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改革 健全制度 加大预防腐败工作的力度(范文模版)
深化改革 健全制度 加大预防腐败工作的力度
温家宝
这次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2004年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部署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
一、坚定信心,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廉政建设
2004年,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部署,按照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的要求,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成效明显。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去年我们把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内容,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四个坚决纠正”、“四个加大力度”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专项治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拖欠农民的征地补偿费已基本偿还,建筑领域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绝大部分已经偿还,一批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得到处理,教育乱收费得到一定程度治理,涉农负担恶性案件大幅度下降,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取得新的进展。去年,国务院重新修订了《国务院工作规则》,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了农村税费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和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要求,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促进了政府机关依法行政。
三是严肃法纪,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各地区、各部门以查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加大了对建设工程、土地批租、金融等领域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惩治了一批腐败分子。还依法查处了一批失职渎职、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以及违法行政、严重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案件。加大审计工作力度,认真纠正发现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严肃了政纪。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政府廉政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和领域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仍然比较严重,群众不满意;反腐倡廉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不健全,导致腐败的深层次原因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反腐倡廉的任务还很艰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对反腐倡廉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腐败问题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影响社会稳定,干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不懈地把廉政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2005年政府廉政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继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大力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努力取得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
二、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
建立健全惩防并举的反腐败体系,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健全制度,创新体制和机制。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第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有一套好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就会使政府的行为更加规范,就会使干部少犯错误。第三要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是腐败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完善对权力有效监督的体制和机制,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要延伸到哪里,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此,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建设。
(一)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各级政府都要把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作为政府决策的基本准则。要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和制度,健全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透明度,强化决策责任,减少决策失误,防止滥用权力滋生腐败。要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凡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不许个人独断专行。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必须进行专家评估和论证。要建立决策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决策,必须进行听证和公示,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要建立和完善决策后评价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决策失误的纠错改正机制,对违反决策程序、滥用职权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关键。经过几年努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布以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为实施这部法律做了大量工作。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各地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也超过了50%,有力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但要看到,这项工作的进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年要继续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继续进行清理,不必要的或不适当的要取消或调整。要严格规范备案、核准的范围和程序,对已经取消的和放下去的审批事项,绝不能以“备案”的名义搞变相审批和权力上收。今后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必须有法律依据。要探索建立“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和许可工作机制,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便人民群众办事。
(三)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加快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扩大基本支出预算范围,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和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强化对预算执行的监控。中央部门要全面纳入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范围,地方要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使用政府财政资金,能够集中支付的都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有效防止财政资金运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要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逐步全面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同时,要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通过编制财政综合预算,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对于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设立“小金库”的,要严肃查处。
(四)健全政府投资监管制度。政府投资使用的是公共资金,事关公共利益,必须对人民负责。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监管。一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重大项目决策前要进行充分论证,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二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凡是政府投资的项目,不论是全额投入的还是补助投入的,都要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三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凡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一律要面向市场公开招标,不许“暗箱”操作。四是完善政府投资管理机制。要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切实加强投资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要改进政府投资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五是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因失职渎职、滥用权力和违法违纪等造成政府投资重大损失和腐败问题的,要追究责任。特别要加大对交通、城建等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的监管力度,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减少腐败。
(五)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加强对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监管,规范中小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管理层收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健全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的相关制度,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制和经营者任期业绩考核责任制。规范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层职务消费,加强监督管理,坚持勤俭办事,反对挥霍浪费。加强对境外企业国有产权的监管。要坚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同时要对国有企业“走出去”加强监管。金融领域发生的重大案件,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损害了群众利益,也给银行信誉带来负面影响。要针对银行内控机制和业务操作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监督。要加大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追究责任,依法严厉打击内外勾结的金融犯罪,确保金融安全和稳定。
(六)严格规范和管理土地市场。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坚持“两个严格保护”的原则,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严格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健全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要切实加强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批租管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审批土地,省级政府不得违反规定下放土地审批权,严禁规避法定审批权限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审批。完善并认真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逐步实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强化对协议出让土地的监管,协议出让土地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价标准。禁止非法压低地价招商。划拨土地要实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七)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是政府依法履行管理职能的基本形式和经常性工作。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部门,都有与职能相应的行政执法权,如果这
个权力被滥用,执法违法,以权谋私,就会导致腐败,损害群众利益。必须看到,许多腐败现象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就发生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此,必须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必须坚持权责一致,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目前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忽视执法程序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滥用职权和执法犯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养成按法定程序办事的习惯,行政决定要符合法定程序,执法行为要遵守法定程序。要实行行政执法依据公开制度、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和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度。对于违法或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必须坚决纠正和严肃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减少和杜绝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八)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提高政府效能、防止腐败的有效措施。要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乡镇政府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把政务公开落到实处;市、县(市)两级政府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也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各级政府机关办理行政事项,要以公开为原则,能够公开的都要向社会公开。要通过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政府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沟通更加通畅。
推进政务公开,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学校、医院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交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开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特别要严格规范各类学校的收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要全面实行“一费制”,坚决制止高等院校与招生挂钩的乱收费,严禁挪用教育经费。严格管理药品价格和医疗检查收费,切实解决群众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贯穿到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中去,落实到业务工作中去,不断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
今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反腐倡廉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个务必”,发扬求真务实之风,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新的契机,把反腐倡廉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是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工作之中,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以身作则,敢抓敢管,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顶风违纪、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跑官要官”的,放纵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和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的,利用婚丧嫁娶收钱敛财的,参加赌博的,必须严肃处理。各地方、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住自身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专项治理。对措施不得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地方和单位,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二)抓好各项反腐倡廉措施的落实。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能力和落实
能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去年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八个方面突出问题,有些取得了较大成效,有些群众还不满意,这项工作还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特别要在规范教育医疗收费、治理公路“三乱”、农民负担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次会议提出的八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和制度建设,都涉及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细化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切实抓出成效。
(三)切实加强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执纪执法,切实加强对行政机关运用权力、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监察部门要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促进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保证政令畅通。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收支、政府投资和国有资产的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各级行政机关都要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改进工作。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政府工作人员才不会滥用权力。
加强政风建设,必须转变工作作风,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要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开解决问题的会,讲有实际内容的话,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各级领导干部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去,深入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做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而共同努力。(本文是温家宝同志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二篇:课件九 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工作力度
全省县市水利局长培训课件之九
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工作力度
省预防腐败局副处级纪检监督员刘南中
(2012年9月28日)
我今天主要和大家一起谈谈防治腐败这个问题,主要谈三个方面:
一、防治腐败是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
腐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公共权力异化的结果。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在和平建设时期,如何有什么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腐败就是突出的一个。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治,最终将导致亡党亡国。因此,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始终是治国理政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1、腐败是影响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
“廉政兴邦,腐败亡国。”纵观古今中外,贪污和腐败都
是治国理政的大敌。尽管腐败不是导致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但却起到了激化矛盾、动摇民心、最终导致政权灭亡的“催化剂”作用。“自古王者兴,未有不由勤俭;其败亡,未有不由奢侈”。一个新的政权,往往在开始之初,能够实行清 1
明政治,得到蓬勃发展,但往往因为朝政逐步腐朽昏暗,民怨沸腾,人民揭竿而起,最后人亡政息,历史上的无数朝代就在这一怪圈中循环往复,而导致这一怪圈的重要因素,就是腐败。
2、防治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腐败是一种世界性的顽疾,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当今世界,虽然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所有国家,不管大小和贫富,不论“姓社”和“姓资”,都存在着腐败现象。腐败没有国别,也没有社会制度的之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
二、中国共产党防治腐败的历史过程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反对消极腐败现象作为重要奋斗目标,在同腐败作斗争的问题上从未放松过。主要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党后到建国前后,主要是惩治贪污腐化。建党后的几个大案要案,基本都是贪污腐化。
第二阶段,主要是防治行贿受贿。随着我们源头治腐工作的深入,各个部门对财务管理和现金管理越来越严格,要动用一笔钱很不容易了,要经过层层审核,多人签字把关,银行也实行了实名制,各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也越来越规范,再想贪污挪用很不容易了。即使你找到漏洞进行贪污,这么多的监督环节,总有一个环节会被很快被发现。因此,贪污挪用的情况逐步少了,而腐败现象也逐步转为以行贿受贿为主。
第三阶段:防治利益冲突。随着我们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行贿受贿也无外藏身了,敢于直接接受行贿的官员越来越少,腐败分子于是又转变了方式:有的行贿人把钱物送给官员的妻子子女,有的把官员子女送往国外并提供学费,有的官员以亲戚名义经商办企业等等,这就是利益冲突。
三、防治腐败的基本方法
坚持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自古至今,防治腐败的措施五花八门,不可胜数。但是总体而言,就是两个办法:一个是惩治,一个是预防。惩治治标,预防治本。一般而言,现在我们讲预防腐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教育。“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腐败行为的发生,首先是思想道德防线出了问题。教育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反腐倡廉方针政策教育、宗旨教育、党纪政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
二是制度。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制度:一是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二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三是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制度。四是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制度。
三是监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了这么一句很风趣的话:“与其说人性善不如说人性恶更加接近唯物主义。”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包括领导在内的人都是人而不是神,都必须在监督下开展工作。监督制约有二个重点:一是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二是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
使的监督。监督的重点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
四是改革。好的体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反之,不好的体制,则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我国现阶段的腐败现象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发生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体制性特征。我们有很多腐败都属于制度性腐败。这种腐败往往与现行制度纠缠在一起,借助制度体系提供的便利条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一个时期比较突出的腐败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才能彻底得到遏制。主要是七个方面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财政体制、金融和投资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
五、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申报制度一般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向有关机关申报财产并接受监督检查的制度规范总称。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实行这一制度。
(一)重要意义。
1、建立财产申报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2、建立财产申报制度是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
3、建立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是履行联合国义务和回应社会期待的现实要求。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社会风险顾虑。
2、技术操作困难。
3、法律适用困境。
(三)积极稳妥推进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
六、廉政风险防控。廉政风险防控是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三个更加注重”一项创新性工作。最早从北京市崇文区开始,后来在北京市得到推广。现在,国内不少地方如江苏、河北、四川、宁夏、甘肃、安徽、福建等省(市)相继开展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一)廉政风险防控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廉政风险,是指党和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受委派、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廉洁从政的不确定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从防控对象看,具有客观性。
2、从防控目的看,具有前瞻性。
3、从防控部位看,具有针对性。
4、从防控策略看,具有系统性。
(二)主要内容。我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始于2008年。近两年来,我省在全省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形成了有湖北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模式。目前,湖北模式得到了中央纪委的认可,在全国的影响很大。主要内容是建立“五大机制”。
一是建立以情景推理为主要方法的分析查找机制。二是建立以分权制权为主要方式的应对防范机制。
三是建立以流程监管为主要手段的监督控制机制。四是建立以迹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预警处臵机制。
五是建立以勤政廉政为主要目标的保护激励机制。
(三)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风险教育。
二是开展风险查找。
三是制定防范措施。
四是强化预警处臵。
七、制度廉洁性评估
(一)制度廉洁性评估的由来。制度廉洁性评估来源于香港的制度审查制度。香港廉政公署的防止贪污处主要就是进行制度、程序的审查工作,审查以后提出反贪建议,在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制定新法规、政策和程序时,向他们提供反贪建议,以确保制度不存在贪污漏洞。
(二)制度廉洁性评估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是反腐倡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二是针对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及时修订完善制度,防止出现利益冲突,消除腐败条件。
三是针对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
四是针对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
五是针对立法腐败。
(三)制度廉洁性评估的内容。中央纪委的通知明确规定,制度廉洁性评估主要内容有四个:评估廉洁性、合法性、利益冲突、科学性。
第三篇: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
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 实现土地整乡流转
曙光乡现有七个行政村,总人口22688人,耕地面积194694亩,劳动力11752人,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增加,大量土地流转到种田大户,种田农手、农机大户手中,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经过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服务、总结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公司化经营、反租再包、互助组、大户带动等土地流转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决大部分土地集中到种田农手手中,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实现现代农业,全乡4个村达到整村流转,流转面积85%以上,12自然屯整屯流转,流转总面积15.7万亩,占全乡面积的80.6%,实现了整乡流转。
一、搞好宣传发动,模清现状底数。
2007年12月份,乡党委、政府召开土地流转工作专题会议,确定我乡2008年土地流转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整乡流转,为实现这一目标动员乡、村、组三级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对全乡各村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掌握全乡土地流转的现状,要求各村提早做好有向外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户的思想工作。鼓励大户、种田农手多承包土地。为了行之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乡党委、政府在3月1日召开支部书记、村主任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会上对乡村干部进行了具体分工,由班子成员、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村、包屯、包户,深 入村屯召开广大农户各类座谈会65个,宣传农业、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好处,提供致富信息和用人用工信息,鼓励他们外出务工把土地转让出来,并有针对性开展鼓励,做思想工作。
二、认真组织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宣传发动,不仅使乡、村干部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而且广大党员和群众也积极为土地流转做工作,乡、村干部深入村屯走访,共走访农户3000余户,总结梳理出和流转经验21条,其中最为重要有3条,一是资金,二是大户种地,三是流转户要把土地多包些钱。乡党委针对上述问题召开会议决定:一是包村的班子成员和村干部协调信用社贷款,为大户担保。二是为流转户担保,帮助把土地转到大户手中,并负责承包费及时到位,对有一定困难或能付一部份承包费的大户,班子成员、村干部共同担保秋后付齐,并给予部份利息。这样即解决大户包地难,流转户又卖个好价钱的问题。为便于大户机械作业,乡班子成员、村领导积极协调农户间串地800多块,适宜连片种植的土地要进行连片种植,不适宜连片种植的土地可种一些杂粮,使全乡80%以上的土地实现有序流转,并把乡村流转合同登记造册备案存档。
三、开展服务总结,实现整乡流转。
各党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动员村组干部积极为种地大户、流转户服务,一是帮助他们联系种子、农药、化肥、贷款,提供了信息和技术等服务。二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我们依托经济办主任国卫华在俄罗斯布市经商为基地输出41人,其办理护照费用均由乡、村两级垫付。在国内务工的人员,村可借给路费,并负责提供务工单位。通过乡、村两级干部的努力,全乡外出务工的人员达8000余人,有组织的4512人,流转土地90000余亩。三是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有新的举措,我们以各村原有的零散季节帮农人员为基础,组织起留守妇女劳务小组,她们以10-20人一个作业组,帮助大户春种、夏管、秋收等打短工,其收入也是很可观的,这样又把一小部份的零散土地转包给大户,据统计达13200亩。四是及时总结每一段的工作,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有了经验全乡推广,经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我们总结出土地流转的十二字方针,即: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服务、总结。
现在我乡已组织各村,以组为单位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归档立卷,实行微机化管理,彻底实现土地由自发流转到土地有序流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目标,整乡流转。通过我们乡村干部积极工作、培养扶持种地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0户,每户纯收入可达15万左右。我们要继续培养和扶持种植大户,发挥特色优势,为实现全乡土地流转达到90%以上的目标而奋斗。
第四篇: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强化监督
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强化监督
促进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始终做到惩治与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
一、深化改革,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
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政府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一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最突出的表现是,由于缺乏相配套的科学运行机制和监管体制,审批的随意性比较大,一些钱、物及各种审批项目,可以批给张三,也可以批给李四,可以批也可以不批,可以早批也可以晚批,可以多批也可以少批,这就使一些掌握审批大权的人有条件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谋取私利,由此产生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特别是煤矿企业要正常开采必须办好“六证”,不仅证照多,而且时限短,办证手续复杂,有的内容重复。所以必须改革审批制度,严格规定审批内容,明确审批条件,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确定审批时限,制定严格的审批操作规程和标准,避免多头审批和重复审批,推进并联审批、集中审批、网上审批和公开 1
审批。在改革审批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关于办理申请《开
办煤矿》审批的规定(试行)”等22项煤炭行政审批有关项
目办理的规定,实行行政审批“A、B零缺位制”,提高了工
作效率,从而避免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是推进政府转变职能。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上
来,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要分开,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减
少政府对企业、基层的过多干预。解决检查多、干扰多、摊
派多、环节多、培训多等问题。
三是理顺煤炭管理体制。坚持精兵简政,建立精干、高
效、廉洁的管理机构和队伍。切实做到“该放的不越位,该
管的不失位,职能明确不错位,承担责任不缺位”,真正消
除导致腐败的体制性和机制性弊端,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二、健全制度,发挥制度在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
制度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根本方式,具有规范性、强制
性,它能强制性地将人的行为纳入符合社会组织要求的轨
道。所以,必须健全制度,发挥制度在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
用。
一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坚持“一把手负
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工作的要求,结合中心工作,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的意见,将工作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
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任务分解,实现“一岗双责”,即每位领导、每个工作人员,不但要对煤炭健康发展负责,同时要对党风廉政建设负责,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
处。
二是完善对权力监督的制度。结合煤炭系统的工作实际,逐步完善了各项监督制约制度的配套措施,重点完善煤炭规
划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审批、煤矿六证审批
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决策程序与
规则,增强制度的刚性和抗干扰能力。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惩
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到煤炭行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着力解决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努力提高
制度建设的质量,形成了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
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
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其他有关规定,督促落实领导干部个
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党组成员参加下一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规范廉洁从政行
为。
四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程序,确保行政执法过程的公正、透明、廉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
心的热点问题、煤炭行业规章制度、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在新闻媒体公示。规范公开办事的内
容和形式,完善公开办事的工作机制,健全公开办事的监督
保障措施,将政务公开由工作要求变为法定义务,增加政务
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五是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
法》、《安全法》、《煤炭法》等,促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了
保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廉洁执法的相关制度和措施,进
一步严格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克服执法随意性。
三、强化监督,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
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
导致腐败,在煤炭领域也是如此。因此要清除腐败,必须强
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这是反腐败斗争的关键。
一是加强党内监督。腐败的根源是权力的滥用和失衡,因此,只有建立一整套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权
力制约和监督运行机制,才能预防腐败问题。首先,建立健
全了党内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各项具体规定,使经济运行做到
公开、公平、公正,防止无规则运行和暗箱操作。其次,建
立了巡查制度,这是加强监督,保证政令畅通的一种有效形
式,例如,系统内部从上级开始,党政定期对基层班子,特
别是对重要部门负责人的廉政、勤政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进
行监督检查。再次,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并建立了具
体程序,对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的讨论、决定、审批等程序作出规范,防止主观性和随意性,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是依靠职工群众监督。这是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证,是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积极预防腐败问题的重要措施。首先,是推行民主评议、质
询听证制度。其次,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信访工作。三是
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充分发挥法律强有力的震慑力,使其
不敢以权谋私。
三是注重新闻舆论监督。运用公开报道等形式,恰当把
握舆论监督的时机和重点,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主阵地和主导作用。同时,坚持公众举报为纪检监察部门
依法查处腐败人员及时提供必要的线索,从而让腐败人员处
于无处藏身之地。
四是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在加快改革,转换体制机
制的新形势下,纪检监察部门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纪检工作的活力。另一方面要严格执纪,强化监督。纪
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越是改革开放,越要严格党的纪律。
第五篇: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求是-曹建明)
时间:2011年02月16日 09时00分来源:《求是》作者:曹建明
渎职侵权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反渎职侵权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听取和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检察机关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切实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力度,为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渎职侵权检察工作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都突出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2010年9月,吴邦国、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并作了重要指示。同年12月,党中央专门听取并审议了中央纪委等9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这一文件,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做好新形势下反渎职侵权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强调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办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案件,加强渎职侵权违法犯罪预防,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加强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组织领导。
2010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充分肯定了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指出了查办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案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检察机关继续把加大查案办案力度作为首要任务;加强犯罪预防,结合查办案件全面分析研究渎职侵权犯罪的规律特点和演变趋势,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机制,形成合力。
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重要指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深刻认识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刻认识党和人民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刻认识检察机关在推进反渎职侵权工作中担负的重大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自觉把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纳入反腐倡廉建设和三项重点工作总体格局,进一步加大查办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新局面。
二、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严肃查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当前,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领域渎职侵权犯罪问题易发多发。检察机关要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增强依法办案、秉公办案的勇气,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实现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
要突出查办案件的重点。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高度重视查办危害科学发展和政府投资安全、严重不负责任盲目决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查办严重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案件,促进党和国家保障人权、改善民生政策的落实;围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严肃查办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案件,尤其对重特大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要从严惩处;围绕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廉洁执法,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案件,滥用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以及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渎职犯罪案件。
要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健全侦查一体化机制,整合检察机关内部资源,加强跨地区案件、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协作配合和统一指挥,增强排除干扰、侦破案件的能力。增强证据意识,研究制定各类案件证据参考标准,依法、全面、客观地收集、审查、判断证据,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进一步提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侦结率、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认真落实立案报上一级检察院备案、逮捕职务犯罪嫌疑人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撤案和不起诉报上一级检察院批准等制度,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大力推行“阳光执法”,健全办案公开机制,畅通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控告渠道。
要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执法办案与服务发展等关系,准确把握改革探索与违法犯罪、工作失误与失职渎职的界限。加快推进办案区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监视居住的适用,落实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坚决杜绝刑讯逼供等行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注意办案方式方法,维护正常工作秩序。
要高度重视执法办案效果。深入分析执法思想、执法理念、执法行为、办案能力、办案重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细化改进措施。认真落实一审判决上下两级检察院共同审查机制,对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轻、严重违反诉讼程序的,坚决依法提出抗诉。加强对渎职侵权罪犯刑罚执行情况的监督,坚决纠正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问题,促进严格执法。
三、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渎职侵权犯罪
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要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危害性的教育、权力责任相统一的教育,做到关口前移、预防在先。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查办案件是成绩、预防和减少犯罪也是成绩的观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查办案件与加强预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渎职侵权犯罪惩防一体化机制。深入剖析渎职侵权犯罪发生的原因,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提出预防建议,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积极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等活动,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筑牢防止渎职侵权的思想防线,自觉勤政廉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探索建立渎职侵权犯罪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风险预警和专项治理制度,抓住影响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关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预防。全面推行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预防报告制度,研判本地区职务犯罪总体形势、规律特点和演变趋势,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四、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难题
结合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紧紧依靠各级纪委、政法委的组织协调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创新体制机制,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问题。一是建立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工作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协作配合,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必要时组织联合调查组,建立查处重大复杂渎职侵权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多方面智力、技术和政治优势突破案件。二是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沟通联系,推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网查询、线索移送、案件协查、共同预防、监督配合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参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大危害国土资源案件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发生案件的调查机制,严肃查处事故、事件、案件涉及的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三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干预查处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案件工作情况沟通和处理机制。主动与纪检监察部门沟通情况,对非法干预、阻扰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追究当事人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四是积极推动完善反渎职侵权法制建设。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重点解决渎职侵权犯罪定罪量刑标准、数罪并罚、徇私舞弊和损失后果认定以及渎职侵权犯罪处罚偏轻等问题,及时作出司法解释,提出立法建议。
五、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水平
各级检察机关要把加强反渎职侵权能力建设、提高查办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能力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狠抓渎职侵权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结合中央政法委统一部署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职责与使命”专题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努力方向。加强素能培训、实战训练和案例研讨,继续抓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着力提高运用法律政策、办理复杂案件、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侦查人员交流、培养等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具有专业技能、善于攻坚克难的办案专家和能手。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干警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十个严禁”的要求和各项检察纪律,树立公正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着力解决基层检察院和西部地区检察院反渎机构不健全、办案力量不足、装备保障落后等问题,为查办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提供必要条件。
六、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检察机关要坚持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自觉把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之下,主动向党委、人大汇报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思路、部署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加强与本地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和行政执法及其他司法机关的沟通对接,完善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和执法协作机制,形成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合力。加强反渎职侵权宣传,抓好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巡展,适时公布重大典型案件,深刻揭示渎职侵权犯罪的严重危害,及时回应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为主题,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重点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良好氛围。
渎职侵权检察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检察机关要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加强反渎职侵权能力建设,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作者: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