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腐败与建设廉洁政治
反腐败与建设廉洁政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反对消极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这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表明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建设廉洁政治的提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深入理解廉洁政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所谓廉洁政治,简单说就是不贪污、不以权谋私的政治,它与腐败政治是根本对立的。其核心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其表现是党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不以公权谋取私利,不贪赃枉法、不奢侈浪费、不消极懈怠,始终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做人民公仆。
廉洁政治是一个总体目标,由三个层面要素构成,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干部清正,主要解决个体的廉洁问题,就是领导干部不以权谋私,廉洁从政,不仅管好自己,同时要管好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坚持秉公用权,做到用权出于公心,不谋一己之私。严格按照廉政准则“8个禁止52个不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要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严守党纪政纪红线、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控制个人欲望底线。
政府清廉,主要解决党政机关的廉洁问题,就是党政机关及部门把廉洁作为第一形象,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不以权谋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树立责任行政理念、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促进从传统权力政府向现代化责任政府的转变。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政治清明,主要解决全社会的政治廉洁问题,就是整个社会各方面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行使,政治运作过程公正公开透明,没有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政治生活廉洁和谐。以良好党风政风带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在建设廉洁政治的过程中,这“三清”既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又是一个环环相扣、递进发展的关系。干部清正是政府清廉的基础,没有干部清正就谈不上党政机关的清廉。政府清廉是政治清明的前提,党政机关清廉才能促进全社会的政治清明。三者统一于廉洁政治。评判政治是否廉洁的根本标准是人民满意,人民群众普遍认为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是廉洁从政的,才是真正的廉洁政治。
几乎世界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都有建设廉洁政治的政治诉求。那么我们党提出的廉洁政治与国外其他政党提出的廉洁政治有什么不同?我们党提出的廉洁政治,是旗帜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廉洁政治。其主要特征:一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像国外一些国家由少数政治精英执政。我们建设的廉洁政治,必须坚持这种国体和政体,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鼎力”和两院制;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又不能搞“文革”时期的大民主。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搞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四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五是坚持全面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实效性,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廉洁政治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更多的是代表支持他上台的大财团利益和资产阶级利益,而不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总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廉洁政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础上的,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人民意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政治。
充分认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期,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的任务重要而紧迫。
第一,建设廉洁政治是凝聚党心民心,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三大重任,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党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三大重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执政使命,需要坚强有力的执政党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完成。腐败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党心民心涣散,销蚀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通过建设廉洁政治,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惩治和预防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就能更好地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能更好地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更好地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完成三大重任。第二,建设廉洁政治是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腐败是侵蚀党的肌体的毒瘤。通过建设廉洁政治割除腐败毒瘤,使党的肌体健康有力,才能攻坚克难,成功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从而使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无往而不胜。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授予的,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建设廉洁政治、有效消除腐败,党和政府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建设廉洁政治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在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政党和政府政治不廉洁,就不可能实现政治文明。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现。
第四,建设廉洁政治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要求。腐败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严重损害。党委和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会赢得民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就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执政党和政府的廉洁、政治清明。当
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仍然是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反腐败实际成效,回应人民关切、取信于民。
第五,建设廉洁政治是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保持着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防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腐败现象仍然很严重,反腐败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其深层原因,在于我们一些具体制度机制还存在问题、还不完善。党的十八大要求,“必须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坚决破除一切可能导致以权谋私的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各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为民、清正、廉洁。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牢牢把握建设廉洁政治的原则和要求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一项涉及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必须按照廉洁政治建设的各项原则要求,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创新,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民主制度模式。人民民主是反腐败的利器。当代世界反腐败的成效主要得益于现代民主制度,但西方发达国家和采用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仍在不同程度地遭遇到“民主制度”下腐败问题的困扰,如与选举制相伴而生的“黑金政治”、与多党制并行的“政党分赃”等,这种腐败根植于它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因此,西方的“民主制度”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建设廉洁政治,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模式。必须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发展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
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逐步探索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建设廉洁政治,要坚持并发展这条道路,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方针为指导,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
三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以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要求,切实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反腐倡廉国家法律体系建设,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为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人民满意,提供坚强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保障。
四是以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重点深化改革。当前,腐败向司法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政府监管等一些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渗透,危害党的执政根基;高、中级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严重,特别是***、刘志军严重违纪案件社会影响极坏。其深层原因,是一些具体制度还存在问题、权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党政机关清廉,必须把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密集领域的监督,保证领导干部清正廉洁。
五是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基础性工作。
六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提高执行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廉洁政治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近年来,我们加快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步伐,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这一时期是历史上制定和颁布法规制度最多的时期,但同时,也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乏力的各种原因很多,其中党委政府没有很好地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和今后,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廉洁政治建设的政治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规定,主要领导必须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纪委发挥牵头作用,抓好
组织协调,给党委当参谋;部门和系统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反腐败决策部署。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完善考核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结合起来,加大对违反责任制行为的追究力度。认真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渠道,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强大合力。
总之,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二篇:廉洁政治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反映出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目标扩展为包括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完整目标体系。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在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自身工作议程的重要位置上来,学术界对和谐社会的探讨也在逐步展开。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建设途径,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拟从反腐倡廉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角度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所谓和谐社会,是指不同社会阶层、集团和群体之间、不同社会组织或团体之间、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协调的社会状态。与和谐社会相对的是碎裂的、分化的、对立的和冲突的社会。人们之间存在利益差别、价值观差别是一种常态,和谐社会能够实现具有不同利益与思想观念的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而非和谐社会则因人们利益和思想观念的严重对立和冲突而陷入碎裂、分化乃至失序状态。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或者“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的表述,无疑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高级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标,它是一种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协调为特征的新型社会。
廉洁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谐社会首先有赖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而非尖锐对立。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取决于国家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公共权力职掌者能够运用这种公共权力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廉洁政治就其本意来说是指,执掌公共权力的阶层或集团运用公共权力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以维护或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腐败政治则是公共权力的一种异化,执掌公共权力的阶层或集团攫取和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而置公众利益于不顾,公共权力由天下“公器”变成了当权者集团的私有财产,可以私相授受,可以当作商品进行买卖。政治腐败的盛行,可能导致三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世界银行专家丹尼尔·考夫曼等人所称的国家捕获(StateCapture),即各级政权组织为私人大财团所俘获专门为后者服务而置其他社会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出现了这种趋势。一些地方出现的“领导傍大款”现象,就其实质来说乃是一种“国家捕获”,这些傍大款的领导只知亲商爱富而忘记亲民济贫助弱,成为大款的俘虏。国家捕获是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同时又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对立。政治腐败的盛行还可能导致一些学者概括的“掠夺型国家”(PredatoryState)的出现,它是指公共权力执掌者靠苛捐杂税收费罚款等手段强行掠夺社会公众的财富而增进自身福利的行为。掠夺型国家是社会力量极度弱小而无力制约国家的产物,这种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而获得了高度的自主性,同时靠掠夺社会财富而寄生于社会之上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最后,政治腐败的盛行还可能导致“自我服务型国家”的出现,后者指公共权力执掌者直接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增进自身利益服务,诸如不顾社会公众的反应而自我加薪,自行提高公共服务价格,部门利益和行政性垄断法制化等。在腐败政治盛行的情况下,社会公共利益无人照顾,社会公共道德和法律无人愿意遵守,执政党和政府因失去了公信力而无法维持必要的秩序,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日趋尖锐化,社会陷入碎裂、分化、冲突和失序状态,和谐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廉洁政治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有无自由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全面的社会保障机制,灵敏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动态开放的社会稳定机制是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腐败政治会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五项机制难以建立,因此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腐败政治会扭曲社会流动机制,使得能力优先、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的社会流动机制难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人们必然会因为职业和收入的差异而居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层级上并归属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地位差异和社会分层具有客观合理性。随着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层观念的逐步传播和普及,人们日益能够接受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
归属的差异,并且积极追求通过知识和能力的改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类属,社会流动机制的通畅成为必不可少的了。而腐败的猖獗则会造成社会分层结构和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的扭曲变形。社会分层结构劣变表现为一部分握有实权的公职人员通过贪污腐败进入到新富阶层的行列之中,同时新富阶层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发家致富,这样会刺激社会
产生仇富心理。更重要的是,腐败的猖獗会严重扭曲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如果权力、金钱和关系成为向上的社会流动最重要的杠杆,那么知识和能力就会退居后位。官场、商场和学界将因此出现由既得利益集团确定而新进入者不得不遵守的游戏“潜规则”,人才竞争中也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机制。由于社会结构的劣变和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受到严重扭曲,人们的不满情绪将逐步积聚,从而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成为疏通社会流动机制的重要条件。
腐败政治会扭曲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利益整合功能,使得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市场经济强调利益驱动,因此其运转过程中会出现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同时利益的差异会导致社会摩擦和冲突的加剧。这样就需要对多样化的利益加以整合和调节,避免社会因为利益的冲突和争斗而归于毁灭。执政党是利益“整合的工具”(李普塞特语),国家是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的调节器。正是依靠执政党和国家居于社会之上整合和调节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社会才不至于因为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而陷于无尽的分裂和冲突之中。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履行利益整合和调节的功能,要求党政官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维护社会公正为己任,保持公平和效率、亲商和亲民的恰当平衡,鼓励创造活力,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对于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者给予适度补偿,对于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给予重点照顾,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如果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初次分配体现了效率原则,那么由国家进行的再分配或者说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应当以公平为原则,使社会贫富差别保持在一个可以容忍的限度之内。而在腐败盛行的条件下,由国家进行的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将不但无法发挥维护社会公正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削弱乃至破坏社会公正的作用。腐败的党政官员在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中为了索贿受贿将会有意识地向新富阶层倾斜,同时将利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支配权为个人或小集团发财致富服务敛财自肥,而那些无力行贿和缺乏政治影响力的阶层、集团和群体则会在这种再分配中受到冷落,尽管它们贫困无助,更加需要得到国家的照顾,其结果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对立状态。因此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成为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必由之路。
腐败政治会扭曲公共财政的支出取向,使得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难以建立。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通病。市场失灵的一个具体表现是放任自由市场竞争可能导致老弱病残和失业人口陷入生存困境,因此需要政府出面运用公共财政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并逐步提高其生活水平,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从事慈善事业,开展扶贫济困的互助活动。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全面广泛的社会安全网,使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享受到经济增长和改革的实惠,和谐社会才会具有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而腐败政治会扭曲公共财政的支出取向,导致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方面的失灵。腐败政治的盛行将会扭曲财政经费拨付和财政转移支付体制,“跑步(部)前(钱)进”、“进京送宝”的公贿大竞争会自行产生财政经费拨付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潜规则”,公贿竞争中出价最高者往往会成为最后的赢家,而那些公贿能力不强的老少边贫地区在跑项目、跑资金的公贿竞争中则将处于不利地位,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腐败政治的盛行也会扭曲地方财政经费的使用方向。为了追求政绩和升官,许多地方官员既要动用公款“跑官”、“买官”,又要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财政经费往往投向城市,投向经济项目,公平导向的社会事业开支、涵盖农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由此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呼唤建设廉洁政治。
[当前第1页/共2页]<<上一页下一页>>
第三篇:形势与政治反腐败论文
反腐败的困难与策略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史册有遗训,毋以来者羞。这是包拯对腐败的看法,但是腐败二字不仅仅只存在于他那个时代,这个时代腐败依然是社会的一大毒瘤。
十八大中关于反腐倡廉的态度十分坚决明确,作风与廉政的问题,事关政党和政权的建设,甚至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各位名人志士都做过思考。
反腐败进行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与困难,其一存在税务干部行为的风险问题,这是一个客观问题,它所形成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首先政法制本身的不健全也会带来执法者依法行政的难度。体制转轨和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多元化诉求和不规范的市场经济运行增加了收税的难度。多元化所形成的多元化价值观对税务干部的影响和渗透力越来越强。其次违规违纪及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手段异常隐蔽,加之查处不及时或不力,导致风险警示作用弱化,总结其成因,大体是税务干部对自身风险的认识不足,防范意识不强。
其二,群里运行过程中腐败问题集中。行政审批领域中出现的权力商品化、权力私有化、权力官僚化、权力特殊化,干部人事工作中的跑官、骗官、买官、卖官等腐败行为,成为诱发其他腐败现象的直接根源。例如有的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为他人在录干招工、提拔任用、工作调动、土地批租、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中,实行批警或打招呼等形式,索贿受贿。体制上的弊端给腐败行为造成可乘之机。体制是国家权力配置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它对国家权力的划分和配置、组织机构的设置、国家机器的运转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当前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大多与现行体制的弊端有关。可以说,这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条件和土壤,也是当前反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而形势依然严峻的根本原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转型期,其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漏洞。主要表现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客观上为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国家参与市场调节为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其三,腐败行为出现了组织化和集体化的势头。现阶段腐败现象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由个人腐败向团伙和集体腐败发展。有组织的团伙性腐败活动,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成为腐败活动的重要特征和表现形式。在一些腐败案件中,往往涉及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腐败分子,并发为大案要案,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给国家和集体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制度上的缺陷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空间。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各级政府对健全法制、依法行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但是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有些地方虽然制度有建立,但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执行制度未有足够的认识,不愿按照制度办事或者没有心思抓好制度落实,建立规章制度仅是做做样子,根本上没有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因此往往给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空间。例如沈阳的“慕马”案件中,慕绥新、马向东等人利用手中权力,直接插手土地批租、工程承包、大额资金使用,越权决策,违规审批,暗箱操作等行为,就是钻了制度的空子。
其四,伴随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手段更为隐蔽的新的腐败问题。一些腐败分子对我国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规章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了然于胸,通过钻空子、打“擦边球”,既捞取腐败利益,又逃避惩罚。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改
革过程中,由于缺少规范的反腐败措施,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腐败行为。例如土地使用权出让中的暗透标底、假公开和暗箱操作,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明招暗定,政府集中采购中缺少监督制约等问题。反腐败工作存在着年年搞年年有成效,但形势年年严峻的异常现象。各种反腐败主体和反腐败力量虽然机构众多,反腐败措施全面,反腐败队伍庞大,但是由于他们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协调行动机制,没有形成对腐败行为高压态势的反腐败合力和反腐败网络,因而在反腐败实践中没有收到与之相称的反腐败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并不是一筹莫展,解决的方法自然对应而出。把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首先要深化体制改革。现行体制的某些弊端是产生腐败的客观因素,如果不加以改革,腐败现象就无法遏制。因此,必须抓住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快机构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运作,减少行政权力对市场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权力运作要制度化、程序化和公开化。另一方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
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实践证明,法制化是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高级形式,离开了法制和规范,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就缺乏稳定性和权威性。加大执法执纪工作力度。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因此,执法执纪部门要抓好协调配合,使法制监督形成合力。对重点法规制度建设项目,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指导,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从而形成统一协调、多方联系、责任明确、连续运转的良性机制。加强执法执纪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可靠、纪律严明、敢于碰硬、坚决维护法纪尊严的干部队伍,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再次要完善监督机制。廉政监督机制是规范监督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的总和。当前大量的违法违纪案件和一些腐败现象的蔓延,都与我们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定期分析和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努力构建切实有效的防腐保廉机制,抑制、消除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把党内监督、法制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惩治腐败。利用重大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长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当然最后要落实而不是纸上谈兵,落实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土地出让和批租、建筑工程、产权转让等要素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运作。朱镕基总理曾说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强调了廉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有关秩序,关安定。我们的国家就像一棵枝繁叶茂,屹立千年的苍翠大树。地面上,树冠高耸入云;树叶们生长在各自的地方,依附着大树,同时又构成大树。地底下,盘根错节的庞杂根系在暗中巧妙地把养分输送向四面八方的每一片树叶,虽然做不到绝对的公平,但基本维持平衡。我们作为一片树叶,从萌芽,舒展到凋落,完成我们的一生,但依然会有新的树叶不断的生长出来,国家因此而免于消亡。政府就如同连接绿叶彼此的枝桠,一样的可以分为主干与支干,中央与地方。被输送的养料就好像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你不能真切的指认它的存在,但它仍以一种奇妙的形式在看不见的地方供养你的生存。事实当然要比这复杂,但其遵循的,规则不此显。
第四篇:延安精神与廉洁政治
山疙瘩上的记延安精神与廉洁政治
延安———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在庆祝建党85周年的前夕,我怀着朝圣、观光、取经的心情,随着机关工委党务工作者理论培训班来到延安,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改革开放给延安带来的全新气息。
一说起延安,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让人们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延安窑洞的灯,哪有祖国东方红?望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想当年在灯下,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卷卷雄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就有112篇是毛主席在延安和陕北的窑洞里写的。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北3千米处,中共中央在此继续领导抗日战争和整风运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领导指挥解放战争。这里修建了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楼及百余孔窑洞、百余间房屋。1942年5月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此召开,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让我们再也见不到旧模样,但是,仿佛那火热的场面又浮现在眼前,我们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感动、感慨。在枣园旧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塑像前,我们久久肃立,思绪万千。在张思德纪念碑前,我们手捧《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文章,朗读全文,心中感触颇深。看到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想到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永远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聆听了专家上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实践”、“学习和发扬延安精神”等党课辅导,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清晰的认识到延安精神。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精心培育形成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它的灵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它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它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它的标志,这一切构成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
所谓廉洁政治,就是不以公权谋私利的政治,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以权谋私。具体来说,建设廉洁政治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干部清正,保证党员干部作风优良、廉洁从政;二是要做到政府清廉,促使党政机关廉洁自守、公共权力规范运行;三是要做到政治清明,促进政治文明充分发展,努力建成一个政通人和、安定有序、明礼诚信、公平公正的政治环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政治目标,也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
第五篇:“三清”廉洁政治如何建设?
“三清”廉洁政治如何建设?
改革春风今又到,策马扬鞭正当时。党的十八大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廉洁政治已成了十八大后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任务和重要工作,为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学习,深入领会“三清”廉洁政治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廉洁政治,既表明了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又为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明确的长远目标和更高的工作要求,表明全党凝聚了共识,下定了决心,增强了信心。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让全党同志充分认识到我们党所面临的“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四种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任由腐败发展会给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切实增强抓好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廉洁政治建设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以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反腐倡廉惩防体系,践行执政为民理念,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正确运用手中权力,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不奢侈浪费、不消极懈怠,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上。
构建“三清”廉洁政治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内在关系,其中,干部清正是基础,政府清廉是关键,政治清明是目标,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要通过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自律工作来促进公职人员廉洁从政,实现干部清正;通过转变党政机关职能,加快推动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努力建设清廉政府,实现公共权力廉洁运行;通过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地位,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实现政治文明廉洁发展,实现政治清明目标。
二、深化改革,按照“三清”政治要求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建设“三清”廉洁政治,必须适应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期待,认真落实十八大“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作,始终保持反腐倡廉建设的生机和活力”的党建工作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变革、在变革国创新,把反腐倡廉工作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相结合,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按照科学、系统、规范、管用的要求,进一步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
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实践创新,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大力提升反腐倡廉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
紧紧抓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创新这个基础性环节,努力构建科学缜密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深刻认识到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是解决滋生腐败深层次问题的关键环节,抓好人、财、物管理及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物品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和机制改革,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和符合法制精神,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监督配套、执行有力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然。
要在反腐倡廉方式方法上大胆创新。要不断变化的时代特点,认真研究腐败形式的高技术化和隐蔽化特点,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在反腐倡廉领域的实践运用,结合工作实际,大力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资源配置和交易平台;正确看待和积极对待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败工作,积极发挥网络媒体在反腐倡廉领域的正面作用;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开展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监控网络,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水平,让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三、要通过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责来推动“三清”廉洁政治建设 纪检监察战线是反腐倡廉建设的牵头单位和主力军,在“三清”廉洁政治建设中承担着组织、协调、实施的工作任务,扎实严谨地开展好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则是“三清”廉洁政治建设中心任务和基础工作,因此,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按照十八大确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全面履行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毫不动摇保障跨越发展,全力以赴促进社会和谐,旗帜鲜明维护党的纯洁,坚定不移巩固执政基础,为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一要强化监督检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各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十八大会议精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工作长效机制,与时俱进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要深化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保持良好作风。围绕建设民生政府的要求,督促落实发展社会事业各项政策举措,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
三要推进系统防腐,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深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建立分层分类施教机制,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让廉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推进政府采购体制机制制度创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健全腐败案件揭露、查处机制和查办案件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四要不断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要按照十八大精神,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三清”政治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首先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来抓,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始终做到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把能力建设作为关键来抓,不断加强学习,改进方式方法,切实增强服务、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再次要把组织建设作为基础来抓,进一步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和工作领导关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四要把作风建设作为重点来抓,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弘扬良好作风的表率,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切实维护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切实做到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顾全大局、恪尽职守;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敢于碰硬、无私无畏;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爱护,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一身正气、清廉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