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民为本 打造民心工程**县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专题

时间:2019-05-13 05:4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以民为本 打造民心工程**县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以民为本 打造民心工程**县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专题》。

第一篇:坚持以民为本 打造民心工程**县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专题

坚持以民为本 打造民心工程**县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记温家宝总理在定兴视察时“百姓之病,如腹心之患”的谆谆教诲,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8月以来,紧紧围绕省、市委关于落实亲民、爱民、为民政策,大力实施民心工程这一要求,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在全县

深入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凝聚民心促发展、扶贫济困保稳定、奉献爱心助教育的成功之路。

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明确救助思路。县委、县政府组织成立“贫困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办公室、群工办、教育局、民政局、人劳局、财政局、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明确以各级各部门、社会知名企业、团体、人士为救助中坚力量;组建“县贫困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成员单位抽调五名精干人员,配备专门办公用房、办公设施。救助办在救助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服务、监督、管理等日常救助的具体事宜;制发《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的实施意见》、《贫困学生救助活动的工作方案》,对救助的意义、宗旨,救助的范围、条件、程序、方式方法等做出规定。为救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

二、创新机制,保证救助效果。工作初期,领导小组以“建立机制、扎实办事、量力而行、保证效果”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救助办建设为重点,从建章立制入手,在职责职能定位、救助申请审批、救助基金筹措管理、救助方式实施、回访跟踪调查、社会救助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流程,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系统、缜密、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和“部门牵头、社会参与、齐心协力、协调联动”的救助机制。截止目前,累计筹集社会资金50多万元,先后对454名(535人次)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发放资助金43万元,使全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在册贫困学生全部受到了资助,救助面到100%,贫困大学生资助面达81%。

(一)档案管理制度。救助办、教育局、民政局、人劳局密切配合,走村进校,对全县213所小学、30所中学、6所高中的贫困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摸排调查,不漏一班,不漏一人。建立客观、翔实的个人档案,包括救助申请书,回访跟踪调查表,学生成绩、在校表现和荣誉记录表,自我评议书,在校师生评议书,救助措施记录等全面反映学生生活、学习、思想方面的内容。档案实行微机、文字双重管理。建立日常救助台帐,实行动态管理、规范操作。共登记核实贫困学生485名,建档案500余册。

(二)申请审批机制。制定《申请救助审批程序》、《贫困学生救助回访跟踪调查制度》。对贫困学生的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作出具体要求,建立县、校、村三级网络,形成了学生级级申请、部门联合审核的双向互动申请审批机制。每学期至少两次不定期到贫困学生所在学校、家庭进行走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救助措施效果回访跟踪调查,及时调整救助措施,提高救助成效。

(三)资金管理机制。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出台“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对救助基金的目的、性质,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在县财政设立专户,专人、专帐管理。基金筹措以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捐赠,每年从城市教育附加费中提取5%,以及在金融营业网点和公共场所设立“救助贫困学生捐款箱”等渠道为主。资金发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救助办跟踪调查制和《救助发放回执单》制,严格手续、层层把关、逐级审批。

(四)“四公开”制度。救助工作坚持做到救助条件、救助金额、被救助人员和财务“四公开”,积极接受捐助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防止弄虚作假、优亲厚友,切实达到“公正、公开、公平”,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携手联动,整合救助资源。一是集中救助。先后进行四次大规模集中救助。县教育局对2003年高考本二线以上录取的城镇特困职工和农村贫困户的67名学生给予每人2000元的资助;县人武部对45名贫困中、小学生发放10000元的资助金;县政协在全县政协委员中筹资1.92万元对37名贫困中、小学生给予每人200-1000元的资助;2004年8月,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贫困学生资助大会”,对293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19.74万元。二是结队帮扶。县级领导、各单位一把手率先垂范,每人结队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保定华北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与14名在册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发放帮扶资金4.2万元,并确定在校大学4年的帮扶关系。定兴五合窖酒业有限公司与41名在册大、中、小学贫困生确定帮扶关系,发放4.28万元的帮扶资金。县国税局与10名大、中、小学生建立帮扶关系,发放帮扶资金1.05万元。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邮政局分

第二篇:坚持以民为本 打造民心工程**县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记温家宝总理在定兴视察时“百姓之病,如腹心之患”的谆谆教诲,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8月以来,紧紧围绕省、市委关于落实亲民、爱民、为民政策,大力实施民心工程这一要求,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在全县深入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凝聚民心促发展、扶贫济困保稳定、奉献爱心助教育的成功之路。

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明确救助思路。县委、县政府组织成立“贫困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办公室、群工办、教育局、民政局、人劳局、财政局、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明确以各级各部门、社会知名企业、团体、人士为救助中坚力量;组建“县贫困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成员单位抽调五名精干人员,配备专门办公用房、办公设施。救助办在救助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服务、监督、管理等日常救助的具体事宜;制发《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的实施意见》、《贫困学生救助活动的工作方案》,对救助的意义、宗旨,救助的范围、条件、程序、方式方法等做出规定。为救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

二、创新机制,保证救助效果。工作初期,领导小组以“建立机制、扎实办事、量力而行、保证效果”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救助办建设为重点,从建章立制入手,在职责职能定位、救助申请审批、救助基金筹措管理、救助方式实施、回访跟踪调查、社会救助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流程,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系统、缜密、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和“部门牵头、社会参与、齐心协力、协调联动”的救助机制。截止目前,累计筹集社会资金50多万元,先后对454名(535人次)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发放资助金43万元,使全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在册贫困学生全部受到了资助,救助面到100%,贫困大学生资助面达81%。

(一)档案管理制度。救助办、教育局、民政局、人劳局密切配合,走村进校,对全县213所小学、30所中学、6所高中的贫困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摸排调查,不漏一班,不漏一人。建立客观、翔实的个人档案,包括救助申请书,回访跟踪调查表,学生成绩、在校表现和荣誉记录表,自我评议书,在校师生评议书,救助措施记录等全面反映学生生活、学习、思想方面的内容。档案实行微机、文字双重管理。建立日常救助台帐,实行动态管理、规范操作。共登记核实贫困学生485名,建档案500余册。

(二)申请审批机制。制定《申请救助审批程序》、《贫困学生救助回访跟踪调查制度》。对贫困学生的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作出具体要求,建立县、校、村三级网络,形成了学生级级申请、部门联合审核的双向互动申请审批机制。每学期至少两次不定期到贫困学生所在学校、家庭进行走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救助措施效果回访跟踪调查,及时调整救助措施,提高救助成效。

(三)资金管理机制。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出台“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对救助基金的目的、性质,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在县财政设立专户,专人、专帐管理。基金筹措以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捐赠,每年从城市教育附加费中提取5%,以及在金融营业网点和公共场所设立“救助贫困学生捐款箱”等渠道为主。资金发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救助办跟踪调查制和《救助发放回执单》制,严格手续、层层把关、逐级审批。

(四)“四公开”制度。救助工作坚持做到救助条件、救助金额、被救助人员和财务“四公开”,积极接受捐助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防止弄虚作假、优亲厚友,切实达到“公正、公开、公平”,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携手联动,整合救助资源。一是集中救助。先后进行四次大规模集中救助。县教育局对2003年高考本二线以上录取的城镇特困职工和农村贫困户的67名学生给予每人2000元的资助;县人武部对45名贫困中、小学生发放10000元的资助金;县政协在全县政协委员中筹资1.92万元对37名贫困中、小学生给予每人200-1000元的资助;2004年8月,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贫困学生资助大会”,对293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19.74万元。二是结队帮扶。县级领导、各单位一把手率先垂范,每人结队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保定华北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与14名在册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发放帮扶资金4.2万元,并确定在校大学4年的帮扶关系。定兴五合窖酒业有限公司与41名在册大、中、小学贫困生确定帮扶关系,发放4.28万元的帮扶资金。县国税局与10名大、中、小学生建立帮扶关系,发放帮扶资金1.05万元。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邮政局分别与16名在册大、中、小学贫困生签订《“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协议书》。同时,在县电视台定期公布优秀贫困学生名单,开通服务热线,号召社会有识之士对贫困学生进行结队帮扶。现共有88名贫困学生落实了结队帮扶措施。三是多层次、全方位救助。遴选家庭特困学生,及时申报市级“寒门学子”资助;加强与在校贫困大学生所在学校的联系,帮助贫困学生积极争取“奖、贷、助、勤、免”等方面的帮扶;对突患重大疾病的贫困学生,协调有关部门、按有关申报条件和程序,争取市以上“红十字”协会组织和省危难救急基金的资助;协调县工会、县妇联、县民政等部门,把贫困学生救助与城镇特困职工及农村贫困户扶助、女童救助工作相结合,争取上级对口部门的资助;加强与国家、省儿少发展基金会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四、借势推动,营造救助氛围。一是积极开展活动。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寒门学子救助大会、资助大会及各项捐助仪式,定期召开救助企业、部门和贫困学生、家长座谈会、茶话会等活动,扩大群众影响,提高社会共鸣。把8月作为“贫困学生救助活动月”,悬挂标语、发放“倡议书”、设立咨询台,在电视台开辟“帮困助学”专栏、县领导公开发表救助讲话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对救助工作有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最大限度的号召方方面面的力量投入到救助工作中来。二是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今年县委、县政府对19个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的先进企业、部门进行表彰,授予“救助贫困学生先进单位”称号,以榜样凝聚力量,推动救助。

几点思考

一、救助贫困学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摆脱贫穷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扶贫济困必先治愚,因贫困而失学,因失学而愚昧,因愚昧而更贫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救助贫困学生,用知识改变他们家庭的落后状况,实现富裕,再由每个贫困家庭的富裕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

二、救助贫困学生是执政为民具体体现,是亲民、爱民、为民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救助工作,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帮扶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想困难群众之所想,带着感情、责任、追求,扎扎实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党的形象和权威。

三、救助贫困学生是维护稳定的有效途径。贫困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是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分析原因有:⑴家庭因病、残、弱而致贫困;⑵孤儿,单亲家庭,或家庭缺少劳动力;⑶父母下岗、失业,无稳定经济来源;⑷其它突发事件而致贫困。以上问题也是当前潜在、亟待解决的社会难点、热点,是阻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不健康因素。所以说,我们以救助贫困学生为切入点,帮助孩子完成学业,扶持其家庭自力更生,重新创业,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对维护稳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救助贫困学生是人才兴县的战略任务。自古雄才多磨难,在全县贫困学生中99%以上品学兼优,具有更好的培养和发展潜力。2003年全县高考达本二线以上的学生中,贫困学生占13%,今日的寒门学子,将是明日的栋梁,是兴国强县的中流砥柱和智力保障。

五、救助贫困学生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补充。一年来,通过救助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使180名学生重新回到了校园,顺利完成了学业,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普及率。特别是在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薄弱的乡村,对于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为教育投入、为孩子奉献爱心,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功效。

六、救助贫困学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了扶贫济困、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营造了奉献爱心、关心下一代的浓厚氛围,纯化了社会风气;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生动课堂。

第三篇:坚持以民为本着眼务实创新

坚持以民为本着眼务实创新

奋力开创新形势下社区民政工作新局面----记和田市古勒巴格街道办乌鲁木齐南路社区 乌鲁木齐南路社区位于和田市市区西南侧,与肖尔巴格乡辖区接壤,总面积0.8平方公里,辖区共有2020户7120人,其中:巷道居民区582户1648人;出租房屋110户,流动人口457人。门面房及商铺118间,从业人员238人,重点人口9人。社区现有在编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10人,大学生村官1名。社区民警1人,协警员2名,联防队员6名,十户长10人,楼栋长信息员34人。驻辖区单位14个,清真寺1座,宗教人士2名,两劳释放人员7人。辖区呈现常住人口多,出租房和流动人口日渐增多,社情复杂的特点。近年来,乌鲁木齐南路社区民政工作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双拥共建等工作重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街道办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社区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田市科普惠民社区行动先进单位”、“2011市级五四红旗团支部”、“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五好社区党支部”、“和田市社区干部四知四清四掌握知识知晓率优秀组织奖”等地、市级荣誉,并多次受到各部门表彰。

一、发挥职能作用,为群众排忧解难。

该社区从民政工作的特点出发,坚持“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从工作特点和服务对象提高社区民政工作服务水平。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为主题,以树立民政行业新风为内容,以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为重点,以加强民政基层窗口单位行风建设、创建“文明窗口”为载体,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办事 1

效率和服务质量,与时俱进,推进各项民政事业健康发展,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努力工作。

首先从民政工作职能为出发点,端正社区为民服务的思想,选准民政工作为经济服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开展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由于和田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他客观因素制约,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企业停产、倒闭,使大部分职工下岗,失业人数增多,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压力,乌鲁木齐南路社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畏困难,从实际出发,积极工作,坚持对党的事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负责地狠抓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使有困难的居民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实现了国家提出的“人人无饥寒”的要求。在开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工作中,乌鲁木齐南路社区干部为保证及时让贫困家庭生活有保障,起早贪黑,节假日不休息,深入到各户,切实了解掌握居民群众的贫困状态,为使贫困家庭人口都能按时领到低保资金,经多方努力,使享受到城镇低保家庭人口都按月领到了生活最低保障金。公平公开地为困难居民发放临时救助金,在抓好各项为民服务工作中,社区还积极统筹协调辖区各单位,通过认领责任片区来实现一个单位包一片居民区,负责这一片区困难居民的扶贫帮困工作,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近年来,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肉孜节”“库尔班”节,向贫困户争取清油400桶,面粉450袋,大米20袋,并及时发放到位,确保在节日里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社区的工作理念是,只要居民有困难,都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使残疾人和贫困群众安居乐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二、开展便民服务,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民政工作的服务水平。

在便民服务上,社区从社区行业特点出发,如孝老爱亲服务上,竭尽全力地做好服务,提高服务水平。针对辖区内老人居住相对集中的情况,和老人活动场所少的实际,积极和辖区共驻共建单位协调,对社区“活动室”进行了改造,创建了社区居民活动室,使老人、少儿及流动人口有了活动场所,做到老年人老有所乐,无业青年参加有益活动的好场所。同时,社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透明度,设立了“为经济建设服务,树立行业新风”征求意见举报箱,举报电话,工作图版3块,并向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发了意见书和工作承诺书。并召开了关于民政工作应具备条件为内容的居委会主任等参加的座谈会,倾听他们对民政工作的建议和批评,以便改进社区的民政工作,增加社区民政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转变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和为民服务的水平,树立社区民政工作者的形象,促进行业作风建设。

三、坚持服务和服从经济建设为出发点,着力打造社区民政为民的主体。

首先从自身净化环境入手,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凡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社区都落实到位。如在解决复员军人、弱势群体住房和在社区优抚对象“三难”上,社区采取特事特办,多方面解决他们的住房、就业和就医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四、树立民政行业新风,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社区以基层窗口为载体,改进工作服务质量,特别是社区民政办,社区采取广泛征求和倾听社会各界人士建议的办法,改进社区民政工作的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新风,首先

从抓民政干部的培训着手,进行法规、政策学习和干部素质教育相结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从严抓干部队伍的管理工作,认真纠正在树立行业新风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以改变我们的工作和提高干部素质,认真查找在民政工作中是否存在“三乱”问题,以权谋私,刁难勒卡等现象,在征求意见和座谈会上听取建议时,以及在平时入户走访过程中,没有反映出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全社区没有出现和发生侵占群众利益等违法违纪行为,做到了风清气正,一心为民。

由于认真地履行了职能,文明、热情服务,公正、依法行政,接受社会监督和增加工作透明度。群众反映的问题,社区都予以认真对待,群众遇到的困难,凡能解决的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就是社区的困难,社区都热情地帮助,尽力提供方便。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社区都做了认真的答复,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调解在基层,信访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了基层群众没有越级上访告状的好现象。保持了“社区民政为人民,帮扶解困感党恩”的现代社区民政工作职责。

古勒巴格街道办事处

乌鲁木齐南路社区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浅谈如何坚持以民为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浅谈如何坚持以民为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笔者认为,可从六个方面做好“

民”字文章,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民众稳,天下稳;民众富,天下富;民众和谐,天下和谐。

一、坚持民本,顺应民心。

坚持以民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共产党人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核心就是以人为重、以民为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是社会和历史的真正主人,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时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明白“百姓与之则兴,百姓非之则危,百姓背之则亡”的道理,以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

坚持顺应民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古训有言:“天下顺治者在得民心”,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得不得民心的根本标尺。群众心里有秆称,谁把心交给人民,人民群众就会把他放在心头;谁把人民捧在手上,人民群众就把他举过头。[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因此,建设和谐社会,要认真理顺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把心交给人民,多做顺民心、谋民利、造民福的事,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事情做起,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最直接的需求和利益的事情抓起,切实做群众之所想做、办群众之所盼、给群众之所需,人民群众的心才会向着你。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虚假政绩”、“形象工程”坚决不做,劳民伤财的事坚决不做,群众憎恨的事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民心相向,群众赞扬,百姓拥护,社会和谐,国家安康。

二、体察民情,关注民生。

坚持重视民情、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好党的执政宗旨和执政理念,必须真正做到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诚心诚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及时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要深入开展“察民情、心连心”活动,解决好优抚对象、农村特困户、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中遇到的生产生活困难,解决好当前群众中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住房难、看电视难、打官司难等“八难”问题。要真正做到民有怨恨情绪得到觉察,民有“热点难点”得到关注,民有冷暖安危得到重视,民有困难疾苦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温暖遍及黎民百姓,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努力实现城乡之间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团结,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进而实现风正气顺,政通人和,社会和谐。

三、发扬民主,集中民智。

坚持实行民主制度、凝聚群众智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要紧紧团结和依靠群众,逐步完善民主原则、不断激活群众的创造力、扩宽凝聚群众智慧的途径,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供智力、挖掘潜力、积聚动力、增添活力。

四、维护民利,实现民富。

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利之所在、天下趋之”。要实现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切实维护人的各种权益和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键是要维护并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要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完善健全政策和制度,逐步使广大人民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前,尤其要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少数人的具体利益的关系。要找准结合点,制订政策措施,合理调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理顺人们的心态和情绪,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发展效率。

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人民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管仲说过:“凡治国必先富民”。要有富民之策、富民之路、富民之举,实现人民富裕,才能减少问题和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搞好民治,确保民安。

实行法治、维护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要大力抓好“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卫生安全”,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不断提高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为确保

“民安”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还要积极推进村民自治,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群众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好,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好,努力实现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走出一条依靠群众管理社会的新路子。

六、淳洁民风,促进民乐。

文明守法的社会风气、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轻松愉快的群众心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天下和静在民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和谐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群众在纯朴的民风中生活,在宽松的环境中乐业。而要有好的民风,真正实现民乐,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认真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在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要教育引导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遵纪守法,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努力在农村营造科学、文明的纯朴的社会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心情愉快、幸福生活。

千古之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换言之:“民为邦本、本固邦和”。只有坚持以民为本,才能构建好和谐社会,使得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浅谈如何坚持以民为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如何坚持以民为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篇:坚持以民为本,保护拆迁群众合法权益(推荐)

征地拆迁是城市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城市发展、社会稳定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日益成为群众瞩目、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日益成为党和政府极为关心的焦点问题。如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被拆迁群众利益,实现拆迁推进和群众利益的双赢,一直是摆在当前征地拆迁工作中急需破解的难题。在近年征地拆迁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将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摆在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位置,敢于正视、剖析、破解难题,一着不让强抓落实,切实保护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主要问题作为承担新城拆迁的责任主体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主动纠正和杜绝一切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我认为,近年来,在征地拆迁上,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不足问题:一是宣传征地拆迁政策不落实。在拆迁开始前,由于组织不严、工作不细、认识不一,不能将国家有关征地拆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到位,以致拆迁开始后,拆迁群众对拆迁政策不了解、对补偿标准不清楚、对拆迁目的不理解、对办事程序不熟悉,侵害了群众对拆迁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严重挫伤了被拆迁群众的积极性。二是执行法规政策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以部门、局部、自身利益为重,违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克扣、截留、拖欠农民补偿安置费用,不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法规政策、擅自降低补偿标准等现象,严重侵害了群众合法的、应有的权益。三是拆迁行为不规范。个别拆迁人、拆迁实施单位忽视依法拆迁、法定程序,轻视行政裁决强制拆迁法律手段,反之,动用地痞等恶势力恐吓、打人等违法野蛮拆迁,拆迁评估单位无资质、评估结果不公正的行为时有发生,由于拆迁行为的不规范,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配套服务措施不到位。大面积、大范围、快速度的推进拆迁,对被征地农民的住房安居、劳动就业、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配套保障措施难以到位,导致被拆迁群众失地、失房又失业,生活困难无着落,极易激化社会矛盾,造成被拆迁群众厌恶拆迁、害怕拆迁、抵制拆迁的行为。五是廉洁拆迁监管难到位。征地拆迁工作面广、量大、监管难,少数拆迁人员不能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要求,与被拆迁户发生不正当的权钱交易关系,凭关系、讲情面、要好处,该补偿的不补、不该补偿的乱补,短时间内很难被发现和制止,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损害了拆迁人员形象。

二、原因分析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依法拆迁意识相对淡薄,依法拆迁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拆迁实施过程中,个别拆迁人缺乏依法拆迁意识,对拆迁法规一知半解,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征地拆迁法律法规置之脑后,不能严格按拆迁政策办事,从而导致了拆迁政策执行过程中宽严不

一、随意性过大,政策严肃性大打折扣,导致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拆迁,以消极、暴力甚至极端手段抵制拆迁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拆迁行为需要进一步依法规范,拆迁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提高。二是服务群众措施相对落后,有情操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拆迁群众是相对弱势的群体,需要始终给予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既包括购房安居、劳动就业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也包括照顾关爱特困户、残疾户等一系列特殊群体。但有些拆迁实施主体,未能将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位,宗旨观念、服务意识不是很强,服务措施不很到位,服务手段相对单一,以致拆迁群众满意度不是很高,严重影响拆迁形象和拆迁进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展、延伸服务拆迁群众的内容、领域和层次,在服务手段、方式、方法上,在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被拆迁群众的关爱。三是廉政监管措施相对滞后,廉政拆迁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个人主体物质利益要求突出,在拆迁中,也有少数人逃避组织监管,党纪法规意识淡薄,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现象,“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该照顾的不照顾、不该补偿的乱补偿,严重损害了拆迁补偿的公开、公平、公正性,变相侵害了拆迁群众正当利益,严重影响了拆迁工作形象、拆迁人员形象。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拆迁过程中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管措施,在教育、制度、监督、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寻求管理模式新突破,将党风廉政建设监管手段逐步深化,全面贯穿拆迁始终。

三、对策和措施在拆迁实践中,就如何坚持以民为本、保护拆迁群众合法权益,我们进行了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尝试,始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持“八个到位”,努力实现依法拆迁、有情拆迁、廉政拆迁的有机统一,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1、坚持思想高度重视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

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各级始终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意识,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拆迁难题,努力维护安全稳定大局。首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切实维护拆迁群众利益。对于大多数被拆迁人而言,“房屋拆迁无小事”,房屋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基本的生活资料,被拆迁人又是被动加入到拆迁活动中来的,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如果群众利益处理不当,拆迁工作就会难以开展,影响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拆迁工作必须兼顾好拆迁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让拆迁群众从拆迁中受益、得到实惠。其二,落实“执政为民”根本要求,需要切实维护拆迁群众利益。坚决纠正侵害拆迁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拆迁群众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保护拆迁群众合法权益,是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需要,是新城拆迁、新城建设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对我们基层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其三,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切实维护拆迁群众利益。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拆迁工作必须坚持以民为本、量力而行,要坚持把拆迁力度、发展速度和群众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城市拆迁与群众生活之间的矛盾,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解决好群众安居、就业等群众实际困难,坚持把有效化解拆迁矛盾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评价指标。

2、坚持政策宣传到位。征地拆迁政策性强,要赢得被拆迁人理解、配合与支持,就必须将党和国家征地拆迁法规政策,原原本本的宣传到被拆迁群众中,善于在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中,让群众充分拥有对征地拆迁的知情权、监督权,让群众懂得如何运用拆迁政策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我局已累计在拆迁范围内悬挂了各类宣传横幅达900余条,发放“致拆迁户(工企单位)的公开信”32000余份,制作拆迁政策宣传展板600余块,发放“拆迁政策法规答疑”8000余份,宣传车每天宣传6小时以上,局领导班子带头上门宣传政策,各拆迁组持续不断深入村居民住户,耐心做政策宣传和思想释疑,为拆迁户提供了完善的法规政策服务,做到拆迁政策、补偿标准和办事程序“三公开”,让群众理解“迎接十运盛会、加快新城建设”大局,了解征地拆迁法规政策,知晓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增强了拆迁透明度,着力营造了群众关心拆迁、理解拆迁、支持拆迁、在拆迁中维护自身权益的浓厚氛围,取得了较好效果。

3、坚持法规政策执行到位。政策能否贯彻到位,关键在落实。拆迁政策性极强,经济利益最突出,群众利益最敏感,能否按政策法规办事,切实保证被拆迁人的利益,是被拆迁群众最为关心的事。为此,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全面落实“三公开一监督”,即拆迁政策、补偿标准、办事程序全部公开,全过程让群众监督。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以“公开、公正、公平”去赢得拆迁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坚持一把尺子、同类条件、同样情况、同等补偿,在政策的执行上,就高不就低、就宽不就窄,尽量做到让群众放心满意。坚持在拆迁人员严格执行政策、最大程度地保证被拆迁群众的利益和群众的理解与信任中推动工作。河西拆迁中,村、组干部带头,普通村民积极主动搬迁的场面处处可见,“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在村组干部、很多村民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用一些拆迁群众的话说,“拆迁政策对我们拆迁户非常有利,我们应该积极搬迁,支持新城建设”。

4、坚持有情操作到位。征地拆迁是新区建设的需要,也确实给被拆迁群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将“关爱百姓,善待群众”的要求贯彻征地拆迁全过程,我们始终将有情操作、服务拆迁户放在工作首位,将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为每一户拆迁群众都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切实为拆迁户排忧解难,努力做到“拆迁无情人有情,房子不在感情在”,全方位的提供拆迁补偿、购房安居、劳动就业、扶贫解困、司法公证、银行付款等“一条龙”服务。一是在购房安居上提供方便。针对一些村民补偿款买不起商品房现状,我们坚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妥善解决大多数村民购房问题,提供了经济适用房、二手房、中低价商品房等多层次的房源体系,供拆迁户选择。我局多次到市河西指挥部等部门,积极努力争取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为了方便群众申购,我们在现场设立了经济适用住房申购点,为群众提供全程服务,每处申购点从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交通示意图、规划设计图、面积套型图、申购程序到项目模型全部到位,让群众自由选购。同时为村民购房提供政策咨询,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已累计为河西拆迁群众申购经济适用房3800余套。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住房需求,我局还先后组织了12000余套二手房房源信息,供村民选购,较好地解决了大多数拆迁群众的购房安居问题。二是在劳动就业上强化落实。为解决征地就业难问题,我们联合区劳动部门,在现场设立了村民“就业指导服务点”,为村民提供相关的就业培训机会和相关就业信息,提高村民就业技能和就业机会,让他们尽快走出“失地”又“失业”的生活困境。三是在扶贫帮困上见真情。我们关爱弱势群众,把残疾、弱智等弱势群体作为重点工作对象,主动为数百户残疾、弱智、特困户等弱势群体上门服务,协调家庭纠纷,妥善拆迁安置。为孤寡、残疾人搬家,给困难住户送钱送物;给买不起住房的被拆迁人适当的照顾,即使是强拆户也给他们妥善安置,切实为拆迁户排忧解难。四是在全方位服务上见成效。为方便村民办理房屋遗产继承公证服务,我们在现场设立房屋公证服务点。此外还有银行等部门在现场为村民办理拆迁补偿金转存房票及提现手续。努力让服务拆迁群众的自觉行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把拆迁的过程转变为被拆迁户排忧解难的全过程,切实把党和政府对广大被拆迁户的关心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让被拆迁人满意。

5、坚持制度完善到位。健全的工作制度、科学的落实方法,

下载坚持以民为本 打造民心工程**县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以民为本 打造民心工程**县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以民为本,保护拆迁群众合法权益

    征地拆迁是城市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城市发展、社会稳定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日益成为群众瞩目、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日益成为党和政府极为关心的焦点问题。如何将......

    坚持以民为本 建设美丽中国(优秀范文5篇)

    坚持以民为本 建设美丽中国——学习党的十八大心得体会郑 怀 刚党的十八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一个稳定、健康、和谐的社会是我们各项工作取得胜利......

    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

    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共产党员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党的根源在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这是我们......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2010年度新市一中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教科研工作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2010年度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

    以民为本 打造一流农贸市场

    关于对锦溪镇农贸市场的调研报告 我镇农贸市场始建于1995年8月,共计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内设摊位339个,拥有179个经营户及8名市场管理员。近些年来,我镇改造步伐较快,辖区面貌发......

    以民为本打造一流农贸市场

    以民为本打造一流农贸市场 武兴华农贸市场是食品销售流通领域的重要领地,是商品直面居民消费的最末端窗口。农贸市场上要对生产厂家、生产基地、批发商和批发市场的商品准入......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5篇模版)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