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以及《长春理工大学关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长理工教字„2007‟19号)等文件精神,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系、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专业或课程(群)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合。
第三条 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其目的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四条 学校计划构建“三级”教学团队,即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同时,学校鼓励学院自主组建和建设院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将重点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主干(大类)教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建设与实施组建。
第二章申报与评选
第五条 教学团队以系为基础架构,各学院根据发展实际申报组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跨系组建。
第六条 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校级教学团队5个左右。
第七条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与申报情况评选确定。
第八条 根据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评选的有关要求,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申报,原则上从学校优秀教学团队中择优推荐。
第三章申报条件
第九条 教学团队设臵团队带头人1名,一般由8人以上组成。团队带头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高级职称,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高校教龄满10年,且在长春理工大学任教满5年。
(二)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三)熟悉所在团队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系列课程的教育改革趋势,能指导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四)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三:
1.各级教学名师。
2.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或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前3名,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前2名。
3.国家级教改项目前3名,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的前2名或省部级一般教改项目负责人。
4.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前3名,省级精品课程的前2名,校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
5.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前3名,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前2名,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负责人。
6.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或主编出版教材1部以上。
7.学术造诣高,长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把学术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并且参加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前3名);或获得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前4名);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被SCI、EI、ISTP、ISP检索1篇以上,或被社会科学被SSCI、AHCI、ISSHP收录、《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上。
第十条 教学团队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要求: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1名;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或正高职称教师不少于1名;以课程群和系列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2名,以专业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3名。教学团队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团队主要成员应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第十一条 团队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梯队建设等方面应有一定的基础和明确的思路与规划。
第十二条 为保证建设质量,学校教学团队实行限制申请制度。不同教学团队负责人原则上不能由同一人兼任。
第四章 建设内容
第十三条 教学工作。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尤其在探索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第十四条 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并把相应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组织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和各级教学成果奖。
第十五条课程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
和网络课程建设等。组织申报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规划)教材等。
第十六条 师资队伍。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人员,特别要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
第五章 选拔程序
第十七条 团队申报。由申请团队填写《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申报表》(见附件1),并将相关获奖证书、论文的原件和复印件于规定时间交至所在学院(部);
第十八条 学院(部)初评。各学院(部)根据学校发布的申报候选名单,对申报团队进行初评,择优向学校推荐,向学校推荐教学团队的个数由教务处根据当年情况指定。各部门填写推荐意见、签字、盖章后,将被推荐者的获奖证书、论文的复印件(原件经校对后可带回)和申报表(含电子版)统一报教务处;
第十九条由教务处组织有关人员根据申报条件对各单位推荐的团队进行审核;
第二十条 学校会议评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评选条件对进入本阶段的推荐团队进行严格审查,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形成委员会意见,予以公示后上报学校;
第二十一条 校长办公会审批。学校校长办公会对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名单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发文公布。
第六章项目管理
第二十二条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为3年,建设经费3万元,经费由团队负责人管理,按照学校质量工程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相关条款列支。
第二十三条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由所在学院(系)负责监督、管理,教务处负责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第二十四条 优秀教学团队对所负责课程的教学及其教学质量实行整体负责制,带头人负总责,对于优秀教学团队所负责的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可在团队成员内部进行自主调配;在教学质量考核方面,学校只考核团队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不针对每一个成员进行考核,团队成员需要使用教
学质量评价结果时,统一以团队评价结果为准。
第二十五条 优秀教学团队应在建设中期接受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检查,对未能按既定计划建设的团队提出整改意见或取消经费支持。
第二十六条 建设期满后,优秀教学团队需提交《教学团队总结报告》,学校对资助团队的各项成果进行评估验收。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长春理工大学 优秀教学团队佐证材料要求
优秀教学团队佐证材料要求
一、装订顺序
1.带头人业务水平情况材料:职称、学历证书,反映带头人业务水平及成果的材料;
2.团队人员基本情况材料:职称、学历证书、海外留学或国内重点大学进修材料;
3.教学工作情况材料:反映教学内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及质量管理材料;
4.教学研究情况材料:教改项目、教改论文、教学成果; 5.科研情况材料: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文件、获奖情况、科研促教学的材料;
6.教师培养材料:反映培养措施、培养效果材料。
二、装订格式
1.目录:采用二级目录,标题“目录”(仿宋,小二),目录内容(仿宋,小四);
2.双面复印。
3.页码打印,底部居中,宋体四号、加粗; 4.用230克白色布纹纸封皮,胶装。5.封面、书脊见样例。
封面
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佐证材料
团队名称: 带头人: 所属学院:
二〇〇
年
月
书脊
优秀教学团队长春理工大学 团队名称 二〇〇 年
第三篇:长春理工大学 毕业生档案管理办法
毕业生档案管理办法
一、档案接收
1.凡与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签订就业代理协议的毕业生档案由档案所在单位密封完整统一转递至中心综合业务部;
2.省外高校回省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由毕业学校转递至中心综合业务部。
二、档案查询及出具相关证明
毕业生凭《就业代理协议书》或《报到证》,用人单位凭档案查询介绍信到我中心查询档案及申请出具相关证明。
三、档案借阅
用人单位借阅档案须出具介绍信和借阅人有效身份证件,借出的档案须密封后按期归还。
四、档案转出
办理毕业生档案转出须出具就业《报到证》或接收单位人事部门 调档函同时需出示调档人有效身份证件(如代办取档手续需提供档案所有人开据的授权书及身份证复印件),并提供档案转递详细地址。
办公地点: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5楼502室。联系人:王玲联系电话:0431--84685993
第四篇:长春理工大学 变更教学团队建设带头人申请报告
变更教学团队建设带头人申请报告
教务处:
我院(部)(国家、省、校)级 教学团队原负责人 教授(副教授),因
原因,不再担任该教学团队带头人,经学院(部)研究决定,由 教授(副教授)担任该教学团队带头人,特此报告。
教学团队原负责人签字:
学院(部)负责人签字:(公章)年 月 日
第五篇: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校本科教学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和意义
(一)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专业(课程)教学队伍。
(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构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团结协作的优秀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利用专业教学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学校社会声誉。
二、遴选条件
(一)团队及组成。根据各专业(课程)的具体情况,以系(教研室)、研究所、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专业或课程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教学团队成员职称和年龄结构要求: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1名,或副教授不少于3名;教学团队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团队主
2目,并有相应的教学成果。
(三)开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人员,特别要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建设期内,须有2名以上团队成员实现学历(职称)提升计划。
(四)教学团队带头人应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提升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该团队所在专业或课程发挥核心作用,为本科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给予有力支撑。建设期内,团队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以上(含2篇教学改革论文),并建设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
(五)探索建立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我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五、经费支持
(一)经费配备标准:专业教学团队资助经费10万元。团队建设周期为三年。建设经费从学校教学专项经费中列支,按进行拨付,预留经费总额的30%作为终期奖励,经终期考核合格,终期奖励将全额拨付;终期考核不合格,将取消终期奖励及下一轮同类项目的申报资格。
(二)经费使用依据学校批准的经费资助额度团队列出经费预算开支,报所在院(系、部)进行论证、审核,并由所在院(系、部)负责人签字、盖章,上报教务处备案。
(三)建设经费的管理由团队负责人负责,经费使用按照《教学工程项目建设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六、管理及验收
(一)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按项目实施,实行项目管理,其项目建设由所在教学单位负责具体管理,学校依项目建设周期负责检查和验收。
(二)院(系、部)应高度重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落实相关责任人,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确保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三)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实行负责人责任制。团队负责人立项之后须提交《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施计划书》,并由所在院(系、部)进行论证、审核,院(系、部)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报教务处。
(四)各院(系、部)应定期组织自评和督促检查,对建设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学校不定期组织检查,对未能按计划建设的项目,学校提出整改意见;对未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的项目,学校将取消经费支持及该专业(课程)所在系下一轮同类项目的申报资格,同时追究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的责任。
(五)建设期满后,专业(课程)教学团队须提交《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总结报告》,由学校组织教学工作委员会专家进行结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责令整改,直至追回建设经费。
(六)优先推荐校级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申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团队立项。
七、附则
(一)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往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各院(系、部)制订的具体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