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2013.12.29)_
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不足,需要政府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能够利用自有优势,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制度创新;区域经济;作用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由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它以一定的地域为范围,以地域的合理分工为基础,结合经济要素和区域要素,通过对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而形成的经济综合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等目标进行的总体布局和规划。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主要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而且这三大区域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就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而言,以京津冀都市圈为核心的环渤海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愈发稳固。然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内在的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区域内资源要素进行优化整合,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引导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这对京津冀地区而言尤为紧迫。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相比长三角地区,京津未能像上海那样对区域经济发挥辐射、统领和拉动作用,相反却更多吸附了区域内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既加剧了地区间的竞争关系,又拖累了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其次,在区域内部,京津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技术领先,科研力量强大,市场发育程度较高;而河北省大部分地区技术工艺落后,科研力量较弱,市场发育程度也较低,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京津强、河北弱的态势。据2011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北京、天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8 倍和2.46 倍,均高于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河北的GDP 总量为24228.2 亿元,同比增长11.3%,居全国第6 位,但是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3719 元,仅达到全国平均GDP 的九成,居全国第14位,远低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而且,非常尴尬的是环京津地区仍有32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达270多万,扶贫任务十分艰巨。河北与京津之间的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极大的削弱了京津冀经济圈的综合实力。
二是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京津冀淡水资源缺乏,资料表明,环渤海地区严重缺水城市有25个,占该地区城市总数的一半左右,北京、天津不仅严重缺水,而且过度依赖河北地区水源,天津用水的93%、北京用水的80%来源于河北。为保护水源,河北近年来关停耗水或有污染企业近万家,大规模实施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和稻改旱工程。但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在环京津周边存在一条罕见的贫困带,有些地方人民生活还很困难,与西部最贫困的地区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另外,近两年来雾霾天气严重侵扰京津冀地区,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对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也使地方政府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沉重压力。尤其河北治理大气污染任务艰巨,国家已对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四市实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控制。然而,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会 1
带来一些失业和损失,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大。
三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京津冀地区,在城市群功能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定位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缺乏统筹考虑、顶层设计。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大城市病”症越来越明显,没有发挥好对河北地区的辐射作用。在区域发展目标、产业定位上,京津冀存在较大的趋同现象,三地产业的互补性较差,不利于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也容易加重地方之间的过度竞争和地方保护,造成市场分割、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公共事务治理失灵问题。如何优化城市群布局、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转移和承接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治理能力是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是区域协同创新动力不足。区域协同创新是在一定区域内,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主体在政府政策或自身意愿引导下,进行信息、技术、资金和劳务等资源和要素的交流,通过协作互动促进创新活动的过程。协同创新实现知识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统计显示,河北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R&D经费投入少、专利授予量少、技术合同成交额低,与京津的创新能力存在差距。而且,从京津冀区域整体看,受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制约,创新管理中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未能得到有效突破,区域间科技资源共享理念尚未完全建立,跨省市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创新资源的流动受阻,利用效率低下,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不通畅。[1] 总之,三地协同创新的市场、制度和政策环境还不是很完善。
五是缺乏高效的协调合作机制。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因缺乏有效的磋商协调机制造成的。出于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压力和责任,京津冀之间签署了一些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治理协议,但受“行政区经济”发展模式和科层制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在追逐地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刺激下,现有的合作框架协议更多是浅层次、非均衡的合作。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需要构建一套有效运转的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各地方经济发展定位、环境保护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迫切要在合作的组织机制、利益表达、共享和补偿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和突破。
二、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政府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政府等公共部门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规则、机制和政策,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包括政府职能、政府组织、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制度革新。政府制度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创新思路,从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努力为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优质、高效、廉洁的服务环境,弥补因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本身不足和缺陷产生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因此,政府要在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法律和公共政策等手段,合理引导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一)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先天优势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其中,政府是
制度创新的主要供给者。[2]尤其对于京津冀都市圈而言,政府制度创新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
一是先天的政治优势。京津冀都市圈位于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依托北京独特的政治区位优势,在城市布局、区域规划等战略发展问题,乃至帮助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上,容易受到中央重视,甚至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实际上,通过对较优经济区位的地方或区域赋予特殊政策,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行先试政策的集中体现。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力地提升了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2010年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公布,京津冀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优化发展开发区域,这本身就是政府制度创新的重要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标志着京津冀都市圈已经成为国家的新战略。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正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是行政效力的合法强制优势。政府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相较其他社会组织,政府是社会中能够唯一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政府可以在其法定的管辖范围内,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发布命令和决定,规范和调节各行为体的经济活动。政府制度创新的强制优势使得市场主体必须重视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遵照政府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和规划进行生产和经营。例如,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促使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并举。
三是制度创新的成本优势。政府进行制度创新本身就是政府宏观调控职责的一部分。比较于企业和个人组织力量较为弱小而言,政府有支付创新成本的能力,如提供界定和保护产权的政策和费用,建立与新产权相适应的财税体制,以及构建缓和社会矛盾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有足够的保障机制使得制度创新得以完成。[3]并且,政府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优化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其所产生的潜在利益可以由社会共享。因此,政府制度创新的收益往往要大于成本。就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京津冀地区作为重要的利益伴生主体,政府制度创新惠及区域内不同的经济主体。京津冀地区政府间的合作,无论从制度创新还是经济发展角度看都会是互惠共赢的结局。
(二)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世界银行对近五十年各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有效的政府,经济的、社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4]。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制度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积累,引领着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渐显现。
一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则是政府追求的理性目标。政府希望通过经济绩效保持政权的长期合法性,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的手段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甚至有些地区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北京、天津相比较区域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遥遥领先。虽然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地区一体化,但是各个政府出于绩效考核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愈发强烈的要求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源。同时,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则希望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稳定当前现有的优势位置。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互相竞争和复杂的协调运转关系,倒逼着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使政府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当地的实际需要和区位优势。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要求各地方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政策协调、利益协调、争议解决、广泛参与机制,促成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所以,政府制度创新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是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根据前文分析可以得出,政府制度创新有着天然的成本优势。制度创新本质上是对原有制度的改革,而改革的过程势必要牵扯到利益的分配问题,不可避免的要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就需要对制度创新做事前评估,准确预测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为确保收益最大化,必须选择那种交易成本低的制度安排。戴维•菲尼就制度成本的研究指出:“制度设计的成本取决于用于设计新的制度安排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的要素价格”[5]。由于市场发育不健全,产权界定不清晰,以及进入相关领域的政策壁垒,增加了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成本,所以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更多带有政府主导的特征。政府制度创新弥补了企业在信息、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不足,有效地降低了制度创新的成本。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有强烈的公共物品特性。政府作为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必然要承担起协同创新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角色,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政府出面建立的专项资助计划、中介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不仅能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为系统内资源的共享与分配提供媒介,减少沟通成本、交易成本、谈判成本、开发成本等,推动协同创新更好地发展。[6]
三、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制度创新
政府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京津冀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供给者,要紧紧围绕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整合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源和要素,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引导、调节和保障作用。
一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强化政府的导向调控作用。就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河北地区产业结构过度重型化,钢铁、石化、电力和建材四个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比重过高,在当前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的政治压力下,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十分沉重。这就需要中央政府调整财政、税收等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稳妥的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对地方而言,京津冀地区要以《全国主体功能区》为目标,积极落实《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在区域功能重构、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务实合作、统筹布局。在协同创新方面,地方政府要打破行业、部门和行政区域的界限,完善产学研合作政策和机制创新,协调好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跨区域资源整合能力和科技活动管理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社会建设方面,京津冀地处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和社会治理考验着政府制度创新的能力,要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沟通,推动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和对接。尤其是要加强该地区养老医疗保险支付方面的积极合作,京津冀地区政府可以先行试点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京津冀地区个人账户联网制度,使该地区居民共享公共医疗卫生资源。政府还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合作机制、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政府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发挥多元公共服务主体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社会治理和社会事务的一体化建设,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京津冀地区的风沙源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源地保护工作攸关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京津冀地区政府要联手协作,建立由发改委、环保部等部门牵头的高规格的生态环境管理组织体制,认真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尽快出台《水资源保护条例》和《京津冀水源地生态补偿办法》,形成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和长效补偿机制,建立“多灾种预警救助机制”,加强防灾救灾的协同合作。同时,要创新政府绩效考核标准,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
四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府际协调,完善法律约束机制。首先,政府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打破市场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其次,要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机制创新。京津冀地区要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成立区域性的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形式的定期磋商、合作推动和合作落实机制,统一规划和协调区域内部利益关系,解决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再次,要改变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将京津冀协调发展和府际良性互动指数纳入绩效评估考核的范围,改变以往地方政府单纯追求本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内政府间的协作。最后,地方人大和常委会要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一些成熟的地方合作规划、方案和政策进行立法,依法约束和保障京津冀经济发展中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7],避免每届政府上任后各搞一套的做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撑。
改革开放的发展实践证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支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创新开放模式,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这就需要发挥好政府制度创新的作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革新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和效率,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健康有序、长期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 何恬,刘娟.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0):5.[2] 周宝砚.政府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116.[3] 赵保佑,李津艳[J].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作用,经济学动态,2011,(11):38.[4]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编写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17-18.[5] V•奥斯特罗姆, D.菲尼, 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商务印书馆,1992:145.[6] 彭华涛,马龙,吴莹.推动协同创新应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J].经济纵横,2013,(8):13.[7]李燕.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J].城市,2010,(1):25.
第二篇:浅论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浅论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优势,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乘数效应
港口发展的乘数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港口业本身的乘数效应。“据初步测算,我国沿海港口每百万吨吞吐量可创造1亿元以上的GDP和2000多人的就业机会。”港口产业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创造一定的国民收入,而且带动了为港口建设提供原材料和港口机械的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又会带动为其提供原材料、机械、服务等其它行业的发展等等。港口运输业需要金融、邮电、通讯、餐饮等行业提供服务,从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港口区域经济的乘数效应。沿海港口城市是先进产业最先登陆的地区,无论是依靠雄厚的资金发展起来的资金密集型还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都会逐渐在港口城市形成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的发展会带动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行业的发展,使沿海港口城市的社会规模越来越大。
二、港口发展将直接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一个区域的总产出受道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存在着一个正相关关系。港口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对道路、港口等公共设施需求的增加,可以吸引大量外来投资、技术和人才,推动与基础设施有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形象。
三、港口发展拉动了区域的产业集聚
就现代港口的临港产业看,大都呈现产业集聚态势。在国外,法国的福斯港,在进口原油、铁矿石、煤炭的基础上,形成了炼油―石油化工、钢铁―金属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其产量占到全国的1/4;日本的阪神工业带,在港口沿海附近1~3公里的狭长区域内,分布着6000多家工厂,神户制钢、川崎重工、三菱电子等都在这里设有大厂。在国内,凡是临港工业发展较快较好的地方,都呈现或采取产业集聚态势。以青岛港为例,物流、临港服务、修造船等关联行业发展迅速,港口经济集聚效应明显,世界500强和众多国际著名企业相继到青岛投资发展,大量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一些重大项目向青岛及周边区域集中,形成了大量外部投入,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成为青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四、港口发展带动了区域的技术升级
一是沿海港口城市是科学技术传播的主要通道。西方工业革命出现的三次技术革命,均发生在沿海国家,欧洲沿海国家首先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受益者,继而向亚洲、拉丁美洲渗透。在亚洲,日本及“四小龙”是该地区最大的受益者,亚洲的新加坡、香港、泰国等沿海国家和地区成为亚洲地区新技术革命植入与成长最快的地区。二是港口发展可为区域引进先进技术。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很快在沿海港口城市登陆,首先在我国东南沿海与香港交汇点的深圳,80年代以后,新技术开发区逐渐扩展到沿海开放的各个城市。沿海港口城市,往往成为跨国公司聚集的区域,跨国公司的聚集不仅带来了资金和大量的物流,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了区域的技术升级,促进了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港口的繁荣。
五、港口发展促进了区域的产业优化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港口作为海陆货物运输的结合点,拥有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已成为配置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港口经济在发展中可通过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开发新产品,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现代化港口也为本地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既可降低各种资源运输成本,又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本区域的竞争优势。
六、港口发展带动了腹地经济发展
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一方面,港口本身是所在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可为地区经济创造直接的产值、国民收入、就业机会和税收,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的发展将直接推动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形象,吸引国内外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从而推动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七、港口为开辟自由贸易区创造条件
世界发达国家为加强与各国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发展对外贸易,都先后建立起各种形式的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自由港就是在港内装卸、储存和转运的绝大部分货物可免除关税及海关程序,自由进出,外商可对商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及其它各种技术处理,然后自由销售。由于自由度大,港口可以吸引国际贸易商云集,迅速形成国际贸易中心。自由贸易区的免税范围较自由港要小,海关可有不同程度的监管。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自由港,600多个自由贸易区。
第三篇:技术区域创新网络初探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术区域创新网络初探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在区域结构中,区域创新网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区域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就显得尤为重
要,本文将主要从区域创新网络定义,特征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论述。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特征对经济的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被广泛传知的名言,充分彰显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技术在区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中始终最活跃和关键的要素之一,原因在于:技术本身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并且能够渗透和扩散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的深刻的影响。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了衡量以区域为中心的经济格局中所处地位的关键要素。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直接关系到以国家和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潜力,未来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既然技术与技术创新是这么的重要,那么我们首先来探讨下,什么是技术,而什么又是技术创新?技术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说实在的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了解技术的实际内涵。技术是“一般是指劳动工具的总称,或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①而在本文所探讨的是涉及经济学问题方面的,那我们所关心的技术则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使用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知识,经验,具体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工艺流程等所谓硬技术,以及生产技能,管理方法与经验等软技术。那什么是技术创新。所谓的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因而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样说,技术以及技术创新是决定一国或者一区域内经济或者更甚为政治长久发展和繁荣下去的根本动力和支撑。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社会大分工的时代,行业内的专业分工越来越明确,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说在专业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区域之间的合作也越显重要,专业分工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费者单个买去是无法运作的,就像汽车行业,你这个厂生产轮胎,我买去能开吗?很显然是不能的。而另一个厂是生产汽车玻璃的,你能单独买一块玻璃回去开吗,恐怕别人会误以为你可能需要去找医生了。所以我们说区域合作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合作内的各个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也更能吸引消费者来购买,这是一个双赢的场面。同样放在技术上来讲也是一样的道理,技术也需要合作,我们把这样的技术创新的合作,称之为区域创新网络。
一 区域创新网络
区域创新网络是从空间组织的角度考察的,是在地理上的集聚及相关联系的加强,而产生的一种心的技术创新空间组织形式。有学者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地方行为主体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① 阿尔丁夫.技术经济学【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
4相对稳定的系统。”①也有学者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政府提供并维持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长期合作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稳定的联系网络”②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内一组纵横交错,不可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区域内包括政府,企业,R&D机构,金融机构,协会,个人等主体,为实现互动学习和创新活动,并在互动中学习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的总和”③综合这样的几位学者的观点,我们基本上可以概括出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其中着这样的几个要素: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关系通道,空间,结点。首先来看看创新主体,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做的主人翁如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的要素去推动这个创新网络发展的主体人或单位;而创新资源同样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在创新过程中能够被创新主体所利用的包括知识,技术,资金,信息,政策,制度以及规则,这是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支撑的要素;第三我们说的关系通道则是这个网络发展的根本渠道,主要变现形式是:会议交流,合作协议,研讨学习等正式的活动以及在人们日常生活生活中所常发生的人际交流活动,公共场合活动或者休闲活动等非正式的方式,这样来促进技术交流与传播,从而提高技术的影响力和不断的发展提高,向前进步;第四空间则是指技术创新交流的前三个要素之间联系所依托的地点与场所;第五这是结点,这个应该是这这些要素中最难理解的,是把每一个创新主体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具有扩散的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称之为结点。
二 特征
通过对区域创新网络的概念以及其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区域创新网络不是单独的某一因素在起关键作用,而是讲究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也就是说,它是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那我们就具体来分析下这个系统具有什么特征,以便更好的理解区域创新网络。第一,很显然,既然是一个系统,那必然就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互动交流从而创造出整体远大于各部分和的经济效益; 第二就是开放性,这样的区域网络只要有任何的一项创新产生,就可能通过各种关系通道,引发各式群体的模仿,学习以及创新资源流向的调整,更表现在不仅仅是网络内部的开放,也是与外部不断发生联系的作用;由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理解这第三个特征:动态性,既然与外部交流,学习进步,就必不可免的内部各种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开放性与动态性的特征就决定了这个网络内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区域中心的,所以第四个特征就是非中心化,区域内部存在着平等的联系;既然我们称之为区域创新网络,很显然带有着区域的地方特色,那么就必然具有本地化的特征,在利用自己本土特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肯定是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
② 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创新网络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中国软科学 1999.9 102-106王德禄 区域崛起—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第398页 ③ 李青 李文军 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第476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网络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区域内的地方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等)通过结成创新网络,形成一种网络化的联系和传递结构,因而能有效的降低创新主体的模仿,学习和创新交易成本,与此同时,主体之间的合作所形成相互依存和分工协作,借助以整体的力量,运用系统的优势开拓外部市场和抵抗外部风险,有利于实现资金、知识、信息和创新技术等生产要素更快速的扩散、转移、创新和增值同时有利于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获得重要的创新协同作用和技术产品的交叉繁殖,保持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合理以及保持高效的配置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促进这一区域内产业的高度集聚,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和知识,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有利于行业标准的制定,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被称为横向联盟。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大大的提高了区域的竞争力,使区域或得更大利益的同时也增长了企业的核心寿命。当然事情有好有坏,区域创新网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完全都是好的,由于是市场环境中自发形成的,随着不断扩大,内部要素就越来越复杂,很容易出现浑水摸鱼,搭便车的行为,这样就会使得网络的发展缓慢,停滞甚至是解体。
四 企业创新能力作用企业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应用知识和人的智力,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企业在怎样程度上能够系统地完成与创新有关地各项活动地能力,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技术上,能否将科学的概念转化成为用户开发的产品,并且生产、制造和提供给消费者;另一方面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否能被用户认可并使用,企业可否有效地说服用户接受自己的产品;再次是企业的有效地管理这一过程,并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区域创新网络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第二:区域创新网络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向地方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第三:区域创新网络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流动,给企业技术创新增添了活力。第四:.区域创新网络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组织的灵活开放的创新环境,增加了产业获取和有效利用信息与知识的机会。第五:区域创新网络为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这样的几个方面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企业在最少投资的环境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盖文启 《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 孙尚清 《论经济结构对策》【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4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6
5阿尔丁夫 《技术经济学》 【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4
赣南师范学院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行政班级__2008级人文教育班学号__080205027_姓名_但家丽 选课班级2008级人文教育班任课教师陈永林成绩_________
第四篇:谈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谈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的作用日趋明显。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产业集群对于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观念、技术、管理等水平的制约,很多地方没有发挥资源优势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改变观念,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经评论·北京)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及分类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集群是指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马歇尔(A.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的现象。
1990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1998年,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含义解释为: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者机构对于企业竞争都很重要。
(二)产业集群的种类
按形成机制可分类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按要素配置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资源密集型产业集群、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按产业类型可分为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按照集群形成方式的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自发型、“自下而上”培育型和“自上而下”推动型;按企业类型可分为: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和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按创新程度高低可分为模仿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
(一)产业集群的现状
浙江省自1998年以来涌现出了诸如温州的服装、乐清电工电器、台州的模具、绍兴的纺织、海宁皮具等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集群区。广东省的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以及陶瓷等行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莞、石狮、惠州、佛山等地。江苏省的产业集群不仅有纺织、服装、电器、金属制品、建材等传统产业,也有电子、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山东省青岛市家电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同时出现了一批像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的特点
规模化效应。产业集群所在区域一般都形成了实质性工业园区和与产业配套的专业化市场,在本地形成了市场垄断和相对垄断,成本有所下降、费用也有所降低,具有显著的规模化效应。
社会化分工明确。由于集群内同类生产企业竞争激烈,相当一批企业从彼此竞争的关系转变为上下游配套的伙伴关系,企业开始朝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有利于降低成本,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集群内为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迅速兴起,一些服务业的出现以及统一的研发中心的成立,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综合竞争力。
提高原料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在区域内企业可以实现原料和能源的充分利用,还可以集中治理污染,提高外部效应,节约治理环境的成本。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有助于区域资源整合。集群内将不多的存量资源要素有效地转换为从事经济活动资本的转换机制。产业集群的投入要素不仅涉及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企业家等资源,还强调政府、行业、金融部门的协调效用。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稀缺资源,使其价值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其地理位置接近,产品相似,相互之间交流频繁,有利于把握市场和技术方向,进行合作创新。企业也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或与其他企业联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通过合作创新有助于企业分散风险,还可以加快创新的传递速度。
有利于培育地方支柱产业。产业集群大都通过利用本地的资源、市场、人才等优势使某产业做大做强,逐渐成为该区域的支柱产业。产业集群充分利用群内企业数量多,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共享以及分工协作使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占有一定的份额,逐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产业集群的企业生产总值在当地的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有利于形成区域知名品牌。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品牌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知名品牌不仅代表某一个企业,而且代表一个地区的形象,这对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
第五篇:浅谈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浅谈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一、我国农村公路现状
众所周知,在我国农村的交通运输事业中,公路是最基本的运输工具,此外,农村公路也是我国公路运输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根据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必须要加强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从直接服务于农民出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公路事业来开展工作,从而为又快又好的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交通条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绩效,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中,我国农村的公路总里程和通达深度都在不断的稳步上升,同时,我国在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方面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水平和公路质量水平也都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公路的开通已经显著方便了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也更加完善了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在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中,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偏僻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还相当滞后,大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资金的缺口问题,以及农村公路的专业化管理和养护水平还比较低下,同时,公路建设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针对我国目前的农村公路以及整体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在我国以后的交通运输发展事业中,必须实行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一是要全面加快建设我国的交通主干道,保证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二是要提高农村公路运输的发展步伐,使得农村公路的发展与国家交通主干道的发展协同前进。
二、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公路运输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农民的正常出行和农产品的正常运输都是需要公路来保障的,因此,农村公路的发展对于保证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必然也是离不开公路的,公路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投资环境,打破农村封闭现状
加强农村的公路建设水平,必然会改善农村的交通运输条件,这样就可以打破广大农村自然封闭的现状,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可以运往城市中销售,也可以使得更多的开发商和开发公司进入到农村进行投资发展,从而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
在以前的农村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道路条件的不便,造成了农村大量的农产品和其他农作物都无法运出到城市中去,这样农民们只能守着这些产品过日子;此外,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开发商们也不愿意到交通条件较差的农村进行土地、水电以及矿产等资源的开采,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农村的各种资源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进而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无疑会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农村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农作物可以运往城市进行销售,而城市中的先进设备和产品等也可以运往农村中帮助农民进行生产工作,此外,农村中蕴藏的大量土地、水电等资源也会吸引更多的开发商进入到农村中进行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了改善了农村的自然封闭状态,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以前,农民要想参加农生产以外的就业来增加收入就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离开家乡进城打工,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后,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农民工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家里的老人小孩无人照顾等。因此,背井离乡的进城打工对农民来说也不是一个好的就业方式。
其实,当农村的公路建设水平提高后,农民们完全可以打破旧的思维方式,用新的就业平台来扩大农民的就业和增加农民的收入。具体来说,农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增加就业的机会和岗位:一是加强招商引资,拉动开发商进入到农村中来投资开发,一旦开发商在农村中进行建厂生产后,这样农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参加工作,而不用再背井离乡;二是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进一步丰富农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农家特色以及农村绿色食品等功能,在农村中以农家乐的形式来吸引城市里人们来消费,这样农民们就可以在家中开展旅游、餐饮服务业;三是加强引进新的农生产技术和设备,抛弃传统的农生产观念,利用农村现有的土地和水电等资源来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这样农民们就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来提高经济收入。
因此,加强农村的公路建设对于推动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了,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就跟着提升了。
(三)加强农村对外交流,加快农村信息传播
过去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所有的文化传播机构都主要分布在各大城市中,因此,媒体关注的焦点和信息传播的市场也都集中在城市中,这就造成了占全国大部分人数的农民们不受媒体的关注,而且信息在农村中的传播覆盖程度和传播内容都远远不及城市。
当农村的公路建设情况改善了之后,农村的交通道路便利了,农民的经济水平也提高了,因此农村的对外交流和信息传播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没有对外交流、没有新信息的传播,农村的农民们只能封闭的生活,他们没有新的知识和技术,所以就很难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因此,通过创新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对他们来说就更是天方夜谭。然而,随着新信息的传播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这种情况也在逐步改善,农民们可以通过新技术和借鉴其他地方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或者是通过接受一些专业的技术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进而来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
由于农村道路条件的改善,媒体可以方便的进入到农村中进行宣传,使农村和农民生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还可以将最新的农业生产信息在农村中进行传播,从而使农民们在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来投入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入。
(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个基本目标,然而,在以前,由于农村交通运输情况的不便,农村中的人们很难进入到城市中,而城市中的人们也无法真正的进入农村,他们完全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这样只会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道路和交通运输也变得更加便利,因此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开始减小。当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之后,他们便开始注重物质文化生活,逐渐向城市人们的生活靠近。农民们可以借助便利的交通进入到城市中进行购物和学习,并且不断的将城市中的先进物质引入到农村中,此外,城市中的一些商家也可以方便的进入到农村中进行运营,这样不但会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时也会在农村中逐渐形成小的商业中心,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从而使得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