请
①企业如欲放弃加工贸易货物,则需提供如下单证:
A、企业放弃加工贸易货物的书面申请;
B、企业申请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无法内销或退运的说明;
C、企业申请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清单,应列明货物的品名、数量、重量、规格型号、包装方式、瑕疵情况和状态;
D、经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定资质的价格评估机构出具的关于拟申请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的价格证明;
E、企业申请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为残次品的,海关应收取有关单耗资料以及根据单耗折算的残次品所耗用的原进口料件清单;
F、企业申请放弃来料加工货物的,海关应收取货物所有人的放弃声明;
G、海关按规定需要收取的其他单证和材料。
②经海关核定,有下列情形的将作出不予放弃的决定,企业可按规定将有关货物做退运、征税内销、在海关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监督下予以销毁或者进行其他妥善处理:
A、申请放弃的货物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或自动许可进口的可用着原料的固体废物的的;
B、申请放弃的货物属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
C、企业申请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属于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
D、海关总署规定不准予放弃的其他情形。
③企业存在下列情形的之一的,海关不予受理。企业能够补充完整有关材料或排除有关情形的,可以重新受理;否则,企业按内销征税处理:
A、企业放弃的货物所属手册已经超过有效期的;
B、企业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为成品、半成品、残次品或副产品,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单耗数据的;
C、企业申请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未具体列明品名、数量、重量、规格型号、包装方式、瑕疵情况和状态的;
D、企业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单单不符的;
E、企业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未分类存放,海关无法核对的。
④对符合规定的,海关将作出准予放弃的决定,开具加工贸易企业放弃加工贸易货物交接单。企业凭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拟放弃的货物运至指定的仓库。
(5)、加工贸易货物销毁
需进行销毁处理的加工贸易放弃货物企业应自海关作出准予放弃之日起15日内完成全部放弃货物的销毁工作。
企业应向海关提供销毁货物清单、销毁报告以及销毁过程的全程录像光盘。其中,需销毁的加工贸易放弃货物为原进口料件或成品的,企业应向海关提供经海关认可的销毁机构实施销毁的接收单据、销毁合同(或协议)和处置证明;同一手册项下或账册同一核销周期内,原进口料件或成品价值累计在1000美元以下的“加工贸易废料”,企业可自行处理,免于提交销毁机构销毁。
(6)、放弃与销毁货物的报关
放弃“加工贸易货物”的企业在完成放弃货物移交入库、销毁或经海关批准自行处理后5个工作日内,凭相关证明材料向主管海关办理加工贸易放弃货物的进口报关手续。
加工贸易放弃货物报关适用监管方式代码:“0200”简称“料件放弃”,“0400”简称“成品放弃”。
企业放弃半成品、残次品、副产品的,应按单耗折成料件,按“料件放弃”报关。
企业放弃进口料件、半成品、残次品、副产品的,按照或折成原进口料件价格进行报关;放弃成品的,按照合同备案价格进行报关。
企业放弃半成品、残次品、副产品的,应在报关单备注栏注明相关字样。
企业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通过销毁处理的,应在报关单备注栏注明相关字样。
企业放弃的加工贸易货物通过销毁处理的,应在报关单备注栏注明“销毁”字样;经批准由企业自行处理的,应在报关单备注栏注明“自行处理”字样。如:放弃半成品并销毁处理,应注明“半成品/销毁”。
企业凭加工贸易放弃货物的报关单及相关材料办理该货物的核销手续。
(7)、其它规定
未经海关许可,加工贸易不得抵押。
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将加工贸易货物与非加工贸易货物分开管理。加工贸易货物应当存放在经海关备案的场所,实行专料专放。企业变更加工贸易货物存放场所的,应当经海关批准。
对于大型企业采用ERP/SAP系统管理的,海关需确认加工贸易货物与非加工贸易货物数据信息流能够分开。
“海关备案的场所”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办理海关注册登记以及加工贸易业务时向海关备案的经营场所。企业变更或增加存放场所,应经主管海关批准。企业必须向海关提交注明存放场所、期限等有关内容的书面申请和存放场所的所有权证明复印件,如属租赁场所还需提交租赁合同。不得跨直属海关辖区存放。
特别强调:企业向海关申请办理余料结转、内销征税、放弃销毁等手续时,都必须在手册有效期内进行。
(8)、手册报核需要的单证:
企业持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合同核销申请表、核销核算表、进出口报关单、耗料情况的佐证,比如工艺单等单证向海关报核手册。(9)、特殊情况的报核 A、遗失登记手册的合同报核
企业遗失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应当及时向主管海关报告。经海关按规定处理后,企业应当持经营企业关于加工贸易手册遗失的书面报告、经营企业申请核销的书面材料、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口报关单、缉私部门出具的单证、其他所需单证向海关报核。
B、遗失进出口报关单的合同报核
按规定企业可以用报关单留存联报核或以报关单复印件向原报关地海关申请加盖海关印章后报核。
C、撤销合同报核
加工贸易合同备案后因故提前终止执行,未发生进出口而申请撤销的,企业凭手册报核。
D、有走私违规行为的加工贸易合同核销
加工贸易企业因走私行为被海关或者法院没收加工贸易货物的,海关凭相关证明材料,如《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判决书》、《裁决书》等办理核销手续。
加工贸易企业因违规等行为被海关或法院处以警告、罚款等处罚但不没收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的,不免除加工贸易企业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义务。
5、海关受理报核和核销
海关自受理企业报核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核销完毕。情况特殊的,可以批准延长30个工作日。经核销情况正常的,将签发《核销结案通知书》和《银行保证金台帐核销联系单》,企业凭以到银行销台帐。
特别强调:企业最迟必须在加工贸易手册到期之日起30日内向海关办理手册报核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