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2 14:4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意见》。

第一篇: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意见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意见

校属各有关单位:

一、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要求,围绕中共长春理工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的今后五年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深入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淘汰机制;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培养基地建设,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二)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达到如下目标:

1.建立以学院管理为主体,责、权、利相统一的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研究生规模化培养的规范管理体制;

2.创新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内容,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建立一套适应高层次、拔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模式,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和淘汰机制;

3.创新研究生教育质量,通过优质生源吸引、研究生联合培养、学术论坛与学术交流、优秀研究生论文培植资助等计划的实施,营造创新氛围,增加创新成果,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4.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通过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条件建设、培养基地建设和指导教师培训等措施,使研究生课程质量、教学条件、指导教师水平等诸方面有较大改善和提高。

二、主要内容

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由四个分工程组成,分别是:管理创新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和培养条件建设工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管理创新工程

管理创新是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通过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流,重点资助优秀博士研究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为期1~2年的合作研究,以追踪国内外学科研究前沿,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3.学术论坛与学术交流计划

建立专家学者讲坛和博士生学术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到校作学术报告,聘请校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兼课,讲授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定期开展博士生学术论坛活动,并鼓励研究生到校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宽研究生知识视野,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优秀研究生论文培植、评选和奖励计划

学校设立优秀研究生论文专项基金,立项资助通过个人申请、指导教师推荐、专家评审,遴选出有创新价值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课题,激励立项的研究生做出高水平的有创新价值的学位论文,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每年定期从已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遴选校级优秀学位论文;积极推荐校级优秀学位论文参评吉林省优秀学位论文,争取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同时,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优秀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以激励创新。

(四)培养条件建设工程

加强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推进优质课程、网络课程建设,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改善研究生实验室条件,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打好基础。

1.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

学校设立研究生课程建设基金,通过立项建设,推进课程建设,将部分研究生公共学位课和每个学科专业1~2门学科学位课建设成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良好的优质课程,以此全面带动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研究生网络课程建设

结合研究生教学特点,采取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依托校园网,将研究生公共学位课和各学科专业部分学位课建成网络课程,开辟网络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满足研究生自主学习要求;购置相关课程的课件及其它电子资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研究生教学用书建设

加大研究生教材引进力度,消化和吸收已引进高水平教材中的精华,巩固引进成果;积

(三)经费投入保障

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行业、学校、个人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和资助,建立各类专项基金,确保创新工程和创新计划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实施的创新工程和创新计划务求解决我校研究生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篇: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制定研究生创新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包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精品课程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及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管理暂行办法

1、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努力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简称“教改课题”)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进多出优秀研究生教育研究成果,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特制定本办法。我校承担的省级教改课题的建设和管理参照以下规定执行。

2、教改课题是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中,为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教改课题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

3、课题研究目标明确,立题根据充分,内容具体,项目方案要有继承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着眼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着力于教育思想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课题要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今后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4、研究生院负责教改课题的规划、申报、评审、立项批准、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工作。

5、研究生院聘请有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负责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

6、教改项目申请人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我校在岗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课教师或各级管理人员。

(2)申请人为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课教师者,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讲师,有较丰富的研究生指导经验和教学经验。

申请人为研究生管理人员者,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管理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3)申请人每年只允许申请一个负责主持的项目,在课题结题之前一般不得申请新的项目。

7、项目实行学院推荐、限额申报,申报限额由学校根据当年具体情况确定。

8、申报程序

(1)由研究生课题负责人填写《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申请书》,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的申报材料。

(2)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教改课题进行初审,按照申报限额择优向学校推荐,并签署推荐意见。同时,向学校报送《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申请书》和《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申请汇总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3)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研究生院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立项。

9、学校对立项资助的教改课题项目提供建设经费。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分阶段拨付使用,立项时支付经费的50%,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合格后支付项目经费的50%。

10、建设经费开支须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核、批准,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申报的经费开支资助经费,任何学院、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并接受学校以及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从资助经费中提取酬金、奖金和管理费用,也不得用于招待费、购置生活用品等与研究内容无关的开支。教改课题资助经费使用范围:

(1)资料费,含与项目研究相关的打印、复印费,图书、教学软件等文献资料的购置费等。

(2)为完成项目研究必须举办的会议费。(3)为完成项目研究必需的调研差旅费。(4)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著作出版费。(5)成果鉴定费。

11、中期检查:在项目立项建设一年时,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建设内容和建设指标,对建设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研究进度,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研究的情况,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对于检查结果为不合格的课题,将终止其教改课题建设资格,并停止经费的拨付。

12、结题验收:建设周期(2年)结束后,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根据项目申报时提出的建设目标和成果进行评审验收。不能按时结题验收的,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报研究生院批准。经批准同意延期结题的项目可以延长期限6个月至12个月。项目负责人应填写结题报告书,并提供以下材料:项目申请书复印件、成果主件、附件,研究工作总结报告、资助经费使用报告、实践效果评议材料及其它有关材料。项目研究成绩突出的,可组织同行专家进行教学成果鉴定,参加有关教学成果的评奖。结题验收时,课题组需要发表至少两篇课题组成员作为第一作者或单独署名的教育研究论文,论文署名单位为长沙理工大学。

二、研究生精品课程管理暂行办法

1、为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和手段,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决定启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精品课程)。为做好精品课程的资助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参照此办法。

2、设立精品课程的目标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整合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力度,构建研究生自主型、创造性学习的模式,按照“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 ”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力争建成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示范性课程,全面提升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条件建设、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效果评价。

4、研究生院负责精品课程的规划、申报、评审、立项批准、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工作。

5、研究生院聘请有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负责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工作。

6、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为:

(1)精品课程建设主要以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和学位基础课为主,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核心课程。申报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科特色与专业分布以及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原则上应为研究生开设三年以上,修读的研究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2)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学院要积极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根据各学科特点合理规划,同时提供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及相关设施和条件的支撑。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3)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主持,每门课程须成立课程组,课程组包括一名负责人和2-4名成员,人员配置合理。各学院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知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4)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要先进,适应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

(5)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应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6)重视教材建设。加强自编教材建设,积极引进和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保证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组建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试题库、资料库、案例库等。(7)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应以强化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为目标,全面地反映研究生学习情况,创建研究生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8)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

7、项目实行学院推荐、限额申报,申报限额由学校根据当年具体情况确定。

8、申报程序

(1)由研究生课程负责人填写《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申请书》,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的申报材料。

(2)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精品课程进行初审,按照申报限额择优向学校推荐,并签署推荐意见。同时,向学校报送《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申请书》和《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申请汇总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3)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研究生院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立项。

9、学校对立项资助的精品课程项目提供建设经费。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分阶段拨付使用,立项时支付经费的50%,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合格后支付项目经费的50%。

10、建设经费开支须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核、批准,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申报的经费开支资助经费,任何学院、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并接受学校以及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从资助经费中提取酬金、奖金和管理费用,也不得用于招待费、购置生活用品等与研究内容无关的开支。精品课程资助经费使用范围:

(1)课程建设所需的书籍购置费、图书资料查询费等。(2)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学术交流会议费及差旅费。(3)课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印刷、复印费。(4)课程建设中产生的耗材等费用。

11、中期检查:在项目立项建设一年时,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建设内容和建设指标,对建设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课程建设负责人应提交阶段性总结,对于检查结果为不合格的课程,将终止其精品课程建设资格,并停止经费的拨付。

12、结题验收:建设周期(2年)结束后,由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根据项目申报时提出的建设目标和成果进行评审验收。对通过验收的达标课程,将作为校精品课程予以公示,并推荐评选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参加有关教学成果的评奖。不能按时结题验收的,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报研究生院批准。经批准同意延期结题的项目可以延长期限6个月至12个月。结题验收达标的基本条件为:

(1)精品课程负责人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教学网页”中实行教学资料上网共享,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授课教案、电子课件、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教学资源,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并保证上网内容的及时更新等。

(2)验收时,课程组需要完成至少两篇课程组成员作为第一作者或单独署名的教学研究论文,论文署名单位为长沙理工大学。

三、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及管理暂行办法

1、创新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创新实践基地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也是“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形式。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保证其健康发展、有效运行,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所涉及的创新实践基地是指为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活动所提供的具有一定承载规模并相对稳定的校外场所(以下简称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必须依托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企事业单位),可由合作单位及其所在区域或所在系统内相关的若干机构构成。

3、实践基地由学校或学院与有关单位协商共同建立。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按需设立,切实可行;责权明确,合作共赢;分级管理,规范有序;相对稳定,讲求效益。

4、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是探索一种以研究生实践为纽带,促进合作双方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以弥补合作单位科学研究薄弱而实践能力很强,高等院校人力资源丰富、科学研究扎实而实践基地缺乏等方面的不足,以共同探索校企、校所等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模式。

5、各学院以应用学科或专业领域为主,根据需要建立1-3个实践基地,一个实践基地原则上只针对一个应用学科或专业领域,如具备条件,也可接受多个学科或专业领域。

6、实践基地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合作单位应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研发队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及科研条件,有比较充足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主要业务能满足相关学科或专业领域研究生完成专业实践和实践教学任务的要求,在区域内具有行业代表性;

(2)有一定数量符合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基本条件的相关专业技术或业务人员;合作单位有必要的组织管理能力;

(3)具有长期稳定合作培养研究生和拓展合作范围的经验或潜力;

(4)具备研究生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基本条件,具有劳动保护、卫生安全保障,场所与设施能基本满足需要;

(5)具有一定的承载规模。各学院实践基地的基本承载能力自应满足本学院研究生的培养需要。

7、实践基地按以下程序设立:

(1)规划论证。由学院研究生培养委员会根据实际需要和现有合作基础制定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向研究生院提交相应的规划报告。规划报告的内容包括研究生分学科、分领域的规模预测、实践基地合作单位的行业性质、适用专业领域、基地级别与数量、建设时间进度等。

(2)初步协商。由主要负责实践基地建设的二级培养学院与合作单位进行初步协商与沟通,以《长沙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书模板》草拟意向协议。向研究生院填报《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校级创新实践基地申报表》。

(3)实地考察。由研究生院组织相关人员到拟设实践基地的学院进行必要的考察和进一步磋商。

(4)签订协议。研究生院根据实地考察和磋商结果拟定正式协议及其相关附件,经分管校领导审批同意后,由研究生院、负责学院与实践基地合作单位签定合作协议书。

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作内容、合作方式、权利和义务、条件建设方案、联合培养工作方案等;协议期一般为3年;合作协议书一式三份,由研究生院、实践基地合作单位、培养学院各执一份;

(5)挂牌设立。学校与实践基地合作单位签定合作协议后,向合作单位授予“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铜牌,铜牌规格一般长600mm,宽400mm。

8、对于合作学院的合作领域涵盖多个学院的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由涉及的主要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学院牵头,组织相关学院申报,程序见第7条。

9、对协议到期的实践基地,双方根据实际需要和合作成效,可续签协议;未续签者自动终止合作和取消相应基地资格。

10、研究生院负责全校研究生实践基地的统筹规划和监管工作,各二级学院具体负责实践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11、各二级学院与合作单位应联合成立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机构,成员由合作双方派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订实践教学基本文件,包括:制订基地研究生培养方案,确立实践教学内容、实施方案及考核方法,编写专业实践教材,开发实训项目。

(2)制订实践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3)制订基地日常管理制度及教学组织运行机制,构建实践基地质量监控体系。

(4)聘任合作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导师,负责制定基地导师考核与管理办法,明确基地导师的职责,并定期进行考核。

(5)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与基地共建单位开展教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活动。

(6)协调处理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其他问题。

12、实践基地的主要职能

(1)培养和培训符合现代企业或科研院所需求的研究生层次高级科技或管理人才。

(2)根据企业或科研院所发展需要,协助高校进行培养与过程管理等。(3)根据企业或科研院所的需要,学校选派研究生进入基地参加项目攻关,并完成学位论文。

(4)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

(5)根据企业或科研院所需求,开展科研合作,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

(6)根据合作协议的规定对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期间所生活、学习、工作必须的设施设备进行改善和添置。

13、主要负责的二级培养学院与合作单位间应建立定期交流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探索创新工作。

14、学校从创新工程基本建设基金中列支投入实践基地建设,根据基地建设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基地成立时,学校拨付建设经费的50%,建设期间,学校对协议书中建设方案所明确的建设进度进行检查后,将经费分批划拨给实践基地合作单位;合作方管理费以实际参加专业实践的研究生人数计算,划拨给实践基地合作单位。

相关二级学院应为实践基地建设及日常运行筹措配套经费,以保证实践基地长期稳定、有效运行;同时相关二级学院应主动对接相关行业或所在区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积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等对实践基地的经费支持。

15、派出研究生从学校到实践基地的往返交通费、专业实践导师的指导费等其他费用由研究生所在二级培养学院负责,专业实践导师的指导费标准应在协议书中明确规定。

16、实践基地建设期为3年。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实行动态竞争机制,建设周期内建设单位每年开展自评,并提交自评报告。建设周期期满由学校组织开展评估验收,经检查和评估达到要求的可进入下一或下一个周期建设,未能通过检查或评估的将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实践基地称号。

(1)自查自评。各基地于每年规定时间向研究生院报送周年建设情况自查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经费使用情况以及下阶段工作计划等。

(2)中期评估。研究生院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查、评估,并给出检查评估意见。建设项目启动二年后,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项目中期检查评估。在项目自评、研究生院检查的基础上形成专家意见。通过中期评估达到要求的可进入后半周期建设,学校下拨其余的50%建设资金;未能通过检查评估的将限期整改直至撤销资格。

(3)项目验收

自评报告。项目建设期满时,建设单位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目标实现情况;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标志性成果;经费使用的结算;档案建设与管理等。

专家验收。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估、验收。项目总结。实践基地建设验收结束后,学校召开专门研讨会,总结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进而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

四、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1、为规范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以下简称创新项目)管理,保证创新项目的良性运行,促进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高效发挥项目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2、实施创新项目的目标是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引导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3、项目按博士、硕士层次分开申报,研究年限为1-2年。

4、根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学校研究生院应负责省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管理工作。” 本办法同时对省级研究生科研项目的申报、经费管理、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等工作做出相应的规定。

5、校研究生院负责创新项目的规划、申报、评审、立项批准、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工作。

6、校研究生院聘请有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负责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

7、项目实行学院推荐、限额申报,申报限额由学校根据当年具体情况确定。

8、申报程序

(1)项目申请人根据所学专业、研究领域填写《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申请书》,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对该研究生的业务基础、研究能力、科研态度、研究条件及研究项目的前瞻性、创新性、可行性以及预计提供研究成果的形式等予以论证并签署意见,报学院汇总。

(2)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创新项目进行初审,按照申报限额择优向学校推荐,并签署推荐意见。同时,向学校报送《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申请书》和《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申报情况汇总表》。

(3)申报时间与省级项目保持一致,学校同时受理校级和省级项目的申报。

(4)学校从校级研究生科研项目中向省教育厅择优推荐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获得省级立项资助的项目,学校不再资助。

9、申报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我校在读的非带薪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考虑已进入最后一年学习的学生)。

(2)申报项目的研究目标明确,立项依据充分,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案先进可行;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创新之处;已有一定的研究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预期成果切合实际;经费预算合理,研究时间能够得到保证。(3)研究生指导教师能切实指导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和条件。研究生指导教师须签订项目指导承诺书,负责项目的业务指导和监管。

(4)每位导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最多只能申报、立项一项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含省级和校级),在结题后可再进行申报。建议每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组成科研团队通过认真选题、科学论证,申报科研创新项目,进行科学研究。

10、创新项目立项坚持科学、公正、公开、合理、择优的原则。

11、创新项目由研究生院进行形式审查和分类汇总,并组织有关专家对经形式审查认定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可采取会议或者通讯的方式进行。

12、项目经费(含省级和校级)实行专款专用,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分阶段拨付使用。创新项目资助经费分两次支付,立项时支付经费的60%,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合格后支付项目经费的40%。

13、创新项目的经费开支须经指导教师和学院主管领导审核、批准。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申报的经费开支资助经费,任何学院、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并接受学校以及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从资助经费中提取酬金、奖金和管理费用,也不得用于招待费、购置生活用品等与研究内容无关的开支。创新基金资助经费使用范围:(1)科研业务费:测试、计算、分析费,国内调研和学术会议费,业务资料费,论文印刷费、出版经费补助。

(2)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消耗品购置费,实验动植物的购置、种植、养殖费,标本、样品的采集加工费和检疫、包装运输费。

(3)仪器设备费:小型仪器设备购置费,自制专用仪器的材料、配件购置费和加工费。

(4)相关经费:除以上费用外,确因项目需要支出的经费。

(5)项目经费不能用于出国、出境合作交流、办公室(实验室)装修、购置交通工具等所需费用。

14、项目研究期过半需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的内容:(1)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其他成员投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及研究进度。

(2)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提供项目实施的科研条件。(3)学校配套经费到位情况,项目经费开支情况。(4)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5)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5、项目的中期检查由学院、研究生院组织进行。项目负责人需填写《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期检查报告》,由学院审查并签署意见,连同《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期检查情况汇总表》报研究生院。对没有按期开展中期检查的创新项目,学校将暂停该项目的所有经费支出;对没有按期进行中期检查的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学校将扣减该学院次年的项目申报限额。

16、项目批准后不得擅自更换项目名称和项目负责人。如确需进行调整,由项目负责人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由学院签署意见后报学校批准。

17、学校可对具有下列情况的项目做出撤销决定:(1)项目中期检查时,无论何种原因,一直未开展研究工作的。

(2)项目实施情况表明,项目负责人不具备按原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或能力的。

(3)项目负责人因出国、转学、转专业(所转专业与项目不相关)或健康等原因不能正常进行研究工作的。

(4)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负责人或研究课题的。(5)其他原因导致项目研究已无法进行的。

18、项目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并取得预期成果后应及时结题。

19、各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结题要求为:(1)省级项目以本人为第一完成人(或指导教师为第一完成人,本人为第二完成人)、长沙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含录用)SCI、EI、CSSCI、CSCD等(含扩展版)与立项项目相关的期刊论文1篇以上(不含会议论文)。(2)校级项目以本人为第一完成人(或指导教师为第一完成人,本人为第二完成人)、长沙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以校科技处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准)发表(含录用)与立项项目相关的期刊论文1篇以上。

(3)项目结题前应至少在学院或更高级别举行一次科研项目研究汇报会(答辩会)。项目负责人填写《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预告》,提前一周将电子版报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将进行公示,学术活动举办情况作为附件材料与结题报告一起装订。

20、申请结题需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结题报告》(一式二份),连同最终成果打印稿、专利证书、转让合同、鉴定证书、专著、论文等进行装订,由学院汇总并填写《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结题情况汇总表》报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组织对结题材料进行审核或组织专家鉴定,对符合结题条件的准予结题。

21、项目不能按时结题的,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报研究生院批准。经批准同意延期结题的创新项目可以延长期限6个月至12个月,但须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完成项目结题。

对于没有按时结题的,学校将停止项目经费开支,对未用完的经费予以追回,相关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三年内不得申报创新项目;对项目完成质量优秀的项目负责人,通过适当形式予以奖励。

22、项目完成取得的成果的知识产权归项目所属学校所有,学院应积极做好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研究生院。

五、其他

1、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科技协会章程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科技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科技协会(以下简称研究生科协)是在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部领导下,独立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科研团体。第二条:研究生科协的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协会以“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技水平,重视成果与应用的转化”为目标,团结和组织广大研究生,营造学术交流、学科交叉的科研氛围,构筑技术服务、科技创业的校园平台,培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能胜任未来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第三条:研究生科协的主要任务:大力开展科技普及教育,推进学术道德方面的思想建设,捍卫科学尊严,提高全校研究生的综合科技素质;建立并逐步完善一套层次清晰、结构分明且行之有效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保证协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推进学科交叉,促进各学科间学术思想、研究手段和科研成果的交融结合;充分发挥广大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研究生的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广大研究生的创业意识;承担学校、研究生院、校科协委托的各项任务,开展包括一年一度的研究生科技活动月在内的大型科技活动,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省以及全国规模的比赛及其他各级科技赛事;协助研究生同学的论文发表,对论文的评选和奖励,对部分经过审核的科研项目,协助申请经费并给予一定的资助;充分发挥我校知识密集、人才集中、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加强我校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在努力宣传自身科研成果的同时,积极引进外界的最新成果和思想;逐步实现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并争取实现协会的科研经费自酬自给;加强自身组织管理,推进校园社团建设。

第二章 会员

第四条:会员资格:凡我校在籍的、专心于科学研究,承认并遵守本章程的硕士生、博士生均可申请参加本协会,经过协会的审查可成为本协会的会员。有突出成果的会员可特聘为协会会员。本协会特聘部分专家、教授组成专家顾问团,对本协会做技术和学术上的指导。第五条:本会会员拥有以下权利:

(一)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有权对研究生科协工作进行批评和建议;

(三)有权参加研究生科协组织的各种活动,优先享有本会提供的学术活动条件;

(四)有权对研究生科协干部实行监督和批评;

(五)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本会给予保护和委托申诉;

(六)本会会员应享有的其他权利诸如退会等; 第六条:本会会员应尽下列各项义务: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努力完成业务学习、科研工作等任务;

(四)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维护本会声誉和利益;

(五)参加本会的活动,完成本协会委托的任务;

(六)退会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定。

第三章 组织制度

第七条: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校研究生科协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不少于 2/3 的应到代表到会方可开会。代表大会一般为当年9月份,特殊情况下可由研究生科协主席团征求各方面意见,报研究生部批准后决定提前或推迟举行。第八条:校研究生科协代表大会职责:

(一)听取并审议上一届研究生科协工作报告;

(二)讨论并决定研究生科协的工作方针、任务;

(三)收集、审查和通过大会代表的意见和提案;

(四)选举产生新的研究生科协主席团,有效票不少于实到代表人数的 4/5 时,选举结果有效。第九条:代表一般由研究生科协推荐本部或本会的 20% 的会员作为代表,报主席团审查,经研究生部批准后方为有效。每一届名额的确定由上一届主席团任定。第十条: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

(一)对新一届研究生科协主席团候选人有审查权、建议权和选举权;

(二)占总数 1/5 的代表联名有权推荐新一届研究生科协主席团候选人;

(三)对研究生科协的各项工作享有听取权、咨询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四)收集并反映本会会员的意见和建议,按时出席研究生科协代表大会,认真履行职责。第十一条:研究生科协主席团的组成及职权:

主席团组成 :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主席团由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候选人须根据有关条件,经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后提名,参加公开竞选,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差额选举办法产生,主席由主席团选举产生,主席和副主席报研究生部批准。职权:

(一)研究生科协主席团是研究生科协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在研究生科协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研究生科协代表大会职责,负责贯彻执行研究生科协代表大会决议,制定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实施,对研究生科协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研究生部请示汇报工作;

(二)统一领导研究生协会工作;

(三)筹备下届研究生科协代表大会,推荐下届研究生科协主席团候选人;

(四)经半数以上主席团成员提议,报请研究生部同意批准,可以召开委员会(由代表大会产生)特别会议,对主席进行信任投票,如果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投不信任票,主席即被罢免,工作局面由委员会全权负责;

(五)如果主席团成员因毕业或其它原因不再担任研究生科协主席团工作,可推选一名候选人,经主席团半数以上委员通过,增选为主席团成员。

第十二条:研究生科协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主席团、学术论文部、宣传部、外联部、项目审核部等机构。各部组成 :各部设部长 1 人,副部长 1-2 人,部长由主席团成员或委员会委员提名或自荐,主席团讨论通过,报研究生部备案;副部长可由部长推荐也可由主席团提名,由主席团讨论通过;副部长以下成员各部自行聘任,报主席团备案。第十三条:研究生科技协会各部职能简介:

主席团:制定协会委员会各项决议,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及人员调配,管理科研经费。

学术论文部:为同学的论文写作提供资料和信息,协助同学的论文发表并对论文进

行评比奖励,对论文进行整理编辑,组织策划学术报告会。

宣传部:积极做好研究生科技协会自身的宣传,通过网站、宣传板完成各种活动的策划、布置。

外联部:负责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项目审核部:对所确立的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合理分配科研经费。

第四章 干部和纪律

第十四条:研究生科协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强,个人品质好,作风正派,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学有余力,具有热心为同学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第十五条:研究生科协干部应自觉遵守本会章程,严格遵守研究生科协的各项管理制度。第十六条:研究生科协各部门干部任免须经主席团讨论,过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第十七条:部长以上干部辞职须向主席团递交书面辞职报告,经主席团同意方可辞职。主席团成员辞职或毕业时,其成员的增补由主席团推荐报研究生部批准。第十八条:研究生科协部长以下干部因各种原因调动或离职后,其岗位人选的补充由主席团根据干部的条件,采用招聘考核的方式选任。特殊情况,由主席团直接提名聘任。第十九条:研究生科协干部每学期进行量化评优,对任职期间工作表现突出的研究生科协干部,研究生科协以一定方式给予表扬和奖励,并可报请研究生部进行表彰。第二十条:对任职期间工作明显不称职或严重违反有关纪律的研究生科协干部,研究生科协主席团可根据有关干部任免规定作出处理,必要时可报请研究生部作出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研究生科协干部选拔、聘用、考核实施细则,参见《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选拔、聘用、考核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研究生科协。

第二十三条:本章程应每次换届后由新主席团及各代表进行适当修订。

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选拔、聘用、考核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随着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研究生科协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生科协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迫切需要建立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选拔、聘用、考核和奖惩制度。根据研究生部有关精神及研究生科技协会章程,制定本细则。第二条: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选拔聘用条件:

(一)能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和道德素质好;

(二)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

(三)善于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

(四)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

(五)热心为同学服务;

(六)组织纪律观念较强;

(七)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二章 选拔与聘用

第三条: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的选拔原则是“民主、公开、公正、公平”,采用选举、公开招聘,吸收优秀研究生加入。第四条:经研究生科技协会代表大会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研究生科技协会委员会委员,报经研究生部批准聘用。第五条: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毕业或其他原因离任需要增补时,根据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选聘条件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第六条:研究生科技协会主席团成员由研究生部负责考核聘用。

第七条:研究生科技协会各部部长由研究生科技协会主席团或研究生科技协会委员会提名,经主席团讨论通过,提出名单,报请研究生部备案。第八条:研究生科技协会各部副部长及干事由研究生科技协会主席团和各部部长进行考察,择优选拔聘用。第九条:为提高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的素质,研究生部将对新任的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进行培训,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第十条:研究生科技协会副部长及其以上干部,聘用期为一年,因特殊原因提出辞职或考核不合格者,经研究生科技协会主席团讨论通过,报经研究生部批准,予以解聘。

第三章 考核及奖惩

第十一条: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及各部成员实行每学期考核制,考核采用“量化评优”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定的综合结果将作为表扬、奖励及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

第十二条:考核内容主要为:工作思路、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创新能力等。第十三条:部长以上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报告。再由主席团根据各部长的工作情况填写“ 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量化评优表 ”,将评定结果登记在案并予以公布。第十四条:每学期末,部长以上干部向主席团递交“ 学期工作述职报告 ”,在干部会议上宣读述职报告,接受其他干部评议,最后由主席团根据其一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评优”,将评定结果登记在案并予以公布。第十五条:干部的考核方式:

(一)主席团成员由研究生部考核。

(二)研科协各部部长由主席团进行考核。

(三)科协主席团对本协会成员员进行考核。第十六条:研究生科技协会干部的考核成绩分优、良、中、差 四个等级。对获得优秀的干部进行表扬和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干部劝其退出或予以解聘。考核结果在研究生科技协会内部予以公布,对解聘的干部,收回其聘书。第十七条:每学期末,由主席团填写“ 干部量化评优记录表 ”,记载评议意见及量化评优成绩。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本规定细则,如有与本协会章程或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或不妥之处,按章程及上级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本规定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二十条:本细则的解释权及修改权在校研究生科技协会主席团。

第四篇: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宿舍管理规定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宿舍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研究生宿舍管理,保证研究生有一个“文明、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便于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研究生宿舍设有专职管理员、夜班员和清扫员若干。在宿管科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岗位职责,热情为学生服务,把本舍的各项工作做好。凡住本舍学生应遵守纪律,服从领导,尊敬工作人员,遇到困难及时与管理员联系,认真执行宿舍各项管理制度。

二、研究生宿舍的调整、分配,由研究生部统一管理。

1.新学期开学前,研究生部按实际住校研究生人数,将宿舍房间分配到各学院,由各学院安排到人。

2.研究生必须在指定的房间按定员住宿,不得自行互相调换房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管理部门的调整。因特殊情况需要个别调整时,需由所在学院提出意见,经研究生部同意后方可调整。

3.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占用房间及床位,违者经教育不改,按学校规定每天罚款10元。情节严重者给予行政处分。

4.研究生不得长期留宿外人住在寝室,也不得把自己的床位出租给别人,一经发现追究本人责任,给予记过处分,处以500~1000元的罚款。

5.凡已毕业分配离校或留校的研究生,不再在学生宿舍内保留床位。

三、宿舍内设置管理

1.家具:寝室内配备的成套家具设备建帐立卡,由各寝室室长验收签字,不得随便搬动、拆毁。如有丢失或毁坏,按原价赔偿。毕业时应如数交清,否则不予办理离校手续。

2.门窗玻璃:实行登记建帐,室长验收签字,如有破损一律包赔。离开房间要关好窗户。

3.电器:

(1)室内外的照明灯及其它照明设备,如发生故障,报请本舍传达室,由宿管科安排电工及时维修。对照明设备不得私自移动和拆修,由此造成的事故和损失一律由改动者负责并照价赔偿。

(2)宿舍内严禁乱拉电源线和使用电炉子、电热杯、电熨斗、电烙铁、电褥子等电器,违反者按电业局有关规定处理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3)学生要注意节约用电、用水,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水停。

4.爱护公共设施,不得在公告黑板上胡乱张贴广告信息,保持宿舍楼道的卫 1

生,爱护公共电梯。

四、加强宿舍的治安保卫工作

1、研究生公寓的治安保卫工作是在宿管科保卫处的领导下,在研究生部和研究生会的配合下进行的,宿管科有权对宿舍进行安全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搞好宿舍治安保卫工作。

2、各宿舍由各楼管理员任组长,门卫和服务员兼任组员,负责宿舍安全及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出入、会客、住宿、携物登记等制度,严格管理,防止不法分子混入学生宿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学生宿舍严禁留客住宿,违者视情节给予警告以上处分;宿舍不得留宿异性,违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4、每个学生配备一把房间钥匙,要妥善保管。

严禁私自调换门锁或另加门锁。丢失门锁钥匙要及时上报管理员,由维修中心统一更换门锁,新换门锁的成本费由住宿人员负责。若不上报,发生一切后果由住宿人员自负。每个宿舍必须交一把钥匙给管理员,以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5、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子、电热杯、热得快、电热褥、取暖器等电热器具。一经发现,除没收外,视情节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故意破坏学校消防、广播、电视、网络等设施的,视情节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6、研究生应自觉维护宿舍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及时劝阻、制止危害宿舍安全的不良行为。

7、发现火警、火灾等灾害事故或隐患时,住宿人员有责任及时报警并撤离现场,积极采取灭灾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发现刑事、治安等案件时,在场人员应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管理员、保卫处及管理服务部,并协助调查处理。

8、要养成离舍锁门的习惯,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对搬入搬出宿舍楼的电视机、计算机等贵重物品实行门卫登记制度。

9、宿舍内不提倡吸烟。

10、严格履行会客制度。来访客人须到门卫登记,出示有效证件方可会客。会客时不准影响周围同学,客人晚21:00前必须离开公寓。

11、非开门时间无特殊情况禁止出入,晚归的研究生必须凭有效证件登记,说明原因后方可进入。

12、休息时间不准大声喧哗或进行影响他人学习、休息的活动。宿舍内严禁打麻将、赌博、酗酒和起哄闹事,住宿研究生应自觉服从并配合卫生和纪律检查。

五、认真执行《卫生管理条例》,搞好室内外卫生。研究生在宿舍内应保持安静,讲究文明礼貌。

1、禁止向窗外、门外乱扔垃圾及带明火物、乱泼污水。

2、室内垃圾清扫后,将垃圾倒进楼层垃圾桶内;剩饭剩菜不得倒入下水管。

3、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壳、纸屑等杂物。公共场所内不得堆放其它杂物。

4、严禁在宿舍内饲养狗、猫、鸟等宠物。

5、严禁在宿舍楼内打球、踢球、溜冰等。

6、不准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7、由研究生会负责每月对研究生宿舍卫生进行检查评比。

六、研究生在宿舍内放置、使用计算机,必须严格遵守本管理规定。

1、使用计算机时,不得妨碍他人学习和休息。

2、严禁使用计算机玩黄色电子游戏或看黄色影片。严禁查阅、调用、复制、传播计算机网络中反动、黄色影像制品、刊物和计算机软件。

七、研究生必须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宿舍管理人员的工作,服从管理人员管理。研究生应配合管理人员共同维持秩序,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阻挠执行公务。研究生应以舍为家,爱护国家财产,维护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积极参加争创文明寝室活动。

第五篇:2-14党建创新工程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就推进党建创新工程,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1.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机制,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科学机制,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常态机制,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长效机制,全面构建起科学规范、运转有序的党内建设制度体系,为广州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思想理论武装行动计划

2.强化党性教育。坚持从政治修养、理论修养、作风修养和纪律修养等方面着手,教育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增强政治敏锐性。及时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把智慧力量全面凝聚到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上来。(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委党校、市委组织部)

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掌握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教育,增强党性意识、创新意识和宗旨意识,提高科学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哲学、历史、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管理知识和世界前沿理论、科技创新知识,及时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推动创新,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认真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问题、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完善和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时间每年不少于8天,每年至少召开1次务虚会,市、区(县级市)党委中心组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学习报告会。坚持每两年集中开展1次党性分析活动。市委每月举办1次广州学习论坛。(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委党校、市委组织部)

4.开展党员干部大轮训。深化新型城市化发展学习考察调研,加强党校培训主阵地、主渠道建设,用好用活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优质资源,不断创新培训方法。认真实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培训工程,重点抓好党政正职的集中培训,每年安排100名左右领导干部到国(境)外培训,局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5年内累计参加脱产培训不少于3个月,切实提高领导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认真推进干部培训网络大学堂建设,丰富培训内容,为领导干部提供有针对性的网络培训指导和服务。认真实施基层党员干部大培训工程,重点抓好街(镇)党政正职、社区(村)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的培训,重视抓好党代表、党小组长、居(村)民代表等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开展“送培训下基层”活动,把更多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委党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

三、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行动计划

5.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市、县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市委的实施意见,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执行力强、敢于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为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选拔一批在经济、科技、法律、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能力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6.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德的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坚持“以干论官”和“以事评官”,选用想干事、爱干事的干部,重用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突出加强干部德的考核,把群众和服务对象的口碑作为评价干部德的重要因素,完善干部德的考核方式办法,考准考实干部的德。进一步完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全面考核干部实绩,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进一步完善和扩展专项考核,在落实重大部署、完成重大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公开透明程度,完善差额考察、延伸考察和考察对象公示措施,增强考察准确性,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重点做好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的交流和培养选拔工作,加大市直部门和区(县级市)、街(镇)之间干部交流任职的力度。进一步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完善公开选拔、公开遴选、竞争上岗和差额选拔等方式,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质量,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制度,进一步调动干部积极性。(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7.加强干部队伍战略性培养。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坚持从基层培养选拔机关领导干部,完善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工作制度,有计划地安排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实施干部队伍建设“三挂三选三交流”工程。健全机关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安排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推进“70后”、“80后”处、科级干部双向挂职工作。实施千名博士引进工程和千名优秀年轻干部“引进来”、“走出去”工程,把更多优秀年轻干部集聚到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事业中来。安排新录用机关公务员到基层单位工作一年,以锻炼干部、充实基层。重视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招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任职。从新型城市化长远发展和人才战略储备需要出发,加大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工作力度。(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8.培育企事业领导人才。实施羊城企业家培养工程,制定市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集聚和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家,形成符合企业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家梯队建设机制,强化市管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实施羊城高校领导人才培养工程,突出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建设,集聚和培育一批优秀高校领导人才,形成具有高校特点、科学合理的高校领导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强化市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实施市管企业、市属高校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注重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正职领导,到2015年每个市管企业、市属高校领导班子中50岁以下的成员应超过一半,其中40岁左右的成员应有一至两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教育局)

9.创新党管人才工作。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发挥党委(党组)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完善党管人才的科学决策、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和督促落实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特区”建设。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考核制度。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固本强基行动计划

10.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村级党组织设置模式,构建起党在农村工作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架构。创新街道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探索实行街道“大党工委”制,形成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增强党在城市基层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模式,分类运用单独组建、园区联建、挂靠组建、商会带建等多种方式,确保到2014年,“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覆盖率达到75%以上,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健全“两新”组织党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机关、高校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离退休党支部设置方式、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在建设幸福广州中的积极作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国资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编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

11.健全基层党内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员“零距离服务网络”,到2013年全市各街(镇)至少建立1个党员服务站。发挥区(县级市)党员服务中心、街(镇)党员服务站、社区(村)党员之家的作用,打造市级党内服务平台。健全市和区(县级市)、街(镇)、社区(村)党员志愿者四级服务网络,进一步推动党员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

12.建设便民服务直通车。建立健全镇(街)“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村“公共服务站”、自然村“公共服务点”便民服务网络(简称“一点一站一中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服务下沉到基层、送到村民家门口,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便捷服务。2013年底全面完成“一点一站一中心”站点场所建设。(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13.整合社区党建资源。统筹社区党建资源,切实从人员、经费、活动场所等多方面加大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的能力。推动驻社区单位积极联系和服务所驻社区,发动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以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优势,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形成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14.建设“五强”带头人队伍。拓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来源渠道,创新培养管理机制,着力打造思想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本领强、民主团结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廉洁自觉性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探索从区(县级市)直部门和街(镇)机关中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完善长期任职村党组织书记的退出机制及安置办法,在社区党委(党总支)配备专职副书记(与居委会副主任同等待遇),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肯奉献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对担任社区(村)“两委”正职累计满15年、正常离任且在任职期间获得市级以上综合性荣誉称号的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或居(村)委会主任,男性从60岁、女性从55岁起发放政府奖励津贴。(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

15.强化基层党建经费保障。进一步健全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和社会支持为补充的社区党建经费保障体系。建立稳定规范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探索完善市、区(县级市)财政和村集体统筹解决村干部待遇报酬机制,完善村干部补贴激励制度。采取固定补贴与一次性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制度。制定党建工作经费规范使用管理规定。(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

五、创新党员教育管理行动计划

16.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动员在职党员主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亮出党员身份,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服务各项工作,接受群众监督,成为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的骨干力量,实现在职党员走进社区、联系群众的全覆盖。从2013年起,将在职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活动、服务基层群众的表现情况,作为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等参考依据。(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直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

17.实施农村“四个培养”工程。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到2017年,村“两委”成员中党员能人比例达到30%,能人村书记、主任比例达到40%,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实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教育局)

18.开展“两新”组织“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结合“两新”组织实际,以党建强、发展强为目标,按照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的标准,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公开承诺活动,促进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牵头单位:市“两新”组织党工委,配合单位: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

19.实施高端人才党建工程。在高端人才聚集地成立高端人才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把高端人才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重视在高端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激发和调动高端人才的政治热情。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高端人才党员制度,为各类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沟通联系,探索多种形式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把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打造流动党员的“新家”。采取动态管理方式,构建主动接纳、主动服务、主动关爱流动党员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作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21.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广州党建网”、“广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建设,探索开办广州党建电视频道,全面推广全市党员、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在“两新”组织、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等领域建立远程教育站点,实现远程教育站点的全覆盖。以互联网为依托,开设党建QQ群、党建共享邮箱等,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办好“空中课堂”。(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广州广播电视台、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

22.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采用财政投入、党员捐献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各级党内关爱互助金,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库,加大帮扶力度。更加注重在基层一线培育、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更加注重关心基层干部,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批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优秀干部(享受同级先进工作者待遇),定期组织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优秀干部参加休假疗养。(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

23.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健全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继续开展“羊城先锋行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和社会公益等活动。依托扶贫帮困信息平台,在社区(村)、“两新”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帮助联系户排忧解难。(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直机关工委、市国资委、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

六、发展党内民主行动计划

24.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健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公示制度、督查落实制度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认真落实一报告两评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全委会在重大问题决策和重要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作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纪委、市委办公厅)

25.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在社区普遍推行“三推一评一选”,在村普遍推行“两推一选”。在机关各级党组织、高校学生党组织、中小学非校本级的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推行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建立健全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任职承诺,进一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民政局、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社会组织党工委)26.促进党代表履职常态化。扩大党代表对党委重大决策的参与,充分发挥党代表民主监督作用。全市性重大问题决策前,广泛征求党代表的意见,全市性重要文件的起草,邀请党代表参与。完善党代表视察、调研制度,每年组织党代表开展视察、调研不少于1次。邀请党代表列席本地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参加重要干部民主推荐、公推公选等活动。统筹安排各级党代表到工作室履职,做到区域领域全覆盖、代表全参与、活动全开展,党代表到工作室开展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市、区(县级市)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党代表每2个月组团到党代表工作室接待党员群众。深入推进党代表任期制,及时总结推广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经验。(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27.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在农村基层全面推行“五民主工作法”(即村民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和新村民民主参与),保证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农业局)

28.扩大基层党员政治参与。进一步优化党代会代表结构,逐步增加基层代表特别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代表,探索推选基层一线优秀党员进入各区(县级市)党的委员会。市、区(县级市)召开有关重要会议,评议、推荐、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根据有关要求邀请基层党员参加。(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29.完善民情表达机制。拓宽基层党组织与群众定期沟通的有效途径,推行“民主恳谈会”、“民情议事会”、“民情快车道”等形式,建立健全“居(村)事群议”的多元互动机制。(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社工委)

七、改进机关作风行动计划

30.强化群众路线教育。强化机关干部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性原则、群众观念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牵头单位:市直机关工委,配合单位:市委党校、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

31.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认真落实机关党员干部“三深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制度。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做到“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考核在一线实施”。开展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在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中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实现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和群众的全覆盖。控制文山会海,腾出更多时间、更多精力下沉到基层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牵头单位:市直机关工委,配合单位: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

32.健全机关与基层结对共建机制。构建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组织城区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一帮一”结对共建活动,组织机关党组织与“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采取“一社区(村、企业)一名干部”的形式,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社区、村和企业活动。在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广泛开展“四民”公开承诺(即感情亲民、政策惠民、服务便民、实事利民)活动,增强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实效。(牵头单位:市直机关工委,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

33.健全机关作风整改机制。以基层评议机关活动为载体,扩大群众评议监督机关作风的参与面。设立机关作风监测点,开展明查暗访和网上征集意见,扩大日常评议监督渠道。把评议活动向区(县级市)、街(镇)延伸,形成三级机关作风建设联动机制。借助媒体强化监督。把各部门机关作风评议情况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切实运用好评议结果。(牵头单位:市直机关工委)

34.大力治理“庸懒散”。实施机关干部绩效考核,把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评的重要依据。研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办法,让能者上、庸者下。完善问责制,对能力不足、得过且过、不作为、慢作为、自由散漫的干部,视情形采取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方式予以问责。(牵头单位:市直机关工委,配合单位:市纪委、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八、反腐倡廉行动计划

35.带头建设廉洁广州。认真贯彻落实廉洁广州建设要求,把推进廉洁广州建设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和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列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点内容。广大共产党员带头推动廉洁政治、廉洁市场、廉洁文化、廉洁社会建设,努力成为建设廉洁广州的表率。(牵头单位:市纪委,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36.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深入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风险教育。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完善反腐倡廉舆论引导机制。(牵头单位:市纪委,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下转A7版)

37.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设反腐倡廉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健全智能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监督,落实党政正职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和行政审批等制度。严格执行公职人员任职、地域、公务等利益回避制度,建立完善防止利益冲突机制。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充分发挥党的纪律监督、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和司法监督的作用,发挥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的监督功能。(牵头单位:市纪委,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

38.严惩违纪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和腐败问题。坚持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加大基层办案力度,认真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健全反腐败协调机制,形成惩治腐败的强大合力。通过查办案件完善治本措施,进一步把惩治成果更好地转化为预防成果。(牵头单位:市纪委)

39.严明政治纪律。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政治原则、大局为重和严格自律。各级党组织把实施党建创新工程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增强党建“主业”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决策执行,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到位、领导有力,确保党建创新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下载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创新协会创办策划书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创新协会创办策划书一、 成立背景 春归大地,万象更新!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子,活跃在松辽沃土上的理工人继续着新学期中新的奋斗与探索。 2011,是不平凡的一年,......

    长春理工大学选修论文 - 发酵工程1

    编号 本科生选修论文 浅谈发酵工程 Introduction to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学 生 姓 名 专 业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学 院 阚海慧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110222233 葛淑敏......

    长春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

    长春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 长春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 机械电子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能从事机电设......

    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实施意见

    河海校政„2013‟7号 河海大学文件 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实施意见 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

    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兴义市下五屯办中心小学杨晓莉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求我们要“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

    双百工程实施意见

    下乡政发[2012] 21号 下双乡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双百”推进工程的安排意见 各村委会 :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口委《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流动人口......

    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

    仁怀市“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按照“打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