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时间:2019-05-13 05:4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第一篇:构建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十分关注民情民生,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城乡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促进了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立足**县情,在注重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兼顾社会公平,切实关注城乡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县地##,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万,XX个乡镇中有XX个乡镇属于条件较差的山区,经济发展不够平衡,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到2001年,全县还有省定贫困村90个,贫困人口7.5万,占人口总数的10.7,其中特困人口4.5万,占贫困人口的60,造成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素质低下、身体残疾、身患大病、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我们充分认识到:

抓好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出并推进了“以增加经济总量,增加财政实力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拓展以旅游为主的三产业”的“三增三化一拓展”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0年以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4,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增加了1097元,使我县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变成省级贫困县。同时,我们坚持用解决贫困的办法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帮助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激发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抓好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分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重视维护社会公平,高度关注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困难,经常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了民困、解民难,较好地处理了效益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基础。

抓好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在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居民贫富不均等社会现象,部分城乡弱势群体甚至居无定所、生活无着,导致弱势群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了一定的不满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通过建立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消除了“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较好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救助方法,着力构建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住房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失学救助、残疾人特殊救助为主体的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

在建立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践,大胆改革创新。一是决策思维创新。按照“区分轻重,注重缓急,点上突破,面上推广”的原则,分别实施临时、紧急、短期和长期救助,让不同类别的贫困群众都能得到有效救助。二是救助观念创新。改变过去救助工作“政府一杆子插到底”的传统模式,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有难,众人扶持”的社会风气。三是救助方式创新。一方面,注重给贫困群众“输血”,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另一方面,注重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突出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为他们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以实施“五大救助”工程为主体、“四大援助”为辅助的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

1、实施城乡特困人口生活救助工程,让他们生活有着落。一是认真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2002年税费改革以后,我们就对1611名“五保户”落实了每人每年800元的养老金,2003年扩大供养了2870人。从2004年开始,我们修建了农村敬老院9所,对300多名“五保”老人实行了集中供养,2005年又增加了100人。二是实施农村“非五保”特困家庭生活救助。2003年4月,我们在下乡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非“五保”特困人口生活相当困难。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这部分人进行最低生活救助。第一批救助了1250人,每人每月给予3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2004年,我们扩大救助了8000多名非“五保”特困人口。到2005年底,保障人数达到10200人,救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20元。三是认真落实城镇低保政策。对9800多名月收入低于150元的城镇居民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低保金按时足额实行打卡发放,人均月补差达到62

第二篇:构建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十分关注民情民生,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城乡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促进了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立足**县情,在注重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兼顾社会公平,切实关注城乡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县地##,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万,XX个乡镇中有XX个乡镇属于条件较差的山区,经济发展不够平衡,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到2001年,全县还有省定贫困村90个,贫困人口7.5万,占人口总数的10.7,其中特困人口4.5万,占贫困人口的60,造成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素质低下、身体残疾、身患大病、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我们充分认识到:

抓好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出并推进了“以增加经济总量,增加财政实力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拓展以旅游为主的三产业”的“三增三化一拓展”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0年以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4,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增加了1097元,使我县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变成省级贫困县。同时,我们坚持用解决贫困的办法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帮助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激发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抓好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分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重视维护社会公平,高度关注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困难,经常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了民困、解民难,较好地处理了效益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基础。

抓好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在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居民贫富不均等社会现象,部分城乡弱势群体甚至居无定所、生活无着,导致弱势群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了一定的不满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通过建立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消除了“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较好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救助方法,着力构建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住房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失学救助、残疾人特殊救助为主体的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

在建立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践,大胆改革创新。一是决策思维创新。按照“区分轻重,注重缓急,点上突破,面上推广”的原则,分别实施临时、紧急、短期和长期救助,让不同类别的贫困群众都能得到有效救助。二是救助观念创新。改变过去救助“政府一杆子插到底”的传统模式,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有难,众人扶持”的社会风气。三是救助方式创新。一方面,注重给贫困群众“输血”,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另一方面,注重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突出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为他们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以实施“五大救助”工程为主体、“四大援助”为辅助的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

1、实施城乡特困人口生活救助工程,让他们生活有着落。一是认真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2002年税费改革以后,我们就对1611名“五保户”落实了每人每年800元的养老金,2003年扩大供养了2870人。从2004年开始,我们修建了农村敬老院9所,对300多名“五保”老人实行了集中供养,2005年又增加了100人。二是实施农村“非五保”特困家庭生活救助。2003年4月,我们在下乡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非“五保”特困人口生活相当困难。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这部分人进行最低生活救助。第一批救助了1250人,每人每月给予3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2004年,我们扩大救助了8000多名非“五保”特困人口。到2005年底,保障人数达到10200人,救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20元。三是认真落实城镇低保政策。对9800多名月收入低于150元的城镇居民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低保金按时足额实行打卡发放,人均月补差达到62

元。

2、实施城乡特困无房、倒房户住房救助工程,让他们住有其所。2003年春节前夕,我们组织县级领导走访慰问农村贫困家庭了解到全县还有300多个特困农户因灾因贫倒房、无房居住的情况,县委、县政府立即向全县广大干部发出号召,对这部分特困农户实施建房救助,由县里拿钱、乡镇组织、党员干部帮工为他们修建“爱心房”。仅2个多月时间,就筹资230多万元,建起“爱心房”316栋790间,使812名长期无所栖身的特困农民住进了新房。2003年,县委、县政府又筹资800多万元,帮助农村因灾倒房且无自救能力的重灾户解决住房困难,建起2880栋“爱民房”。到2005年底,共建“爱心房”、“爱民房”3385栋,解决了10500名农村人口的住房困难。2004年,我们又针对部分城镇下岗特困职工住房难问题,全面启动了城区“安居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500多万建成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解决1000户城镇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当年就有150户城镇特困家庭乔迁新居。目前正在建设第三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3、实施城乡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工程,让他们病有所医。为解决城乡弱势群体就医难问题,2003年我们大胆决定,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贫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对患有尿毒症、重症肝炎、重大意外伤残等8种大病的城乡困难居民,每年一次性补助3000—5000元医疗费用,让他们病有所医。2004年又启动了城市大病医疗救助。县政府设立了医疗救助办公室,每年县财政安排预算资金50万元,向社会募集资金80万元,设立大病救助基金。如易家渡镇唐家堰村白血病患者陈文学,为治病家里已经倾家荡产,我们先后通过医疗救助、社会捐赠等形式为其支付医疗费用6万元,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实施这项救助工程以来,已为1470名特困大病患者支付救助金230多万元。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也设立了贫困患者医疗救助专项基金。近3年来,仅县人民医院就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400多万元。

4、实施城乡特困家庭子女失学救助工程,让适龄学生不失学。为保证城乡特困家庭子女和孤儿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采取多条途径救助失学子女。一是捐资救助。从2003年开始,我们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捐献年工资总额的1、学校救助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扶贫助学制度,并成立了“教育捐赠中心”,已募集扶贫助学资金860多万元,救助贫困学生8779人次。原**一中学生胡泊,母亲高度残疾,多次面临失学危险,我们及时对他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他解决了3万多元助学金,让他顺利进入湘潭大学深造并完成了学业;二是对口救助。2003年以来,我们坚持县级领导带头,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结对助学。目前,已有50多个市、县、乡镇单位在我县结对助学607人,落实扶贫助学资金33万元;三是奖励救助。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给成绩优异的贫困大学新生颁发政府“大学新生奖学金”;县人民医院也设立了“博爱奖学金”;香港人士发起成立了“刘志宏、何镜波高考奖”。目前,已奖励贫困大学新生750人。四是认真落实国家政策。仅2004年,我们便为8405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书杂费210万元;2005年,已为22701名学生发放“两免”和扶贫助学资金907万元。同时,逐步把县级助学资金重点向贫困高中生和应届大学生倾斜,从去年9月开始实行了助学金制度。

5、实施城乡残疾人救助工程,让他们残有所靠。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自救能力差,对他们进行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助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资金200万元,使1600多名残疾人通过康复治疗恢复了健康,其中每人资助1500元,为1100名肢残人安装了假肢;资助20万元,为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治疗,使185名患者重见光明。投入资金100万元,通过分散和集中培训帮助残疾人就业,使526名残疾人找到了就业门路,特别是让100多名盲人在按摩院找到了岗位。通过助学救助,使160多名残疾学生考上了高等学府。2004年,我们还每人单列资金3000元,对120名住房困难的残疾人实施建房救助,解决了他们住房难的问题。

在重点推进上述救助工程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临时和灾害应急救助、就业援助、司法援助、科技援助等制度,形成了覆盖广、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城乡弱势群体的各种困难。

三、切实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严格监督管理,初步建立了运作规范的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机制

城乡弱势群体救助,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坚持从长远出发,逐步建立了规范运转的长效机制。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几年来,为把城乡弱势群体救助抓好、抓落实,县委、县政府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民政、教育等有救助职能的20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社会救助。各村(居)建立了社会救助申报点,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级级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社会救助组织体系。同时,对20个职能单位的具体职责进行了规范,如县民政局承担主管、综合、协调职能;县财政局负责救助资金的管理监督;县教育局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及组织实施;县残联负责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城乡失业人员进行就业救助等。县长每季度对各成员单位的进行一次调度,县委书记每半年对救助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县社会救助领导小组每半年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汇报一次情况。

2、归口管理,形成合力。社会救助体系包含着多个单项社会救助制度,这些制度建设的内容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单位,只有实行归口管理,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救助资源的最大效益。为此,我们要求:所有社会救助由县社会救助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项救助款物进行终审。成立了社会救助管理局,作为具有行政职能的副科级事业单位,负责救助对象的申请受理、救助款物发放方案的拟订、救助政策和信息的衔接和汇总等日常事物,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负责制度间的衔接和制度各要素的配套,负责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和高效运用,从而改变了过去救助“一盘散沙”的局面,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合力。

3、整合资源,保障资金。为了给社会救助提供资金保障,我们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地措施。一是努力增加财政投入。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千方百计地为社会救助多提供资金支持。近几年来,我们每年用于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都在400万元以上。2004年,财政支付的社会救助资金达到了473万元。2005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了100万元预算用于社会救助,使社会救助资金达到了573万元。部分乡镇也设立专项救助基金。如新铺乡就安排资金25万元设立了大病救助基金,及时对本地工矿企业的矽肺病患者进行救助。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国家下拨的社会救助专项资金,我们坚持做到专款专用,不搞任何挤占挪用。三是广泛筹集社会资金。我们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和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对社会救助的支持,积极开展“助学日”、“助残日”、对口捐助、慈善捐助等活动,多方筹措救助资金,弥补政府救助资金的不足。近几年来,从社会这条渠道筹措的救助资金达1000多万元。白云乡74岁的退休教师文非,1993年发起成立“扶贫助学基金会”,十多年如一日,已累计募集资金34.9万元。资金得到保障以后,社会救助领导小组根据年初规划,研究统一的资金配置方案,确定救助项目,由各主管单位分别组织实施。

4、规范操作,严格监督。为了使救助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规范操作程序。对每项救助的原则、对象、程序、标准、款物发放等做了详细规定,还编制了社会救助体系网络图和程序示意图,实现了救助的全面覆盖和公开透明。二是严格资金管理。为保证将社会救助资金不折不扣地用在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身上,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和财务监督的实施意见》,在各乡镇区设立了“社会救助资金”专用帐户,每年对救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审计,确保了资金安全。三是加强社会监督。我们推行了“三公示”、“四公开”制度,即:村级评议公示、乡镇核查公示、县民政局审批公示;救助程序公开、救助对象公开、救助内容公开、救助标准公开。还专门在县救助办公室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在各乡镇设立了举报箱,在每个村(居)聘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社会救助义务监督员。建立了社会评议制,定期将社会救助情况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公布,并通过政务、村务栏定期公开。

几年来,我们通过实施社会救助工程,建立科学的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改善了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通过开展社会救助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群众家里,使贫困群众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实惠,广大群众耳闻目睹,深受感动,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增强了,对干部的亲切感加深了,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效地凝聚了民心,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白云乡康坪村梁典金老人得到了社会对他的救助后,动情地说“我经历了许多事情,原来对共产党的干部不关心老百姓困难有看法,现在觉得不是那回事了。”

二是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难、住房难、就医难、就学难等突出困难,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化解了社会矛盾,确保了社会和谐安宁。近几年来,我县没有发生影响大的群体性越级上访、因矛盾激化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暴力案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三是激发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活力,调动了民力。通过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城乡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加快发展夯实了基础,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白云乡晏家棚村残疾人晏新华,1998年9月通过县残联安装假肢后,开办家庭经销店,大力发展种养业,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成为“康复扶贫脱贫典型”和“残疾人自强模范”。2002年以来,共有5000多人通过社会救助走上了富裕之路。

第三篇: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谢松保

2010年第4期 ——社会建设

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面临困难最大、挑战最严峻的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省委、省政府提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主动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把做好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创新救助机制、规范救助行为,不断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截止2009年底,全省全年生活救助对象达到 345万人,全年下拨中央和省级城乡低保、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社会救助资金4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1 %。

突出重点 增强兜底保障能力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重点,逐步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全纵深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和谐湖北”牢牢筑起一道“安全网”。

以失业下岗城镇困难职工为重点,继续巩固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在进一步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的同时,各地重点关注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新产生的生活困难家庭,特别是因企业倒闭、破产、经营不景气而失业、下岗的城镇困难职工家庭,将符合条件的6万多名城市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各市州确定一个县(市、区)开展按常住地界定低保对象试点工作。在鄂州市探索开展城乡低保一体化试点,加快形成制度统一、程序一致、标准衔接、管理规范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省2009年累计新增低保对象10.8万人次,累计清退已不符合条件对象10.5万人次。截止2009年底,全省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44万人,与上年底保障人数持平。全省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210元,人月均补助达到142元(含临时生活补助)。

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大幅扩大农村低保面。针对返乡农民工大幅增加、农村困难群众增多的情况,2009年初,省政府同意将农村低保再扩面30万人、全省保障规模达到170万人,并将其列入为民办10件实事范畴。随后,省民政厅研究决定将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国家、省定29个贫困县市和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同时适当提高其他地区保障面。3-8月,各地民政部门组建核查工作专班3451个,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农村低保核查,直接入户核查率86%,参加村民主评议22252次。期间,省民政、财政两厅联合组建5个工作专班,深入11个市州进行全面督查。全省新增、取消、调整保障类别共64万人,占现有保障人数的37%,保障人数达到172.5万人,平均保障面为4.3%,贫困地区保障面达5.9%,月人均补助48元。武汉、荆州等地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以救急救难为重点,着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突发困难。在最低生活保障人群之外,还有部分“边缘户”不够低保条件,但实际生活又非常困难。如何帮他们解一时之难?省政府出台文件,要求对收入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的生活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为合理认定低收入家庭,2009年6月,省民政厅会同12个部门出台了《湖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在全省开展城镇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工作,并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应将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向低收入家庭延伸。2009年来,各地重点关注生活无着落、而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返乡农民工的生活保障问题,及时为他们提供临时救助。各地在临时救助程序上,明确规定审核审批时限,适当赋予乡镇(街道)小额救助的审批权,做到规范与快捷相统一。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实施临时救助9.8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000万元,户均救助达到600元,有效缓解了城乡低收入家庭突发的临时困难。

以保障灾民基本生活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2009年,全省多次发生雨雪冰冻、干旱、山体滑坡、风雹及洪涝等灾害。截至年底,各类灾害已造成全省2692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97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09千公顷;倒塌房屋4.8万间,损坏房屋18.1万间。为有效保障灾民生活,省民政厅先后派出30批(次)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查灾核灾,先后共下拨救灾资金2.25亿元,共调拨救灾帐篷770顶、衣被8.1万件(床),确保了灾民生活救助物资24小时内落实到位,使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我省救灾工作得到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以提高供养标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水平。从2009年元月开始,我们将全省分散、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和农村散居儿童的供养标准各提高300元,分别达到1300元/年、1800元/年和1500元/年。从3月份开始,将精减退职职工的救济和其他退职职工的救济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和20元。提标所需资金7000万元全部列入省财政预算,采取社会化发放办法,按照新的供养标准予以落实。继续开展农村福利院提升活动,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公益经费分配激励机制,培训福利院院长,全方位规范福利院管理服务。2009年有33所农村福利院被确定为“全省农村模范福利院”。

以取消病种限制和降低起付线为重点,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的可及性。以往医疗救助主要是在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参加“新农合”农民或居民基本医保基础上开展大病救助。经过几年的政策调整,目前全省约90%的县市取消了大病救助病种限制,普遍降低了起付线(少数地方取消了起付线),上调救助比例,提高封顶线。2009年,全省累计实施城乡大病救助7.5万人次,次均救助资金达到2500元。为了解决困难群众住院看病难问题,除了继续对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提供定额门诊救助外,我省全面扩大定额门诊救助范围,对城乡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常见病或慢性病以及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人员,每年发放500—800元的定额门诊救助卡。

规范管理 创新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把社会救助资金管好用好,2009年,我们围绕低保规范化建设进行一些有益探索,创新举措,使之形成覆盖面更广、功能更齐全、资源更丰富、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发展格局,着力提高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2009年,省民政厅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优秀组织单位”,并获得“社会救助工作探索创新奖”。

城乡一体规范社会救助工作。一是改革现行城乡低保受理申请程序,调整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委会)工作职责。街道(乡镇)以受理申请、收入核算、入户核查工作职责为主,社区(村)居委会主要负责民主评议工作。如果由居委会(村委会)代为受理申请,街道(乡镇)低保专干必须参与核查和评议工作,并在评议记录上签署意见,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临时救助坚持责权结合,通过简化申报审批程序,适当给予乡镇(街道)小额救助审批权限,做到规范与便捷相统一。二是突出分类施保内容,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与省扶贫办联合在孝昌和罗田开展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对极度困难家庭按户保障,对特殊困难家庭可按人保障;对长期按时参加农村福利院公益劳动的低保对象,可从低保金中适当增发公益岗位补贴;对积极就业的保障对象,酌情对其家庭成员中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继续给予保障,等等。三是规范资金发放管理机制,从制度上、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如制定了各项社会救助资金分配模型,对农村福利院设备购置实行政府采购,公开定点采购元旦春节慰问物资,扩大购物卡和现金发放范围。建立健全基层工作网络。一是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探索在城关镇、街道、中心社区建立工作服务站。目前,各地面向社会招聘低保专干1600多人。建立改进农村福利院公益经费激励分配办法,积极开展购买服务试点,探索建立不断提升集中供养工作水平新机制。二是坚持便民救急,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积极提倡民政部门设置方便困难群众的低保服务大厅,提供社会救助“一站式”咨询、投诉和审批事务性服务。全省60%的县市实行定点医院垫付救助资金的办法,40%的县市在定点医疗单位建立了医疗救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三办”合一的管理服务窗口,为贫困群众提供优惠优质、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三是要求各地在民政厅门户网站上将各项社会救助办事指南、法规政策、举报咨询电话、全省各县(市、区)保障标准等予以公布,接受监督,促进全省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平衡发展。

各方支持 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我省社会救助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要建立健全与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适应的支持保障体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2010年,省民政厅将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工作:

积极筹措资金,建立社会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一是至少筹集资金1.8亿元,新增农村低保对象30万人,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适当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力度,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三是鼓励和支持慈善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争取各方支持,逐步改善社会救助支持保障系统。一是强化社会救助组织机构建设。所有县(市、区)都成立独立的社会救助机构,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在城区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设立社会救助经办机构,乡镇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二是按规定落实工作经费,不断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三是完善湖北省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即时更新,为社会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和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提供便利。争取在2010年6月底普遍建立“三办合一”服务窗口,实现医疗救助资金与定点医院联网即时结算。

推进工作创新,不断提高社会救助规范管理服务水平。一是优化现行的城乡低保受理申请程序,上移低保受理权限,强化乡镇责任,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公示工作。二是健全城乡低保核查制度,着力建立农村低保动态管理机制,打造“阳光低保”;集中开展城乡低保专项监察活动,重点清理“关系保”、“人情保”。同时,加强民政与劳动就业援助、扶贫开发等工作的衔接,促进低保对象再就业。三是积极探索通过“慈善超市”等途径,开展实物救助的办法。四是在鄂州市开展城市居民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对试点工作。■

(作者系湖北省民政厅厅长)

第四篇:完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社会救助 促进社会和谐

洪大用

2012-11-19 14:01:08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04年12期第18~23页

【作者简介】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学博士。(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没有实现城乡统筹、救助项目单

一、救助水平偏低、救助理念落后、资金分担不合理、救助管理缺乏协调。为了切实保障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有必要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覆盖城乡困难人群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

【关 键 词】社会救助/社会和谐/政府/权益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社会更加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更进一步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权益,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从传统到现代的加速转型时期,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制度也面临着全面转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城市社会救助改革为突破口,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充分发挥其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一、社会救助与社会和谐

社会救助可以这样理解,即当社会成员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社会生活困境或无法伸张其权益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现金、物资或其他方面的援助与支持。社会救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内容。对于社会和谐这个概念,事实上可以有多种理解角度。我们认为,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睦相处,这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来看,社会救助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社会救助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困难人群的关怀,有助于促进社会认同。互助互济是社会的基本价值。任何社会成员都有可能因为个人的、家庭的或社会的原因陷入贫困,此时如果不能从他人、社会和政府得到任何支持,他们就难以生存。而求生的本能会促使人们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获取生存资源,从社会的角度讲,社会稳定就面临着严重威胁。不仅如此,如果生活困难的人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社会支持,还会滋生疏离主流社会,甚至反抗主流社会的情绪和心态,对他人、社会和政府失去认同和信任,由此造成社会隔阂乃至分裂,这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社会救助有助于缩小社会成员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公正。而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人类社会是充满着竞争的社会,现代社会的竞争尤其激烈。由于个人、家庭或者社会的原因。一些人总是有可能与其他人在竞争的起点上存在差距,比如说穷人与富人相比,有病的人和没病的人相比,不能接受教育的人和能够接受教育的人相比,就在社会竞争方面居于明显的劣势。如果不进行必要的社会干预,这种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放任这种竞争,实际上是把人类社会还原为动物社会,遵循简单的生物法则,从而也就损害了人类社会的独特价值以及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实施社会救助就是使陷于困境的社会成员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有一个恢复调整自己的机会,以便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上参与社会竞争。在这方面,基本生活救助、教育救助以及医疗救助等的价值是极其重大的。

第三,当代社会和谐是在发展进程中实现的动态和谐,而要在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就需要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增进社会成员对于发展的认同。如果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一部分,甚至是一少部分人独占发展成果,或者说一部分人的获益以另外一部分人的损失为代价,那么这种发展是难以为所有社会成员认同的,由此也就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对于发展的抵制乃至社会动荡。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促进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缩小社会分配的差距,使得那些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获益较少甚至利益受损的人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从而缓和其对于发展的抵触情绪,增进其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的认同。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的发展进程伴随着体制的变革和转轨,在此过程中,一些与原体制相关的人员遭受了严重的相对剥夺,比如说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人员。对于那些生活陷于困难的失业下岗职工给予救助,可以说是支付改革成本的一种形式,这种救助对于缓和社会矛盾非常重要。另外,中国的发展实践确实导致了非常明显的贫富分化,社会成员在收入、财富分配方面严重不平等,相当一部分人有着非常迫切的社会救助需求。如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社会和谐难以保证,社会发展也将因此而不可持续。

第四,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在需要时享受社会救助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社会救助立法。我国虽然还没有专门的社会救助法,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提供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务院1999年发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第271号令)也明确指出: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由此来看,社会救助的完善程度反映了公民权利的实现程度。而在现代社会,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无疑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社会救助的突出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主要的社会救助制度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救济等。整体上讲,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在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当前社会救助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社会救助没有实现城乡统筹。城乡分割是我国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这种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然而,现有的很多经济、社会政策仍然在强化着城乡分割,没有充分考虑促进城乡统筹和协调。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就是如此。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救助的转型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在20世纪90年代发端、推广并逐步定型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社会救助转型的重要成果。这项制度初步整合并改进了城市社会救助,使得城市贫困居民可以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截止2004年9月30日,该项制度覆盖了全国城市2199.4万贫困人口,其中包括在职生活困难人员144.7万人,下岗人员469.6万人,退休人员78.1万人,失业人员417.7万人,“三无”(即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赡养人或抚养人)人员96.8万人,其他人员992.4万人。[1]

而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迟迟不能在全国推广,大部分地区的困难农民难以期望获得政府的制度性救助。截止到2004年9月30日,在部分地区试行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覆盖了444.6万人,[1]其中还包括了部分原本就应享受“五保”待遇的人员。事实上,根据比较保守的估计,农村居民中有3000万人左右处于贫困状态,急需政府和社会的制度性救助。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保障居民最低生活水平方面,目前仍然是城乡有别。现行社会救助更多地满足城市贫困居民的需求,而对农村贫困居民的救助需求满足不够。由此,事实上进一步强化甚至扩大了城乡差距。

第二,社会救助的项目比较单一。从整体上看,现行社会救助主要是单一的生活救助,重在保障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尽管一些地区在试行一些专项救助,比如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但是目前成效还不明显。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地方有一些针对救助对象的优惠政策,比如可以减免一些服务项目的收费。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救助对象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到。其他一些有助于救助对象摆脱贫困状态的支持性的救助项目,还几乎没有开展,例如,促进救助对象的社会参与,改进救助对象的生活质量等等。

另据我们对农村五保供养状况的调查,五保户本应享受的衣、食、住、医、葬或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在很多地区都演变成两保(保吃、保葬)甚至一保(保吃)。[2]

第三,社会救助的水平偏低。现行社会救助或者沿用十几年前的救助标准,或者有意制定偏低的救助标准,在实施社会救助时,过分强调保障“最低”生活水平。根据我们的研究,全国很多地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比当地的实际贫困线低,一般只占实际贫困线的79%,有的地区低保标准仅占实际贫困线的54%。[3]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月人均支出水平仅有59元,最低的海南省屯昌县,全年人均月补差金额只有20元。[4]很明显,这种救助水平是偏低的。低水平的救助不仅不能有效地支持救助对象摆脱贫困,甚至有可能制造贫困陷阱。

第四,社会救助理念落后。现行社会救助基本上还是延续传统的救助理念,即以个人或家庭的收入调查为基础,只有那些个人或家庭收入低于政府确定的救助标准的人才可以获得救助。实际救助的金额等于政府救助标准减去申请救助者的实际收入。

基于这种理念实施的救助,不可避免地导致以下结果:1.申请者想方设法隐瞒自己的实际收入,因为隐瞒多少意味着可以从政府那里多拿多少。2.申请者无意通过劳动或其他方式增加自己的收入,因为增加多少意味着失去多少,实际上意味着承担100%的收入税。一旦其实际收入水平超过政府颁布的救助标准,他/她还将失去享受救助的资格。3.由此,现行社会救助制度无助于贫困者摆脱贫困,相反却有可能长期维持一个最低收入阶层。4.如果收入补助之外的其他社会救助继续以这一部分人为对象,又会在客观上制造不公平,特别是那些收入虽然高出政府救助标准,但是并没有高出太多的人,将会感受到比较明显的相对剥夺,尤其是当他们确实存在一些专门的救助需求时,例如,确实需要住房救助、医疗救助等等。因此,现行社会救助所秉持的基本理念还是比较落后的。

第五,社会救助资金分担不太合理。现行社会救助在制度规定上过于强调地方责任。例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该项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现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甚至规定:五保供养工作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因此资金筹措的主体是乡镇和村集体,尤其是村集体。事实上,目前中国基层财政状况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2001年以前,城市低保制度总是存在严重的“应保未保”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拿不出钱来。而目前农村五保供养问题突出,同样是因为基层没有钱,尤其是村集体没有钱。[2]

自2001年以后,为了推动“应保尽保”,中央财政突破了制度规定,大幅度增加了社会救助支出,主要是增加城市低保金支出。然而,新的问题又出来了,主要表现为地方不配套、少配套或假配套,过度依赖中央资金,由此甚至导致低保金不能按时足额发放。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累计支出城市低保金153亿元,[4]其中中央财政支出了92亿元,占到60%多。2004年全国城市低保金支出预算为180.8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92亿元,占50.86%;省级财政22.1亿元,占12.22%;地市级财政20.2亿元,占11.17%,区县级财政46.57亿元,占25.74%。[5]很明显,在中央财政出钱的情况下,低保金支出主要就依靠中央财政,省、地两级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过小,财政状况最差的区县又负担较重。

第六,社会救助管理缺乏统筹。由于我国社会救助没有统一的设计和专门的立法,各项救助制度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救助的管理表现出缺乏统筹和协调的特征。首先是没有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例如,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虽然都归民政部门管理,但是在民政部内部却又分属不同的部门;而一些专项救助,例如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以及司法援助等,更是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其次,由于部门分割,导致社会救助缺乏联动机制,难以有效地满足救助对象的各种救助需求。再次,由于不能适当地区分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常常将它们捆绑在一起,由此导致一些迫切需要获得专项救助的人不能享受救助。

三、近期完善社会救助的重点

鉴于以上社会救助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改革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加速形成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我们认为,近期的工作重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进一步调整和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社会救助。首先要转变的是对于穷人的看法和态度,不能简单地把穷人的贫穷归结为个人原因。在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当代社会,很多人的贫困不是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由于社会原因,政府和社会应当承担对于穷人的救助责任,支付社会变迁的成本。

其次,不能把救助穷人单纯地看作是增加政府和社会的负担,而应看作是政府和社会的应尽之责,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客观需要。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相比,人们过多地谈论社会救助的消极色彩。实际上,在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保障基本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是完全一致的。

再次,应当深入领会社会救助的内涵,明确区分现代社会救助与传统式的社会救济的差异。社会救助是向陷入困境者传递多种资源的复杂过程,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现金救济。社会救助也不以保障被救助者的生存为最终目标,而是把保障其生存看作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配套救助和社会工作,促进被救助者通过自助摆脱贫困状态,融入主流社会。因此,现代社会救助远比传统式的社会救济要复杂,是一项有着很强专业性的工作,是一项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

最后,要正确看待社会救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位置。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该以社会保险为中心。但是,目前社会保险的实践并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使雇主、员工和政府都不满意。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源于西方早期工业化、市场化实践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当代中国社会究竟有多大的适用性和发展空间?基于社会救助现收现付、程序公开、运作成本低、收效明显以及很容易为中国公众所接受等特点,我们认为,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的作用,甚至应该认真考虑构建以社会救助体系为核心的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积极促进社会救助的城乡统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消灭城乡差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所有的社会政策、经济政策都不应偏离这一重要目标。社会救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理应促进城乡协调,而不能进一步强化城乡分割,扩大城乡差距。

为了促进社会救助的城乡统筹,需要强调各级政府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突破农民有土地提供保障的错误观念,需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事实上,由于农业比较收益的持续下降、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市场化和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土地和家庭对于农民的保障作用已经明显衰减,为农村贫困居民提供制度化的社会救助已经迫在眉睫。而一些地区的试点表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完全可行的,在财政上也不会增加过大的压力;当务之急是总结经验,广泛推行。

建立城乡统筹的面向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资金保障方面看,应该坚持各级财政合理分担的原则。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该负主要责任,承担主要的资金;地市级财政负次要责任;区县级财政负一定责任。四级财政具体分担比例可以考虑为40%,30%,20%,10%。

第三,使社会救助更有针对性。首先是要进一步识别和区分受助者的需求差异,改革平均施助的方式,推广分类施助和差异施助。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家庭对于生活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有未成年人、老人、病人或残疾人的家庭,与那些没有这类成员的家庭相比,可能就需要更多数量和更多种类的生活资源;而人口多的家庭由于规模效应的影响,可以共享很多资源,所以其所需生活资源比人口少的家庭要节约一些。有鉴于此,如果简单地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与政府救助标准之差计算并发放救助金,就会使得救助的针对性较差,也可以说是效率不高。事实上,有些地区已经在尝试分类施助和差异施助,近期应该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大力推广。

其次,应当适当区分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专项救助,这两个方面的救助对象不能完全重合。事实上,那些需要基本生活救助的人不一定全部需要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尽管他们当中需要这些专项救助的人可能占的比例要高一些。如果将专项救助的目标人群锁定在需要生活救助的人,不仅有可能造成救助资源闲置或浪费,而且有可能制造相对不公平,使那些基本生活水平略微高于政府救助标准的人不能享受急需的专项救助。因此,为了使专项救助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应使其救助范围大于需要接受基本生活救助的人,也就是说,应当把那些收入稍微高于贫困线的人也纳入到专项救助的范围。

第四,重视受助者的能力建设。社会救助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维持或“制造”一个最低收入阶层,而是要使受助者借助外力摆脱贫困。为此,需要转变传统的救助理念,变消极救助为积极救助,变单纯现金救助为综合性服务提供,变对象化救助为参与式救助,变救助赤贫为促进资产积累,最终增进受助者自我摆脱贫困的能力。

具体到实际工作,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一要改变救助工作者对于受助者的对象化态度,加强施助者与受助者的互动,促进受助者的社会参与;二是要适当丰富救助项目,不能把救助工作理解为简单地提供现金或物质支持,要拓展有助于受助者社会参与和社会竞争能力提高的服务项目;三是要允许受助者在一定的范围内积累资产,不能简单地把赤贫作为接受救助的前提,不能使受助者面临100%的收入税而失去增加收入的动机;四是提高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水平;五是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和非政府组织介入社会救助事务。

第五,积极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机整合。现行社会救助制度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为了因应不同的社会需求,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机整合,不成体系,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状况妨碍了社会救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相称,与切实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不相称。在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在新的形势下加速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一项考验。

我们认为,近期一个很迫切的任务是推动社会救助立法,这是促进社会救助整合的重要基础。从国外经验看,社会救助立法在社会保障的各项立法中是予以优先考虑的。但是,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所依据的还是各种“条例”、“决定”、“通知”和“办法”等,没有一部明确、统一的法律。我们建议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对社会救助意义和地位,对社会救助的理念和原则以及社会救助的主体、对象、类别、标准、程序、机构、人员、管理和资金来源等等进行明确的规范。

此外,我们认为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应以面向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着眼于不断完善这项制度。在此基础上,努力在救助内容上做到普遍性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现金救助与服务提供相结合;在救助方式上做到常规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在救助管理上做到部门主导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在救助主体上做到政府负责与社会互助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参见民政部网站:http://“2004年三季度民政事业统计数据”.[2]洪大用,房莉杰,邱晓庆.困境与出路:后集体时代农村五保工作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3]洪大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相关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3).[4]参见民政部网站:http://“200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主要指标呈健康态势”.[5]参见民政部网站:http://“2004年全国城市低保资金预算统计表”.^NU1

第五篇: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家庭 促进社会和谐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构建和谐家庭 促进社会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古语道出了中国人的家国观念。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的和谐稳定对社会的和谐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把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市妇联在全市家庭中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一个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对形成人的基本素养、精神面貌以及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千千万万家庭的稳定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可以说,和谐家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家庭经济生活如收入、住房、教育等物质条件也相应得到改善,作为细胞的家庭也正在经历着各种变革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反映在家庭领域,表现为家庭成员思想、意识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些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等问题,这些都是家庭的不和谐因素,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的家庭势在必行,这是摆在我们全社会以及每个家庭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不断延伸创建领域,丰富内涵,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渗透到千家万户,构筑“家庭文明、家家互助、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新格局。

一、构建和谐家庭,要重视家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更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基础。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并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对和谐家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下功夫培育和建设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的,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家庭文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尚的家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方向、是理想、是家庭为之努力的目标。家庭是人格塑造的加工厂,事业成功的加油站和大后方。为此,要大力实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家庭文明工程,开展系列活动,切实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在城市中要以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为契机,大力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家庭读书活动、家庭文体活动,满足现代家庭发展的需要;在农

村,与创建文明村镇、美化生活环境相结合,深入开展“三下乡”、“美德在农家”等活动,丰富农村家庭精神文化生活。

二、构建和谐家庭,要以群众性活动为依托,积极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更多地贯穿到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美德教育人、以亲情感化人,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廉洁家庭”、绿色环保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十佳”母亲、恩爱夫妻、“优秀书香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创建活动以及举办家庭文化展演等系列活动,积极探索家庭美德建设的新路子,引领广大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家庭文明的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其他成员关系及邻里关系的改善,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三、构建和谐家庭,要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要站在新的高度,以全新的视角,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谐家庭建设的重要性,从现代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以和谐家庭建设为总抓手,创新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要发动广大家庭踊跃参与“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活动,切实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重任,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觉参与程度,使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要把以“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群众摸得着、看得见,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弘扬正气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正家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四、构建和谐家庭,要增强法制观念,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应该说,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家庭成员的素质,包括法律意识整体上明显增强,妇女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家庭暴力还是时有发生,成为家庭不和谐的麻烦制造者。因此,我们要在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倡导主流思想的同时,对家庭暴力等家庭不和谐因素同样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对职工来信来访和社区群众反映的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现象依法进行处理或调解,把矛盾消灭于萌芽。要把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方针融会贯通到婚姻家庭当中,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内容,倡导“立志、尊重、平等、勤俭、谦让、助人”的文明家风。要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机制,严格执行《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依法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尤其应就家庭暴力的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妇女儿童维权组织网络,切实做好维权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对妇女进行普法教育,广泛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制观念,运用法律和道德的力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防止家庭悲剧的发生。

五、构建和谐家庭,要广泛动员,在全社会形成和谐家庭建设的浓厚氛围。创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关心,共同配合,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要坚持“以德养家、以法治家、文明和家、素质兴家”的家庭工作思路,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热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搞好特殊群体家庭的和谐稳定。从而不断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和谐,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关注、积极参与和谐家庭建设的共创和谐的浓厚氛围。

古语云:“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建立和谐家庭,这是每一个家庭在共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应尽的义务,每一个家庭都应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自觉参与其中,真正达到以家庭“小和谐”来打造社会“大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下载构建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程燕【内容提要】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荐)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西安市西无二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西安市西无二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是生产过电压保护用氧化锌压敏电阻器、PTC......

    构建和谐用工氛围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范文合集

    构建和谐用工氛围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把握大局,提高认识,始终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作重心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是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稳定

    企业综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构建和谐企业 促进社会稳定---- 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一、基本情况永红公司创建于198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员工1500人,占地面积10多......

    构建如春校园促进健康发展(汇编)

    构建如春校园 促进健康发展 ——春江小学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汇报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铜牌)是我校追求的一个目标。2011年9月,我校申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铜牌。一年......

    2020年县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方案

    XX县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方案为完善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效能,创新救助方式,构建部门联动、救急救难、便民高效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结合我县实际,制......

    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构建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构建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2012上半年公务员初任培训一期五班曹宇前言 社会救助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而在近年社会转型期却又变幻多样。作为国家和社会......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员工所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