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密押金题》(整理稿)笔误更正单
《成都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课堂笔记》(整理稿)笔误更正单
有部分做了返白处理,下载后把字体改为其他颜色即可
单选题
146题,答案改为:C.《学记》
526题,答案为B
636题,D.选项改为D.法纪教育
643题,“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把笔误“史”删去
696题,答案改为:C.教师
699题,选项中删去笔误“语文”
702题,题干中删去笔误“语文”
733-735题,选项中和题干中把笔误“主文”改为“主义”
752题,“中年唤醒水平”改为“中等唤醒水平”
删去747题
判断题
26-28题,“数学”改为“教学”
多选题
4题: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应为:①教学科目(课程)的设置②学科顺序③课时分配④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9题:“贯穿刁”改为“贯穿于”
删去40-41题,因为不会考
44题,“C竖向迁移”也可为“垂直迁移”
56题,D项为笔误,应为“浅表性”
64题,E项为笔误,应为“社会教育”
100题,题干,“湷在威胁”改为“潜在威胁”
130题,B项为笔误,应为“目标指向性”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课本知识整理笔误
7条。“一寂”改为“一定”
10条。“自律性性”改为“自律性”
26条。“事业知识”改为“专业知识”
79条。“多婆术”改为“产婆术”
83条。“雄判术”改为“雄辩术”
130条,134条。“发燕尾服”改为“发展”
138条。删去“和教育价值”
140条。“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改为“涂尔干、孔德、凯兴斯坦德纳” 152条,“11,22”改为“11,12”
155条,“近年”改为“近代”
173条,“仿模式”改为“模仿模式”
176条,删去“三”
264条,“处罚学生的”改为“处罚学生是”
319条,“《大教学论》”改为“《新教育大纲》”
354条,“用感言的”改为“用感受的”
429条,“(5)循环渐进原则”改为“(5)循序渐进原则”
518条,“代表学习”也叫“符号学习”
558条。“我过”改为“我国”568条,“学而 等”改为“学不邋等
第二篇:成都教师公招
成都教师公招
每年12月陆续开始的,招应届毕业生和城区户口近两年毕业的。各个区时间不固定,但是都要在报纸上和网站刊登启事。到教育局交钱报名,参加三轮考试。这几年金牛区最先了。
都有笔试、面试、试讲三关,一关关刷,各个区顺序和科目有些不一样。金牛先笔试考综合知识,再面试,给你个题目即兴演讲,最后去你所报学校试讲。青羊是先试讲,在笔试
年年政策不同,但是大致都差不多,笔试各个区侧重也不一样,金牛是综合,青羊是专业,武侯是教育心理学……
a笔试科目:和《教育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等)两科。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教育基础知识》两本书,考试难度:前者大,后者相对小,复习时前者要多做题,后者要多看书!
b面试
1、面试时间和地点:见《面试通知书》。
2、面试答辩费80元/人(川价字费〔2003〕237号文件规定)。
3、未按规定时间办理面试手续者,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未参加面试者,视为自动放弃。
(包括说课,写教案等)
说课就是把 你准备要上的那堂课得主要东西讲给考官听
基本思路是
:要说出来::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一是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二是学习掌握??等。
2、操作目标:1是借助课,概括??内容;
2是??等重点的意思;
3是??之间的联系;
4是正确、流利地??课文。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五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六教具准备:借助挂图、投影仪、???等辅助教学。
七、教学程序:
(一)、设疑导入,整体感知
(二)、读议悟法,举一反三
(三)、深究课题,突破重点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八:板书设计:
按照上面得程序说出你怎么来上这个课
c考核
考核内容为被考核对象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等情况,其中以业务素质为考核重点。方式采用试讲为主。
(一)填报应聘岗位:进入考核的人员在公告时间内填报志愿并领取《考核通知书》。
(二)考核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见《考核通知书》。
(三)注意事项:
1、未按规定时间办理考核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空缺名额按各岗位总成绩排名依次递补。
2、如考核小组半数以上成员对同一职位所有应聘者持“不同意”意见,则取消该岗位。
3、考生填报应聘岗位时,须明确是否服从调配,否则视为放弃调配。
d体检
根据考核成绩,按1:1比例确定参加体检的名单。体检医院指定为武侯区人民医院。复查医院为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标准参照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1号文件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出现空缺,按考核成绩依次递补。
九、聘用及待遇
(一)经考试、考核、体检后确定的拟聘人员由武侯区教育局负责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七天,公示无异议的人员报区人事部门审查确认后为拟聘人员。
(二)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人事手续。
(三)聘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按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执行。
泸州江阳区公招
笔试
1、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用书:《公共基础知识参考资料》(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考生可自愿到各级人才服务中心或书店购买)。
面试内容
(1)说课。进入面试人员抽题后,用面试场提供的材料在规定时间准备教案和说课内容,在规定时间完成说课;
(2)专业知识提问。内容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育案例分析等内容。
3、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占考试总分的50%。
第三篇: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课堂笔记
成都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课堂笔记(整理稿)
一.单项选择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140。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意义学习。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5.一般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一般迁移。6.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大致相等。
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概念学习。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泛化。
10.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13.发现学习是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4.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动机。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16.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
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人组织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问题解决。1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20.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形成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工作关系。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2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放任型。2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民主型。
25.在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26.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28.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是教师行为中心理健康的表现。
2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30.为了保证和促进课堂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1.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32.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事学生的——受教育权。33.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34.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的选择。
35.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36.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考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37.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38.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76.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标准,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课标知识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77.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正确的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
78.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79.课程改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三个层面上展开。8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1.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8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83.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8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8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86.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三言两语。87.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以综合课程为主。88.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89.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五大。9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91.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92.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养。
93.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94.“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95.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96.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9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99.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
100.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教师放在中心位置。
10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意义更大。
10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103.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104.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105.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106.“教师让学生学会认识,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107.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108.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多元性。
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体现出评价体系灵活性的特点。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14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施行一般认为是在清朝末年。14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大学》。
147.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所持观点是:教育无目的论。148.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
149.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150.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151.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15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153.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15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陶冶教育的德育方法。15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56.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157.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舆论。158.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教育论》。159.“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赞科夫。
160.“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161.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6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地方。
16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时间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16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6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66.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167.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选择性。
168.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自我实现需要。169.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170.“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急。17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172.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17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174.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
175.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176.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177.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特点。178.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情叫原型。
179.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教育学。180.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81.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182.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183.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226.小组学习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
227.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合作目标结构。228.主体性教学与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229.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替代强化。
230.在形式上,尝试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先后顺序,其特征是先练后讲,先试后导。23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232.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
233.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能力。
234.有两个学生,他们各自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的成绩预期是:甲生80分,乙生100分。结果,两人都考了85分,甲乙二生的心理挫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甲生的挫折心理小于乙生。235.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原型内化。236.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体现了教育民主。237.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随练习次数而提高。238.在教学中,通过材料感知产生疑问体现了问题链教学。239.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240.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句教育名言:“没有哪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这句话直接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学说相支持。241.术。
242.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24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4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245.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246.教师对学生知道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47.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248.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
249.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250.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课程类型。
25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读、写、算。
25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研究型课程。253.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地方课程。254.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
255.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256.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社会中心课程。257.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课程目标。258.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259.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
260.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教学大纲。261.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时教学大纲。262.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和讲义。
263.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264.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组织教学活动。265.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266.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26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孔子。268.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314.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315.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16.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内部学习动机。317.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
318.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319.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举一反三。320.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形式训练迁移说。32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322.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32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由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324.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2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正负2个组块。
326.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327.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32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操作技能。329.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智力技能。
330.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331.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332.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元认知策略。333.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33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335.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33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33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338.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339.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比较稳定的。340.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新年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341.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42.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34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344.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4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346.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347.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348.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349.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350.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351.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35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353.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354.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355.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356.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57.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397.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也有问题行为。398.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399.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400.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401.测验时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们心理特征。
402.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程序。403.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404.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405.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很不协调。
406.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40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408.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409.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地注意是随意注意。410.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4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适应现象。412.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40秒钟。
41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倒摄干扰。
414.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组块。
415.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小了。416.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方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师手段——目的分析法。417.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来的。
418.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419.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惧怕失败的倾向。420.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421.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
422.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人际沟通。
423.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文饰。
424.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X级干部,以求得到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补偿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425.贯穿本书学习分论部分的六轮是知识分类学习论。426.“教学心理学”这个术语最早由加涅提出。
427.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最宽泛的定义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428.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动作技能。429.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则获利的学习属于表征学习。
430.婴幼儿在与承认的交往中,学习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概念学习。
431.未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过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他们却能正确的判断:“我爱梅花”是句子,而“冬天的梅花”不是句子。这可以用乔纳森学习分离以下信息网络来解释。432.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动机原理相一致。
433.桑代克后期把联系律看成效果律附律的原因是光有联系而无满意的效果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
1472.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473.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474.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新教育大纲》。
475.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476.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去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47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教学的教育性原则。478.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教育形式的集体化。479.课程具体包括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480.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11-15岁。481.“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学记》首先提出的。482.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大教学论》。
483.“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巴班斯基提出的。484.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和谐教育思想。485.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痒。
486.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487.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488.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489.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490.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导向作用。491.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9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93.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494.环境决定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495.环境决定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496.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497.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498.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1903年。49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500.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50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502.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谈话法。
50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50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505.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506.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507.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的判断。508.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50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510.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11.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512.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显示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51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1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视。
549.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学科课程。55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55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除3等于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5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一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553.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复式教学。554.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非指导教学模式。
555.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夸美纽斯。556.“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
557.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558.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559.感受、参加、养成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560.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斯腾豪斯。
561.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加德纳。562.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示范—模仿式。
563.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都是主体。
56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565.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56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567.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568.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569.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570.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57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572.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57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57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575.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生活即教育。576.陶行知 创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新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577.陶行知 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578.创新精神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579.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580.所谓“自我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581.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582.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583.建构主义理论中杉树学习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584.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5621.从现代认识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62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求证它的两边相等”。这是四种类型问题中的C型。623.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他总是因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624.早在上世纪初,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发现,情绪唤醒水平高成过低却不利于学习,中年唤醒水平,学习效果最好。
625.营业员不小心找错钱,主动归还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
626.幼儿园小朋友不愿意吃肥肉,把肉吐在地上,反映了儿童不能确定。627.儿童易模仿影片中反面人物行为,导致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做法是减少描写反面人物。
628.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学习准备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四个阶段。
629.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是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630.学习准备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631.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632.在全人类中,智力呈常态分布。633.“矫正错误”是注意的维持功能。634.“灵感或顿悟”是创造思维。
635.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
二.判断题
1.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
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正确。
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错误。师生关系是以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i,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正确。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显。——正确。
9.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10.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X 11.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12.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X 13.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X 14.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X 15.分组教学时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X 16.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17.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18.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9.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由遗传、环境和教育。
20.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有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21.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观点,学生主体性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该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758.理学习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部条件并进行言语指导,概念学习的例—规法与规—例法耶是远离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59.动作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基础。60.动作技能形成的目标是熟练操作。X 61.分化的需要在同类的刺激中抽取出共同的特征。X 62.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63.正例和反例的提供时学习模式识别的必要条件。
64.支持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主要有信息获得、贮存、信息检索和应用策略。65.学习策略对信息加工进行控制,主要是自我监控策略对个体认知过程的监视、管理和指导。66.理解策略是指学习者能够将新的学习材料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使之形成联系。67.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都是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X 68.设计优化的教学结构的指导思想史在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X 69.什么样的人格特征有利于人在活动中创造。X 70.一般说来,定义良好的问题较易解决;而定义不良的问题较难解决。
71.“集体大脑”指一个新的设想可能由几个乃至更多人集中站到一起形成。X 72.多功能三角尺的开发属于希望点列举法。73.法拉第对“电力”“磁力”关系的研究属“移植法”。X 74.兴趣定由内、外、直接、间接四个因素构成的。X 75.人本心理与加涅认为,要提示动机的本质,必须关系人的需要,把需要区分为一些基本的层次,对这些需要层次进行研究,从整体动机的实质。X 76.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兴趣及结果的期待,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受到各种强化。X 77.道德和品德是两个相同的概念。X 改为:品德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78.品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X 改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既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还要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他将随着个体的产生、成长、死亡而发生、发展以至消亡。79.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80.自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受自身以外价值标准所支配。X 81.要是学生将掌握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主要是让他们掌握大量的道德知识。X 82.加涅将教学目标或学生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5类。X 83.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育的起点。X 84.教学支架式从绘画的画架引申而来的。X 85.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是普莱西。X 86.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源于《孔子·述而》。
87.是非题是要求学生对一则陈述的命题给予是非判断的一种试题形成。88.观察评价常采用行为检查单和轶事记录等方式进行。X 89.档案袋是档案评价的重要依据。
90.根据评价中所使用的测验的来源不用,可以将测验分为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X 91.测验时评价的前提和重要手段不等于评价。X 92.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特性是施于未发、被控为主和个体单独的过程。X 93.课堂教学监控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价值取向要素构成和课堂教学的监控设备。94.满足课堂教学监控心理要求的策略有紧张的教学较少的参与机会和教师一般的教学艺术。X 95.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X 道德认识 96.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97.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X 桑代克。
98.社会学习理论人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X 观察学习99.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的分析法。X 逆推法 100.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X 10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着和传递着,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X
9148.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14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150.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三.多选题
1.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科学文化因素、社会因素。
2.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3.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指导书。
4.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顺序:课程设置、课时分配、规定培养目标、学科顺序、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5.“拔苗助长”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6.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般的方法由将手、提问、组织讨论、家庭作业。
8.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普遍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有投影器、录音机、录像机。9.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家庭教育、高等教育。10.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1.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知、情、意、行。12.教学的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分组教学。
13.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4.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5.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16.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
17.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都达到,体现国家队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8.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19.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0.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学生自由选择;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2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22.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
23.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表现展示评定 24.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人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25.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 的说法正确的是: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26.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互动的 27.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习者、促进者
2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29.“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
167.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68.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69.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核心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70.学校文化的内容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对个性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对集体的看法
7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72.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公共性和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 73.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74.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程,获得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75.聘任教师的形式有: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76.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77.参观教学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78.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
79.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8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教育法,制定本法
8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8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8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来保障”。
84.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地位
85.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86.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仅仅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各思想政治教育
87.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88.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身份证、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范围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89.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90.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提问、言语指点、提供线索方式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架。91.教学设计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问题组成的 92.质化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包括观察评价、档案评价
93.量化教学的评价方法与技术包括课堂测验的问题类型与编制技术、测验的准备与实施、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实施
94.典型的纸笔测验包括论文问题、匹配题、是非题、填空题
95.根据对教学评价的资料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 96.下面几项哪些属于教师角色的特点:学生个性塑造者、科学文化知识传递者
97.下面哪些属于教师的角色:学生个性的塑造者、科学文化知识传递者、学校集体领导者、学生的示范者 98.教师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面性、延时性
99.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有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维持课堂学习纪律
3《教育基础知识指南》课本知识整理
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意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X100 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6.学生的学习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总是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7.先于一切的活动则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心向与定势。8.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瞬时记忆。
9.在读一首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过度学习。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10.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11.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12.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13.有系统的根据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14.标准化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15.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信度。
16.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17.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时以信息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8.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19.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20.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2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2.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2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2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2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
2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方面。
2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等方面。2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2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3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3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32.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3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守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3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37.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3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3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
585.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86.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87.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88.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89.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90.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作出结论。91.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92.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3.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94.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95.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氏、大司徒 96.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称为:校、庠、序 97.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98.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99.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100.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101.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102.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103.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104.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105.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106.5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107.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108.“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10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110.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11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112.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113.“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 114.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15.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1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又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117.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118.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119.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业称开放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业称封闭师范教育。
120.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121.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徐邪恶系、脱产进修、岗位锻炼。122.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123.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124.经济的发展与下列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125.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126.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127.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172.CL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组成。173.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可操作性及灵活性
174.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式等
175.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176.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177.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178.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统一体。
179.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180.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181.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182.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 183.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详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184.“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式目标冲动 185.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
186.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18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8.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8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19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91.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192.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19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195.《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96.《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97.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19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9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20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0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202.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03.“大众数学”必须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204.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时间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20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06.科学计算已经和理论、实验共同构成当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207.数学课程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反映公民的数学需求;课程内容的呈现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208.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数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明确了“学生为什么学数学”“学生应当学哪些数学”和“数学学习将给学生带来什么”等有关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
209.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实用知识;第二是学科知识;第三是文化素养。210.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11.教育心理学史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12.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13.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214.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215.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
216.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9258.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259.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260.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261.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够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笼罩。262.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263.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264.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剥夺学习权利等手段。
265.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266.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267.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268.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269.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地、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270.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271.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272.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273.人际交往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74.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275.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人际交往。
276.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277.教学评价是指由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278.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279.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280.意志行动心理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281.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282.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
283.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284.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
285.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队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286.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概念。287.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288.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289.看到“天安门”想到城楼市表象。
290.长系列教材、中间内容记忆效果差、是双重抑制干扰。291.“由骄兵想到必败”是因果联想。
292.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艾宾浩斯。293.操作技能的特点: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294.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是操作整合。295.智力是一般智力的综合。技能是一种熟练。
1339.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40.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341.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342.感觉性和感受性是反比关系
343.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44.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34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346.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由: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347.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348.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349.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350.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35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352.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35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354.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言的客观学习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如看见红旗,立即认识它 355.“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人”写成“丫”对比 356.远物模糊,近物清楚是空气透视
357.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358.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359.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360.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361.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362.前苏联教育家维国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363.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364.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 365.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366.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观 367.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368.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 369.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70.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371.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372.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373.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374.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375.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376.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77.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37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3414.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4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早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16.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417.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418.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419.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420.我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421.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422.教学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423.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424.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425.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第四篇:成都教师公招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
1.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BD)。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2.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ABCDE)。A.教育哲学 B.教学论 C.教育科研方法
D.学校管理学 E.外国教育史
3.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ACDE)。
A.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斯宾塞的《教育论》 E.卢梭的《爱弥儿》 4.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ABCE)。A.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B.凯洛夫《教育学》
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E.马卡连柯《教育诗》
5.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ADE)。
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6.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ABCD)。
A.有变革 B.可重复操作 C.有理论假说 D有控制 E.全面科学 7.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ABCDE)。A.观察 B.测验 C.问卷 D查阅资料 E.谈话
8.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BE)。A.计划性 B.实用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E.广泛性
9.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下列属于文献的是(ABCDE)。A.会议记录 B.期刊 C.录音 D.评述 E.文摘 10.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BCDE)。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11.调查法的具体方式有(ABCDE)。
A.查阅文献资料 B.测验 C.观察 D.问卷 E.谈话 12.《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BCD)。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长善救失 13.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AC)。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自然主义教育 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4.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ABCE)。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儿童为中心
D.课堂为中心 E.从做中学 1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ABCD)。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杨贤江 E.朱熹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ABD)。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7.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BCD)。
A.交往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思维领域 18.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ACDE)。
A.有变革 B.有被试 C.有理论假说 D.可重复操作 E.有控制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ABCDE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 对集体的看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ACD A.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CDE A.公共性和生产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BCDE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BC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BCE A.招聘 B.续聘 C.解聘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CE A.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BDE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BDE B.直线式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BCDE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11.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ABCDF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广延性
E.形象性
F连续性 12.直观教具包括:CD A语言直观
B.图像直观
C实物直观
D模像直观 13.教师备课要写好的三个计划是:ABCD A课时计划
B.学年计划
C教案
D单元计划
16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ADE)主要是德育内容。
A 礼
B 射
C 御
D 书
E 乐
17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ABCD)。
A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C发展速度的不匀衡性
D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E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18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ABCE)
A信度
B难度
C效度
D准确度
E区分度
19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ABC)
A人格感化
B环境陶冶
C艺术陶冶
D座右铭
E示范
2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ACDE)。
A备课
B组织教学
C上课
D学业成绩评定
E辅导答疑
21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ABCE)等。
A教学目的B教材体系
C教材范围
D学科设置
E教学进度 22理解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的关系的正确观点应该是(ABDE)。
A课外教育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B课外教育工作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C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可以互相取代
D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可以互相补充 E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
2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ACDE)
A领导权
B教育方法
C受教育权
D 教育目的E 教育的方针政策
1.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需要分为(AB)P56 A.自然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物质需要 D.精神需要 2.感觉反映的是(AC)P87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3.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ABD)P144-145 A.线条透视 B.运动视差 C.视轴辐合 D.眼睛的调节 4.求异思维的特点是(ACD)P209 A.流畅性 B.可操作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5.按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把情绪状态分为(ACD)P278 A.心境 B.情操 C.激情 D.应激
1.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可构成三种基本特性,它们是(ABC)P322 A.强度 B.平衡性 C.灵活性 D.指向性 2.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ABC)P A.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B.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
C.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作出某种预见 D.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3.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BCD)P83-84 A.必须在同一加工器里进行信息加工 B.必须在不同加工器里进行信息加工
C.其中必须有相当熟练的 D.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4.错觉的性质包括(ACD)P154 A.歪曲的知觉 B.虚幻的知觉 C.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知觉 D.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 5.个性心理包括(AC)P4 A.个性倾向性 B.情绪、情感 C.个性心理特征 D.意志活动 1.下列情况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有(谈虎色变、闻过则喜)
A.触景生情 B.谈虎色变 C.打草惊蛇 D.闻过则喜
2.注意的心理功能有(ACD)P72 A.选择功能 B.信号功能 C.保持功能 D.监督和调节功能 3.感觉记忆的特点是(ACD)P172 A.鲜明的形象性 B.信息的被意识性 C.信息保持时间在1秒之内 D、记忆容量较大
4.情绪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ABCD)P258 A.在多维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 B.是一种主观体验 C.伴有显著的生理变化 D.伴有表情
5.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ABC)P299 A.顽固 B.执拗 C.动摇 D.怯懦
11.在冯特之前就对心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并做出了出色成绩的心理学家有(AB)
A.韦伯 B. 费希纳 C.斯佩里 D.艾宾浩斯 12.对一般人来说,大脑的左半球是分管(CD)P44 A.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 B.音乐和绘画艺术能力的 C.抽象思维的 D.数学运算的
13.起动机作用的心理因素有(ABD)P62 A.需要 B.诱因 C.内驱力 D.情绪 14.表象的特征有(ABCD)P164-165 A. 直观形象性 B. 片段不稳定性 C. 概括性 D.可操作性 15.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AD)P279 A.激动性 B. 弥散性 C. 渲染性 D.冲动性 11.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是(AC)P78 A. 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不能转化为有意注意
C. 有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 D. 有意注意不能转化为无意注意
12.心理学家把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ABCD)P90 A. 差别感觉阈限 B. 差别阈限 C. 最小可觉差 D. j.n.d. 13.视觉的适宜刺激是(AB)P93 A. 波长20纳米~200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B. 光波 C. 波长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D. 无线电波 14.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有(AC)P179 A. 语义编码 B. 语音编码 C. 表象编码 D. 想象编码 15.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BCD)P152 A. 运动知觉 B. 似动现象 C. 动景现象 D. ф现象
11.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BD)P80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 12.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BC)P90 A.差别感受性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绝对感觉阈限 13.下述现象中属于知觉恒常性的有(BC)P129 A.在吵杂的闹市里别人喊自己的名字也容易听到
B.在一定距离内看一个人会觉得他高矮不变(大小恒常)
C.在阳光下煤反射的光远大于暗光下石灰反射的光量,看起来石灰总比煤亮(亮度的恒常性)
D.画家只用几笔,你便能认出他画的是什么(理解性)
14.对于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种种学说,影响较大的有(AB)P195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抑制说 C.近事遗忘说 D.远事遗忘说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求异思维的特性有(ABD)P209 A.流畅性 B.变通性 C.选择性 D.独特性 1.言语机能联合区包括(ABCD)P42 A.布洛卡中枢 B.威尔尼克中枢 C.视觉性言语中枢 D.书写性言语中枢 12.当刺激刚刚达到阈限值的时候,即使我们十分注意,也会觉得刺激时隐时现,时强时弱,呈现出周期性的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我们称为(BD)P80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起伏 13.听觉的适宜刺激是(AC)P101 A.声波
B.电磁波
C.16Hz~20000Hz的空气振动 D.380Hz~780Hz的空气振动
14.动机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ABCD)P64 A.需要 B.驱力 C.诱因 D.情绪 15.注意的心理功能有(BCD)P72 A.引起个体活动的功能 B.对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加以选择的功能
C.使心理活动持续进行并在意识中得以保持的功能 D.调节和监督心理活动朝预定方向进行的功能
11.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BC)P152
A.运动知觉 B.似动现象 C.动景现象 D.诱导现象
12.内部感觉包括(ABC)P92
A.运动觉 B.平衡觉 C.内脏感觉 D.机体觉
13.空间知觉包括(ABCD)P137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14.干扰是遗忘的原因,其种类有(AB)P196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接近干扰 D.相似干扰
15.粘液质的神经过程的特性是(ABD)P323
A.强
B.平衡
C.灵活 D.不灵活
11.威尔尼克中枢(CD)。P93 A.又叫运动性言语中枢 B.受到损伤将导致表达性失语症 C.又叫听觉性言语中枢 D.受到损伤将导致接受性失语症
12.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ABCD)。P90 A.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j.n.d 13.深度知觉发生的双眼线索有(AB)。P146 A.双眼视轴的辐合 B.双眼视差 C.结构级差 D.运动视差
14.言语和语言不同,在于它(AB)。P244 A.是心理现象 B.是交际的过程 C.在个体身上会表现出缺陷 D.必须以字形或语言的声音来表现
15.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是四种(AB)。P276 A.原始情绪 B.基本情绪 C.复合情绪 D.表情
11.看到酸梅流口水属于(BC)P53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12.皮肤感觉包括(ABCD)P113 A.触觉 B.压觉’ C.痛觉 D.温觉和冷觉 13.求异思维的特点有(ABD)P209 A.流畅性 B.变通性 C.形象性 D.独特性
14.动机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ABCD)P64 A.需要 B.驱力 C.诱因 D.情绪 15.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性是(AD)P323 A.强 B.平衡 C.灵活 D.不平衡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ACD)。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C)。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ABCD)。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BCD)。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ADE)。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BCDE)。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BD)。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CDE)。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BCDE)。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BE)。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1.校园文化的内容有(ABCDE)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ACD)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CDE)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BCDE)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BC)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BCE)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CE)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BDE)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BDE)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BCDE)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1.教学设计中教师主要对(ABCD)等基本要素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
A.教学对象
B.教学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媒体 2.认知教学观在(BCD)方面与行为主义不同。
A.教学态度
B.教学环境
C.教学方法
D.教学任务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AC)。
A.学生自发地主动学习知识
B.学生要发现客观世界
C.学生应主动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
D.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4.在情景认知教学理论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ABC)等因素的交互作用。
A.角色
B.环境
C.认知
D.强化
5.在情景认知教学理论中,教师的作用在于(ABCD)。A.提供真实性活动
B.促进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反思
C.支持学生的合作互动
D.以教学匹配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 6.在(ABC)方面,专家优于新手。
A.灵活性
B.发散性
C.独创性
D.持久性
E.突发性 7.常用的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有(ABCD)A.讲授法
B.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E.灌输学习
8.佛勒将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ABCE)
A.关注学习
B.早期存活的关注
C.职前关注
D.组织个人教学方式
E.关注教学情景 9.(BCD)都很强调练习对学习的重要性。
A.加涅
B.金布尔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10.学习风格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化的(BC)。A.学习策略
B.学习倾向
C.学习方式
D.学习态度 11.学习风格具有(CD)特点。
A.多样性
B.相对性
C.稳定性
D.独特性
12.建构主义学习论要求学生(ABCD)。
A.承担更多管理学习的任务
B.发展自我控制的技能和习惯
C.在真实情景中完成任务
D.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构建 13.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特点有(BCD)。
A.儿童已具备了初级的逻辑
B.儿童已形成了动作格式
C.智慧停留于动作水平
D.不具备表象和运算 14.人的社会化主要有(AC)特点。
A.终生化
B.个别化
C.能动性
D.以遗传素质为基础 15.根据横向标准,社会化包括(BC)
A.反向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民族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6.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ABCD)
A.电视
B.家庭
C.个体所处社区的特点
D.师生关系
17.根据外部表情来识别和判断他人情感时,有赖于(ABD)的因素 A.社会文化
B.认知者年龄
C.认知者性别
D.社会经验的积累 18.侵犯性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CD)
A.道拉德的本能论
B.洛伦兹的动机论
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D.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19.影响侵犯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有(ABCD)
A.个人认知水平与性格
B.所受挫折
C.暴力宣传
D.侵犯性榜样
20.产生社会抑制的原因与(ACD)有关。
A.社会文化背景
B.个体情绪
C.任务难度
D.个体责任是否明确 21.主要的非理性观念包括(BCD)
A.刻板性
B.完美性
C.灾难性
D.消极性 22.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BCD)
A.认知方面已经成熟
B.处于“心理断乳期”
C.进入到形式运算阶段
D.自我意识有了大发展 23.(AC)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A.认知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24.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有(ABC)。
A.联想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受制思维 25.教师可以通过(ABCD)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A.高超的教学水平
B.良好的道德品质
C.良好的作风
D.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26.教师在教学情景中发展和丰富案例知识的常用方法有(ABC)。A.观摩教学
B.微格教学
C.教学案例研究
D.教学反思 27.品德态度的形成经历了(ACD)三个阶段。A.顺从
B.醒悟
C.认同
D.内化
2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ABC)。
A.主动性
B.社会性
C.情境性
D.强化作用 29.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常用方法用(ABCD)。
A.树立远大理想
B.明确问题
C.激发需要
D.及时反馈 30.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ACD)等三个阶段。A.有趣
B.情趣
C.乐趣
D.志趣 31.意志过程的三个阶段是(ABC)。A.立志
B.笃信
C.有恒
D.勤奋 32.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ABCD)。
A.家庭
B.学校
C.伙伴群体
D.大众传媒 33. 社会认知的要素有(ACD)。
A.认知者
B.印象
C.被认知者
D.认知情境 34.印象具有(BCD)三大特点。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35.印象形成有(ABC)三种模式。
A.累加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递减模式 36.常见的归因偏差有(ABC)。A.基本归因错误
B.行动者和观察者偏差
C.防御性归因偏差
D.首因效应
37.改变态度的常用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3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ABCD)。A.熟悉性
B.相似性
C.互补性
D.对等性 39.社会认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偏差有(ABD)。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主观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40.爱情包括(ABC)三种基本成分。A.亲近
B.激情
C.承诺
D.友情 41.侵犯性行为具有的特点有(ABC)。A.是有意识、有意图的行为
B.是外显行为
C.是伤害他人的行为
D.是无意的行为
42.认知策略是学生用来指导自己(ABCD)的能力。A.注意
B.学习
C.记忆
D.思维
43.桑代克总结出了几条主要的学习规律,即(ABD)。A.效果律
B.练习律
C.分配律
D.准备律 4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BC)。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态度 45.一般来说,属于智力因素有(AC)。A.记忆
B.兴趣
C.思维
D.信念
46.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ABC)。A.家庭问题
B.生活危机
C.财务问题
D.生涯发展 47.按照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AB)。
A.生理性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成长需要
D.健康需要 48.遗忘可能是由(BCD)造成的。
A.脑病变
B.消退
C.提取障碍
D.动机性抑制 49.有关社会距离测量法说法不正确的是(CD)。A.主要用来揭示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B.这种方法有波加杜斯首创
C.是在社会测量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向群体成员提问题的方法来收集具体资料
50.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两类(BD)。
A.生理需要
B.缺失需要
C.心理需要
D.生长需要 51.“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具有普遍性,但对应于具体年龄段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个体差异。每一阶段所具有的独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了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而且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皮亚杰的这一思想体现了哪些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BCD)
A.不平衡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差异性
D.定向性和顺序性 52.下列哪些例子证实了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ABD)A.儿童的思维发展从动作到表象再到抽象 B儿童先会叫“爸爸”、“妈妈”,后分清什么是“男、女” C.学校总是要到中学才教物理、化学
D.儿童的道德发展前后经历了“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和“后世俗水平”几个阶段
53.依恋的标志是(CD)。
A.啼哭
B.害怕
C.陌生人焦虑
D.分离焦虑 54.群体决策的优点有(ABC)。A.在群体决策中,可激发个体的创造力
B.集体讨论时可形成一个相对宽松的和谐的气氛,有利于成员之间相互启发与相互沟通
C.实施时容易得到群体成员的支持 D.避免决策出现极化现象
55.良好的复习策略是(ACD)。A.学习完成后在最短时间内复习B.利用整块时间集中复习
C.学习一门课程的前后不学习相似的其他课程 D.考试前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56.信念具有不同于迷信的特征是(AD)。A.独立性
B.正确性
C.科学性
D.自觉性 57.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出发,儿童认知发展意味着(ABC)。A.认知结构的容量有所扩大
B.加工策略的掌握
C.信息加工更为充分有效
D.儿童思维更像一台计算机 58.体现情境认知教学理论思想的正确描述有(ABD)。A.知识是嵌于实践之中的B.书本知识的学习是无效的
C.书本知识与情境知识是对立的D.教学应尽可能为学习提供真实情境学习的机会
59.印象形成的模式有(BCD)。
A.减法模式
B.累加模式
C.平均模式
D.加权平均模式 60.个性倾向性主要有(ABC)。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智力 61.思维和感知觉的区别是(CD)。
A.它对事物的反应是整体的B.它对事物的反应是规律性的 C.它对事物的反应是抽象的D.它对事物的反应是间接的 62.对人本主义心理学说法正确的是(ABCD)。A.主张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健康人”进行研究 B.其实只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 C.其中心观点是以人为本
D.注意社会文化因素和时代环境对人的影响
63.中共中央在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为了(ABCD)。
A.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B.健全人格
C.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D.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64.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征有(ACD)。
A.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趋向平衡
B.游戏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大 C.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发展迅速
D.情绪、情感比较外露 65.组块的作用是(BC)。
A.延长信息在短时记忆系统中的存储时间
B.扩大短时记忆容量 C.加快信息在短时记忆系统中加工速度
D.加强信息的内部联系 66.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包括(ABCD)。
A.刺激强度
B.刺激物与环境中其他物体的差异
C.刺激物的相对运动
D.感知者的情感、兴趣需要 67.记忆的发展表现在(CD)。
A.感觉记忆方面
B.内隐记忆方面
C.记忆的策略方面
D.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广义的知识日益丰富,为新知识的编码提供了便捷 68.学习是多阶段信息处理的过程,包括(ACD)。
A.感觉记忆
B.形象记忆
C.长时记忆
D.短时记忆 1.心理学分为(1.AD)。
A.理论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应用心理学
E.实验心理学
F.社会心理学 2.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BCDEF)。
A.教育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生理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E.实验心理学
F.社会心理学 3.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ABCDE)。
A.教育心理学
B.咨询心理学
C.管理心理学
D.消费心理学
E.法律心理学
F.社会心理学
4.以下哪些理论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BCEF)。A.心理学学科性质
B.心理学方法论
C.身心问题
D.学习心理机制
E.心理生理基础
F.心理起源问题 5.(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D.人的社会属性 6.(AC)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7.观察法可分为(ABCE)。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
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
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8.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
A.观察时间尽可能长
B.有明确的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 D.尽可能利用现代化手段
E.每次观察时间不宜过长 9.实验法分为(AC)。
A.实验室实验法
B.情景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10.自然实验法的要点是(AB)。
A.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
C.主动获取所需信息
11.调查法可分为(BCD)。11.BCD 12.BCD 13.ACD 14.ABD 15.DE A.一般调查与特殊调查
B.一般调查与专题调查
C.事实调查与征询意见调查
D.结构调查与非结构调查 12.调查法的缺点是(BCD)。
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关调查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B.封闭性问题限制被调查者选择答案的范围 C.被调查者可能不愿意或不能够提供所需信息 D.问题的措词很不容易确定
13.一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CD)技术和手段。
A.实验和研究设计法
B.抽样法
C.对数据的统计处理法
D.逻辑思维推理法
14.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的独立
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C.出版《生理心理学》一书
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15.弗洛伊德后期理论包括(DE)。
A.潜意识理论
B.梦的解释
C.泛性论
D.本能学说
E.人格理论 16.弗洛伊德认为具有两极的本能是(BC)。16.BC 17.AB 18.AB 19.AC 20.ABCD
A.发展本能
B.生本能
C.死本能
D.安全本能 17.在20世纪20年代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派是(AB)。A.精神动力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18.行为主义在心理发展中的贡献主要是(AB)。
A.引入了客观和精确的研究方法
B.清除了长久以来唯心主义对心理学研究的不良影响
C.机械还原论的痕迹
19.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与(AC)发展密切相关。A.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B.生物技术
C.计算机技术 20.用来解释符号识别的理论主要有(ABCD)。A.原型匹配理论
B.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C.模型匹配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
21.属于“群魔殿”系统的小鬼是(ABD)。21.ABD 22.AC 23.ACD 24.ABCD 25.ACD A.映象小鬼
B.特征小鬼
C.分析小鬼
D.决策小鬼 22.对符号信息的加工方式有(AC)。
A.自下而上的加工
B.平行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
D.两极加工 23.影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因素有(ACD)。A.对知觉对象的知识的指导
B.符号的结构特征
C.过去经验与期望
D.上下文的含义背景
24.注意主要有(ABCD)心理活动的功能。A.保持
B.选择
C.监督
D.调节 25.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ACD)
A.刺激本身的特点
B.有意志努力
C.人的需要
D.人的情感 26.以下(BD)是与注意有关的信息加工方式。26.BD 27.AC 28.AD 29.ABD 30.ABCD A.特征分析加工
B.控制加工
C.多水平加工
D.自动加工 27.词语逻辑记忆是以(AC)为记忆内容的。A.抽象思维活动
B.技巧
C.语言符号
D.表象
28.在长时记忆系统中所存在的信息编码储存形式主要有(AD)。A.表象编码
B.逻辑编码
C.形式编码
D.语义骗马 29.下面(ABD)是以表象方式编码的。
A.情绪记忆
B.运动记忆
C.语词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 30.以下(ABCD)现象反映了遗忘在量上的规律。
A.前摄抑制
B.遗忘曲线
C.倒摄抑制
D.系列位置效应 31.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效果受(ABD)等因素的影响。31.ABD 32.BC 33.ABD 34.ABCD 35.ABD A.学习时间的安排
B.材料内容的相似程度
C.学习情景
D.学习的巩固程度
32.遗忘中质的规律表现为遗忘的(.BC)。
A.位置效应
B.选择性
C.重构性
D.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3.衡量创造能力的指标有(ABD)。
A.原创性
B.流畅性
C.特异性
D.灵活性 34.问题解决的方式主要包括(ABCD)。
A.尝试错误
B.顿悟
C.类比问题
D.启发式方法 35.兴趣的品质包括(ABD)。
A.广阔性
B.持久性
C.针对性
D.倾向性
E.趣味性 36.理想包括(ABCD)成分。36.ABCD 37.AC 38.ACDE 39.ACD 40.AC A.职业理想
B.生活理想
C.社会政治理想
D.道德理想 37.神经过程(AC)的人知觉广度大。A.强
B.弱
C.灵活
D.不灵活 38.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ACDE)。
A.自觉性
B.持久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E.坚定性 39.荣格认为人格分为(ACD)。
A.意识
B.前意识
C.个人潜意识
D.集体潜意识 40.特质分为(AC)。
A.个人特质
B.集体特质
C.共同特质
D.特异特质 41.根据被试反应,投射测验主要分为(.ABCEF)。41.ABCEF 42.ABCD 43.ACD 44.ABCD 45.ABCD A.表达法
B.选排法
C.构造法
D.分割法
E.完成法
F.联想法
42.在主题统觉测验中,分析被试心理需要时,应注意心理需要在不同故事中的(ABCD)。
A.出现频率
B.表现程度
C.和某图画的独特关系
D.时间长短 43.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ACD)方面。A.强度
B.持久性
C.速度
D.灵活性
44.柏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把人分为(ABCD)类型。A.性腺型
B.甲状腺型
C.肾上腺型
D.脑下垂体型 45.西方心理学中,一般认为智力是(ABCD)。A.个体学习的能力
B.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C.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D.个体抽象思维能力 46.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BCD)。46.ABCD 47.ABCD 48.ABCDE 49.CD 50.ACD 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E.是无规律的变化
47.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D)。
A.连续性和阶段性
B.定向性和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E.波动性
48.心理发展主要有哪些方面(ABCDE)。
A.认知
B.语言
C.情绪
D.社会性
E.个性 49.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D)。
A.经济节省
B.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
C.一致性效应
D.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50.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CD)。
A.投入较大
B.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
C.会有被试流失
D.时代变迁效应
51.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BC)。51.ABC 52.ABC 53.ABD 54.ABCD 55.ABCD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D.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52.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BC)。A.成熟
B.经验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53.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ABD)。
A.语音
B.语法
C.语句
D.语义
E.字形 54.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BCD)。
A.牙牙语阶段
B.单词语阶段
C.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
D.完整句阶段
55.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BCD)。
A.人际交往
B.认知
C.自我调节行为
D.社会化 56.自我意识包括以下阶段(ABCD)。56.ABCD 57.ABCD 58.BD 59.CD 60.AD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监督
D.自我控制 57.发展往往对个体行为的(ABCD)方面产生影响。A.效率
B.复杂程度
C.适应性
D.组织性 58.皮亚杰认为人的动作可以分为两类(BD)。
A.主体动作
B.个别动作
C.外显动作
D.动作系统或认知格式 59.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结构有(CD)组成.A.语言知识
B.主体经验
C.逻辑—数学知识
D.关于客体的知识 60.认知结构的元素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AD)。A.动作
B.逻辑
C.语言
D.运算 61.皮亚杰理论主要由(BCD)组成61.BCD 62.BCD 63.ABD 64.ABCD 65.BEG A.双项建构论
B.逻辑决定论
C.结构—建构论
D.认知发生论 62.作为主体的“我”包括(BCD)。A.关于自我价值的评价
B.关于自身力量的感觉
C.自我独特性
D.自我稳定性
63.斯腾伯格认为应从(ABD)方面分析一个人的智力。A.经验
B.成分
C.实践
D.情景
6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主要有(ABCD)的特征。A.认知上自我中心
B.“半逻辑”水平
C.表象性思维
D.符号特征的大发展
65.下面(BEG)不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A.感觉
B.情绪
C.记忆
D.思维
E.个性
F.知觉
G.行为 66.阈下刺激对后继刺激的加工可能(AC)。66.AC 67.ABCD 68.ABCD 69.ACD 70.AD A.有易化作用
B.不起作用
C.阻碍作用
D.不一定起作用 67.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ABCD)。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内省法
68.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ABCD)的趋势。A.综合化
B.本土化
C.实用化
D.跨学科 69.(.ACD)是科学的三大特征。
A.客观性
B.深刻性
C.可验证性
D.系统性
70.实验法是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D)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A.自变量
B.无关变量
C.客观变量
D.因变量 71,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AC)。71.AC 72.ABCD 73.ABC 74.ABC 75.ABD A.孕育阶段
B.转折阶段
C.确立阶段
D.成熟阶段 7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伦理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73.精神动力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主要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
B.梦的解释
C.泛性论
D.本能学说 74.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ABC)。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 75.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ABD)。A.本我B.自我C.忘我D.超我 76.注意的基本品质有(.ACD)。76.ACD 77.ABC 78.ACD 79.BC 80.BC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指向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77.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主要有(ABC)。A.神经系统的特点
B.后天的训练
C.兴趣
D.记忆力 78.记忆按保持时间长短可以分为(.ACD)。
A.感觉记忆
B.情绪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79.感受器的重要功能是(BC)。
A.加工信息
B.收集信号
C.能量转换
D.识别信号 80.(BC)是知觉组织的重要表现形式。
A.注意
B.守恒
C.区分图形与背景
D.识别信息 81.自动加工的加工方式是(BD)。81.BD 82.CD 83.BD 84.BCD 85.ABCD A.依赖大量注意资源
B.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
C.应用灵活
D.加工模式难以改变
82.思维按运行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CD)。
A.受制思维
B.动作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聚敛性思维 83.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BD)的反映。A.直接的B.概括的C.具体的D.间接的
84.思维按赖以进行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BCD)。
A.受制思维
B.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语词逻辑思维 8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ABCD)。
A.动机
B.定势
C.功能固着
D.问题呈现的方式 86.人们用来调节觉醒水平的手段有(.ABD)。86.ABD 87.ACD 88.ABCD 89.ACD 90.ABCD A.体育运动
B.睡觉
C.吃饭
D.逛街 87.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有(ACD)。A.能力
B.信念
C.气质
D.性格
88.下面(ABCD)是影响阈值变化的因素。
A.时间
B.刺激性质
C.神经系统状态
D.情绪 89.性格的结构可以分为(ACD)。
A.现实态度特征
B.能力特征
C.意志特征
D.情绪特征 90.影响个性心理发展的因素有(ABCD)。
A.生物性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社会实践 91.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将人格分为(.AC)。91.AC 92.ABCD 93.ACD 94.AC 95.ABC 96.ABCD A.内向型
B.理智型
C.外向型
D.情绪型 92.气质的类型有(ABCD)。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93.心理测验的信度可以分为(ACD)。
A.再测信度
B.关联信度
C.等值信度
D.分半信度 94.知觉加工主要包括(AC)。
A.整合感觉信息
B.加工信息的组成部分
C.赋予加工对象以意义
D.对信息进行选择 95.儿童依恋的类型大致有(ABC)。
A.安全依恋
B.焦虑—回避型依恋
C.焦虑—矛盾型依恋
D.焦虑—不安型依恋
9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可分为(ABCD)。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逻辑运算 阶段
1.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C)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
2.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
A、教学方法改革B、教育体制改革C、课程改革D、教学手段改革
3.50 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B)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
4.隐性课程主要是指(ACD)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5.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学科的(ABC)等。
A.教学目的与任务 B.教学进度C.知识范围 D.学科设置
6.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C)。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7.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BCE)。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C.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E.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8.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BCD)。A.传统道德因素 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C.科学文化因素 D.社会因素 E 领导因素
9.制定教学计划的核心是(A)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
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B)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
11.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12.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ABCD)
A.课程设置 B.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 C.课时安排 D.教学方法
13.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ACD)。
A.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B.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合理化 D.重视课程形式的多样化
14、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B)
A.基础性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2009)
第五篇:成都教师公招考试大纲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均为选择题。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这一部分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图形推理、定义判断、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事件排序等五种类型。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这一部分测查应试者对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知识积累的程度,试题取材范围广泛,主要涉及科技、1
经济、社会、法律、管理、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常识。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这一部分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师职业道德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内容主要涉及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德育、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等。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内容主要涉及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个别差异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第三部分:教育法学。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教育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内容主要涉及法与教育法、教育法律关系、教育
法律规范、教育法制过程、教育法律责任、学生的权利极其维护、教师的权利极其维护、教育法律救济等。
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内容主要涉及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