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整合

时间:2019-05-13 05:2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整合》。

第一篇:加快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整合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平台和途径,是政府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集成,借助因特网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空和部门分离的制约,全方位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但从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现实看,这一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很多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忽视“电子”和“政务”的整合,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业务流程的重组。电子政务是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要取得这场变革的成功,加强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的契合程度是关键因素之一。

电子政务是信息通信技术与当代政府创新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实现对公众的便捷服务。近年来,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现在正向电子政务发展第三阶段(双向互动阶段)迈进。但从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中发挥效益的角度看,电子政务实施并没有充分显示出与其投入相匹配的成效,这主要是因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脱节。提高行政管理与电子政务的契合程度,实现政府创新,就成为我省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中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

从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实践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处于中心地位,企业和公众的活动围绕政府部门展开,企业或公众要办一件事,必须了解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权限和分工,然后逐一向各部门申请报批。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方法和方式得以改变,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比以前更快捷。电子政务的外向型信息服务功能利用高效可靠的政府信息网络,将政府信息快速、方便、廉价、准确地传给社会公众,减轻公众为此要付出的经济和时间代价,通过适当的信息提供与发布制度,使公众能够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职能不可逆转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一转变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部分。

政府组织结构完成从金字塔结构到扁平结构的创新。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呈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各部门之间联系较松散,组织内部的互动通常是垂直的,互动方式是命令、服从和清晰的上下级关系。当代政府创新运动在理念上更加强调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结果和服务质量,并以此作为提高绩效的关键环节,强调明确的绩效合同的机制。在此理念的指导下,电子政务建设在改变政府传统角色的同时,还应对政府的组织结构进行重组。与传统政府管理不同,在电子政务条件下,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层的直接信息沟通,免去通过中间层来逐级传递信息的过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从而大幅度减少中间环节,增大管理幅度,推动传统的金字塔型科层制结构向扁平化和网络化转变。

政府权力结构进行由集中到分散的调整。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结构,信息和权力集中于层级体系的上层,在等级链条的传递中透明度不高,容易产生腐败问题。在当代政府管理理念中,倡导以分权式管理取代高度集中的等级组织结构。电子政务的实施使权力分散、自主管理由一种趋势发展为现实的可能。一方面,电子政务改变了信息流通方式,使得各层级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以极低的成本迅速获取信息,保证了中下级管理部门的自主决策,分散了决策权力;另一方面,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的行政过程基本置于公众视线之内,公众意见可以在行政决策和执行中得到反映,这改变了公众作为被权力控制、管制的角色。可以说,电子政务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通过政府内部各层级、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直接双向互动模式的建立,构建起了一种民主的力量,使公共权力不仅向知识型权力转变,并开始呈现出分散的趋势,呈现出真正公共性的特色。

政府的信息流动机制由不对称向对称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中,政府与公众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发布权由政府垄断,同时政府也是主要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应用和扩散机构,这些信息资源多在政府系统内部流动,某种程度上是对公众封闭的。电子政务的建设使公共服务信息从部门和层级的界限中剥离出来,成为共享资源,使公共部门以电子方式广泛而深入地伸向机构、公众和所有服务对象,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快速做出反应;同时各种服务对象也以电子方式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政务活动中来,使公民具有更多的政务信息和参与途径,从而构建起一个对称的信息流动机制。

二、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本质上说,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平台和途径,是政府运用信息通

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集成,借助因特网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空和部门分离的制约,全方位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但从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现实看,这一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尚存在一些问题。

“电子”与“政务”结合不紧。所谓“电子”,就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政务”则是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政府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进行政府管理创新。网络传播技术的功能只是为政府信息化进程提供有效的渠道,为政府管理现代化提供更加方便的手段,作为现代政府管理高效化的支柱性平台应该是信息化本身。但是,很多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只关注资金、软硬件的投入,而忽视“电子”和“政务”的整合,主要表现为: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却不重视软件的开发,也不重视业务流程的重组,其结果是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管理的手段与目的脱节。电子政务实施中,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是手段,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是根本目的。在电子政务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尽管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是建立在为公众服务的基础上,没有公众的参与,电子政务就不可能成功。因此,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不应该把政府管理或监督的便捷或高效作为衡量的标准,应该把对公众的服务更便捷、方便作为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现阶段,我国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仅仅是信息发布的公告板,不仅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更重要的是服务功能不健全、信息无时效价值、缺乏与公民、企业及其他组织之间的互动。没有网上办公、办事系统的基本功能,没有庞大数据库系统的支持,没有与公众和社会的互动,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就没有自己的特色,也就从根本上偏离了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

政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不够。在政府管理和决策中,政府部门内部信息往往得到比较多的关注,一些与政府管理和提供服务相关的外部信息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其缺少必要的采集、加工和存储,在政府决策和工作的过程中应用得不够充分,至于内外部信息的交互更是无从谈起了。但现代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客观上要求

各职能部门向企业和公众提供充分信息,增加透明度,促进民众的民主参与

;另一方面,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府外部的信息没有得到认真对待和考虑,服务型政府难以真正建立起来。

三、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的整合路径

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政府管理创新的过程,是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要取得这场变革的成功,加强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的契合程度是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在电子政务建设与实施的同时,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认清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趋势和方向,全面摒弃那些已经陈旧过时的管理理念,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引进现代管理思想和观念,树立起反映时代要求的全新理念。

政府管理模式和制度的整合。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惯性与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存在必然的冲突,这就要求政府管理模式从传统形态向以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建构的、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更适合信息时代要求的政府管理形态转变,这转变的过程表现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制度和模式的整合,从管理模式和制度上进行创新,以保证和加速政府完成上述转变。

政府组织结构重组与业务流程再造。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替代手工劳动只是电子政务的低级阶段,更为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管理手段的创新(政府组织结构重组与业务流程再造),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因此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电子政务的特点和当代政府管理创新思想的要求,对政府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运行方式、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使其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适应,从根本上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否则,即使表面看来电子政务一派繁荣(行政业务在网上可以办理、政府在网上电子发布信息、甚至企业和公民可以电子支付),但我们还是不可以说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成功。

(胡志军 2011年)

第二篇: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走到一个很关键的发展阶段,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再适用,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着许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上网;政府管理;创新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改变。当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政府管理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创新已成为唯一的出路;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利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来改造政府、重塑政府、构建电子化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追求的战略目标。所以,电子政务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和信息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1、电子政务的内涵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争相进行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公共行政改革的一个方向。电子政务发展的程度,已成为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之一。对于电子政务的定义,美国IBM/Lotus公司技术白皮书中的描述是:电子政务(e-Government,即电子政府),是电子商务

(e-Commerce/e-Business)应用体系中,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它政府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政务这一词我们耳熟能详,但究竟什么是电子政务,在目前的国内学界仍然没有一致的看法,也没有得到一种普遍认可的定义,甚至电子政务的名称,在不同的场合提法也不一样。如电子政府,政府信息化、数字政府、网络政府等等。但是大多数的观点是将电子政务的核心界定为政府上网。从电子政务的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说,政府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并且在网上设有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可以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服务,使“政府公开”。政府还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政府机关之间、政府和社会之间由各种电子化渠道互相沟通。但实际上我们谈到电子政务概念的时候,应了解到,电子政务的关键和核心并不在于技术的应用,技术手段的应用只是电子政务的一种初级的形态,电子政务应该是一种不仅仅是在技术上,而且在各个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政府的政府模式。然而无论我们怎样去定义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党的十六大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服务和

管理水平。2006年3月出台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明确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可见,当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极大的改变和重塑着社会公众生活方式的时候,电子政务自然地成为社会对政务变革的必然要求,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最佳平台。

2、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管理创新的一些问题。我国政府的办公自动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通过推进政务信息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和创新效率,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但实际上,由电子政务推动和影响的政府管理创新还没有明显的显现。在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电子政务的实施反而会让政府觉得一时无所适从,先进的办公手段被迫闲置。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不适应。由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更新,使得电子政务在建设的初期投入很大,这时我们会发现电子政务的实施导致政府行政成本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如果这时政府对社会和企业的服务质量不能有效地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作风没有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在实现服务政府、阳光政府等方面没有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电子政务就有可能走向失败,加剧了政

府与群众的矛盾。

第二,电子政务的内容太少,作用太小。从我国已有的电子政务网络来看,电子政务的内容存在大量问题。首先,内容太少,相当多的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网上信息更新不及时。其次,政府信息网络比较重视网页的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却缺乏与用户的积极沟通手段,公众和企业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国家信息中心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各地每年通过财政投资和其他渠道对电子政务投入的资金在400亿元左右,这么庞大的开支,如果不对其“结果”——即电子政务的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的话,不但严重影响电子政务的实施效果,也会造成国家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产生其他不良社会影响。

第三,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中条块分割不适应。目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是按照两条路径开展的,一条是以各级政府为主的政府上网工程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另外一条是以“金字”工程为主体的纵向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主要问题在于,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难以整合工商、国税、地税、海关等重要经济部门的电子政务,没能发挥其综合性政府网站所有的应用。

第四,标准建设弱化,难以发挥电子政务全国整体优势。

在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中,主要有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这两个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比较落后,在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上都没有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的统一的规范。标准化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府发展的巨大瓶颈,使部分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地区和单位,已经开始出现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甚至是冲突。

第五,信息安全成为政府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电子政务是一个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千差万别,一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隐患的根源在于互联网是一个以自律为主、管理为辅的领域,用户的行为自律是关键。政府的管理要创新,采取的工作方式之一就是政府上网,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电脑罪犯就可能在网上窃取到政府的部分权力,进行犯罪活动,这些都将影响到政府工作目标的达成和形象、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公众形象以及威信的塑造。

第六,数字鸿沟问题成为制约电子政务整体发展的瓶颈。“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在中国,数字鸿沟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将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日益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来自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数据资料,2007年中国数字鸿沟总指数为0.46,中国城乡

数字鸿沟指数为0.64,表明目前我国仍然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特别是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在2008年《信息化建设》杂志提供的《2008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报告》中,通过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大型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在开展电子政务的时间上,在五年以上的,东部占63.08%,西部占37.50%。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信息化建设日趋成熟的今天,农村和西部地区对信息化还有很强的需求,应该说农村和西部地区是未来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要找准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是依赖于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而生存的,这样一些问题不解决,政府管理的创新就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第三篇: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电子政务的实施,能够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内外资源利用效率;能够推动政府管理现代化,扩大政府行政系统开放性,增强公众的参与程度。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由传统政府职能向现代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基于电子政务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两者紧密关联的论述,提出发展电子政务以促进政府管创新的对策,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对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务的法工作,积极开发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再造和优化行政业务流程。

【关键词】 电子政务;政府管理创新;信息化

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深刻影响,促进了信息时代的来临及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仅改变着社会和经济,更重要的是在改变政府自身。电子政务的发展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作为技术与行政相结合的产物,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变革与创新,已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的实施,对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最终实现由传统政府的管理职能向现代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浪潮,以电子政务为依托的信息化建设将给政府管理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实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从而实现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 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从操作层面来讲,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把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借助Internet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和优化 超越时间 空间和部门分离的限制,从而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告别传统层层

书面审批的作业方式,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高水准的管理和服务。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可以通过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的沟通,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和快速地进行信息传递。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我国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重点推进阶段和进入新世纪后的加速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和进入21世纪后,伴随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加大,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全面规划、整体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正抓紧“五金”(即金关、金桥、金卡、金税和金盾)信息化工程建设。其中,金关工程已经实现银行、外汇管理机构以及海关的计算机联网;金税工程完成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查系统建设;政府上网工程在我国开始从1999年推行,绝大多数大城市政府网实现了向社会公众发布政务信息,网上在线服务等功能。2007年9月30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正式开通,这标志着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为各部门各地区开展业务应用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资源丰富、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的公共平台,意味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市场规模大约在1800亿到2000亿之间。中国政府电子政务的总体成熟度为23%,尚处于正在建设平台的阶段,落后于其他19个被调查国家(共24个)。中国政府能够以在线方式提供的服务共有52项,其中的46项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在线服务。中国电子政务服务成熟度的广度(国家级政府提供的在线服务的数量)达到了88%,超过全球85.5%的平均水平。电子政务服务成熟度的深度(所提供的每种在线服务的完善程度),中国仅为28%,表明中国政府通过网络提供的大多数服务目前仅限于信息发布的阶段,双向互动服务的能力仍然非常薄弱。

三、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社会是一种新的生态架构,它使电子政务成为政府治理的新方向。这种治理变革对“以权力为中心,以控制为单位”的传统行政产生巨大的冲击。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由于对政府行政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国政府

都十分重视行政管理改革、特别是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问题。信息公开与共享是信息技术的一大特点,这给传统政务活动的不公开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信息技术中的一些技术手段 也给传统的政务流程造成深远的影响

由于政府治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因此,政府职能的履行无不依赖于适时、准确、相关的信息。而电子政务对于提高政府效率 信息的公开透明、信息的互动与共享等方面为政府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优化政府的服务质量,促进行政职能向服务方向发展,可以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促进政府的精简与重组 节约政府治理的成本,促进整个社会向民主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有助于公开政府信息,实现政务公开。建设开放性政府,促使权力结构向分权式方向转化,促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因此,电子政务是适应信息社会这一新的行政生态环境下政府治理改革的新选择,是在信息社会这种特定的生态系统中政府治理的新方向,是对政府治理改革的积极推动。各国政府只有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主动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才能在未来社会更加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环境基础和技术支持

1、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环境基础

电子政务实施为政府传统管理方式的变革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动力支持。首先,表现为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可以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其次,这种新的生产力工具的使用将不断改变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再者,这种从管理工具的创新到管理结构改善再到管理方式的变革 将极大地改变现有政府的管理观念,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建构起适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因此,实施电子政务不仅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而且会改变过去的政府管理环境 引导人们逐步走向一个全新的政府管理世界。与此同时,电子政务又与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因素结合起来,综合作用于政府管理过程,引起政府管理社会环境发生变化 这就必然要求政府随着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与环境不相适应的官僚型行政体制进行结构性变革和适应性调整,以求得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2、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在行政管理上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有效整合起来,为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技术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子政务在政府机构之间架起了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使得各部门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多层次、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信息的垂直历时性传递转变为信息的水平共时性传递,既提高了信息共享的程度又缩减了信息传递的周期,突破了部门间信息沟通与工作协同的传统界限。在电子政务的跨部门平台之上,政府内部也能够较为容易地突破部门之间的横向限制,并能实现资源共享与跨部门的协同应用。第二,随着电子政务的建设,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界面由办公室,窗口移至计算机屏幕,这势必会改变原有的政府机构设置。同时,由电子政务带来的新岗位需要新的人员,而一些旧的机构在政府信息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在进行电子政务建设中,都必须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展开机构改革也要向纵深推进,以实现基于不同平台的信息系统互通。第三,信息技术使行政组织变得简洁而明快。这主要表现在电子政务下较为灵活的处理机制有效克服了科层制程序繁琐的局限。比如,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的引入让行政组织变得“可亲可近”、“简单明了”,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必将会持续冲击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其中最突出的是要求政府减少管理层级、扩大管理幅度,使管理工作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三)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对内外资源的利用效率

传统政务实际上是一种以高成本、低效率为标志的粗放管理方式,粗放的管理常常导致官僚主义产生,这既与政府的各种繁文褥节有关,也与人民群众能否把握各种信息对政府实施监督有关,单纯地用缩编来遏制官僚主义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而电子政务则是一种集约管理方式,某种程度上电子政务将因其披露政府各种信息和废除繁文褥节而对官僚主义进行相当大程度的遏制。实施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降低政府机构与人员费用的开支

电子政务的应用,将大大减少管理的中间层次,使中间层次的机构与人员失去存在价值;依靠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方式,将改变传统的人海战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行政组织规模会大大缩小,精简机构与人员的力度会更大。网络时代的政

府用于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财政开支的总费用将减少。当然,更主要的是网络政府对既有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最充分地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较少的投入产生较大的产出。

2、降低政府传统办公设备的开支及公务处理成本

虚拟办公、无纸办公的出现,无疑将减少办公楼宇的建设和维修费用,减少购置办公设备的财政支付,以及为组织成员提供交通工具或交通补助的费用。同时电子政务可以方便地进行跨部门或跨地区的电子交换作业、公务活动的连线输送、电子邮递、办公自动化、公文电子化处理,并做到用固定的软件进行公务统计、整合不同政府部门的资讯、政策能够迅速下达、信息能够做到动态收集和动态处理,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管理和服务的成本。

3、组织内外资源连为一体,降低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成本

电子政务中网络把全国或全地区的行政机关连接在一起办公,从而实现众多资源(比如信息、人力、创新的方法、先进的管理方式)的共享,也减少了有形资源(比如机构组建、在不同部门和地区的来回奔波)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真正达到“大而全”的目标。更主要的是通过网络系统,把行政系统与外界社会系统的信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这对政府组织也好,对全社会各组织和公众也好,无疑大大降低了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成本。

4、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电子政务的发展,使人们必须面对复杂的、以个人方式负责的、有着较高要求的技术设备来工作,这不仅无形中给组织成员在工作上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压力,而且从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主的工作内容的趋同,将使更多的体力劳动者变为智力劳动者。同时,分权、参与、责任感、关注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会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人的潜能得到了全面的挖掘,人的能力也会得到更为全面的运用,工作效率也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四)扩大政府行政系统开放性,增强公众的参与程度

1、推动政府行政系统与外界的信息共享

互联网不仅可以确保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更主要的是可以实现行政系统与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的信息共享。通过政务信息上网,社会各界和公众可以

便捷地得到政府的有关管理法规、政策和各种便民服务信息,政府组织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关于管理活动的信息反馈,并利用有关的社会信息资源改进管理。

2、推动政府部门由单向管理到社会公众参与的互动管理

传统的政府管理活动更多是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单方面意志的体现,尤其是民主化程度不高的社会或部门,情况更是如此。而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活动将更加关注民意,注重政务公开、公开交流和民众参与,行政管理与社会整体系统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通过信息网络及政府的电子民意信箱,公众可以随时与具体经管的行政部门或行政人员保持联络和相互监督,可以随时参与政府部门的各种讨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

四、发展电子政务以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对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经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应用的不断深入,以“电子政务”促进管理创新成为了一个全球性趋势,许多国家将其列入国家级重要事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 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但各国电子政务建设以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成效却各不相同,根据美国埃森哲 Accenture 公司曾对全球 23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按信息公开化和通讯程度,政府网站的构成、用户的满意度的标准、电子政务服务水平进行的调查评价,加拿大名列首位,其次是新加坡,第三名是美国。

加拿大是全世界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的国家之一,也是21世纪数字化时代电子政务发展促进管理创新最为领先的国家。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推行“统一的政府”(A whole of Government)实施策略,加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协同发展,充分关注公民、企业和国际客户的服务需求,重新设计政府的服务,构建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体系,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网上服务,全面转变政府职能以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政府主导的社区互联计划(CAP)建立了8800多个公共互联网接入点,覆盖全国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在政府管理变革中经过了行政事务计算机化、“一站式 政府服务”、随时为公众提供服务、网络化政府服务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新加坡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第一,实施政府主导、制定国家信

息化战略为电子政务提供坚实的基础。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建设全部由政府投资,统一引导。200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一项《电子政府行动计划》,斥资150亿美元三年内建成电子政府,2003年又启动e化政府的第二次行动计划,在2006年实现100%的政府服务电子化。第二,实施电子公众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策略,电子公民中心是新加坡政府一系列改进政府管理项目中的一个,旨在保证新加坡的所有政府部门以无缝式政府开展运作,致力于把所有有用的服务整合在一起提供给全体新加坡公民,以此来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管理从统治型过渡到服务型。第三,加强门户网站建设。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不断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并使它们互联互通。公众已经能够在网上获得 1600多项政府在线服务。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和州一级政府已经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站点。美国政府正在将一个个独立的网站连起来,做到网网相连 构筑无缝隙政府,创新政府组织结构和重塑了政务流程。美国每年都有电子政务建设预算,在管理创新研究方面也投入巨大。根据 INPUT 调查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10 年美国联邦政府仅对创新管理解决方案的投入就将达13亿美元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务的立法工作

法律是我国电子政务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已从影响、配合向基础转化,成为了电子政务的基石。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其中包括规范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公文、电子信息发布、电子证件等各项业务的开展,维护电子政务的法律效力,已刻不容缓。目前,我国虽已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关于加强政府上网信息保密管理的通知》等以及相关办公自动化的规定,并已开始制订《电子签章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法》,但就整个电子政务而言,还需要较为系统、较为翔实、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更多相关法律法规。

(三)积极开发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问题是所有国家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都十分关心和重视的问题,解决我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当务之急在于积极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个安全管理体系应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技术方面:

1、电子政务的安全支撑体系由从网络系统层到应用层的多项安全要素构成,具体包括:统一的安全策略、统一的数字证书及支撑平台、统一的数据资源访问控制机制、统一的网络安全措施和统一的数据备份和应急方案。其中较为重要的模块有:位于数据链路层及网络层的信道加密及管理模块、网络防火墙、访问代理攻击检测等模块、数字证书应用管理系统、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应用支撑平台、系统监控、日志分析、系统管理模块监控、在线保护模块。

2、管理方面

可以通过安全评估、安全政策、安全标准、安全审计等四个环节来加以规范化并进而实现有效的管理。安全评估应该根据系统中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受到的潜在威胁的严重性来确定系统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安全措施。对我国电子政务安全评估有必要建立一套标准程序,而任何系统在可行性论证前都必须完成安全评估。安全政策,就是在政府对电子政务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安全政策,包括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分类、与安全等级相对应的安全措施的要求、对参与系统开发和运行的企业的要求和约束、系统安全的审计、安全问题的报告制度和程序、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措施等。安全标准,就是在电子政务安全政策的指导下需要制订具体的,对每一个安全等级的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包括硬件、软件、人员、系统安全,运行规范,数据和软件备份,系统的物理安全等。安全审计,就是每一个政府信息系统在建成和运行的过程中,都应该接受部门的安全审计,以确保政府安全政策和安全标准的落实。

3、服务方面

主要是构建外部服务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支撑体系 安全咨询服务体系 应急响应体系、安全培训体系等。相关法律是从法制角度对政府信息化及其安全问题做出严格的规定:咨询服务体系是由第三方为政府机构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安全技术分析等。应急响应措施是在政务信息系统发生异常或遭到破坏时提供尽快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的方法手段。安全培训体系主要包括安全意识与安全理念培训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安全管理培训和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等。

四、再造和优化行政业务流程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们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建立,是电子政务实现对当前政府管理创新有效推动的坚实基础。政府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是政府根据电子政务运作的内在机理为原则,按照一体化政

府的要求,对传统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流程进行再造。

1、制定和完善政务规范

制定与完善政务规范,是优化行政业务流程必不可少的内容,特别是在业务描述上,如何结合各类不同政府部门的业务特点、业务需求来制定业务流程设计方法的规范,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优化行政业务流程必须突出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这个环节,行政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事务的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和政府内部事务的网络化协同办公。每一项工作或业务处理都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围绕事务的处理,将所涉及的各个部门或管理人员、各个环节及资源有效整合,由发起者发起流程,经过若干部门和环节的处理,最终到达流程终点。政府部门所有的工作流程又是互相连接,交叉或循环进行的,一个工作流程的起点可以是另一个工作流程的终点,淡化工作流程之间的界限,可以加强各流程之间的集成、互动与联系。

2、确定行政业务流程再造需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如下:需求与业务两张皮;需求与设计两张皮;由于业务本身的具体内容不明确不规范而造成业务不清不楚的问题。优化后的政府业务流程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公众,以事务为中心;二是跨越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政府业务流程的规范和优化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与政府业务和运行流程需要在不断的相互调适中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良好互动关系

五、结语

政府管理创新是 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政府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信息化时代,只有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实施政府管理创新,借助于技术和制度的互动,政府才能重新角色定位,顺应时代要求。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我国的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也相对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趋于完善时,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且由于受传统行政文化、“拿来主义”和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现状的影响,我国在电子政务创新政府管理的过程中重“电子”轻“政务”、数字鸿沟、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信息安全等问题还很突出。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阻碍政府管理创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推进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已遇到或将要遇到的各种问题,达到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只有这样,中

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才能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满意于社会公众,真正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侯卫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2。[2]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崔学军《论电子政务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意义及实施对策》,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11)28。

[4]邱跃华《电子政务发展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长沙:湖南大学,2008。[5]何忠国《发展电子政务与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福州党校学报,2004(5)39。[6]董清潭《试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行政与法,2005(4)14。

第四篇: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20世纪80年代初, 西方一些国家开始了包括管理创新在内的政府创新运动。进入90年代后,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对政府创新起到了催化作用。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呈现了强大的互动态势。

一、政府职能膨胀引起的财政危机是西方国家开始对政府管理进行创新的直接动因。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大规模扩张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自罗斯福新政开始, 美国一反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赋予政府广泛的社会经济的管理职能。欧洲40年代后期出现所谓福利国家, 政府代替民间力量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供给者。伴随着政府职能的大规模扩张, 政府规模也急剧膨胀, 政府开支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急剧上升, 政府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 并在经济衰退的70年代形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巨额财政赤字和超负荷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使人们对政府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不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成了问题本身。

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民族国家传统的政府管理不得不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今天已没有人怀疑,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具有的开放、平等、全球共享、交互、信息量巨大和传播快等特点, 使它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加快了全球化进程, 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整个世界都面临着与信息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社会转型, 传统的政府管理当然也不例外。互联网的冲击使政府行政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政府管理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来自多方位的压力, 创新已成为唯一的出路。、互联网使信息在全社会的共享程度空前提高, 传统的政府管理面临全新挑战, 金字塔式的纵向政府管理结构受到冲击。

自古以来, 信息资源的占有只是少数人的权力。但今天的互联网使地球上的人们不分等级地获得了最广泛意义上的信息知情权, 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互联网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加快了知识、思想和文化的传播速度, 并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在全社会的共享程度, 普通公民借助互联网可以彻底摆脱信息的闭塞。当地球上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易而平等地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时, 这个世界显然已与过去大不相同了。从政府的角度看, 如果今天的普通公民获取社会信息的程度和速度可以与政府管理者们一样, 那么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了;如果广大公众都已上网, 政治家们就不可能超脱于网络之外了。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 政府决策往往采用垂直的方式进行, 决策信息从上往下流动。决策最高层很难了解最底层的基本情况, 而政府管理的中间层则缺少横向沟通。诸如政出多门等弊端由此而生。互联网降低了中间管理层次的中转作用, 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对政府高层的决策直接发表意见, 政府高层可以直接获得这些反馈;政府部门之间经由网络加强了联系, 其决策意向也可以上网让公众进行讨论和选择。我们可以看到, 在基于互联网的横向传播信息的冲击下, 传统的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式纵向政府管理结构转向新的扁平化的结构, 政府的权力也趋于分散化。、全球化的经济要求每一个政府都必须作出有效而灵活的反应。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 民族国家的政府在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旨在提高效能的改革是必需的。世界银行曾指出, 对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跟上时代步伐的政府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传统政府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 是与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政府公务员像镙钉一样被固定在某个岗位上, 政府部门整体的运作缺乏弹性,对理性和规范的追求甚至超越了政府工作目标本身。零散而孤立的管理职能、基于人力的文书和档案处理以及复杂的事件呈报和处理程序, 使得系统不断增大而效率却不断降低。这样的政府显然难以应付互联网时代的复杂局面,公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逐渐增大。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政府如果想继续发挥作用和影响就不得不跟上潮流, 不能固守传统的领地。

三、我国政府管理创新面临历史机遇。

总体上看, 我国面临着与西方各国政府管理创新大体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 当英美等西方国家开始市场化取向的行政改革时, 我国进行了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进展相对缓慢的行政体制改革, 初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 发展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和方向是一致的;第二,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我国已不可逆转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 并通过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开始自觉地参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第三, 尽管程度不同, 我国同样面临互联网时代经济和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和公民需求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而给政府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

正是由于这些大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历史条件, 决定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当代西方行政改革必然存在着相同和相似的一面, 即不仅改革的基本取向大致相同, 改革的总方向和总目标也是基本一致的, 即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全球化竞争和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当代西方的行政改革浪潮对我国的政府管理创新具有先导的意义。

当然, 与西方各国相比,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也面临着一些不同的前提条件。首先, 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不同, 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其次, 我国仍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之中, 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高, 与西方高度成熟的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第三, 我国有自己独特而深厚的行政文化传统, 行政文化的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艰巨复杂的过程;第四, 我国信息化的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

上述因素决定了我国的政府管理创新不可能完全采用西方国家的模式, 而要探索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政府管理模式。应该特别指出的是, 我国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极有必要先行一步, 通过发展电子政务催化政府管理创新, 同时为全国各级政府做出示范。我们知道, 在互联网普及率还很低的情况下实施电子政务或电子商务显然不现实。但北京、上海等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则宜未雨绸缪, 把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与政府管理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将从战略发展上抢占先机, 为该地区全面提升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电子政务是当前政府管理创新的最有效途径。

在传统政府管理面临困境之时, 人们发现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最重要的促进器。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使政府面临更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电子政务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和信息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构造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通俗地说, 电子政务就是通过互联网建立政府网站组成虚拟政府, 其重要内涵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整合信息资源打破政府部门之间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界限, 使得公众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电子政务的建构与技术有关, 但其核心不是技术, 而是借助技术来实现政府的再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电子政务可以成为技术创新与政府管理创新相结合的典范, 为政府管理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与传统政府相比, 电子政务可以优化政府工作流程, 使政府机构设置更为精简合理, 从而解决职能交叉、审批过多等问题。、与传统政府相比, 电子政务可以使政府运作公开透明。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黑箱操作、人治大于法治等现象。公众增加了参政议政的机会, 对政府的监督也更有效。、与传统政府相比, 电子政务可使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更充分、更合理。电子政务使得政府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互联共享成为可能, 也使得这些资源得到统筹管理和综合利用, 从而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和重复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共享的信息资源更易存储、检索和传播, 共享的范围和数量也更大, 可以更有效地支持政府的决策。、与传统政府相比, 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提升政府监管能力。电子政务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快速和大规模的远程数据采集和分析, 从而可以实现跨地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及时响应, 大大增强监管者的核对、监管能力。、与传统政府相比, 电子政务将使政府服务功能增强。电子政务将推动传统的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控制转向宏观指导。、与传统政府相比, 电子政务将使政府办事效率更高, 管理成本更低。网上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 节约了政府办公费用的开支。政府通过网络可以直接与公众沟通,及时收集公众的意见, 提高了政府的反馈速度, 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成本。

五、它山之石可攻玉---从国外经验看如何有效地推动电子政务。

在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之下, 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竞争力, 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为此, 许多国家都在力促电子政务, 积极抢占互联网的制高点。虽然他们采取的措施各异, 但目标都是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重塑一个更有效率、服务水平更高、服务体系更完善、公众更满意的政府。

据ACCENTURE 公司对22个国家的调查显示, 在网络服务和电子政务成熟度方面, 加拿大自2001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新加坡、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调查的指标包括电子政务服务水平、政府的客户关系管理、在线提供服务的广度和复杂度等等。这些国家实施电子政务的经验颇有可借鉴之处, 特别是在以下十个方面:、在国家层面上有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1994年, 加拿大政府发布了《运用信息科技改造政府服务之蓝图》, 这是全球第一份由政府发布的准备从技术角度全面改造自身的纲领性文件。加拿大政府设想: “到2004年, 我们的目标是让全世界都知道加拿大政府和它的公民联系是最紧密的, 加拿大人民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了解到有关政府的信息并能接通政府提供的服务。”电子政务已成为该国政府总体战略的一部分。美国电子政务的规划是单独制定的, 如《2003年电子政务战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非常重视将电子政务战略规划与预算安排和监管结合起来, 以确保规划的实施。、政府高层领导重视, 有统一的领导与协调推进体制。

在加拿大, 实施电子政务是以政府最高领导人的公开宣布为根据, 同时建立一个中央权力机构专门负责电子政务方面的工作, 这个机构可绕过个别部委或部门而直接向上汇报工作。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由总统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 管理与预算办公室负责电子政务的执行和协调推进,该办公室主任是总统内阁成员。美加等国的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都设置了首席信息官负责电子政务建设, 并组成首席信息官委员会,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协调开展电子政务的有关事项。、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和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一般认为, 政府是最大的信息创制者、采集者、使用者和发布者。国外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国家无不重视政府信息的公开, 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获取政府信息是公众的一项权利。如美国的《信息自由法》, 欧盟的《公众获取欧盟议会、理事会和委员会文件的法令》, 英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加拿大的《信息公开法》以及澳大利亚的《信息自由法》等。

在传统的政府体制下,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部门所有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信息资源共享背后隐藏的是利益驱动。在信息资源的整合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触动现有的权力结构和既定的利益格局。现实的社会需求是通过电子政务冲破部门条块分割的结构并打破这种利益格局。

有鉴于此, 一些国家采取了有力措施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跨部门共享, 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避免重复建设和减轻公众负担。英国政府在政府信息资源统筹方面, 采取措施对政府职能进行重组, 加大跨部门的合作, 并将相关业务按公众的需求组合起来, 推出了跨部门信息共享系统。欧盟则实施了公共部门数据交换项目。、优化政府业务流程。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表明, 缺乏对政府业务流程的优化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主要障碍之一。规范和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就是对传统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流程进行规范和重组, 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和满意度。优化后的政府业务流程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面向公众, 以公众满意为目标;二是以事务为中心, 跨越部门和职能界限。、突出服务宗旨, 以公众需求确定应用项目。

在确定前台应用项目时, 首先要调查公众和企业的需求, 把公众和企业最关心而且容易实现的、具有示范效应的项目确定为优先开展的在线服务项目, 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在后台整合过程中, 需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拿大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为公众服务的宗旨, 通过民意调查确定需要建设的在线服务项目, 并在此后继续通过民意调查对在线服务项目不断改进和完善。

加拿大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设计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 针对三个客户群体提供三个主要的入口, 一个是公民入口,一个是企业入口, 一个是非加拿大人和国际客户入口。、重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形式, 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 及时制定有关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政策并付诸实施十分重要。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在线服务的主要渠道, 它强调对各个部门提供的信息和服务进行整合, 并通过统一的平台提供给公众, 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国外的实践看, 大多数国家都努力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的综合门户网站。美国下大力量建设了“第一政府”网站, 公众通过它能够获取各级政府的在线信息资源, 可快速搜索到多达2700万个政府网页。该网站承诺, 点击三次即可获得所需服务。

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在1999年启动后, 到目前国家各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大都建立了网站, 尽管总体而言网站的成熟度不够高, 但为国家全面实施电子政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建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是当务之急,国家应强力推动并组织资源下力量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重视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评估。

要明确地对电子政务实施的效果进行定义并衡量工作进展。英国负责电子政务的专员和大臣要向首相提交月度和进展报告。美国推出了“电子政务计分卡”, 根据电子政务服务的便捷性、用户数量、风险和收益等评估标准, 将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从高到低划分为绿、黄、红三个等级, 绿级表示符合所有评估标准, 黄级表示满足部分标准, 红级表明存在严重缺陷。、重视对公务员特别是中高级公务员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实施电子政务需要的能力。

提高公务员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素质, 强化他们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这是带动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应特别强调的是, 政府的中高级官员应做为重点培训对象。、强调电子政务必须为公众提供实在的利益, 以人为本、公民至上。

电子政务是提供全天侯服务的政府, 必须能够做到全年任何一天24小时都不会中断;必须重视用户是否愿意采纳网上服务;应简化服务的递送, 减少重复作业, 并以纳税人所付出的最低成本达到服务的最高水准;必须具备能处理成套交易的能力以降低费用。

10、重视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保护。

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这里强调的只是电子政务应用中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保护问题。显而易见, 公众只有对电子政务网络和系统感到放心, 觉得个人信息不会因系统故障丢失, 不会被网络黑客窃取, 不会因管理不善被他人轻易获得, 其隐私权可以得到有效保护,这样他才会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接受政府的服务。

为使电子政务的实施安全可靠, 加拿大政府已投资10亿加元建设电子政务的“安全渠道”。这个项目成功实施后将使该国电子政务的安全度有相当程度的提升, 公众将会更信任政府的在线服务。当然, 公务员在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开展业务时也需要安全的身份认证。美国和加拿大已推出了《隐私法》, 日本通过了《行政机关持有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实施了《数字签名法》, 但该法的后面必须有强大的信息安全技术和服务作为支撑,如美国政府专项拨款1 亿美元用于开发数字签名技术。

六、以国家颁布和强力推行行政许可法为契机, 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 从而有效推动政府管理创新。

历史发展到今天, 中国政府必须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之路, 这是我国行政许可法蕴含的基本精神。这个法治政府的基本框架是: 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管理方式是规则导向型的;政府运作是透明的;政府是高效、便民的;政府是讲诚信的;政府应当是责任政府。我们在前面已对电子政务的功能有了很多论述, 不难看出, 在实现上述六个目标的过程中, 电子政务可以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33条明确提出行政机关应当推行电子政务。我们知道, 政府运作公开透明和高效便民是行政许可法的明确要求, 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目标, 而电子政务的本质就是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 及时把政府的决策、服务内容、工作程序和办事方式向社会公布, 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当公众可以在电子政务的环境下通过网络监督政府行为时, 非诚信的和不负责任的政府是无法立足的。

第五篇:电子政务与中国的政府管理创新

电子政务与中国的政府管理创新

电子政务简而言之指的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国外称为电子政府。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使用计算机,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因此,在新的时代主主题下,作为服务社会,领导国家的主体,各国政府都逐渐开始启用电子技术解决政务。这是时代对各国政府的要求,更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要求。

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决定了该国政府信息化的进程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成败。当代西方国家政府突出强调公共服务职能,非常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许多国家政府把电子政务作为面对全球范围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挑战、提高政府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比较早,起点较高,成绩显著。作为最早发展电子政务的国家,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已经讲政府改造成了无纸化办公,工作效率显著,电子政务极其发达。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水平同样很高,很成熟。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起点比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薄弱,“数字化鸿沟”严重,导致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

我国的信息化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整体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水平逐渐提高。进入21世纪,我国电子政务进入全面推进和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向更规范化和更高层次发展。但尽管如此,我国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日益扩大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巨大的信息发展差距,这将严重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所以说,我国未来的电子政府建设之路任重道远。

对于我国政府而言,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推广和发展,政府相应的改变是避免不了的,不仅要对政府制度进行更改,更要对政务进行创新管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就一直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创新的实践探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因此,面对电子政务时代背景,我们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创新自己,从国情出发,把电子政务的内容融合到政府工作中去。

政府管理工作的创新,应该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在每一个环节尽可能的把电子政务考虑进去,形成一个电子体系。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都要包括在内。第一方面,我们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创新培养。这里的管理人员包括负担领导职务的官员、一般公务员和代表民意参政议政的人大代表、党员代表。电子政务对公务员队伍从观念、利益、技能等层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们是电子政务最直接、最经常的使用者,电子政务的成功建设,离不开广大公务员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参与。只有他们掌握好相应的技能,才能去推广和发展电子政务。

1第二方面,我们要对运行机制进创新和改变。从大层面上看,建设发展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执政党依法执政。从小层面上看,需要从程序、规则、人员诸多方面建设或优化保证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机制,从报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方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防范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的监督机制等等。如政府决策引入公众网上听证;领导职务实行公开网上竞争,视频直播;

第三方面,我们要对组织结构进行整合与优化。对组织结构进行整合与优化既在横向和纵向上对组织进行调整。电子政务的出现,使得很多工作只需要在网上或一个部门即可完成。因此可以在横向上合并一些职能相近相似的部门机构,避免职能交叉,部门机构林立的现象;在纵向上合并一些不必要的程序环节,避免层次太多,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等现象。

第四方面,我们要对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对于这方面的改革,首先是在科学发展规划指导下强调全面、准确履行政府职能,既有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在网上的放权,如网上招标,网上购物通知等,也有强化、切实履行好某些政府职能的问题,如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下发一些关于市场经济调节的通知、市场监管的法律明文等。并改变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把政府职能从管制往服务的方向上来。努力不仅在生活中建立“服务性政府”,同样的,在网上的虚拟社会中也以“服务性政府”为目标和宗旨。电子政务建设将为政府许多职能的全面、准确履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保障。

第五方面,政治体制的观念改变。政治体制问题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二是公共权力系统内部关系。民主政治体制以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为信念基础。进行电子政务后,公民参加国家政务更加的便利,在政府的门户网站上,对政府的决策和工作,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政府人员可以广泛的听取群众的心声,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决策更能满足广大群众。电子政务建设为政务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效手段。

第六方面,社会治理体制的完善。政府对外的门户网站上,应该包括政府管辖内所有可提供的信息,旅游、就业、教育、交通、住房等等与城市相关的数据和服务。便于人们更好的去了解一个城市,也便于本地的群众更好的生活。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方向可依。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每一位生活的群众在各方面提供了规范化的消息。

第七方面,电子政务工作的社会推广。电子政务在政府工作要想完完全全的成熟运用起来,还是要靠不断的实践。只有对电子政务不断的推广到社会中,让人民群众真正掌握并使用起来,电子政务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政府电子化中不足才能慢慢弥补。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电子政务推广体系也迫在眉睫。

这七个方面的创新和改变,为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提供的了一定的方向,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时都要注意“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而改。一旦这些方面的创新都逐渐的完成,那我国的电子政务也将进入成熟,完善的时期。

在政府的电子政务中,包含了许多的内容,分别是:政府间的电子政务,电子公文管理系统,电子财务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会议系统;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包括信息咨询服务,电子税务服务,办照办理服务,政府网上采购与招标;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主要内容是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并通过网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和方便公民参加各种政务活动。对我们而言,接触最多,最了解的就是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中的门户网站了。

公众想要了解政府的一些公众服务、政务动态、社会信息,一般都会选择政府的门户网站进行查阅。政府的门户网站,一方面对于政府,可以及时的把各种信息发布上去,便于市民知道。也便于政府人员及时了解群众的心声和需求。另一方面,市民通过网站的一些信息去了解我们的政府工作,目前阶段本城市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状况,便于市民去参政和议政。这是双赢的结果,也符合电子社会,信息社会的要求。

门户网站主要包括政务和公共服务两块内容。

门户网站中政务处理一块往往是比较醒目的。政务的信息一般都出现在比较中心的位置,包括党的任务,政府工作以及一些时事和新闻。在网站的中心也是大篇幅的政事,有包括一些重要会议的举行,有包括一些重要活动的照片和新闻稿,供群众解读,也告诉群众最近发生的一些时事政治,也有包括市政府未来一段时间的任务和目标,供群众监督和建议。各种各样的政务都放在网站上,保证自己工作透明化的同时,也保证了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和沟通,便于政府和群众,企业更好的做一些工作。比如一些建议箱,可接受交通、物价、市容卫生、供电供水、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意见。

门户网站的公共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个人和企业方面。在对个人方面:婚姻登记、户籍管理、教育培训、文化传播、医疗卫生、公共事业、住房土地、出境入境、兵役服务、求职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可以说,在每一个方面,市民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确确实实是便民、利民的。在对企业方面:设立变更、财务税务、年检年审、质量检查、安全防护、商务活动、对外交流、劳动保障、人力资源、资质认证、建设管理、知识产权等。在门户网站里,企业可以真正做到有规可依了,有章可循。小到招工,缴纳税款,大到国家政策的解读,门户网站里面都包括了。让企业可以很轻松的与政府机关联系起来。

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在互联网上发布各类信息的平台,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窗口。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的政府网站,以信息技术的方式,在各方面都带来了好处。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如果想要发展的更成熟,更完善,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实现政务和电子的结合,便民的同时也有利于自身。

总之,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政府治理的核心模式,是我国电子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电子政府建设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以电子政务带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将成为主流,电子政务的建设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实践证明,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门户网站的开发,对政府自身也好,对社会公众也好,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如何建设电子政务上,我们要充分总结西方国家的经验,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面临的全局性及普遍性问题,规划好电子政务的建设。

下载加快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整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整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政务与政府网站(模版)

    电子政务与政府网站 作者:王黎 摘要 互联网具有开放、平等、全球共享、交互、信息量巨大和传播快等特点,它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公管091:陈滢旭学号:09095104“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是这几年很流行的词语。我们在电视新闻、报纸杂志、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能听到这两个词语。但是,......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摘 要:十二五规划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浅谈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浅谈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摘要“十一五”规划从“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未来五年改革与发展的基......

    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采购制度创新

    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采购制度创新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科技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使经济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政府采购制度要......

    政府创新与绩效管理

    政府创新与绩效管理 1010670247刘晓爽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任务艰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这对加强政府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府创新是社会创新的表......

    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绩效★

    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绩效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绩效 【摘要】电子政府的构建加速了政务公开的进程,为公众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和低成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途径。寻求一种更为全......

    加快推进政府服务创新

    加快推进政府服务创新 李文慧□李文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