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部分市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部分市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监督管理处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秋种工作尤其是小麦免耕播种工作,省办派出由监督管理处、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带队的两个三秋生产督导组,在按照农业厅要求进行三秋生产督导的同时,重点调查了济宁、菏泽、枣庄、临沂四市12个县(市、区)的小麦免耕播种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秋季,四市农机部门都把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免耕播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重点培训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和机手;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向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机械倾斜,增加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量;认真落实省办《关于切实做好农机农艺结合全面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紧急通知》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措施和农机农艺结合技术指导意见,四市的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实现了同步发展,成效比较显著。
济宁市新增玉米收获机1462台,保有量达到6097台,玉米机收面积300万亩,机收率80.2%,比上年增加19.2个百分点;秸秆还田318.5万亩,还田率93.6%;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718台,保有量达到2014台,作业面积115万亩,同比增长了84.5%,覆盖率22%。
菏泽市新增玉米收获机1217台,保有量达到5413台,玉米机收面积299.7万亩,机收率达到62%,比上年增长13.2个百分点;秸秆还田442.2万亩,还田率91%;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1028台,保有量达到6460台,作业面积106.9万亩,同比增长了57.2%,覆盖率12.3%。
枣庄市新增玉米收获机625台,保有量达到2234台,玉米机收面积126.3万亩,机收率5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秸秆还田144万亩,还田率67%;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606台,保有量达到1399台,作业面积52万亩,同比翻了一番还多,覆盖率23%。临沂市新增玉米收获机1021台,保有量达到2030台,玉米机收面积212.6万亩,机收率70.3%,比上年增加20.8个百分点;秸秆还田245万亩,还田率75%;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453台,保有量达到1901台,作业面积101万亩,增长142%,覆盖率20.1%。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督导和调查中,我们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与基层干部和农民交谈等不同形式,发现四市的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传统播种方式约占小麦机播的80%以上,但播种质量差,行距大、苗带窄、播量大,多数无镇压或镇压不实,将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群众对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认知程度不高,实施面积不大、覆盖率较低,技术操作不很规范、播种质量较差,免耕播种机械装备增长势头放缓,工作开展不平衡等。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宣传工作不到位。几年来,我们虽然在全省农机系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由于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项目投入少、项目点分布少,社会宣传不够深入,存在着农机系统内热、系统外凉的现象。宣传领导不够,个别县市的党政领导、有关部门甚至还不了解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概念,这项工作还没有全面得到政府的支持与配合;对农民群众的宣传还不够普及,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市有的农民群众甚至对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作用意义、技术优势还不明白、不了解,更谈不上接受。
二是小麦播种机械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精(少)量播种,行距大、苗带宽,充分利用地力。而大多数小麦播种机十几年一贯制,没有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进行改进和创新,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稳产高产的要求。在调查中,许多农业专家反应强烈。
三是农机农艺结合的生产体系欠完善。调查中发现,个别地方目光仅仅盯着小麦免耕播种,而对免耕播种需要上一生产环节提供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小麦免耕播种后对后续生产管理、玉米播种带来的影响,缺少统筹推进;没有深刻理解夏秋两个“一条龙”农机作业的技术内涵,没能形成完善的生产体系。如小麦秸秆切碎质量差、玉米套种、玉米收获效率低和还田质量不高等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小麦免耕播种的质量,制约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长效性和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机手操作技能和装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小麦免耕播种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多数机手还不能熟练掌握技术要领和机械装备性能,个别机手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和作业效益,盲目提高作业速度,造成播种深、苗带窄、镇压不实等作业质量问题,导致小麦缺苗弱苗,甚至减产,严重影响了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优势和示范推广效果。同时,一些生产企业免耕播种机批量较少,质量和性能不稳定,售后服务不能及时到位,影响着刚刚起步的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据统计,有8家省内外企业在我省的销售量不足50台。
五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今年我省实施面积近1000万亩,补贴小麦免耕播种机6095台,国家补贴资金2438.7万元,仅占全省补贴资金的2.4%。全省只有济宁市拿出114.4万元专项资金对小麦免耕播种机进行累加补贴。保护性耕作专项经费不足,全省仅302万元,其中农业部投资212万元、建立14个示范点,省创新示范工程投资90万元、建设6个示范点。全年保护性耕作亩均投资不足3元,扶持引导的力度较低。
六是工作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高,有的地方没有把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摆上位置,没有当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另一方面,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不落实,有的市县农机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存在着畏难发愁情绪,工作有布置、没检查,任务和措施不落实,没有扎实地开展示范宣传、跟踪对比等基础工作。在调查中还发现,个别地方的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面积不实,报告面积和实际实施情况出入较大。
三、几点建议
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大量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的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据监测,今年全省600多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克服去冬寒流早,严冬时间长,春季低温的不利影响,亩产466.5公斤;较传统耕作亩增36.2公斤,增产幅度达8.41%;生育期土壤水分平均高15%左右;节约生产成本40多元;增加农民收入100多元。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利国利民,更利于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要进一步加快保护性耕作推广步伐,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是农机部门的重点工作,各级农机部门要把这项工作真正摆上重要的位置,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上抓、明确科室和人员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省办每年要定期组织保护性耕作实施情况督导检查,一是省办有关处站分组分片检查督导,二是各市分组分片检查交流。通过督导检查,既为评选先进提供依据,也促进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宣传是获得政府和部门领导支持、提高群众认知的有效措施,示范区建设是宣传的前沿阵地,广播电视、明白纸、科技大集是重要手段。各地要在建设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大对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宣传力度,克服内热、外凉的现象,争取地方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现场演示会、机具展示会、技术培训班、举办专题讲座、赶科技大集、发放明白纸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作用、意义、技术优势和节本增效好处,帮助农民算对比账,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技术培训是提高技术操作质量、发挥效益前提,各地应把培训阵地前移,结合农机阳光培训、企业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装备操作培训等形式,发挥农业、农机科技人员的优势,重点培训技术人员、农机手、种粮大户、农机服务组织技术人员等,培训一批熟悉业务、懂得原理、善于表
达、有实践经验的农机技术骨干,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出了问题能修理的熟练操作农机手,打通技术培训最后一公里、越过最后一道坎,使技术进村入户,提高基层群众的技术应用和装备操作技能,确保核心技术不变形,发挥技术的最大效能和示范推广效应。
(三)完善农机农艺结合生产体系。保护性耕作虽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但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着机械装备选型不正确、种植规格不统一、秸秆切碎质量差、玉米套种、基肥撒施等现象,影响着技术实施的持续性和长效性。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加大工作结合力度,管理和技术人员要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培训宣传推广合力共办,农业、农机技术一并培训,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共同争取财政支持,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逐步建立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的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生产体系。要采取政策扶持,全面淘汰更新传统小麦播种机。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投资是支持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几年的实践证明,将大中型拖拉机与免耕播种机捆绑补贴是迅速增加免耕播种机械装备的有效措施;作业补贴(包括深松补贴、免耕播种补贴)是技术普及的催化剂;宣传示范补贴是是示范区规范建设的强力支撑。各地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和投入,大力开展对购机户、农机大户、农业生产大户、农机合作社机械装备购置补贴、技术应用补贴,才能全面推进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快速发展。
二○一○年十一月
第二篇:定陶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情况调研报告
定陶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菏泽市农机局《关于做好2012全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精神,近日,定陶县农机局积极组织了机手、农民、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等在农机科技示范园内进行了免耕播种小麦苗青观摩,并对全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情况进行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定陶县现有耕地面积76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在73万亩,小麦免耕播种面积20万亩,2011年三秋期间通过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每亩可降低作业成本40元左右,加之节水节肥,每亩可为农民节本增效100元左右,20万亩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为定陶县粮食生产增加了2800万元的经济效益,保护性耕作的推广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农民从事其它产业创造了良好基础,而且秸秆还田的实施也改良了土壤性能,培肥了地力,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定陶县秸秆禁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定陶县农机局成立了以刘敏杰局长为组长,李留柱副局长为副组长,农机推广站长、农机校长、管理股长为成员的保护性耕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切实加强对小麦免耕播种工作的组织领导。
2、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定陶电视、乡村广播、定陶报等媒体,以及农机科技下乡活动,广泛宣传小麦免耕播种的重要意义,让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免耕播种”农机化技术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3、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杠杆,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2011年,全县共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机107台。
4、发挥农机科技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让农民群众深刻感受到实施“免耕播种”农机化技术的优越性。
5、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主力军作用。在小麦免耕播种作业服务过程中,通过签订作业合同,实行订单和代耕制作业服务,切实把免耕播种及保护性耕作列入规模化作业的重点项目,全面推动了免耕播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多部门协作。定陶县农机局联合县农业局,结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多部门协作,层层明确任务,签订责任书。
三、存在的问题
1、认识问题。近几年来,虽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由于保护性耕作项目投入少、项目点分布少,社会宣传不够深入,还没有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尤其是部分党政领导、有关部门还不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意义,使这项工作还没有全面得到政府的支持与配合。大多数农民群众对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优点、优势还不明白、不了解,更谈不上接受。
2、机手的利益问题。经济收入是机械操作手们首先考虑的问题。一台大型拖拉机加上一台免耕机,购买成本减去政府购机补贴还需花7-8万元。同时秋种季节性强,时间短,地块小而散,造成了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高,从而影响了购买机具以及免耕播种作业的热情
3、作业的质量问题。由于小麦免耕播种是一项新技术,机手对播种机的结构、性能、操作方法等较为陌生,个别机手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和作业效益,盲目提高作业速度,造成播种深、苗带窄、镇压不实等作业质量问题,导致小麦缺苗弱苗,甚至减产,严重影响了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优势和示范推广效果。同时,一些免耕播种机的质量和性能不稳定,售后服务不能及时到位,也影响着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
4、工作力度问题。一方面,有的乡镇农机人员做中心工作多,农机工作少,对保护性耕作重视程度不够高,有的地方没有把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摆上位置,没有当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另一方面,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不落实,有的乡镇农机人员存在着畏难发愁情绪,工作有布置、没检查,任务和措施不落实,没有扎实地开展示范宣传、跟踪对比等基础工作。
四、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广播、电视、现场演示会、观摩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优点、意义;并采取印发宣传材料及科技明白纸的方式,与农民朋友算本增产增收的对比帐,使其能够真正认识到它能带给大家的好处。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需要资金做保障,建议政府部门对免耕播种作业和机械深松作业实行作业补贴。在贯彻落实购机补贴政策时,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机械的补贴力度。
3、加大培训力度。技术培训是播种质量的关键和前提。因此农机局要组织骨干技术人员,并聘请生产厂家的技术专家,对农机操作手进行专业培训和现场指导,使每一位机手都能够对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结构、性能、使用调整及操作方法熟练掌握。同时加大农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力度,农机农艺合并培训、推广、管理,将会事半功倍。
4、加大与镇村结合的力度。农业技术的推广离不开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的支持与配合。小麦免耕施肥技术适合大中型农机具的大地块作业。土地适度规模的集中与整合有利于这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能够大幅度提高机械的作业效率。而土地适度规模的集中必须在镇政府、村委会得组织下实施。因此,农机部门须紧密结合镇政府、村委会,在每个村庄建一个或几个适度规模的农机科技示范园,以点带面,从而实现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在定陶县的全面开花。(珠山玉清晓荣)
第三篇:小麦播种情况调研报告
小麦播种情况调研报告
一、小麦备播情况
1、早部署,早准备。9月20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三秋”工作会议,及早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整顿农资市场,确保秋播期间的种子、肥料等农资供应充足。
2、秋作物播种早,秋收提前,秋播进度快,播期提前。
3、科技推广力度大。组织督导团、讲师团、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以会代训、电视讲座、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等不同方式,开展麦播技术宣传与推广。
4、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稳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大力推广麦棉、麦烟、麦油、麦椒、麦菜等多种高效间作套种模式。
5、机械作业面积大。农业机械尤其是大型农业机械作业面积不断扩大,并抓住今年土壤墒情好,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秸秆还田机的作用,做到收获一块,还田一块。今年秋播全市机耕面积x万亩,占犁地面积的x%以上。
二、小麦播种情况。
据市农技部门统计:全市小麦计划播种面积x万亩,比去年x万亩增加x万亩,截止10月16日全市已播种x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x%。其中已出苗面积为x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x%,播种出苗2-3叶田面积为x万亩,播种出苗1-2叶田面积为x万亩;播种后未出苗面积为x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x%。但有望能出苗的为x万亩,不能出苗面积为x万亩,已整地未播种面积为x万亩地,还有x万亩正在整地播种。
三、当前小麦生产特点及问题1、10月8日前播种田块已出苗,叶龄在1-2叶,且缺苗断垅现象普遍。
2、整地后直接播种田,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保墒效果好,出苗田较均匀整齐,未出苗田,口墒适中,底墒较足,有望出好苗。
3、整地后没有直接播种田,由于晾晒跑墒,造成口墒差,出苗困难。
4、旋耕田耕层虚,由于撵墒、赶墒造成播种过深,在播后无雨的情况下造成弱苗,影响幼苗根系发育,降低小麦苗期抗逆能力。
5、旋耕田耕层浅,限制高产。因此对于连续2-3年旋耕的地块,应用大中型农机具深耕一次,达到上虚下实无坷垃的田园化标准,用旋耕机耕翻的田块要及时镇压,为精量匀播创造较好条件。
四、应对措施
1、针对已经出苗的田块,加强镇压控旺、防冻害及吊死苗现象发生;旱情严重的采取浇水。
2、针对播种未能出苗的田块,浇足濛头水及镇压等辅助管理措施。
3、针对已整地未播种地块,做好播前播后镇压,抗旱播种,浇好濛头水或造墒播种。
4、针对未整地田块,要抓紧整地,抢墒播种,缺墒时浇水造墒播种。
5、针对严重缺墒又无水利条件的地块,应耙实土壤,采取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待降雨前抢种或雨后播种。
6、根据品种特性,适期适量播种,确保播种质量。不同品种因种性不同,对播期、播量要求不同,应根据品种种性,适期适量进行播种。尽可能发挥农用机械的作用,扩大机械匀播面积,旋耕机旋耕的田块应先镇压后播种。
7、加强病虫草害预测预报,搞好综合防治。
8、抓住关键环节,加强田间管理。小麦生产周期长,环境变化大,加强各生育阶段针对性管理措施落实。
9、由于今年播种偏早,要宣传好提高作物抗逆能力药剂的应用宣传工作,如抗旱剂、海藻酸精、吨田宝、壮丰安等的推广工作。
第四篇:邹城市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浅析
邹城市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浅析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依托机械将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耕作技术,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少耕免耕,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和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投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邹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耕地面积114.4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4.8万亩。邹城市自2006年引进两台免耕播种机进行200亩试验,至目前已拥有小麦免耕播种机94台,2009年实施免耕播种小麦达5.8万亩。
邹城市几年推广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在增收、节水、节肥、省工及环保方面效果明显,据测算每亩可节本增收约140元。其中免耕播种的小麦边行优势明显、株高降低、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09年测产表明,免耕播种小麦产量比传统播种增加24.62公斤/亩,增产4.45%;麦田每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01%~0.06%;保护性耕作可减少作业工序2-4道,降低作业成本,长期实施可有效减少农田用水量。近年来,在农机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邹城市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该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该技术在邹城市的进一步推广实施。一是认识不到位。有些干部群众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认为土地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还可蓄水抗旱、灭草和消灭病虫害,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持怀疑态度;有的片面地把免耕播种或秸秆还田等单项技术的应用理解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二是机具受制约。小麦免耕播种机价格高,部分经济落后的镇村农民购买能力有限,全面推广困难较大。另外,由于免耕播种机需要同时添加麦种、肥料及调整用量,播种机幅宽与地块大小不适宜及机具自身因素等,造成作业效率不高。三是服务不完善。由于免耕播种机操作相对复杂,绝大部分机手存在着操作不熟、调整不当、保养不到位的问题,机械出现故障后机手排除不了,厂家技术人员服务不及时,另外免耕播种机个别部件损坏后市场上买不到,厂家发货要等较长时间,影响机械使用。
今年,邹城市计划实施小麦免耕播种8万亩,为切实做好今年及今后邹城市的小麦免耕播种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改变耕作观念。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技“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基地、组织培训班和适时组织群众开展观摩等形式,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对小麦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认识,转变传统耕作观念。
二是加大补贴力度,加快技术推广。建议各级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购买机具的农户累加进行补贴,减轻农民的购机负担;同时对实施免耕播种作业的农机手给予每亩20元的作业补贴,有效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和订单作业,实现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的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
三是加强示范引导,扩大推广效果。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扩大示范规模,切实做到镇、村都有一定规模的示范田,建议组建农机作业队及农机作业小组,到示范点试验示范,统一进行作业。同时,召开现场演示会,举办培训班,让干部群众从试验田中看到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推广。
四是培育专业组织,优化农机服务。加大政策引导,培育和发展多元化保护性耕作专业组织,吸引农机大户投资,同时,农机部门与厂家签订技术服务协议,要求厂家每年适时对新机手进行系统培训,并在播种季节派驻专门技术人员,准备好必要的易损件,为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提供技术保障。
第五篇:省农机办关于印发《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的通知
省农机办关于印发《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
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的通知
鲁农机科字[2009]14号
各市农机局(办):
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是全省秋季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也是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本增效和推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为深化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规范玉米机收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操作规程,提高作业质量,扩大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少)耕播种“一条龙”作业面积,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制定了《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贯彻执行。
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农机部门要主动配合农业等有关部门,指导农民科学选用种植模式,正确把握技术要点,通过农机农艺结合,推进秋收秋种的规范化和生产过程机械化。
二00九年八月六日
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
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为切实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质量,促进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的推广和小麦产量的提高,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特制订玉米机收、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
一、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要点
玉米联合收获就是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玉米摘穗、果穗输送、收集装箱、秸秆粉碎还田等作业。玉米秸秆还田还可在人工摘穗后,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作业。
(一)选择机具。优先选择进入《2009~2011年山东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目录》的产品。玉米联合收获机可根据玉米种植规格、品种、所具备的动力机械、收获要求等条件,分别选择悬挂式、自走式和割台互换式等适宜的产品。秸秆还田机械尽量选用弯刀式、直刀式、铡切式等秸秆粉碎性能高的产品,确保作业质量。
(二)安装和试运转。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安装,确保部件运转平稳,连接件、紧固件无松动、卡、碰等异常现象。试运转时,人员要撤到安全位置。
(三)技术指标要求。玉米机收:籽粒损失率≤2.0%;果穗损失率≤3.0%;籽粒破碎率≤1.0%;果穗含杂率≤5.0%;苞叶未剥净率≤15 %;残茬高度≤8厘米。
玉米秸秆还田: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秸秆切碎合格率≥90%;抛撒不均匀率≤20%。
(四)及时检查保养。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多部件相互配合运转的复式作业机械,秸秆还田机是高速运转机械,工作时,要及时检查和保养,每班次(8小时)要保养一次,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油。每工作50小时,检查各运动部件间隙、紧固件紧固程度,调整维修后再工作。
(五)及时更换易耗部件。秸秆还田机刀片或锤爪,是主要工作部件,极易磨损,要及时更换,以保证作业质量。刀片(锤爪)更换前要按重量(10克)分级,同一重量级的刀片(锤爪)装配在同一根刀轴上,保证机械平稳运转。
(六)注意事项。作业中无论行走快慢,都要选择大油门作业,以保证作业质量;作业中不准倒退;转弯时要提升秸秆还田机。
二、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要点
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就是在秸秆还田覆盖的情况下,不耕翻土壤,采用免耕播种机械一次完成开沟、肥料深施、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的技术。
(一)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各地气候条件、生产水平、耕作制度,选用分蘖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二)选用机具。在地表大量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要选用通过性能强、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的苗带旋耕式免耕播种机。沿黄灌区和大水量井灌区,一般选用播幅2米以上的免耕播种机;小水量井灌区和地块较小的地区,推荐选用
1.2~1.7米播幅的免耕播种机。
(三)作业要求。严格控制播深,播深2~3厘米,播种量根据播期和品种分蘖特性确定,一般7.5公斤左右/亩;采用宽苗带播种,苗带宽度应在10~12厘米,行距在30~38厘米;颗粒状种肥施用量25~35公斤/亩,肥种间隔大于3厘米。种子分布要均匀,播深一致,镇压连续。播后地表平整,无明显的壅土。地头长度不超过机组长度的2倍。
(四)足墒适期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播前造墒。在适期内,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随着气温的变化,各地要适当推迟播期,鲁东地区要集中在10月1日~10日播种;鲁中地区要集中在10月3日~13日播种;鲁南、鲁西南地区要集中在10月5日~15日集中播种;鲁北、鲁西北地区要集中在10月2日~12日播种。
(五)机具准备。按照使用说明书对播种机进行全面检查,调整机器左右水平、排肥量排种量、播种深度、施肥深度、镇压强度和传动机构;检查配套拖拉机的技术状态,液
压系统应操作灵活可靠,调整自如。工作前进行试运转。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活可靠,各工作间隙是否符合要求,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工作部件是否有碰撞声,并进行及时检查,调整。
(六)试播。正常作业前,先进行试播。试播长度要大于15米,检查播种量、播种深度、施肥量、施肥深度、有无漏种漏肥现象,并检查镇压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
(七)机具操作要求。作业时,应将播种机降低到接近地面位置,接通旋耕动力,边走边放,在地头线处进入作业状态,作业中保持平稳恒速前进,速度不可过快;作业中应尽量避免停车,以防起步时造成漏播。如果必须停车,再次起步时要升起播种机,后退0.5米,重新播种。作业时,严禁倒退,防止播种施肥器堵塞或损坏;地头转弯时,应将整机升起,离开地面,以防损坏机器;作业中,发现掉链、缠草、壅土、堵塞等现象,应立刻停车检查,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