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05:2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范文模版)》。

第一篇:浅析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范文模版)

浅析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

摘要:政府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每个环节。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必须转变政府观念、政府职能,并建立新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

政府的基本作用和管理措施的全部目的,都应该是为人民群众服务。

政府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每个环节。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政府的角色还存在着许多““错位“”、““缺位“”,需要对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由管制型政府逐步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必须转变政府观念在现阶段我国许多政府官员中,以官为本的思想仍根深蒂固。官本位意识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内实行的单一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各行各业、大小单位都有行政级别,造成了客观存在的““官本位“”。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转型期,传统的““全能大政府“”体制出现了以官为本凌驾于以民为本、以经济发展为本代替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追求““增长“”忽略了福利保障、以统治型为主的政府管理压倒了以服务型为主的政府管理等方面的误区,并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赋予政府权力,政府必须对人民负责,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显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思想严重背离于该要求。因此,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必须予以破除,代之以““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

在政府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积极创新政府管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从价值取向上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标志着政府管理更加尊重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全面发展,否则即是本末倒置。从思维方式上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体现了一种思维转换。其特征是政府管理者由以自我为中心、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决定性作用、不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转变为把人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首要因素与先决条件,而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就是以人和历史为尺度,以人的权利为第一要务,从而更加关注人的生活世界。从管理方式上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模式,意味着政府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类组织的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它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我国政府由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转变成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另一方面,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就是要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具体来讲,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尽快实现由管制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的职能不再是管制,而是服务。从命令到服务的转变,将使公共权力回归到其为公众服务的本来面目,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进步的体现。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定位,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因为服务型政府建设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而不是机构的简单精简和办事方法的简单调整。服务型政府的指导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一个为民的政府。““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

人民放在根本的位置上,所有的社会发展都要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之上,经济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支撑。

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1)继续推进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机构改革,使政府组织机构更加合理、科学、高效。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应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综合职能设置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解决好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多重管理、多头执法的问题。(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就要求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解决政府管理““越位“”问题,应改变过去包揽一切的管理体制,缩小、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实现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工。特别是在经济管理上,要强化““看不见的手“”,弱化““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凡是市场能运作的,政府不包揽;凡是企业能自主经营的,政府不干预;凡是该社会办理的,政府不插手。解决政府管理““错位“”问题,主要是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边界,明确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范围,避免因分工不当、责任不明导致政出多门、交叉错位。解决政府管理““缺位“”问题,就是把应当由政府办的事情真正抓起来,负起责任,避免管理出理““断档“”,公共服务出现““真空“”。(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对于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审批程序严密、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得到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对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我国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冗长复杂的现象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政府只有切实把行政审批的范围减下来,实现审批行为的规范化,才谈得上向服务型模式的转变。

通过改革的服务型政府应是:(1)行为规范。所有行政机关都应依法行政,一切政府行为都应纳入法制化轨道。(2)运转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所属部门之间政令畅通,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整个行政体系目标统一、运转有序。(3)公正公开透明。

首先,政府应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尤其应重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使社会分配公平合理,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各类经济主体一视同仁;扶持困难群体,维护社会正义;搞好社会保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其次,政府将其掌握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全面、真实、准确地展现给公众,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人们可以根据掌握的政府信息适时安排调整自己的生活并可以将政府的工作行为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防止行政****,这对于政府树立诚信形象和增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次,政府应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阳光政府“”。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4)廉洁高效。廉洁从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加强廉政建设,杜绝****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具有以上特征的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责将围绕这样一个核心:为人民、企业服务,实现““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让市民们生活在一个清洁、美丽、富裕、和谐的环境中;农村发展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让农民真正富起来;科教文化要““以人为本“”,要以为国家培养思想道德和专业文化知识双优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尊重个性发挥,开创更大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财政征

收与分配要““以人为本“”,既要保障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又要兼顾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承受能力;政治改革要““以人为本“”,大力提倡政治文明,强调民主形式,使人民能把自己国家主人翁的权利与地位真正落到实处等等。

三、建立新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绩效评价对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其主要问题是:评价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实践中具有盲目性,评价以官方为主,多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评价,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以及政府内部的自身评价,虽然在部分地区,部分部门已引入群众考核,但其力度显然不够,导致各级官员为了升迁,以长官意志为准,争上各种面子工程,以人民福利为代价换得政绩;评价内容不全面,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评价指标。

事实上,任何组织的绩效都应由服务对象评价,政府绩效如何,应以人民、企业的满意度为标准进行评价,以此促进政府自身的完善。评价政府的业绩,不是看它投入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考核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企业、公众的需求。因此,从政府绩效评价的指导思想来说,应该把““满意原则“”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最终标准。它应包含下面内容;经济性评价是要求政府要树立成本意识,节约开支,少花钱多办事;效率测定的是政府的投入产出比;效益评价关注的是组织工作的性质和社会最终结果,效益最终要体现在人民满意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公平关心的问题是,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得到更多的服务等等。

推进政府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还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活动,尤其是对政府行为的绩效评价,没有制度保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使我国政府绩效评价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道路;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责范围是保证政府绩效评价的科学合理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要首先明确哪些事情是政府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建立多重评价体制,不仅包括政府机关的自我评价、上级评价、党的组织和权力机关(人大)的评价,还应包括相关专业的专家评价,更重要的是引进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的评价,逐步实理官方评价与民间评价并重,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通过运用社会调查、民意测验等方法,定期征求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最终以此作为对政府绩效评价的依据。这可以使政府机关不仅对上级机关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人民负责,形成人民监督和上级监督相结合的绩效推动机制,从而建立让老百姓高兴和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张今声、袁国敏《.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曹闻民《.政府职能论》[M].人民出版社,2008.车鸣《.以人为本当代中国的治国新观念》[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韩斌、孟宪平《.以人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第二篇:以人为本: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

黄 德 良

摘 要:管理总是以一定理念为指导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这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政府管理理念及其职能转换的必然。以人为本的政府社会管理理念的底蕴是十分丰富的,主要包含政府管理的待人原则,永恒主题,根本管理方式,精神支柱,高层境界,着力点等8个方面。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关键不是把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截然分开,片面、孤立地实施某一种管理,而是两种管理一体化,并以人本管理为主导,以人本管理带动制度管理。

管理总是以一定理念为指导的。什么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本为核心和本质的科学发展观。以此为指导,党和国家领导人屡屡强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它明确告诉人们,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

一、人本理念的必然

梁启超先生早就归纳出:改革首先是器物层面的,其次是制度层面的,最后是观念层面的。因此,我们认为,观念层面的管理理念是重要的、第一位的。在我国,提出和实施政府社会管理是政府管理理念和职能的关键性转换。我国原有的政府管理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和根本任务相适应的。它的显著特征是:过分突出了政府管理是直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过分突出了政府管理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的不对等性;过分突出了政府管理是对社会进行管治。由此形成并用以指导政府管理的理念是有缺陷的,即缺乏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作用和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服务性作用;缺乏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以及社会公众的需要对政府管理行为的导向性作用;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的制约和监督;缺乏政府管理过程中公共责任机制的建设与发展。这样的政府管理理念是:以官为本、以政治为本、忽视尊重人权、缺少人性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政府管理理念及其职能必然发生转换,以相适应。新的理念应从过去政府管理更多地强调特殊集团的意志到更多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从强调政府管理活动以政府主体的规则为导向到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依归;从强调政府管理是直接进行统治的工具性作用到强调政府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性作用;从强调对上级负责到对社会公众负责,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制。就是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存在与活动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为人民创造福利,即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它需要具备服务意识、公众至上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换言之,随着政府政治统治职能向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转换,其理念必然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福祉为依归,亦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政府社会管理理念是在扬弃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认识的升华,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要尊重每一个人, 要从管理过程中的以管理人员为主转向对全员负责,要使管理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高度统一起来。显然,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的政府社会管理理念是对传统管理理念的重大突破,意味着管理者把对人的投资视为“经济性投资” 的立场转变为“ 全面发展性投资” 的立场,政府组织在以往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一切投资,希望得到的仅 仅是效益,而在以人为本的政府社会管理时代,政府组织的投资不仅产出效益,而且还产出“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帮助个体达到这一种境界,正是以人为本的政府社会管理的双赢所在。

二、人本理念的底蕴

政府社会管理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意味着要以人本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历史的进步。政府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就等于否定了以神为本、以官为本、以钱为本、以物为本、以GDP为本,就是尊重人权、珍视生命,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福祉为依归。其实质上就是强调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政府社会管理都要围绕实现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满足群众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进行。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完善民主法制等等,都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为人民生产生活、生存发展创造条件。政府社会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具体说来,有这样几层含义:

① 社会管理的待人原则。为把人本身当作最高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创造性,政府组织应成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良好空间,与此同时,政府组织也将在发展动力方面获得来自人的潜能释放的强力支撑。为此,需要确定政府管理的待人准则,它的集中点就是充分地尊重人,恢复人的尊严,坚持解放人和塑造人。

② 政府社会管理的永恒主题。“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在政府组织中,一个 健康的、有效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全体成员保持高度的热情与爆发出不可遏止的激情的根本性因素;是政府组织得以健康成长与发展的保证,会为政府组织的功效与业绩的取得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良的人际关系的长期存在,会使政府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都减退并直接造成创造性的萎缩,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也就不可能创造出可喜的绩效。

③ 政府社会管理的活力和生气。关于激励的意义和作用,艾科卡的表述可谓画龙点睛,要使一个单位有活力有生气,激励就是关键。激励像一颗生命力饱满的种子,到处可见它开出的美丽的花朵和结出的丰硕果实。实践充分证明,大到全社会,小到基层单位,在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各领域,哪里有激励,哪里就有活力和生气;哪里少了激励,哪里就死水一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离不开激励,激励是推动人与社会发展的神奇杠杆。

④ 政府社会管理的根本管理方式。作为人本管理核心内容的自我管理,是实现人的目 的的根本方式、方法。自我管理是政府组织成员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的管理。在以人为本的政府社会管理中,自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是一种能够有效体现人本理念宗旨的管理环节和手段,缺了自我管理,也就缺了实现最高目标的手段、中介。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所说,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那就不能有效地运用和发挥自己的才能、知识、经验与技巧。

⑤ 政府社会管理的精神支柱。如果在人本理念导向下坚持倡导团队精神,以及团队精 神特别强烈浓郁的话,那么,在政府社会管理中就会充分显示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与一体感;团队成员亲如“一家人” 的相互协作及共为一体;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尽心尽力及全方位的投入。在团队精神的支配下,团队成员会以主人翁精神,努力自觉去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以团队的整体利益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从而也使自身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而这正是政府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目的和要求。团队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政府社会管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⑥ 政府社会管理的高层境界。人本理念看重人本身的资源,强调开发人的潜

能与创造力,着眼于满足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是以人为本的政府社会管理的高层境界。这一种境界不仅重视对人的知识、技术、能力等方面 的“智力开发”,而且更重视在“智力开发”基础上的“第二次开发”,即对创造力的开发。

⑦ 政府社会管理的良好氛围。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需要一定的条件。任何工作总是 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制约。人本理念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并行之成效,只考虑管理主体和作为人的管理客体是不够的,还要研究管理与周围的环境,优化政府组织的工作环境。作为人的管理客体在良好氛围下可以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效率因此可以大大提高。

⑧政府社会管理的着力点。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当前政府社会管理应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是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化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政府要格外认真地对待如下四个重大社会关系:既要善待穷者,又要关爱富者;既要扶助弱者,又要支持强者;既要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又要注意帮助人民群众改造某些落后观念;既要让一部分地区发展得快一些,又要把共同富裕的理念融于发展过程中。这些行之有效的以人为本的政府社会管理之内容,是一种富有人性化的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概括。

三、人本理念的保障

在政府社会管理中,确立人本理念并不意味着用人本管理来取代制度管理,而是应该在坚持人本管理方向的同时,踏踏实实抓好制度建设。只有把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才能相得益彰,使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管理的实践证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就越需要严格的、精细的规章制度。制度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的组织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人本管理也必然丧失其强有力的保障。制度管理,对任何组织都离不开,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区别在于规章制度的多与少,管理的严与松,是压制员工创新的制度,还是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制度。当然,制度管理要真正成为人本管理的辅佐,必须使其自身升华。以人本管理为润滑剂、灵魂的制度管理是“升华” 了的自觉管理,而自觉化了的制度管理是最有生命力的。因为人本管理使员工产生自控意识,达到内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培育员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发自内心的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现代社会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了,如果在管理中把人不当人看,只会用规章制度管、卡、压,肯定是行不通的,要减少员工漠不关心、依附和顺从的感觉,真正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只能依赖人本管理。柔性的人本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单靠硬性约束带来的不足和偏颇,它是规章制度运行起来并发挥其作用的润滑剂、灵魂。显然,制度管理要真正成为人本管理的辅佐,必须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使制度执行由强制执行升华为自觉。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关键不是把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截然分开,片面、孤立地实施某一种管理,而是两种管理一体化,并以人本管理为主导,以人本管理带动制度管理。这是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管理者必须坚持这一新理念毫不动摇并实践之。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公共管理系)

第三篇: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

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

时间:2011-07-25 09:28来源:凤凰社会锵锵杂谈

新形势下的矛盾冲突和现实需要,要求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公共需求全面增长,公共服务严重缺失。一是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反映收入差别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0.4,达到了0.5。二是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教科文卫等公共事业地区差异巨大。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后,城乡差别日益突出。四是市场经济秩序还不健全,法制不够健全,信用缺失,各种市场很不规范。特别是生产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十分严重,公共安全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经济、社会等事务服务,认真履行“人民”政府的宗旨;还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的需要,坚持公开、公正、合法、透明等原则,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解决机构设置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重复管制等问题,努力把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市场调节、社会监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来。因此,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应该是“阳光政府、创新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等模式交叉、综合渗透的结果。它的建立与发展应遵循以下途径:

(一)在政府行政程序上,公开透明,建设阳光政府。政务必须向公众公开,包括政府组织的使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及时了解民意,扩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

(二)在政府行政功能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政府协助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要以服务理念作为工作的宗旨,寓管理于服务中,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公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三)加大公共服务性政府支出,不断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地位与作用。最终建立公共服务型公共财政体系。

在政府行政机制上,建设创新型政府,提高政府的活力和效率。政府是一种自然垄断性组织,只有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精神,才能提高效率。其次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必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最后是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要求政府制度不断创新。

(四)在政府行政技术手段上,建设电子型政府。电子政府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是建设公共政府体制的重要基础。电子政府的建立,不仅可以使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方式,改变政府与企业、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做到透明化、公共化,从而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

(五)在政府行政规则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WTO的规则正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它们要求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摒弃行政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的所有权力要源于法律,源于人民的授权,使行政过程发生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监督之下。

最后,要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如何构建服务型政府

(1)扩大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并建立有关了解民意、公共参与决策的渠道、规则和程序;同时政府公共服务如何应当以社会的评价为主,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加大公众意见在评估中的作用,使公共服务提供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民本位转变。

(2)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能,除了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最基本公共服务外,在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应当营造竞争环境,利用竞争机制产生的压力促使有关的机关部门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3)应逐步加大公共支出结构中社会性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地位与作用。一方面应建立公共收入制度,逐步增加全社会的公共财政收入总额;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结构,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重点增加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逐步实现由生产投资型公共财政向公共服务型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

(4)建立并优化公共保障机制,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政府协助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5)更新行政文化,在各级政府和公务员队伍中深入开展执行文化的学习,大力推进政府执行文化建设,强化执行意识,改进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

(6)提高公务员素质。在公务员队伍建设上要注重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结合,改变过去单一的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深化公务员培训的教学改革,使政府工作人员既掌握最新的政府治理理念和发展动态,又熟悉现代行政技术与方法,全面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创新观念和执行能力,建立一支学习型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主要履行好三个职能:一是提供公平性服务。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既然是为公众服务,那么这种服务就应是普遍的、平等的而非歧视的。

但事实上,不同服务主体享受的公共服务却不是等质等量的,存在量与质的差别。如城乡差

别、区域差主体差别等。二是提供适应性服务。服务型政府提供什么服务、怎么提供,应当

适应社会和公民的需要。但现在政府往往不进行深入调研,在不了解社会、市场和公众需求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给社会、市场和公众提供服务,确定服务提供的方式。这种漠视

社会、市场和公众需求的服务非但不能让公众感到满意,反而由于其浪费的紧缺资源,而诱

发政府与社会的冲突和对立。三是提供缺失性服务。服务型政府提供的服务不可能也不必面

面俱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由市场调节的应当完全交由市场调节,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

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同时还由于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参与市场活动的任何当事人,都必

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争夺经济利益的竞争,使得社会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因此,市

场竞争机制是最具活力、平等、自主、开放的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我们充分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所应当提供的服务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及时介入

调整的服务。

第四篇: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

2.什么是服务型政府

大力推进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公务员队伍建设、依法行政,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形成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人民群众满意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3.建设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转变管理方式,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因此,我们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而无论规则制定还是市场监管,都是为市场、企业、公民提供服务的。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只有这样,才会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由于长期的惯性影响,无论政府机关还是公务员,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政令就不能畅通,从而也就无法实现民富国强。

4.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并重、借鉴与创新结合,大力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加快政府转型步伐,努力建设现代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包括以下要点:行为规范即所有行政机关都应依法行政;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5.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继续推进机构改革,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这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6.《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

2004年7月1日,中国第一部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这部法律从1996年开始着手研究起草到2003年8月2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历时7年。可以预想,这部法律的实施将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水平的提高。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功能是控制、保障和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而特别是要控制行政许可权的行使,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第五篇:以人为本,建立和谐校园

国旗下讲话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校园

——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老师们:

实验中学成立伊始,就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创设宽松,和谐,进取,务实的工作学习环境,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发挥师生的潜能.七年来我们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有1200多位学生获全国,省,市大奖,有220多位老师在全国,省,市获大奖,学校荣获全国,省,市各类集中荣誉120多项,并形成了三大办学特色和初高中的教学策略.我们初中连续六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高中保持在全市本科录取第三,四位的稳中有升水平.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要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唤起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和谐校园的建设步伐,创设诚信,文明,和谐的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师生的潜能,促进学校各类事业的高效发展.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体现人文关怀,要建立情商高于智商的意识,讲究“尊重”,“宽容”,“沟通”.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建立起诚信教育的理念,老师要敬业,乐业,无私奉献,德高为重,身正为范.学生要乐学,苦学,自觉成材报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完善自我约束的精神,只有自由没有纪律是自由主义,只有民主没有集中是无政府主义,大家对自己严一点,要求高一点,替别人多着想一点,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大局意识,我们的校园会更美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氛围,行为方式,活动形式等的总和,要体现真善美,要培养契而不舍,只争朝夕的校园精神,把团结,务实,求索,创新的校园文化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校园的每个角落.以人为本建立和谐校园是时代的需求,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和谐的教育合力,管理情景,才能促进全体师生的自主,全面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才能圆满完成历史赋予学校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培育出我们民族的新一代的自立,自主,自强,自尊的新的传人.

下载浅析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建立建立高效阳光政府

    如何建立建立高效、诚信的阳光政府经济发展需要思想解放先行,建立高效、诚信的阳光政府也要思想先行。通过强化学习,做到思想解放再解放,观念更新再更新;要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

    建立学习型政府(5篇材料)

    建设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与政治文明创建学习型政党和政府是政治文明第一要义学习是进步的前提。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把我们的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把我们......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也称政府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公开招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行政......

    浅谈安全管理和“以人为本”

    浅议安全管理和“以人为本” 铁路是由许多基层站段组成的运输大系统,安全生产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安全管理是运输企业兴衰成败......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牛婵媛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设想,“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

    管理故事-以人为本

    生物达人12 经营佐料之五十八 以人为本 案例背景 OTC药品中竞争最激烈的莫过于感冒药了。 据调查,抗感冒药物销售额约占药品零售总额的34%,是销售额比例最大的一类药品。其中......

    以人为本规范管理

    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党代会麻地湾超限站经验交流材料2007年,麻地湾超限运输检测站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创新理念、深化改革、精细管理、提升服......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谓“以人为本”是强调领导工作要以人为管理工作出发点,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